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_第1頁
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_第2頁
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_第3頁
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_第4頁
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2012級公管(1)班小組成員:郭勇:20120605051杜凡:20120605038毛夢良:20120605021詹明玥:20120605029吳科:20120605009喻東:20120605034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也在加速進行中,中國城市人口的比例從1980年的20%增加到1990年的27%,2005年達到43%。到21世紀中葉,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75%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必然會對人們的膳食結構居住環境、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進而影響人們的健康。一方面,城市化使人們能夠分享現代醫藥和醫療技術的最新成就,獲得更完備、更高級的醫療保障,使得城市人群的預期壽命更長,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更低。另一方面,城市化在帶給我們現代城市文明的同時,也在污染著我們的城市環境、加大了我們的生活壓力、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和膳食結構,這些都對城市人群的健康產生危害。城市人群在肥胖、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病等方面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農村人群。背景11/13/20232城市化對健康的積極影響收入提高,健康投資增加1城市衛生財政投入高于農村2城市距離醫療服務機構更近,服務的可及性更高3衛生保健資源更加集中于城市4預期壽命更長5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更低611/13/20233(一)收入提高,健康投資增加

圖1:我國歷年城鄉人均衛生費用趨勢來源:《2005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城鄉收入差距反映在衛生服務上,首先表現在城市和農村居民人均衛生費用相差懸殊。2004年城市人均衛生費用為1262元,農村為301.6元,城市是農村的4倍多。見圖111/13/20234(二)城市衛生財政投入高于農村

第三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地區的衛生財政投入力度要明顯高于農村地區,政府資源尤其向大城市集中。見表111/13/20235(三)城市距離醫療服務機構更近,服務的可及性更高

2003年城市住戶家庭與最近的醫療單位之間距離不足1公里的比例為81.8%,而農村同一比例僅為61.1%相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城市居民可以更快捷的獲得醫療救助和醫療服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診病人的死亡比例。見表211/13/20236(四)衛生保健資源集中于城市我國的衛生保健資源約80%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又集中在大醫院,一些高精尖醫療設備的數量已經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11/13/20237(五)預期壽命更長以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計算,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達71.40歲,其中男性為69.63歲,女性為73.33歲。從不同區域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看,2000年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5.21歲,農村為69.55歲,相差5.66歲11/13/20238(六)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更低1991年到2007年城市的孕產婦死亡率一直低于農村。雖然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由1991年的80.0/10萬降至2007年的36.6/10萬,下降幅度達54.3%;但城市地區2007年的孕產婦死亡率為25.2/10萬,農村地區2007年孕產婦死亡率為41.3/10萬,城市遠遠低于農村。在嬰兒死亡率方面,2007年婦幼衛生監測地數據表明,農村地區的嬰兒死亡率為18.6‰,同期城市同一指標分別為7.7‰,前者是后者的2.4倍。11/13/20239城市化對健康的消極影響熱島效應對健康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