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9課古古詩詩三三首首家國情懷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單元導讀第四單元◎
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語文要素◎
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習作要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正準備舉辦以“走紅色道路,做紅色傳人”為主題的薪火紅色研學活動,重溫英雄事跡,傳承英雄精神;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大單元情境任務我是紅色傳承人領略詩人的報國之志尋英雄背影,感英雄情懷。讓我們一起仰望那些偉岸的身影,去感受先輩崇高的精神;書寫英雄的贊歌,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銘記在心。”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思體悟軍人的鋼鐵意志聆聽革命先驅的故事走進英雄人物的內心尋找身邊的平凡英雄領略詩人的報國之志任務一活動一:穿越千百年走近詩人每一個朝代,都有一些經久流傳的作品,它們或記述愛國將士誓死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或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今天,我們一起穿越千百年,走進詩人,近距離接觸戍邊將士,感受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第1課時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rèn
yuè寫一寫籬lí仞rèn岳yuè摩mó遺yí理解詩題從軍行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邊塞詩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可以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可以狀寫戍邊將士的鄉愁、家中思婦的別離之情,可以表現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艱辛、連年征戰的殘酷艱辛,可以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風民俗。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理解詩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快要天亮。籬笆做的門。詩人在秋天的黎明走出籬笆門迎著習習的涼風時的感想。了解作者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其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芙蓉樓送辛漸》《塞下曲》等。王昌齡(約698—約757)唐代著名邊塞詩人
了解作者字務觀,號放翁。其代表作有《書憤》《示兒》《游山西村》等。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寫作背景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就是描寫這期間邊塞戰士的。《從軍行》這首愛國主義詩篇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的秋天,當時陸游已經六十八歲了,罷歸山陰故里已經四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些?有感情地朗讀看注釋看插圖想象畫面結合寫作背景理解結合詩人生平理解請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默讀這兩首古詩,邊讀邊看注釋。讀完一句想想這句的意思,讀完一首,想想整首詩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也可以邊讀邊與同桌討論。活動二:對比閱讀,感悟詩詞中的家國大義望南望王師又一年。再讀兩首古詩,兩首詩歌里都出現的一個字是哪個字?孤城遙望玉門關。讀古詩,對比“望”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望”誰“望”“望”什么為什么“望”“望”的時候心情如何《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在《從軍行》中,是誰在遙望呢?
他們“望”到了什么呢?戍邊將士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祁連山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邊城。古關名,大唐的軍事要塞,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青海雪山玉門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據《資治通鑒·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自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繪的畫面。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連綿不斷的大片陰云遮暗了雪山,一座城關孤獨的矗立在沙漠中,和它遙遙相對的是玉門關。“暗雪山”中的“暗”字應如何理解?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邊疆生活艱辛,戰場拼殺兇險邊塞“暗”遠離家鄉和親人,不能團聚將士心情“暗”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景色,也渲染了戰爭將至的緊張氣氛,飽含著蒼涼悲壯的情調。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邊塞荒涼、肅殺的感覺,可以讀得低沉、緩慢一些。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戍邊將士們又是怎樣做的呢?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穿透,磨破。西域古國名,這里泛指西域地區的各部族政權。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鎧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場環境特點時間漫長、戰爭頻繁誓死報國邊塞生活雖艱苦,思鄉之情尤深重;但卻磨滅不掉戍邊將士心中那殺敵報國的雄心大志。有感情朗讀古詩。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描寫邊塞風景抒發將士們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細讀詩歌,感受“南望”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結合注釋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很長。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滾滾黃河東流入海華山巍然屹立、直聳入云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滾滾黃河東流入海的磅礴氣勢和華山巍然屹立、高聳入云的雄偉壯麗的特點。[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金統治地區的宋朝百姓在金兵戰馬揚起的塵沙里流盡了眼淚,一年又一年地盼望著宋王朝的軍隊來收復河山。細讀詩歌,感受“南望”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失望盼望絕望讓詩人失望的是什么?讓詩人盼望的是什么?讓詩人絕望的是什么?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開封,北宋滅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時此刻,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金兵在干什么?年過六旬的詩人陸游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淚、痛斷肝腸呢?金兵橫行,遺民淚盡,國破家亡,生靈涂炭,這是何等的凄涼啊!但是他們絕望了嗎?盼望王師趕走金兵,收復失地。他們“望”的是什么?“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仍然——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兵之手六十多年了。發揮想象,說一說:在這六十多年里,遺民們是怎樣期盼南宋軍隊北伐的?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他們渴望的王師來了嗎?南宋統治者在做什么呢?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臨安稱帝,統治著江南一小塊江山,根本不思進取,無心收復失地,繼續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當一次次希望變成落空時,他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用沉痛的語氣朗讀詩句,“盡”和“又”稍稍加重語氣,充分表達出詩中深沉的感情。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詩人借遺民之口表達自己的心情。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盡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那報國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臨終之際留下一紙遺囑——
憂國憂民這一刻,你想說些什么呢?選擇一題,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①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你想說些什么?②面對在金統治地區里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說些什么?
