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能反映下圖所示社會特征的歷史文獻是A.《吉爾伽美什》B.《漢穆拉比法典》C.《摩訶婆羅多》D.《荷馬史詩》2.如圖是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歷史趨勢是A.中央集權的弱化B.中央機構的精簡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專制的強化3.秦朝正式開啟了中國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個里程碑。但馬克思卻形象地比喻其為:“好像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馬克思這番話旨在強調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權B.秦實現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結合C.秦官僚政治存在著嚴重的弊端D.秦表面的統一掩蓋不了“分散”的現實4.1870—1905年,德國大學(綜合大學和工程技術類大學)概況表對如表解讀正確的是A.德國高等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B.科研已成為德國大學教育的工作重心C.大學教育推動科技進步作用凸顯D.德國率先開始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5.圖片取材于某中學生創作的關于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漫畫。結合所學判斷,農奴獲得自由“如此自由”A.即獲得了土地、權力和財富B.指的是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C.是通過自下而上方式實現的D.受到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反對6.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對空前擴大的統治區域,卻采用了郡縣制。其進步性主要體現在A.行政區域劃分的變化B.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C.官員任用原則的變化D.保證了專制皇權的強化7.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在傳統官制以外另成系統的一個機構,這個名稱不僅反映了“天朝”觀念的動搖,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這反映了A.中國近代化的復雜性B.中國近代外交的開端C.除舊與布新同步進行D.洋務運動不符合時代要求8.“懲唐季藩鎮,削其兵柄,收其賦入,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為之也。”這一評論是針對A.西周分射制瓦解B.北宋強化中央集權C.西周分裂割據局面D.北宋“重文輕武”治國理念9.如圖徽章最早誕生于A.土地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北洋軍閥時期10.1868年進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稅口岸價和內地市場價格對比(單位:兩)如表反映出當時中國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貿易中心發生轉移C.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D.國內統一市場形成11.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行中書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個機關駐扎在外面,這因蒙古人征服中國,不敢把政權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書省。”從此番議論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職能是A.為了從軍事上控制地方 B.為了監視和管理地方C.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為了提高漢族官僚的權力支配之意12.為了解決如圖所示經濟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下列選項中可以通過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國申訴請求的是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B.世界銀行C.《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D.世界貿易組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了首屆世界博覽會。博覽會采取樣品展示、邀請他國參展,以擴大對外貿易。倫敦世博會共有來自10個國家約10萬件展品參展,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機、高速汽輪船、機床等,展覽歷時164天,吸引了630萬人參觀。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展出了電纜、印刷機、打字機等;1900年法國巴黎舉辦“世紀回眸”世博會,展出大型發電機和無線電收發報機,彼時的世博會成為爭奪世界市場的場所,也寄予了一個國家登上歷史舞臺、爭奪中心地位的沖動。——摘編自喬兆紅《世界博覽會與世界歷史整體發展》材料二1957年4月,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開幕,分設工業品、紡織品、食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5個展館,13個省市專業外貿總公司組織交易團參展,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采購商到會成交金額8686萬美元,占當年全國創收現匯總額的20%……1972年廣交會到會美商有42人,1983年中外合資企業首次參會。1999年獲自營進出口權的私營企業首次亮相,機電產品出口成交首次超過輕工工藝品,居成交第一位。2007年開始設立進口展區,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2009年,209個國家和地區的16.5萬名采購商到會,出口成交額為1.3億美元。——摘編自孟紅《“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的滄桑巨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世界博覽會的特點并分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廣交會的發展變化并分析其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得到的認識。14.(20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8年7月11日,美國國務院向飛機制造商和出口商發出勸告信,表示“美國政府強烈反對向從事那種轟炸的國家出售飛機或航空設備。因此,國務院將不樂于簽發許可證,授權向正使用軍隊攻擊平民的國家出口任何飛機、航空武器、飛機引擎、飛機部件、航空設備附件或炸彈”。國務院還要求那些已與外商簽約的廠商,向國務院通報其合同的內容,無論是否已有或正準備申請許可證。這就是所謂的“道義禁運”。“道義禁運”是美國政府針對日本轟炸廣州采取的直接應對措施,但其意義則不止于此。應該指出的是,美國依然保持著大量對日出口,而且,避免卷入戰爭也仍然是美國外交的首要目標。——摘編自陶文釗主編《戰時美國對華政策》(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美國“道義禁運”措施的內涵,并簡析該措施出現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析美國“道義禁運”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反應的是印度種姓制度,《摩訶婆羅多》是古代印度的史詩,反映了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選項C正確;選項A是蘇美爾文明的著作,排除A;《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的法典,選項B排除;《荷馬史詩》是古希臘長篇史詩,選項D排除。【點睛】基礎題,準確記憶古代文明代表著作即可。2、D【解析】
由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內閣”、“軍機處”可知反映了專制主義不斷加強的特點,故D項不符合題意;中央集權是針對地方分權而言,與圖中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無關,故A項不符合題意;從圖中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看不出機構精簡,故B項不符合題意;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的根本性問題,不能說明歷史趨勢的發展,故C項不符合題意。3、D【解析】“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說明整體上是一致的,中間是分散的,故D項正確;秦朝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故A錯誤;B是行省制的特點;官僚政治弊端不是材料體現主旨,故D錯誤。4、C【解析】
