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_第1頁
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_第2頁
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_第3頁
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_第4頁
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農業國際貿易第一節農業國際貿易壁壘第二節農業標準化與農業國際貿易第三節農業對外貿易標準化的原則和策略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農業國際貿易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一節農業國際貿易壁壘貿易壁壘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貿易技術壁壘綠色壁壘貿易壁壘:一個國家為了限制外國商品進口而設置的貿易障礙,是對國際間商品和服務交換活動加以限制的

各種措施的總稱。第一節農業國際貿易壁壘貿易壁壘關稅壁壘非關稅貿易技術綠色壁一、關稅壁壘(一)關稅的概念與作用1.關稅:貨物經過一個國家關境時征收的稅收。(掌握)2.關稅壁壘:指一個國家對進口商品以較高的商品稅率征收保護關稅,使其銷售價格上升,競爭能力削弱,從而保護國內市場免受沖擊,保持穩定。(掌握)3.關稅的作用不會導致過度保護保證貿易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保證政府的關稅收入一、關稅壁壘不會導致過度保護保證貿易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保證政府(二)關稅的種類和形式1.關稅的種類

從價稅按進出口貨物的價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稅收。從量稅對進出口貨物按計量單位征收定量的稅收?;旌隙悾◤秃隙悾膬r稅和從量稅混合使用。(二)關稅的種類和形式從價稅從量稅混合稅(復合稅)階梯式關稅結構:制成品半制成品原料性初級產品稅率較高稅率較低稅率最低或免稅階梯式關稅結構:制成品稅率較高初級產品稅率制成品稅率玉米粉、小麥粉等15-25%面食、餅干等34%水果16-32%果醬、果凍、果泥等40%茶葉、咖啡等3-17%以茶、咖啡制成的飲料29.8%魚類2-3.5%經干制、鹽漬、熏制或加工后10%日本對不同級別農產品的關稅初級產品稅率制成品稅率玉米粉、小麥粉等15-25%面食、餅干2.關稅的形式正稅進口附加稅差價稅按照海關稅則中公布的稅率征收的關稅。是指在本國生產某種產品的國內價格高于同類的進口商品時,為了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按國內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差額征收的一種關稅。2.關稅的形式正稅進口附加稅差價稅按照海關稅則中公反補貼稅進口國為了抵制出口國家對出口商品的補貼行為而征收的加重關稅反傾銷稅進口國為了抵制出口國家的傾銷行為而征收的加重關稅反補貼稅進口國為了抵制出口國家對出口商品的補貼行為而征收的加補貼:出口國(地區)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提供的,并為接受者帶來利益的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補貼出口補貼:向國內出口商提供的以支持其擴大出口的補貼生產補貼:向國內出口商品生產者提供的以提高其增值性產品的生產和出口能力的補貼補貼:出口國(地區)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提供的,并為補貼出口補貼在國際貿易中可能產生的三種不利影響:對于進口國而言,其國內相關產業生產的產品將處于競爭劣勢對于出口國而言,會削弱國內其他成員向該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于國際市場而言,一些成員國的出口可能受到影響,競爭力被削弱補貼在國際貿易中可能產生的三種不利影響:對于進口國而言,其WTO允許的三種補貼:資助由企業直接進行或通過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簽定合同而進行的研究活動。根據地區發展的整體規劃要求資助國內落后地區。對企業根據法律要求對現有設施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要求而產生的財政負擔等給予資助。WTO允許的三種補貼:資助由企業直接進行或通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應對補貼的兩種措施向WTO提出援用爭端解決程序的要求啟動征收反補貼稅調查程序,在經過規定的程序后征收反補貼稅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應對補貼的兩種措施向WTO傾銷:在正常貿易過程中進口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格的出口

價格進入一個國家的市場。出口價格低于正常價格的

差額稱為傾銷幅度。

一般貿易條件下出口國國內同類產品的可比銷售價格指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市場條件下發生的貿易過程傾銷:在正常貿易過程中進口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格的出口一非正常貿易過程1.交易雙方之間存在某種關聯關系或有補償的銷售2.低于生產成本的銷售3.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銷售正常價格的一般確定方法1.出口國國內市場價格:即相似產品在出口國用于國內消費時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可比價格。2.向第三國出口的價格:即相似產品在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向第三國出口的可比價格。3.結構價格:即產品在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的銷售費用和利潤。非正常貿易過程1.交易雙方之間存在某種關聯關系或有補償的銷售實施反傾銷的條件(WTO《反傾銷協議》)確定存在傾銷的事實確定對國內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的威脅,或對建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確定傾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傾銷幅度的最低限度傾銷幅度不超過進口價格的2%傾銷產品進口量占同類產品進口比例不超過3%實施反傾銷的條件(WTO《反傾銷協議》)確定存在傾銷的事實確應對傾銷的兩種措施價格承諾:即出口商自愿作出令人滿意的承諾,修改價格或停止以傾銷價格出口。啟動反傾銷調查程序,并在確定后征收反傾銷稅應對傾銷的兩種措施價格承諾:即出口商自愿作出令人滿意的承諾,時間國家和地區