③面對壯志難酬、憂國憂民的詩人陸游,你又想說些什么?我們的詩人最終帶著滿腔的遺憾離開人世,但是詩人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對祖國無限的熱愛都凝聚在這首古詩里,那一字一句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最后讓我們一起試著背誦這首詩吧!陸游盼望朝廷收復失地,卻次次落空。唐朝詩人杜甫終于聽到了收復失地的好消息,他會是怎樣的心情?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第2課時作者簡介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為“李杜”。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聽說[唐]杜甫黃河唐朝軍隊。黃河以南以北地區,那里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杜甫聽說了唐王朝的軍隊收復了黃河以南和黃河以北的消息。唐代玄宗末年,爆發了“安史之亂”,薊北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叛軍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陽,無數受苦受難的百姓背井離鄉。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也把詩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逃難生活。八年之后,叛軍投降,朝廷軍隊收復失地,詩人在劍外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喜訊,欣喜若狂,遂寫下這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jìtìchánɡxiānɡ多音字裳chángshang衣裳初聞涕淚滿衣裳
現代漢語中的“衣裳”指衣服。“裳”指下身穿的衣服,類似現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衣下裳。寫一寫wūtì左右結構框架結構小組合作,結合注釋大致說說詩的意思。【劍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薊北】泛指唐朝薊州北部地區,當時是叛軍盤踞的地方【涕】眼淚。【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青春】隨手卷起。【便】就的意思。詩人聽說薊北被收復后,心情十分激動,想回到家鄉去。指春天。杜甫想到自己終于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回到家鄉了,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漫卷詩書喜欲狂。請你在古詩中找一找表現詩人“喜欲狂”的詞語或詩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品讀“狂喜”,走進內心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身在蜀地時,忽然聽聞薊北被收復的消息,不禁淚灑衣衫。眼淚從“滿”字,你感受到什么?發揮想象,杜甫的眼淚會怎么流呢?想一想,說一說:杜甫是怎樣“初聞”到勝利的喜訊的?杜甫正在吟詩作畫,忽然,他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正在街巷散步,忽然,他看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欣慰◎戰亂將息,百姓終于可以安定下來◎數年顛沛流離,自己終于可以回歸家園◎回憶多年離亂經歷感慨痛徹悲喜交集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一家的愁緒因何而來呢?《春望》作于失陷后的長安城中,杜甫曾在安史之亂前見證盛唐的繁華,可如今的長安卻已滿目荒涼——詩人當時的悲痛和憂愁躍然詩中。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回頭看到妻兒也一掃愁容,隨手卷起書本,內心欣喜若狂。現在你能明白詩人為什么這么高興了嗎?請你用朗讀來表達詩人的“喜欲狂”。詩人淚流滿面卷起書本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欣喜返鄉想象表演,體會“漫卷”喜——“愁不在”——“喜欲狂”妻子詩人漫卷詩書(動作)你覺得怎樣卷詩書才能體現杜甫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在白天便高歌痛飲,想著正好趁春天啟程返鄉。怎樣唱歌是“放歌”,怎樣喝酒才是“縱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誰和誰作伴?詩人已經還鄉了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詩人還沒有還鄉,但說正好可以和春天作伴返回家鄉,表達了作者愉快、輕松的心情。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巴峽巫峽襄陽洛陽路途遙遠可以從巴峽穿過巫峽,再順流而下到襄陽,想象返鄉路上的情景去往洛陽方向。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從”“便下”這兩個詞讓人感覺距離并不遠,仿佛洛陽就在眼前,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喜悅與歸心似箭。有感情朗讀全詩,讀出詩人涕淚交集、欣喜若狂的心情。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
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表達實踐,升華情感同學們,如果把杜甫的這首詩改寫成一個小劇本,一定很有意思,你想試一試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劇場。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把古詩改寫成短小的劇本。《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劇本時間:人物:地點: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那一場險些摧毀唐王朝的安史之亂終于結束了。流寓四川的杜甫聽說了這個消息。杜甫(撩起衣角,擦去滿臉的淚水)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個年頭,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如今唐軍收復了薊北,我們終于可以回家了——這真是大喜之事啊!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眼含熱淚,激動萬分,準備啟程回家。接下來劇情將會如何發展呢?請小編劇們發揮想象,開始改寫劇本吧!