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引論試題_第1頁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試題_第2頁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試題_第3頁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試題_第4頁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業資料.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填空(1×10’):1.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四大環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可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其中語言要素教學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語技能教學包括:__、__、__、__。3.對外漢語教學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時,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外漢語教學基本原則)4.對待不同民族文化上,應采取____、____的態度。5.HSK全稱是“_______________”,是為_______________學習者制定的,。6.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基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對語言學習發生重要影響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編寫和評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六個空要再答系統性和知識性)9.從學科性質來看,對外漢語教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二語言測試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教學規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決定的。13.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一般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種,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14.練習是語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種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根據_______,閱讀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是作為語法翻譯法對立面出現的教學法,產生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產生地是:____________。代表人物是________。其語言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17.功能法產生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產生地是:_____________,創始人是:__________。18.兒童掌握母語的方法是____。19.瑞士著名心理學家_______對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重要貢獻。20.認為語言學習有一定的最佳年齡,過了這個年齡就很難掌握語言,且越早習得外語就越能掌握好外語,而且兒童在習得外語上比成人習得的成效要好,速度要快的學說是_________。21.典型的對比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步驟。22.在目的語國家學習文化的接受過程經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23.大寫字母文化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24.社會語言學家_____提出了_______的概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5.認知法的心理學基礎是:_________,語言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26.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是:_________,是由______提出的。27.一部好的漢語教科書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個特點(五個空再答知識性)。28.廣義的教學法指的是__________,狹義的教學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29.按照_____________劃分,作文屬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從________________角度劃分的。29.___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它與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學校教學內容的主體。30.語言交際能力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__構成的。31.記憶分成________和_______兩種。32.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兩部分。33.對母語是英語的學生來說,____、__________是他們學習漢語語言時遇到的最大困難。34.美國語言學家________認為人類先天具有一種語言學習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稱為_____________。35.對語言學習而言,沖動型和沉思型是兩種不同的________。36.言語交際能力是指一個人掌握的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37.現代漢語教學理論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更強調_______。38.語言教學和語言學教學的不同之處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39.替換練習的心理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40._______是外語教學的_______也是___________的_______。41.許多外語學習者在達到一定水平后在一定時間內出現止步不前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42._______和_______是外語測試最常見的也是最主要的兩種測試。43.對外漢語教學最基本的語言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基本的目的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外國人說學漢語難主要是指____難。45.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交際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______的特點是:反對過分依賴機械式的重復操練,主張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性,理解語言規則。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全面地掌握語言,而不僅僅是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二、選擇(1’×15):1.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是:《》。2.聽說法產生在,其語言學基礎是,心理學基礎是。3.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刊是:《》,它是。4.學過800學時,零起點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是。5.一份試題對學生重復測試是為了驗證試題的。6.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7.語言學習理論歷來是研究的重要領域。8.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個需要專門研究的學科提出的時間是。9.功能法產生在。10.認知法產生在,它的語言學基礎是,心理學基礎是。11.總體設計的根本任務是。12.第一部稱作用“結構—功能相結合”的原則編寫的教材是《》。13.《跟我學》的編寫意圖和對象分別是:;。14.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環節和基本方式,是語言教師的根本任務。15.直接法的優點之一是:。16.國內少數民族漢語教學屬于。17.最早為對外漢語教學構建教學法體系的教材是《》。18.強調以句型為中心進行反復操練的教學法是。19.我國傳統的漢語精讀課屬于。20.完形測試中的“完形”一詞來自。21.直接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22.把漢語課分為會話課、閱讀課、聽力課是依據。23.按測試內容的特點劃分,多項選擇屬于。24.第二語言教學的基本形式是。25.語言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屬于。26.聽說讀寫既是課堂教學的手段也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之一。27.對外漢語教學中最重要的選詞標準是;。28.非語言交際主要表現為。29.直接法當中的“直接”是指。30.保證的關鍵是測試項目和測試內容要與測試目的相一致。31.對比分析的理論基礎是。32.在課堂教學中一個教學環節是由若干個組成的。33.指的是試卷能否客觀反映測試對象的水平差異。34.從課程設置的角度看,《漢語語法學》、《漢語語音學》這類教材屬于教材。35.強調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排斥機械性訓練,主張“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法流派是。36.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是。37.認為外語學習的障礙主要來自學習者母語的干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習題要點總匯

填空或選擇題:(熟記)

對外漢語教學的全部教學活動可概括為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

語言測試

等四大環節。

2.

