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魏書》逐章(節)解讀CATALOGUE目錄帝紀第一序紀帝紀第二太祖紀帝紀第三太宗紀帝紀第四世祖紀上帝紀第四世祖紀下宗紀帝紀第五高宗紀帝紀第六顯祖紀帝紀第七高祖紀上CATALOGUE目錄帝紀第七下高祖紀下帝紀第八世宗紀帝紀第九肅宗紀帝紀第十孝莊紀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后廢帝安定王〓出帝平陽王帝紀第十二孝靜紀列傳第一皇后列傳列傳第二神元平文諸帝子孫CATALOGUE目錄列傳第三昭成子孫列傳第四道武七王列傳第五明元六王列傳第六太武五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八文成五王列傳第九上獻文六王CATALOGUE目錄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列傳第十孝文五王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三長孫嵩長孫道生列傳第十四長孫肥尉古真列傳第十五穆崇列傳第十六列傳第十七奚斤叔孫建CATALOGUE目錄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九于栗磾列傳第二十列傳第二十一列傳第二十二列傳第二十三崔浩列傳第二十四李順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六刁雍王慧龍韓延之袁式CATALOGUE目錄列傳第二十七李寶列傳第二十八陸俟列傳第二十九源賀列傳第三十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四竇瑾許彥李欣列傳第三十五盧玄CATALOGUE目錄列傳第三十六高允列傳第三十七李靈崔鑒列傳第三十八尉元慕容白曜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一李孝伯李沖列傳第四十二游雅高閭列傳第四十三游明根劉芳列傳第四十四鄭羲崔辯CATALOGUE目錄列傳第四十五高祐崔挺列傳第四十六楊播列傳第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八韓麒麟程駿列傳第四十九列傳第五十李彪高道悅列傳第五十一王肅宋弁列傳第五十二郭祚張彝列傳第五十三邢巒李平CATALOGUE目錄列傳第五十四李崇崔亮列傳第五十五崔光列傳第五十六甄琛高聰列傳第五十七崔休裴延俊袁翻列傳第五十八列傳第五十九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一列傳第六十二爾朱榮CATALOGUE目錄列傳第六十三列傳第六十四盧同張烈列傳第六十五列傳第六十六孫紹張普惠列傳第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八列傳第六十九列傳第七十李琰之祖瑩常景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CATALOGUE目錄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列傳儒林第七十二列傳文苑第七十三列傳孝感第七十四列傳節義第七十五列傳良吏第七十六列傳酷吏第七十七列傳逸士第七十八列傳術藝第七十九CATALOGUE目錄列傳列女第八十列傳恩幸第八十一列傳閹官第八十二列傳第八十三列傳第八十四僭晉司馬叡賨李雄列傳第八十五列傳第八十六島夷蕭道成島夷蕭衍列傳第八十七列傳第八十八CATALOGUE目錄列傳第八十九列傳第九十西域列傳第九十一列傳第九十二自序志第一天象一之一志第二天象一之二志第三天象一之三志第四天象一之四志第五地形二上CATALOGUE目錄志第六地形二中志第七地形二下志第八律歷三上志第九律歷三下志第十禮四之一志第十一禮四之二志第十二禮四之三志第十三禮四之四志第十四樂五CATALOGUE目錄志第十五食貨六志第十六刑罰七志第十七靈征八上志第十八靈征八下志第十九官氏九志第二十釋老十01帝紀第一序紀介紹了北魏的創立者及其家族背景。描述了北魏初期的政治和軍事活動。記述了北魏的起源和早期歷史。帝紀第一序紀02帝紀第二太祖紀010203記述了太祖皇帝一生的重要事跡和成就。展現了太祖皇帝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貢獻。通過本紀可以深入了解北魏初期的歷史背景和發展軌跡。帝紀第二太祖紀03帝紀第三太宗紀《魏書》中的太宗紀主要記載了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的生平事跡和統治時期的重大事件。帝紀第三太宗紀拓跋嗣是太祖道武帝的長子,其統治時期北魏政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太宗紀在《魏書》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后人研究北魏歷史和太宗皇帝提供了寶貴資料。04帝紀第四世祖紀上主要內容本章主要記載了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的生平事跡,包括其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成就。歷史背景拓跋燾是北魏的杰出君主,他在位期間統一了北方,并對外擴張,使得北魏國力達到鼎盛。人物關系本章涉及世祖太武帝與朝臣、將領、宗室成員等人物之間的互動關系。帝紀第四世祖紀上05帝紀第四世祖紀下宗紀反映了當時北魏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狀況。包含了與其他政權如劉宋、柔然等的外交關系和戰爭情況。記述了世祖(拓跋燾)下半生的重大事件和決策。帝紀第四世祖紀下宗紀06帝紀第五高宗紀出身與早年經歷高宗文成皇帝,名拓跋濬,是恭宗景穆皇帝的長子,母親是閭氏。他在真君元年六月出生在東宮。年少時便以聰明通達著稱,世祖非常喜愛他,常常將他帶在身邊,被稱為世嫡皇孫。帝紀第五高宗紀即位與執政正平二年十月戊申日,高宗在永安前殿登上皇帝位,隨后進行大赦并改年號。他在位期間風格獨特,每當有大政方針,他常參與決策。晚年與傳承關于高宗皇帝的晚年和繼承人的選擇,在《魏書》中也有詳細記載,體現了他對國家長遠發展的深思熟慮。07帝紀第六顯祖紀顯祖獻文皇帝,名弘,高宗文成皇帝長子,母為李貴人,興光元年秋七月生于陰山之北。出生與早年太安二年二月,被立為皇太子,展現出聰睿機悟、仁孝純至的品質。立為太子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即位為皇帝,大赦天下,并尊皇后為皇太后。登基為帝帝紀第六顯祖紀01020308帝紀第七高祖紀上北魏前期政治混亂,社會動蕩,高祖拓跋宏在馮太后的支持下即位,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即位背景推行均田制,改善農民生活;實行三長制,加強基層管理;進行漢化改革,提高文化水平。改革措施北魏國力逐漸增強,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為后來的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改革成果帝紀第七高祖紀上09帝紀第七下高祖紀下對土地進行重新分配,確保農民有地可種,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實行均田制設立三長制推行漢化政策加強基層行政組織,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提升鮮卑族的文明程度。帝紀第七下高祖紀下10帝紀第八世宗紀010203諱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曰高夫人。