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大運河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豐厚)哉。”材料說明“大運河”的開通(

)A.實現了隋朝南北統一B.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C.成為各民族交往紐帶D.有利于中外友好往來

2、隋唐時期確立的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官員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科舉制D.行省制

3、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表述與她相關的是(

)A.起兵反隋,建立唐朝B.勤于政事,虛心納諫C.勵精圖治,唐朝進入鼎盛時期D.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下圖是根據傅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整理出的中國古代經濟發展趨勢圖。下列對經濟發展趨勢圖解讀正確的是(

A.①指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使經濟發展B.②指孝文帝改革使經濟得以恢復發展C.③指唐玄宗時期唐朝經濟達到鼎盛D.④指兩宋時期政權并立使經濟衰落

5、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學,最為光彩奪目的是(

)A.樂府B.詩歌C.詞D.戲劇

6、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動蕩時期。開國君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為圖霸業,征戰不休,人民備受戰亂和分裂之苦。這一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實質上是(

)A.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并立B.黃河流域封建政權的頻繁更迭C.階級矛盾的嚴重激化D.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和擴大

7、在歷史學習中,要關注歷史教科書的目錄,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請你根據下面的目錄,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標題(

)第6課北宋的政治

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8、宋朝時期,江南人民將農田和水利集合起來的創造是A.河港B.翻車C.秧馬D.圩田

9、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后經歷了數次重大的演變。貨幣在宋代出現的演變是(

)A.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B.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C.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D.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

10、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多姿多彩,造型各異的瓷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中國作為“瓷國”享譽世界。從下面各朝瓷器中,你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我國的制瓷水平高B.景德鎮是我國的制瓷中心C.中國的瓷器產量世界第一D.瓷器是宮廷的專用物品

11、《沁園春·雪》中寫道:“惜秦皇……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指的是哪一位英雄人物:()A.嬴政B.李世民C.趙匡胤D.鐵木真

12、某校歷史學習小組計劃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要按照北京城的山史沿革考察以下地點。他們考察的順序應為(

①明城墻遺址②金中都水關遺址③元大都城墻遺址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13、下圖顯示西漢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戶數的變化。此變化反映了

A.經濟重心南移B.中央集權加強C.北方財富增長D.民族政權并立

14、著名學者余秋雨指出:“中國古代文學主流表達形式經歷了賦——詩——詞——曲——小說的變化過程。”這一變化過程反映出

①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②市民文化的逐漸繁榮

③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

④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史學兩司馬”中北宋司馬光編寫的編年體通史巨著是A.《資治通鑒》B.《史記》C.《漢書》D.《唐書》

16、下圖中歷史人物的共同之處是

A.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B.都沉重打擊了東南倭寇的侵犯C.都多次擊退了西方荷蘭的入侵D.都維護了清王朝的王權和利益

17、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長城,其目的是為了A.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侵B.促進北方經濟的發展C.推動了作戰方式的演變D.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18、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揚國威和到西洋“取寶”B.獲取經濟效益C.海外移民D.殖民擴張

19、明朝末年流行這樣一首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關于這首歌謠說法正確的是(

)A.表達了人們擁護李自成起義軍B.表達了人們對黃巾起義的擁護C.表達了人們對黃巢起義的擁護D.反映了明朝滅亡的史實

20、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其進步性的表現(

)A.推行行省制度B.實行民族歧視政策C.促進民族融合D.實現了國家統一

21、17至18世紀,當歐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將人們引向光明時,東方的中國人正逐步被禁錮于“思想的牢籠”。“思想的牢籠”指的是(

)A.焚書坑儒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八股取士D.閉關鎖國

22、“它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被譽為‘國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材料中的“它”是A.《紅樓夢》B.京劇C.昆劇D.《本草綱目》

23、1683年,清軍進攻臺灣,鄭氏軍隊戰敗,清政府將臺灣納入清朝的版圖。第二年,清政府設立臺灣府,隸屬()A.福建省B.浙江省C.廣東省D.江蘇省二、綜合題

24、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①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

②八股取士

③設軍機處

④取消中書省,設“三司”

⑤三省六部制

⑥行省制度?材料二:根據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決國家種種問題”的基本信條,隋唐時期把平等競爭機制引入選官制度,向社會各階層人士敞開了入仕的大門。——摘編自張國安《中國古代文官選拔制度及其現代借鑒》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使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七年級下冊7~9頁材料四: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七年級下冊30頁

(1)依據材料一,選出分屬于元朝和清朝的地方管理機構。

(2)材料二中“選官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制度創立的重大歷史意義。

(3)唐太宗、唐玄宗時期都出現了盛世局面。這兩個盛世局面的名稱分別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了宋朝實行何種政策?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太祖實施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25、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代藩鎮分布圖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后期形成的局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局面帶來的影響。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宋太祖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

中國地方行政區劃,自秦漢以來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統治者吸取了漢唐以來地方割據勢力據險對抗中央政府這一教訓,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極力避免某一地區成為地方長官據險稱雄的國中之國、地方區域的設置,人為地使自然區域割開,造成犬牙交錯的局面。——李孔懷《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名稱,并概括其目的。材料三

清軍入關后,雖然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但還沒有完成全國真正統一的任務。康熙皇帝經過極大的努力……終于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統治者為“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新疆、西藏地區分別做了哪些“努力”?材料四

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在統一觀念主導下實現和維護中華民族大融合、大一統的歷史,自秦統一后的2200年間,中國統一或基本統一的時間占2/3以上,歷史上每一次民族對峙、國家分裂之后,最終的結局仍是民族大融合與新的空前大一統國家的出現。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保持發展上的連續性,就在于文化認同與國家統一相輔相成。可以說國家統一的理念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胎記,是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與理性追求。——《瞭望新聞周刊》

(4)依據材料四,指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以及這一主流形成的內在因素。

26、學校組織了歷史專題學習探究活動,小齊同學的任務是完成《古代科技發展歷程》的材料編寫,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錄;古代科技發展歷程

示例

第一章先秦至秦漢﹣奠基發展

第1節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第2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第二章魏晉南北朝至宋元﹣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