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高考歷史一輪課時練習: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論述題)1.華僑與中華文化僑批(閩南方言中稱信為“批”)是海外華僑寄回家鄉附帶匯款的家書及回文。僑批盛行于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70年代,目前整理約有16萬件。僑批1:本日報競載,謂小呂宋華僑自演戲至今,已捐助革命軍十萬,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贊嘆。中國人近來之愛國心大明也?!?911年10月菲律賓華僑林書晏給黃開物的批信僑批2:今者,愚欲與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實有數層,行路免艱難也;出外舟車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無一害,卿何妨而不為?——1914年菲律賓華僑黃開物給妻子林氏批信僑批3:逕復者,頃代收到抗日軍政大學捐款國幣貳佰元,當遵命轉交該校當局。先生等關懷祖國抗戰人才之養成,愛國熱忱殊堪欽敬!——1939年周恩來回復泰國華僑蘇君謙捐款批信僑批4:近聞塘(唐)山春耕久旱,農田受阻,將來早稻絕望,以致米價如此突漲猛進,各處災民叫苦連天,饑荒來臨,實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鄉僑,募國幣120萬元之左右,惟該項匯至汕頭商號,然后領取更為妥善。——1946年馬來西亞華僑蔡得松給祖父母批信僑批5:家鄉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領導下,封建勢力已告清除,資產階級經被打倒,不論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屬國計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華僑多閱報章,每得佳訊,除少數頑固分子外,莫不額手稱慶,躍躍思歸?!?951年泰國華僑劉潮俊給父母的批信僑批6:祖國現在大搞四個現代化,我們旅美僑民更希望祖國昌盛和強大,我們海外僑胞有好靠山?,F自愿贈送日本國制汽車一部和錄音機一部給華僑委員會。——1979年旅美華僑鄧奕豪寫給家鄉江門的批信——(上述6則僑批從潮汕僑批數據庫中收集整理)以“僑批是華僑家國情懷的見證”為主題,從不同角度選擇三個僑批文獻并結合所學進行說明。(要求:寫清所選擇材料的序號,能夠多角度進行說明,總結要緊扣主題進行提升)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大西洋移民潮材料一
1850—1940年,大約有6000萬人離開了歐洲?!按笪餮笠泼癯薄薄@是一個恰如其分的稱呼,因為除了那些從俄國歐洲部分移居俄國亞洲部分的人以外,全部是越海遷移的,其規模要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遷移。正因為有了這么一種方式,歐洲的早期殖民地分支才轉型成為帶有歐洲政治、社會、宗教和文化諸方面傳統的強大影響力的新社會。材料二
注:箭頭的寬度與移民的人數相對應——材料均摘編自【美】帕爾默等《工業革命:變革世界的引擎》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新時期的大西洋移民潮加以闡釋。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人口移動理論認為,從移民移動動機看,人口移動可以分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觀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為躲避專制迫害;或為改善自身的物質境況,謀求致富和發展的機遇。被迫性移民則是違背移民主觀愿望在外力脅迫下的人口移動。材料二15—18世紀大西洋沿岸洲際人口移動主要路線示意圖根據材料一的觀點,結合世界近代史的相關知識,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現象,并對其進行合理解讀。(要求:概括準確,解讀全面、客觀、條理清晰。)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歐洲對美洲和英國自治領的影響比它對亞洲和非洲的影響深遠得多。實際上,這種“影響”是如此廣泛、如此具有戲劇性,以致稱其為徹底的歐化更合適。千百萬歐洲移民蜂擁而入,占據了西半球和南太平洋中人煙較稀少的地區,人口稀疏的土著居民或是被消滅,或是被趕走。歐洲人給土著居民帶來了歐洲的政治制度、謀生方法和文化傳統?!幾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根據材料信息,自選角度擬定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論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此后,西歐國家爭相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歐洲殖民者擄掠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歐洲人因各種原因也大批遠涉重洋,到達美洲。隨著西方工業化的開展,對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礦的發現,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不斷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明清時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生齒日重,地狹人稠”。鄭和下西洋之后,東南沿海民眾不斷前往東南亞、印度洋一帶謀生,這一現象被稱為“下南洋”。19世紀,東南亞錫礦的開發,橡膠園的開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礦開采和鐵路建設,南美洲種植園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力。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殖民統治者組織首批印度“契約勞工”到達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規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出國,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貿易”。19世紀末,拉美國家鼓勵外國移民進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為改變命運移民拉美。