太和七年閏四月出生于平城宮,二十一年正月立為皇太子。二十三年夏四月即位于魯陽,實施大赦,委政宰輔,開始其統治時期。帝紀第八世宗紀11帝紀第九肅宗紀帝紀第九肅宗紀010203肅宗孝明皇帝,名元詡,是宣武帝元恪的次子在位期間,年幼的肅宗實際上并未掌握實權,大權旁落于其母靈太后之手肅宗在位期間,北魏政權動蕩不安,發生了多次反叛和政變12帝紀第十孝莊紀帝紀第十孝莊紀早期經歷在肅宗朝初期,因其父彭城王勰有魯陽翼衛的功勛,子攸被封為武城縣開國公。他自幼在宮中陪伴肅宗讀書,長大后風度出眾,容貌俊美。官職遷升曾任中書侍郎、城門校尉等職,并深得肅宗信任,長期在宮中值宿。后來升遷為散騎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八月進封為長樂王,之后轉為侍中、中軍將軍。名字與出身孝莊皇帝,名子攸,是彭城王勰的第三子,母親是李妃。03020113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后廢帝安定王〓出帝平陽王詳細闡述了廣陵王在位的起止時間以及當時的政治背景。在位時間及背景列舉了廣陵王在位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和決策,如政策改革、重要戰役等。重要事件與決策對廣陵王的性格特點和執政風格進行了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與執政風格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后廢帝安定王〓出帝平陽王14帝紀第十二孝靜紀描述了孝靜帝從被推舉為帝到遷都鄴城的過程。記載了孝靜帝在位期間的重要政治事件和人事變動。孝靜皇帝元善見的登基與統治時期的事跡。帝紀第十二孝靜紀15列傳第一皇后列傳皇后生平介紹了皇后的家族出身,以及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影響力。家族背景后代情況概述了皇后的子女情況,包括他們的成就和對歷史的影響。詳細記錄了各位皇后的生平事跡,包括她們的出生、成長經歷以及婚姻狀況等。列傳第一皇后列傳16列傳第二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神元平文諸帝子孫010203拓跋珪神元皇帝之子,北魏道武帝,為北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拓跋嗣平文帝拓跋郁律的長子,北魏明元帝,繼承父親遺志,致力于統一北方。拓跋燾拓跋嗣之子,北魏太武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對外擴張疆土,對內進行改革。17列傳第三昭成子孫本章主要記載了昭成子孫的事跡和貢獻。主要人物該章節所描述的歷史時期和背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歷史背景通過昭成子孫的傳記,展示了他們的品德、才能以及對北魏王朝的忠誠。主題思想列傳第三昭成子孫18列傳第四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道武七王歷史背景介紹了北魏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政治環境,為理解七王的故事提供了歷史框架。人物關系詳細闡述了七王與道武帝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各自在歷史上的角色和影響。主要內容本章主要記載了道武帝的七個兒子的生平和事跡。19列傳第五明元六王01軍事才能拓跋儀曾多次率軍出征,以軍事才能著稱,為北魏的穩定立下赫赫戰功。列傳第五明元六王02政治智慧除了軍事才能,拓跋儀還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他在處理朝政事務時表現出色,贏得了朝野的贊譽。03晚年遭遇然而,拓跋儀的晚年卻并不好過,因被猜忌而遭到貶謫,最終在流放地度過了余生。20列傳第六太武五王列傳第六太武五王太武五王身份及關系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五個兒子,分別為景穆太子晃、晉王伏羅、東平王翰、臨淮王譚、廣陽王建。歷史地位與影響太武五王在北魏政治、軍事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對北魏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相關歷史事件涉及太武五王的重要歷史事件包括皇位爭奪、政治斗爭以及對外戰爭等。21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記載內容本章主要記載了景穆帝的十二個兒子的生平事跡和性格特點。歷史背景北魏時期,皇族內部斗爭激烈,景穆十二王作為皇室成員,其命運與政治緊密相連。人物關系詳細闡述了十二王之間的兄弟情誼、權力爭奪以及他們與當時其他政治勢力的關系。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22列傳第七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景穆十二王元恂拓跋濬長子,封為太子,但因其品行問題被廢,后被囚禁并賜死。拓跋濬次子,封為京兆王,但因謀反失敗而被囚禁,最后自殺身亡。元愉拓跋濬四子,歷任多個要職,后因高肇的誣陷而被宣武帝所殺。元懌23列傳第七下景穆十二王性格勇猛,善于騎射,曾多次平定叛亂,對北魏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元恂聰明伶俐,精通文學,但性格狂放不羈,后因謀反被處死。元愉為人穩重,有謀略,曾參與多場戰役并取得勝利,后因病去世。元嘉列傳第七下景穆十二王24列傳第八文成五王歷史背景北魏時期,政治局勢復雜多變,這些王子們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走向。主要內容本章主要記載了文成帝時期的五位重要王子的事跡和貢獻。人物特點這些王子們性格各異,有的英勇善戰,有的聰明睿智,共同為北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列傳第八文成五王25列傳第九上獻文六王本章主要記載了獻文帝的六個兒子及其后裔的事跡和貢獻。主要內容詳細闡述了六王之間的親緣關系、政治立場以及與其他皇室成員的互動。人物關系覆蓋了北魏時期的一段較長歷史時期,展現了六王及其后裔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活動。時間跨度列傳第九上獻文六王26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咸陽王元禧元禧是獻文帝的第六子,他聰明伶俐,好學不倦。在北魏孝文帝時期,他歷任多個職位,表現出色。后因涉及謀反被賜死。彭城王元勰元勰是獻文帝的第七子,他才思敏捷,善于詩文。他歷任要職,對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后因高肇的誣陷而被殺。南安王元楨元楨是獻文帝的第八子,他性格豁達大度,不拘小節。他曾平定叛亂,立下赫赫戰功。后因涉及謀反被殺。27列傳第十孝文五王封地與官職封為高陽王,官至相州刺史。才華與成就頗具文學才華,與當時的文化名流交往甚密,推動了北魏文化的繁榮。性格與命運性格寬和,受到士人敬仰,但因權力斗爭被牽連,最終遭遇不幸。列傳第十孝文五王28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一中記載了衛操、莫含、劉庫仁等人物的事跡。