據表格內容可知,德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推動了德國數學、化學、生物等近代科技的發展,故C項符合題意;教師數量和學生數量的增加并不能說明德國高等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和科研成為德國大學教育的工作重心,排除AB;表格內容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無關,排除D。故選C。5、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頒布了“二一九”法令,農奴獲得解放,不再依附于農奴主或地主,恢復了人身自由。故答案為B項。A項,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次殘酷的掠奪。且農奴只獲得了一定的自由,也沒有獲得權力和財富,排除A項;農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項;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奴獲得自由受到廣大農奴的支持和擁護,“社會各階層的反對”的表述太過絕對也不符合史實,排除。6、C【解析】郡縣制是指對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體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總稱,它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排除A。封建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政治制度的穩定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排除B。和分封制相比,郡縣制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C項正確。和分封制相比,郡縣制的實施使君主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D。所以選C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弄清“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運用所學知識逐一排除選項即可。7、A【解析】對材料進行分析后可知,“這個名稱不僅反映了“天朝”觀念的動搖,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變化”,說明了清政府為適應對外交往的需要,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強加了對外的交流,這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說明了舊的制度依然存在,這又不利于中國的近代化,所以這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復雜性,故選A;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立于1861年,此前中國近代外交早已開始,故可排除B;“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說明了舊的制度依然存在,故可排除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符合時代要求,故可排除D。8、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能力。材料的大意是:鑒于唐末藩鎮割據的教訓,收回地方的兵權和財權,將地方權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可見材料描述的是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故選B。其他均錯誤。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北宋加強中央集權9、A【解析】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蘇瑞金成立,A正確;北伐戰爭時期,共產黨沒有獨立的政權,B錯誤;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的政權是人民民主政權,C與材料無關;北洋軍閥的最后統治結束于1928年底,故D與材料無關。10、A【解析】
進口棉布在通商口岸價格和內地市場價格差距不大,說明當時對進口棉布征收的內地稅較低,這不利于本國棉布銷售,即關稅并未保護起到保護民族經濟的作用,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的加深,A正確;題干與貿易中心無關,排除B;題干描述對象是進口棉布,未涉及民族工業,排除C;國內統一市場在古代大一統王朝時期就已經形成,排除D。11、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行省制度本來就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才實行的一個制度,而不是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材料中的“不敢把政權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也能反映出這一點,所以此番議論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職能只能是為了監視和管理地方,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另外,行省不僅僅是為了從“軍事”上控制地方,蒙古人也不可能提高漢族官僚的權力支配。12、D【解析】
根據漫畫可知各國加強貿易保護,世界貿易組織致力于促進各國市場的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故選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穩定國際貨幣體系,A錯誤;世界銀行為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B錯誤;C屬于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由歐美工業國家主辦;展品主要是工業機械和新科技發明。影響:博覽會是展示國家實力的重要平臺,擴大了參展國家的國際影響;促進了科技創新和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推動工業革命和世界貿易的發展,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2)變化:規模不斷擴大;由單純出口發展為進出口兼有;國內參展商由國營外貿公司到合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多個主體;出口產品由土特產品、輕工業品為主到機電高科技產品為主。原因: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經濟全球化發展;新時期外交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交往和經濟合作;國家經濟實力提升;民眾消費能力提高。(3)認識:世博會與廣交會是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建立開放共享機制,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堅持獨立自主、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解析】
(1)特點:根據“英國倫敦舉辦了首屆世界博覽會”“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得出由歐美工業國家主辦;根據“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機、高速汽輪船、機床等”“展出了電纜、印刷機、打字機等”得出展品主要是工業機械和新科技發明。影響:根據“也寄予了一個國家登上歷史舞臺、爭奪中心地位的沖動”得出博覽會是展示國家實力的重要平臺,擴大了參展國家的國際影響;根據“倫敦世博會共有來自10個國家約10萬件展品參展”得出促進了科技創新和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根據“以擴大對外貿易”“彼時的世博會成為爭奪世界市場的場所”得出推動工業革命和世界貿易的發展,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2)變化:根據“2009年,209個國家和地區的16.5萬名采購商到會”得出規模不斷擴大;根據“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得出由單純出口發展為進出口兼有;根據“專業外貿總公司組織交易團參展”“1983年中外合資企業首次參會”得出國內參展商由國營外貿公司到合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多個主體;根據“機電產品出口成交首次超過輕工工藝品”得出出口產品由土特產品、輕工業品為主到機電高科技產品為主。原因:結合所學可從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蘋果的買賣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綜合承攬合同加工承攬合同
- 2025《資產托管合同模板》
- 2024年電腦刺繡機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醫用超聲換能器系列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太原市房屋租賃合同書
- 2025餐館租賃合同協議范本
- 2025設備長期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個人消費借款抵押合同
- 2025新天地廣場物業管理合同調整新天地廣場
- 【教案】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案
- LY/T 2638-2016華北落葉松種子園營建技術規程
- GB/T 29602-2013固體飲料
- GB/T 26774-2011車輛運輸車通用技術條件
- 留置胃管的試題及答案
- 加油站職業病防治計劃與實施方案
- 現代管理學知識點
- 供貨保障方案及措施范文(7篇)
- 北大企業家俱樂部
- 文物古建筑場所消防安全培訓
- 制漿造紙機械設備術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