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2_第1頁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2_第2頁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2_第3頁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2_第4頁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

緒論

選擇

1.近代人體解剖學創始人是()

A、蓋倫B、希波克拉底C、維薩里D、亞里士多德E、達爾文

2.對酸性染料親和力強的特性稱()

A、嗜中性B、嗜堿性C、嗜銀性D、嗜酸性E、親銀性

3.透射電鏡的最高分辨率是()

A、0.1~0.2nmB、1.0~2.0nmC^0.1~0.2mmD>0.2pmE>0.1~0.2pm

4.人體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組織B、細胞C、核糖體D、蛋白質E、器官

5.解剖學的研究方法是()

A、放射自顯影術、電鏡技術B、冰凍切片法、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技術

C、冷凍蝕刻技術、光鏡技術D、尸體研究、活體研究和動物實驗

E、組織化學、組織培養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

6.PAS反應陽性的部位表示存在有()

A、蛋白質B、核糖核酸C、多糖D、脫氧核糖核酸E、脂肪

7.光鏡的最高分辨率是()

A、0.1~0.2pm2.0?MmC、0.2mmD、0.2(imE、l~0.2?(im

8.一般功能活躍的細胞形態結構特點是()

A、細胞核較小B、細胞核著色較深C、細胞核較大,著色較深

D、細胞核較大,著色較淺E、細胞核較小,著色較淺

9.描述部位高低關系的方位術語是()

1

A、前和后B、上和下C、內和外D、淺和深E、內側和外側

10.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用于觀察()

A、細胞器的內部結構1B、細胞膜的內部結構C、細胞核的內部結構

D、組織和細胞的表面結構E、內質網內部結構

二.判斷

1.()TEM是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縮寫,SEM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縮寫,H-E是蘇木精

和伊紅的縮寫。

2.()解剖學的歷史比較古老,但作為一門科學,其歷史開始于公元前5世紀。

3.()法國人Bichat(1771—1822年)首次提出了“組織”一詞。

4.()組織學的發展較晚,其歷史開始于19世紀末。

5.()廣義的解剖學包括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等。

6.()組織學主要是借助解剖刀、剪、鉆、鋸等研究工具進行剖割研究的。

7.()Hooke于1838—1839年指出,細胞是一切植物和動物的結構、功能和發生的基

本單位,創立了“細胞學說”。

8.()PAS反應陽性的部位表示只有蛋白質的存在。

答案:

選擇

1.C2.D3.A4.B5.D6.C7.D8.D9.BIO.D

判斷

1.正確2.正確3.正確4.錯誤5.正確6.錯誤7.錯誤8.錯誤

2

第一章基本組織

—.選擇

1.細胞間質最不發達的組織是()

A、結締組織B、肌組織C、神經組織D、上皮組織E、間充質

2.連接復合體是指。

A、緊密連接B、橋粒C、中間連接D、兩種以上連接E、縫隙連接

3.電鏡下,基膜可分為透明板、基板和網板三層,其中形成網板的是()

A、上皮細胞B、纖維細胞C、成纖維細胞

D、間充質細胞E、網狀細胞

4.起擴大細胞表面積,與細胞的吸收功能密切相關的結構是()

A、纖毛B、質膜內褶C、細胞衣D、微絨毛E、基膜

5.具有刷狀緣的器官組織是()

A、小腸B、氣管C、腎的近端小管D、大腸E、子宮

6.根據功能不同而命名的上皮是()

A、感覺上皮B、復層扁平上皮C、內皮

D、間皮E、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7.下列結構中的單層扁平上皮稱為間皮的是()

A、心和血管B、腹膜和肺泡C、血管和腎小囊

D、心內膜和胸膜E、胸膜和腹膜

8.單層柱狀上皮分布于()

A、胃和腸B、氣管和膽囊C、腎小管和甲狀腺

D、食管和子宮E、胃和食管

9.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的特點是()

A、錐體形細胞有纖毛B、柱狀細胞無纖毛

C、上皮細胞基底面都附于基膜上D、梭形細胞也有纖毛E、屬于復層上皮

3

10.變移上皮屬于()

A、復層扁平上皮B、假復層上皮C、腺上皮

D、單層立方上皮E、感覺上皮

11.有關復層扁平上皮描述錯誤的是()

A、僅表層的細胞為扁平狀B、位于中間層的細胞為多角形

C、屬于被覆上皮D、表層的細胞都角化形成角化層

E、位于深層的基底層細胞為矮柱狀或立方形

12.胃腺、小腸腺、大腸腺和子宮腺屬于()

A、復囊狀腺B、復管狀腺C、單分支泡狀腺

D、單管狀腺E、復管泡狀腺

13.根據分泌物性質命名的腺是()

A、頂質分泌腺B、復管狀腺C、復囊狀腺D、全質分泌腺E、漿液腺

14.結締組織的結構特點是()

A、細胞種類多,細胞間質少B、來源于三個胚層C、細胞間質多而無纖維

D、細胞種類多,無極性,分散在細胞間質內E、細胞密集而細胞間質少

15.有關結締組織功能的錯誤說法是()

A、收縮運動功能B、營養功能C、連接功能D、修復功能E、保護功能

16.關于疏松結締組織的描述正確的是()

A、纖維細胞是功能活躍的細胞B、膠原纖維排列緊密而規則

C、來自外胚層D、主要組成肌腱、韌帶和真皮

E、細胞間質中的纖維排列疏松,基質豐富

17.成纖維細胞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特點是()

A、可形成基質和纖維B、核小著色深,細胞質較多呈嗜酸性

C、具有吞噬功能D、功能活躍的成纖維細胞又稱纖維細胞

E、纖維細胞不能轉化為成纖維細胞

4

18.對巨噬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來自血液中的單核細胞B、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

