南寧師范大學《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1頁
南寧師范大學《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2頁
南寧師范大學《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3頁
南寧師范大學《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4頁
南寧師范大學《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訂線裝訂線PAGE2第1頁,共3頁南寧師范大學

《礦產資源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院(系)_______班級_______學號_______姓名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3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對于地質圖的閱讀和分析,以下關于地質圖上各種符號、線條和顏色所代表的地質信息,哪一個說法是恰當的?()A.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巖石類型、地質構造等;線條表示地層的走向和傾向;顏色用于區分不同的地層和巖石單元B.地質圖上的符號、線條和顏色沒有統一的規范,不同地區可以有不同的含義C.閱讀地質圖只需要關注顏色,符號和線條不重要D.地質圖上的信息都是虛構的,不能反映真實的地質情況2、在探討地質構造時,關于褶皺和斷層的特征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以下哪種描述是恰當的?()A.褶皺是巖層發生彎曲變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斷層是巖層斷裂并發生位移,常形成塊狀山地或谷地B.褶皺不會改變地表形態,斷層只會形成谷地C.背斜總是成谷,向斜總是成山,斷層對地表形態沒有顯著影響D.褶皺和斷層都不能形成山地和谷地,只影響巖石的性質3、對于地下水的類型,根據其埋藏條件可以分為潛水和承壓水。以下關于潛水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穩定的隔水頂板B.補給主要來自大氣降水C.水質較好,不易受到污染D.水位隨季節變化不明顯4、地質年代的劃分是基于地層中化石和巖石的特征,以下關于地質年代的順序和特點,不正確的是?()A.地質年代依次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每個地質年代都有其獨特的生物和地質特征C.地質年代的劃分是絕對準確的,不存在誤差D.古生代末期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5、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侵蝕作用時,河流的下蝕作用和側蝕作用都會改變河道的形態。以下哪種情況下河流的下蝕作用更強?()A.河流流速慢B.河流流量小C.河流流經山區D.河流流經平原6、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礦物形成和共生組合時,以下關于礦物的形成條件和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不同的礦物形成于不同的地質環境B.礦物的共生組合可以反映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C.礦物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是固定不變的D.一些礦物可以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備7、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演化時,以下哪種生物的出現標志著動物從無脊椎向脊椎的進化?()A.三葉蟲B.筆石C.魚類D.珊瑚8、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沉積環境時,以下哪種化石可以指示淺海環境?()A.珊瑚化石B.菊石化石C.腕足類化石D.三葉蟲化石9、在地質學的研究中,巖石的分類是重要的基礎內容。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是常見的三大類巖石。以下關于沉積巖的特征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B.結晶顆粒粗大C.往往有氣孔和流紋構造D.礦物成分復雜且無定向排列10、在研究火山活動時,火山的類型和噴發特征各不相同。以下關于盾狀火山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由多次強烈噴發形成,山體陡峭B.坡度較緩,主要由玄武巖組成C.噴發猛烈,伴有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D.通常規模較小,活動周期短11、地質過程中的同位素測年技術為研究地球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時間依據。以下關于同位素測年的原理和應用,不準確的是?()A.不同的同位素具有不同的半衰期B.通過測量巖石中同位素的比例可以確定巖石的年齡C.同位素測年技術可以精確測定地質事件發生的時間到年D.同位素測年技術適用于各種巖石和礦物12、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時,以下哪種方法可以重建古氣候的溫度變化?()A.分析孢粉組合B.研究冰芯C.觀察地層中的化石D.測量巖石的磁化率13、在研究巖石的解理和斷口時,解理是礦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完全解理的礦物,其破裂面通常是?()A.不規則的B.光滑平整的C.粗糙的D.鋸齒狀的14、在研究巖漿巖的產狀時,巖基和巖株是常見的類型。以下關于巖基的描述,正確的是?()A.規模較小,出露面積一般小于100平方千米B.向下延伸深度較小C.是一種淺成侵入巖D.規模較大,出露面積大于100平方千米15、在研究巖石的變形和破裂時,節理和斷層是常見的地質現象。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A.節理是巖石的破裂面,沒有明顯位移;斷層有明顯位移B.節理和斷層都是巖石的破裂面,都有明顯位移C.節理有明顯位移,斷層沒有明顯位移D.節理和斷層的區別在于形成的地質年代不同16、在研究地質災害時,滑坡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以下哪種因素是導致滑坡發生的主要內在因素?()A.暴雨B.地震C.巖土體的性質D.人類活動17、關于礦物的物理性質,對于顏色、光澤、硬度、解理等特征的判斷和應用,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A.礦物的顏色可以分為自色、他色和假色B.金屬光澤的礦物通常硬度較大C.硬度可以通過摩氏硬度計來比較D.解理的發育程度對礦物的開采和加工沒有影響18、在研究地下水的補給來源時,以下哪種水源對地下水的補給作用相對較弱?()A.大氣降水B.地表水C.凝結水D.灌溉回歸水19、在研究地質圖上的地層接觸關系時,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和侵入接觸等反映了不同的地質過程。以下哪種接觸關系表明地層沉積曾中斷?()A.整合接觸B.不整合接觸C.侵入接觸D.以上都不是20、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風化作用時,化學風化作用的進行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A.氣候條件B.巖石成分C.地形地貌D.以上都是21、在分析地質圖時,根據等高線和地層產狀可以繪制地質剖面圖。以下哪種情況下,繪制的地質剖面圖會更加準確?()A.忽略不整合接觸關系B.簡化地層的褶皺形態C.詳細測量地層產狀和等高線數據D.隨意推測地層的厚度22、在研究地質年代時,地層的相對年代可以通過化石來確定。