主要人物衛操,字德元,是代地人。他少時便通曉武藝,有才能和謀略。晉朝征北將軍衛瓘任命他為牙門將。衛操在始祖逝世后,與從子衛雄及其宗室鄉親等十數人同來歸附,并勸說桓帝、穆帝招納晉人,使得歸附的晉人逐漸增多。桓帝對他很贊賞,任命他為輔相,委以國事。衛操的生平與貢獻劉庫仁是另一重要人物,關于他的具體事跡和貢獻,在列傳第十一中也有詳細記載,但具體內容需查閱《魏書》原文以獲取準確信息。劉庫仁的相關事跡29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二文化貢獻列傳第十二中的人物不僅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還在文化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他們通過講授經書典籍、參與朝廷政事等方式,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些人物的活動和貢獻,為我們了解當時的文化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歷史事件此列傳中還涉及了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例如,燕鳳與苻堅的對話揭示了當時北方與南方的力量對比和戰略考量,同時也展示了燕鳳的智謀和口才。這些事件對于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政治局勢具有重要意義。人物記載列傳第十二中詳細記載了多位重要人物的事跡。其中包括燕鳳、許謙等具有文學才能和專業知識的人物,他們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著顯著的貢獻。30列傳第十三長孫嵩長孫道生早年經歷長孫嵩在北魏建立初期即已嶄露頭角,歷任要職,展現出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輔佐明元帝對抗柔然列傳第十三長孫嵩長孫道生明元帝在位期間,長孫嵩積極參與朝政,為北魏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長孫嵩曾多次率領軍隊與柔然作戰,保衛了北魏的邊疆安全。31列傳第十四長孫肥尉古真列傳第十四長孫肥尉古真隨從征戰長孫肥在早年便隨從道武帝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是北魏的重要將領之一。忠誠勇猛政治智慧他忠誠于道武帝,勇猛善戰,多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道武帝的安全。除了軍事才能,長孫肥還具備一定的政治智慧,能夠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為北魏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32列傳第十五穆崇穆崇早年跟隨太祖拓跋珪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深得太祖信任。早期經歷職位變遷晚年遭遇隨著北魏政權的建立與穩固,穆崇歷任要職,包括將軍、刺史等,對北魏的政治和軍事有著重要影響。在晚年,穆崇因罪被貶,但最終仍得到平反,其后代也在北魏政權中占據重要地位。列傳第十五穆崇33列傳第十六010203和跋是代郡人,世代統領部落,因才華和善辯而聞名。他被太祖擢升為外朝大人,參與軍國大事的謀劃,并多次成功出使,后被賜爵位為日南公。和跋后因驕奢淫逸,不改正錯誤,被太祖逮捕并在路旁施刑,其全家也被誅殺。列傳第十六34列傳第十七奚斤叔孫建早期經歷奚斤在北魏建立初期即跟隨道武帝拓跋珪,因戰功卓著而逐漸受到重用。軍事成就奚斤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曾參與平定中原、征服后燕等重要戰役,為北魏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政治地位作為北魏的重要將領,奚斤在政治上也具有一定地位,曾任多個要職,對北魏的政治和軍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020301列傳第十七奚斤叔孫建35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八王建廣寧人,祖姑為平文皇后。在太祖征伐過程中屢建戰功,如打敗二十多個部落,被賞賜奴婢和牲畜。在征伐慕容寶的過程中,提出了坑殺俘虜的建議,雖然后來太祖后悔,但也顯示了王建的軍事策略。此外,王建在攻城和治理地方上也有貢獻。01王豐、王支王建的伯祖和堂兄,因為與皇室的關系而位高權重。02安同雖未在列傳第十八中詳細描述,但也是同時期的重要人物,與其他列傳人物有關聯。0336列傳第十九于栗磾列傳第十九于栗磾軍事才能他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將領,多次率領軍隊征戰,取得了顯著的戰績。家世背景于栗磾出身于北魏的名門望族,其家族在北魏政權中占據重要地位。政治成就除了軍事才能外,于栗磾還在政治上有所建樹,曾擔任多個重要職位,為北魏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了貢獻。37列傳第二十崔逞與高湖同時代的人物,受到高湖的敬重,其生平事跡在列傳中也有詳細記載。封懿另一位重要人物,其家族背景顯赫,多人在北魏擔任要職,對當時政治有重要影響。高湖字大淵,勃海蓚人,機智敏銳,歷任顯職,最終歸國,對北魏有惠政,享年七十,謚曰敬。列傳第二十38列傳第二十一人物記載列傳第二十一主要記載了宋隱、王憲等人的事跡。其中,宋隱以其孝順、專精好學和仕途經歷被詳細描述。王憲則以其身世背景和為官清廉著稱。事跡概述宋隱在慕容垂時期已有仕途經歷,后太祖平中山時拜為尚書吏部郎,其性格孝順,對子侄有深切的教誨。王憲則在皇始中歸誠太祖,因其出身名門且品行端正,受到重用,歷任多個職位,均以清廉著稱。歷史價值列傳第二十一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這些歷史人物的具體事跡和性格特征,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環境。通過研究這些列傳,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北魏時期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列傳第二十一39列傳第二十二京兆人,以善騎射和忠誠著稱,曾在太宗危難中舍身相救,受到太宗的高度信任和賞賜。王洛兒列傳第二十二代地人,以忠厚被選入東宮,后成為太宗的帳下帥,因盡力侍衛太宗而受封賞。車路頭二人事跡在列傳中亦有記載,但具體細節和成就需查閱原文以獲取。陳建、萬安國40列傳第二十三崔浩010203崔浩,字伯淵,清河人,是白馬公玄伯的長子。他自幼愛好文學,博覽經史,對于天文、陰陽和百家之言都有深入的研究。在其弱冠之年便擔任直郎,后轉任著作郎,因其書法精湛,常被太祖留在身邊。列傳第二十三崔浩41列傳第二十四李順列傳第二十四李順01李順字德正,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出身于趙郡李氏東祖。李系,曾任慕容垂的員外散騎侍郎、東武城縣令,以治理能力聞名。后由北魏道武帝任命為平棘縣令,死后被追封為寧朔將軍、趙郡太守、平棘男。李順廣泛涉獵經史,有才能和謀略,因此在當時很有名望。0203出身與家庭父親才華42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五司馬悅本章節的重要人物之一,通過察獄表現出色,多次攻克義陽,并且在戰場上屢建奇功。