對比閱讀,整體回顧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名主要內容表達的情感戍邊將士生活的艱苦、戰斗的慘烈,將士們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抒寫人民對南宋王朝的期盼。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悅,想收拾行裝立即還鄉。愛國熱情對南宋統治者無能的悲憤,仍盼望祖國統一的愿望。無法抑制的勝利喜悅與還鄉快意,真摯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第四單元?第9課古詩三首第一課時談話導入我們學過的古詩多以自然風光、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夫等的勞動為題材,這種詩被稱為田園詩。而在我們的古詩題材中,有很大一部分詩歌是反映邊疆地區自然風光和邊地軍民生活的,這些詩我們稱之為邊塞詩。談話導入邊塞,也就是邊疆地區的要塞。如陽關、玉門關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內稱中原地區,長城以外稱塞外或塞北。唐朝與周邊外族政權先后發生過許多戰爭,一些詩人或從軍邊塞,或去邊塞旅行,于是將所見所感訴諸筆端,就有了許多邊塞詩。邊塞詩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詩以邊塞軍旅生活為主要內容:或描寫奇異的塞外風光,或反映戍邊的艱辛,或表達戍邊將士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邊塞詩代表人物是:王昌齡,岑參,李賀。王昌齡簡介生平簡介文學成就主要作品王昌齡(?一約756),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進士,授校書郎,改汜水尉,再遷江寧丞。晚年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擅長七絕,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邊塞詩氣勢雄渾,體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等。名言佳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仞(
)岳
薊(
)北涕(
)淚衣裳(
)襄(
)陽
摩(
)天輪遺(
)憾巫(
)山認識詞語rènjìtìchángxiāngmóyíwū初聞涕淚滿衣裳(cháng)。多音字學習衣裳(shāng)。裳裳:指裙子。書寫指導摩mó巧記: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個小木匠,坐在大手上。書寫指導仞
rèn巧記:人在刀刃邊右邊是刃書寫指導遺
yí巧記:行走的貴族右側上半部分是“中”加一橫理解詩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理解詩意如何理解題目“從軍行”?標題中“歌”、“引”、“吟”、“行”等都屬于樂府詩。“從軍行”,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從軍”就是參軍。(1)讀一讀:如果讓你來讀,你覺得該怎么讀?學習詩句:青海長云暗雪山暗,荒涼,陰沉。理解詩意(2)小組交流:讀了“青海長云暗雪山”這句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你從“暗”這個字中讀出了什么?青海湖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詩人將目光移到遠處,看到的又一種景象:“孤城遙望玉門關”。理解詩意“孤城”是什么意思?孤零零的一座城池。“遙望”是什么意思?遠遠地望去。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青海”地區,正是唐軍與敵人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敵人的勢力范圍。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理解詩意理解詩意玉門關,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于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理解詩意你覺得“孤城遙望玉門關”一句中哪個字讓你感受最深?為什么?孤①“孤城遙望”讓人感受的城“孤”,已有蕭索感、荒涼感。而背景的遼闊,更反襯出它的蕭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襯出它的荒涼。這樣一座孤城,在萬丈高山的襯托下,就更顯得孤單和渺小。②“孤城遙望”讓人感受到“孤城”中的人“孤”,這“孤城”不是居民點,而是駐防地。將士們久住“孤城”,舉目無親,孤苦伶仃,思家懷鄉。理解詩意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緒滿腹,相思滿懷。戍邊將士們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理解詩意“黃沙百戰穿金甲”中,“百戰”是指一百次戰斗嗎?從這句詩中你感受到什么?不是,是指戰斗的次數多。戰爭的慘烈。從這句詩中可以讀出戰士戍邊時間之漫長,邊關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哪句詩寫出了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理解詩意“不破樓蘭終不還”理解詩意“黃沙百戰穿金甲”一句把戰斗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思。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鐵鎧甲,不攻破樓蘭始終堅決不回鄉。內容概括這首詩前兩句情景交融,后兩句直抒胸臆,將邊關的風貌,和將士們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通過描寫邊塞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寫,襯托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戍邊將士不畏艱難、守衛邊疆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總結學法總結學習方法:1、初讀古詩2、了解大意3、體會詩境4、悟其感情朗讀指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作家介紹:陸游生平簡介文學成就主要作品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曾任鎮江、隆興通判,官至寶謨閣待制。晚年退居蒙鄉。今存詩九千余首。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齊名,稱“南宋四大家”。