對外漢語語言要素的教學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等四個方面。

3.

作為一項處理教與學關系的教學原則,對外漢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

4.

對外漢語教師對不同民族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尊重的態度。

5.

HSK的全稱漢語水平考試,是為母語非漢語的學習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級

6.

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的基礎理論主要有: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

7.

對語言學習發生重要影響的因素有:語言遷移、.社會文化環境、學習者的主體特性和個性因素等。

8.

編寫與評估對外漢語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實用性原則、知識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

9.

從教學性質上看,對外漢語教學既是一種第二語言教學,又是一種外語教學。

10.

第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和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11.

第二語言教學的全過程和全部教學活動包括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成績測試等四個環節,其中心環節是課堂教學。

12.

第二語言測試可分為水平測試、成績測試、診斷測試和潛能測試四大類。HSK是種水平測試。

13.

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規律是由語言規律、語言學習規律、語言教學規律等共同決定的。

14.

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一般分為理解和表達兩種,表達能力指的是說和寫的能力。

15.

練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一環,練習的種類有理解性練習、模仿性練習和

交際性練習

等等。

16.

根據閱讀方法的不同,閱讀可以分為略讀、跳讀、精讀和

泛讀

等幾種。

17.

直接法是作為

語法-翻譯法

的對立物在西歐出現的,代表人物是貝力茲。

18.

功能法

產生于70年代的西歐,創始人是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

19.

許多學者區分學習和習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兒童掌握母語的過程和方法是

習得

20.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

皮亞杰對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和兒童語言發展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21.

有一種假說認為,存在著語言學習的最佳年齡或時期,過了這段時期,語言學習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減低了。這種假說稱為

臨界期

假說。

22.

典型的對比分析包括描寫、選擇、對比和

預測

四個步驟。

23.

在目的語國家學習時,文化接受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觀光期、

挫折期

、逐漸適應期、接受或完全復原期。

24.

通常所說的大寫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

知識文化或知識性

文化。

25.

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際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語法性,即合乎語法;二是

可接受性或得體性

26.

認知法的心理學基礎是認知心理學,語言學基礎是

轉換生成語言學

27.

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是

中介語理論

28.

一部好的漢語教科書應該具有科學性、實用性、

針對性

和趣味性。

29.

賽林格提出的“中介語”是指介于本族語和目的語之間的獨立的語言系統。它是由

第二語言學習者

創造的語言系統。

30.

廣義的教學法指教學法體系,狹義的教學法指

(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31.

按評分的客觀化程度區分,作文屬于

主觀性

試題。

32.

第二語言教材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兒童漢語》、《大學英語》等是按

學習對象/教學對象

分出來的;《旅游口語》、《商務漢語》是按

學習目的/教學目的

分的

33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基礎主要包括: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

一般教學理論

。34.

對外漢語教學是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作為

第二語言

的教學。

35.

教材

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它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共同構成學校教學內容的主體。

36

教材評估的基本原則是實用性、知識性、針對性、交際性

和科學性、趣味性。

37.

語言交際能力是由言語技能和

言語交際技能

構成的。

38.

記憶分為

長時

記憶和

短時

記憶兩種。

39.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主要包括教學理論和

教學法

兩部分。

40主觀性試題、客觀性試題是從評分的客觀性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41.認知法的理論性基礎是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

42

對母語是英語的學生來說,.聲調或送氣音和不送氣音

是他們學習漢語語音時遇到的最大困難。

43

HSK考試分為基礎漢語水平考試初中等漢語水平考試、高級漢語水平考試三種,共分為11級。

44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認為人類先天具有一種習得語言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稱為語言習得機制。

45

就語言學習而言,沉思型和沖動型是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

46

成績測試主要用來檢查測試對象在學習的一定階段掌握所學課程的情況,測量他們的學習的成果。

47

言語交際能力指的是一個人掌握語言要素和語用規則的能力。

48.

現代漢語教學理論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更加強調學。

49.

語言教學與語言學教學的不同之處表現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等方面。

50.

替換練習的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

51.課堂教學是外語教學的基本方式,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

52.

許多外語學者在其外語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止步不停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化石化

”或石化現象。

53.

聽力課一般分為兩種:精聽和泛聽,前者是為了理解聽力內容的細節,后者在于把握聽力材料的大意

54.

