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好山好水好風光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道德與法治-好山好水好風光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道德與法治-好山好水好風光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道德與法治-好山好水好風光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道德與法治-好山好水好風光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好山好水好分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借助中國地形圖了解我國的地形特點,欣賞和感受祖國山水之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2、了解我國現有的世界自然遺產,感受其美好,知道保護世界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3、培養學生文明旅游的意識,同時通過古詩詞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平面中國地形圖和立體的中國地形圖教學過程:一、課前初探1、嘗試閱讀《中國地形圖》。2、搜集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資料。3、搜集家鄉臨沭的山水景區資料。課前談話:師: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上課之前老師有幾首詩想送給大家,我們一起讀讀吧!(出示古詩:《望天門山》《登鸛雀樓》《賦得古原草送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師:同學們讀的可真不錯!讓老師仿佛看到了詩中描寫的景色。誰能說一說這四首都是描寫的什么地方,你又有什么樣的感受?生:描寫的分別是天門山、黃河、草原和西湖。我覺得這些地方都很美。師:說的真好!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開始這節課學習。上課!二、課中深化(一)創設情境,觸摸地理1、師:古人用詩歌描繪著我們祖國的山河。其實在我們祖國廣闊的大地上,不僅有高聳入云的山脈,奔騰不息的江河,一望無垠的草原,星羅棋布的湖泊,也有群山環抱的盆地,有雄偉壯觀的高原,(用小圖片展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透過地圖,游覽祖國的好山好水。(貼板書:好山好水)(二)融入生活,探究地理1、回顧看圖方法師:其實對于地圖,我們并不陌生,看,這是我們之前閱讀過的中國政區圖、中國交通圖,你還記得閱讀地圖的方法嗎?誰能提醒提醒大家?生:地圖上的方向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師:是的,“方向”特別重要,這可是閱讀地圖的第一步。“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黑板上畫上一條表示方向的線)誰還想提醒?生:地圖上還有很多圖例,不同的符號代表不同的東西。師:謝謝你的提醒,請坐。“圖例”可是閱讀地圖的關鍵,讀懂了它,我們才能把地圖看的更明白。誰還知道哪些閱讀地圖的方法?(如果沒有,老師接著補充:老師要提醒大家,有些時候我們還要關注地圖上的“比例尺”,比例尺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對我們閱讀地圖也有幫助。)師:剛才咱們說的這些是很多地圖共同的語言,他們都是讀懂地圖的關鍵。2、合作探究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種新的地圖——中國地形圖。我們要在地形圖的引領下探究祖國的山山水水。活動(1)祖國地形我發現師:看,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幅立體的中國地形圖,小組長快過來領回去,一會兒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利用這些閱讀地圖的方法,認真觀察這幅中國地形圖吧。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熱鬧,一定有不少收獲。我們先來關注圖上的顏色和它們所在的方位,你有什么發現?生:圖上主要有三種顏色,紅褐色、土黃色和綠色。生:紅褐色集中在祖國西南部地區、土黃色在祖國中部地區、綠東部沿海地帶。生: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師:觀察仔細,你注意到了圖中的高度表。那,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了多高呢?誰知道?生:祖國西南部紅褐色的區域大概海拔高度為4000米,中部土黃色的地區海拔1000——2000米,東部沿海地帶的綠色區域海拔500米以下。(學生把與地圖相同顏色的卡紙貼到黑板上)師:(指圖畫)現在請同學們再觀察,再思考,看看你還有新的發現嗎?(板書:西高東低)師:咱們同學多了不起啊,剛才咱們通過關注圖上的顏色就發現了祖國地勢的主要特點。除此之外,你在地形圖上還找到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師:那么多地形呢,看來咱們中國還是一個地形多樣的國家!(板書:地形多樣)雖然我國地形多樣,但其實主要的地形就四種,分別是: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現在請小組長拿出老師課前發給你的中國地形統計表,小組成員合作著在地形圖上找出他們的名稱指出他們的位置吧。中國主要地形統計表類別地形名稱在祖國的位置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學生活動,并匯報他們找到的地形名稱。活動二(2)雄偉山脈我了解師:剛才咱們通過小組合作,找到了中國的四種主要地形,其實咱們中國還有一種地形嬌山脈。同學們發現了嗎,地形圖上那些高高隆起的都是山脈!