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選擇性必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38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的是()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膚的阻擋作用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2、下列不屬于體液調節的是()A.生長激素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B.下丘腦調節胰島B細胞的活動C.二氧化碳使人體呼吸中樞興奮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調節尿量3、漸凍癥的發病機理是突觸間隙谷氨酸過多,持續作用使Na+過度內流,最終導致運動神經元受損,肌肉失去神經支配而逐漸萎縮,四肢像被凍住了一樣。下圖為患者病變部位的有關生理過程,NMDA既是一種受體,又是一種離子通道,其功能可被氯胺酮抑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遞質,其吸收和釋放是兩種不同的方式B.運動神經元受損可能是因為細胞滲透壓上升引起水腫破裂C.NMDA識別谷氨酸后引起突觸后膜膜電位發生變化D.靜脈注射氯胺酮會使突觸后膜動作電位的電位差增大4、如圖所示為針刺引起的縮手反射活動中神經纖維上某一位點的膜電位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反射活動的反射弧上興奮進行雙向傳導、單向傳遞B.圖中ac段動作電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內流所致C.圖中ae段Na+和K+進行跨膜運輸均不消耗能量D.從針刺手指到大腦皮層產生痛覺可視為另一個反射活動5、糖尿病的癥狀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與高血糖有關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多見于Ⅰ型糖尿病(胰島素含量減少)、Ⅱ型糖尿病(胰島素作用效果減弱),另一大類是各種急性、慢性并發癥的表現。研究人員為了比較桑葉(中藥)和羅格列酮(西藥)對小鼠空腹血糖水平的影響,進行了4組實驗,所得結果如圖所示。除了正常大鼠組外,其余3組的大鼠均為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糖尿病組的血漿滲透壓較高,可引起渴覺中樞興奮,而出現多飲現象B.若將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換成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不能得到類似的實驗結果C.在0~6周內,西藥組大鼠的組織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的葡萄糖總量小于中藥組D.正常大鼠體內血糖水平保持相對穩定與胰島素和胰島血糖素的調節密切相關6、隨著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境的穩態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人體健康。下列關于①肌細胞內的CO2和乳酸、②血漿pH值、③人體呼吸頻率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和②分別屬于內環境中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B.②的相對穩定與它含有HCO3-、HPO42-等離子有關C.在1000米測試中,①增多→②適當降低、①增多→③加快D.①通過體液傳送對③進行調節的方式屬于體液—神經調節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如圖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對幼苗生長的調節作用;圖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據圖可以推斷出a濃度高于b濃度B.激素B分別表示乙烯和赤霉素C.在圖示的過程中激素A和B屬于拮抗關系D.由圖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長僅受激素調節8、冬泳愛好者在冰冷的水中游泳時,機體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以維持體溫穩定,此時:A.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B.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C.體內酶的活性隨之下降E.肌肉和肝臟等產熱增多E.肌肉和肝臟等產熱增多9、如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不同部位的體液;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②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會導致組織水腫B.與乙端相比,甲端的營養物質減少,代謝廢物增多C.②中含有膽固醇、抗體、尿素、乳酸等物質D.①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的含量有關10、下丘腦在人體內環境的穩態調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下圖為神經系統對激素分泌的三種調節方式,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體為甲狀腺,則下丘腦通過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來調節垂體的相關分泌活動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圖中方式甲,內環境滲透壓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興奮在M處傳遞的特點是單向傳遞,當興奮性神經遞質傳到突觸后膜時膜外K+將大量內流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為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內分泌腺屬于效應器11、某實驗小組獲得了一株棉花突變體,為了測定該突變體莖生長素極性運輸能力是否發生變化,用野生型和該突變型棉花以及適宜濃度的14C-IAA溶液進行相應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需在氧氣濃度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進行B.實驗組和對照組均用等量且適量的14C-IAA溶液處理莖基端C.實驗結果說明突變型棉花合成生長素的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弱D.實驗結果說明突變型棉花生長素極性運輸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強12、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內環境是細胞直接生活的液體環境B.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液C.H2CO3、NaHCO3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D.