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論語學而篇教案
幼兒園論語學而篇教案第1局部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承受《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標準。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根底標準,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育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教師,愛同學,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3、提高學生區分是非的力氣。
4、教育學生懇切、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標準。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1、每周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
2、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爭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舞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周:學習《弟子規》“總敘”
其次至六周學習“入則孝”
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
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
第十五至十八周學習“信”
第1課《弟子規》總敘
學習目標
1、從總體上了解《弟子規》。
2、會背《弟子規》總敘。
3、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
重點
會背《弟子規》總敘。
難點
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
教具
預備《弟子規》音頻
教學過程
一、介紹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承受《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標準。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弟子規》中的“規”,固然就是指法規、規章。
你們知道“弟子”指的是誰嗎?明確: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針對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中談到的法規禮節是同學們甚至是教師都應當遵守的。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
《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今日我們學習總序。
二、學習《弟子規》總敘
1、聽泛讀《弟子規》總敘: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理解“總敘”的意思。
“總敘”概括了《弟子規》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言語行為要留神慎重,要講信用。和群眾相處時要公正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假設以上的事都做了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當好好做學問了。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學問和技能。
四、講故事:《大舜的故事》
孝舜,傳奇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屢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祥。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特別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能,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看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探望父親,照舊尊敬重敬,并封象為諸侯。
五、禮儀
1、答復以下問題要舉手,答復以下問題要起立。
2、學習鞠躬。
六、作業
1、背誦《弟子規》總序。
2、回家給父母捶捶背。
第2課“入則孝”之“父母呼”
學習目標
1、復習《弟子規》總序。
2、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育學生的感恩之心。
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難點
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預備
音頻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齊聲背誦。
2、是否為父母捶背。
二、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1、聽泛讀“入則孝”之“父母呼”
父母照顧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答復,“勿”就是不行以,“緩”就是緩慢。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當要馬上的答復。
想一想,尋常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做的?
怎樣做才能更表達“孝”呢?
延長:
父母照顧勿緩;教師照顧勿緩;長輩照顧勿緩;同學照顧勿緩。
2、“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行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要尊敬重敬地傾聽。
4、“父母責,須順承”:假設你做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當承受教訓,真心悔改。
期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孝敬父母、懂禮貌的孩子。
四、講故事:《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突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快速返回家中,跪問緣由。母親說:“有客人突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五、禮儀
1、見到長輩、教師要主動問好。
2、父母、教師、長輩,要求做的事情,要盡量做好。
六、作業
幼兒園論語學而篇教案第2局部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點;
2、熟讀《論語學而篇第一》中的四則,并能做到當堂成誦;
3、初步了解孔子對學習、做人、修身的一些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并背誦《論語學而篇第一》中的四則