中介語是介于本族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一種獨立的語言系統,這種語言系統是由學習者創造的。

55.

水平測試和成績測試

是外語測試的兩種最主要的最常見的測試。

56.

對外漢語教學最基本的語言觀是: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最基本的目的觀是: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

57.

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現代教學理論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加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研究的重點在“教”和“學”之間更加重視以學習為重點。

58.外國人說漢語難學,主要指的是

漢字難

59.設計教學環節要能夠體現語言、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的規律。

60.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交際能力包括:聽、說、讀和寫。

61.反對過分依賴機械性的重復操練,主張發揮學生的智力,注重對語言規則的理解和創造性的運用,目標是全面掌握語言,這種教學法是認知法。

二,選擇正確答案

我國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對外漢語教材是____C__。

A.《基礎漢語課本》

B.《基礎漢語》

C.《漢語教科書》

D.《實用漢語課本》2.外語教學聽說法產生于__B____國,其語言學基礎是____E__。

A.法國

B.美國

C.英國

D.加拿大E.結構主義語言學

F.轉換生成語言學

G.歷史比較語言學H.機械語言學

3.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的會刊是___C___,該刊物為___G___。

A.《漢語學習》

B.《世界漢語教學》

C.《語言教學與研究》D.《學漢語》

E.月刊

F.雙月刊

G.季刊

H.雙季刊

4.

學過800學時(在中國,相當于初等一年級)的零起點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應約為____D__。

A.1000

B.1500

C.2000

D.3000

5.一份試題對學生重復測試,是驗證試題

B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區分度

D、難易清晰度

6.“聽說法”的心理學理論依據是__C__,這種心理學理論的創始人是__H__。

A、認知心理學

B、構造主義心理學

C、行為主義心理學

D、兒童心理學

E、巴甫洛夫

F、斯金納

G、皮亞杰

H、華生

7.語言學習理論研究歷來是___D__研究的重要領域。

A、語言學

B、心理學

C、教育學

D、對外漢語教學

8.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個需要專門研究的學科而被提出來的時間是___D___。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9.總體設計的根本任務是___B____。

A、全面分析語言教學規律

B、選擇最佳教學方案C、協調各教學環節

D、對具體的課堂教學作出規定

10.

第一部稱作以結構和功能相結合的原則編寫的對外漢語教材是___D___。

A、《初級漢語課本》

B、《基礎漢語課本》

C、《漢語教科書》

D、《實用漢語課本》

11.

功能法產生于___D___。

A、30年代的蘇聯

B、40年代末的美國C、60年代初的北歐

D、70年代初的西歐

12.認知法產生于____B___。其語言學理論基礎是

G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加拿大E、結構主義語言學

F、社會語言學G、轉換生成語法

H、系統功能語法

13.《跟我學》是80年代較有影響的把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基礎英語教材,它的編寫意圖和對象是_______C____。

A、以情景結構法為指導,供成年人學習的。B、以結構功能法為指導,供成年人學習的。

C、以功能意念法為指導,供兒童學習的。

D、以功能意念法為指導,供成年人學習的。

14.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是_____B_______。

A、對比分析B、中介語理論C、結構主義語言學D、心理語言學

15._______D_____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環節和基本方式,是語言教師的根本任務。

A、口語訓練

B、技能操練

C、教材編寫D、課堂教學

16直接法的優點之一是_____B_______。

A、重視思維和理論知識的作用。B、有利于學生外語思維和言語能力的培養C、促成學生第一語言的正遷移。D、注重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17

國內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屬于

c

a母語教學/b外語教學/c第二語言教學/d對外漢語教學

18《教非漢族學生學習漢語的一些問題》是建國以來第一篇全面討論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的論文,它的作者是

d

a王還/b鄧懿/c呂叔湘/d周祖謨

19

最早為對外漢語教學構建語法體系的教材是

b

a《基礎漢語》/b《漢語教科書》/c《實用漢語課本》/d《初級漢語課本》

20對外漢語教學四大環節的中心環節是c

a總體設計/b教材編寫/c課堂教學/d語言測試

21強調以句型為中心反復進行操練的教學法是a

a聽說法/b直接法/c認知法/d功能法。

22我國傳統的漢語“精讀課”是屬于什么類型的課程?

d

a就是通常所說的語法課/

b是閱讀課的一種,與泛讀課相對/c屬于訓練讀寫的綜合性課/d是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綜合性課