現在快找找看你能在咱們中國的領土上找到哪些山脈?在地圖上指一指,注意指的時候像這樣按照山脈的走向指。開始吧!師:找的差不多了吧,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一看你找到哪些山脈?生: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等師:誰還想補充?生:橫斷山脈、陰山山脈------師:同學們找到了那多山脈!看(出示中國山脈分布圖)咱們祖國的主要山脈就有那么多呢!看來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我們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陰山;有“東西南北盡天山”的天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黃山;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師:欣賞了那么多的高山,你有怎樣的感受?生:我們祖國的山都特別的雄偉壯觀!------師:是啊,如此多美麗壯觀的大山,讓人怎能不心生向往呢!活動(3)美麗大河我知道師:隨話說“山水相依”,有山的地方必定有水。我國山多,水肯定也不少。同學們再從地形圖上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我的哪些河流?生匯報:東北平原上有黑龍江、遼河、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華北平原上有黃河、海河、淮河、京杭大運河;長江中下游平原上有長江、漢江、沅江、湘江、贛(gàn)江.。師:你觀察的仔細,請坐。同學們看,地形圖上這些密密麻麻的藍色線條都是河流(出示河流圖,生匯報眾多的河流),看!(播放河流風景解說)我們的祖國山依著水,水靠著山,依山傍水,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生:我們的祖國不僅山多,水也多;山水相連,真是太美了;我們的祖國山河壯美-----師:說的真好!我們的祖國山好水也好!這樣的好山好水繪就了我國的好風光。(補充板書:好風光)師:詞人辛棄疾曾在《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這樣吟詠“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這句詩不僅贊美了我國的大好河山,還隱藏了一個地理知識,你發現了嗎?生:“畢竟東流去”說明水是自西向東流的。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生:因為咱們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所以河也自西向東流。師:了不起,你已經把知識融會貫通了!絕大多數河流都是發源于高山的,而我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所以我國的大多數河流也是——自西向東流!活動(4)世界遺產我保護師:祖國有好山好水好風光,祖國處處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獨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見,還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環境演化時有重要意義,成為人類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我國就有許多這樣的自然遺產,課前老師還讓大家調查了咱們國家的自然遺產,你們都調查了嗎?快把你們的資料舉起來給老師看看。那么多資料,看來大家課前都進行了充分的調查,請你說說這些資料你都是從哪里找來的?生:我是上網查的。師:看來網絡也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利用網絡查找資料,方便快捷。你呢,你是從哪兒找來的資料?生:我問了我的爸爸媽媽。我爸爸是中學地理老師,他告訴我的。師:問父母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老師看到這位同學還帶來了一本地理書籍。從書中獲取資料也是我們解決問題常用的方法。師:看來,我們查找資料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現在就在小組內分享你們搜集到的自然遺產資料吧。中國自然遺產調查表自然遺產名稱自然遺產位置自然遺產特點我的感受師:哪個小組想先來匯報你們搜集到的資料?生匯報展示自己搜集到資料、圖片、PPT等。師:通過搜集資料你有什么感受?生:這些自然遺產的風景都特別的美,而且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去看一看。師小結: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很多,截至2019年7月5日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已達14項(四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1992.12.7)、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1992.12.7)、湖南武陵源風景名勝區(1992.12.7)、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2003.7.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7.12)、中國南方喀斯特(云南、貴州、重慶、廣西,2007.6.27一期;2014.6.23二期)、江西三清山國家公園(2008.7.8)、中國丹霞(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2010.8.1)、中國云南澄江化石遺址(2012.7.1)、新疆天山(2013.6.21)、湖北神農架(2016.7.17)、青海可可西里(2017.7.7)[1]、梵凈山(2018.7.2)、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一期(2019.7.5))。除了世界自然遺產,我國還有37項世界文化遺產(1、長城2、北京故宮