《游山西村》《關山月》《書憤》等。名言佳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藝術風格詩風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詞語解釋將曉:快要天亮。籬門:竹子或樹枝編的門。迎涼:出門感到一陣涼風。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很長。五千仞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這兩句詩什么意思?運用了怎樣的寫法?理解詩意夸張、化靜為動,使人感到景物不僅雄偉,而且虎虎有生氣。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翻滾,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直入云天。理解詩意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有感情地朗讀后兩句古詩,結合注釋,說說這兩句詩寫了什么?在金統治下的原宋朝百姓在金兵的統治下受盡折磨,眼淚都流干了,他們一年又一年地盼望著南宋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失地,解救他們。拓展閱讀“南望王師又一年”,大家知道這是一年是多少年嗎?陸游寫這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淪陷了整整65年了!小資料讀完后兩句,你又感受到詩人心中有著一種怎樣的心情?理解詩意悲涼、悲傷。你是從哪些字眼體會出來的?“遺民”“淚盡”“胡塵”從這三個字眼你還可以體會到什么?從“遺民”“淚盡”“胡塵”看出了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北方淪陷區老百姓在異族統治下受盡折磨,眼淚都哭干了。理解詩意全詩以“望”字為眼,表現了詩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轉的心情。從“望”字你感受到什么?理解詩意“遺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悲!同學們,“遺民”們的盼、他們的望,實現了嗎?他們渴望的王師來了嗎?他們期待的南宋君臣到底在干些什么?理解詩意這兩句描述了山河破碎,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表現了作者對當淪陷地區人民的同情,和對當權者不去收復失地的不滿。“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北師又一年。”這兩句詩主要描寫了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課堂小結本詩通過寫作者深秋早起的所思所想,表達了作者對在金統治下原來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拓展閱讀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拓展閱讀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布置作業1.背誦古詩。2.課外搜集并朗讀邊塞詩和愛國主義詩詞,把自己搜集的古詩分享給同學們。3.搜集閱讀王昌齡、陸游的其他作品,背誦積累。第四單元?第9課古詩三首第二課時談話導入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在中國詩壇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偉大詩人,他與李白齊名,被稱為“詩圣”,認識嗎?杜甫杜甫的一生寫了許多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詩宛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今天要學習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談話導入誰能說說詩題目的意思?指的是黃河的南北兩岸,那里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聞”是聽到的意思,不同于現在的“用鼻子嗅”。“河南河北”指的是河南省與河北省嗎?拓展閱讀這首詩的背后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嗎?“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杜甫簡介生平簡介文學成就他人評價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后世稱其為“杜工部”,也稱“杜少陵”。作品大多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并論:“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著名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初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薊(jì)北涕(tì)淚衣裳(cháng)襄(xiāng)陽初讀古詩通過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大體寫了什么。劍外:指四川劍閣以南地區,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薊北:泛指唐代薊州北部地區,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當時是叛軍盤踞的地方。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初讀古詩通過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大體寫了什么。青春:指春天。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放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花茶代銷委托協議書
- 解除委托代理協議書
- 預存話費合同協議書
- 退役定向就業協議書
- 信用卡書面和解協議書
- 酒樓廢品回收協議書
- 菏澤學院戰略協議書
- 餐廳聯營經營協議書
- 非全日制競業協議書
- 集體公寓轉讓協議書
- 酒店各部門衛生區域劃分
- 工程測量控制點交樁記錄表
- GA 1810-2022城鎮燃氣系統反恐怖防范要求
- 重慶地區現代方言中的古語詞
- 3第三章申論寫作 寫作課件
- 廣西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和建筑材料試驗收費項目及標準指導性意見(新)2023.10.11
- 國開電大 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 形考任務5實訓報告
- PEP英語四年級下冊U5 My clothes Read and write(教學課件)
- DB37-T 2671-2019 教育機構能源消耗定額標準-(高清版)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論文8篇
- (完整版)重大危險源清單及辨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