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浙江偉東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一月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浙江偉東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證書等級:工程咨詢丙級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證書編號:單位負責人: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重要參加人員:陳曉紅(高級工程師)田鑫華(工程師)葉濤(工程師)鐘煜煒(工程師)目錄第一部分報告正文第二部分附圖1、道路總平面圖2、道路平面圖3、道路縱斷面圖4、道路原則橫斷面圖5、路面構造圖6、人行道平面鋪裝圖7、雨水匯水范疇圖8、污水匯水范疇圖9、排水平面圖10、雨水縱斷面圖11、污水縱斷面圖12、原則管位布置圖一、概述1.1工程項目的背景、建設的必要性以及項目研究過程。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位于桐廬縣城迎春南路與320國道交叉口東南側文創園區快內,作為以商住、展覽、休閑為主的區塊,絲綢博覽中心、養生文化度假村等項目現在正在開發中。1、經濟的發展必將推動桐廬縣城的有序擴張,而這個過程強調交通先行,隨著桐廬縣城區域范疇的不停擴張,土地需求量不停增大,縣城發展也逐步完善,作為區塊配套道路,它的建成將完善縣城的交通框架,使進桐廬縣城的發展,為區塊內的項目建設發展提供便利。2、市政道路做為市政配套管線設施的重要載體,本工程的建成還將解決道路兩側地塊市政設施配套問題,絲綢博覽中心、養生文化度假村等項目的用電、用水、燃氣、通信等將得到解決。3、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的建成在改善桐廬縣城交通網絡、啟動激活沿線土地的開發運用、有效推動桐廬縣城都市化進程的同時,提高桐廬縣城的都市品位,改善桐廬縣城的形象。接到建設方的設計委托后,我司立刻組織了設計項目班子對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同時進行現場踏勘和收集資料,對設計方案進與建設方進行溝通和優化。1.2編制根據1、由桐廬縣都市建設測繪隊完畢的1:1000數字化地形圖測繪以及道路縱、橫斷實測數據,相交道路排水管道有關數據;2、工程地質勘查資料;3、《都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4、《都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5、《都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6、建設部公布的《工程建設原則強制性條文》(都市建設與公路工程部分)7、《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獻編制深度規定》8、《都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9、國家及地方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和建設原則。1.3同意的道路網規劃及都市排水規劃。1、《桐廬縣城區道路、排水專項規劃》有關文本、圖紙和圖集;1.4研究的范疇及內容。本次可研范疇為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規劃道路寬為8.0,道路全長為1000米。1、道路及其沿線現狀和建設條件分析。2、論證道路工程建設的必要性。3、工程建設規模和技術指標。4、道路、排水及其附屬工程等到的研究。5、環境評價。6、工程投資估算。1.5重要研究結論道路性質為都市支路,規劃道路寬為8米,道路全長為1000米。1、道路等級:都市支路。2、設計行車速度:30km/h。3、道路路面構造計算荷載:原則軸載BZZ-100KN。4、雨水設計原則。設計暴雨重現期:Te=2年。徑流系數:道路采用Ψ=0.9;區塊采用Ψ=0.65。5、污水設計原則。綜合生活用水量原則采用200~250升/人.日。污水量為生活用水量的80~90%。水及附屬工程設計1、道路工程(1)道路平面道路性質為都市支路,規劃道路寬為8.0米,道路全長為1000米。(2)道路縱斷面設個4個縱坡,分別為1.582%、0.522%、6.407%、和4.8%。(3)橫斷面1米(人行道)+6.0米(車行道)+1米(人行道)=8米(紅線寬)(4)路基道路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為路面提供結實的支撐基礎,本工程路基大部分處在填方路段,局部有池塘、水溝等不良地質地段需對地基進行特殊解決,回填材料采用宕渣。(5)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構造,路面構造以下:行車道路面構造:厚度70cmSBS-13改性瀝青砼4cm乳化瀝青(0.5±0.1L/m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6cm玻纖格柵+乳化瀝青(1.1±0.1L/m2)5%水泥穩定碎石30cm級配碎石墊層30cm人行道路面構造:厚度38cm花崗巖人行道板5cmM10水泥砂漿臥底3cmC20水泥混凝土15cm級配碎石墊層15cm(6)路堤邊坡防護邊坡坡度為1:1.5,后期綠化覆蓋解決。