01司馬朏司馬悅之子,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并尚世宗妹華陽公主,可惜在公主去世后不久也去世了。02司馬鴻、司馬孝政分別為司馬朏的子和孫,他們的事跡和結局也在本章節中有所描述。0343列傳第二十六刁雍王慧龍韓延之袁式01家族背景出自渤海饒安的世家,其高祖刁攸是西晉御史中丞,曾祖刁協在司馬睿渡江后定居京口并官至尚書令。早期經歷因劉裕誅殺桓玄后牽連到刁氏家族,刁雍被家族舊吏藏匿,后投奔姚興并在其政權下任職太子中庶子。歸魏及貢獻泰常二年歸順魏國,后在黃河、濟水之間招集流民,對抗劉裕的軍隊,并在多次戰役中表現突出,如斬殺劉裕將領李嵩,進駐固山等。列傳第二十六刁雍王慧龍韓延之袁式020344列傳第二十七李寶列傳第二十七李寶在西涼滅亡后,李寶被沮渠蒙遜俘獲并遷徙到姑臧縣,但后來他跟隨舅舅唐契逃亡到伊吾,并在那里臣服于柔然。他出身于隴西李氏家族,是涼武昭王李暠的孫子,其父李翻曾擔任過驍騎將軍以及祁連、酒泉、晉昌三郡的太守。李寶,字懷素,小字衍孫,出生于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是北魏時期的重要大臣。01020345列傳第二十八陸俟要點三出身與家世陸俟出身于代北豪族,世代為部落首領。其曾祖父陸干、祖父陸引都曾管領部落,父親陸突在道武帝時屢建戰功,被拜為厲威將軍、離石鎮將。早年經歷陸俟少年時便以聰慧和有謀略著稱。在天賜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陸俟開始擔任官職,歷任侍郎、內侍,并襲爵關內侯,后轉任龍驤將軍、給事中,負責吏部和御史臺事務。政績與貢獻陸俟多次平定叛亂,在任冀州刺史期間,其政績考核名列第一。此外,他還成功懷柔羌戎,并追討叛逃的金崖等人。列傳第二十八陸俟01020346列傳第二十九源賀列傳第二十九源賀源賀出生于北魏名門望族,自幼聰慧好學,具備出色的文化素養和武藝。早期經歷源賀歷任多個要職,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為北魏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政治生涯晚年源賀因政治斗爭遭到排擠,但仍保持高尚的品德,深受百姓愛戴。晚年遭遇47列傳第三十010203記錄了烏丸、鮮卑等東夷部族的歷史和習俗。詳述了這些部族與中原王朝(尤其是曹魏)的交往和沖突。描繪了這些部族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特點。列傳第三十48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一嚴棱馮翊臨晉人,遇亂避地河南,后歸降太宗,有清廉之稱,享年九十歲。毛修之字敬文,滎陽陽武人,原為劉裕部下,后被北魏俘獲,因功拜為吳兵將軍,常在太官,主進御膳。唐和與房法壽等人一同歸降北魏,后憑功勞獲得爵位和官職。劉休賓與房法壽等人一同歸降北魏,后受到朝廷的禮遇。49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二人物評價宇文福性格忠清,在公務上嚴毅,以信義治理民眾,因此得到了很好的聲譽。他解任后還被贈予車騎大將軍、定州刺史等職務,可見他在北魏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主要事跡宇文福在北魏期間參與了多場戰役,表現出色。如在高祖南討時,他領精騎一千專殿駕后,隨后又轉驍騎將軍,參與了對南陽的征討。在某次戰役中,他領兵出擊,身先士卒,使得敵軍大奔潰,因此被賜爵昌黎伯。此外,他在地方治理上也有顯著成績,如他在建安攻降后以功勛封襄樂縣開國男,并在多個地方擔任太仆卿和鎮北將軍等職。人物介紹本列傳主要記載了宇文福的生平事跡。宇文福,河南洛陽人,其家族有擁部大人的世襲職位,他本人在北魏歷任多個要職,以忠清和嚴毅著稱。50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三主要人物本列傳主要記載了韋閬的族弟韋珍的生平事跡。事跡概述韋珍在年輕時便有志氣和節操,出仕后歷任多個職位,均以忠誠和才干著稱。他曾被派往招撫蠻地,成功宣揚了朝廷的恩澤,并使大量蠻人歸附。此外,韋珍在軍事上也有顯著成就,曾率領軍隊打敗南齊軍,并成功解圍被敵軍圍攻的城池。人物評價韋珍一生忠誠于國家,其品行和才干均得到了高祖的贊賞和提拔。他在邊疆治理和軍事斗爭中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勇氣,為北魏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51列傳第三十四竇瑾許彥李欣頓丘衛國人,自稱為漢司空融的后代,因高祖成為頓丘太守而在此定居。列傳第三十四竇瑾許彥李欣年少時以文學才華聞名,歷任中書博士、中書侍郎,并被賜予繁陽子的爵位,加封寧遠將軍。參與軍國大事的謀劃,多次建立軍功,后升為秘書監,進爵為衛國侯,又加封為冠軍將軍,轉任西部尚書。52列傳第三十五盧玄盧玄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貢獻,以及與其他重要人物的關系。盧玄及其家族成員在后世的評價和傳承。盧玄的生平事跡,包括其家族背景、個人品行和才華。列傳第三十五盧玄53列傳第三十六高允列傳第三十六高允010203字伯恭,勃海人,祖上為名門望族。父親高韜少時以英朗知名,在慕容垂朝中任職,后太祖平中山時歸順,并任丞相參軍,但早逝。高允自幼喪父,卻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品德,受到清河崔玄伯的贊賞。54列傳第三十七李靈崔鑒出身于名門望族,世代為官,家學淵源。列傳第三十七李靈崔鑒家族背景歷任多個職位,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政治生涯精通經史,著有《漢書音義》等作品,對后世影響深遠。學術貢獻55列傳第三十八尉元慕容白曜早期經歷尉元出生于代郡,早年因才干而知名,后在北魏朝廷中任職。軍事才能尉元曾多次率領軍隊出征,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北魏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政治智慧除了軍事才能,尉元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善于處理各種復雜關系,對北魏的政治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列傳第三十八尉元慕容白曜56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九人物背景韓茂,字元興,是安定安武人,其父親韓耆在永興中從赫連屈丐歸降,被拜為綏遠將軍,后遷龍驤將軍、常山太守,并被賜予安武侯的爵位。功勛事跡韓茂在太宗親征丁零翟猛時作為中軍執幢,表現出色。后在世祖討伐赫連昌等戰役中立下大功,被拜為內侍長,進爵九門侯,加冠軍將軍。他多次參與征戰,戰功顯著,最終官至侍中、尚書左仆射,加征南將軍。人物評價韓茂性格沉毅篤實,雖無文學才能,但每論議都合理。他善于撫眾,勇冠當世,深受朝廷稱贊。57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中包含了多位重要歷史人物的傳記,如趙逸、胡方回、胡叟等。這些人物在北魏歷史中各有重要地位和貢獻。人物介紹列傳第四十此列傳涵蓋了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例如,趙逸的學識淵博和詩詞創作,胡叟的自學成才和才華橫溢,以及他們與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交往等,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細節。