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英才學校2022年12月考高二語文試題
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
命題人:馬樹
、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
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
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
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
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
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
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
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
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
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
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
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
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
的考臉,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
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
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
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
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在我
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劃、結論、滔滔
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哪里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對于物質可以變成精神,
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
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
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
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材料二:
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
怎樣區別真理與謬誤呢?1845年,馬克思就提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
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
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
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臉。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
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臉真理的尺度。”
(《新民主主義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論》)這里說:“只能”“才是”,就是
說,標準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這是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所說的真理是客觀真理,是人的思想對于客觀
世界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就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
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檢臉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屬實,不
能依他自己的起訴為標準一樣。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觀世界聯系起來的特性,
否則就無法檢臉。人的社會實踐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
觀實際聯系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科學史上的無數事
實,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門捷列夫根據原子量的變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贊同,有人懷疑,爭論不休。爾后,根據元素
周期表發現了幾種元素,它們的化學特性剛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預測。這樣,元素周期表就被證實了是真
理。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種假說,而當勒維烈從這個太陽系學說所提供的數據,不僅
推算出一定還存在一個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還推算出這個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時候,當加勒于1846
年確實發現了海王星這顆行星的時候,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才被證實了,成了公認的真理。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承認為真理,正是千百萬群眾長期實踐證實的結果。毛主席說:“馬克思列寧主
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
在于為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實踐論》)馬克思主義原是工人運動中
的一個派別,開始并不出名,反動派圍攻它,資產階級學者反對它,其他的社會主義流派攻擊它,但是,
長期的革命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終于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思想。
檢驗■路線之正確與否,情形也是這樣。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制訂自己的路線時,當然要從現實的階級關
系和階級斗爭的情況出發,依據革命理論的指導并且加以論證。但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各個革命政黨
的路線是否正確,同樣必須由社會實踐來檢驗。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俄國工人運動中,都發生
了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路線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激烈斗爭,那時第二國際的頭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寧
主義者是少數,斗爭持續了很長一個時間。俄國十月革命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證明列寧主義是真
理,宣告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破產。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與“左”、
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在一個時期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沒有占主導地位。長期的革命斗
爭,成功的經臉和失敗的教訓,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正確的,而“左”、右傾機會主
義路線是錯誤的。標準是什么呢?只有一個:就是千百萬人民的社會實踐。
(節選自《實踐是檢臉真理的唯一標準》)
材料三: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這是深入總結新中國建立以
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而得出的正確結論,也是在撥亂反正過程中開辟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確的途徑。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是我們黨
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今天我們高度評價關于實踐是檢臉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認為這對于促進
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推進改革開放,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因為一個黨、一個
