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61DB36江西省地方標準DB36/T1852—2023茯苓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TechnicalrulesforstandardizedproductionofPoriacocos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6/T1852—2023目次前言.........................................................................II1范圍.............................................................................12規范性引用文件...................................................................13術語和定義.......................................................................14生產要求.........................................................................25菌種制備.........................................................................26松木栽培.........................................................................37松蔸栽培.........................................................................58采收后處理.......................................................................69檔案管理.........................................................................7附錄A(資料性)培養基及配方.......................................................8附錄B(資料性)菌種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10附錄C(資料性)茯苓加工產品規格等級...............................................10DB36/T1852—2023前言本文件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業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林業科學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斌、王小東、周文才、賀磊、雷昌菊、華小菊、狄嵐、謝陽志、廖觀保。IIDB36/T1852—2023茯苓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茯苓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的術語和定義,以及生產要求、菌種制備、松木栽培、松蔸栽培、采收后處理和檔案管理的具體流程和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茯苓的規范化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12728食用菌術語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NY/T528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NY/T1846食用菌菌種檢驗規程NY/T2375食用菌生產技術規范《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22)DB36/T1852—2023菌種菌絲體的生長時間,即菌種自接種至使用之間的間隔時間。3.5松木栽培cultivatedonpinesectionwood將松樹鋸成短段木經晾曬處理后選取適宜場地進行茯苓生產。3.6松蔸栽培cultivatedonpinestump利用松樹經采伐后遺留在山場的伐蔸原地進行茯苓生產。3.7煉菌acclimatization在接種前3d~5d把菌種運至苓場或山場遮蔭放置,使其恢復運輸過程中遭受的機械損傷并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3.8接種inoculation將茯苓栽培種菌袋劃開,使菌種暴露部分緊密貼合在松木或松蔸新鮮劈口處的操作。3.9貼引Inoculateonthesurface將栽培種緊緊貼在松木橫切面或松蔸頂部新劈口的接種方法。3.104生產要求從事茯苓菌種生產和經營的人員、單位、生產場地環境、廠房設置布局、設施設備和技術條件應符合《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和NY/T1935、NY/T528、NY/T2375、GB3095的規定;苓場或山場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的要求。種源明確,嚴格按照三級菌種(母種、原種、栽培種)流程制備而成,總傳代次數不超過5次;菌種生產原料符合GB1354、GB/T5483、GB/T10463、GB/T20413、GB/T20880、NY/T119要求;菌種容器應符合NY/T528的要求;菌種生產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要求。5菌種制備2DB36/T1852—2023可通過選取優質種苓進行組織分離后置于試管斜面培養基或向有資質的制種機構購買種源母種擴大培養而來,試管規格18mm×200mm。5.1.2原種制備將母種轉接至裝有經121℃、120min高壓濕熱滅菌的原種培養基中進一步擴大培養,原種瓶規格500ml。5.1.3栽培種制備將原種轉接至裝有經121℃、120min高壓濕熱滅菌或流通蒸汽100℃、12h~18h的栽培種培養基中,栽培種裝袋為聚丙烯袋,規格12cm×24cm,每袋裝料400g~450g。5.2培養基配方母種、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參考配方詳見附錄A。5.3菌種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菌種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詳見附錄B。6松木栽培6.1松木選擇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等松屬樹種均可,樹齡不低于15年、胸徑大于10cm。6.2環境選擇以疏松的紅壤、黃壤、黃紅壤為主,土層深度不低于50cm,含砂量60%~70%的弱酸性砂壤土最佳。一般在9月下旬~11月中旬采伐松木、去除枝椏,將樹干及粗枝椏截成長60cm~80cm、小頭直徑不小于5cm的段木,并將段木攏堆至苓場附近。將段木縱向間隔削去3~5條3cm~5cm寬的樹皮(條數視段木粗細而定),露出木質部。留下未削去的樹皮為“筋”,“筋”數以奇數為佳。將經削皮留筋的段木在通風向陽且不易積水處呈“井”字型碼堆架曬,如遇雨雪天氣需遮擋以防受潮。碼堆架曬時間一般安排在接菌栽種2個月以內,期間要經常查看段木架曬情況,條件允許可翻堆一次(即上下層調換位置),段木架曬至敲擊有清脆聲,斷面出現裂紋,含水率低于30%為宜。DB36/T1852—2023場地準備可與松木準備時間同步,將選定的苓場清除雜草、灌木、樹枝、樹根及石塊后深度翻耕,翻耕應注意深度不少于50cm,保持場地原有的坡度,便于排水。6.5接種6.5.1接種時間4月初~5月中旬完成接種。在晴朗天氣同步進行挖窖、下料、接種。根據確定的具體接種時間,提前將栽培種運至苓場,選陰涼通風處放置3d~5d,使其恢復運輸過程中遭受的機械損傷,適應苓場環境。6.5.2挖窖在經翻耕后的苓場內順原有的坡度挖窖,窖長參考段木長度,窖寬30cm~50cm,窖深15cm以內,窖底須與坡面平行且高于排水溝底部,窖間距保持15cm。6.5.3下料挖窖完成后即可下料,將架曬干燥的段木分兩層呈“品”字型擺放,須保證留的“筋”相互緊靠便于傳引,段木周圍用土填實,每窖下料不超過30kg。6.5.4接種分別在上下層段木同一側劈開新鮮缺口,采用貼引或墊引方式,將菌種緊貼新劈口內放置,墊緊土保證菌種固定不脫落,每袋栽培種(400g~450g)可接種8kg~10kg段木。6.6栽培管理接種完成后應及時覆土,覆土材料以土質疏松、細碎、不板結,土壤濕度適中為宜,覆土厚度5cm~10cm,將窖中段木完全覆蓋至呈龜背型。