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呼吸酶和激素等13、如圖表示細胞和人體生存環境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生存的環境主要是圖中的內環境B.人體有多個生理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態C.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D.圖中外界環境中的物質可不經過內環境就進入人體的各種細胞14、下圖為細胞的信息分子調節機理示意圖;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A.若細胞內的信號分子是甲狀腺激素,則寒冷環境下其能夠加快細胞代謝B.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細胞因子,則能使B細胞內DNA聚合酶基因的表達活躍C.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胰高血糖素,則在饑餓狀態下能夠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D.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神經遞質,則會使突觸后膜的Na+通道開放而產生興奮15、科學家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和K+濃度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含有不同Na+濃度的細胞外液對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Na+和K+進入神經細胞內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B.由圖中三條曲線a、b、c可知,細胞外液中Na+濃度高低的關系是aC.由圖中三條曲線可知細胞外液中Na+濃度可以同時影響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的峰值D.若持續降低細胞外液中Na+的濃度,最終可能使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無法產生動作電位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概念:
內環境=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細胞外液與細胞內液共同構成_______,其中含量較多的是_______,占到______。營養物質通過______等系統,氧氣通過_______等系統進入機體細胞;代謝廢物(CO2、尿素等)主要通過______等系統排出體外。(P8圖)17、溫度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溫度可以通過影響種子_____、植株生長、___________和葉的衰老、________等生命活動,從而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植物分布的__________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溫度決定的。18、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包括神經元和______細胞,_________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19、細胞代謝完成各種反應需要各種_______和_______,如細胞代謝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來提供能量,只有___________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量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才能為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細胞代謝的進行離不開______,______的活性受溫度、pH等因素的影響,由此可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20、突觸的類型:軸突——________;軸突——________;軸突——________;軸突——_______;軸突——_________;傳遞特點_____________性。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8分)21、用乙烯利促進香蕉、番茄的果實生長_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非選擇題(共2題,共20分)22、人在進行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后;手掌或腳掌上可能會磨出水泡。下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泡內的液體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滲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況下;①與②成分上的主要區別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內環境是由圖中的____(填標號)組成的。其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是_______(用標號和箭頭表示)。
(4)若③為皮膚的真皮細胞,箭頭處的氧氣濃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23、圖甲是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______,乙圖是甲圖中______(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縮手反射屬于___________(條件、非條件)反射,當我們取指血進行化驗時,針刺破手指的皮膚,但我們并未將手指縮回。這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___________.若刺激圖丙中b點,圖中除b點外___________(字母)點可產生興奮。
(4)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___________,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生變化.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24分)24、失眠嚴重影響人們的精神狀態;損傷人們的身體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現精神不振、疲乏、易困倦和抑郁等表現。褪黑素作為由松果體產生的一種神經內分泌激素;其分泌晝少夜多,夜間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時間明顯縮短、睡眠持續時間延長,從而起到調整睡眠的作用。下圖為褪黑素的分泌調節圖,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光周期可影響褪黑素的分泌,這是一個反射過程,其結構基礎為_______________。請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徑:光周期信號刺激→視網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____________→傳入神經→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CN)→傳出神經→松果體細胞。