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
要亡黨亡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全面深化改革,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種復雜關
系的羈絆,不可能皆大歡喜。有沒有自我革命、壯士斷腕的氣魄,敢不敢向積存已久的頑瘴痼疾開刀,能
不能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不僅考臉著共產黨人的勇氣、膽識、擔當,更關系國家改革開放事業的成
敗。在改革路上,更是需要不斷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礪前行。因此,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就是思
想再解放,初心永不忘,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則。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作為21世紀馬克思
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和責任擔當,
匯聚著全黨的智慧和能量,引領著十幾億中國人民的幸福安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
指導,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要鼓足干勁,奮力工作,在
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努力使黨中央有關改革開放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地,得到貫徹落實,為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節選自陳立先生《堅持實踐是檢臉真理唯一標準開創新時代改革開放新輝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意義就在于改造世界,正確的理論只要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
社會和世界的物質力量。
B.人們的某個認識正確與否,很簡單,必須要到社會實踐中去檢驗,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確的,如果失
敗了自然就是錯誤的了。
C.馬列主義被認為是真理,不是在馬克思等人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是在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
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
D.在改革路上需要不斷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礪前行。因此我們必須思想再解放,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
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則。
2.根據三則材料內容,下列句子使用的論證方法不同與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
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B.門捷列夫根據原子量的變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贊同,有人懷疑,爭論不休。爾后,根據元素
周期表發現了幾種元素,它們的化學特性剛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預測。這樣,元素周期表就被證實了是真
理。
C.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長期的革命斗爭,成功的經驗
和失敗的教訓,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正確的,而“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是錯誤
的。
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這是深入總結新中國建立以
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而得出的正確結論,也是在撥亂反正過程中開辟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確的途徑。
3.關于對材料的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第一則材料首先批駁了唯心主義觀點,認為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產生。
B.前兩則材料都以設問開頭,引人關注發人深省,還在批駁錯誤觀點中闡述正確觀點。
C.三則材料的觀點都遵行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4.閱讀以下材料。這一素材可以適應的作文話題是()
1977年,南京大學的教師胡福明先生針對當時的社會情況,出于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遍查資料,付出巨
大心血,終于完成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投寄給了《光明日報》編輯部。《光明日報》
總編輯楊西光、理論部主任馬沛文、哲學組組長王強華以及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的孫長江等人都加入了對
稿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也到了北京,參與文章的修改。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刪改
數遍,定稿歷時數月。
A.責任B.勤奮C.實踐D.嚴謹
5.下列詩句被引用在三則材料不違和的一句是()
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B.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6.請結合材料談談你怎樣理解當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7.認識事物時,我們的判斷常常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有人總是拿諸如“自古以來”“著名專家表
示”“書上說”“大多數人認為”等說法來勸說我們。你可以根據這些說法做出肯定判斷嗎?請結合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D2.A3.B4.C5.C
6.(1)1978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引發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討論重新確
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2)今天在改革路上,我們更是需要不斷解放和端正思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
則,有新擔當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7.我們不能據此做出肯定判斷。古人,權威和書本,聽信大多數人的意見,這都不是我們做出肯定判斷的
理由。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要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和世界的物質力量”錯誤,根據原文“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
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可知,“只要……就”關系不對,分句
前后不是充分條件關系。
B.“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確的,如果失敗了自然就是錯誤的了"錯誤,根據原文”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
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
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
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可知,選項表述與原文不符。
C.“不是在馬克思等人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是在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
候”錯誤,根據原文“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
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于為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可知,
原文的表述是“不但……而且”,而選項的表述是“不是……而是”,與原文表述不符。
故選D。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本項屬于道理論證。
B.“門捷列夫……這樣,元素周期表就被證實了是真理”,本項屬于事實論證。
C.“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而‘左’、右傾機會主義路
線是錯誤的”,本項屬于事實論證。
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在撥亂反正過程中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找到的唯
