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沈陽市金話筒教育培訓學校PAGEPAGE1PAGEPAGE1張氏帥府博物館小志愿者講解詞第一局部第一展廳:模擬沙盤這里就是張氏帥府的模擬沙盤。張氏帥府稱大帥府或少帥府,是上世紀初北洋政府國家元首、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和他的長子偉大愛國者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私宅。帥府占地面積5.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龐大的建筑群。帥府是由中院、東院、西院和院外幾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構成。中院是1914—1916年由張作霖修建的具有傳統式風格的三進四合院,是張氏帥府的早期公館。東院由小青樓、大青樓、帥府花園構成的。小青樓是1918年張作霖為他最寵愛的五夫人壽氏所修建的,在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后,抬進小青樓一樓會客廳內,并在這里去世,只有54歲。大青樓是1922年建成的仿羅馬式青磚結構大樓,樓高22.45米西院是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后,主持修建的辦公場所,共有6棟,據現有歷史照片顯示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已根本建好,但張學良并沒在此辦公和居住過。在帥府的東院外有一座日式的二層小樓,這就是趙四小姐樓,1929年至1931年間趙四小姐在此居住過。在此樓前面的就是1930年修建的張家的私家銀行,邊業銀行。它當時是東北最大的一家銀行之一,不僅擁有儲蓄權,還擁有發行權。在邊業銀行前邊的這座小樓是1925年修建的,是帥府的辦事處,又稱為帥府舞廳,當時很多重大的舞會都是在這里舉辦的。張氏帥府博物館小志愿者講解詞第二局部三進四合院一進院東廂內帳房我們大家現在來到的這個院落就是三進四合院的一進院,是帥府工作人員辦公及休息的場所,東廂房是內帳房,專門掌握帥府的一切開支,內賬房由主事、管飾、錢房、九式先生等人組成,他們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一進院西廂承啟處內設文武承啟官,負責帥府的接待和通稟工作,當年來帥府公干的人員都要經過承啟處的通稟才能受到張作霖的召見。承啟官又分為文承啟和武承啟。我們迎面看到的正是武承啟在引領一位東北軍軍官去見大帥的場景。一進院垂花儀門在我的身后有一個屏門,這就是著名的垂花儀門,也是張作霖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平時緊閉有衛兵把守,當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時,張作霖出迎攜客人進入二進院,而平時帥府內的工作人員和家眷等都要從回廊兩側繞行進入二進院。今天來帥府參觀的都是我們的客人,請大家隨我通過儀門直接進入二進院。二進院東、西廂房大家現在所在的這個院落就是二進院。這里是張作霖早年居住、辦公的地方,是三進四合院的核心局部。東廂房是秘書長的辦公室及內收發室,內收發室是專門處理一些機密文件的,西廂房是一般秘書工作的地方,正房分別是張作霖的臥室、辦公室、會客室、及書房。在我們前面的門樓上有一塊額匾,上面寫了“望重長城〞四個大字,這是一些鄉紳送給張作霖的,意思是說張作霖的威望重于長城。二進院正房復原陳列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了二進院正房,是張作霖1916年到1922年工作及生活的重要場所。這間就是張作霖當年的辦公室。辦公桌前張作霖的塑像是我們請天津泥人張制作室,依照大帥當年的照片特制的。最里面一間是張作霖的臥室,也是他小憩的地方。我們迎面看到的這幅其自撰行書“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正是張作霖走上他人生第一個權力頂峰后的內心讀白。現懸掛在張作霖辦公室的行書條幅“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出自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之口,正是張作霖這一人生的寫照。這間寬敞明亮,氣勢恢宏的房間是張作霖當年的議事廳。最后一個房間是張作霖的書房,張作霖出身貧寒,讀書很少。但從他啟用文人,對待文化的態度上可以印證張作霖喜愛文化,重視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擴建東北講武堂和創辦東北大學。三進院西廂、正房、東廂簡介穿過二進院正房的中廳,我們就來到了三進院。這里是張作霖幾位夫人居住的地方。正房分別是張作霖的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居室,東廂房是四夫人居室,我國海軍參謀長張學思將軍出生后就曾在這里生活。三進院西廂房是1916至1922年間張學良、于鳳至夫婦及其子女居住的地方。張氏帥府博物館小志愿者講解詞第三局部大青樓各位游客,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大樓叫大青樓。