3、北京頤和園

4、北京天壇5、敦煌莫高窟6、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7、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8、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9、孔府、孔廟、孔林10、武當山古建筑群11、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12、平遙古城13、麗江古城14、蘇州古典園林

15、明清皇家陵寢16、龍門石窟17、大足石刻18、都江堰―青城山19、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20、山西云崗石窟21、澳門歷史城區。-----)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與意大利并列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其中泰山、黃山、武夷山和峨眉山的樂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師:這些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需要全人類同共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明確規定:整個國際社會都有責任通過合作保護世界遺產。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到這些世界遺產旅游,我們該怎么做呢?生:不亂丟垃圾,把垃圾分類收集好放進垃圾箱里;不隨地吐痰;不在景點亂寫亂畫----師:是的,尊重自然、愛護生態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共同責任。不論到什么地方旅游,不論是在我國的世界遺產還是國外的世界遺產地旅游,我們都要好好愛護他們。(板書:愛護。貼在“好山好水好風光”上面)因為只有愛護好他們,他們才能始終是“好山好水好風光”。深究提升活動(5)家鄉山水我分享師:雖然我們這兒沒有世界自然遺產,但是我知道咱們臨沭美麗的山水還是有很多的,老師不是臨沭人,沒去過,誰愿意來給老師介紹介紹。生:我們臨沭有美麗的冠山風景區,她東鄰大海,與連云港花果山相望,西鄰馬山,北依演武山。因主峰北側有一巨石形成的奇峰,好像鳳凰冠而得名。人們清晨立于蒼馬之巔望大海旭日東升,紅霞滿天,冠山被蒙罩在金光萬道的神秘之中,猶如太陽般燦爛,故又曰太山。生:我們臨沭還有蒼馬山旅游度假區。這里“蒼山迭翠”,自古被譽為“瑯琊八景”之首,景區內不僅植被茂盛、樹木繁多,而且名人遺跡眾多,逸聞趣事動人,史載有始皇登臨臺、玉虛宮、玉虛仙境、紅云寺、竇王廟、鬼谷駐跡、抗金寨等人文歷史古跡。老師您有時間可以去看看。生:我們臨沭因緊鄰沭河而得名,有沭河古道景區。古道北起大官莊水利樞紐工程人民勝利堰,南至清泉寺閘,全長14.25公里,水深3—5米,最寬處達300米。河道水路彎彎,蘆葦叢叢,水鳥聚集,自然風光秀麗迷人,有“中國北方漓江”和“魯南第一水鄉”的美譽。師:老師從你們的介紹中聽出來滿滿的驕傲與自豪,有時間老師一定要去好好欣賞一番。(三)回顧拓展,胸懷地理同學們,我們的家鄉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我們的祖國更是有“好山好水好風光”!可是這樣的好風光必須由我們好好守護!課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設計制定一份《旅游文明公約》,在我們外出感受祖國山水美好的同時,不忘愛護自然遺產,不忘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旅游文明公約我鄭重承諾:1.2.3.4.承諾人: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學情分析雖然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過平面圖,知道判斷圖上方向的方法,認識圖例,了解了比例尺。但是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講,地圖還是比較抽象的,閱讀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就本課閱讀“中國地形圖”的學習而言,需要讓學生在地形圖上查找我國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河流等,了解我國的主要地形特點。而這種對自然概況的了解絕不能僅僅局限在從地形圖上找到對應的幾個字,還要讓學生了解其主要特點和分布規律。對于小學生而言,認知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學中自然不能給他們抽象的講概念,而是需課師生前充分進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充分的聯想,拓展,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高原、平原等地形的大概印象。本次我所執教的是一所農村小學的學生,學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性格比較內向,不夠活潑,知識面相對較窄,獲取資源的途徑不夠廣,家庭在孩子獲取信息方面能夠提供的幫助很有限。但還是有幾個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多數孩子在生活中很少關注地圖,通過閱讀地圖發現有所發現,有所質疑的能力有限,本課的學習存在較大的難度。效果分析課堂教學結束后,我隨機抽測了8名學生,從測試情況看,多數學生在幾乎沒有閱讀地圖經驗的情況下,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通過閱讀地形圖了解祖國的自然概況,基本地形地貌。