一正確的途徑”,本項屬于事實論證。
A項屬于道理論證,BCD項屬于事實論證。
故選A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前兩則材料都以設問開頭,引人關注發人深省,還在批駁錯誤觀點中闡述正確觀點”錯誤,根據材料
二“怎樣區別真理與謬誤呢?……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
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可知,第二則材料沒有在批駁
錯誤觀點中闡述正確觀點,只是用設問引出論題。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據材料“1977年……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刪改數遍,定稿歷時數月”可知,這一素材談論
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寫作過程,話題是關于“實踐”。
故選C。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三則材料談論的核心話題是“實踐”。
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告訴我們,看任何事物都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單方面的想
問題。即: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
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
要客觀,又要全面。
B.“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己秋聲”告訴我們,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
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詩人以鮮明的對比,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季節變化之快,光陰流逝之快,勸誡
人們每一寸光陰都要好好珍惜。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的是實踐出真知:從書本上的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如
果想要認識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質,就得用自己親身的實踐,去探索發現。此項與三則材料談論的核心
話題“實踐”相關,被引用在三則材料不違和。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告訴我們,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
最高層。詩人在描寫景物中,表現了詩人高瞻遠矚的雄心,含有深刻的理趣,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
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故選C。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根據原文“檢驗路線之正確與否,情形也是這樣。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制訂自己的路線時,當然要從現實的
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的情況出發,依據革命理論的指導并且加以論證。但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各個革
命政黨的路線是否正確,同樣必須由社會實踐來檢驗。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俄國工人運動中,
都發生了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路線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激烈斗爭,那時第二國際的頭面人物是考茨
基,列寧主義者是少數,斗爭持續了很長一個時間。俄國十月革命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證明列寧主
義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破產”可知,1978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
引發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成為撥亂反正和
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根據原文“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路上,更是
需要不斷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礪前行。因此,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就是思想再解放,初心永不
忘,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則”“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
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得到貫徹落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可知,今
天在改革路上,我們更是需要不斷的解放和端正思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則,有
新擔當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根據原文“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
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
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新時
代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就是思想再解放,初心永不忘,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基本原則”可
知,我們不能據此做出肯定判斷。古人,權威和書本,聽信大多數人的意見,這都不是我們做出肯定判斷
的理由。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二、詩歌賞析題
閱讀詩歌,完成各題。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綠綺”是名琴,峨眉山是名山?首聯簡短的十個字,把蜀僧浚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與敬佩。
B.頷聯中“為我”二字表明蜀僧浚對作者的極端崇拜,言聽計從,后句用大自然萬壑松濤之聲比喻琴音
的清越宏遠。
C.“馀響入霜鐘”句不但寫出了琴聲余音裊裊,“霜鐘”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面“秋云暗幾重”照應,非
常巧妙。
D.尾聯運用側面描寫,以作者聽琴沉浸于琴聲中達到入神的狀態,不覺天色已晚天氣已變,襯托出彈琴
者技藝高超。
9.“客心洗流水”一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試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答案】8.B9.(1)說聽了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愉悅、純凈,這是對蜀僧浚彈琴高尚的
境界的歌頌。
(2)借“高山流水”的典故,暗中表達對蜀僧浚如同俞伯牙先生一樣高超的彈琴技藝的稱贊。
(3)還是借“高山流水”的典故,表達蜀僧浚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音的情感。
【解析】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
B.“‘為我‘二字表明蜀僧浚對作者的極端崇拜,言聽計從"說法錯誤,“為我”二字表明彈者與聽者的
友情深厚,“對作者的極端崇拜,言聽計從”的說法沒有根據。
故選B。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
“客心洗流水”是說琴心優美如流水,一洗詩人客中郁結的情懷,是寫作者聽琴的感受。意思是聽了蜀僧
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表達了作者對蜀僧浚彈琴高尚的境界的歌頌。
“客心洗流水”,就字面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其實它
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含著一個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湯問》中“高山流水”的典故:“伯牙鼓瑟,
志在高山。鐘子期日:'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日:'洋洋乎若江河。’”后世因以“高山流水”
喻高雅的樂曲或知音難得。這里的“流水”,語意雙關,既是對僧浚琴聲的實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彈的典
故。“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的表達了對蜀僧浚如同俞伯牙先生一樣高超的彈琴技藝的稱贊,也表
達蜀僧浚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音的情感。