三、教學預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2500多年前,在我國山東省,誕生了一位我國最宏大的教師。這位教師勤奮學習,博學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思想兩千多年來始終影響著中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美國曾經出版一本《名人年鑒手冊》,其中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他被排在第一位。這位宏大的教師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像〕
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特別優秀的有72人。孔子用他自己的言行給了他的弟子們深遠的影響。孔子去世后,他的這些弟子將他和弟子們的言行整理編成一本書,這本書就是《論語》〔板書:《論語》,提示留意“論”的讀音〕,這本書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特別重大的影響。今日,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本書,學習其中的局部內容。〔板書:四則〕
〔二〕學習第一則
1、表達故事:一天,孔子正在家里讀書,他時而大聲朗讀,時而低頭思考,時而為書中的內容拍案叫好。讀著讀著,孔子感覺到一種歡快的心情在自己的心中漸漸蕩漾開來,于是他取出一札竹簡,在其中一片上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放下毛筆,他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
“是我的朋友們來看我了嗎?”他一陣欣喜,又拿起筆,在竹簡上寫下另一行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管來的是誰,我都可以把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告知他,他也可以和我談談他最近的收獲,這不也是人生的一件歡快的事情嗎?”孔子靜靜地等待著,沉醉在一片幸福之中。
可是,馬蹄聲并沒有停下來。孔子嘆了嘆氣,靜靜地在第三片竹簡上寫下又一行字:“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他想,我日積月累地做學問,可是有誰能夠理解我呢?哪怕沒有一個人理解我,我都要寬厚待人,不生氣,不怨恨,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2、〔出示完整的第一則〕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第一則論語。
3、師范讀,提示學生留意今日學習的內容和我們尋常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4、引導學生匯報。
5、依據學生的答復,歸納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1〕朗讀速度慢;〔2〕停頓多;〔3〕語氣詞多;〔4〕字數很少,但是意思很豐富。
6、師領讀,提示學生留意讀音和停頓。〔板書:停頓〕
7、師再次領讀,指導學生在停頓的地方畫上“/”,并告知學生:朗讀時的停頓不是截然斷開,確定要有氣相連。
8、〔出示標有停頓的句子〕學生齊讀,留意停頓。
9、引導學生提問,相機解釋“子”、“曰”、“說”、“慍”的意思,解釋“說”的讀音。〔板書:說悅,說:喜悅,慍:生氣〕
10、指導學生留意句子的語氣
大家確定留意到了,這三個句子中都有一個“乎”字,這其實是表示一種語氣〔板書:語氣〕,請大家看看,這里的“乎”是表示一種什么語氣?〔問的語氣〕問誰?〔問自己〕所以朗讀的時候還要讀出自己問自己的語氣來。
11、師范讀一遍,然后引讀兩遍。
12、全班齊讀兩遍。
13、全班背誦。
〔三〕學習第四則
1、〔課件出示這一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引導學生留意觀看:請大家看看這一則論語,和剛剛我們學習的一則論語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問句,都有“乎”這個語氣詞〕
2、學生自由讀讀。
3、指名學生讀。
4、師簡潔介紹曾子〔曾子名叫曾參,是孔子的一名特別優秀的學生〕,提示學生留意“省”的讀音,并解釋意思。〔板書:省:反省〕
5、師范讀,學生在書上標好停頓。
6、〔出示標有停頓的句子〕學生依據標好的停頓再次齊讀。
7、全班齊讀兩遍。
8、引導學生猜猜這一則的意思。
9、師簡潔說說這一則的意思:曾子是一個特別留意自己的道德修養的人,他每天都要屢次反省自己:我幫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我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用?教師教過的學問有沒有復習?曾子的這種勤于反思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10、師生齊讀一遍。
〔四〕學習其次則
1、孔子還有一位弟子,叫有子,他對于孝,對于禮,對于學,得到了孔子的真傳,他曾經這么說〔出示其次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學生自由讀讀。
3、師提示“弟”、“好”、“鮮”的讀音,〔板書:弟悌〕解釋“悌”、“好”、“鮮”的意思。〔板書:好:愛好,鮮:少〕
4、學生再讀。
5、師范讀,然后引導學生說說應當怎樣停頓,在書上標出來。
6、學生齊讀三遍。
7、教師簡潔說說這一則的意思:孝敬父母,聽從兄長,而寵愛觸犯上級的人很少;不寵愛觸犯上級,而寵愛造反的人還沒有。君子認真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有了。孝敬父母,聽從兄長,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8、自由朗讀,力爭背誦下來。
9、全班試背。
〔五〕學習第三則
1、表達故事:唐玄宗時期,有一個人名叫李林甫,在朝中擔當宰相,皇帝很信任他。這個人妒忌心很強,對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恨之入骨,總是想方法除掉他們。他對這些人花言巧語,外表上格外和氣,心里卻時時在盤算著謀害他們的陰謀,所以有些人即使被他謀害了都不知道。后來人們最終識破了他的假面具,都說他是一個“口蜜腹劍”的人。
2、引入第三則:其實像李林甫這樣的人,孔子早就告知過我們〔出示第三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自由讀讀。
4、指名說說自己的理解。
5、全班齊讀三遍。
6、全班一起背誦。
〔六〕四則合誦
1、學生依據《論語》挨次以自己寵愛的方式朗讀這四則。
2、分組輪讀。
3、全班齊讀一遍。
4、〔出示四則論語〕配樂朗讀一遍。〔點擊播放音樂〕
5、全班齊背。
〔七〕總結
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學習《論語》,我們可以獵取很多很多學問,而且《論語》能教給我們的學問還將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多。期望大家課后能連續讀《論語》,背《論語》,學《論語》,讓我們在《論語》的陪伴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出示這個句子,全班齊讀,在朗讀中完畢教學。〕
幼兒園論語學而篇教案第3局部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章,這章的關鍵在“學”和“學問”的問題。始終以來,不知道多少教師錯解了“學問”的意思,讓大家一接觸《論語》就覺得極度的反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自己當時學的時候也覺得是句騙人的話。其實也難怪,要講通《論語》,沒有特別豐富的學問和人生閱歷是不行的,以現在的中學教師來說,還鮮有能到達這種境地的。不過好在還是有見地更超群的學者為我們做了精當的解釋,讓我們可以體會到一點點“學而”篇,乃至整個《論語》精神的真諦。
南懷謹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說,爭論《論語》,要成章的爭論,要把前后聯系起來爭論。《論語》各章都是自成體系的,而整個《論語》也是一個體系,切不行斷句去死讀。沒有全局的生疏,接觸到的《論語》就只是一個個枯燥的教條,而且在理解上也簡潔趨于狹隘。所以,我把每一篇都不加任何注解的抄寫到了一個本子上,前后比照,覺察果真如此。