內容豐富列傳第四十不僅記錄了這些人物的個人經歷和成就,也反映了北魏時期的社會風貌、政治狀況和文化氛圍。這對于我們研究北魏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歷史價值58列傳第四十一李孝伯李沖列傳第四十一李孝伯李沖家族背景出身于顯赫的家族,世代為官,具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政治生涯歷任多個重要職位,以忠誠和才智著稱,對北魏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人物評價李孝伯以正直、敢言著稱,其政治見解和決策對北魏王朝產生深遠影響。59列傳第四十二游雅高閭游雅的生平事跡游雅是北魏時期的文學家和官員,其生平事跡在《魏書》中有詳細記載,包括他的家族背景、教育經歷、政治生涯等。游雅的文學成就游雅在文學創作方面有著顯著的成就,他的作品以文筆優美、思想深邃而著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游雅的政治貢獻作為北魏時期的官員,游雅在政治上也有不俗的表現,他積極參與國家大事,為北魏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列傳第四十二游雅高閭01020360列傳第四十三游明根劉芳列傳第四十三游明根劉芳游明根,字志遠,廣平任人。其祖上游鱓曾擔任慕容熙樂浪太守,父親游幼在馮跋政權中任職。人物背景經游雅推薦,被世祖提拔為中書學生,后歷任主書、都曹主書等職。因其性格貞慎寡欲、熟悉經典,受到高宗的贊賞。曾多次出使劉駿政權,并受到禮遇。后出任東青州刺史、東兗州刺史,改封新泰侯,以政績清平著稱。仕途經歷高祖時入朝為給事中,以清約恭謹聞名。曾就與蕭賾通使問題發表見解,建議恢復通使。晚年請求退休,但多次上表后才獲準。高祖對其評價甚高,認為他是“朝之舊德,國之老成”。去世后享年八十一歲。晚年及評價01020361列傳第四十四鄭羲崔辯家世背景鄭羲出生于名門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備卓越的才華和品德。學術成就他精通經史,對古代文化有深入研究,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學術遺產。政治生涯鄭羲在北魏政權中擔任重要職位,為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列傳第四十四鄭羲崔辯62列傳第四十五高祐崔挺家族背景出身于名門望族,世代為官,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學成就擅長詩文,作品風格高古,對后世文學產生深遠影響。政治生涯歷任多個職位,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對北魏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列傳第四十五高祐崔挺63列傳第四十六楊播曾祖楊珍在太祖時期歸順北魏,并在上谷太守的任期內去世。楊播自稱是恒農華陰人,出身于弘農楊氏,一個顯赫的家族。父親楊懿在延興末年任職廣平太守,以政績卓著著稱,后被授予寧遠將軍,并最終被追贈為弘農公。他的高祖楊結在慕容氏政權中任職,并且最終在中山相的職位上逝世。祖父楊真曾任河內、清河二郡的太守。列傳第四十六楊播64列傳第四十七劉昶北魏時期的官員和將領,其事跡在《魏書》中有詳細記載。蕭寶夤南北朝時期南齊宗室,后投奔北魏,并在北魏擔任重要職位,其生平在《魏書》列傳第四十七中有詳盡的描述。列傳第四十七65列傳第四十八韓麒麟程駿列傳第四十八韓麒麟程駿韓麒麟,昌黎棘城人,自云漢大司馬增之后。其父韓瑚曾擔任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韓麒麟自幼好學,容貌俊美,善于騎馬射箭。在征南慕容白曜軍事行動中,韓麒麟曾勸阻白曜避免過度殺戮,提出寬威厚惠的策略,使齊人復業,大悅。后來,他被任命為冠軍將軍、齊州刺史,并表現出色。韓麒麟在刑罰方面持謹慎態度,認為刑罰是用來阻止邪惡的,不得已才使用。他提出對新歸附的人應給予更多的機會,建議選拔豪強,增設官員,廣泛招攬賢才。在太和十一年京城大饑荒時,他上表陳述時事,提出古代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的經驗,強調農業的重要性。人物背景軍事成就政治見解66列傳第四十九主要人物列傳第四十九中包括了薛安都、畢眾敬等重要歷史人物。列傳第四十九薛安都的生平與事跡薛安都是河東汾陰人,其父廣曾任司馬德宗上黨太守。他自幼驍勇善騎射,后因事變投奔劉義隆,并在南朝歷經多個職位。最終,他歸降北魏,并被封為河東公,其子孫也多有封賞。畢眾敬的簡略介紹與薛安都同時被提及的畢眾敬,也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雖在文中著墨不多,但其存在和地位在當時也有一定的影響。67列傳第五十李彪高道悅包括其出生背景、家族淵源以及成長經歷等。李彪的生平簡介列傳第五十李彪高道悅詳細描述了李彪在北魏朝廷的任職經歷,以及其政治主張和作為。李彪的政治生涯概述了李彪在歷史上的貢獻,后世對其的評價和影響。李彪的成就與評價68列傳第五十一王肅宋弁王肅家世背景出身名門望族,家學淵源深厚,世代為官。王肅政治生涯歷任多個職位,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對北魏政治有深遠影響。王肅文化貢獻精通儒學經典,致力于文化傳承,對后世影響深遠。030201列傳第五十一王肅宋弁69列傳第五十二郭祚張彝家世背景出身于官宦之家,世代為官,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01.列傳第五十二郭祚張彝政治生涯歷任多個官職,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對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02.人物評價郭祚在歷史上的評價較為復雜,既有正面的贊譽,也有負面的批評。但總體來說,他是一位有才能、有貢獻的政治家。03.70列傳第五十三邢巒李平列傳第五十三邢巒李平歷史價值《魏書》作為二十四史之一,對于研究北魏歷史具有極高的價值。列傳第五十三中關于邢巒和李平的記載,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這兩位歷史人物的詳細生平和貢獻,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和社會背景。通過深入解讀這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北魏時期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李平事跡關于李平的具體事跡,在這一章節中也有詳細描述。雖然他的具體貢獻和經歷與邢巒有所不同,但兩人都以其才能和貢獻在北魏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遺憾的是,由于篇幅限制,這里無法詳細展開李平的所有事跡。邢巒簡介邢巒,字洪賓,是河間鄚人。他的五世祖邢嘏曾被石勒多次征召但未應召。邢巒自幼好學,家境雖貧但志向堅定,博覽群書,因其文才和才干而受人贊賞。他在州郡中被推舉,后來拜為中書博士,逐漸升遷,并受到高祖的賞識。71列傳第五十四李崇崔亮列傳第五十四李崇崔亮成就與評價李崇的治理手法和軍事策略都表現出了他的智慧和才干。他的功績得到了高祖的贊賞,被譽為“使朕無西顧之憂者,李崇之功也”。