C、胞質豐富呈嗜酸性D、具有趨化性和定向運動功能

E、不具有捕捉、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

19.關于漿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胞質豐富呈嗜堿性B、來源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C、來源于B淋巴細胞

D、主要功能是參與體液免疫反應E、核常偏于細胞的一側,染色質致密呈車輪狀

20.對肥大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常沿小血管分布B、能合成和分泌肝素C、所含的異染性嗜堿性顆粒易溶于水

D、分泌的組胺和白三烯能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E、具有吞噬功能

21.對脂肪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多沿血管分布B、在H-E染色的標本中常呈空泡狀

C、可產生基質和纖維D、可分為單泡脂肪細胞和多泡脂肪細胞兩種

E、具有合成和儲存脂肪的功能

22.對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錯誤描述是()

A、常分布在小血管周圍B、其形態與成纖維細胞相似

C、是分化程度較低的細胞D、可增殖、分化為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平滑肌細胞等

E、是功能活躍的細胞

23.對膠原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新鮮時呈白色B、具有彈性,容易拉長C、嗜酸性,H-E染色呈粉紅色

D、是由膠原原纖維黏合而成E、多呈波紋狀走行,常有分支互相交織成網

24.對彈性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韌性大,抗拉力強,用水久煮可溶解成明膠B、主要由彈性蛋白組成

C、新鮮時呈黃色D、在稀酸中不易膨脹E、富于彈性,容易拉長

5

25.對網狀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有分支,彼此交織成網B、H-E染色不易著色C、用銀染法顯黑色

D、多分布于網狀組織和結締組織與其他組織交界處

E、主要由彈性蛋白組成

26.對基質的錯誤描述是()

A、呈均質膠狀B、由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組成C、都是由血管滲出的組織液組成

D、含有形成許多微孔隙分子篩的蛋白多糖復合物

E、是細胞間質的主要組成成分

27.對致密結締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纖維多而致密B、細胞種類多而功能重要C、以支持連接作用為主

D、纖維排列整齊的稱規則致密結締組織E、主要由彈性纖維組成的則稱為彈性組織

28.對網狀結締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網狀細胞呈星形B、網狀纖維無分支C、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

D、網狀細胞能產生網狀纖維E、由網狀細胞、網狀纖維和基質組成

29.對脂肪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由大量脂肪細胞組成B、可分為白脂肪組織和棕脂肪組織

C、屬于結締組織D、白脂肪組織是由大量的多泡脂肪細胞組成

E、白脂肪組織為機體提供化學能

30.對軟骨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軟骨組織富含血管B、軟骨囊含纖維少C、由軟骨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

D、軟骨細胞位于軟骨陷窩內E、軟骨細胞間質內含有纖維

31.對透明軟骨的正確描述是()

A、含有大量膠原纖維B、含有大量彈性纖維C、含有大量網狀纖維

D、新鮮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E、主要分布在關節軟骨、肋軟骨和氣管等處

6

32.對骨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由骨細胞和鈣化的細胞間質組成B、骨細胞是扁橢圓形多突起的細胞

C、骨細胞的突起位于骨小管內D、相鄰骨板中的骨膠纖維相互平行排列

E、骨板是由成層排列的骨膠纖維借基質黏合并有骨鹽沉積形成的薄板狀結構

33.對長骨的骨組織結構的錯誤描述是()

A、骨松質主要分布于長骨骨端和骨干的骨髓腔面B、內環骨板層數少排列不規則

C、骨單位位于內外環骨板之間的圓筒狀結構D、間骨板是骨單位被吸收后的殘存部分

E、骨單位是由中央的穿通管和周圍的呈同心圓排列的骨單位骨板組成

34.對骨發生的錯誤描述是()

A、骨來源于胚胎時期的間充質B、成骨的基本方式包括膜內成骨和軟骨內成骨

C、參與骨組織吸收的細胞是破骨細胞D、新形成的細胞間質無骨鹽沉著時稱骨質

E、四肢骨、軀干骨等都是以軟骨內成骨的方式發生的

35.使長骨長長的結構基礎是()

A、筋板軟骨B、骨外膜C、骨內膜D、雕線E、骨髓腔

36.對血的錯誤描述是()

A、新鮮時呈紅色B、約占成人體重的15%C、山血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

D、血漿相當于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E、血漿約占血容積的55%

37.對紅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無核無細胞器B、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C、紅細胞的平均壽命是80天

D、血紅蛋白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3%E、正常男性平均數值為(4.5?5.5)X1012/L

38.對白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成人正常值是(4?10)X109/LB,都能以變形運動穿越血管進入組織內

C、可分為無粒白細胞和有粒白細胞兩類D、絕大部分都是在血管內發揮功能作用

E、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都屬于無粒白細胞

7

39.對中性粒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可分泌肝素和組胺B、能大量吞噬細菌

C、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D、細胞核一般為2?5個葉

E、具有很強的趨化性、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

40.嗜酸性粒細胞的功能是()

A、參與止血作用B、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C、具有吞噬和殺菌作用

D、產生細胞免疫反應E、產生體液免疫反應

41.嗜堿性粒細胞的顆粒中主要含有()

A、肝素、組胺和酸性磷酸酶B、肝素、組胺和白三烯C、吞噬素和溶菌酶

D、肝素、白三烯和過氧化物酶E、過氧化物酶、組胺和肝素

42.對單核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進入組織可分化為巨噬細胞B、占白細胞總數的0.3%?0.8%,直徑14?20um