(2)松果體細胞產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興奮,從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維持穩定,此機制屬于______________調節。褪黑素需經體液運輸才能與SCN上相應_____________結合發揮作用。控制松果體細胞分泌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不需要經血液運輸即可實現調節松果體的活動,因為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不同波長的光對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響。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關鍵酶,研究人員利用同等強度,不同波長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結果:。實驗處理酶H相對活性(對照)酶H相對活性(處理96h)紫外光373314藍光319137綠光32376紅光325326
根據實驗結果,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長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輔助睡眠的藥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節性抑郁癥,請綜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調節睡眠的兩條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請根據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人的排尿是一種反射活動,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會產生興奮。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排尿過程中,尿液還會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從而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進排尿。某人因外傷導致意識喪失,出現了嬰兒那樣的尿床現象,此時的排尿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種反射活動。
(2)用神經纖維來進行實驗,利用電表測定其受刺激前后的電位變化如下圖所示。若在b點右側給予一次適當刺激,則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依次是④→___________→④。若在a與b的中點處給予一次適當刺激,則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依次是___________。
(3)利用不同的處理使神經纖維上膜電位產生不同的變化,處理方式及作用機理如下:①利用藥物Ⅰ阻斷Na+通道;②利用藥物Ⅱ阻斷K+通道;③利用藥物Ⅲ打開Cl-通道,導致發生Cl-內流;④將神經纖維置于低Na+溶液中。這4種處理方式造成可能出現的結果如圖甲;乙、丙、丁所示。
則甲、乙、丙、丁處理的方式最可能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填序號)。26、2018年2月9日?25日;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韓國平昌舉行,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身體發生了一些變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具有_____的特點。
(2)運動時骨骼肌細胞消耗大量的能量使血糖含量降低,此時_____(兩種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快速補充;同時機體產熱大量增加,引起皮膚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強,導致散熱加快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因汗液大量分泌導致_____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分泌的_____激素增多;通過調節使腎小管;集合管對水通透性增加,以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
(3)在人體中,內環境的作用主要為:①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②_____。
(4)胰島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27、將Z基因轉入水稻品種W細胞內獲得轉基因水稻品種T。各取W和T數株分成若干組,分別噴施蒸餾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進行干旱脅迫處理,測得未脅迫和脅迫8h各組的光合速率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噴施蒸餾水的作用是______。測量光合速率的指標除本實驗采用的之外,還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霉素對水稻品種_________的抑制作用更大,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則寡霉素的作用部位是葉綠體的________。寡霉素處理水稻葉片,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三碳酸含量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旱脅迫8h內葉片中葉綠體結構未受影響,但可能會導致___________,______從而影響三碳酸的形成,使光合速率下降。由圖可知,與W相比,T有較強的抗干旱能力,依據是_______。
(4)噴施NaHSO3促進水稻光合作用,且能____干旱脅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
人體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由三道防線構成;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及其附屬物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是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構成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線構成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構成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詳解】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①正確;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②正確;