后續影響李崇的治理方式和軍事才能對后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尤其是他在解決社會問題和軍事問題上的創新思維。主要事跡李崇在擔任荊州刺史期間,通過綏慰政策成功平息了邊境的不和,使得兩境交和,無復烽燧之警。此外,他在兗州刺史任內,通過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劫盜問題。03020172列傳第五十五崔光出身名門崔光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南北朝時期的名門望族,世代為官,家學淵源。列傳第五十五崔光才華橫溢崔光自幼聰慧,好學不倦,博覽群書,精通經史,在文學和史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政治經歷他歷仕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官至司徒、侍中,對北魏的政治、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73列傳第五十六甄琛高聰才華與學識甄琛自幼敏悟,學習經史,有文才。曾因為沉迷棋類游戲而荒廢時日,后經人勸誡,轉而專心研習學問。人物背景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極人,是漢太保甄邯的后代。其父甄凝,曾任州主簿。官職與成就在太和初年,甄琛被拜為中書博士,后遷升為諫議大夫,因其見解被高祖賞識。他歷任多個職位,包括通直散騎侍郎、本州征北府長史等,最終官至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列傳第五十六甄琛高聰74列傳第五十七崔休裴延俊袁翻030201家族背景出身于名門望族,世代為官,家風嚴謹。政治生涯歷任多個要職,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歷史貢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有顯著成就,對當時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列傳第五十七崔休裴延俊袁翻75列傳第五十八主要人物傅永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如擊敗魯康祚、趙公政的侵犯,以及討伐裴叔業等,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戰功赫赫皇帝贊賞由于傅永的杰出表現,高祖多次對其表示贊賞,并委以重任。如拜授其為安遠將軍、鎮南府長史等職位,并賜予貝丘縣開國男的爵位。本列傳主要記載了傅永的生平事跡和戰功。列傳第五十八76列傳第五十九裴叔業夏侯道遷李元護席法友王世弼江悅之淳于誕李苗列傳第五十九77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中記載了多位歷史人物,包括陽尼、賈思伯、李彪等。01陽尼是一位博學的學者,因學識和文雅被舉薦,后官至國子祭酒,并有著作遺世。02其他人物如賈思伯、李彪等也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所貢獻。0378列傳第六十一奚康生河南洛陽人,以驍勇和善戰聞名,曾在多次戰役中立下戰功,受到高祖的賞識和提拔。楊大眼列傳第六十一與奚康生同為列傳中的人物,雖具體事跡在節選中未詳細描述,但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010279列傳第六十二爾朱榮爾朱榮的家族背景與先祖功績爾朱榮父親的生平與貢獻列傳第六十二爾朱榮爾朱榮繼承父業及其后續發展80列傳第六十三主要人物本列傳主要記載了爾朱兆、爾朱彥伯、爾朱度律、爾朱天光等人的事跡。爾朱兆的生平與事跡爾朱兆,字萬仁,是爾朱榮的侄子。他少時驍勇善戰,善于騎射,能手格猛獸,身手敏捷過人。多次跟隨爾朱榮游獵,能先行到達險峻難行之地。因此,爾朱榮特別賞識他,并委以重任。爾朱兆在軍事上屢立戰功,先后被封為平遠將軍、步兵校尉、中軍將軍等職。在孝莊帝時期,他參與了平定邢杲的叛亂,以及夜襲元顥子冠受等戰役,表現出色。然而,他也在權力斗爭中參與了廢立皇帝的事件,最終導致了北魏政局的動蕩。列傳第六十三其他人物簡介除了爾朱兆外,本列傳還記載了爾朱彥伯、爾朱度律、爾朱天光等人的事跡。這些人物都是爾朱家族的成員,他們在北魏末年的政治和軍事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他們的具體事跡和成就不如爾朱兆顯著,但也是對北魏歷史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的人物。列傳第六十三“81列傳第六十四盧同張烈列傳第六十四盧同張烈盧同,字叔倫,范陽涿人,盧玄的族孫。其父盧輔,字顯元,曾任本州別駕。盧同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于處世。身世背景在太和年間,盧同起家任北海王詳國常侍,后逐漸遷升為司空祭酒、昌黎太守。之后又擔任過營州長史、河南尹丞、太尉屬等職務。在豫州城民白早生反叛時,他被任命為軍司,參與平叛。事后,他被任命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后來,他還擔任過司空諮議參軍、兼司馬、營構東宮都將等職務。仕途經歷盧同在任期間,多次舉薦賢能,彈劾貪官污吏。在延昌年間,秦州民眾反叛,他兼通直常侍,持節進行慰諭,成功降服了許多反叛者。此外,他還曾上奏揭露相州刺史奚康生過度征調民力、貪污腐敗的行為,使其受到應有的懲罰。主要功績82列傳第六十五010203列傳第六十五主要記載了北魏時期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跡。這些人物包括辛雄、羊深等人,他們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有著顯著的貢獻。通過這些列傳,可以了解北魏時期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列傳第六十五83列傳第六十六孫紹張普惠性格與軼事孫紹性格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懇切。其兄世元善彈箏,孫紹聞箏聲便流涕嗚咽。此外,他善于推算祿命,在河陰之難前曾預言諸人將死,后果驗。人物背景孫紹,字世慶,昌黎人。好學,通曉經史,有文才,對陰陽術數也有涉獵。職業生涯初為校書郎,后升遷為給事中,再兼任羽林監,擔任過門下錄事。曾參與修定法律法令,并著有《釋典論》。列傳第六十六孫紹張普惠84列傳第六十七成淹列傳第六十七范紹劉桃符85列傳第六十八列傳第六十八斛斯椿他與朱瑞之間存在矛盾,并多次在世隆面前詆毀朱瑞。這種爭執和矛盾最終導致了朱瑞的悲慘結局,顯示了當時政治斗爭的激烈和殘酷。叱列延慶代西部人,出身于一個世代為酋帥的家庭。他從小便擅長弓馬,有膽力,隨大都督李崇北伐,并跟隨爾朱榮入洛,參與了對葛榮的討伐。作為爾朱榮的親信,他在軍事上表現出色。朱瑞字元龍,代郡桑干人,以忠實和長厚質直著稱。他在政治生涯中歷任多個職位,包括黃門侍郎、中書舍人、散騎常侍等,最終因忠誠和才能受到莊帝的賞識。然而,因政治斗爭,朱瑞在普泰元年七月被誅,享年四十九歲。86列傳第六十九要點三綦俊字扌剽顯,河南洛陽人,其先代人。莊帝時任滄州刺史,后歷任太仆卿、御史中尉等職。其人性多詐,能候當涂,與斛斯椿、賀拔勝友善。后兼吏部尚書,復為滄州刺史,征還后兼任中尉,最終贈司空公,謚曰文貞。山偉字仲才,河南洛陽人,其先代人。其父為營陵令,偉隨父之縣,遂師事縣人王惠,涉獵文史。后入仕,歷任侍御史、國子助教、員外郎、廷尉評等職。其人在當時進仕路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升遷,可見其才干和能力。