茯苓長速較快,正常情況下接種7d~10d后,菌絲開始上引。這時進行第一次檢查,輕微扒開接種處附近土壤查看段木表面菌種定殖情況,確保成功“上引”,以后每個半月可檢查一次,如接種不成功,可重新補種,補種菌種必須和第一次接種菌種種源一致。正常情況下接種后40d~60d開始結苓,進入結苓期后要經常巡查苓場,及時覆土掩裂,以防茯苓“冒風”而腐爛影響產量。期間應經常排查山場內鼠、野豬、麂子等牲畜踐踏翻拱土壤造成菌種脫引、菌核外露和采食等危害。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綠色防治的原則。針對木霉、青霉等霉菌感染,應及時噴撒生石灰掩蓋感染部位;針對白蟻危害,要及時檢查蟻穴、蟻路,噴撒白蟻藥;針對菌核腐爛病的發生,要及時檢查排除窖內積水,及時發現并去除發病苓窖,以免擴散。4DB36/T1852—2023當年的10月下旬~12月采收茯苓。采收標志為窖面不再出現新的裂紋,段木顏色由淡黃色轉變為黃褐色或棕褐色,茯苓菌核表面生長裂紋消失,表皮呈褐色。忌雨天采收。6.7.2采收方法用鋤、鏟為工具進行茯苓采收。挖開覆土后,敲擊段木一側,使茯苓菌核完整脫離段木,以免傷苓降低商品價值。及時將栽培茯苓后的段木清除,以免滋生病蟲害污染苓場。7松蔸栽培7.1松蔸選擇選取頭年8月至當年3月間采砍且無腐爛、少松脂、樹皮尚未脫落的松蔸,要求馬尾松、火炬松地徑不小于14cm,濕地松地徑不小于16cm。7.2環境選擇7.2.1場地同松木栽培要求。7.2.2土壤同松木栽培要求。7.3松蔸準備7.3.1清蔸一般在頭年8月~12月砍伐的松蔸應在2~4月完成清蔸,去皮晾蔸時間不低于60d;當年1月~3月砍伐的應及時清蔸,去皮晾蔸時間不低于80d。針對可能存在白蟻危害的山場,在清蔸后接種前可噴撒白蟻藥處理。接種時間5~8月為宜。應避開陰雨及35℃以上高溫干旱天氣。提前將栽培種運至山場,選陰涼通風處放置3d~5d,使其恢復運輸過程中遭受的機械損傷,以適應山場環境。在松蔸地勢較高一側劈開新鮮缺口,用小刀將栽培種菌袋劃開成“工字口”,對向打開使一側菌種裸露,緊貼新劈口內放置,保證菌種固定不脫落,接種點隨菌種使用袋數增加而遞增。接種量視松蔸大小而定,松蔸直徑20cm以下接種1袋菌種(400g~450g),直徑20cm~30cm接種2袋菌種,直徑30cm~40cm接種3袋菌種,直徑40cm以上接種4袋菌種。接種完成后應及時覆土,覆土材料以土質疏松、細碎、不板結,土壤濕度適中為宜,覆土厚度5cm~DB36/T1852—202310cm,如松蔸土表上面部分低于5cm,可用土將其完全覆蓋呈龜背型。7.5.2檢查與補種茯苓長速較快,正常情況下接種7d~10d后,菌絲開始長入松蔸。這時進行第一次檢查,輕微扒開接種處附近土壤查看松蔸表面菌種定殖情況,確保成功“上引”,以后每個半月可檢查一次,如接種不成功,應及時補種,補種菌種種源必須和第一次接種菌種種源一致。7.5.3排水與防旱逢雨季要注意查看松蔸附近是否積水。在氣溫過高,土壤較干時,可在巡查山場時適當蓋草防曬抗旱。7.5.4巡查與覆土正常情況下接種后80d~90d開始結苓,幼齡小徑樹蔸先結苓,老齡大樹蔸遲結苓。接種4~6個月后茯苓膨大,要經常巡查山場,具體內容同松木栽培要求。7.5.5病蟲害防治同松木栽培要求。7.6采收7.6.1采收時間分別在當年11月至12月,第二年4月至5月下旬采收茯苓,采收標志同松木栽培要求。若松蔸較大的,還可到第二年9月左右最后挖一次。忌雨天采收。采收方法同松木栽培要求。注意不能挖斷周邊松根,以免影響產量。8采收后處理8.1采收后存放與運輸茯苓挖出后應及時轉運出山場,避免太陽直曬。運輸前用編織袋包裝,注意輕拿輕放,避免出現破損。按照個體大小、重量、外皮破損情況進行等級分類,存放在干凈、陰涼、避風的環境,地面可鋪墊稻草或麻袋,可摞疊3~5層,最上方用麻袋或稻草覆蓋遮擋。經發汗、剝皮、切制、干燥等工藝后形成茯苓商品。將新鮮茯苓菌核堆碼放置,個大質硬的放在中間和底部,個小質松者放在四周,用干凈稻草或草簾、編織袋等物嚴密覆蓋后進行發汗。每3d~4d翻動1次,待茯苓菌核表面皺縮干燥、內部苓肉軟縮時,即可進行剝皮。發汗時間長短與茯苓大小相關。剝皮盡量做到片大完整、皮薄肉少,剝切下來的外皮為茯苓皮;剝皮后的苓肉放置在帶蓋容器中,6DB36/T1852—2023防止過度失水表面出現裂紋。8.2.2.3切制用利且薄的平口切刀將白色苓肉及靠近苓皮部位淡棕色苓肉分離,淡棕色苓肉部分切制成赤苓塊、赤苓丁等產品,將白色苓肉切制成一定規格的茯苓片、茯苓塊或茯苓粒,是為白苓塊、白苓丁、白苓卷等產品,茯苓肉中抱有松木者為茯神。