(7)附屬工程全線按照國家、行業原則,設立標志標線、照明供配電設施,以規范交通組織。2、排水工程本工程設計雨水管接入南渠,污水接入迎春南路預留污水管中。估算總投資2035.02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402.84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481.43萬元,工程預備費150.74萬元。二、現狀評價及建設條件2.1區域概況桐廬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錢塘江上游,是杭州市轄縣之一,介于東經119?10??119?58?、北緯29?35??30?05?之間。地處“西湖·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桐廬?黃山”黃金旅游線的中心地段,距杭州75公里。是國務院同意的對外開放縣。縣境東連諸暨,南接浦江、建德,西鄰淳安,北靠富陽與臨安。全縣地勢西北和東南向富春江沿岸減少。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處在桐廬縣城經濟開發區,屬于桐廬經濟開發區,為縣城主城區,地處桐廬縣境南側。2.2道路現狀及評價工程范疇內現狀基本為農田、空地、和水塘,適合本工程的建設。2.3現狀道路交通量及評價本工程周邊已建道路有迎春南路、320國道,道路車流量較大。區塊內暫無交通量,但區塊內建筑正在施工。本工程竣工后,可解決區塊內部交通及區塊與外部道路的銜接。2.4沿線建筑、樹木及地上、地下桿管線等狀況1、工程范疇內無居民住宅。2、樁號0+520處有現狀排水渠,需預埋排水管。3、道路全線均為新建,無現狀管線。2.5沿線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桐廬屬浙西中低山丘陵區,四周群山矗立,中部為狹小河谷平面,山地與平原間則丘陵錯落分布,富春江由西向南向北縱貫縣境東部,分水江在桐廬鎮匯入富春江。全境山地丘陵面積約點79.1%,平原9.3%,水域12.6%。桐廬鎮地形條件的復雜多樣性決定了土壤類型的多樣性,坡積、洪積物發育形成的山塢、溪畔的水田土壤,多為黃泥沙田、泥沙田和培泥沙田。旱地土壤以油黃泥、黃紅泥、黃泥土等為主,多分布在坡耕地,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所在區域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宜人,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1936小時,年平均氣溫16.5℃,年極端最高氣溫42.6℃,年極端最低氣溫-9.5℃,年均總降雨量1462毫米。地下水埋深在1.20m—2.00m,年變化幅度在0.50—1.50m之間,屬潛水類型,重要由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根據附近工程水質分析資料表明:該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具微腐蝕,對鋼構造具弱腐蝕性,對混凝土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參考臨近建筑的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巖土層構造按其巖性、成因類型劃分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含粉質粘土圓礫三大單元層。三、工程建設必要性論證3.1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位于桐廬縣城,距杭州南60公里,車程只需30分鐘,位于滬、杭、甬高速公路經濟發展區域“金三角”交匯處,浙江省4小時交通、經濟、生活圈的核心地帶,同時又是西湖——千島湖——黃山國家級黃金旅游線的中心地段,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區南翼。1、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的啟動建設,有助于桐廬縣城的整體開發運用,是桐廬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2、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的建成能有效改善桐廬縣城交通網絡,有效推動桐廬縣城都市化進程的同時,提高桐廬都市品位,改善桐廬縣城形象。3、及時解決文創園區塊的排污排水、用電、給水、燃氣、通信等市政設施配套和交通出行問題,為區塊內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便利。1、項目建設條件基本含有項目所在位置交通便捷,與其相銜接的迎春南路、320國道道路交通、市政排水、給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已完畢設計,項目建設條件完全含有。2、項目建設技術方案可行本項目用地面積約15.02畝,項目建設內容有道路、雨水、污水、給水、路燈、綠化、管線綜合等工程。本項目建設方案各功效配備合理,項目建設方案符合桐廬縣都市總體建設規劃。