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與時代背景有密切關系,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自擬主題,任舉兩例來談談你對“人口的跨地域轉移”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論有據,論述充分,邏輯清晰)。6.15-19世紀,上圖中的甲乙丙丁各地之間曾發生過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既有主動遷徙,也有被迫遷徙,請選擇其中兩個地區,概括其人口遷移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際人口遷移是指人口跨越國界并改變住所達到一定時間(通常為1年)的遷移活動。近代國際人口遷移即地理大發現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國際人口遷移(見下圖)。這一時期,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主要有歐洲向美洲、非洲向美洲、歐洲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亞洲向外移民四種流向。人口的遷移,伴隨著物種、技術的交流與傳播,以及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远诺卤笾骶帯妒澜缃洕乩怼啡丝谶w移對遷入國和遷出國帶來的影響是多樣的。請擬定一個標題,表達你對人口遷移的態度,并結合圖文材料中的一個流向從經濟發展、物種傳播、文化交流等方面論證你的結論。要求:標題態度鮮明,史論結合,表述成文。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期拉丁美洲國際移民遷入概況15世紀末~18世紀中葉歐洲移民大約為200萬,非洲黑人約1500萬。18世紀中葉~19世紀上半葉歐洲移民,從1570年占美洲殖民地總人口的1.25%猛增到1825年的39.1%。非洲黑奴仍是這一階段拉美國際人口遷移的重要部分19世紀上半葉~20世紀中葉1801年~1950年遷入拉美的歐洲移民總數達到1200萬。1840~1870年被拐騙到拉美的契約華工達30萬。二戰結束~20世紀70年代20世紀50年代,遷移到美國和加拿大的拉美移民達60萬,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超過200萬。——摘編自夏麗仙《國際人口遷移與拉丁美洲》從材料中提取兩條以上信息,自擬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二戰后英國有色移民政策演變表時期有色移民狀況二戰后初期英國人口問題委員會報告指出,戰后英國每年需要移民1.4萬人?!?948年英國國籍法》頒布,獲得獨立的原英屬殖民地公民獲準允許進入英國并尋找就業機會。加勒比地區、印度次大陸等地區的體力勞動者大量進入英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外交轉向實行面向歐洲的現實主義政策。《1962年聯邦移民法》規定英聯邦范圍內的各國公民,除非獲得工作機會,否則不再有權在英國定居。前殖民地的大多數有色移民因學歷較低受到限制。但隨后的《1972年移民法》卻規定歐共體成員國公民可以在沒有工作許可證的情況下進入英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英國全面修改《國籍和移民條例》,嚴厲對待非法入境者,以保證那些可能和恐怖分子有關系的庇護中請人不會成功。2002年起試行高技術移民項目。在試行的一年多時間里,成功接收了3萬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請。材料二在有色移民潮的沖擊下,英國變成了一個有著龐大的亞裔和黑人社區的多種族國家。移民與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會問題,建立在資本擴張基礎上的種族歧視、對資源有限性擔憂而引發的移民憂慮、基于文化沖突的暴力事件等。英國的移民政策面臨著限制與自由流動之間的艱難選擇?!陨喜牧暇幾灾祧巍丁度松吣辍担簯鸷笥猩泼裾哐葑儭犯鶕牧?,就英國的有色移民政策擬定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楚)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胡煥庸線: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幾詣㈧o《空間人文學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工業基本空間特征研究》提取材料信息,自擬觀點,運用中國近代史史實,進行簡要論述。(要求:信息充分,觀點明確,論述合理,邏輯清晰。)答案:1.示例:主題:“僑批是華僑家國情懷的見證”。選?。哼x擇僑批1、僑批2、僑批6。說明:僑批1從政治角度體現了華僑對國家命運的關注。20世紀初中國遭受列強瓜分,清政府淪為外國統治的工具,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力圖進行革命,同時革命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僑批中海外華僑關注中國時政,以捐款等方式積極參與并支持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傳播了民主、共和的觀念。在這場洶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海外華僑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體現華僑強烈的愛國情懷。僑批2從社會生活角度體現了華僑的對家鄉的關注和家人的關心。辛亥革命以后,伴隨平等開放的觀念傳播,在社會習慣上提倡解放婦女、禁止纏足陋習。但在有些地區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愿意放足。僑批中勸慰妻子放足,并細數三種好處。從中可見華僑對中國社會民生和新觀念習俗的關注,體現了華僑重視親情、心懷天下的情懷。僑批6從經濟角度體現了華僑的對祖國現代化建設的熱情支持。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改革開放,海外華僑了解到祖國的重要決策,期盼國家發展強大。華僑關注國家發展,快速響應,為國為家捐款捐物,支持祖國建設。華僑對中國經濟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以上三則僑批反映了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海外華僑在政治、社會生活和經濟建設方面對國家的關注和貢獻,說明華僑雖身在海外,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已深入其內心。