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項脊軒志
一、基礎知識
1、對下列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迨諸父異爨迨:等到客逾庖而宴逾:越過
B.嫗每謂余日每:每次以手闔門闔:關閉。
C.殆有神護者殆:大概其制稍異于前制:修建。
D.室西連于中閨閨:內室余既為此志:|句o
【答案】A
【解析】B項,每:常常。C項,制:規制,格局。D項,志:一種文體名。此處指《項脊軒志》一
文。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B先妣撫之甚厚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其后六年,吾妻死其制稍異于前
D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答案】D
【解析】D項,均為副詞,總共。A項,介詞,根據,憑借/連詞,相當于“來”。B項,代詞,她/
結構助詞,相當于“的C項,指示代詞,那(這)/代詞,它的。
3、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句是()
A.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B.吾妻來歸
C.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D.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答案】A
【解析】A項,古今義都是“修繕”之義。B項,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還給。C項,古義:
學習寫字;今義:學習讀書。D項,古義:一丈見方;今義:寺院的住持。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D.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答案】C
【解析】C項,“乳”,名詞作動詞,喂養;其余三項均為名詞作狀語。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使不上漏
A.軒凡四遭火,得不焚B.嫗,先大母婢也
C.余自束發,讀書軒中D.其制稍異于前
【答案】C
【解析】C項和例句都為省略句。A項,被動句。B項,判斷句。D項,狀語后置句。
6、翻譯下面的句子。
(1)庭中始為籬,己為墻,凡再變矣。
譯文:
⑵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譯文:
【答案】
⑴庭院中開始用籬笆隔開,不久又砌上了墻,共改變了兩次。
⑵瞻仰回顧舊日遺物,就像發生在昨天,讓人痛哭而不能自己。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項脊軒志》中,作者通過描寫妻子當年親手種植的枇杷樹如今已長得枝繁葉茂來表達物是人非
的感慨的句子是:,,o
(2)在《項脊軒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調由“喜”轉“悲”的過渡句是:,,
⑶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在明月之夜,項脊軒附近桂樹的影子落在半墻上隨著夜風的吹拂而不斷
移動的一片可愛的景象的句子是:,,。
⑷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項脊軒里面有書香之味的句子是:,0
【答案】
⑴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⑶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⑷借書滿架偃仰嘯歌
二、語言運用
8、根據《項脊軒志》的內容,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寫一句話。
生活,就是項脊軒中的桂影書香,雖平常但也平靜,平靜中自有珊珊可愛之處。
答:
【答案】(示例)生活,就是項脊軒中的凡人瑣事,多可喜亦多可悲,可悲中自有濃濃思念之情。
9、根據文段內容,補寫句子。要求:內容統一,句式協調。
親情是暴風雨中的一把傘,為我遮風擋雨;①,=
親情是孟母為孟子更好地成長而費盡苦心的“三遷”,②,親情是朱自
清對父親翻越柵欄時留下的蹣跚背影的深切緬懷。
【答案】
①親情是寒風中的一把火為我帶來溫暖
②親情是岳母滿懷期望在岳飛背上刺下的“精忠報國”
三款就和鶴施接
作者作品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蘇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
世稱震川先生,是明代古文家。他自幼苦讀,9歲能文,但仕途不順,34歲才中舉人,后連續8次考進土
不第。于是遷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講學二十余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才中進士,授縣令職,一生