反傾銷

反補貼保障措施

涉案金額(美元)2003年19個國家和地區,59起案件22億2004年1-5月9個國家和地區,18起案件13225.5億至2004年5月34個國家和地區,637起案件573251186億1995WTO成立至2003年成員方反傾銷立案2416起356(1/7)我國近年來遭遇的貿易制裁案例統計時間國家和地區反反保障措施涉案2003年19被訴方申訴方美國歐盟韓國印度中國小計總計美國01173250185

歐盟39132550160

韓國3006929

印度912133872177中國101025小計16123420101183556總計622074421963941161我國與其他幾個國家傾銷和反傾銷案例比較數據來源::tradetopic/goods被訴方美國01173250185歐盟3913針對我國最典型的農產品反傾銷案:1994年的大蒜案(365%)1995年的蜂蜜案(中止協議)1996年的小龍蝦案(206.63%)1998年的罐頭蘑菇案(198.63%)1999年的濃縮果汁案(6家企業零關稅勝訴,未應訴54.55%)2006年冷凍草莓案(煙臺一企業零稅率勝訴,其他企業34.2%)針對我國最典型的農產品反傾銷案:我國農產品遭遇反傾銷的原因分析外部原因進口國擁有談判優勢,容易制定苛刻的貿易條件來壓制農產品的進口,反傾銷是一種重要的貿易保護方式發達國家不承認我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內部原因我國出口企業缺乏國際營銷理念和經驗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失衡,特色產品少,競爭性產品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在遭遇反傾銷指控時,不積極應訴我國農產品遭遇反傾銷的原因分析外部原因進口國擁有談判優勢,容我國針對國外的農產品反傾銷案例:

2006年2月6日,國內17家馬鈴薯淀粉企業聯合向商務部申請,要求對歐盟進口馬鈴薯淀粉進行反傾銷調查。經過初步調查,商務部于2006年8月18日,公布了對馬鈴薯淀粉反傾銷的初裁決定,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17%-35%不等,并且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了損害,根據各企業傾銷幅度,征收35%-57.1%的保證金。本案是商務部應國內產業申請發起的第一起涉農產品反傾銷案。我國針對國外的農產品反傾銷案例:保障措施(safeguard)是指當某項產品進口急劇增長并造成進口方國內相關產業嚴重損害時,進口方政府可對該進口產品實施的限制措施。

實施保證措施無需證明進口產品存在傾銷或政府補貼。保障措施通常的形式是提高關稅,實施數量限制或是采取關稅與數量限制相結合的形式,如關稅配額。目前保障措施使用的是烏拉圭回合達成的《保障措施協議》。保障措施(safeguard)年度199519961997199819992000數量(起)253101515保障措施調查年度數量表(1995-2001)數據來源::tradetopic/goods年度199519961997199819992000數量(成員體產品調查時間結果厄瓜多爾36種產品1995.4不詳日本棉府綢1995出口配額管理大蔥、香菇、藺草2001.4臨時征稅波蘭鞋類1998.8自1999年1月15日期,對布鞋、人造革鞋和皮鞋分別加征1.5、3、4歐元/雙的關稅,有效期3年,到2001年分別遞減為0.9、1.8、2.4歐元/雙阿根廷玩具1998.2加征從量稅紡織品和棉線1999配額管理韓國自行車及車架1996.9未征稅大蒜1999.1經磋商解決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實施的保障措施情況

數據來源::tradetopic/goods成員體產品調查時間結果厄瓜多爾36種產品1995.4不詳日(三)關稅減讓通過談判,互相讓步,承擔減低關稅的義務。特別指二戰后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的主持下,經由多方談判(即多邊貿易談判)所達成的關稅減讓。

關稅減讓的形式1.直接減低關稅2.承諾現行稅率不變3.在談判期間不得提高現行稅率,不得增減免稅稅目4.規定最高稅率不得超過多少(三)關稅減讓關稅減讓的形式1.直接減低關稅2.承諾現行稅率關稅減讓表:世貿組織成員在加入WTO時通過多邊貿易談判所達成的關稅減讓采用約束稅率的形式來表現,記載于各成員國的關稅減讓表中。關稅減讓表是WTO的有機組成部分。

約束關稅比例發達國家99%

發展中國家22%

72%14%

59%經濟轉型國家73%

98%

經濟轉型國家是指近幾十年來發生的經濟社會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國家,尤其是指前蘇聯和中東歐國家,也包括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匈牙利等。約束稅率下進口產品總額所占的比例關稅減讓表:約束關稅比例發達國家99%發展中國家22%中國削減幅度(2001.12-2006.12)世界平均水平歐盟美國日本關稅總水平15.3%