3、項目建設資金方案合理本項目建設總投資為2035.02萬元,項目建設資金由縣財政統籌。總而言之,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四、工程建設方案4.1設計原則1、按控制性具體規劃擬定的道路等級、路線位置開展設計,并保持一定的彈性;2、有效控制道路和管線設計,最大程度減低工程費用,并力求與沿線環境的協調;3、注意起止點路段的銜接,使本路段前后銜接道路協調統一。4.2技術原則道路建設原則為都市支路;設計車速30公里/小時;道路紅線寬度8.0米;道路設計為雙向2車道;設計使用年限;路面形式為瀝青混凝土柔性路面;道路設計長度1000米。4.3道路工程方案采用單塊板形式,其中車行道寬6.0m,雙向兩車道,兩側人行道寬1.0m。道路總寬8.0米。車行道橫坡為1.5%,路面采用改善的二次拋物線。人行道橫坡為1.5%,坡向機動車道。按照建設方提供的道路紅線擬定的平面線位,起點位于320國道,終點位于文創園地塊養生文化度假村在建建筑旁,道路設計寬度為8.0米;道路設計長度為1000米;施工長度為1000米。具體狀況詳見“道路平面圖”。以《桐廬縣城區道路、排水專項規劃》擬定的規劃道路交叉口標高為基礎、結合現狀桐常線實測道路標高,以小坡段辦法減少路基土方量、控制排水管道合理埋深為原則進行道路縱斷面設計。現在道路縱斷技術指標為:路線全長(米):1000縱坡段數(個):4最小坡長(米):229.154最大坡長(米):270最小縱坡(%):0.522%最大縱坡(%):6.407%總填方量9406m3,總挖方量14720m3,總土方量24126m3,具體詳見“道路縱斷面圖”。1、路基特點地表下列0.4-1.0米為素填土,灰色~灰黃色,濕,松散狀,重要由粘性土、角礫、碎石構成;地表下列4.6-7.9米為粉質粘土,灰黃色,濕~飽和,可~硬塑狀,搖震反映緩慢、土面光滑,底部含圓礫(含量5%-10%),干強度中檔-高,韌性中檔;地表下列6.3-9.6米為含粉質粘土圓礫,灰黃色,飽和,中密狀,灰黃色,飽和,中密狀,重要由圓礫、卵石、砂及粘性土構成,含圓礫為40%-60%,部分卵石粒徑10cm以上,重要母巖成分為強-中風化凝灰巖,呈亞圓狀。地下水埋深在1.20m-2.00m,年變化幅度在0.50m-1.50m之間,屬潛水類型,重要由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根據附近工程水質分析資料表明:該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具微腐蝕,對鋼構造具弱腐蝕性,對混凝土中鋼筋具微腐蝕性。由于地下水位較高,路基受最低填土高度的制約,因此選擇適宜的路基填料顯得非常重要。按規定選擇透水性強的粗粒土較為適合,根據借鑒桐廬以往的設計經驗,結合桐廬本地的實際狀況,路基填料重要采用料場運來的宕渣,來解決提高路基強度和減少填土高度的矛盾。2、路基設計填筑路基前,首先要去除地表的耕植土,對挖方段或局限性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路段,采用換填解決;然后按規范規定分層填筑宕渣,宕渣最大粒徑應不大于15cm,含泥量不大于15%,其路基壓實度采用重型擊實原則。填方:0—80cm≥95%80—150cm≥93%150cm以上≥92%挖方:0—30cm≥95%30—80cm≥93%路基邊坡填方段采用1:1.5;挖方段采用1:1,路槽底面土基設計回彈模量不不大于等于30Mpa。1、路面面層構造方案比較表比較項目瀝青砼路面水泥砼路面使用壽命設計年限,可通過維修延長使用年限。設計年限30年造價略高于水泥砼路面平坦性及震動噪音行車舒適,噪音和震動小。產生接縫,震動、噪音大。明色性路面反光能力弱,視覺柔和。路面反光較強,視覺效果差。施工性受環境因素影響小,施工進度快。受外界影響大,養生期長,工期長。抗變形能力及耐磨性材料選擇不當時易產生車轍,耐磨性差。難以產生車轍變形,耐磨性強,基層壓實度不均勻時易產生裂縫。維修難易性養護維修工藝簡樸維修規模大、復雜。地下管線維修及增設便于地下管線維修及增設不便于管線維修、增設,路面不易恢復,費用高。對水泥砼路面和瀝青砼路面兩種面層構造方案進行比較(見上表),結合桐廬縣城已建道路的實際使用狀況,認為瀝青砼路面更合用本工程。2、基層為適應交通增加需求,同時考慮便于筑路材料的就地取材,建議采用水泥穩定碎石的基層構造。這種半剛性路面基層溫度收縮、干縮系數小,剛度比較適宜,抗拉強度高,水穩定性好,且施工比較容易,材料來源充足。3、墊層采用本地普遍使用的天然級配碎石。4、路面構造厚度車行道:厚度70cmSBS-13改性瀝青混凝土4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型)6cm5%水泥穩定碎石30cm級配碎石墊層30cm人行道:厚度33cm花崗巖人行道板5cmM10水泥砂漿臥底3cmC20水泥混凝土15cm級配碎石墊層15cm4.4雨水工程方案雨水管采用單管布置,布置在距道路中心線北側1.5m處,道路上的雨水管除排路面雨水外,還承當周邊地塊對應匯水面積的雨水。根據《桐廬縣城區道路、排水專項規劃》和相交道路排水設計資料,雨水接入四級電站尾水渠箱涵中,具體詳見“排水平面圖”。4.5污水工程方案污水管采用單管布置,布置在距道路中心線南側1.5m處,根據《桐廬縣城區道路、排水專項規劃》和相交道路排水設計資料,污水接入迎春南路已建的污水管中,具體詳見“排水平面圖”。4.6管材及接口鋼筋混凝土管HDPE纏繞管優點承插式膠圈柔性接口對各類地基的適應能力強,回填規定相對較低,造價低。耐腐蝕性能好。自重輕,運輸安裝方便。摩擦阻力小,輸送能力高,能顯著減小管道的沿程損失。缺點自重大,需機械吊裝。抗強腐蝕能力較弱。