郁郁不得志。歸有光雖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覽群書,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記》,取法
于唐宋八大家,風格樸實,感情真摯,被譽為“明文第一"。當時人稱他為"令之歐陽修"。清桐城派代表人物
之一的姚鼐視之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間的一座橋梁。其代表作除《項脊軒志》外,還有《先她事略》《思
子亭記》《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詩歌成《震川先生集》。
文題解讀
項脊,地名,是作者的遠祖歸道隆所居之處。軒,小屋,作者將自己的書齋題為"項脊軒",含有懷宗追
遠之意;志,名詞,就是"記"的意思,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一種文體。歸有光從小就有博取功名、光
宗耀祖的遠大志向。從"項脊"字面理解,歸有光要成為家族頂天立地的脊梁。說言其窄小,如頸背之間,故
名。
背景探尋
歸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慶時期,當時明王朝的統治者十分昏庸腐朽,長期處于清貧生活中的
他敢于正視現實,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時代矛盾,較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由于歸有光涉
獵不廣,所以他的散文題材較狹窄,只能就身邊瑣事著筆。"項脊軒"是他的書齋名,也是他家庭變故和身世
遭遇的見證,那里記錄著他的希望和夢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悅和悲傷。
知識鏈接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的一個主要的文學流派,以明中葉的質順之、茅坤和歸有光等為代表。他們反對前、后
七子的擬古主義文風,極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稱為"唐宋派"。唐宋派既推尊先秦兩漢文的傳
統地位,又承認唐宋文的繼承和發展,提倡學習唐宋文,同時針對復古派的摹擬抄襲,提出"真抒胸臆"的創
作主張,重視在文章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的主張和創作對清代的桐城派影響很大。
主旨點睛
本文借寫項脊軒的興廢,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些感人至深的細節和場面,寫出了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
和人事變遷,表達了作者對人亡物在、物是人非、家境衰微、三世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祖母、母親和妻子
的深切懷念。
重點難點
重點1散文貴在形散而神聚,本文寫的雖是平凡瑣事,卻感人至深,這得益于作者在選材上下的功夫。
本文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作者善于從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瑣事,通過細節和場面描寫,寥寥數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在
情感上易于產生共鳴。在文章中,作者借項脊軒來寫事,這些瑣事雖是一鱗半爪,但它們是從生活之樹上
采擷的最有光彩的枝葉,是作者用心靈感受過且感受最深的、歷久不忘的事件,所以這些我們平常熟視卻
不太注意的事,一經作者真切再現,便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能給讀者巨大的震撼。例如寫對母親的懷念,
作者早年喪母,對母親不可能有太深的記憶,于是由老嫗說出,極為自然。作者沒有讓老嫗說出有關母親
的什么動人的大事,只寫娘以指叩門扉日:’兒寒乎?欲食乎?”',可謂平淡至極,但這對于一個幼年喪母的人
來說,是多么親切,多么溫暖,又多么讓人懷念!所以,"語未畢,余泣,嫗亦泣",讀者讀之"亦泣",正如王
錫爵所說的“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言語之外"。
重點2項脊軒與作者所抒發的感情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項脊軒在此文中是作者感情的載體。
第一,項脊軒牽系著歸家的幾代人,而且他們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特別是對妻子"時至軒中”的敘述,
抒發了對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項脊軒牽系著作者自己和家族的許多事,項脊軒的變遷,反映了家族命運的變化,暗示著家道
的衰微。
第三,修葺項脊軒,反映作者學業上的勤奮,暗示并反襯他的不得志;項脊軒是他喜悅與悲傷、希望
與夢想的見證者。
此文處處寫項脊軒,實際上處處在寫作者的感情,項脊軒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個中心,是作者抒發
內心感受的一個觸發點。
觀點爭鳴
線索是貫串材料的主線,關于本文的線索可以有多種理解,你認為本文的線索是什么呢?