9.9%39%8.9%3.1%2.5%農產品18.33%

15.35%62%21.1%12%41.8%牛肉45%

12%豬肉20%

12%禽肉20%

10%魚類25.3%

10.6%

大豆114%

3%

蘋果30%

10%葡萄酒65%

20%奶酪50%

12%木材類10.6%

3.8%中國削減幅度世界平均水平歐盟美國日本關稅總水平15.3%二、非關稅壁壘(一)非關稅壁壘的含義: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的措施。直接非關稅壁壘直接在數量上金額上對進口商品進行限制,或迫使出口國“自愿”減少出口數額的措施如: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自動出口配額制間接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商品制定種種嚴格的措施、條例和標準,間接地影響和阻止商品的進口如:進口押金制、最低限價、海關估價、安全衛生檢驗、綠色環境衛生檢疫制度等二、非關稅壁壘直接非關稅壁壘直接在數量上金額上對進口商品進行(二)非關稅壁壘的主要措施1.進口配額制即一國政府對一定時期內的某些商品的進口在數量上或金額上規定一個限額,限額以內的準予進口,超過限額的則不準進口(絕對配額),或征收較高關稅或罰款(關稅配額)后才能進口。2.進口許可證制指一國政府規定進口商在商品進口之前必須向國家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取得許可證方可進口的一種制度(二)非關稅壁壘的主要措施1.進口配額制即一國政府對一定時期3.“自動”出口配額制又稱“自動”限制出口,是出口國家或地區在進口國的要求和壓力下,“自動”規定一定時期內(一般為3-5年)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4.進口押金制進口押金制度又稱進口存款制。它要求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須預先按進口金額的一定比率和規定的時間,在指定的銀行無息存放一筆現金。3.“自動”出口配額制又稱“自動”限制出口,是出口國家或地區5.最低限價制指進口國對某一商品規定最低價格,進口價格如低于這一價格就征收附加稅。6.外匯管制即一國政府通過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的控制來限制貿易,以平衡國際收支和維護本國貨幣匯價。7.海關估價制海關為了征收關稅確定進口商品價格的制度稱為海關估價制。5.最低限價制指進口國對某一商品規定最低價格,進口價格如低8.歧視性國內政策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規定政府在采購商品時,必須優先購買本國商品,從而使國外商品的進口受到限制歧視性國內稅政策:凡是國內商品所征的稅,對進口商品也同樣征收,以此來限制進口。如國轉稅、零售稅、消費稅、營業稅等9.專利壁壘(知識產權訴訟)8.歧視性國內政策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規定政府在采購商品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005年7月29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包括來自中國在內的強化木地板立案進行“337調查”。

“337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005年7月29日發布公告

“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簡稱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TariffActof1930)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對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實踐中,“337調查”主要針對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這次針對強化木地板的“337調查”是我國涉農產品第一次遭遇的國際知識產權訴訟,涉案金額約1.75億美元。此次案件的申訴人是荷蘭Unilin公司、愛爾蘭地板工業公司和美國Unilin北卡羅來納地板公司等3家企業。他們7月1日向美國ITC遞交申訴,指控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30家企業在美國銷售的復合強化地板(注:涉案產品系通過榫舌和凹槽拼接并裝有內置鎖扣的地板)侵犯了他們擁有和被許可使用的鎖扣專利。這次針對強化木地板的“337調查”是我國涉農產品第一次

3家公司要求,ITC對侵權產品實施普遍排除令,并對被訴企業的違法行為發布禁止令。此次被指控的中國涉案企業共17家,包括圣象集團、菲林格爾(上海)、升達地板、上海強人、大自然等國內行業巨頭。這17家企業都是國內的知名品牌,其產量占據中國木地板市場60%以上。

3家公司要求,ITC對侵權產品實施普遍排除令,并對殺傷力一旦裁定侵權成立,受害的不僅僅是這17家企業,中國所有的涉案產品將永遠不能進入美國市場,整個中國木地板行業都將遭受重創。殺傷力一旦裁定侵權成立,受害的不僅僅是這17家企業,中國要害鎖扣專利只是國外木地板行業對中國企業投出的一枚問路石。如果鎖扣專利問題得不到順利的解決,那么不僅對出口美國的中國木地板將被要求收取鎖扣專利費,而且鎖扣專利費問題很可能波及中國的其他出口市場,甚至被引向國內,更多其他類型的專利麻煩也將在不遠的將來接踵而至。要害鎖扣專利只是國外木地板行業對中國企業投出的一枚問路石

2005年以來,美國ITC共發起“337調查”12起,涉及中國的調查有6起,涉案產品包括網絡控制器、橡膠抗老化劑、彩色電視接收器、撞球桿、聲音處理芯片、復合強化地板,占同期美國調查總數的50%,較2004年同期的3起增長100%,位居各被調查國的首位,并呈現案件數量明顯增加、涉案金額逐步擴大、被調查產品結構不斷升級等特點。