C、核不分葉,多為腎形或馬蹄形D、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一定的吞噬功能

E、細胞質較多,染成淺灰藍色

43.對淋巴細胞的錯誤描述是()

A、占白細胞總數的20%?40%B、可分為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三類

C、在血流中小淋巴細胞最多D、胞體呈圓形或橢圓形,胞核的一側常有小凹陷

E、NK細胞又稱為自然殺傷細胞

44.對血小板的錯誤描述是()

A、具有促使血管收縮的功能B、是骨髓內的巨核細胞脫落下來的小塊細胞質

C、參與止血和凝血過程D、釋放血小板凝血因子E、呈雙凸盤狀,無核

45.對肌組織的錯誤描述是()

A、主要是由高度分化的肌細胞組成B、肌細胞呈纖維狀所以又稱為肌纖維

C、肌細胞的細胞膜又稱為肌膜D、肌組織可分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種

E、組成肌組織的肌細胞表面無基膜

8

46.對骨骼肌光鏡結構的錯誤描述是()

A、肌纖維的細胞核多位于肌纖維的周緣B、可看清肌質內充滿細肌絲和粗肌絲

C、可分辨出肌原纖維的明喑相間的橫紋D、骨骼肌纖維的肌質內充滿了肌原纖維

E、每個骨骼肌纖維的細胞核可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個

47.對骨骼肌纖維超微結構的錯誤描述是()

A、肌絲可分為粗肌絲、細肌絲和中間絲三種B、粗肌絲的中部固定在M線上

C、橫小管位于明帶與暗帶交界處D、H帶內只有粗肌絲,1帶內只有細肌絲

E、三聯體是由橫小管和其兩側的終池組成

48.骨骼肌纖維收縮時()

A、I帶縮短B、細肌絲縮短C、H帶不變D、粗肌絲縮短E、A帶縮短

49.粗肌絲的主要組成成分是()

A、肌動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鈣蛋白

E、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

50.對骨骼肌的錯誤描述是()

A、在每塊肌的外表面包有肌外膜B、在肌外膜和肌束膜內沒有血管和淋巴管

C、在每個肌束的外面包有肌束膜D、在卷條骨骼肌纖維的周圍都包有肌內膜

E、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內膜的結締組織彼此相連續

51.心肌纖維光鏡結構特點是()

A、呈梭形并有分支B、多核不含肌原纖維C、有多個細胞核位于細胞中央

D、心肌纖維間特化形成閏盤E、多核柱狀細胞

52.對心肌纖維超微結構的錯誤描述是()

A、心肌纖維的線粒體比骨骼肌發達B、橫小管較粗,位于明帶與暗帶交界處

C肌質網和終池不發達D多形成二聯體而極少有三聯體E橫小管位于Z線水平

53.對平滑肌光鏡結構和功能的錯誤描述是()

A、肌纖維呈梭形B、平滑肌纖維無橫紋C、有一個細胞核位于肌纖維的中央

9

D、收縮緩慢而持久E、不同器官的平滑肌纖維的長短和粗細是一致的

54.對平滑肌纖維超微結構的錯誤描述是()

A、肌膜內陷形成的小凹相當于橫小管B、肌纖維的肌質網不發達呈泡狀或管狀

C、密斑和密體相當于橫紋肌的Z線D、密斑和密體之間有粗肌絲和細肌絲相連

E、平滑肌纖維之間有縫隙連接相連

55.有關肌組織的生長與再生的錯誤描述是()

A、骨骼肌纖維來源于中胚層的成肌細胞B、一般認為心肌纖維沒有再生能力

C、成人骨骼肌纖維數目不再增多D心肌梗死時由結締組織代替形成永久的瘢痕

E、在平滑肌纖維損傷愈合過程中,平滑肌纖維增粗增長而數目不增多

56.對神經組織的正確描述是()

A、神經膠質內含有神經原纖維和尼氏體B、神經組織是由神經元和神經纖維組成

C、神經膠質細胞的胞質又稱為神經膠質D、神經膠質細胞只分布在中樞神經系統內

E、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

57.對神經元的錯誤描述是()

A、分胞體和突起兩部分B、突起分樹突和軸突C、胞體由胞核、胞質和胞膜組成

D、樹突內無尼氏體E、神經元的突起彼此以突觸相互連接,形成神經通路和網絡

58.對神經元的正確描述是()

A、神經元胞質內的尼氏體是由滑面內質網組成B、神經元纖維有合成蛋白質功能

C、神經元軸突內含有尼氏體和神經元纖維D、胞體內含有尼氏體而無神經元纖維

E、樹突表面常有許多棘狀的小突起稱樹突棘

59.神經元胞質內特有的細胞器是()

A、尼氏體和線粒體B、神經元纖維和滑面內質網C、尼氏體和神經元纖維

D、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E、神經絲、神經微管和線粒體

60.在電鏡下尼氏體的組成成分是()

A、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B、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C、粗面內質網和微絲

10

D、滑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E、粗面內質網和微管組成

61.在電鏡下神經原纖維的組成成分是()

A、神經絲和神經微管B、滑面內質網和中間絲C、粗面內質網和神經微管

D、神經絲和滑面內質網E、神經微管和滑面內質網

62.軸突和樹突的主要區別是()

A、軸突短分支多而樹突長分支少B、神經元的軸突內含有尼氏體和神經元纖維

C、樹突將沖動傳入胞體,軸突將沖動傳離胞體D、樹突內無尼氏體和神經元纖維

E、樹突主要是將沖動傳離胞體

63.對神經元分類的錯誤描述是()