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③錯誤;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④正確;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⑤正確;
故選C。2、B【分析】【分析】
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H+等)通過體液傳送;對人和對動物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
【詳解】
A;生長激素通過體液運輸;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屬于體液調節,A錯誤;
B;下丘腦調節胰島B細胞的活動屬于神經調節;B正確;
C、CO2含量升高;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呼吸中樞,導致呼吸加深加快,屬于體液調節,C錯誤;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通過體液運輸,調節尿量,屬于體液調節,D錯誤。
故選B。3、D【分析】【分析】
突觸的結構:突觸小體中有突觸小泡;突觸小泡中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通過胞吐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使后膜產生興奮(或抑制)。
【詳解】
A;據圖判斷;谷氨酸釋放到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能引起突觸后膜鈉離子內流,所以谷氨酸是興奮性神經遞質,通過胞吐方式釋放,而被突觸前膜吸收不是通過胞吐方式,故谷氨酸的吸收和釋放是兩種不同的方式,A正確;
B、由于突觸間隙谷氨酸過多,持續作用引起Na+過度內流;神經細胞內滲透壓升高,最終導致運動神經元水腫破裂,B正確;
C、據圖分析,NMDA的作用有識別谷氨酸、運輸Na+,即NMDA識別谷氨酸后引起突觸后膜Na+內流;使突觸后膜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C正確;
D、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氯胺酮可抑制NMDA的功能,既抑制NMDA識別谷氨酸,也抑制Na+內流;故靜脈注射氯胺酮不會使突觸后膜動作電位的電位差增大,D錯誤。
故選D。4、B【分析】【分析】
1、圖示曲線表示興奮產生和傳導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圖中a點表示靜息電位,主要是K+外流;ac段表示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是Na+內流;cd段表示靜息電位的恢復,此時Na+通道關閉,Na+通道打開,K+大量外流;de段表示一次興奮完成后,鈉鉀泵將Na+泵出,K+泵入;為下一次興奮做好準備。
2;在反射活動中;反射弧是完成的,興奮是單向傳導的,在離體的神經纖維上,興奮是雙向傳導的。
【詳解】
A;在反射活動的反射弧上興奮進行單向傳導;A錯誤;
B、圖中ac段動作電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內流所致;B正確;
C、圖中de段Na+和K+進行跨膜運輸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
D;反射依賴于完整的反射弧;從針刺手指到大腦皮層產生痛覺,不屬于反射活動,D錯誤。
故選B。5、C【分析】【分析】
血糖平衡調節:①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引起胰島素的合成并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某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活動,使胰島B細胞合成并釋放胰島素,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從而使血糖下降。②當血糖下降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另一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A細胞的活動,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從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腦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出神經支配腎上腺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腎上腺素也能促進血糖上升。
【詳解】
A;糖尿病組的血糖濃度較高;致使血漿滲透壓較高,可引起渴覺中樞興奮,進而導致多飲現象,A正確;
B;Ⅱ型糖尿病和I型糖尿病的致病機理不同;若將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換成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不能得到類似的實驗結果,B正確;
C;在0~6周內;與中藥組相比,西藥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較低,說明西藥組大鼠的組織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的葡萄糖總量大于中藥組,C錯誤;
D;胰島素和胰島血糖素都是參與血糖調節的主要激素;因此正常大鼠體內血糖水平保持相對穩定與胰島素和胰島血糖素的調節密切相關,D正確。
故選C。6、A【分析】【分析】
內環境中酸堿度之所以能維持相對平衡;是因為內環境有緩沖物質可對pH進行調節。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詳解】
A;①肌細胞內物質不屬于內環境;內環境是指細胞外液,包括組織液、淋巴、血漿,A錯誤;
B、血漿中含有HCO3-、HPO42-等離子;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以pH值能保持相對穩定,B正確;
C、在劇烈運動時,肌細胞呼吸作用加強、產生的CO2和乳酸增多,釋放到血漿中后,引起血漿pH降低,同時血漿中增多的H+和CO2通過血液的傳遞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頻率加快,C正確;
D;該過程屬于體液—神經調節;D正確。
故選A。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A:C【分析】【分析】
幼根和幼芽等合成生長素和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但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則A是生長素。又由于生長素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組織中的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過來又抑制了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的作用,則B是乙烯。
乙烯作用促進果實成熟;生長素作用促進植物生長發育。
【詳解】
A、生長素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故可推斷出a濃度高于b濃度;A正確;
B;由分析可知激素A、B分別表示生長素、乙烯;B錯誤;
C;激素A促進細胞伸長;激素B抑制細胞伸長,故兩者之間屬于拮抗關系,C正確;
D;從圖中可以看出;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D錯誤。
故選AC。