三、文言文閱讀題
屈原者,名平,年蕓母勢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
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
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既細。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日:“秦甚憎
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
地。張儀詐之日:“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
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句,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
戰于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
和。楚王日:“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日:“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如荒,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
疏,不復在位,使于齊,顧反,諫懷王日:“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昧。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日:
“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
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
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
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
者,其所謂患者不思,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日井潦
不食為我心㈣可以汲王明并受其逼王之不陰豈是福哉!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
至此?"屈原目:“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
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西南?何故懷瑾握
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口:“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城乎?”乃作《懷沙》之賦。于
是懷石,遂自投明歹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
直諫。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自屈原沉汨羅后百有馀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逍野》、《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
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鶴鳥賦》,
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易》曰/井濾/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B.《易》曰/井諜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C.《易》曰/井潦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D.《易》曰/井深/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羋,楚武王熊通的兒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為姓。
B.《離騷》:屈原的代表作,“離”為“罹”的通假字,離騷就是遭受憂患的意思。
C.齊桓:即齊桓公。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原霸主。
D.汨羅:江名,在湖南東北部。因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后世也以“汨羅”代指屈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具有出色的才華。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工作,政治上曾經
是輔佐楚懷王的重要大臣。
B.屈原遭讒而去職。他制訂法令,觸及了腐朽貴族集團的利益。所以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等向懷王進讒
言,懷王罷免了屈原的官職。
C.屈原富于斗爭精神。他出于對國家和百姓利益的考慮,先后同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等奸邪小人進行斗
爭,最終因國君昏庸而失敗。
D.屈原品質高潔。面對漁父的勸說,屈原表示寧可投入大江葬身魚腹,也不會讓自己精神去蒙受世俗的
塵垢。他最后自投汨羅而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2)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4.到賈誼憑吊屈原,責怪屈原如果憑他的才能去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會接納他呢,卻自己選擇了這樣
的道路。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10.C11.C12.B
13.(1)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國家的例子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這是因為國君
認為的忠臣賢臣并不忠誠并不賢良啊。
(2)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
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14.言之成理即可。
a:我不認同賈誼的觀點。屈原一生以治國宏圖、報效祖國為自己的政治抱負,他潔身自好、志潔行廉,
更有一種理想主義的激情,他的投江行為是對黑暗現實的抗爭,是他愛國精神的體現。
b:我認同賈誼的觀點。屈原一身才華,品行高潔,走出楚國,肯定會有人欣賞,而他卻為了楚王這個昏
君而毀了自己的前途,不禁令人惋惜。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易經》說:“井淘干凈了,還沒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難過,因為井水是供人汲取飲用的。
君王賢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賢明,難道還談得上福嗎!
“受”作謂語,“其福”作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
“王”作主語,“明”作謂語,主謂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C.“齊桓公……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原霸主”說法錯誤。齊桓公是我國春秋時期第一個中原霸主。選項
缺少“春秋時期”這一限制詞。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他制訂法令,觸及了腐朽貴族集團利益。所以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等向懷王進讒言……”無中生有。
從文中“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可知,
上官大夫向懷王進讒言是因為想把草稿強取為己有,屈原不贊同。又從文中“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
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可知,因為屈原痛恨令
尹子蘭勸楚懷王去秦國而導致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最后死在秦國。令尹子蘭因此嫉恨屈原,然后讓上官大
夫在頃襄王面前詆毀屈原。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屬”,接連;“累世”,歷代,接連幾個世代;“見”,通“現”,出現。
(2)“聞”,聽說;“沐”,洗頭;“浴”,洗澡;“察察”,潔凈的樣子;“汶汶”,污濁的樣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
本題屬于探討性問題,學生可以認同賈誼的觀點,也可以不認同賈誼的觀點,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不認同賈誼的觀點,可以從屈原的愛國精神方面來論述。屈原熱愛自己的祖國一一楚國,以治國宏
圖、報效祖國為自己的政治抱負,他有能力,但他不像張儀、蘇秦之類人一樣,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才華而
不管為誰服務。屈原不愿到別的國家,而是在楚國與黑暗的現實相對抗,最后投江而死,這是他理想主義
的表現,更是他愛國主義的表現。
如果認同賈誼的觀點,可以從屈原有著過人的才干,但在楚國黑暗的政治環境中無法施展的角度分析。如
果屈原到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國家,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也會給那個國家的人民帶來好處。