A、單極神經元又稱聯合神經元B、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屬于高爾基I型神經元

C、自主神經節內的神經元屬于多極神經元D、感覺神經元又稱為傳入神經元

E、運動神經元又稱傳出神經元

64.對突觸的錯誤描述是()

A、突觸可分為電突觸和化學突觸兩大類B、電突觸是通過縫隙連接傳遞電信息

C、一般所說的突觸是指化學突觸D、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特化連接結構

E、一般所說的突觸是一種橋粒連接結構

65.對突觸的正確描述是()

A、電鏡下突觸是由突觸前部和突觸后部組成B、突觸后膜比一般神經元細胞膜薄

C、電鏡下是由突觸前部、突觸間隙和突觸后部組成D、突觸后部含有突觸小泡

E、化學突觸可雙向傳遞神經沖動

66.神經膠質的特點是()

A、突起可分軸突和樹突B、有傳導神經沖動功能C、有突起但不分軸突和樹突

D、神經膠質是由膠質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E、胞質含有尼氏體而不含神經元纖維

67.對神經膠質的正確描述是()

A、小膠質是中樞內髓鞘形成細胞B、神經膜細胞是周圍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

11

C、少突膠質只分布于白質內D、星形膠質有吞噬功能E、衛星細胞又稱施萬細胞

68.對周圍神經系統有髓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髓鞘和神經膜都有階段性B、有髓纖維傳導神經沖動是呈連續式傳導

C、郎飛結處無髓鞘包裹,軸突較裸露D、軸突越粗,節間體越長,髓鞘也越厚

E、一個節間體的髓鞘和神經膜是由一個神經膜細胞形成

69.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髓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是由少突膠質細胞形成B、髓鞘內無髓鞘切跡C、纖維外表面無基膜包裹

D、每個膠質細胞可包裹多個軸突E、神經纖維表面有基膜而無郎飛結

70.對周圍神經系統無髓纖維的錯誤描述是()

A、每個神經膜細胞只包裹一個軸突B、不形成髓鞘C、神經沖動呈連續式傳導

D、沒有郎飛結E、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比有髓纖維慢

71.對感覺神經末梢的錯誤描述是()

A、環層小體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壓覺和觸覺B、觸覺小體的主要功能是感受觸覺

C、肌梭內的每個梭內肌纖維含有一個細胞D、肌梭主要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

E、游離感覺神經末梢主要感受冷、熱、輕觸和疼痛的刺激

72.對運動神經末梢的錯誤描述是()

A、分軀體運動神經末梢和內臟運動神經末梢B、軀體運動神經末梢分布于骨骼肌

C、構成運動終極的肌膜突出并構成突觸前膜D、內臟運動神經末梢呈膨大小結樣

E、內臟運動神經末梢是由自主神經節發出的節后無髓纖維末梢

二.判斷

1.()細胞間質是由毛細血管滲出的組織液和基質組成的非細胞物質。

2.()細胞連接只存在于上皮細胞之間,呈點狀、斑狀、帶狀等形狀的連接區。

3.()凡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細胞連接結構連在一起,即稱為連接復合體。

4.()緊密連接除具有連接作用外,還起到阻擋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間隙的作用。

5.()中間連接的細胞間隙內有中間線,而橋粒連接的細胞間隙有疏松的絲狀物質。

12

6.()縫隙連接的電阻較低,在神經細胞間、心肌細胞間和平滑肌細胞間可經此傳遞電

沖動。此外,縫隙連接還與細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關。

7.()細胞衣是由組成細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低聚寡糖組成。

8.()微絨毛常見于輸卵管的腔面,而纖毛則常見于呼吸道的黏膜上皮細胞表面。

9.()被覆上皮是指廣泛分布于人體的內表面、外表面和某些器官表面的上皮。

10.()內皮是分布于胸、腹膜的上皮,而間皮是指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上皮。

11.()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中的杯狀細胞一般不與基膜附著。

12.()變移上皮淺層細胞的胞質濃縮形成嗜酸性強的殼層,有防止尿液侵蝕作用。

13.()主要山腺細胞所組成的上皮稱腺上皮,而主要由腺上皮所組成的器官稱腺。

14.()漿液性腺細胞的胞核呈圓形,位于細胞的中下部,胞質著色較深;而黏液性腺

細胞的胞核扁而小,著色深,位于細胞的基底部,胞質著色淺。

15.()皮脂腺屬于全質分泌,乳腺和大汗腺屬于頂質分泌,胰腺屬于局質分泌。

16.()結締組織是由細胞和大量的細胞間質組成,一般沒有神經血管分布。

17.()疏松結締組織的特點是細胞排列疏松而種類多,纖維排列緊密而規則。

18.()成纖維細胞可合成和分泌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成分。

19.()在炎癥和異物等刺激下,游離巨噬細胞可以轉化為固定巨噬細胞。

20.()漿細胞來源于B淋巴細胞,可合成、儲存和分泌抗體,參與體液免疫反應。

21.()肥大細胞的顆粒易溶于水,因此在普通制片中不宜保存和顯示。

22.()脂肪細胞在H-E染色標本中,因脂滴被溶解而使脂肪細胞呈空泡狀。

23.()疏松結締組織中的纖維主要是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不含網狀纖維。

24.()構成基質的蛋白多糖的蛋白部分構成許多蛋白核心骨架。?條蛋白核心骨架與

許多多糖分子結合共同構成一個蛋白多糖亞單位。

25.()在所有的致密結締組織中,只含有膠原纖維而不含彈性纖維。

26.()網狀結締組織是由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組成,常單獨分布在某些器官之間。