【點睛】8、B:D:E【分析】【分析】
寒冷環境下;機體會通過神經-體液調節,減少散熱,增加產熱,從而維持機體的體溫平衡。
【詳解】
A;機體的體溫維持穩定;則產熱量等于散熱量,A錯誤;
B;寒冷環境下;神經調節使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以減少散熱,B正確;
C;體內需要通過呼吸作用產生更多的熱能;故呼吸有關的酶的活性應該上升,C錯誤;
D;體內呼吸產熱增加;物質氧化分解速度加快,D正確;
E;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產熱增多;體液調節中產生的甲狀腺激素等使肝臟產熱增多,E正確。
故選BDE。9、C:D【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題圖分別表示人體不同部位的體液;分析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分別是淋巴、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甲端是毛細血管的靜脈端,乙端是毛細血管的動脈端。
【詳解】
A;分析題圖可知;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漿,③是組織液,④是細胞內液。組織水腫是由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低引起的,A錯誤;
B;如果該部位位于消化道;則飯后血液從乙流至甲時,營養物質增加,B錯誤;
C;血漿中含有膽固醇、抗體、尿素、乳酸等物質;C正確;
D;淋巴液中蛋白質含量較低;其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的含量有關,D正確。
故選CD。10、A:B:C:D【分析】【分析】
在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中,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會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該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
分析圖解:甲途徑: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腺→激素;
乙途徑: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
丙途徑:神經系統→內分泌腺→激素。
【詳解】
A、促甲狀腺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A錯誤;
B、內環境滲透壓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圖中方式乙,B錯誤;
C、興奮在M處傳遞的特點是單向傳遞,當興奮性神經遞質傳到突觸后膜時,膜外大量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C錯誤;
D、方式丙中,從圖中可以看出,植物神經系統將興奮傳至內分泌腺,引起內分泌腺分泌某種激素,這就是一個神經調節過程,沒有體液調節;在神經調節中,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體或肌肉稱為效應器,這里的內分泌腺屬于效應器,D錯誤。
故選ABCD。11、B:C:D【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野生型棉花基端生長素含量高于頂端;而突變型棉花基端生長素含量低于頂端。
【詳解】
A;生長素極性運輸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氧氣濃度能夠通過影響細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影響能量的供給從而影響主動運輸的速率,避免氧氣濃度對實驗的影響,實驗需在氧氣濃度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進行,A正確;
B;生長素極性運輸的方向為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需處理野生型和突變型植株莖的頂端(頂端屬于形態學上端),B錯誤;
C;該實驗探究的是生長素極性運輸能力;無法確定生長素的合成能力,C錯誤;
D;一段時間后突變體頂端的生長素較多;而基段的生長素較少,說明向下極性運輸的生長素較少,因此可以推測突變體莖的生長素極性運輸能力減弱,D錯誤。
故選BCD。12、B:D【分析】【分析】
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通過動態的有機聯系;共同構成機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為了區別于個體生活的外界環境,人們把這個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作內環境。
【詳解】
A;內環境指的是細胞外液;是細胞直接生活的液體環境,A正確;
B;淋巴細胞主要存在于血管和淋巴管中;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液和血漿等,B錯誤;
C、血漿中存在大量酸堿緩沖物質(如H2CO3和NaHCO3);對維持血漿起重要作用,C正確;
D;血漿中含有水、蛋白質(如血漿蛋白)、激素、維生素、人體代謝廢物、氣體(如氧氣)、糖類(如葡萄糖)等物質;而呼吸酶存在于細胞中,即存在于細胞內液,因而呼吸酶不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D錯誤。
故選BD。13、A:B:C【分析】【分析】
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通過動態的有機聯系;共同構成機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為了區別于個體生活的外界環境,人們把這個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作內環境。
【詳解】
A;細胞生存的環境主要是圖中的內環境;也就是細胞外液,A正確;
B;內環境穩態的維持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循環系統等的直接參與;需要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間接參與,因此人體有多個生理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態,B正確;
C;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所以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C正確;
D;人體絕大多數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D錯誤。
故選ABC。14、A:B【分析】【分析】
信息分子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到調節作用;常見的信息分子包括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等。
【詳解】
A;若細胞內的信號分子是甲狀腺激素;則寒冷環境下其能夠加快細胞代謝,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的穩定,A正確;
B;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淋巴因子;則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所以能夠使B細胞內DNA聚合酶基因的表達活躍,催化細胞增殖過程中DNA的合成,B正確;