就以“學而”篇為例,一共一十六條,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其實《論語》中講的學問,是做人的道理,而不是簡潔的學習學問。在孔子看來,學問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這在“學而”第六中講的再明顯不過了: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可以學文。
由此可以看到,學習做人的道理是最重要的,假設道理學好了,有余力,再來學習文學和其他的學問。在“學而”其次中用有子的話也提到:“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也就是說,人的“本”在于孝弟,在于好的品德,只有本固了,才能生出道來。
“學而”十六句可以說包含了十六種做人的道理。有作為領導的道理,有作為下屬的道理,也有交友的道理和孝順父母的道理。中間還教育我們不要巧言令色,要自重,不要過于追求物質享受等等。整體來說,確實是自成一個體系,而講的都是如何做人,是做人的哲學,而不是狹隘的學學問。這一點,是我讀“學而”一章最大的收獲。
至于其中的句子,給我感慨最深的還是第一句和最終一句。第一句可謂是婦孺皆知,而最終一句也是很著名的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不己知者,患不知人也。
其實第一句中感受最深的還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它剛好又和最終一句形成了一個照顧。一個人在世,要有一個了解自己的人真的很難。而人們也往往在為自己沒有一個知己而感慨。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認真的去了解別人,總覺得自己沒有人去了解。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是最委屈的,沒有換到別人的位置去思考問題。有句話叫做“將心比心”,或許一個人真的能做處處處和別人換位思考,多了解別人的感受,信任也會有更多的人來了解他。假設一個人真的可以做到這點,那估量每一天都會感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了。
“學而”一章,表達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也不行能把道理講的那么完全。很多東西,還需要我們去揣摩。自己在讀的時候,感覺十六句里的每一句,都喚起了我的一番思考,所以也對孔子由衷地產生了鄙視的心理。一時也不知道用什么樣的一句話來對這篇讀后感做一個結尾,就用子貢朗讀的那首詩來總結吧:人生在世,查找做人的道理,還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幼兒園論語學而篇教案第4局部
〔一〕課程理念:
《弟子規》被譽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全文雖然僅有1080個字,360句,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概括得淋漓盡致。德慧幼兒園以《弟子規》為本校特色課程,強調幼兒教育的根本是先學做人、后學做事,也就是先培育德行,后學習學問技能,這完全符合“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學習踐行《弟子規》能奠定孩子完善人生的根底,有利于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所以,我園以科學進展觀為指導,把《弟子規》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作為我園園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二〕課程目標:
1.家庭禮儀:培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關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家中親人。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培育學生的感恩之心。
2.校園禮儀:培育學生的愛心,愛教師,愛同學,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培育學生的禮貌習慣,每個小朋友見人鞠躬問好,禮貌友愛。
3.社會禮儀:見長輩鞠躬問好,對不起感謝等禮貌用語常掛嘴邊;教育學生懇切守信,不說假話。
〔三〕課程培育目標:
1、學習中國古代的一個禮節鞠躬。表示敬重他人、虛心、懇切等。
教師示范:雙手放在褲線的兩旁,低下頭同時把腰輕輕的彎下去,正確的姿勢看到自己的腳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誠意鞠躬到90度。
①下課時鞠躬說:教師您辛苦了;②見到長輩鞠躬問好
③放學到家后要說聲:媽媽〔爸爸、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④學會和小朋友們禮貌用語:“請大家多多照看”。“期望大家寵愛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去想象。
課程提問: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對多少個人鞠躬問好,直到養成習慣。
2、培育學生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比方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教師示范:比方:擺放碗筷、擦桌子、掃地、倒垃圾;為父母捶背、按摩。
可以依據狀況任選兩樣來做,①擦桌子②掃地③為父母捶背說爸爸媽媽辛苦了課程提問: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做了哪些?反復強調,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3、培育學生遵守承諾的品德,“一諾千金”。遵守對他人的承諾,也要遵守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助力醫藥冷鏈行業持續發展的人才戰略
- 技術支持下的現代教育管理與評估系統建設
- 教育行業的大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持系統
- 教育游戲化與學習動機的激發關系
- 抖音商戶剪輯師特效使用合理性制度
- 全球鈾礦資源分布與核能產業國際合作模式研究報告
- 公交優先戰略2025年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公共交通與共享單車融合報告
- 哈爾濱石油學院《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六十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大學語文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6月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行車安全風險點告知牌
- 2019-2020鞍山八年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帶答案
- 心臟粘液瘤超聲診斷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2022年春季期末考試《商務英語閱讀》試題試卷代號4050
- 2023年音樂考試真題
- NB/T 10751-2021礦用往復式氣動注漿泵
- 裝卸搬運課件
- GB/T 18391.2-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2部分:分類
- GB/T 16924-2008鋼件的淬火與回火
- 基礎護理學:肌內注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