27.()脂肪組織根據其顏色、結構和功能不同,可分為白脂肪組織和棕脂肪組織。

28.()在軟骨細胞周圍的軟骨囊內含有大量膠原纖維,使軟骨囊呈強嗜堿性。

13

29.()同層內的骨膠纖維相互平行排列并有骨鹽沉積形成的薄板狀結構稱骨板。

30.()骨細胞間可借突起和連接傳遞沖動,但不能相互傳遞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

31.()血管在長骨的骨組織結構內走行的管道主要有穿通管和中央管。

32.()成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膜內成骨和軟骨內成骨兩種,扁骨是以膜內成骨的方式

成骨的,而四肢骨和軀干骨等是以軟骨內成骨的方式成骨的。

33.()血屬于結締組織是由于發生相同,但結構和功能不具備結締組織的特點。

34.()成熟的紅細胞胞質內的血紅蛋白具有結合和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另外還

能與一氧化碳結合,其親和力比氧大且不易分離。

35.()白細胞除中性粒細胞外,都要穿出毛細血管進入到組織內發揮生理功能。

36.()骨骼肌是因多借肌腱附著于骨而得名,因受意識支配,所以又稱隨意肌。

37.()骨骼肌纖維含有三聯體,而在心肌纖維和平滑肌纖維內常含有二聯體。

38.()心肌纖維內的肌絲一般不形成明顯的肌原纖維,而形成粗細不等的肌絲束。

39.()相鄰的平滑肌纖維之間只借緊密連接相連,可借此連接傳遞神經沖動,并使互

相連接的許多平滑肌纖維形成一功能整體。

40.()平滑肌纖維內,若干條粗肌絲和細肌絲聚集形成的肌絲單位又稱收縮單位。

41.()神經元的胞體全部位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內。

42.()神經元胞體內的胞質又稱核周體,除一般細胞器外無尼氏體和神經元纖維。

43.()神經元的突起可分軸突和樹突兩種。每個神經元的樹突有一至多個,比軸突細

而長,分支少,具有接受刺激和將沖動傳向胞體的功能。

44.()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是根據神經元的功能進行分類和命名的。

45.()突觸可分為化學突觸和電突觸兩大類。電突觸在人和哺乳動物中較少,一般所

說的突觸是指化學突觸。

46.()化學突觸是由突觸前部、突觸間隙和突觸后部組成。突觸前部主要由突觸前膜

和突觸小泡等組成,突觸小泡內含有神經遞質。

47.()星形膠質細胞可分為纖維性星形膠質細胞和原漿性星形膠質細胞兩種。纖維性

星形膠質細胞多分布在腦和脊髓的灰質內,其突起短粗,分支多,表面粗糙。

48.()少突膠質細胞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和白質內,是中樞神經系統有髓纖維

的髓鞘形成細胞,小膠質細胞來源于血中的單核細胞,具有吞噬功能。

49.()神經纖維是神經元的突起或神經膠質細胞的突起形成的纖維狀的結構。

14

50.()有髓纖維傳導沖動是呈跳躍式傳導,髓鞘具有絕緣和保護作用;而無髓纖維傳

導沖動是呈連續式傳導,其傳導速度比有髓纖維慢。

51.()根據周圍神經纖維的直徑及其傳導速度可分為A、B、C三種類型神經纖維。

52.()游離感覺神經末梢主要分布于肌組織、結締組織內,感受運動覺和輕觸覺。

53.()常見有被囊感覺神經末梢有觸覺小體、環層小體、神經肌梭和運動終板等。

54.()內臟運動神經末梢是由自主神經節發出的節后無髓纖維末梢,分布于內臟及血

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細胞并與其構成突觸。

55.()成體內的神經元是高度分化的細胞,當神經纖維受損后,只要胞體還保持生活

能力,仍可生成新的胞突;若胞體受損,胞突就不能再生。

答案:

1.D2.D3.C4.D5.C6.A7.E8.A9.CIO.Bll.D12.D13.E14.D15.A16.E17.A18.E19.B20.E21.C22.E

23.B24.A25.E26.C27.B28.B29.D30.A31.E32.D33.E34.D35.A36.B37.C38.D39.A40.B41.B42.

B43.E44.A45.E46.B47.A48.A49.B50.B51.D52.B53.E54.D55.E56.E57.D58.E59.C60.B61.A62.

C63.A64.E65.C66.C67.B68.B69.E70.A71.C72.C

1.錯誤2.錯誤3.正確4.正確5.錯誤6.正確7.正確8.錯誤9.正確10.錯誤11.錯誤

12.正確13.正確14.正確15.正確16.錯誤17.錯18.正確19.錯誤20.正確21.正確22.正確

23.錯誤24.正確25.錯誤26.錯誤27.正確28.錯誤29.正確30.錯誤31.正確32.正確

33.錯誤34.正確35.錯誤36.正確37.錯誤38.正確39.錯誤40.正確41.錯誤42.錯誤

43.錯誤44.正確45.正確46.正確47.錯誤48.正確49.錯誤50.正確51.正確52.錯誤

53.錯誤54.正確55.正確

15

第2章運動系統

一.選擇

1.顱底內面的顱前窩主要由下列骨塊組成o

A、額骨和潁骨B、蝶骨和顆骨C、額骨和篩骨D、篩骨和題骨E、以上都不是

2.胸大肌收縮時()

A、可使肱骨內收、旋內B、可使肱骨外展、旋內C、可使肱骨內收、旋外

D、可使肱骨外展、旋外E、可使肩胛骨前伸

3.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

A、關節面、關節盤、關節唇B、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

C、關節面、關節腔、關節韌帶D、關節面、關節盤、關節囊

E、以上都不對

4.腕關節指的是()

A、腕掌關節B、腕骨間關節C、掌骨間關節D、梯腕關節E、掌骨間關節

5.下列各肌中,何者有伸髓關節又有外旋大腿的作用()