C;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胰高血糖素;則在饑餓狀態下能夠促進肝糖原的分解,而不能促進肌糖原分解,C錯誤;
D、若細胞外的信號分子是興奮性神經遞質,則可使突觸后膜Na+通道開放而產生興奮,若為抑制性神經遞質,則促進Cl-內流導致突觸后膜受到抑制;D錯誤。
故選AB。15、A:B:C【分析】【分析】
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詳解】
A、Na+進入神經細胞內的方式是協助擴散,K+進入神經細胞內的方式是主動運輸,A錯誤;
B、分析圖可知,鈉離子內流產生動作電位,且動作電位最大值與鈉離子濃度有關,a的膜電位變化最大,說明細胞內外Na+濃度相差最大,同理c的膜電位變化最小,說明細胞內外Na+濃度相差最小,所以細胞外液中Na+濃度高低的關系是a>b>c,B錯誤,
C、靜息電位的形成與細胞內外K+的濃度有關,所以細胞外液中Na+濃度不影響靜息電位的峰值,動作電位的形成與細胞內外Na+的濃度有關,所以細胞外液中Na+濃度影響動作電位的峰值,C錯誤;
D、由于Na+進入神經細胞內的方式是協助擴散,所以若持續降低細胞外液中Na+的濃度,最終可能使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無法產生動作電位,D正確。
故選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淋巴體液細胞內液2/3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17、略
【分析】【詳解】
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環境因素調節,光、溫度、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尤為重要,溫度可以通過影響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和葉的衰老、脫落等生命活動,從而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溫度決定的。【解析】萌發開花結果脫落地域性18、略
【分析】【詳解】
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其中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解析】①.神經膠質②.神經元19、略
【分析】【詳解】
細胞代謝完成各種反應需要各種物質和條件。細胞代謝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來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濃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才能為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這說明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細胞代謝的過程離不開酶,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因素的影響,只有溫度、pH等都在適宜的范圍內,酶才能正常地發揮作用。由此可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解析】物質條件血糖濃度含氧酶酶20、略
【分析】【分析】
突觸的類型有:軸突-樹突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相接觸。軸突-胞體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胞體相接觸。軸突-軸突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軸丘或軸突末梢相接觸。軸突-肌肉突觸:軸突末梢與肌肉細胞的細胞膜相接觸。軸突-腺體突觸:軸突末梢與腺體細胞的細胞膜相接觸。
【詳解】
突觸的類型有:軸突-樹突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相接觸。軸突-胞體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胞體相接觸。軸突-軸突突觸:軸突末梢與下一個神經元的軸丘或軸突末梢相接觸。軸突-肌肉突觸:軸突末梢與肌肉細胞的細胞膜相接觸。軸突-腺體突觸:軸突末梢與腺體細胞的細胞膜相接觸。只有突觸前膜能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突觸處興奮只能單向傳遞。【解析】樹突軸突胞體肌肉腺體單向四、判斷題(共1題,共8分)21、B【分析】【詳解】
乙烯能促進果實成熟,但不能促進果實生長和發育,因此可用乙烯利促進香蕉、番茄的果實成熟,但不能促進果實的生長,故錯誤。五、非選擇題(共2題,共20分)22、略
【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人體內組織細胞和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②為組織液,是組織細胞直接生存的環境;④為淋巴,是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直接生存的環境;①為血漿,是血細胞直接生存的環境;③為細胞內液。
【詳解】
(1)水泡內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一般是由血漿中的水分大量滲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況下;①血漿與②組織液成分上的主要區別在于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較多。
(3)內環境是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是由圖中的①血漿、②組織液和④淋巴組成的。血漿中的成分可以和組織液雙向滲透,組織液單向滲透進入淋巴,淋巴單向滲透進入血漿,故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是
(4)由于組織細胞消耗的氧氣來自血漿,而產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漿運走,所以若③為皮膚的真皮細胞,箭頭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
【點睛】
本題考查內環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解析】組織液血漿(或血液)蛋白質①②④高于23、略
【分析】【分析】
據圖分析:圖甲中,a表示效應器,b表示傳出神經;c表示神經中樞,d表示突觸結構,e表示傳入神經,f表示感受器。圖乙表示突觸結構,A表示突觸小體,B表示突觸后膜。圖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傳入神經,③表示神經中樞,④表示傳出神經,⑤表示效應器。
【詳解】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感受器;圖乙表示突觸結構,是圖甲中的d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突觸后膜,是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膜或樹突膜。
(2)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題干所述現象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控制。