2005年以來,美國ITC共發起“337調查”12起,涉國外對中國進行知識產權訴訟的目的:1.從市場日益擴大的中國企業手中分享一部分利潤;2.通過收繳專利費提高中國企業的產品成本,限制中國企業向中高端產品發展,保護自己原有的市場;3.為了打壓中國競爭對手,降低中國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和可信度。國外對中國進行知識產權訴訟的目的:1.從市場日益擴大的中國企跨國公司對華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呈現出的趨勢:1.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更加制度化、體系化2.實施在華知識產權戰略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策略3.實施有效的專利申請策略4.跨國公司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提出訴求跨國公司對華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呈現出的趨勢:1.跨國公司的知識跨國公司在中國知識產權“圈地運動”的案例分析跨國公司在華知識產權戰略商標戰略專利戰略版權戰略商業秘密戰略跨國公司在中國知識產權“圈地運動”的案例分析跨國公司在華知商標戰略案例①窒息收購策略合資控股后對中方商標繼續注冊但不使用案例:

1994年1月18日震動中國飲料業的百事可樂與天府可樂在重慶“聯姻”,天府可樂集團改隨“夫姓”,百事可樂以控股60%榮做“駙馬爺”,曾一度被作為國宴飲品、被民眾視為民族飲料象征的天府可樂從此在市場上銷聲匿跡。香港的一家雜志發表評論稱,百事在中國攻克了一塊最難攻克的堡壘,中國軟飲料業的半壁河山被洋人占去。商標戰略案例①窒息收購策略合資控股后對中方商標繼續注冊但不使商標戰略案例②合資“雪藏”策略

1994年上海牙膏廠與聯合利華合資之前,“美加凈”牙膏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年銷量達到6000萬支,產品的出口量全國第一,但當它被折價1200萬元投入合資企業后,立刻被打入冷宮,代之而起的是露美莊臣。到1997年,聯合利華停止在各種媒體上投放美加凈的廣告,但在同時又在潔諾的廣告上不遺余力的大量投入。雖然中方后來又以5億人民幣的代價買回了美加凈,但此時美加凈的市場地位已急劇下降,年銷量只有2000萬支,如再想恢復合資前如日中天的發展態勢,其困難可想而知。商標戰略案例②合資“雪藏”策略1994年上海牙膏廠與聯合商標戰略案例③強強聯合策略國外知名品牌收購國內被國人所熟悉的并有良好市場效應的品牌企業,迅速搶灘中國市場。

2003年12月10日,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又于2004年初成功收購羽西品牌化妝品,使其金字塔策略變得完整,對其占據國內護膚,彩妝,護發市場奠定了實力基礎。

2004年2月,德國漢高公司與上海輕工控股集團達成協議,全資收購在中國擁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熊貓牌粘膠“熊貓”品牌,其目的也是能夠更快地搶占中國市場。商標戰略案例③強強聯合策略國外知名品牌收購國內被國人所熟商標戰略案例④自然淘汰策略合資后,雙方商標都使用,但主力產品、新產品使用外方商標,而老產品用中方商標,然后通過產品的升級換代逐步將原中方的名牌淘汰出市場,達到在商標權上完全控制中國的國內市場的目的。如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合資后,外方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而把我們的產品打入冷宮。又如廣州肥皂廠的潔花牌香皂與美方合資后,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商標戰略案例④自然淘汰策略合資后,雙方商標都使用,但主力商標戰略之⑤品牌“本土化”策略國外知名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后,深入研究國內消費者的消費文化,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本土化”產品,從心理上打擊對手。寶潔公司通過對中國消費市場需求的研究,在中國市場推出17個品牌滿足具體市場的獨特需求,因此寶潔公司的眾多品牌一直領導著中國的日用消費品市場,其中國“本土化”品牌知名度極高。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自1979年進入中國后,自始至終地從“本土化”出發,推出適合中國的產品,使其品牌深入人心,市場不斷擴大。商標戰略之⑤品牌國外知名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后,深入研究國專利戰略之①

“跑馬圈地”策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在高新技術領域,跨國公司的專利申請量遠遠高于國內的申請量,占到了70%以上。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國際大公司開始加快在中國內地的專利申請,其中韓國專利申請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無線通訊、光電、IT和冷凍空調,日本則主要集中在無線通訊、光電、IT,美國集中在生物科技、無線通訊等領域,當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完成他們的專利布局后就會向國內企業發起專利攻勢。專利戰略之①“跑馬圈地”策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在高專利戰略之②