A、臀大肌B、臀中肌C、臀小肌D、犁狀肌E、骼腰肌

6.關于顱骨,正確的說法是()

A、由8塊顱骨組成B、各骨是成對的C、顱后窩由枕骨和顆骨構成

D、額骨、頂骨在人字縫處相連結E、以上都不對

骨的結構構成包括()

A、密質、松質和骨膜B、密質、松質和骨髓C、骨質和骨膜

D、骨質、骨膜、骨髓、神經和血管等E、以上都不對

16

8.上肢帶骨為()

A、肩胛骨和胸骨B、肩胛骨和鎖骨C、肩胛骨和第一肋骨

D、胸骨和鎖骨E、以上都不是

9.背闊肌的主要作用是()

A、使上臂旋后B、使上臂內收、旋內和后伸

C、使前臂外展、旋外和后伸D、使肩胛骨下降E、使肩胛骨上升

10.膈()

A、收縮時,膈穹上升,助吸氣B、收縮時,膈穹下降,助吸氣

C、舒張時,膈穹上升,助吸氣D、舒張時,膈穹下降,助吸氣

E、收縮時,膈穹下降,助呼氣

11.對于骨骼肌的形態構造的錯誤認識是()

A、骨骼肌分肌腹和腱兩部分B、四肢骨骼肌多為短肌C、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纖維組成

D、整個肌外面包有肌外膜E、每條肌纖維外包有肌內膜

12.踝關節指的是()

A、跖趾關節B、附跖關節C、跑骨間關節D、跖骨間關節E、距小腿關節

13.對于人胸廓特點的錯誤認識是()

A、橫徑大于矢狀徑B、下窄上寬近似圓錐形的胸廓

C、擴大了胸腔容積,增加了呼吸機能,同時保持了直立平衡

D、胸廓上口較小,下口寬闊,但不整齊E、肩胛骨移到背側,胸廓向兩側發展

14.肱二頭肌。

A、起于肩胛骨的盂下結節B、止于尺骨鷹嘴C、能屈肩伸肘

D、收縮時,主要屈肘并使前臂旋后E、以上都不對

15.骨髓()

A、只填充在長骨的骨髓腔內B、是由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組成

C、主要由網狀結締組織和多種類型的細胞組成

17

D、成人的骨髓都是黃骨髓E、黃骨髓一經形成,就不再轉化為紅骨髓

16.如果肩胛骨固定,,側斜方肌收縮()

A、使頸向同側屈,臉轉向同側B、使頸向對側屈,臉轉向對側

C、使頸向對側屈,臉轉向同側D、使頸向同側屈,臉轉向對側

E、使頭后仰

17.脊柱彎曲是()

A、頸曲前凸,胸曲前凸B、腰曲前凸,舐曲前凸

C、頸曲后凸,胸曲前凸D、頸曲前凸,胸曲后凸

E、上述說法都不對

18.女性骨盆的特點是()

A、骨盆高而狹窄B、骨盆腔的形狀像漏斗C、骨盆的上口似心形

D、恥骨下角的角度為90~100度E、舐骨較狹長

19.一側胸鎖乳突肌收縮()

A、使頸向同側屈,臉轉向同側B、使頸向對側屈,臉轉向對側

C、使頸向對側屈,臉轉向同側D、使頸向同側屈,臉轉向對側E、使頭前屈

20.對骨膜的錯誤認識是()

A、骨的內外表面一般覆有骨內膜和骨外膜

B、幼年時,骨外膜參與骨的形成,使骨長粗C、血管、神經不豐富

D、骨外科手術時,應注意保護骨膜E、對骨的營養、再生和感覺有重要作用

21.關于人顱特點的錯誤敘述是()

A、腦顱大大發展,前額隆起,頂骨高聳,顱窩增大

B、枕骨大孔斜向后下C、顱骨逐漸變薄,變輕,眉崎微弱

D、面顱退居較小的比例E、上頜骨、下頜骨明顯后退,須突出

22.肋的正確組成是()

A、真肋:第廣7對,假肋:第8~10對肋,浮肋:第11、12對

18

B、真肋:第廣6對,假肋:第7~10對肋,浮肋:第11、12對

C、真肋:第1~8對,假肋:第9~10對肋,浮肋:第11、12對

D、真肋:第r8對,假肋:第9~12對肋E、以上說法都不對

23.三角肌()

A、全部起于鎖骨外側段B、收縮時使上臂外展

C、前部肌纖維收縮,使上臂后伸旋外I)、后部肌纖維收縮,使上臂前屈旋內

E、止于槎骨粗隆

24.骨密質()

A、一般分布于骨的內部B、分布于扁骨的內外板之間

C、其結構呈蜂窩狀1)、是由有規律而緊密排列的骨板組成

E、以上都不對

25.深筋膜是指()

A、皮下疏松結締組織B、皮下致密結締組織

C、各肌之間疏松結締組織D、皮下并深入各肌之間疏松結締組織

E、皮下并深入各肌之間致密結締組織

26.肌的起止點的區分是()

A、四肢肌多起于肢體的遠端B、軀體肌多起于遠離正中線的部位

C、肌運動時多以止點為定點D、肌運動時多以起點為定點

E、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27.胸骨角是哪兩個部分的連接處()

A、胸骨與劍突B、胸骨體與劍突C、胸骨柄與胸骨體

D、胸骨與鎖骨E、以上都不對

28.頸椎最主要的特征是()

A、椎體較大B、棘突較細C、有橫突孔D、上下關節突呈冠狀位E、無椎體但有齒突

29.下列各骨中,屬于扁骨的為()