觀點一以思想感情為線索。作者每當回憶起與項脊軒有關的家庭瑣事時,感情的潮水就會放縱奔流。
軒與情熔為一爐,相伴而行。
觀點二以項脊軒為線索。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可以說,項脊軒是全文布局謀篇的一
條線索。沒有"軒",也就引不出與"軒"有關的生活瑣事,一切文字都是圍繞著"軒”展開的。文中通過"百年老
屋”的幾經變遷,將與項脊軒有密切聯系的往事連綴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滄桑變遷。往事如煙,可寫可記
之事很多,而作者將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發生都限定在項脊軒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項脊軒緊密聯系起
來,無論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無不圍繞著"項脊軒”這一中心,條理井然,形散神聚。
觀點三以時間為線索。本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有關項脊軒的人和事,在敘述中抒發了感情。
文本特色
(1)結構嚴謹,文脈貫通。
本文雖然明顯是兩部分,不是寫于同一時期,而同一時期又敘寫各種不同的瑣事,但并沒有給讀者松
散拖沓的感覺。相反,由于文章緊扣項脊軒來寫,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為貫通
全篇的脈絡,因此,那些看似散漫無章的生活瑣事就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得全文結構嚴謹,文
脈貫通。
(2)善于用細節和場面來表現人物,抒發感情。寫母親,只再現了當年她叩門問饑寒的情景,以表現
母親的慈愛。寫祖母,則只抓住贈"象笏"這件事,以表現祖母的關懷以及對"我"的期望。寫亡妻,并不直接
說如何思念她,只說"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本來是無思想感情的靜
物,但把它種植的時間與妻子逝世之年聯系起來,移情于物;在"亭亭如蓋"四個字的前面加上今已"這兩個字,
表明時光在推移,靜物也顯示著動態。
(3)語言清淡,不事雕飾。
此文在敘事上以白描見長,抒情亦以素樸為主。如在寫老祖母來看望和勉勵"我"的場面中,作者依次將
事情如實道來,十分真實感人。一見面,老祖母說:"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語氣親切而又詼諧,真切地傳達出老祖母對孫子的關切、疼愛之情。臨去,祖母”以手闔門,自語日:,吾家
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一個輕輕的關門動作,幾句自言自語,細致地透露出祖母內心的欣慰、
以及對孫子殷切的期望。"頃之,持一象笏至,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寥寥幾筆,
平淡至極,但感人至深,“令人長號不自禁"。同時,作者也準確地勾勒出了一位慈祥的出身于官宦之家的老
人的形象
(4)善用疊字,更富美感。
本文善用疊字,如"寂寂""呱呱"等,使摹聲更為真切,狀物更為細致,寫景更為生動。朗讀起來,音韻
和諧,更富美感
《項脊軒志》中涉及的相關文化常識
1.志;文體的一種,性質與"記"相似,但"記"通常用以記"事"或"物",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
《醉翁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等;"志唄I大多用以記錄人物、事跡,如墓志、人物志等。
2.歸:舊指女子出嫁。"歸寧",己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3.束發:兒童時期,束成小髻,稱為“總角",于是稱童年時期為"總角"。男孩成童,束發為髻,稱"束發
",一般認為是15歲。
4.牖:古建筑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內的次序是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后是堂,
堂后是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還有一個窗子叫"向"
「精灌變式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
光。又期而生女、子:殛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
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顰蹙顧諸婢日:“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日:
“飲此后,妊不數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于是家人延畫
工畫,出二子,命之日:“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諱桂。外曾祖詩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
南,直橋并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資雄,敦尚簡直,與人姆姆說村中語,見
子弟甥侄無不愛。
迷人之吳家橋則漁木棉入城則緝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
若不謀夕。冬月爐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遇童奴有恩,雖至植楚,皆不忍有后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
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
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
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路,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
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
之人。天乎痛哉!