布陣策略跨國企業往往鎖定潛在及未來市場,待中國企業把市場培育起來之后,就收緊包圍圈,一舉收割。目前全球2/3的DVD屬于“中國制造”,國內DVD的普及率也早已超過VCD,國產品牌的覆蓋率占有絕對的優勢。在我國的DVD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國外七大擁有DVD核心技術的廠商即6C聯盟成員(包括東芝、日立、三菱、時代華納、松下、JVC等)聯合向我國VD生產廠家征收產品凈售價的4%或每臺4美元的技術專利使用費。擁有音響核心技術的杜比、DTS也在著手追索專利使用費,準備坐地收錢。專利戰略之②布陣策略跨國企業往往鎖定潛在及未來市場,私訂協議或行業標準策略實力相當的企業相互合作,形成企業聯盟,構成對整個行業的技術控制,從而形成事實標準。

6C聯盟向我國DVD收取專利費即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他們組成DVD企業聯盟,將其1500多項專利捆綁于一體,構筑了堅固的技術壁壘,在聯盟內相互優惠使用彼此的專利技術,但對外一致,收取統一的專利使用費。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有60個主要的戰略聯盟,聯合戰線已成為眾多企業的理想之選,通過聯盟實現優勢互補,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甚至占據壟斷地位是聯盟企業的最終目的。專利戰略之③

私訂協議或行業標準策略實力相當的企業相互合作,形成企業聯版權戰略之①

放水養魚策略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是世界上最大軟件制造廠商,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在中國日益普及,微軟公司的盜版軟件也在中國開始增多。微軟的盜版軟件對我國國內的軟件企業造成的卻是幾乎致命的沖擊,當時國內知名軟件企業——金山公司就在微軟大量盜版的沖擊下迅速潰敗。目前,微軟的辦公軟件利用盜版攻占下幾乎90%以上的市場份額。微軟在1999年4月將北京亞都科技集團以侵犯微軟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為名推上被告席,隨后又對深圳華為等大公司動手,現在微軟將其反盜版行動的矛頭指向了最終用戶市場。版權戰略之①放水養魚策略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版權戰略之②

價格歧視策略微軟憑借其市場優勢,在中國推行壟斷高價。國外標價100美元左右的Windows98,在中國售價是人民幣1980元;Office97在國外約300美元,而在中國的價格是8760元(中文專業版);在國外贈送的Windows98和Office2000測試版,到中國分別標價188元和200元;Windows98OEM預裝軟件給IBM的價格是10美元,但給中國大廠商的是300元左右,給中小品牌廠商更高達690元。版權戰略之②價格歧視策略微軟憑借其市場優勢,在中國推行壟商業秘密戰略

核心技術申請專利在跨國企業中,將商業秘密與專利密切結合,幾乎成為一種慣例,關鍵性技術作為企業的商業秘密來保護。例如,現在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每天要喝下2.5億多瓶可口可樂,然而,可口可樂的配方仍是最高機密,截止年,知曉這一秘方的還不到10人。不為原液配方申請專利,而作為技術訣竅加以保護,正是可口可樂公司能夠長時間獨霸市場的奧秘所在。商業秘密戰略核心技術申請專利在跨國企業中,將商業秘密與專如果中國失去了對專利的控制權,就等于撤掉了向上攀登的梯子。--國務院體改辦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所長高士楫如果中國失去了對專利的控制權,就等于撤掉了向上攀登的梯子。-三、貿易技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一)貿易技術壁壘的含義與成因

1.含義是現代國際貿易中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章、規定,建立技術標準、認證認可制度、檢驗制度等方式,對進口產品制定過分嚴格的技術標準、衛生檢疫標準、商品包裝和標簽標準,從而提高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目的的一種非關稅壁壘措施。三、貿易技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2.成因

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不平衡促進了貿易技術壁壘的發展出于保護國家和國民的安全,各國對進口商品做出嚴格的技術性規定2.成因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不平衡促進了貿易技術壁壘的發展出(二)貿易技術壁壘的形式1.技術標準與法規技術標準指經公認機構批準的、非強制執行的、供通用或重復使用的關于產品或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的規則、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技術法規

指必須強制執行的有關產品特性或其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法律和法規;政府部門頒布的命令、決定、條例;技術規范、指南、準則和指示等。(二)貿易技術壁壘的形式技術標準指經公認機構批準的、非強(1)針對產品本身主要是針對產品在使用時滿足用戶需要的程度而作的強制性技術規范。案例1.法國曾禁止進口含有葡萄糖的果汁,而當時美國果汁普遍使用葡萄糖添加劑,從而失去在法國市場的競爭力。2.德國曾禁止進口車門從前往后開的汽車,而當時意大利生產的菲亞特500型汽車正是這種樣式,因此失去了德國市場。3.日本為了保護本國的微機工業,除了彩一些獨有的結構外,還規定操作系統必須用日語編程,從而將美國的產品擋在日本市場之外。(1)針對產品本身案例1.法國曾禁止進口含有葡萄糖的果汁,而(2)針對產品的安全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這是消費者對產品的隱性需要,尤其對電器、玩具、食品、藥品、化妝品等更加嚴格。案例1.80年代,歐共體發現一些進口牛肉中含有的生長性荷爾蒙超量,食用后會導致嬰幼兒胸部過度發達,因此禁止進口此類牛肉,美國因此成為最大的受害者。2.比利時曾經不對一種食品添加劑是否有害健康作出審查,但是卻禁止進口使用了該種食品添加劑的魚卵。3.溫州“打火機”事件:2001年歐盟要求從中國進口的2歐元以下的打火機必須安裝兒童難以打開的安全鎖裝置。(2)針對產品的安全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案例1.80年代,(3)針對產品的標志、包裝、售前售后服務等外部環境