19

A、椎骨B、腕骨C、上頜骨D、肩胛骨E、肱骨

30.對于蝶骨的錯誤敘述是()

A、可分為蝶骨體、大翼、小翼、翼突四部分B、蝶骨體內有蝶竇

C、蝶骨體的上面呈鞍形稱蝶鞍D、蝶鞍兩側有篩孔、視神經孔和圓孔

E、蝶鞍中央凹陷稱垂體窩

31.對于纖維連結的錯誤認識是()

A、兩骨之間以疏松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相連B、兩骨之間無腔隙,活動范圍很小

C、胸骨和第一肋骨的軟骨連結是纖維連結1)、舐椎間的骨性結合亦是纖維連結

E、各椎弓之間的韌帶連結屬于纖維連結

32.胸椎最主要的特征是。

A、椎體寬而厚B、椎體兩側及橫突末端有肋凹C、橫突細長

D、上下關節突呈矢狀位E、棘突呈板狀

33.脊柱()

A、由椎骨及其間的連接共同構成

B、具有支持身體、保護脊髓、內臟的作用,但不可做廣泛的運動

C、從幼兒到成人,脊柱一般由24塊椎骨,1塊舐骨和1塊尾骨組成

D、由椎骨,舐骨和尾骨及其間的連接共同構成E、以上都不對

34.既伸嵌關節又屈膝關節的肌肉是()

A、半腱肌B、半膜肌C、縫匠肌D、股四頭肌E、股二頭肌

35.肱三頭肌()

A、長頭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結節B、外側頭起自肱骨后面稅神經溝的內上方

C、內側頭起自梯神經溝的外上方D止于槎骨粗隆E、收縮時主要伸肘關節

36.樞椎最主要的特征是()

A、僅有一對關節面B、沒有橫突孔C、從椎體向上伸出齒突

D、借關節面和顱相關節E、上述說法都不對

20

二.判斷

1.()寰椎和樞椎是動物在陸地生活以后適應頭部的運動而產生的。

2.()骨的內外表面均覆有骨內膜和骨外膜。

3.()運動系統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對人體具有支持、保護和運動的功能。

4.()椎間盤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漸增加,具有連結椎體和起彈性墊的作用。

5.()脊柱的上端承托腦顱,胸段借助與胸骨連結構成胸廓,舐、尾段與馥骨共同圍成

骨盆。

6.()男、女性的骨盆,在形態結構上區別并不大。

7.()胸廓由12塊胸椎、12對肋骨、1塊胸骨和它們之間的骨連結共同圍成。

8.()與其他椎骨相比較,頸椎的主要特點是:椎體小、橫突上有橫突孔,除環椎外其

他頸椎棘突的末端都有分叉的結構。

9.()上肢帶骨包括鎖骨、肩胛骨和肱骨。

10.()膝關節內的關節盤為半月形,稱為關節半月板。

11.()人類胸廓與動物的不同,人類出現了橫徑大于矢狀徑,上窄下寬近似圓錐形的

胸廓。

12.()短骨一般為立方體,多成群分布于承受壓力較大,連接牢固且較靈活的部位,

如跑骨和腕骨。

13.()顱位于脊柱上方,由8塊顱骨組成。

14.()肘關節包括肱機關節、肱尺關節和橫尺近側關節,是一個復關節。

15.()患佝僂病的兒童,由于骨組織中缺少鈣鹽,骨質較柔軟,容易變形,致使胸廓前、

后徑擴大,胸骨明顯突出,形成雞胸。

16.()胸大肌收縮時可使肱骨內收、旋內。若上肢固定,可向上提肋,擴大胸廓,以

助吸氣。

17.()從幼兒到老年,脊柱一般都是由24塊椎骨,1塊舐骨和1塊尾骨組成。

21

18.()胸椎在椎體的兩側有肋凹與肋結節相關節,在橫突的末端有橫突肋凹與肋骨小

頭相關節。

19.()關節面、關節腔、滑膜和關節內的滑液,都是維持關節靈活性的因素。

20.()各椎弓間的韌帶連結都是纖維連結。

21.()膈的周圍是腱質部,中央是肌質部。

22.()關節是骨連結,骨連結是關節。

23.()足弓可緩沖行走時對身體所產生的震蕩,還有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

的作用。

24.()不同種類的骨,骨密質、骨松質的分布狀況均?致,即骨密質分布在骨的表面,

而骨松質分布在骨的內部。

25.()胸鎖關節是上肢與軀干連結的唯一關節。

26.()新生兒顱的高度約占身高的1/4,而成人顱則占l/6o

27.()骨骼肌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般可分為長肌、短肌、扁肌和不規則肌。

28.()關節軟骨內無血管、神經,其營養由滑液和關節囊周圍的血管供應。

29.()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隨年齡增長而變化。

30.()縫匠肌的主要作用是屈小腿,并使已屈的小腿旋內,并協助伸大腿。

31.()體內外的許多因素,如勞動、體育鍛煉和營養條件等,都可對骨的生長發育和

形態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

32.()骸關節屬杵臼關節,運動范圍不如肩關節大。

答案:

1.C2.A3.B4.D5.A6.C7.D8.B9.BIO.Bll.B12.E13.B14.D15.C16.D17.D

18.D19.D20.C21.B22.A23.B24.D25.E26.D27.C28.C29.D30.D31.A32.B

33.D34.E35.E36.C

1.正確2.錯誤3.錯誤4.正確5.正確6.錯誤7.錯誤8.錯誤9.錯誤

10.正確11.正確12.正確13.錯誤14.正確15.正確16.正確17.錯誤

18.錯誤19.正確20.正確21.錯誤22.錯誤23.正確24,錯誤25.正確

26.錯誤27.錯誤28.正確29.正確30.錯誤31.正確32.正確

22

第3章循環系統

選擇

1.胎兒的動脈血與靜脈血出現首次混合的部位是。

A、下腔靜脈B、上腔靜脈C、左心房D、右心房E、肝

2.管壁中膜有40?70層彈性膜的血管是()