2.闡釋需從以下角度展開:大西洋移民潮的背景:兩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歐洲人口快速增長;鐵路和輪船等交通工具的發展、殖民擴張和對殖民地的開發引發大規模移民浪潮;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自由資本主義政策;歐洲革命、戰爭導致政局的動蕩;美洲和大洋洲經濟發展對人口的需求。(任答3點即可)大西洋移民潮的特點:歐洲移民主要方向為美洲新大陸和大洋洲、南非和北亞。大西洋移民潮的影響:移民浪潮改變了當地人口結構,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形成了以歐洲文化為主導的當地文化。與此同時,移民對殖民地的開發使歐洲獲得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促進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3.現象:近代大批歐洲人向美洲遷徙;非洲人被販賣到美洲。解讀:全球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人口遷徙,大批歐洲人為追求財富殖民美洲,自愿向美洲移民;西歐國家在美洲的殖民擴張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殖民者為彌補勞動力不足,進行黑奴貿易,非洲人被販賣到美洲為奴,被迫移民。(對美洲)移民活動破壞了印第安文明,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致使印第安人大幅度減少,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客觀上推動了美洲的開發和發展;(對非洲)導致了非洲大量精壯勞動力的喪失,是非洲長期落后的根源之一;(對歐洲)掠奪大量財富運往歐洲,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對世界)促進了物種交換,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傊鞣街趁窕顒油苿尤丝诳绲赜蜻w徙,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4.論題:近代歐洲的殖民擴張使美洲和大洋洲徹底歐化。論述: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接踵而來的歐洲殖民者通過殖民、奴役、屠殺土著居民,中斷了美洲文明的進程,給當地居民造成巨大災難。尤其在歐洲工業革命以來,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推動歐洲國家加快海外殖民擴張,大量歐洲殖民者遷徙到美洲,逐漸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形成了新的族群。19世紀英國在大洋洲的殖民擴張,導致當地土著居民人口被驅趕和屠殺,白人成為當地主要居民。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和大洋洲進行殖民的同時,還把西方的政治制度、經濟方式和語言、習俗等思想文化帶到殖民地區,這些地區成為歐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洲啟蒙思想傳播到殖民地,成為北美獨立戰爭和南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思想基礎。因此,歐洲對美洲和英國自治領的殖民擴張改變了當地原有的進程,融入到歐洲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5.示例一:論點: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導致了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論證:16世紀,西歐國家對美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導致美洲原住民的減少,為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從非洲販賣黑人奴隸到美洲,同時歐洲人也因各種原因大批移民到美洲,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19世紀,工業革命對原材料及商品市場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促使歐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亞不斷轉移??傊丝诳绲赜蜣D移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訴求,也是殖民擴張的產物。示例二:論點:人口的跨地域轉移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論證:明清時期,東南沿海地區農耕經濟發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鄭和下西洋影響,民眾前往東南亞、印度洋一帶謀生。19世紀,工業革命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華招募華工。民眾為生活所迫或被綁架或被欺騙,成為華工勞力,被迫前往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傊?,人口跨地域轉移是由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推動的。示例三:論點:人口的跨地域轉移是經濟全球化的早期表現。論證:19世紀,工業革命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殖民統治者組織首批印度“契約勞工”到達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規模前往海外。19世紀末,拉美國家實現獨立后,因發展經濟的需要,鼓勵外國移民進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為改變命運移民拉美。由此可見,人口的跨地域轉移,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早期表現。6.示例1:人口從丙地(歐洲)遷往甲地(北美洲或新大陸)說明:原因:新航路開辟及“地理大發現”;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受人文主義的影響,西歐各國國民有冒險精神;歐洲人口增長導致人口壓力加大;為躲避歐洲的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16世紀末17世紀初大量新教徒選擇遷移北美;西歐各國推行了鼓勵殖民的政策;美洲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北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工業革命擴展的影響。