但最后他自沉汨羅江,甘為楚王這個昏君而毀了自己的前途,為當時政治黑暗的楚國殉葬,的確令人惋
惜。
參考譯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懷王的左徒。(他)知識廣博,記憶力很強,明了國家治亂的
道理,擅長外交辭令。對內,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頒發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答對各國諸
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職位相等,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賢能。楚懷王派屈原制定國家的
法令,屈原編寫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把草稿強取為己有,屈原不贊同。上官大夫就讒
毀他說:“君王讓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沒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勞,說:'除
了我,沒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聽了很生氣,因而疏遠了屈原。
屈原已被罷免。后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
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
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
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有聽說過
六百里。”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怒,大規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兵
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白,于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
懷王又發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國,交戰于藍田。魏國聽到這一情況,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地。
楚軍恐懼,從秦國撤退。齊國終于因為懷恨楚國,不來援救,楚國處境極端困窘。第二年,秦國割漢中之
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儀聽說后,就說:“用一個
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到了楚國,他又用豐厚的禮品賄賂當權的大臣靳尚,通過他在
懷王寵姬鄭袖面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
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后,勸諫懷王說:“為什么不殺張儀?”懷王很后悔,派人追張儀,已經來不及
了。
后來,各國諸侯聯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了楚國將領唐昧。這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
會面。懷王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
去,說:“怎么可以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系!”懷王終于前往。一進入武關,秦國的伏兵就截斷了他的后
路,于是扣留懷王,強求割讓土地。懷王很憤怒,不聽秦國的要挾。他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
到秦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終未
能回來。屈原也為此怨恨子蘭,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俗總有一天改變。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作品
中,都再三表現出來這種想法。然而終于無可奈何,所以不能夠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懷王始終沒有覺
悟啊。
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然而
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國家的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這是因為所謂忠臣并不忠,所謂
賢臣并不賢。懷王因為不明白忠臣的職分,所以在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
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軍隊被挫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為天下人所恥
笑。這是不了解人的禍害。《易經》說:“井淘干凈了,還沒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難過,因為井水是
供人汲取飲用的。君王賢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賢明,難道還談得上福嗎!
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憤怒,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怒,就
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濱,披散頭發,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悴,形體面貌像枯死的樹木一樣毫
無生氣。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
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父說:“聰明賢哲的人,不受外
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
為什么不吃點酒糟,喝點薄酒?為什么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
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
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
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因此抱著石頭,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國(還)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愛好文學,由于擅長寫賦受到人們稱贊;
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辭,始終沒有人敢于直諫。從這以后,楚國一天比一天削弱,幾十年后,終于被
秦國所滅亡。
自從屈原自沉汨羅江后一百多年,漢代有個賈誼,擔任長沙王的太傅。路過湘水時,寫了文章來憑吊
屈原。
太史公說:我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為他的志向不能實現而悲傷。到長沙,經過屈
原自沉的地方,未嘗不流下眼淚,追懷他的為人。看到賈誼憑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責怪屈原如果憑他的才
能去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會容納,卻自己選擇了這樣的道路!讀了《旭鳥鳥賦》,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認
為被貶和任用是不重要的,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四、默寫:(6分)
15.請默寫《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先生以比喻手法說屈原先生志向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肅省2025年城市規劃師考試城市規劃實務:工程管線綜合布置原則考試試卷
- 常規病情觀察與護理規范
- 韋尼克腦病護理
- 作業治療活動設計
- 健康上網行為規范指南
- 高血壓健康評估要點解析
- 上瞼下垂手術前護理常規
- 班級常規培養分享
- 糖尿病對老年人健康影響
- 2025年月餅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動車組受電弓途中故障應急處理于正航00課件
- GB/T 45554-2025種豬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
- 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范文
- TCAGHP031-2018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咨詢評估預算標準(試行)
- 中醫護理技術-平衡火罐
- 上海寶山區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
- 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復習資料
- 2025年英語四級考試試卷及答案
- 中國絲綢文化課件
- 人工血管內瘺穿刺技巧與護理
- 脊柱術后腦脊液漏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