尤其是通過觀看圖片、視頻資料,增強了學生對“好山好水好風光”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多數學生了解了家鄉的地形特點,并且能夠分析其優勢和劣勢。這一方面是因為老師課堂上的引導,要求學生不僅要從地形圖上有所發現,還要對自己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得益于平時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比較注重鏈接學生的生活,多數學生有將自已生活經驗作為學習資源源的意識。但是,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加上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多數學生習慣了被動傾聽與接受,缺少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的能力,盡管課堂上老師也在努力引導學生質疑、提問,但效果仍然不明顯。由此看來,學生提問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教材分析《好山好水好風光》一課是在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中的一個子課題。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是從國土、主權以及民族意識的角度進行的基本國情的教育。從這幅“整套教材各生活領域的分布”圖中,我們會發現,雖然之前三四年級對“我們的國家”這一范疇有所涉獵,但并沒有我們這一單元指向性如此明確,本單元對應的核心素養點就是“國家認同”。而第六課《我們神圣的國土》中的三個話題:遼闊的國土、好山好水好風光和一方水土一方生活,則是按照“了解中國基本地理概況,行政區劃,領海與領土”進而了解“中國的地形特點與自然風光”同時在探討中發現“不同地域的民風民俗是與自然環境有關”,這樣一個由宏觀的國土到微觀的風景再回到個人的生活,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活動提升自己的生活,產生對于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們具體來看《好山好水好風光》這一話題的教材呈現。教材48頁呈現了的是一幅中國地形圖,我們能從圖上得到許多信息如祖國的山脈、河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還會發現左下角的高度表這是提示我們關注圖中的顏色發現中國地勢的特點。地形圖上方的那段話實在提示我們:中國地形多樣。下面這個小女主持人有這樣一段話“找找我國的主要山脈和大江大河,看看他們都分布在哪里,再看看我們居住的地方,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說說他們的名字。”這其實是在提示我們:教學程度仍然是了解、知道。教材49頁呈現了我們祖國四幅非常有代表性的山河風景圖,分別是長江三峽、黃河上游、黃山和天山牧場,而且配圖的文字還都涉及其具有的文化價值,這一主題的開頭最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祖國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畫卷,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韻味。”也在提示我們關注風光背后蘊含的文化。下面小男主持人的話則是提示我們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的原因,并說說自己對某一景觀的感受,所以教學的落腳點是讓學生形成一種為祖國自豪的愛情懷,而不是泛泛地談風光。教材看到這里,我想把這一課和原來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的《萬水千山》做一下比較。我們將兩課放在一起對比會發現,他們之間相同與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兩課都關注祖國多樣的地形,地勢的特點,河流的流向以及家鄉的山河。不同之處在于《萬水千山》更多的在于對祖國地形、地勢的了解,地理知識性更強;而《好山好水好風光》則更強調感受祖國山水的美好,教學目標的落腳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處理地形圖時的著力點也不一樣。我們接著看教材的50頁,《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分布》圖呈現了我國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風景區,還有下面小女主持人的話,都在提示我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深切感受其中的魅力。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幅《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分布》截至時間是2016年7月,不是最新的,截至今年的7月我國又增加了幾處世界自然遺產。我們還要注意圖的上面還給了一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所以我們還要滲透規則意識。課本51頁的閱讀角和活動園,則是要學生了解除了世界自然遺產,我國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在提高其審美能力的同時,也強化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懂得文明旅游。通過分析教材我們認為本課主要是這三個點,一是了解我國多樣的地形,二是感受我國山水的美好,三是愛護世界自然遺產,文明旅游。