有些是必需的,有些純粹是進口障礙。案例1.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要求大部分食品必須標明至少有14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大大增加了其他國家出口商的成本壓力。2.希臘和德國規定任何國家的啤酒,如果不能證明并且標示出是由源于德國的一種原料配制而成的,就不能以啤酒的名義進口。3.比利時要求柑桔進口要用方形容器,但德國傳統上就是用錐形容器包裝柑桔,因而出口受到限制。(3)針對產品的標志、包裝、售前售后服務等外部環境案例1.美2.合格評定程序一般由認證、認可和相互承認組成,影響較大的是第三方認證。認證是指由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一般由第三方對某一事物、行為或活動的本質或特征,經當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實物審核后給予的證明(通常稱為第三方認證)。2.合格評定程序產品認證:主要指產品符合技術規定或標準的規定,安全認證為強制認證。

產品認證全球的CB認證(CertificationBodies’Scheme)歐盟的CE認證(CommunauteEuripene

)美國的UL認證(UnderwriterLaboratories

Inc)美國的FCC認證(FederalCommunicationCommission)加拿大的CSA認證(CanadianStandardsAssociation

)產品認證:主要指產品符合技術規定或標準的規定,安全認證產品認體系認證:指確認生產或管理體系符合相應規定。體系認證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QS9000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TL9000電信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AS/EN/JISQ9100航天行業質量管理體系體系認證:指確認生產或管理體系符合相應規定。3.包裝和標簽要求近年來發達國家采取措施,大力發展綠色包裝。形式1.禁止使用某些包裝材料2.建立存儲返還制度3.稅收優惠或處罰3.包裝和標簽要求形式1.禁止使用某些包裝材料2.建立存儲返4.產品檢驗、檢疫制度

基于保護環境和生態資源,確保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制定了嚴格的產品檢疫、檢驗制度。案例1.2000年7月,歐盟對進口的茶葉實行新的農藥最高允許殘留標準,部分產品的最高允許殘留量僅為原來的1/100—1/200。2.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實施的《肯定列表制度》?;脽羝?64.產品檢驗、檢疫制度案例1.2000年7月,歐盟對進口的茶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對所有農業化學品的管理,所制定的殘留限量包括4個類型:(1)“暫定標準”共涉及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734種,農產品食品264種(類),暫定限量標準51392條;(2)沿用原限量標準而未重新制定暫定限量標準,共涉及農業化學品63種,農產品食品175種,殘留限量標準2470條;(3)“一律標準”是對未涵蓋在上述標準中的所有其他農業化學品或其他農產品制定的一個統一限量標準,即0.01ppm;(4)豁免物質,共68種,包括殺蟲劑和獸藥13種、食品添加劑50種和其他物質5種。

此外,還有15種農業化學品不得在任何食品中檢出;有8種農業化學品在部分食品中不得檢出,涉及84種食品和166個限量標準。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對所有農業化學品的管理,所制5.信息技術壁壘發達國家在電子商務技術水平和應用程度上明顯超過發展中國家,獲得戰略性競爭優勢,導致信息技術壁壘的產生。形式信息不透明:如合格評定程序信息傳遞不及時:如技術標準更改信息傳遞途徑不暢通5.信息技術壁壘形式信息不透明:如合格評定程序(三)貿易技術壁壘的特點特點合法性靈活性堅固性隱蔽性爭議性利弊雙重性(三)貿易技術壁壘的特點特點合法性靈活性堅固性隱蔽性爭議性利(四)貿易技術壁壘的作用貿易技術壁壘發達國家國際貿易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認證有利于貿易自由化--發達國家之間借貿易技術壁壘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從而使競爭加?。l達國家設立的一些為保護本國安全、環境與健康等的合理性標準,發展中國家由于自身技術水平的差距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要求,導致產品被排斥在發達國家大門之外--發達國家借貿易技術壁壘尋找借口阻礙發展中國家產品的進入--可以推動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制度的發展,促進技術規范化、生產標準化,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優勢,通過制定苛刻的技術標準、技術法規和認證制度,限制發展中國家產品的出口(四)貿易技術壁壘的作用貿易技術壁壘發達國家國際貿易發展中四、綠色壁壘(GreenBarrier)(一)綠色壁壘的產生背景--金槍魚貿易案