它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22年,是仿羅馬式建筑,因為采用青磚建成稱為大青樓。大青樓總建筑面積是2460平方米,共有地上3層,地下1層,整座樓高22.45米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這里就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原張作霖時代的第一會客廳。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初期的成員為13名,張學良是主席。東北政務委員會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政治、軍事決策機關。老虎廳: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房間就是赫赫有名的老虎廳。它原是張作霖時代的第二會客廳,因當年曾擺放過兩只東北虎標本而得名。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在老虎廳將父親時代的老臣楊宇霆和常蔭槐處決,史稱“楊常事件〞。宴會廳:這里就是宴會廳,它是張家聚餐和宴請重要客人的地方。值得說明的是宴會廳這幅?秋收圖?堪稱是所保存下來的大青樓內最大、最精彩的一幅壁畫,在長3米,寬1米的畫面上,生動細膩地刻畫了東北農村秋收的繁榮景象,是不可多得的繪畫珍品。木枋后的這兩只煙塌,是張作霖用來招待客人吸食鴉片的,在奉系軍閥統治期間,上層人士吸食鴉片十分盛行。張作霖辦公室:這間是張作霖的辦公室。1922年,大青樓建成后,張作霖把辦公場所由二進院遷至大青樓。張作霖臥室:這間是張作霖的臥室,墻上的這幅照片是張作霖的五位夫人。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張作霖時代宣告徹底結束。從此,張學良子承父業主政東北,大青樓也迎來了它的新主人。接下來請大家到二樓參觀。張學良與于鳳至起居室:這間就是張學良與于鳳至夫婦1928年——1931年生活起居的場所。這枚小小銀元與楊常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下決心鏟除楊常前,張學良曾與于鳳至在臥室里用拋擲銀元的方法來占卜楊常的生死。占卜結果最終促使張學良槍殺楊常于老虎廳。張學良辦公室:這里是張學良1928年——1931年的辦公室。張學良主政東北后,年輕的他勵精圖治、全身心地投入到東北政治、經濟、軍事建設之中。為此,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并在?奉天公報?上長時間登載。這是張學良就任中華民國陸??哲姼彼玖詈蟮霓k公照。張學良與于鳳至臥室:于鳳至是張學良的第一位夫人。1898年生于吉林省梨樹縣。其父是梨樹縣有名的富商于文斗。1915年秋,張學良、于鳳至二人奉父命完婚。于鳳至與張學良共生有一女三男,其中閭琪幼年夭折。這是閭瑛、閭珣、閭玗的合影。張氏帥府博物館小志愿者講解詞第四局部小青樓我們看到的面前這幢位于帥府花園中心、中西合璧式的二層小樓就是小青樓。它是1918年張作霖為其最龐愛的五夫人壽氏修建的。一樓是五夫人的會客室和臥室,一樓西屋是當年的會客廳,在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后抬進此樓一樓會客廳內,并謝世于此。東屋是五夫人的臥室,當時日本人為探聽張作霖的生死,派駐奉總領事林久治郎夫人以看望五夫人的名義來探聽虛實,五夫人身穿紅色衣服象平常一樣接待了領事夫人。這樣防止了日本人乘虛而入挑起戰端,為張學良返回帥府主持工作贏得了珍貴的時間。趙四小姐樓在帥府東院外有一座赭紅色的二層日式小樓,因1929年至1931年趙四小姐在此居住,而得名“趙四小姐樓〞,又名“趙一荻故居〞。趙四名綺霞,字一荻,在家中她排行老四,家人習慣地稱她“趙四小姐〞。她出身官宦之家,父親趙慶華,在北洋政府時期官至交通部次長。趙四小姐從小在天津長大,曾就讀天津著名教會學校—中西女校,接受西方教育.1926年趙四小姐同張學良將軍在天津蔡公館的一場舞會上相識,此后,在不顧家人的反對下隨張學良來到奉天,在北陵別墅居住。聰明賢慧,心胸寬闊的于鳳至感念趙四對張學良的一片真情,所以決定買下這棟小樓,并且親自督工設計,送給趙四小姐。他和張將軍唯一的兒子張閭琳在這里生活了一年多。趙四小姐樓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積428平方米,一樓有門廳、琴房、舞廳、衣帽間、外廳。二樓有會客廳兼書房、臥室、傭人房、衛生間。趙四小姐樓裝飾豪華,這里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式雕塑廊柱,是中西藝術的完美結合。張氏帥府博物館小志愿者講解詞第五局部備注:本局部講解詞需要家長在家里帶著孩子自行學習,并能了解其意思,知道相關歷史名稱及經過!附加內容:三進院?百年張學良業績展?第一局部關東驕子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1901年6月3日出生于遼寧省臺安縣。這個在馬車上誕生的小男孩就是后來數次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張學良!兒時的張學良活潑好動,這個玉手球就是他幼年時最喜愛的玩具。