以下哪種化石通常被稱為“標準化石”,能夠有效地對比不同地區的地層年代?()A.三葉蟲化石B.恐龍化石C.鳥類化石D.人類化石23、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時,冰期和間冰期是重要的階段。以下哪種地質證據可以用來推斷古氣候的變化?()A.化石B.地層厚度C.孢粉D.巖石顏色24、褶皺是巖層在構造運動作用下產生的彎曲變形,以下關于褶皺構造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背斜是巖層向上拱起的褶皺,核部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B.向斜是巖層向下凹曲的褶皺,核部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C.褶皺的規模可以從幾厘米到數十千米不等D.所有的褶皺構造都會導致地表地形的顯著起伏25、在研究沉積巖的膠結類型時,基底膠結、孔隙膠結和接觸膠結的強度有所不同。以下哪種膠結類型的巖石強度最高?()A.基底膠結B.孔隙膠結C.接觸膠結D.三種膠結類型強度相同26、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風化殼時,風化殼的厚度和成分與多種因素有關。在炎熱潮濕的氣候條件下,風化殼通常具有怎樣的特點?()A.厚度較薄,成分簡單B.厚度較厚,成分復雜C.厚度不穩定,成分隨機D.厚度和成分與氣候無關27、變質巖是由原有的巖石在高溫高壓等條件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的。以下哪種巖石經過變質作用可以形成大理巖?()A.石灰巖B.砂巖C.頁巖D.花崗巖28、在分析地質構造對找礦和工程建設的影響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下關于地質構造與找礦、工程的關系,不正確的是?()A.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B.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C.斷層附近不宜修建大型工程D.任何地質構造都有利于礦產的形成和開采29、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演化時,化石是重要的依據。三葉蟲是古生代常見的生物化石。以下關于三葉蟲化石的分布和時代的描述,正確的是?()A.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層中B.常見于新生代的沉積巖C.是古生代寒武紀的標志性化石D.在新生代地層中數量最多30、在研究地球的演化過程中,大陸漂移學說的提出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哪種證據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A.古生物化石的分布B.不同大陸的氣候差異C.地球的磁場變化D.地震的分布規律31、在研究沉積巖的形成過程時,以下哪種作用會使沉積物顆粒變得更加圓潤?()A.搬運作用B.沉積作用C.成巖作用D.風化作用32、地質構造對地下水的賦存和運移有著重要影響。以下關于地質構造與地下水關系的描述,哪一項不正確?()A.向斜構造往往是良好的儲水構造B.斷層帶可能成為地下水的導水通道C.背斜頂部容易形成地下水的排泄區D.地質構造對地下水的影響是固定不變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擾33、在研究地質作用與地貌發育的關系時,以下關于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對山脈、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的塑造作用,哪一種說法是準確的?()A.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形成山脈和盆地的基本框架,外力作用如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則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雕刻和改造B.地貌的發育完全由內力作用決定,外力作用沒有影響C.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對地貌的發育作用相同,沒有主次之分D.外力作用決定了地貌的基本形態,內力作用只是對其進行微小的調整34、在地質勘探中,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被廣泛應用。重力勘探是通過測量重力異常來推斷地下地質情況的,以下哪種地質體可能會引起重力正異常?()A.低密度的巖石B.高密度的巖石C.空洞D.含水層35、在進行野外地質考察時,需要觀察和描述各種地質現象。以下關于野外地質觀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不準確的是?()A.要仔細觀察巖石的顏色、紋理和結構B.可以通過采集巖石標本進行詳細分析C.不需要記錄觀察地點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征D.要注意安全,遵循相關規定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化石是了解地球()和()的重要依據,通過對不同地層中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斷出當時的()、()和()等信息。2、在風化作用中,物理風化作用主要包括溫差風化、冰劈風化、鹽類結晶風化和()風化等,化學風化作用則有溶解作用、氧化作用、()作用和()作用等。3、沉積盆地是地球表面接受沉積物堆積的地區,根據其形成的機制和構造背景的不同,可以分為斷陷盆地、坳陷盆地和()盆地等類型,沉積盆地中的沉積物記錄了地質歷史時期的環境變化和()演化過程。4、沉積巖的結構主要有碎屑結構、泥質結構、結晶結構和()結構等,碎屑結構根據碎屑顆粒的大小可分為礫狀結構、砂狀結構和()結構等。5、冰川的堆積物具有一定的()和()特征,可以通過對堆積物的研究來了解冰川的活動歷史和規模。6、地質圖上的等高線可以反映地形的起伏變化,相鄰等高線之間的()稱為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與地圖的()和地形的復雜程度有關。7、褶皺是巖層在構造運動作用下產生的彎曲變形,常見的褶皺類型有()、()等,褶皺的形態和規模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巖層的性質、()和()等。8、在野外觀察地質現象時,常用的地質工具包括地質羅盤、放大鏡、錘子、野外記錄簿等,地質羅盤可以測量巖層的()、()和()等要素。9、巖石的硬度可以通過摩氏硬度計來衡量,摩氏硬度計中硬度最高的礦物是(),硬度最低的礦物是(),野外鑒別巖石硬度時可以用()等工具進行簡單測試。10、地質作用是指由自然動力引起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和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作用,包括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地球內部的能量引起,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地球外部的能量引起,包括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內力地質作用使地表變得(),外力地質作用使地表趨于()。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1、(本題5分)板塊構造學說對地球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請闡述其主要內容,包括板塊的邊界類型、運動方式以及該學說對地質現象的解釋。2、(本題5分)詳細分析地震的震級和烈度的概念和區別,探討地震烈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