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就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四點:1、引導學生借助中國地形圖了解我國領土遼闊、地形多種多樣,欣賞和感受祖國山水之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2、了解我國現有的世界自然遺產,感受其美好,知道保護世界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3、培養學生文明旅游的意識,同時通過古詩詞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4、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運用信息的能力。祖國山水知多少我最感興趣的山我找到的材料我的感受黃山(詩句)我最感興趣的河流我找到的材料我的感受黃河長江雅魯藏布江自然遺產我了解中國自然遺產名稱九寨溝自然遺產簡介課后反思課前讓學生調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祖國山河和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的資料,初步感受山水的美好,知道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并在搜集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課堂開始之初播放“空中游沂蒙”的視頻短片,喚醒學生對家鄉臨沂美好風光的記憶,感受家鄉的美好,激發學生作為臨沂人的驕傲和自豪感。然后課堂導入環節又配著歌曲《大中國》欣賞了祖國各處的自然風光,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這是想讓學生初步感受祖國多樣的地形,然后教師通過一個翻動相冊的課件再次幫助學生認識祖國幾種主要的地形,順勢引出課題,當然這時候課題只出示了一半“好山好水”。接下來觀察平面地形圖目的是讓學生發現祖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為后面理解長江、黃河自西向東流做好準備。然后給每個小組一張立體的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摸一摸感受一下,則又是讓學生感受了祖國地形的多樣。這樣知道我國地形多樣的目標就達到了。因為從立體的中國地形圖上,學生最先能感受到的就是高高隆起的山,所以我們就先處理山。先讓學生在地形圖上找一找祖國主要的山脈,知道他們主要集中在哪里。然后結合自己旅游的經歷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介紹祖國的山,感受他們的美好。通過課前了解,我們發現有些同學去爬過山,旅游過,有些同學沒去過但是通過其他學科,如語文多多少少對祖國的名山有些了解,而且咱們最有名的就是泰山,家喻戶曉。所以在課上才順勢將他們分為四個小組,以便對每座山都能有更充分的了解。在交流時,我們注意到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所以才從去旅游過的小組才使分享,其他組相機補充。在匯報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滲透搜集資料等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今后的學習。同時在匯報祖國名山的過程中關注到家鄉的山,落實到對家鄉的了解。然后我用幾句古詩詞總結提升學生對山的感受,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感受完山的壯美,接著處理水的靈動。同樣的方法,現在地形圖上找我國的河流,知道我國不僅山多水也多,然后匯報自己對水的了解。這里要特別關注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和長江,以及家鄉的主要河流。緊接著我有通過一個視頻,提升學生的對美麗河流的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然后用一句古詩引出我國許多大河都是自西向東流。感受完山和水的美好之后,我才補全了課題,因為只有山缺少了水的靈動,只有水又少了山的雄偉,正是因為我國有山有水,地形多樣才使我國有如此美好的風光。進而引出在這些美好的風光中,有些很獨特,有些十分罕見,有些在研究自然環境演化時有重要意義,成為人類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到這里我們就落實第二點就是感受我國山水的美好在匯報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環節我采用了生本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邊匯報我邊出示相對應的圖片,因為只讓學生聽文字材料是很難感受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的,所以我在課件上做了超鏈接,學生分享到哪兒,我就點到哪兒。最后我在給一點小結,補充中國不僅有世界自然遺產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并出示中國與意大利同是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在“世界遺產我保護”這一環節我出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我國《憲法》的規定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以及國家旅游總局公布的《中國公民文明旅游公約》滲透規則意識,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保護世界遺產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法律法規的要求,并知道自己今后該怎么做。這樣第三點愛護世界遺產,文明旅游也就落實了。課后踐行環節就是建議學生去親身感受祖國山水的美好。還有一點要做出說明的是,在我們之前準備的時候,包括剛才與幾位老師交流,都有這樣的疑問:教材48頁的地形圖中呈現的信息不僅是山脈河流,不是也給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