23完形測試(cloze

testing)中“完形”一詞來自

c

a轉換生成語言學/b行為主義心理學派/c格式塔心理學派/d結構主義語言學

24直接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

b

a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母語/b完全不使用學生的母語/c有限度地使用學生的母語/d直接把目的語翻譯成母語

25把漢語課分為會話課、閱讀課、聽力課,是根據什么來劃分的?d

a語言材料的性質/b語言材料的內容/c語體風格/d語言技能

26按測試的內容特點劃分,“多項選擇”屬于a

a分立式測試/b標準化測試/c常模參照測試/d水平測試

27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環節和基本方式是c

a技能訓練/b知識傳授/c課堂教學/d教材編寫

28第二語言教學的基本形式是

B

A、語法講解

B、課堂教學

c、聽說訓練

D、教材編寫

29語言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屬于

C

A,水平測試

B、診斷測試

C、成績測試

D

、潛能測試

30“聽、說、讀、寫”既是課堂語言教學的手段也是第二語言教學的

D

之一。

A、方法

B、目的

C、技巧

D、內容

31對外漢語教學中,最重要的選詞標準是

C

A、口語中常用的

B、意思單一的C、常用的,構詞能力強的

D、適用范圍廣、文化內涵豐富的

32非語言交際主要表現為

C。

A、面部表情

B、服裝打扮

c、體勢語

D、手勢

33.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B

A不用書本,直接聽說目的語3

B、直接用目的語教授目的語

C、直接翻譯目的語的意思

D直接去目的語國家學習

34專用語言教學(LSP),是在D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A.語法翻譯法

B.直接法

C.認知法

D.功能法

35保證B的關鍵是測試項目和測試內容要與測試目的相一致。

A.難易度

B.效度

C.區分度

D.信度

36總體設計的根本任務是D

A.編寫最好的教材

B.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C.設計最有針對性地考試

D.選擇最佳教學方案

37按照先后順序可以把一個人所習得、掌握的語言劃分為B。

A.母語和外語

B.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

C.強勢語言和弱勢語言

D.本族語和非本族語

38對比分析的理論基礎是C

A.中介語理論

B.認知語言學

C.結構主義語言學

D.心理語言學

39《入門階段》、《英語初階》是A的綱領性文件。

A.功能法

B.聽說法

C.認知法

D.聽說法

40教材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報刊閱讀》、《新聞聽力》是按D劃分出來的

A.教學方法

B.教學對象

C.教學手段

D.課程類型

41在課堂教學中,一個教學環節是由若干個B組成的。

A.教學技巧

B.教學步驟

C.教學單位

D.教學對象

42.從評分角度來看,作文屬于B

A客觀性試題

B

主觀性試題

C

分立式試題

D

理解性試題

43.

C指的是試卷能否客觀地反映測試對象的水平差異

A信度

B

效度

C

區分度

D

準確度

44.從課程設置的角度看,《漢語語法學》、《漢語語音學》一類的教材屬于C。

A特殊用途語言教材

B

語言技能類教材

C

語言知識類教材

D

文化知識類教材

45.強調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排斥機械性訓練,主張“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法流派是A。

A認知法

B聽說法C

直接法

D

功能法

46.初、中等HSK(漢語水平考試)不含B。

A客觀性試題

B

主觀性試題

C

分立式試題

D

理解性試題

47.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是C。

A喜歡和討厭

B

容忍傾向與排他傾向

C

動機和態度

D

沉思型與沖動型

48.

A

理論認為,外語學習的障礙主要來自學習者母語的干擾。

A對比分析

B

偏誤分析

C

中介語

D普遍語法

49.按照語言結構的難易程度來編排教學內容及,同時又考慮到結構所表達的功能,這類教材屬于C的教材。

A結構型

B

功能型

C

結構——功能型

D功能——結構型

50.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對第二語言習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說,其中最著名的有監控假說和D等。

A

普通語法假說

B

內在大綱假說

C

中介語假說

D輸入假說

51.“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從廣義上將,包括用計算機輔助制定教學大綱、教材編寫、學習效果分析、測試與管理等。狹義的“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主要指的是

D

,即只針對語言訓練。

A

教材編寫

B

學習效果分析C

語料分析

D

教學與學三、名詞解釋(4’×5):1.第二語言:2.第二語言教學:3.遷移:4.中介語:5.跨文化交際:6.語言習得機制:7.教學技巧:8.(第二語言)學習動機:9.文化休克:10.水平測試:11.成績測試:12.效度:13.場獨立性:14.場依存性:四、論述(9’×3):1.課堂教學的性質、地位:(1、2、3題考的都是課堂教學,1、3基本一樣)2.衡量課堂教學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標準是什么?