背景

1988年,美國根據新修改的《海洋哺乳動物法案》宣布禁止進口墨西哥金槍魚。其理由是墨西哥漁民普遍采用一種袋狀圍網,在捕撈金槍魚的同時導致大量海豚死亡。這項限制對墨西哥影響極大,墨西哥提出上訴,認為美國的這項措施是保護主義行為,因為多年來美國船隊捕殺的海豚遠多于墨西哥。從此,墨西哥與美國展開了一場貿易之爭,這就是著名的以保護環境為名,設置貿易壁壘的“金槍魚貿易案”。至此,綠色貿易壁壘首次出現了。四、綠色壁壘(GreenBarrier)背景1988年案例

海龜/海蝦案(1989年)

1989年,美國為防止在捕蝦過程中誤殺海龜,開始推廣一種“海龜逃生裝置”(以下簡稱TED)。之后,美國通過修正《瀕危物種法》,即增加609條款,要求其他國家采用TED技術。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泰國四國沒有采用TED技術,因此,美國禁止從上述四國進口蝦及蝦制品。案例海龜/海蝦案(1989年)含義在國際貿易領域,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制定繁雜的環保公約、法律、法規和標準、標志等形式對商品進行準入限制的一種非關稅壁壘。(二)綠色壁壘的含義與成因(掌握)含義在國際貿易領域,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制定繁雜的環保公約

1.世界環境的惡化引起人類價值觀念的變化

工業化的加速和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使環境問題變得日益突出。人們的思維方式、消費行為和價值觀念開始發生變化,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發達國家消費者綠色價值觀的形成,為發達國家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提供了條件和機遇。2.傳統的非關稅壁壘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隨著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運行,關稅不斷降低,非關稅壁壘受到更多的限制,傳統的貿易壁壘的運用空間越來越小。發達國家為了其自身的利益,開始尋求新的貿易保護措施。綠色貿易壁壘因此應運而生。成因

1第六章-農業標準化與國際貿易課件(三)綠色壁壘的形式1.國際和區域性的環境保護公約

1965年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1988年生效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92年生效的《生物多樣化公約》2000年生效的《生物安全認定書》公約禁止虎骨、象牙等貿易,因此,我國一些傳統出口產品如象牙雕刻等出口市場受挫。(三)綠色壁壘的形式1965年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2.綠色技術標準或法規

《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京都議定書》規定其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在2008—2012第一承諾期中,要承擔具有法律效力的減排目標,到2012年,總體減排水平比基準年1990年少5.2%。全球排放最多的發達國家美國于2001年退出了《京都議定書》,成為議定書的觀察員身份,而非締約國。因此在議定書下所進行的談判,無法有效使美國加入。2.綠色技術標準或法規

2008年12月,歐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氣候行動和可再生能源一攬子計劃》。2009年4月6日,歐盟部長理事會就此表決,一致通過了這一里程碑式的法案文本。該一攬子計劃主要包括三個“20”:以1990年為準,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降低20%(如果有全球框架的形成,這一比例將提高到40%),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20%,能源消費減少20%(即能效提高20%)。

2009年6月美國制定《氣候變化法案》,擬對未采取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國家征收碳關稅。2008年12月,歐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氣候行動和可再生能3.綠色環境標志

環境標志亦稱綠色標志、生態標志,是指由政府部門或公共、私人團體依據一定的環境標準向有關廠家頒布證書,證明其產品的生產使用及處置過程全部符合環保要求,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同時有利于資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碍h境標志”是一種標在產品或其包裝上的標簽,是產品的“證明性商標”,它表明該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境優勢。3.綠色環境標志環境標志亦稱綠色標志、生態標志,是指由政德國“藍天使”標章(Blue

Angle

Mark)

德國於1977年提出“藍天使”計劃,是第一個實行環保標章的國家?!八{天使”計劃的主要目標為:(1)引導消費者購買對環境沖擊小的產品;

(2)鼓勵制造者發展和供應不會破壞環境的產品;

(3)將環保標章當作是一個環境政策的市場導向工具。

藍天使計劃是現今許多環保標章的示范。

至1997年只已有921家廠商得到藍天使標章,共88種,4135項產品。

德國“藍天使”標章(Blue

Angle

Mark)歐盟的“歐洲環保標志”歐盟環境標志自1992年4月開始正式公布實施,為自愿性參與方式.各會員國設有一主管機關來管理、審查環境標志申請案。將同一類產品,按照對環境的影響排名,只有排名在前10%~20%的產品才可申請到環境標志。至2007年,有182項產品得到標章。歐盟的“歐洲環保標志”美國的環保標志美國的環保標章計劃由兩個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所建立,在東岸盛行綠標簽(GreenSeal),西岸則盛行綠十字(GreenCross)。綠標簽(GreenSeal)創立於1993年,項目僅有消費性產品與辦公室產品兩大項,如:省水器材、影印機、家用空調系統等,發展已相當成熟。美國的環保標志日本生態標章