張學良的父親是北洋軍閥末代國家元首、赫赫有名的“東北王〞張作霖。這是張學良與生母趙氏的合影,可以看出,他昂首挺胸,自幼就表現出非凡的氣質。這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1915年,張學良遵從父命與年長自己3歲的于鳳至正式結婚,并育有一女三子共四個孩子。張學良自幼天資聰穎,作為長子,張作霖對他寵愛有加,寄予無限厚望,遍請名師為其啟蒙講授?四書?、?五經?及英文、法文,使張學良深受傳統的儒家思想和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雙重熏陶。這兩位就是張學良的國文老師,關東名流白永貞、著名金石史志學家金梁。1915年,張學良參加了奉天基督教青年會,張學良在此結識了普賴德、端納、閻寶航、余日章等友人。1915年,剛剛步入社會的張學良就參加了反對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運動。少年張學良以一個“愛國狂〞的姿態步入了社會。請看版文:“我做夢也沒想到當軍人,我希望學醫,成為救人的醫生,結果倒成了殺人的軍人〞。1919年,原本立志從醫的張學良遵從父命,進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學習,在這里他結識了戰術教官郭松齡。郭松齡是一位具有極強的民主主義思想,張學良將其視為良師益友。1920年,張學良以優異的成績從講武堂畢業,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此后,張學良追隨其父張作霖南征北戰,先后參加了兩次直奉大戰,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長期的內戰征伐,使張學良目睹了軍閥混戰所造成的生靈涂炭、民間生活苦難深重的慘景,產生了強烈的“息兵罷戰〞思想。這是張學良、于鳳至夫婦在北京順承王府“護國佑民〞影壁前的合影。北伐戰爭開始后,張學良追隨父親對抗北伐。在北伐軍的強大攻勢下,奉軍節節敗退,張學良勸父親張作霖“息爭罷戰〞。1928年5月9日,張作霖在張學良的竭力勸說下,發長進爭“佳電〞,退守關外。這是奉軍由京漢線撤退的情景。由于張作霖在返奉途中被炸身亡,年未而立的張學良子承父業,主政東北。請看下一個局部。第二局部主政東北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精心籌劃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退守關外的張作霖。這就是當時的炸車現場。6月17日,張學良喬裝改扮成一名伙夫,從灤州返回奉天后于21日正式對外公布張作霖逝世的消息。為父發喪后,年僅28歲的張學良被推舉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從此開始了他主政東北的政治生涯。1928年12月29日,東三省在同一天換下了象征張作霖時代的五色旗,升起了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這是奉天、吉林、黑龍江易幟的情形。這里復原的是張學良在奉天宣誓就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的場景,東北易幟標志著北洋軍閥長達16年的軍閥混戰和長期分崩離析的局面徹底結束,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受命于危難之時的張學良面對內憂外侮、國難家仇,時刻不忘經濟建設,發出了“急起直追〞的吶喊,親自主持倡導了“東北新建設〞,他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壓迫東北的夾縫與抗衡中,整軍經武、振興實業,開墾農業、修筑鐵路、建筑港口,極大地推進了東北的現代化進程,創造了東北現代化建設的中國十個第一。張學良積極鼓勵和支持開展實業,振興民族經濟,形成了自建鐵路、自建煤礦和重工業工廠為根底的獨立的工業體系。當時,東北有一批民族產業居全國之首,這是中國第一家機器陶瓷制造工業企業——肇新窯業公司。這是由遼寧迫擊炮廠生產制造出來的國第一臺載重汽車——民生牌汽車。奉天紡紗廠是東北地區最早、最大的具有現代工業意義的民族棉紡企業,1931年1月,該廠產品獲國民政府工商部國貨展覽會金質獎章。這是張學良主持修建的葫蘆島港筑港開工典禮時的盛況。張學良通過多年的實踐,深刻體會到“建設第一需要人才〞,為此,他出資擴建了東北大學,不惜重金招聘名流學者,實行專家治校,還親自擔任東北大學第三任校長。同時他還捐資修建了許多中小學,形成了完備的教育體系,這就是張學良資助建立的同澤男中、同澤女中和海城同澤中學。張學良本人十分喜愛體育,他倡導體育教育,主張“健身強國,抵御外侮〞。由他出資修建的漢卿體育場,是國內第一座現代化體育場。這位就是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1932年,張學良資助劉長春參加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成為中國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開始。正當張學良意欲大展宏圖,努力建設東北之際,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政府派和以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北平國民政府派挑起了新軍閥混戰,史稱“中原大戰〞。