3.為什么課堂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四大環節的中心環節?4.試述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特點?(4、5、基本相同,主要考點就是第一語言學習和第二語言學習的區別)

5.簡論第一、第二語言學習的區別性特征(簡述兒童第一語言學習與成人第二語言學習的差異):6.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7.漢字教學的原則和方法:8.詞匯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偏誤分析題:1.試分析“我每天晚上都散步散步”這個句子的偏誤成因,并加以改正。說明避免這類偏誤應當采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1

、是由漢語動詞重疊知識泛化造成的偏誤

,漢語動詞重疊有單音節雙音節之分。單音節動詞重疊為AA式,如笑笑,說說等;雙音節動詞重疊為ABAB式,如

考慮考慮

研究研究

。外國學生把這個結構不適當的泛化就說成了“散步

散步”

2、改正:我每天晚上都散散步。

3、教學策略:比較法

歸納法

詞語構成

重疊形式

雙音節

動詞

+

動詞

研究

ABAB

研究研究

掂量掂量

打掃打掃

單音節動詞

+

賓語

AA

散散步

\打打球

\看看電視

2.外國學生常說“我見面了我的朋友”這樣的句子。請你先分析一下產生這種偏誤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簡要說明應采取的教學對策或方法。

動詞的重疊1成因:把離合詞“見面”等同于自己母語中相應意義的及物動詞。

2改正句子,例如:a.

我和/跟朋友見了(一)面。或:b.

我見到了我的朋友。

3“離合詞”的教學對策:說明離合詞的結構和用法特點,把離合詞作為動賓短語處理,把離合詞同動量補語、時量補語等的教學結合起來。3.外國學生常說“她是漂亮。”這樣的句子。請你先分析一下產生這種偏誤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說明理由再簡要說明應采取的教學對策或方法。

形容詞直接作謂語1成因:受母語的結構影響,比如“she

is

beautiful.”屬于語際遷移。在漢語中形容詞可以直接做謂語,而且形容詞往往不單獨做謂語,經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詞,比如:很、比較、非常等。2改正:“她很漂亮。”

3策略:教形容詞時,強化“很+形容詞”的結構。

4.外國學生常說“我洗澡了半個小時。”這樣的句子。請你先分析一下產生這種偏誤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說明理由;再簡要說明應采取的教學對策或方法。

離合詞1成因:受翻譯的影響,將“洗澡”這個離合詞理解為一個普通動詞。屬于語際遷移。

2改為:“我洗澡洗了半個小時。”或者“我洗了半個小時澡。”

3改正原因:“洗澡”是離合詞,是特殊的一類詞。可以看做一個詞,也可以看做一個短語。如果這類詞加動態助詞“了”和時間補語,必須放在詞的中間,或者重復其中的第一個語素。

4教學策略:將離合詞的時候,一定要說明其特殊性,并采用上述兩種方式,將其擴展,并進行大量的操練。(具體步驟及舉例請自行設計)

5.外國學生會說“一看見他,就我高興極了”這樣的句子。請你先分析一下產生這種偏誤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舉例說明應采取的教學對策或方法。

副詞的位置——多在主語之后答題要點:指出偏誤產生的主要原因:副詞“就”的位置不對,不清楚副詞與主語的位置關系。

改正句子:一看見他,我就高興極了。

副詞的教學對策:說明在漢語中副詞的意義一般都比較多,副詞的教學重點在于其與主語的位置關系,即副詞多在主語后邊。例如,“明天要是下雨,她們就不去公園。”“這個電影不錯,他又看了一遍。”

6.外國學生常說“發音和聽力很有意思和比較容易”之類的句子,請分析產生這種偏誤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簡要說明應采取的教學對策。

連詞“和”的用法偏誤分析:“和”一般常用于連接體詞性的名詞、代詞及其短語,在連接充當謂語的動詞和形容詞方面是很受限制。這種偏誤產生的原因是受母語遷移的影響,在英語中“and”可以連接句子,因此學生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