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閱讀指導_第1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指導_第2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指導_第3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指導_第4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指導河頭店鎮南嵐中學李愛芳中考專題復習系列中考考察方向2023年文言文閱讀考試內容及要求:①參考注釋,結合語境,敏捷運用課內文言文學問,理解課外文言文語段的主要內容。②理解文中文言詞語〔包括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的含義及用法。③把握根本的文言文句式〔推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④將文中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023年中考真題再現:

〔一〕文言文閱讀【此題總分值12分】故事兩則向有友人饋朱鯽①于孫公子禹年②,家無慧仆,以老傭往。走送之,及門,傾水出魚,索盤而進之。及達主所,魚已枯斃。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傭,即烹魚以饗③。既歸,仆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答曰:“歡甚。”問:“何以知之?”曰:“公子見魚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賜酒,且烹數尾以犒小人。”仆人駭甚,自念所贈頗不粗劣,何至烹賜下人。因責之曰:“必汝蠢頑無禮,故公子遷怒耳。”傭揚手力辯曰:“我固陋拙,遂以為非人④也!登公子門,留神如許,猶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盤出,一一勻排而后進之,有何不周詳也?”仆人罵而遣之。靈隱寺僧某,以茶得名,鐺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數等,恒視客之貴賤以為烹獻;其最上者,非貴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貴官至,僧伏謁甚恭,出佳茶,手自烹進,冀得稱贊。貴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飲已將盡,并無贊語。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貴官執盞一拱曰:“甚熱。”〔取材于蒲松齡《聊齋志異》〕【注釋】①朱鯽:紅鯽魚,一種珍貴的欣賞魚。②孫公子禹年:孫禹年,淄川人,清代順治年間兵部尚書之子。③饗〔xiǎng〕:用酒食招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不文:用小水桶盛著魚,不夠風光。筲〔shāo〕斗,小水桶。⑥鐺〔chēng〕臼:煎茶、碎茶用具。8.以下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走送之走:跑B.自念所贈頗不粗劣念:思念,思念C.手自烹進手自:親自用手D.貴官執盞一拱曰執:拿著,握著9.以下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一樣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10.以下句子中,與“何以知之?”句式一樣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B.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游記》〕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D.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2023年中考真題再現:11.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老傭人把魚擺在盤中獻給孫公子,公子很快樂,但沒說話,讓人拿酒烹魚招待老傭人。B.老傭人認為自己做得很有禮節,對仆人的責怪很不滿足,竭力辯白;仆人特別生氣。C.靈隱寺有位以茶著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級的茶葉,用來招待不同的客人。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獻給貴官,希望得到贊揚,哪知這位貴官卻不懂得茶葉的優劣。1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向有友人饋朱鯽于孫公子禹年。〔2分〕

〔2〕既歸,仆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2分〕

2023年中考真題再現:

2016中考題型:

1、實詞解釋;2、虛詞用法;3、特殊句式;4、文意理解;5、句子翻譯。中考題型一:實詞解釋

8.以下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走送之走:跑B.自念所贈頗不粗劣念:思念,思念C.手自烹進手自:親自用手D.貴官執盞一拱曰執:拿著,握著◆解釋文言字詞的方法一:聯想推斷法:當試卷上給出某一個加點實詞時,應當聯想到課文中有關此詞的用法和意義,將二者比較,再確定其含義。〔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送東陽馬生序》〕〔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念:考慮〕〔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中考題型二:虛詞用法

◆解釋文言字詞的方法二:語境代入法:結合整段選文、整個句子上下文的意思來確定某個詞的意思,將詞義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順正確。9.以下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一樣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憑借表承接關系,相當于“而”把來把實戰演練:

文言文閱讀〔總分值12分〕王翦伐楚王問于將軍李信曰:“吾欲取荊①,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王以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行。”王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將二十萬人伐楚;王翦因謝病歸頻陽②。李信大破楚軍,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③,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④,大敗李信。王聞之,大怒,自至頻陽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將軍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獨⑤忍棄寡人乎!”王翦謝病:“不能將。”王曰:“已矣,勿復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行!”王曰:“唯聽將軍計耳。”于是王翦將六十萬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⑥,王翦請美田宅甚眾。王翦既行,至關⑦,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⑧中而不信人,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王翦堅壁不與戰。楚人數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楚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殺其將軍項燕,楚師遂敗走。【注】①荊:即楚國。②頻陽:地名,今陜西富平。③城父:地名,今安徽渦陽西北。④頓舍:停宿。⑤獨:莫非。⑥霸上:地名,今西安市東。⑦關:指武關,今陜西丹風東。⑧怚:同“粗”。1.對以下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2分〕A.自至頻陽謝王翦曰謝:賠禮B.于是引兵而西西:向西進發C.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委:托付D.楚師遂敗走走:離開2.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一樣的一組是〔〕〔2分〕例句: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A.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C.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記》〕D.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DA實戰演練:

中考題型三:特殊句式

中考題型三:特殊句式

中考題型三:特殊句式

中考題型三:特殊句式

推斷句式:

1.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陶淵明《桃花源記》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

欲》3.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4.屠懼,投以骨。蒲松齡《狼》5.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彭端淑《為學》6.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7.嘗貽余核舟一。魏學伊《核舟記》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推斷句推斷句推斷句省略句省略句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狀語后置賓語前置實戰演練:10.以下句子中,與“何以知之?”句式一樣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B.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游記》〕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D.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D王翦伐楚3.以下各句中,與“王以問王翦”一句句式一樣的是〔

〕〔2分〕A.〔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B.宋何罪之有〔《公輸》〕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D.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桃花源記》〕D如何快速整體把握全文的內容?第一步:快速掃瞄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A.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如第一題后面的詞語解釋,有一個是錯的,其它三個是對的,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內容。〕B.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如第四題〕掃瞄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當快速掃瞄文段后的題目。

中考題型四:文意理解其次步:認真分析標題

有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會給出標題。大局部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如青島2023年中考題《周尋畫龍》、2023年《桓公用管仲》、2023年《任賢》〕總之,認真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中考題型四:文意理解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千萬別無視這些注釋。另外,需要留意: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遇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考,而應連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中考題型四:文意理解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

用原文句子或者關鍵的詞語來檢驗選項是否正確。實戰演練:11.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老傭人把魚擺在盤中獻給孫公子,公子很快樂,但沒說話,讓人拿酒烹魚招待老傭人。B.老傭人認為自己做得很有禮節,對仆人的責怪很不滿足,竭力辯白;仆人特別生氣。C.靈隱寺有位以茶著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級的茶葉,用來招待不同的客人。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獻給貴官,希望得到贊揚,哪知這位貴官卻不懂得茶葉的優劣。王翦伐楚4.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2分〕A.李信和蒙恬攻打楚國,一開頭取得了成功,但最終在楚軍的反攻中大敗而歸。B.當李信大敗而歸后,秦王親自去向王翦賠禮,并送王翦至霸上,表達了秦王知錯能改的品質。C.王翦最終同意了秦王要求他帶兵的要求,同時懇求秦王賞他很多良田大宅,這說明王翦是一個貪圖榮華富貴的人。D.王翦面對楚國以全國之軍抵擋的形勢,實行了堅守陣地、以逸待勞的策略,并最終取得了成功。AC三大原則:

信:忠于原文

達:文意通達流暢

雅:語言富有文采總要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中考題型五:句子翻譯對:指把原句中的單音節詞對譯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

留:凡朝代、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知名詞或現代漢語也通用的詞,皆保存不動。

刪:把無意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襯詞〔同義連用、偏義復詞等〕、虛詞刪去。

換:對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翻譯時都要換成現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

調:文言文倒裝句應依據現代正常語序進展調整。

補:對句中省略成分,須據上下文文意,適當補充,使語意完整。

貫:指要依據上下文,敏捷貫穿地翻譯。首先要“直譯”〔對留刪換調補〕,在“直譯”不能完成時,不得已才用“意譯”,這個“貫”就是所謂的“意譯”。◆句子翻譯的方法:越人溺鼠鼠好夜竊粟。越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嚙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注釋】①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句子翻譯:翻譯下面文言句子: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越人便用水替換糧食,使糠掩蓋在水面上。留換調方法:對2、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到了晚上,〔老鼠〕又招呼它那一群依次爬進〔盆子〕,〔結果〕全都淹死了。補3、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后反。老鼠招呼它的同類爬進盆子,肯定吃飽后才回去。刪翻譯歌訣:通讀全文,把握大意。古今同義,保存不譯。古今異義,辨析認真,以今換古,要合原義。句中省略,括號補齊。如遇倒裝,調整語序。個別虛詞,無法翻譯,沒有影響,不妨刪去。直譯為主,輔以意譯,忠于原作,貫穿順當。〔字字落實留刪換,文從句順調補貫〕實戰演練:1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向有友人饋朱鯽于孫公子禹年。〔2分〕

〔2〕既歸,仆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2分〕

5.將以下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王翦既行,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2分〕②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2分〕從前有個朋友贈送紅鯽魚給孫禹年公子。〔老傭人〕回來后,仆人問〔他〕:“公子收到魚,很快樂嗎?”王翦動身后,到達武關,先后派了五批人回去討要良田。楚人聽說王翦增加了兵馬前來,就把國內的軍隊全部調來抵擋王翦的隊伍。1.依據課本,夯實根底留意積存常用實詞〔現代漢語中還在用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之、其、而、以、于”等重要虛詞。2.多讀多背,培育語感3.調動積存,提高力量課外文言文中見到重現的語言學問,要能聯系已把握的文言學問,比較異同,分析其內在聯系,以解決新問題。遇到疑難詞句,要能聯系所把握的學問,把代入未知,依據上下文尋求隱含信息,推斷出疑難詞句的意思,以訓練推斷力量。歸納總結:蔡邕①聽琴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②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③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嘻!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將命者④告仆人曰:“蔡君始終,至門而去。”邕素為鄉邦所宗,仆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