管道的環剛度遠不及鋼筋混凝土管。規定在覆土4m以內。回填規定高,造價高。排水管道埋深普通均較淺,基本上采用大開挖法施工,可作為大開挖施工的管材重要有鋼筋混凝土圓管、HDPE纏繞管。本工程D250-D600推薦采用HDPE纏繞管,D600以上推薦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該管作為排水管材含有承插式膠圈柔性接口對各類地基的適應能力強,回填規定相對較低,造價低等優點。根據已擬定的排水量計算沿線管道管徑為D250-D800。4.7附屬構造物采用磚砌方形雨水檢查井,每間隔20-40m設立一座。同時在雨水管間隔90-120米左右之間設立雨水預留井,用于兩側地塊雨水的接入。井蓋采用鋼纖維材質,鋼筋混凝土底板,井內外均需粉刷。D250-D600管道基礎采用砂基礎,其它均采用鋼筋砼基礎。在道路車道邊沿,橫坡的最低點設立雨水口,用于接受路面雨水,雨水口間距為20-40m,雨水口尺寸510mm×390mm,做成0.3m的落底。4.8管線綜合方案管線綜合設計涉及給水、污水、雨水、電力、電信、燃氣、廣電等七種重要管線。通過管線綜合設計使各專業地下管線在平面及空間位置上更加合理、規范化。在《都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和各專業規范的規定下進行多個管線的平面及空間位置布置,減少交叉,結合道路橫斷面的設計合理運用地下空間,充足考慮遠期的發展。為方便管線的管理和維護,管線優先布置在人行道下,在迫不得已的狀況下布置在行車道下或道路外側綠化帶內。根據實際狀況進行管線的交叉解決,對于部分不能滿足規范規定的地方進行局部特殊解決。多個地下管線從道路邊線向道路中心線方向平行布置,其排列次序為:道路由北向南布置為:電力管線、給水管、雨水、污水道路內南向北布置為:弱電管線、燃氣、污水工程管線高程上自地表面對下排列的次序為:電信管線、電力管線、煤氣管線、給水管線、雨水管線、污水管線。多個工程管線之間的水平、垂直凈距按規范執行。在管線發生交叉時,按照壓力管讓重力管,小管徑讓大管徑,易彎曲讓不易彎曲,臨時讓永久,工程量小讓工程量大原則解決。工程管線布置在行車道下時,管線的覆土深度不不大于0.7米。布置在車行道以外時可適宜減少,但以不防礙工程管線安全為原則。地下管線按由深到淺的原則進行施工。管線的布置應既滿足規范規定的凈距規定,又相對緊湊,減少土地的占用。按各專業規劃進行廠站布置,節省用地,減少廠站對環境的影響,滿足遠期發展的需要。五、節能、環保和消防5.1節能我國能源發展的總方針是“開發與節省并重,近期把節省放在優先地位”,為此節能成為我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本項目的節能設計應遵照國家有關節省能源及合理用能的現行政策、指令、規定、原則。涉及: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省能源法》(1997)2、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建設部文獻(計交能[1997]2542號)《有關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編制及評定的規定》3、《國務院有關做好建設節省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告知》(國發[]21號)4、《國務院有關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8號);5、浙江省人民政府有關加強節能工作的有關規定節省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節能降耗,綜合運用資源是永恒主題,本項目按照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頒布的節省能源規定執行,貫徹國家“十一五”計劃有關節能降耗的規定。因此,合理地運用能源、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運用率、增強節省能源意識對我國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省能源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有關加強節能工作的有關規定,保持能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貫徹具體節能方法,以合理運用和節省能源。具體節能方法以下:(1)選用電纜考慮其經濟電流密度因素。(2)路燈可采用節能燈以節省用電。1、采用節水型施工設備,提高水資源運用率,減少水資源無效消耗。2、合理使用水資源,嚴格控制長流水。5.2環保1、社會環境影響擬建工程的修建,有助于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增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且道路兩側無居民住宅,本路的修建對沿線居民的生活將不會造成影響。2、生態環境影響施工期間及運行期間污水也對沿線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道路建設期間需要重視對周邊環境的保護,盡量減少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3、噪音及空氣環境影響施工期間來自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噪音、營運期間車輛運行產生的噪音都對環境有影響。