8.2.2.4曬干將切制好的茯苓及時反復翻面攤曬,當曬至七八成干表面出現微細裂紋后,收起讓其回潮后再復曬或風干即成商品苓。8.3產品品質要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茯苓項下要求,具體茯苓產品性狀特征要求詳細見附錄C。9檔案管理參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立文件管理系統,生產全過程關鍵環節記錄完整,附必要照片或者圖像,保證可追溯。主要內容應包括三級菌種制備,苓場與山場地點,松木選擇與備料,松蔸選擇與處理,接種日期,栽培管理,病蟲害發生情況、防治措施與效果,采收日期及產量,鮮茯苓菌核運輸及初加工的全過程,并定期將生產記錄及各類材料分門別類整理歸檔。生產檔案應長期保存至該批產品銷售后至少5年。DB36/T1852—2023附錄A(資料性)培養基及配方表A.1培養基及配方配方培養基母種培養基原種培養基栽培種培養基馬鈴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水1000mL小麥粒85%、松木屑10%、蔗糖3%、過磷酸鈣1%、石膏粉1%松木屑65%、玉米粉20%、麥麩10%、蔗糖3%、過磷酸鈣1%、石膏粉1%、水料比約1:1.28DB36/T1852—2023附錄B(資料性)菌種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表B.1菌種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內容類別要求每支(瓶、袋)菌種應貼有標簽,應清晰注明以下信息:1.產品名稱(菌種名稱、菌株代號、類別);2.生產單位;3.接種日期;4.執行標準菌種標簽標簽菌種包裝應貼有標簽,應清晰注明以下信息:菌種包裝標簽1.產品名稱(品種名稱、菌株代號、類別);2.保質期、貯存條件;3.數量;4.執行標準5.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編號1.小心輕放標志;2.防水、防潮、防凍標志;3.防曬、防高溫標志;4.防止倒置標志;5.防止重壓標志標志包裝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母種外包裝采用木盒或有足夠強度的紙箱,內填棉花、碎紙等緩沖物。采用有足夠強度的紙箱,菌種間用碎布、報紙等具有緩沖作用的輕質材料填滿。紙箱上部和底部用寬膠帶封口,箱內附產品合格證書和使用說明(包括菌種種性、培養基配方及適用范圍等)。原種、栽培種外包裝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品混裝混運。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無污染物。菌種運輸過程中應采用可控溫的冷藏車,應有防震、防曬、防塵、防高溫、防雨淋、防雜菌污染措施。長好后應在10d內使用完,如需貯存,應置于4℃冰箱避光保存,貯存期不超過15d。長好后應盡快使用,如需貯存,應保持環境清潔、干燥、通風、避光,溫度控制在10℃~23℃,貯存期不超過15d。長好后應及時使用,或置于10℃~23℃常溫培養室內避光貯存,貯存期不超過20d。DB36/T1852—2023附錄C(資料性)茯苓加工產品規格等級表C.1茯苓加工產品規格等級產品個苓等級一等性狀及規格干貨。呈不規則圓球或塊狀,表面黑褐色或棕色,體堅實、皮細,斷面白色,味淡,大小、圓扁不分,無雜質、霉變干貨。呈不規則圓球形或塊狀,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結對創先協議書
- 留學委托協議書
- 電車保價協議書
- 男士入贅協議書
- 簽約養護協議書
- 簽訂退房協議書
- 菲俄派遣協議書
- 意難忘王母撕掉協議書
- 電腦合伙協議書
- 環境影響協議書
- 智能教育技術驅動的個性化學習路徑優化研究
- 基層治理現代化視角下“楓橋經驗”的實踐路徑與創新研究
- 通信光纜租用協議合同書
- 2024-2025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三套)
- 醫療救助資金動態調整機制-洞察闡釋
- 籃球培訓報名合同協議
- 自考00061國家稅收歷年真題及答案
- 公共組織績效評估-形考任務一(占10%)-國開(ZJ)-參考資料
- 冠狀動脈介入診斷治療
- 高效催化劑的開發與應用-全面剖析
- 帝國的興衰:修昔底德戰爭史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