(歸有光《先妣事略》,有刪節)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棉入城/則緝/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B.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棉/入城則緝/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C.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棉/入城/則緝/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D.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棉/入城/則緝/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答案】C
【解析】根據句子間的關系及句意斷開。
2.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模的年號。
B.諱,古時稱死去的皇帝或尊長的名字。“孺人諱桂”,即先母名桂。
C.《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傳說是朱熹自作。
D.學官又稱教官,是指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最早的學校叫庠、序、校。
【答案】c
【解析】C項,“傳說是朱熹自作”錯,傳說是孔子自作。
3.下列說法與《先妣事略》和《項脊軒志》兩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A.兩篇文章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借助寫生活中的瑣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文中沒有一處直抒感情的
毛墨E0。
B.《項脊軒志》一文通過記述“百年老屋”的幾經興衰,回憶家庭瑣事,表現了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
感慨,表達了對親人的深厚感情。
C.《項脊軒志》一文中既寫了可喜之事,也寫了可悲之事。《先妣事略》一文中則無可喜之事,只寫可
贊之事。
D.《項脊軒志》《先妣事略》兩文,內容互為照應,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對仆人的寬厚。
【答案】A
【解析】《先妣事略》最后一句“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就是直抒胸臆。
4.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
譯文:
⑵遇童奴有恩,雖至植楚,皆不忍有后言。
譯文:
【答案】
⑴兒女們看見家里有人哭,也跟著哭,但是還以為娘是睡著了。
⑵待傭人有恩惠,傭仆雖然被責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責怪她。
【參考譯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歲嫁到我家。過了一年,生下女兒淑靜;淑靜,就是我
的大姐。過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個生下就死了,另一個也只活了一年。又過了一年,
生下有尚,懷孕十二個月。第二年,生下淑順。過了一年,生有功。有功生下來以后,先母養他比前幾個
兒女更費力。于是她常常皺著眉頭對幾個傭人說:“孩子這么多,我真苦死了。”有一個老婆子用一杯水盛
著兩個田螺送上來,說:“把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會常懷孕了。”先母舉起杯,把水一氣喝完,從此聲音
變啞,不能說話。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去世。兒女們看見家里有人哭,也跟著哭,但是還以為娘是睡著了。真
是傷心啊!接著,家里請來畫工為先母畫遺像,把兩個孩子帶到畫工眼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
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面容像母親。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輩輩住吳家橋,吳家橋
在昆山縣的東南,離城三十里;經過千墩浦,向南到直橋,沿著小河往東就到,村子里聚居著許多人家,
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個哥哥都因為富有而出名,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和和氣氣地和村里人談家常,
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愛。
先母到吳家橋娘家,就做棉花活;進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線,常常點盞小燈,勞動到深更半夜。外祖
父三天兩天差個人來送點東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卻終日勞苦像是窮得揭不開鍋。冬天生爐火用的炭屑,
叫丫環做成炭團,一顆挨一顆曬在臺階下面。屋里沒有廢物,家里沒有閑人。兒女大的牽著衣服,小的抱
在懷里,手里還不停地縫縫補補,間間房里干干凈凈。待傭人有恩惠,傭仆雖然被責打了,背后也不忍心
責怪她。吳家橋每年要送來魚、蟹、糕餅,總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聽說吳家橋有人來,個個都歡喜。
我七歲時和堂兄有嘉進學塾讀書。每逢陰雨天氣,堂兄總是在學塾里過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開,
但是卻不能留住(必定要趕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來,叫我低聲背誦《孝經》,要我背誦得沒有一個字錯漏,
她才高興。
孺人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靜嫁給王三接,這婚事是孺人生前應允的。孺人故世十二年后,我補上了
生員。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孺人生前給我定下的。一年以后我有了個女兒,我們夫婦都很喜歡女
兒,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淚,回想她生前的幾件事,仿佛是昨天發生的一樣,別的什
么都記不起來了。世界上竟有沒有娘親的人!天啊,多么悲痛啊!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歸有光傳
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
舉鄉試,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常數百人,稱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進士,授長興知縣。用古教化為治。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刺刺②作吳語,斷訖遣
