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教材《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網絡資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網絡資源——教學設計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勸學》教學設計授課人李春竹【教學目標】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2.積累掌握文言實詞“絕、強、假”等字的意義和用法。3.引導學生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不懈”和“專心致志”的道理。4.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5.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6.背誦全文,積累文中深蘊哲理的格言和成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闡述的學習必須“積累”、“堅持不懈”和“專心致志”的道理。【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習本文論述道理時巧妙運用的大量比喻,感受其強大的說服力。【教學方法】《勸學》是一篇說理性散文,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且句式整齊、節奏和諧,故教學中主要采用多層次誦讀、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闡述的學習必須“積累”、“堅持不懈”和“專心致志”的道理。其次通過指導學生探討交流、分析評價來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過程】課前準備(教師制作課件,并布置預習作業)1.學生查閱有關荀子及《荀子》的基本知識。2.熟讀課文,疏通文中字詞,思考課后練習。3.搜集整理有關勸學的文章、故事、詩句或名言警句。(以上任務要求學生課外完成,課內交流。)第一課時本課時主要通過四步助讀法完成教學目標。即第一步:檢查課前朗讀情況,正音、正字;第二步:指導朗讀,掌握語氣、節奏;第三步:理解朗讀,把握文意;第四步:自由朗讀,嘗試背誦。一、課文導入有一句話說:謙虛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鷹,知道天高地闊、學海無涯,因而刻苦好學,永不自滿;驕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淺嘗輒止、夜朗自大。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在這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你們是如何看待學習的?(稍作停留,允許學生自由發言)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荀子的《勸學》。二、抽查學生簡要介紹有關荀子的基本知識教師在學生簡介的基礎上,小結如下:荀子(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是先秦時期儒家學派最后一位大師,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主張“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強調后天的環境與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惡的本性,主張“明禮儀而化之”。《荀子》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是先秦散文發展到更高階段的標志,其中絕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弟子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32篇,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三、檢查朗讀、正字正音1.解釋題意:《勸學》是《荀子》的開篇之作。“勸”勸勉的意思,即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2.抽1-2名學生朗讀課文,鼓勵其他學生提出存在的問題。3.正音:槁暴(gǎo)跬步(kuǐ)跂而望(qì)鍥而不舍(qìe)舟楫(jí)就礪(lì)日參省(cān) 騏(qí)驥(jì)須臾(yú)蛟龍(jiāo)駑馬(nú)鱔魚(shàn)四、指導朗讀、把握節奏1.聽課文錄音,注意節奏、語氣。2.教師作朗讀提示:本文雖句式整齊、節奏和諧,易于朗讀,但為了突出強調,有時需重讀,有時還需讀后稍作停頓。例,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據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四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3.學生仿讀,劃分節奏。4.檢查學生劃分結果,試用“|”和“.”標志出課文第一段的停頓和重讀。明確: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又例如: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5.學生齊讀,要求讀出節奏、感情。五、理解朗讀、把握文意1.學生兩兩合作,結合課下注釋,完成以下問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怎么理解?(2)文章又分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是怎樣論述的?(3)本文闡明了什么道理?以上問題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來完成。例如:中心論點(如右)分論點(如下)比喻句(如下)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分兩層意思理解:一是說學習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不可以已”;二是說學習應有的態度和方法是“不可以已”。(2)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先用“青出于藍”和“冰寒于水”兩個比喻進行論證,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就能超越原來的狀態。接著,用直木“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進一步論證客觀事物經過加工改造后,就能徹底改變原來的狀況。最后作者由此推斷,得出一個結論:人只要廣泛地學習,培養道德品質,就能成為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的人。第二段,論述學習的作用。作者先是提出“思不如學”的觀點。接下來,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連設比喻,具體闡發學習的重要作用。學習如同“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借助外界條件,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同理利用外物,為我所用,接受前人的知識使自己見多識廣,知識淵博,就能獲得常人沒有的能力,做常人不會做的事情。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君子之所以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在于善于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修養自己的品德。第三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在這段中,作者分三個層次闡述了學習應持的態度。第一層,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不積小流”等比喻闡明學習要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第二層,作者以“騏驥”和“駑馬”、“朽木”和“金石”這兩組比喻,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學習成功與否,關鍵不在主觀條件的好壞,而在于是否“不舍”,有無恒心。