(ECO-Mark)圖樣之涵義:以雙手擁抱著地球,象征“用我們的手來保護地球和環境”,以兩只手拼出一個英文自母“e”,代表“Environment”“Earth”“Ecology”。在標章的上方書寫(愛護地球),下方則標明該產品環境保護的效用。

日本環境廳于1989年開始推動環保標章制度。至今已公布產品總類達72種,件數2200件以上。日本生態標章

(ECO-Mark)加拿大的“環境選擇”

加拿大環境標章EnvironmentalChoice原由加拿大環保署於1988年起推動,但從1995年8月起改由授權民營公司執行,二者間的合約條款包括標章仍屬政府所有,授權十年,政府保有監督權,如有違反法規或政策則撤銷授權。

這個規劃至1999年底包括50個產品類別。加拿大的“環境選擇”

中國十環標識

中國環境標志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系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我國于1993年發布了“十環標識”,是我國唯一由政府頒布的環保產品證明性商標。認證產品種類達五十一類,已有近億個“十環”環境標識貼在產品上,成為宣傳綠色的使者。中國十環標識

案例

2001年底,江蘇申澄集團出口德國的一批針織服裝,因為沒有達到合同上約定的生態紡織品標準而被中間商處以16萬美元的罰款。

浙江一家專業從事女裝出口的制衣公司將一批成衣按訂單要求發往德國時,卻被拒之門外。納悶不已的經營者被告知:不是服裝尺寸不對路,而是小小的鈕扣出了大問題――不符合環保要求。從來沒有聽說過鈕扣還有環保問題的廠家趕緊按要求重新制作了一批鈕扣,換了鈕扣后的這批服裝才得以“過關”。案例2001年底,江蘇申澄集團出口德國的一批針織服裝,因4.綠色包裝制度是指為了節約資源,使用后的廢棄物易于回收、再生、易于分解、不污染環境的包裝。案例

1998年9月,美國突然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木質包裝和木質鋪墊材料必須附有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關出具的證書,證明木質包裝經過熱處理、熏蒸處理或防腐處理,違規貨物將整批禁止入境,這使我國1/3以上的對美出口受到影響。

1999年,歐盟也仿效美國的做法,宣布對從中國離境產品的木質包裝采取緊急措施,實施新的檢疫標準,以防止帶有天牛蟲的木質包裝箱進入歐洲。4.綠色包裝制度案例1998年9月,美國突然要求所有來自5.綠色補貼將資源環保費用內在化,使成本和效益在生產者和經營者身上得到統一。案例美國綠色農業補貼:一方面是對原有的不合理的農業補貼政策的改革,另一方面則是以市場機制為導向,盡量發揮市場的力量,使綠色補貼這一公共政策能起到治理農業污染的作用。

2010年1月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針對綠色能源制造業提供23億美元的稅收優惠,這筆稅收優惠將發放給132家美國企業的183個綠色能源制造項目。5.綠色補貼案例美國綠色農業補貼:一方面是對原有的不合理案例1.英國對生產親環境產品的本國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和利息補貼。

2.法國對投資綠色產業的本國企業降低利息。3.日本政府宣布,在特定時期段內,消費者每購買一輛環保型汽車,將獲得最高達25萬日元(合2628美元)的補貼。同時,消費者還可將節能電子產品購買價的5%轉換為消費券,來換取其他商品。案例1.英國對生產親環境產品的本國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和利息補貼(四)綠色貿易壁壘的特點特點內容的合理性手段的隱蔽性應用的廣泛性貿易的不平衡性影響的擴散效應綠色貿易壁壘往往是以保護地球、自然資源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為內容,順應世界發展潮流,容易在社會公眾中獲得支持。許多綠色貿易壁壘借環境保護之名,隱蔽于具體的貿易法規規定、國際公約的執行過程之中。綠色壁壘涉及到的不僅包括制成品,還包括中間產品;不僅規制產品的質量,也規制產品的加工生產方法(PPM)以及產品的設計和消費處置過程。發達國家無視發展中國家的現實情況,以其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提出過高標準,把發展的不平衡導入國際貿易領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只要有一個國家首先采用了某項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其他國家就會紛紛效仿,從而對全球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四)綠色貿易壁壘的特點特點內容的手段的應用的貿易的影響的綠(五)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1.增加了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門檻,加大了我國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2.導致我國農產品出口量下降,削弱了傳統出口產品的優勢地位3.導致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國際競爭力下降(五)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1.增加了農產品五、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問題1.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低,加工水平落后--發達國家40%的初級農產品經加工分級包裝后出售,我國僅為7%--我國蘋果產量占世界1/3,但優質果率只有10%,高檔果不到5%--發達國家水果加工率50%左右,我國僅為7.5%--發達國家經過加工的水果產量占總產量的35%,我國還不到1%--世界水產品加工率達7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