去,不具獄。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惡之。調順德通判,專轄馬政。
隆慶四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大仆丞,留掌內閣制敕房,修《世宗實錄》,卒官。
有光為古文,原本經術,好《太史公書》,得其神理。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抵排,目為妄庸巨
子。世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為之贊日:“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自傷。”其推重如
此。
有光制舉義④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節選自《明史?歸有光傳》)
【注釋】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禮部,禮部在春天主持進士考試。②刺刺:多言的樣子。③擊斷,即
爭執。④制舉義,特指經學研究。
1.對下列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聽訟:聽取訴訟
B.斷訖遣去,不具獄具獄:抓進監獄
C.有光力相抵排抵排:分庭抗禮
D.目為妄庸巨子目為:眼睛看見
【答案】C
【解析】A.應為“審理案件”。B.犯以今義釋古義的錯誤,“獄”不是“監獄”,“具獄”應是定案,形成
案卷。參看《曹劌論戰》的“小大之獄”句。D.應為“視作”。
2.加劃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大吏多惡切他日汝當用之
B.弱冠盡通《五經》《三史》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日
C.引為南京大仆丞/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D.久而自傷/某所/面母立于茲
【答案】D
【解析】第一個“而”連詞表修飾,不譯;第二個代詞,“你的”。A項兩個都是代詞,前為“他”,后
為“它”。B項都是代詞,指某一范圍內的全體,相當于“眾”。C項都是動詞,前譯為“擔當”,后譯為“成
為“,“是"。
3.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B.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C.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D.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答案】C
【解析】從語意來看,有光制舉義,為獨立完整的一句話,排除D項;從語法來看,卓然成大家,為
獨立的一句,“后”應段在后面。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歸有光九歲就能寫文章,不到二十歲通曉了“五經”“三史”等書,嘉靖十九年考取舉
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沒有中進士,便遷居嘉定安亭江邊,邊讀書邊講學。
B.歸有光任長興知縣時,一意按自己的見解處事,大官們大多不喜歡他,后來把他調作
順德通判,專管馬政,實際上是貶謫。
C.王世貞為文壇盟主,盡管歸有光曾公開攻擊他,把他看作徒有虛名的人。可世貞還是
推崇歸有光,稱贊他:“千年才出了你這樣的人才,來繼承韓愈、歐陽修的古文傳統……”
D.歸有光在特種經學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卓然成為經學大師,世人將“歸、胡”并稱
【答案】C
【解析】“攻擊他”“徒有虛名”等詞與文章的內容不符,“推崇歸有光”也是后來的事。這里不是在稱
贊王世貞的人品,而是借他來個反襯歸有光的才華。
5.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大仆丞。(4分)
⑵世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3分)
【答案】
①大學士高拱、趙貞吉平素了解有光有才,推薦他為南京大仆丞。
②世貞很不滿,但此后也從內心對有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歸有光“行己意”的兩個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2)①用古教化為治。②斷訖遣去,不具獄。③輒寢閣不行(用一個得1分,兩個得3分)
【參考譯文】
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屬江蘇)人。九歲就能寫文章,不到二十歲,“五經”、“三史”等書全已通
曉,拜同鄉魏校作老師。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舉人,以后考了八次進士都沒有中。遷居嘉定安亭江邊,
讀書講學。學生常達幾百人,都稱他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歸有光才考取進士,授官長興(今浙江湖州)知縣。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論
和做法來進行治理。每次審理案件,把婦女兒童領到案前,他滿口江蘇口音,斷完案,把罪犯遣歸,不寫
判決書。上級的命令不切實際,就束之高閣,不去執行。與上司有所爭執,就徑自照自己的意思辦。大官
們大多不喜歡他,就調他去作順德(今屬廣東)通判,專管馬政。隆慶四年(1570),大學士高拱、趙貞吉
平素與有光交好,引薦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內閣制敕房,編撰《世宗實錄》,死在任上。
歸有光作古文,以經術為本,喜歡太史公的《史記》,參透其中的神理。當時王世貞為文壇盟主,有光
盡力和他分庭抗禮,把他看作狂亡而平庸的大人物。世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對有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給他寫贊語說:“千年才出了你這樣的人才,來繼承韓愈、歐陽修的古文傳統,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條路,只
是自傷長久以來沒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這樣推崇歸有光。
歸有光在特種經學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卓然成為經學大師,后來的德清縣胡友信和他齊名,世人并
稱他們為“歸、胡”。
H稼合提升變式優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馬援宇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其先趙奢為趙將,號日馬服君,子孫因為氏。援三兄,王莽時皆為二千