闡明學習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第三層,作者用蚯蚓“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和螃蟹“無可寄托”作喻,正反對照,告誡人們在學習中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專心致志,否則必將一事無成。,闡明學習的正確態度是積累、持恒、專一。(以上要點是在和學生邊讀課文邊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出來的。)六、學生自由朗讀、嘗試背誦。七、板書設計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彌補不足積累、堅持、專心學習的方法:勸學分論點:第二課時本課時的主要目標是通過重點朗讀,幫助學生了解文中大量運用比喻的妙處;同時借助練習讓學生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絕、強、假、望、聞”等字的意義和用法;最后通過拓展思維訓練,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學習的意義、作用重大,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一、課文導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對于學習來說確實如此,上一節課我們雖然已經掌握了文章的基本意思,但是這一節課我們還要繼續,進一步了解文章更多的妙處,首先請完成這幾道搶答題(如下)二、檢查練習1.“而”字在文中出現了十多次,理解各句中“而”的不同用法,有利于誦讀,說說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1)登高而招表承接關系,可不譯。(2)而神明自得于是,表承接的連詞(3)蟹六跪而二鰲并且,表并列的連詞(4)鍥而舍之就,表承接的連詞(5)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卻,表轉折的連詞(6)吾嘗終日而思地,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的連詞(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而且,表遞進的連詞(8)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但是,表轉折的連詞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疾:(1)積勞成疾
病(2)聲非加疾也快強(3)疾惡如仇痛恨(4)疾風知勁草快、強(5)痛心疾首痛苦致:(1)非利足也,而千里達到(2)閑情逸致
情趣(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求取,獲得(4)婦前致問表達(5)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假:(1)善假于物也
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
假裝絕:(1)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2)群響畢絕
停止(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難通(4)以為妙絕
獨特的(5)絡繹不絕
斷絕(6)絕處逢生
死路(7)絕無僅有
絕對三、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法1.學生找出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分組朗讀。2.學生分析評價:談談各個比喻的妙處。解析:本文中的比喻有:(1)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2)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3)反復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把學習的作用說得更透徹。作用是:形象生動,說理透徹,鮮明有理。3.學生試用一句或幾句比喻來論證知識和學習的重要性。例1:學習如爬山。你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因為山太高須仰視而不敢前進,這是懦夫;當你爬到半山腰時,不要因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發退意,這是弱者;當你攀上山頂,俯察萬物之小時,你該高歌,因為你勝利了,但你還須抬頭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橫在你面前,它在召喚你:“勇士,前進吧,學無止境!”于是你又抬起了腳......例2:知識是擺脫荒蠻的工具,知識是人類發展的動力,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人們生活下去的希望,知識是夜晚在海上遠航的人們心中的燈光,知識是使植物生長下去的陽光。四、發散思維1.荀子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觀點與我們現在倡導的“終身學習”的觀點是否一致?談談你的看法。2.講一個勸學的故事或說一句勸學的名言或背一首勸學的詩歌。例如:勸學的詩句: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宋代詩人劉過題為《書院》的“勸學詩”:“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晉代陶淵明的《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子思(儒學家)“五之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三字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勸學的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年華一去不復返,事業放棄再難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識永遠戰勝愚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勸學的故事:“孫權勸學”,“鑿壁偷光”,“懸梁刺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OPP標簽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GPS一體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CNC高速單座模切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3.0mm束狀二芯光纜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食品級特丁基對苯二酚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藍寶石晶體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磁療床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容式料位控制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煙霧燃氣報警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車頂隔音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學校電工聘用合同
- 2025年一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教學工作總結(2篇)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2025年職業教育專業崗位技能資格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公安案件匯報
- 防洪防汛桌面演練
- 肌少癥獲獎課件
- 2024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專業答案
- 學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購投標書
- DB13-T 3035-2023 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技術規范
- 汽車 4S 店防汛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