同時施工期灰土拌和與施工車輛筑路機械等運行產生的揚塵,運行期間汽車排放的尾氣等都對大氣產生污染。建議施工拌和場地要選擇合理位置,安排合理時間施工,盡量減小噪音及廢氣對居民的影響。本項目在設計時將參考下列環保原則制訂保護方法:運行期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原則》GB3096-中的“2類”原則。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的規定。大氣環境執行《環境空氣質量原則》GB3095-1996中的二級原則。施工期排污水執行國家規定的原則。施工期環境影響是短暫的,可逆的;運行時影響是長久的,不可逆的。建議在項目設計、施工過程及營運期,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環保方針。1、施工期間環境污染防治方法1)噪音防護方法施工期的重要噪聲污染源為混凝土攪拌機、壓路機、裝載機等施工機械和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在施工過程中,受噪聲影響較大的為道路沿線的居民區,為減少施工噪聲影響,本項目擬從下列兩個方面采用降噪方法:第一、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施工用場地等管理方法,涉及:在環境比較敏感的路段盡量在晝間施工;高噪聲設備例如混凝土攪拌機、裝載機等的時間安排在晝間;施工設備選型上采用低噪聲設備,以減少噪聲源聲壓級;在施工過程中對動力機械設備定時進行維修和保養;攪拌站及其運料通道遠離居民、文化區;第二、設立簡易的隔音棚等工程方法,涉及:在朝向環境敏感點的一側設立簡易的隔音棚;對位置相對固定的高噪聲機械設備,選擇適宜地點設立單面聲屏障。2)揚塵影響防治方法本項目施工期間對大氣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揚塵,重要來自于運輸車輛,拌和、篩分系統和水泥庫,為減少施工場地的揚塵污染,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擬采用下列方法:施工場地每天定時灑水,避免浮塵產生,在大風日加大灑水量和灑水次數;施工場地運輸通道及時清掃、灑水、以減少汽車行駛揚塵;運輸車輛進入施工場地低速或限速行駛,以減少產塵量;多塵物料采用帆布覆蓋,以免露天堆放;施工場界設立隔離棚或墻體。3)固體廢渣施工期間固體廢物重要為生活垃圾和施工產生的廢渣土。生活垃圾擬用垃圾箱收集后由環衛工人定時送到垃圾場解決。對施工中的棄土、淤泥和廢渣及時清運。4)廢水施工期間產生的污水重要為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動本身產生的污水。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需收集、解決后排至下水道。2、運行期間環境污染防治方法1)交通噪聲影響及對策為減少運行期間交通噪聲影響,本項目擬在下列幾個方面采用方法:在兩側人行道上種植行道樹;加強上路車輛的管理,嚴禁鳴號,嚴禁破舊車輛行駛,上路車輛噪聲必須達成規定值,嚴禁超速行駛。2)汽車尾氣的影響及控制對策本項目的交通量將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而逐年遞增,機動車排放的尾氣對環境的影響會呈上升趨勢。控制汽車尾氣的污染,必須從管理上著手,例如制訂尾氣排放新的地方原則,推廣使用先進的電噴供油系統替代落后的化油器供油系統,通過安裝凈化器實施機外轉化等凈化方法,削減尾氣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以減少汽車尾氣對道路周邊居住區的大氣污染。本項目建設符合桐廬縣都市發展總體規劃,該項目施工和運行期間排放的污染物,只要認真貫徹環保治理方法,均可達標排放。由于排放量較小,對周邊的水體、大氣、聲環境無明顯不利影響。總之,文創園二號道路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認真遵照環保的有關規定,具體貫徹本報告中提出的管理與防治方法,在所產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解決、處置后,對周邊環境影響在可承受的范疇之內。六、勞動衛生及安全6.1衛生施工期間由于民工比較集中,極易引發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特別是痢疾、肝炎等病感染率較高。因此要高度重視衛生防疫,委托本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衛生監督管理,加強工區的衛生防疫宣傳工作,檢查施工人員飲水飲食衛生,加強工區的糞便、垃圾和其它污染物的管理,對已發生傳染病要隔離治療,周邊人群打防止針解決。各工區根據施工人員數量配備流動垃圾桶,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應指定專人收集清理,另外現場施工人員為避免粉塵污染,可配戴防塵口罩,以減少對身體的不利影響。6.2安全道路施工要有醒目的通告標志和隔離方法,設立必要的防護設施,防護設施涉及車行護欄、護柱、人行護欄、分隔物、防眩板、防撞護欄等。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人行道要設立殘疾人專用道板,要方便盲人和肢體殘疾人員通行。