中原大戰爆發后,擁兵關外的張學良成為各方竭力拉攏的對象。1930年9月18日,不忍同胞再遭罹難的張學良發表擁護中央、呼吁和平的“巧電〞,明確表示支持南京國民政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從而防止了國家再次卷入內戰的漩渦。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于張學良執行了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致使日軍一夜之間占領了沈陽城,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東北大好河山全部淪喪、三千萬東北同胞落入日寇的鐵蹄下。這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張學良給東北軍的電文,電文中要求“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沖突〞。這是吉林、哈爾濱、齊齊哈爾相繼淪陷的情景。1933年2月,日軍進犯熱河,張學良率東北軍將領發表通電誓死保衛熱河。熱河抗戰由于守將湯玉麟臨陣脫逃,動搖軍心,加上南京政府并未給予有效的支持,熱河很快失陷。熱河失陷后,全國輿論大嘩,一致譴責張學良為“不抵抗將軍〞。張學良代蔣受過引咎辭職。辭職后,張學良以極大的毅力戒除了毒癮,帶著家人前往歐洲,尋求救國之路。請看下一局部:兵諫救國。第三局部兵諫救國1934年3月1日,張學良接受蔣介石任命,就職豫鄂皖“剿總〞副司令。此時,張學良積極追隨蔣介石,堅決執行“先安內后攘外〞政策。1935年10月,蔣介石宣布在西安成立“西北剿總〞,張學良任命為“西北剿總〞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之職。從此張學良與他的東北軍被蔣介石推向“剿共〞的最前沿。這是親任西北“剿總〞總司令的蔣介石與受命為代總司令職的張學良合影。初到西安的張學良對此次“圍剿〞充滿信心,卻不料東北軍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先后在勞山、直羅鎮等戰役中慘遭失敗,不僅兩個師一個團被殲,而且蔣介石又拒絕給死亡將士撫恤。這極大地打擊了張學良,眼見復土無望的張學良思想產生了極大波動,逐漸產生了“聯共〞抗日的思想,為尋求解決之道,張學良秘密只身前往上海,會見了東北愛國人士李杜和杜重遠,希望通過他們同中共取得聯系。1936年4月9日,張學良和周恩來在膚施天主教堂正式會面,雙方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議,同時張學良提出聯蔣抗日的主張,得到中共的理解和贊同。面對日寇的大舉進攻,蔣介石仍然頑固地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而張學良、楊虎城所部在剿共行動中的不做為,逼的蔣介石屢次飛抵西安督師“剿共〞。這時的張學良為勸蔣抗日做了大量的工作。1936年10月,張學良借在洛陽為蔣介石祝壽之機,勸蔣抗日,卻遭到了蔣介石的嚴辭拒絕。同年12月,張學良又親自到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苦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同樣遭蔣嚴辭拒絕。1936年12月7日,張學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再次赴臨潼晉見蔣介石,聲淚俱下痛陳“剿共〞利害。蔣介石始終不為所動。在屢次勸諫、苦諫乃至哭諫無效的情況下,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基于愛國主義義憤,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秦邦憲,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子文、宋美齡也飛抵西安。經過張楊、中共和宋氏兄妹的三方會談,在蔣介石容許以他領袖的人格擔保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后,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決定親自送蔣回南京,并做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這是他臨上飛機前給東北軍各軍長的手諭:“弟離陜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望諸兄聽從虎臣、孝侯指揮,以楊虎臣代理余之職。〞果然,到達南京后,背信棄義的蔣介石馬上組織軍事法庭判處張學良十年徒刑,交軍委會嚴加管束。張學良從此失去人身自由。請看下一局部:幽禁歲月。第四局部幽禁歲月這是張學良將軍被幽禁時輾轉流遷的路線圖。從南京-奉化-黃山-萍鄉-郴州-沅陵-修文-貴陽-開陽-桐梓-重慶,最后到達臺灣的新竹井上溫泉,共經歷了12個地點、7個省市,輾轉了大半個中國。這是張學良在鳳凰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