(3)據圖分析,③表示神經中樞。刺激圖丙中b點,因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應器,所以b點位于傳入神經元上;又因為興奮在反射弧中是單向傳遞的;則e;d、c都可以產生興奮;興奮在同一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所以a點也可以產生興奮。
(4)神經遞質有興奮性神經遞質和抑制性神經遞質兩種;所以可以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點睛】
本題結合圖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結構和突觸的結構,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與運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細胞體膜或樹突膜④.非條件⑤.高級中樞(大腦皮層)⑥.神經中樞⑦.a、c、d、e⑧.興奮或抑制六、綜合題(共4題,共24分)24、略
【分析】【分析】
1;分析圖解:光周期信號通過“視網膜→松果體”途徑對生物鐘的調控;該調控過程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其中神經調節的反射弧為:視網膜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或SCN)為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為效應器。
2;圖中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能夠通過體液運輸反作用于下丘腦。
(1)
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光周期信號刺激會使視網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興奮;傳到神經中樞,最后到達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
(2)
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或SCN)為神經中樞;把興奮傳遞到松果體,松果體細胞產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興奮,屬于負反饋調節。褪黑素是激素,需經體液運輸才能與SCN上相應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去甲腎上腺素為神經遞質,可直接通過突觸結構控制松果體,故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不需要經血液運輸即可實現調節松果體的活動。
(3)
如表格所示:與對照組比較;酶H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了紅光組,故結論是:綠光嚴重抑制酶H的活性(藍光其次,紫外光再次),從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紅光對酶H活性幾乎無影響,從而對褪黑素分泌無明顯影響(或略微促進)。
(4)
長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故應避免熬夜,如:遠離手機,合理作息;閉燈睡覺;必要時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藥物,但是切勿長時間服用,服用劑量一定要謹遵醫囑。
【點睛】
本題考查了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圖解判斷褪黑素分泌的調節方式,識記反射弧的組成,掌握興奮在突觸傳導的過程。【解析】(1)反射弧興奮。
(2)(負)反饋受體去甲腎上腺素為神經遞質;可直接通過突觸結構控制松果體。
(3)綠光嚴重抑制酶H的活性(藍光其次;紫外光再次),從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紅光對酶H活性幾乎無影響,從而對褪黑素分泌無明顯影響(或略微促進)
(4)遠離手機,合理作息;閉燈睡覺;必要時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藥物,但是切勿長時間服用,服用劑量一定要謹遵醫囑。25、略
【分析】【分析】
1;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動作電位由峰電位(迅速去極化上升支和迅速復極化下降支的總稱)和后電位(緩慢的電位變化;包括負后電位和正后電位)組成。
2、靜息電位的形成是由于神經細胞內K+濃度高于膜外,K+外流造成的,其電位為外正內負;動作電位的形成是由于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Na+內流;其興奮部位電位為外負內正。
(1)
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泡中,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排尿過程中,尿液還會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從而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進排尿。某人因外傷導致意識喪失,出現了嬰兒那樣的尿床現象,此時的排尿是脊髓控制的低級反射,不受大腦皮層控制。
(2)
若在b點右側給予一次適當刺激,則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依次是④→③→④→①→④。若在a與b的中點處給予一次適當刺激;則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依次是④→②→④。
(3)
①利用藥物Ⅰ阻斷Na+通道,動作電位不能產生,與乙圖一致;②利用藥物Ⅱ阻斷K+通道,導致產生動作電位后不能恢復為靜息電位,與丙圖一致;③利用藥物Ⅲ打開Cl-通道,導致發生Cl-內流,靜息電位加強,與圖丁一致;④將神經纖維置于低Na+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BS透明抽粒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異地工廠采購管理辦法
- 護理績效分配管理辦法
- 科研結余資金管理辦法
- 客戶資信調查管理辦法
- 福州藥店備案管理辦法
- 售后外聘員工管理辦法
-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教學輔助計劃
- 蒙自市自行車管理辦法
- 以禮孝為基筑小學文化之魂:義烏市蘇溪二小的教育實踐與探索
- 2024年安徽省泗縣衛生局公開招聘試題帶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
- 2025年湖北武漢市青山區區管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空天融合飛行器設計-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
- 2024年伊春市紀委監委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真題
- 2025至2030中國光電共封裝(CPO)行業投融資風險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北海市總工會招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題庫帶答案分析
- 高考英語必背688個高頻詞匯清單
- T/CEMIA 026-2021濕電子化學品技術成熟度等級劃分及定義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評價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