七、項目實施與管理7.1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本項目建設周期為十二個月,重要劃分為四個階段。1、立項和可行性研究階段一種月(1月),完畢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報告編制、審批。2、建設準備階段,項目在開工建設之前與否切實做好各項工作是整個項目建設實施的核心之一,控制時間為一種月(2月)。重要內容以下:(1)工程施工圖設計;(2)組織施工招標;其中施工單位的資質和綜合實力的高低對工程質量和建筑進度影響尤為重要。施工單位招投標應面對浙江省或周邊地區一類建筑施工公司擇優擬定。3、建設實施階段,控制工期為四個月,(3月-6月)。4、竣工驗收階段。總時間控制在一種月以內(7月)。本項目自立項起至工程竣工驗收止,在各項工作開展順利的前提下,總建設周期為五個月,計劃于7月底投入運行。7.2項目管理項目管理工作涉及項目實施階段的全過程,即:設計前的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動用前準備階段和保修階段。項目管理的任務:(1)安全管理、(2)投資控制、(3)進度控制、(4)質量控制、(5)合同管理、(6)信息管理、(7)組織和協調。按照國家及地方有關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建立并貫徹有關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如:(1)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制度;(2)工程建設監理制度;(3)建設工程合同制度等。為加強對項目建設的領導和組織實施工作,建設單位應及時成立項目籌建組,領導和負責實施項目的建設工作,抓好項目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嚴格項目資金管理使用,建設資金要專款專用,納入項目專用帳戶管理,按照工程進度實施集中支付,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1、項目管理工作內容1)設計準備及設計階段:重要涉及編制設計任務書、組織設計招投標、組織設計評審;組織施工圖評審、設計階段進度控制、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等。2)施工及保修階段:重要涉及組織施工階段招投標、組織施工前期手續辦理工作、進行施工過程中的三控兩管一協調以及信息管理工作、組織竣工驗收和保修階段有關工作等。2、項目管理方法項目管理采用的方法有:組織方法、合同方法、經濟方法、技術方法等。3、項目管理辦法項目實施中,要貫徹工程設備招標采購、工程建設和施工監理公開招標制度;認真貫徹建設中招標采購、工程監理的有關規定;強化管理,遵照基本建設審批程序;主動推行工程建設目的責任制,確保項目建設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及資金投入等控制在既定目的內,確保項目目的的實現。項目管理要堅持動態控制原則,項目管理是在不停變化的環境下進行的,必須堅持動態控制的原則。所謂動態控制就是收集項目的實際值,將其與目的值相比較,檢查有無偏離,若無偏差,則繼續進行,否則要找出具體因素,采用對應方法,糾正偏差,確保項目總體目的的實現。八、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8.1投資估算1、可研圖紙、可研闡明、本工程地質報告等。2、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公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辦法與參數》(第三版)。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浙江省建設工程計價規則()》、《杭州市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施細則(修訂)》、《有關規范杭州市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表式的告知》(杭建造價投資辦[]42號)。4、根據():《浙江省市政工程預算定額()》、《浙江省安裝工程預算定額()》、《浙江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費用定額()》、《浙江省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定額()》、《浙江省建筑安裝材料基期價格()》、行業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計價方法。5、《工程建設其它費用定額》()6、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公布的價格信息:《杭州造價信息》第8期桐廬部分、《浙江造價信息》第8期;無信息價的,參考市場價。7、國家和地方有關建設和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定。本項目估算范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