A、大靜脈B、中靜脈C、小靜脈D、大動脈E、中動脈

3.對心血管功能不正確的描述是()

A、代謝產物的運輸B、產生和分泌多種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質

C、參與機體的體液調節I)、營養物質的運輸E、所有動脈內均含有動脈血

4.以下簡稱彈性動脈的是()

A、大動脈B、中動脈C、小動脈D、微動脈E、肌性動脈

5.右冠狀動脈給心供血的區域是()

A、右心房、右心室后壁和左心室前壁B、右心房、左心室后壁及室間隔的一部分

C、左心房、左心室后壁及右心室后壁D、左心房、右心室后壁和左心室前壁

E、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和左心房

6.關于淋巴管特點的丕正確描述是()

A、瓣膜多B、淋巴管數量多,彼此間吻合廣泛C、淋巴管在行程中有淋巴結介入

D、管徑較小、壁薄E、淋巴管與靜脈相比在分布上沒有深淺之分

7.心底朝向()

A、上方B、下方C、右前方D、右后上方E、右后下方

8.從斷面觀察,毛細血管的一般結構是()

A、由12層扁平的內皮細胞附在基膜上,其外面包有肌細胞

23

B、山1-2層扁平的內皮細胞附著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周細胞

C、由13個單層扁平的內皮細胞和基膜上組成,在兩者之間包有周細胞

D、山廠2個單層的內皮細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面包有衛星細胞

E、扁平的內皮細胞和周細胞相間存在于基膜上

9.門靜脈的主要屬支有()

A、腸系膜上、下靜脈和腎上腺靜脈B、腸系膜下靜脈、脾靜脈和精索內靜脈

C、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和卵巢靜脈D、腸系膜上、下靜脈和脾靜脈

E、脾靜脈和腎靜脈

10.構成心骨骼的組織是()

A、疏松結締組織B、致密結締組織C、骨組織D、軟骨組織E、心肌組織

11.下列血管稱為外周阻力血管的是()

A、毛細血管B、小動脈和微動脈C、小動脈和微靜脈D、小靜脈和微靜脈

E、微動脈和微靜脈

12.血竇存在于()

A、肝B、脾C、骨髓D、某些內分泌腺E、以上都是

13.關于靜脈瓣的正確描述是()

A、將血液從心房引向心室B、具有雙向開放的功能C具有阻止靜脈血向心回流的作用

D、是靜脈血管中普遍存在的結構E、是由靜脈內膜突向管腔而形成的皺褶

14.下列組織和器官中,含有豐富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的是()

A、軟骨腦脊髓B、骨髓軟骨晶狀體C、空腸回腸大腸

D、小腸腦膀胱E、骨髓大腸脊髓

15.無毛細血管分布的組織是()

A、骨組織B、上皮組織C、肌腱D、平滑肌E、韌帶

16.右冠狀動脈()

A、發自主動脈弓B、發出前室間支C、營養左心房D、無分支

24

E、沿冠狀溝右行,進入后室間溝

17.下面哪項不是左心室內的結構()

A、左房室瓣B、動脈圓錐C、肉柱D、腱索E、乳頭肌

18.胎兒肺動脈中的血大部分經過動脈導管注入()

A、升主動脈B、降主動脈C、左心房D、左心室E、右心房

19.對靜脈特點不正確的描述是()

A、三層膜的分界比動脈清楚B、體循環的靜脈分淺、深兩組

C、靜脈的吻合支較豐富1)、一般的靜脈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靜脈瓣

E、體循環的深靜脈多與相應的動脈伴行

20.對心臟構造不正確的敘述是()

A>在成人右心房的房間隔下部有卵圓形的卵圓窩B、右房室口有3片右房室瓣

C、主動脈口有三個半月形的主動脈瓣I)、左房室口有2片左房室瓣

E、動脈圓錐通向肺動脈開口處有二個半月形的肺動脈瓣

21.腋動脈()

A、于第一肋外緣處接續鎖骨下動脈B、于背闊肌下緣處接續鎖骨下動脈

C、發出胸廓內動脈1)、發出甲狀頸干E、從頸動脈發出

22.周細胞存在于()

A、小動脈內皮和基膜間B、微動脈內皮和基膜間

C、毛細血管內皮和基膜間I)、毛細血管基膜外E毛細淋巴管內皮和基膜間

23.頸外動脈的直接分支有()

A、甲狀腺下動脈B、甲狀腺上動脈C、胸廓內動脈D腦膜動脈E椎動脈

24.小動脈管壁是()

A、管徑<0.3mmB、它的管壁三層結構比較完整C、無內彈性膜

D、屬于肌性動脈E、以上都不是

25.對頸總動脈丕正確的描述是()

25

A、是營養頭頸部的主干B、左右各一支,都起于主動脈弓

C、頸總動脈上升到甲狀軟骨上緣平面后又分為頸內和頸外動脈

D、頸總動脈末端分叉的后方有頸動脈體為化學感受器

E、從頸總動脈分出的頸內動脈起始處有頸動脈竇為壓力感受器

26.不直接與右心房相通的出入口是()

A、上腔靜脈B、冠狀竇C、下腔靜脈D、右房室口E、右冠狀動脈

27.心壁內蒲肯野纖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