石。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天志。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兄況,欲就邊郡田牧。會況卒,援行服
期年,不離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廬。后為郡督郵,送囚至司命府,援哀而縱之,遂亡命北地。遇赦,
因留牧畜,賓客多歸附者,至有牛、馬、羊數所頭,谷數萬斛。既而嘆日:“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販也,
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教以班昆弟故舊。八年帝西征隗囂援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九年副來歙監諸將平
涼州十一年夏擊破先零羌于臨跳十三年,武都參狼羌與塞外諸種為寇,援將四千余人擊之,諸種萬余人悉
降。交趾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璽書拜援伏波將軍,十八年春,破之,斬首數千級,降者萬余人。明年
正月,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進擊九真賊徵側余黨都羊等,斬獲五千余人,嶗南悉平。援所過輒為郡
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條奏越律與漢律駁者十余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二十四年,武
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軍沒,援因復請行。援謂友人日:“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國
事。今獲所愿,甘心眠目。”明年春,破之,斬獲二千余人。三月,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
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帝乃使虎賁中郎將梁松乘驛責問援。會援病卒,松因事陷之。帝大
怒,追收援印綬。有上書謂之者,帝益怒。援妻子上書訴冤,辭甚哀切,然后得葬。建初三年,肅宗使五
官中郎將持節追策,謚援日忠成侯。
(節選自《后漢書?馬援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八年/帝西征/隗囂援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九年/副來歙監諸將平涼州/十一年夏/擊破先零羌
于臨跳/
B.八年/帝西征/隗囂援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九年/副來歙監諸將平涼州/十一年夏/擊破先零羌
于臨跳
C.八年/帝西征隗囂/援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九年副來歙/監諸將平涼州/十一年夏/擊破先零羌
于臨然/
D.八年/帝西征隗囂/援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九年/副來欲歙監諸將平涼州/十一年夏/擊破先零
羌于臨跳/
【答案】D
【解析】“從語意來看,本文傳主是馬援,說隗器和馬援一起在皇帝面前籌劃不合情理,所以斷為“隗
囂援于帝前……”錯誤,排除A、B項;從語法來看,“聚米為山谷”和“指畫形勢”是連動句,意為聚米
做成山谷模型,指畫形勢,中間應斷開,亦可排除B項;從結構來看,“八年””九年“十一年夏”構成時
間上的對應關系,“副來歙監諸將平涼州”意為擔任來歙的副將監領諸將平定涼州,不是擔任來歙的副將有
九年之久,排除C項。
故選D。
2.下列對文中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氏,中國古代的氏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稱號,姓為氏中衍生出的分支。
B.齊詩,漢代傳習《詩經》的有齊、魯、毛、韓四家,齊詩創始人為齊人轅固生。
C.行服,穿孝服居喪;一整年里,馬援為哥哥馬況穿孝服居喪,不離開墳墓祠堂。
D.昆弟,指兄弟,亦可指同輩的人,還可用以比喻關系的親密友好,文中指兄弟。
【答案】A
【解析】“A項,“氏,中國古代的氏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稱號,姓為氏中衍生出的分支”錯誤,
中國古代的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稱號,氏為姓中衍生出的分支。故選A。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援出身尊貴,年少有志。馬援有三位兄長,他們在王莽時都是俸祿為二千石的郡守;馬援十二歲
即成孤兒,不愿剖章析句學習經義,想去邊郡闖蕩。
B.馬援重情重義,看淡財富。兄長去世,馬援敬侍寡嫂;解送囚犯,他憐而放之;受到赦免,他留在
北地放牧牲畜,獲得了很多財富,但他散盡財產。
C.馬援能征慣戰,善于治理。馬援討隗囂,定涼州,敗先零羌,安武都,平交趾,立下赫赫戰功;每
到一處都為郡縣修城挖渠,修明制度,使民眾得利。
D.馬援一心為國,后雪冤情。馬援為攻武陵五溪,主動請戰;壺頭受阻,已去世的他仍受到陷害誣告;
妻兒上書訴冤,他才得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化工原料采購銷售合同范本參考
- 2025年自建房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合同協議書
- 患者的心理護理
-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中考二模英語試卷
- 招投標實務操作
- 醫學檢驗技術分析模板
- NC6應付管理培訓
- 途牛:2022國慶旅游消費趨勢報告
- 八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年產10萬噸聚丙烯聚合工段工藝設計-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資料
- 《公路建設項目文件管理規程》
- 國家開放大學《Web開發基礎》形考任務實驗1-5參考答案
- SAP-TM運輸管理模塊操作手冊(S4系統)
- 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表式附件1:線路工程填寫示例
- 數學分析課件之第四章函數的連續性
- 廣告牌鋼結構設計計算書(共39頁).doc
- 外貿委托付款協議書模板(中英文版)
- 原發性肝癌ppt課件
- 山東省立醫院進修人員申請表
- GST可視對講系統調試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