影響:人口流動加快,改變了世界人口布局;加快了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開拓進程,推動了北美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西歐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拓展,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系進一步密切;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示例2:人口從丁地(非洲)遷往甲乙兩地(美洲或新大陸)說明:原因:資本主義的擴張;新航路開辟及“地理大發現”;西歐各國推行了鼓勵殖民的政策;非洲地區的落后,奴隸買賣現象嚴重;新大陸種植園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歐洲殖民者進行的“黑奴販運”。影響: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落、社會倒退;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西歐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美洲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勞動力;黑奴們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帶到了美洲,這對后來美洲文化的形成、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系進一步密切。示例3:人口從丙地(歐洲)遷往乙地(南美洲)說明:原因:新航路開辟及“地理大發現”;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受人文主義的影響,西歐各國國民有冒險精神;歐洲人口增長導致人口壓力加大;西班牙、葡萄牙熱兩國衷于傳播天主教;西葡兩國推行了鼓勵殖民的政策;美洲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影響:人口流動加快,改變了世界人口布局;加快了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開拓進程,影響了美洲的經濟生活;促進了西歐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拓展,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系進一步密切;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可以多角度提取信息,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人口從丙地(歐洲)遷往甲乙兩地(美洲或新大陸)可參考示例1與示例3,人口從丁地(非洲)遷往甲地(北美洲)或人口從丁地(非洲)遷往乙地(南美洲),可參考示例2。]7.示例:人口遷移有助于人類社會文明的交流與融合。近代以來,由于世界各地之間聯系的日益密切,人口的遷移逐漸頻繁。在人口遷移過程中,物種在不同地區之間出現流動。遷移的人口也帶動了文化的流動,使遷出地和遷入地之間的文明不斷融合,催生了新文明的出現和發展。所以說人口遷移有助于人類社會文明的交流與融合。8.論題:國際移民對美洲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論述:大量移民引起美洲族群的變化,印第安人數量銳減,黑人激增,白人大增,混血人種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印第安文化受到嚴重沖擊;各個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二戰后高素質人才移民增加(技術移民增加)。這主要得益于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改變著全球勞動力市場結構;新興產業發展,傳統行業勞動力需求量減少:技術人才多被美國的高收入和發展機會所吸引。9.示例一:論題:英國的有色移民政策根據英國的發展需要不斷變化。論證:二戰后初期,英國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的破壞,經濟急需恢復發展,勞動力缺口較大,原英屬殖民地公民獲準進入英國,加速了英國戰后經濟的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有色移民的增多,移民與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會問題,開始限制前殖民地的低學歷移民。同時,隨著英國加入歐共體,為了盡快地融入歐洲,鼓勵歐共體成員國公民移民歐洲。本世紀初,隨著恐怖主義成為世界不安定的重要危害,為了保障英國的和平與安全,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薪酬管理辦法修訂方案
- 美術行業收費管理辦法
- 廣告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 小區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簡介
- 肢體障礙兒童課件
- 腸癰病中醫課件
- 藥房處方調劑培訓課件
- 廣東佛山禪城區數學試卷
- 佛山市二模初中數學試卷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重難點測評試題(含答案和解析)
- 2024年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招聘行政執法專職技術檢查員筆試真題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
- 客戶確認單(標準模版)
- 船舶修理92黃本
- Q∕SY 02625.2-2018 油氣水井帶壓作業技術規范 第2部分:設備配備、使用與維護
- 調研報告:農村糧食經紀人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 鋼筋平行檢驗記錄范本
- 慢性頸內動脈閉塞血管內再通治療評估與技術課件
- 2021-2022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含答案】
- 模板攤銷計算規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