劉仁之、宇文忠之二人事跡在列傳中亦有記載,但具體內容和評價需參考原文,此處不再贅述。列傳第六十九01020387列傳第七十李琰之祖瑩常景家世背景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政治生涯歷任多個官職,以清廉正直、勤政愛民著稱,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產生了積極影響。成就與貢獻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顯著成就,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列傳第七十李琰之祖瑩常景88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主要人物本章節主要涉及的外戚人物包括賀訥、劉羅辰、姚黃眉、杜超、賀迷、閭毗、馮熙、李峻、李惠等。01內容概述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記錄了北魏時期一系列外戚的生平事跡。這些外戚或因功勛,或因恩澤與皇室聯姻,對國家政治有一定影響。章節中詳細描述了他們的家族背景、政治活動以及個人品行等。02歷史價值該章節不僅是了解北魏外戚政治的重要史料,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婚姻、政治和權力結構。此外,通過對外戚們的描述,可以窺見北魏時期的社會風貌和道德觀念。0389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010203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主要記載了北魏時期的外戚家族,其中詳細描述了高肇、于勁等人物的事跡。文中通過對外戚家族的描寫,反映了北魏時期的政治、社會狀況以及家族之間的關系。該列傳也揭示了外戚在北魏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90列傳儒林第七十二梁越、盧丑、張偉、梁祚均為《魏書》列傳儒林第七十二中記載的重要學者。平恒、陳奇、常爽在儒學領域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劉獻之、張吾貴、劉蘭知名的儒學教育者和傳播者。列傳儒林第七十二91列傳文苑第七十三袁躍陳郡人,博學多才,性格不隨波逐流,非常重視友情。裴敬憲河東聞喜人,少有志向,學問淵博而才情出眾,淡泊名利,其詩作清麗動人。盧觀范陽人,好學有才,曾參與朝儀的制定。列傳文苑第七十三92列傳孝感第七十四列傳孝感第七十四以孝感著稱,其事跡包括色養孝心、責婢簡粟糶之等,展現了他的孝心和道德風范。趙琰因其父親誤殺母親而成為囚犯,他上書請求代父受刑,體現了他的孝道和家庭責任感。長孫慮作為高車部人,其在父親去世后由宮人申氏撫養,其事跡亦體現了孝的精神。乞伏保01020393列傳節義第七十五010203記錄了多位忠義之士的事跡,展現了他們的道德風范和崇高精神。通過這些人物的傳記,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節義精神。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忠誠、孝道、信義等價值觀的推崇。列傳節義第七十五94列傳良吏第七十六張恂上谷沮陽人,歷任多個職位,以誠信、仁愛、勤政聞名。他在任廣平太守期間,招集離散百姓,勸課農桑,使得千戶百姓歸附。任常山太守時,開設學校,優待儒士,受到吏民的贊頌。鹿生濟陰乘氏人,曾為濟南太守,治政有方,受到顯祖的贊賞,特征其參加季秋馬射,并賜馬和服裝以表彰其廉潔。其他良吏如路邕、閻慶胤、明亮等,他們均以清廉、勤政、愛民著稱,有的甚至在饑荒之年用自己的糧食救濟百姓,深受民眾愛戴。列傳良吏第七十六95列傳酷吏第七十七此列傳主要記載了北魏時期的酷吏及其殘暴行為,反映了當時政治環境的嚴酷和社會風氣的敗壞。內容概述包括于洛侯、胡泥、李洪之等,他們以嚴酷著稱,對待百姓殘忍無情,是北魏酷吏的代表。典型人物列傳酷吏第七十七96列傳逸士第七十八列傳逸士第七十八本節詳細介紹了眭夸的生平事跡。眭夸,一名昶,是趙郡高邑人,其性格有大度,不拘小節,且對世俗事務不感興趣,專心于書本知識。他與崔浩有深厚的友誼,但拒絕了崔浩的征召,表現出對權勢的不屑一顧。眭夸的生活方式和態度,體現了逸士的獨立精神和超脫世俗的情懷。眭夸馮亮的故事在本節中也有記述。馮亮在火化之日,出現了奇異的天象,有濃濃的白霧回繞在其遺骨旁,從地面連接到天上,一整天沒有消散。這種天象被看作是馮亮高尚品格和超脫精神的象征,也反映了逸士們對于生死和自然的超然態度。馮亮除了眭夸和馮亮,本節還提到了其他逸士,如李謐和鄭修。他們的事跡雖然著墨不多,但從簡略的描述中也能看出他們同樣擁有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逸士風范。這些逸士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為后人提供了另一種人生選擇和精神追求的方向。李謐和鄭修01020397列傳術藝第七十九列傳術藝第七十九人物介紹列傳術藝第七十九中包含了多位歷史人物,如晁崇、張淵、殷紹等。這些人物在各自領域有著顯著的成就和貢獻,因此被載入史冊。主要內容本章節主要記載了這些人物的事跡和成就。例如,晁崇擅長天文和數學,因其在這方面的才華而受到太祖的重視;張淵則明占候,通曉內外星分,曾在多個政權中擔任靈臺令;殷紹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物,他在多個領域都有涉獵和貢獻。歷史價值列傳術藝第七十九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北魏時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資料。通過這些人物的事跡和成就,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風貌和科技發展水平。同時,這些歷史人物的精神和貢獻也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98列傳列女第八十列傳列女第八十崔覽妻封氏勃海人,有才識和聰辯,記憶力強且知識廣泛,當時的女性無人能及。就連顯貴的李敷和公孫文叔有不懂的近代掌故,都會向她咨詢。封卓妻劉氏一夜成婚之后,封卓在京師做官,后因事被處決。劉氏在家中忽然夢見丈夫已死,不停哀泣。經過勸解無效,十幾天后,丈夫的死訊果然傳來,劉氏于是憤嘆而死。中書令高允贊賞她的節義,為她作詩。魏溥妻房氏常山人,其父曾任慕容垂貴鄉太守。房氏性格婉順且高明,年幼時就表現出堅貞的節操。在丈夫臨終時,她表示愿意侍奉婆婆并撫養遺孤,甚至割耳明志,展現了極高的道德勇氣。99列傳恩幸第八十一010203內容概述本章主要記載了北魏時期受到皇帝恩寵的幸臣們的事跡,展現了他們的忠誠與才智,以及皇帝對他們的賞識與恩賜。重要人物本章涉及了多位重要的恩幸臣子,如王叡、高肇等人,他們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為北魏王朝做出了重要貢獻。歷史事件記錄了恩幸臣子們參與的重要歷史事件,如平叛、征戰等,展現了他們的軍事才能與智慧。列傳恩幸第八十一100列傳閹官第八十二列傳閹官第八十二該章節主要記載了宗愛、仇洛齊、段霸等多位閹官的事跡。其中,宗愛因犯罪而被閹割,后來歷任多個職位,最終升至中常侍,但因其性格陰險暴躁,行為多不合法,最終因謀反而被殺。此章節中詳細描述了宗愛等閹官在宮廷中的權力斗爭和對政治的影響。