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組織培養》課件 模塊二-1 母液的配制_第1頁
《植物組織培養》課件 模塊二-1 母液的配制_第2頁
《植物組織培養》課件 模塊二-1 母液的配制_第3頁
《植物組織培養》課件 模塊二-1 母液的配制_第4頁
《植物組織培養》課件 模塊二-1 母液的配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一母液的配制任務二培養基的制備模塊二培養基的配制項目二

培養基的配制任務一母液的配制知識目標一般掌握培養基的種類、特點。掌握基本培養基的配方。一般掌握培養基的組成成分和適宜的劑量。123技能目標掌握基本培養基的配制的配方。掌握培養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和步驟。12任務講解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第二節培養基的和成分第三節培養基的配制流程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是植物組織培養的重要基質。在離體培養條件下,不同種植物的組織對營養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種植物不同部位的組織對營養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滿足了它們各自的特殊要求,它們才能很好地生長。

因此,沒有一種培養基能夠適合一切類型的植物組織或器官,在建立一項新的培養系統時,首先必須找到一合適的培養基,培養才有可能成功。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有幾十種,根據不同植物和部位選用不同的培養基。歷史沿革:

(1)培養基的產生最早是Knop(1681),以后根據不同目的進行改良產生了多種培養基。(2)White培養基在40年代用得較多,現在還常用。(3)而到60和70年代則大多采用MS等高濃度培養基,可以保證培養材料對營養的需要,并能生長快、分化快,且由于濃度高,在配制、消毒過程中某些成分有些出入,也不致影響培養基的離子平衡。一、培養基的種類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的名稱,多數以發明人的名字來命名,如White培養基,Murashige和Skoog培養基(簡稱MS培養基)。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培養基有幾十種,常用的培養基及特點如下:

(1)MS培養基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為培養煙草細胞而設計的。特點是無機鹽和離子濃度較高,為較穩定的平衡溶液。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2)B5培養基是1968年由Galmborg等為培養大豆根細胞而設計的。其主要特點是含有較低的銨,這可能對不少培養物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從實踐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養基上生長更適宜,如雙子葉植物特別是木本植物。

(3)White培養基是1943年由White為培養番茄根尖而設計的。1963年又作了改良,稱作White改良培養基。其特點是無機機鹽數量較低,適于生根培養。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

(4)N6培養基是1974年朱至清等為水稻等禾谷類作物花藥培養而設計的。其特點是成分較簡單,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國內已廣泛應用于小麥、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藥培養和其他組織培養。第二節培養基的成分

無機鹽: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有機化合物:碳源

維生素

氨基酸

植物激素

天然提取物

瓊脂

其它:PH值、活性炭、抗生素、抗酚類物質污染的添加劑、生長抑制劑、染色劑……視頻2-1培養基成分1.水

1.水水是植物原生質體的組成成分,也是一切代謝過程的介質和溶媒。它是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配制培養基母液時要用蒸餾水,以保持母液及培養基成分的精確性,防止貯藏過程發霉變質,大規模生產時可用自來水。但在少量研究上盡量用蒸餾水,以防成分的變化引起不良效果。2.無機元素

元素名稱添加形式

NKNO3,NH4NO3

大量PKH2PO4NaH2PO4

元素KKClKNO3(≥0.5mmol/L)CaCaCl2·2H2OMgMg2SO4·7H2OSMg2SO4·

7H2OFeFeNa2-EDTA

微量BH3BO3

元素MnMnSO4(≤0.5mmol/L)CuCuSO4MoNa2MoO4·2H2OClCaCl2·2H2O2.無機元素2.無機元素

總之,植物必需營養元素可組成結構物質,也可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如酶、輔酶以及作為酶的活化劑,參與活躍的新陳代謝。此外,在維持離子濃度平衡、膠體穩定、電荷平衡等電化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某些營養元素供應不足時,愈傷組織表現出一定的缺素癥狀。2.無機元素3.有機化合物有機物維生素肌醇氨基酸天然復合物椰乳香蕉泥水解酪蛋白碳水化合物馬鈴薯其它3.有機化合物a.碳水化合物

選用種類:蔗糖(或葡萄糖、果糖)等。蔗糖濃度:2-3%,胚培養為4-15%

高壓滅菌部分糖會分解。大生產時可用白砂糖。a.碳水化合物b.維生素種類:

VB1、VB6、VB3、Vc濃度:0.1-1.0mg/L

作用:

VB1[鹽酸硫胺素]促愈傷組織產生,提高活力。

VB6[鹽酸吡哆醇]促根生長。

VB3[煙酸]與代謝和胚發育有關。

Vc[抗壞血酸]防組織褐變。b.維生素c.肌醇

促進愈傷組織生長、胚狀體和芽的形成。對組織細胞繁殖、分化的促進作用。濃度100mg/L。促進糖類的相互轉化,提高活性物質的活性。c.肌醇d.氨基酸

常用:甘氨酸水解酪蛋白[CH]

水解乳蛋白[LH]等。

作用:是蛋白質的組分;

促進器官增殖;

可作有機氮源。d.氨基酸e.天然復合物椰乳:促愈傷組織和細胞培養,用量10-20%;香蕉泥:對PH值緩沖大,用量150-200ml/L;馬鈴薯:對PH值緩沖大,用量150-200g/L;水解酪蛋白:濃度100-200mg/L.其他:酵母提取液[YE]、蘋果汁、番茄汁等。e.天然復合物4.植物激素(1)生長素類

A.種類

IAA

NAA

IBA

2,4-DB.作用誘導愈傷組織和根分化,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

C.濃度

0.05~5mg/mL(2)赤霉素(GA)

注:不耐熱

A.種類:GA3B.作用:促莖伸長,促胚發育成植株;打破休眠;一般在器官形成后加入。4.植物激素4.植物激素(3)細胞分裂素(CTK)

A.種類:6-BA

KT

ZTB.作用:誘導不定芽分化和莖、苗增殖。

C.濃度:0.05-10mg/mL4.植物激素5.培養體支持材料1.瓊脂

A.用量6-10g/LB.新買應試凝固力

C.使用優缺點2.其它玻璃纖維濾紙橋海綿蛭石等5.培養體支持材料6.輔助性物質A.常用種類:青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等B.用量:5~20%C.注意:抗生素對組織生長有抑制作用,使用要慎重(1)抗生素6.輔助性物質6.輔助性物質常用抗氧化劑及使用:半胱氨酸VC(50~200mg/L液洗滌外植體傷口表面)。(2)抗氧化物6.輔助性物質6.輔助性物質6.輔助性物質(3)活性炭A.作用:具吸附作用;莖尖初代培養可防褐化;促進新梢增殖(濃度0.1~0.2%);促進生根;防止組培苗玻璃化(濃度0.3%)。利于胚胎培養。B.常用濃度:0.5~10g/L

C.注意:活性炭具副作用。第三節母液的配制(一)母液配制流程圖

稱量

母液分裝確定培養基溶解

定容

貼標簽保存于冰箱MS培養基母液的配制1MS培養基母液配制的配方母液種類成分標準量(mg)擴大倍數稱取量(mg)母液體積(ML)用量/L大量元素NH4NO316505082.5100020KNO3190090MgSO4·7H2O37018.5KH2PO41708.5鈣鹽CaCI2·2H2O4405022100020鐵鹽FeSO4?7H2O27.81002.78100010MS培養基母液的配制2MS培養基母液配制的配方母液種類成分標準量(mg)擴大倍數稱取量(mg)母液體積(ML)用量/L微量元素MnSO4·4H2O22.31002.23100010ZnSO4·7H2O8.60.86CoCl2·6H2O0.0250.0025CuSO45H2O0.0250.0025Na2MOO4·2H2O0.250.025H3BO36.20.62KI0.830.083MS培養基母液的配制3MS培養基母液配制的配方母液種類成分標準量(mg)擴大倍數稱取量(mg)母液體積(mL)用量/L有機物煙酸(VB3)0.52000.110005鹽酸吡哆醇(VB6)0.50.1鹽酸硫胺素(vB1)0.10.02甘氨酸2.00.4肌醇100藥品稱量視頻天平預置全顯示清零稱藥視頻2-2藥品稱量Fe鹽母液的配制

Fe鹽母液的配制硫酸亞鐵和EDTA-Na分別溶解后,冷卻后將Fe鹽倒入EDTA-Na中[反之易沉淀],然后定容。激素母液的配制激素母液濃度:

0.5-1mg/ml,1次配成100ml激素溶解:

IAA、IBA、GA、ZT先溶95%酒精再定容

NAA先溶于熱水或95%酒精再加水;

2,4-D先溶于1mol/LNaOH或酒精再加水;

KT、BA先溶于1mol/LH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