例如,宗愛因懼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構陷并殺害了給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平城,進而引發了宮廷的動蕩。此外,他還參與了謀殺皇帝和其他一系列宮廷政變。該章節反映了當時北魏宮廷內部的權力斗爭和社會政治環境的復雜性。閹官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往往能夠獲取極大的權力,甚至影響皇帝的決策。然而,他們也因此成為了宮廷斗爭的焦點,常常陷入各種政治漩渦之中。主要人物歷史事件社會背景101列傳第八十三列傳第八十三反映了當時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描述了北魏對外征戰的勝利和對內政局的穩定措施。記述了北魏時期與周邊民族的關系和歷史事件。010203102列傳第八十四僭晉司馬叡賨李雄早期經歷政治立場歷史評價司馬叡是東晉皇室后裔,經歷了東晉的興衰,對晉朝的覆滅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政權更迭中,司馬叡堅守自己的政治立場,與新興政權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盡管司馬叡最終未能恢復晉朝,但他的忠誠和執著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列傳第八十四僭晉司馬叡賨李雄010203103列傳第八十五列傳第八十五歷史背景列傳第八十五不僅記錄了桓玄等個人的歷史,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和軍事狀況。通過這一章節,可以了解到南北朝時期復雜的政治格局、軍事斗爭以及各民族間的互動。這一章節是研究南北朝歷史的重要資料之一。重要事件該列傳中詳細記載了桓玄的多個重要事件,如其參與討伐王國寶的行動,被任命為江州刺史,以及他與殷仲堪、楊佺期等人的聯合與紛爭。此外,還記述了桓玄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多次重要決策和行動。主要人物列傳第八十五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島夷桓玄、海夷馮跋以及島夷劉裕。其中,島夷桓玄的生平事跡和性格特點得到了較為詳細的描述。104列傳第八十六島夷蕭道成島夷蕭衍篡奪劉宋政權,建立南齊。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鞏固政權。寒門出身,憑借軍功逐漸崛起。列傳第八十六島夷蕭道成島夷蕭衍105列傳第八十七鮮卑禿發烏孤私署涼州牧張實盧水胡沮渠蒙遜鮮卑乞伏國仁私署涼王李暠列傳第八十七106列傳第八十八列傳第八十八據《魏書》列傳第八十八記載,高句麗起源于夫余,其先祖為朱蒙。朱蒙出生于一個神奇的故事,其母為河伯之女,被日光照射后有孕,生下一卵,后朱蒙從卵中破殼而出。朱蒙在夫余被視為異類,但最終成為了高句麗的開國君主。高句麗的起源朱蒙在夫余成長,因其才華而遭到嫉妒和排擠。他善于養馬和射箭,曾通過巧妙的策略讓夫余王選擇了瘦弱的馬匹,而在狩獵時又憑借出色的箭術獵獲大量野獸。然而,這也引來了更多的嫉妒和謀殺企圖,迫使朱蒙逃離夫余。朱蒙的早年經歷朱蒙逃離夫余后,在東南方向建立了高句麗國。他的后代繼承了他的事業,并不斷與周邊國家交戰,擴大了高句麗的疆域。列傳中還詳細記載了高句麗的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如朱蒙的兒子閭達、如栗、莫來等君主的統治時期,以及與夫余、慕容氏等勢力的戰爭。高句麗的建立與發展010203107列傳第八十九010203氐族在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包括其政治、經濟和文化貢獻。《魏書》中關于氐族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文德、保宗、元和等人的事跡。氐族與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以及在歷史進程中的變遷。列傳第八十九108列傳第九十西域列傳第九十西域《魏書·列傳第九十》主要記載了西域各國的歷史與北魏的交往。01西域在漢代以來就有與中原王朝的交流,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02北魏時期,西域諸國與北魏的關系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03109列傳第九十一列傳第九十一010203列傳第九十一主要記載了北魏時期與周邊民族和政權的關系及互動。詳細描述了與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車等民族的交往、戰爭與和平。通過這些歷史事件,反映了北魏時期的民族政策和對外關系。110列傳第九十二自序魏收家族歷史悠久,代代相傳的學問與家風列傳第九十二自序家族成員在政治、文化等領域的成就與貢獻魏收對家族傳統的繼承與發展111志第一天象一之一記錄了北魏時期的天文現象和歷法制度描述了當時人們對天文現象的認知和理解志第一天象一之一介紹了天文觀測儀器和方法的發展情況112志第二天象一之二介紹了天體運行規律和天文儀器的使用方法探討了天象與人事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記錄了北魏時期的天文現象和歷法志第二天象一之二113志第三天象一之三詳細記錄了北魏時期的天文現象,包括彗星、星宿、行星等運動情況。星象觀測介紹了北魏使用的歷法及其改革,如何更準確地預測和記錄天文現象。天文歷法通過史書、碑文等資料,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天象觀測數據。天象記錄志第三天象一之三010203114志第四天象一之四包括星宿位置、行星運動、日月食等各種天文現象。詳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新增入股合同協議書
- 2025年超精過濾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廣東省廣州市華僑、協和、增城中學等三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原卷版)
- 2025年CATV QAM調制器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防雷工程項目建議書
- 珠寶設計師創意策劃項目勞務合同
- 醫藥行業藥品供應鏈融資服務合同
- 學前教育機構選擇權委托合同
- 基坑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施工與環保措施合同
- 全屋定制家具設計與施工監理合同
- (2025)保密觀題庫及答案
- 統編版2024-2025第二學期小學六年級期末語文測試卷(有答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
- 小紅書食用農產品承諾書示例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附答案)
- 市政道路綜合整治工程施工部署方案
-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第3章-晶體結構與晶體中的缺陷
- 泄漏擴散模型及其模擬計算
- 返工返修處理流程
- 橋梁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圖集
- 米往返接力跑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