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_第1頁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_第2頁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_第3頁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_第4頁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匯編四川成都說明文閱讀9篇(2003—2018)漫話圍棋①圍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明。會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卻很少。②圍棋的歷史到底有多久,誰也說不清。史書里記載圍棋發明于四千多年前堯的時代。到了東周,圍棋已經非常發達。孔子曾經談到過圍棋,《論語》中有一句話非常有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孟子在《弈秋》中用圍棋比喻一個人要學本事,就一定要用心,這里孟子就沒把圍棋當做一種玩樂,而是當做一種本事或一種藝術來對待。③圍棋是怎么發明的呢?有人認為,古代的星象圖是圍棋的前身。吳清源先生說,圍棋最早是占卜工具。也有人認為,圍棋“棋有白黑,陰陽分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圍棋是古代人們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理解模式。④圍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內容真實太多了。⑤圍棋的棋子,棋盤含有“天圓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圓的,所謂“天國而動”;棋盤是方的,所謂“地方而靜”。⑥圍棋別名很多。根據圍棋形態。人們叫它“方圓”。根據棋子顏色,又叫它黑白、鴛烏。鴛鴦是白色的鳥,烏鴆是黑色鳥。這樣的名字很文雅。圍棋也叫坐隱,這是特別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隱士,寄居棋局之中。⑦圍棋的勝負也體現了中國式審美。其他棋類的勝負都是斬盡殺絕,把“老將”殺死,把“帝王”抓走才算勝。但圍棋贏一日是贏,贏十日也是贏,不是斬盡殺絕,甚至能和平共處,這體現了一種和諧、中庸的思想。⑧棋子一黑一白,沒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盤橫豎各十幾道線,像地球的經緯線,樸素簡潔。下棋規則也最簡單,比賽中裁判不用解決什么技術糾紛。圍棋又最能體現自由和平等。每個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時才一指千鈞。妙手臭棋立顯。不論外形或者內涵,圍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國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圍棋又是世界的。(選文有刪改)10.文章介紹了圍棋的哪三部分?請概括作答。(3分)答:

11.下面這句話,是從原文抽取出來的,應放在哪兩個自然段之間?(4分)沒有任何東西能像圍棋這樣充分體現出中國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內涵,然而它有不僅僅是中國的。答:

12.第2段中,劃線處的兩個例子,可否刪去一個?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3分)答:

【參考答案】10.①圍棋歷史悠久②圍棋來源于古人對世界的理解③圍棋的文化內容豐富。11.這句話應放在⑦⑧自然段之間。因為這句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④段總說圍棋的文化內容豐富,第⑤﹣⑦段分說圍棋的“棋子棋盤”、“別名”、“勝負”等三方面包含的文化內涵,摘出來的這句話從三方面照應了第⑤﹣⑦段的內容,引出第⑧段圍棋所具有的世界性,是全文總說的內容。所以應放在⑦⑧段之間。12.不能刪除。①理由:從歷史演變、舉例豐富、更有說服力等角度,說明圍棋歷史悠久。②孔子是春秋人,孟子是戰國人,孔、孟均有關于圍棋的言論記載,以圍棋技藝代代相傳說明歷史之久。另外,孔孟是中國古代的圣人,他們關于圍棋的言論,更具有說服力。(2017四川成都)猴年說猴①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見過真正的猴,但對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國,猴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②中國人對猴的喜愛由來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頭部如猴形,下身似蟬狀,被考證為人類早期的辟邪飾物。據史料記載,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養猴、戲猴的習俗。同時,猴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稱為“申猴”。③猴為什么會受到人們如此的喜愛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與“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國人的傳統期盼。在民間吉祥圖案上,這樣的“期盼”隨處可見:一只猴攀在掛有一枚封印的楓樹上,表達“封侯掛印”的寄托;兩只猴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只大猴背著一只小猴,就有了“輩輩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覺察、預防馬疾,是馬的守護神。猴被稱為“避馬瘟”即由此而來。婦孺皆知的《西游記》里,孫悟空就曾經當過“弼馬溫”。直到今天,中國云貴高原上,當馬幫長途販運時,也常攜帶一只猴同行。④古往今來,中國人用多種多樣的藝術方式表達對猴的喜愛。文學中有猴,影視中有猴,民間雜耍中有猴,工藝作品中也有猴,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猴的形象滿足了人們對猴的喜愛心理。吳承恩筆下的美猴王——孫悟空,成了正義美好的化身。《西游記》被拍成電視劇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視作品。民間盛行的猴戲,作為漢族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擔水、猴走索、猴爬竿、猴開箱戴面具等節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愛。在各類工藝品中,藝人們利用猴的天然屬性,結合人們對猴的認識,創造了許許多多極具個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護娃猴”、南陽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⑤由此可見,在民眾的意識里,猴從來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動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經根植于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民間文化之中了。(選文略有刪改)10.圍繞“中國人對猴的喜愛”,文章介紹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3分)11.舉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劃線處的四個例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12.文章題目是“猴年說猴”,卻沒有介紹有關猴的種類、猴的生活習性等內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這部分內容,是否恰當?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3分)【答案】10.①中國人對猴的喜愛由來已久②猴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③中國人用多種多樣的藝術方式表達對猴的喜愛11.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有力的寫出中國人用多種多樣的藝術方式表達對猴的喜愛,使文章更有說服力。12.不恰當。因為這篇說明文主要說明了猴的形象已經根植于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民間文化,是從文化內涵的角度來說明闡述的。而猴的種類、猴的生活習性等內容不是人們喜歡猴的根本原因,與文章要表達的主題關系不緊密,所以不恰當。【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考點定位】分析常見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圍繞主題回答此問題即可。本文的主題是“猴文化”而不是具體的介紹猴。【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016四川成都)位次的講究①《紅樓夢》第三回講到了林妹妹初進榮國府,處處小心,光是為了坐到哪個位置,她就頗費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王夫人處,黛玉“只向東邊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飯的時候,鳳姐讓黛玉坐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讓。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這個問題上這么謹慎,是怕在這個極其講究禮儀的家庭里行差踏錯,讓人笑話。在古代,中國人非常講究座次的尊卑。③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的是,南、北、東、西四個方位哪個為尊,哪個為卑。我國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舉行吉兇大禮的地方,這種時候最尊貴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東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見群臣議事,都是坐在北邊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說“南面稱帝”。而“室”一般為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內舉行活動時,一般遵循“東向為尊,西向為卑”的原則。例如,漢明帝與老師桓榮交談時,為表達對桓榮的尊重,就安排他坐在靠西邊、面朝東的位置。后來,人們把塾師也稱為“西席”。④至于左與右,誰為尊誰為卑的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周朝規定,諸侯朝見天子,宴飲時以左為尊;用兵打仗,則右邊為尊。左右尊卑,要視乎場合而定。到了戰國、秦、西漢的時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頗藺相如列傳》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的記載。然而到了東漢、魏、晉、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變化,以“左”為大。例如赤壁之戰,孫權“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同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這種情況直到元朝,才恢復了官職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變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續到今天。⑤所以,現在在傳統戲劇舞臺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遠道而來的客人坐在左邊,而主人總是在右側陪坐。于是也就出現了《紅樓夢》里,黛玉被請到左邊席面上的描寫了。(有刪改)10.對于位次如何講究,本文是從哪兩方面進行說明的?(2分)答:11.文章在開頭和結尾都提到“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一事,試分析其作用。(4分)答:在下列選項中任選一項,簡要分析其方位詞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紹的“位次的講究”?(3分)A.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史記·陳涉世家》B.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白居易《望月有感》答:(2015四川成都)10.對于位次如何講究,本文是從哪兩方面進行說明的?(2分)答:

答案:本文從南、北、西、東四個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誰尊誰卑兩個方面進行具體說明。【本文共5段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自然段,舉《紅樓夢》林黛玉初進榮國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題“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為③自然段,詳細地論述了南、北、東、西四個方位得尊卑問題。第三部分為第④-⑤自然段,論述左、右誰為尊,誰為卑。理清脈絡就會發現,答題點鎖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兩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11.文章在開頭和結尾都提到“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一事,試分析其作用。(4分)[來源:答:

答案:

①文章開頭列舉“林黛玉初進榮國府”的事例,引出下文,點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講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引起讀者興趣。③結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一事,照應文章開頭,首尾呼應,結構嚴謹。④再次點明文章中心,說明位次的研究。【從題干分析來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確首段的作用:a設置懸念,吸引讀者;b、增加趣味性、生動性、增加文學色彩,引起讀者興趣;c、引出說明對象;d、點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應開頭,使結構嚴謹;b、點明文章中心。】12.在下列選項中任選一項,簡要分析其方位詞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紹的“位次的講究”?(3分)A.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史記·陳涉世家》B.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白居

易《望月有感》答:

答案:A項中的“閭左“指貧民,古時貧民居住閭左,富人居住閭右。在戰國、秦、西漢的時候,左右排序以”右“為尊。A項中的“左”為卑,“右”為尊,符合本文所介紹的左右尊卑問題。B項中的“西東”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時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這里不指具體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題屬于文段知識運用題,只要緊扣原文段“位次的講究”里“南北東西”和“左右”誰尊誰卑,就能解決。】椅子改變中國文化①椅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家具之一,它源于東漢末年傳入中原的一種名叫“胡床”的折疊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漸演化為我們常見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廣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漸改變了人們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態,解放了人們的腿腳,更重要的是它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②首先是對房屋的建筑結構及其內部布局產生影響。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們坐姿低矮,窗戶的位置也相應較矮,椅子的出現使窗戶的位置明顯升高。同時,椅子的出現也對房屋內部布局產生了較大影響。傳統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間盡量空闊,以供人們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現后,人們就不需要為席地而坐預留太大的空間,家具的數量也因此增加起來。③椅子的出現還影響了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椅子出現后,人們坐姿明顯升高,自然而然出現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人們最主要的吃飯、看書的家具。這些高足家具的出現,還引起了杯盤、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變。到了宋代,很難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盤、杯等用具都變得玲瓏精巧。這些變化直接影響到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比如,人們進餐方式的變化,以前人們圍坐在一起進餐很困難,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現后,人們開始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分餐制也隨之變成了合餐制。④椅子的出現更為重要的是強化了國人心中的皇權意識。椅子出現之前,人們在正式場合必須跽坐。皇帝和群臣議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時,皇帝其實也基本是跪著的。這種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間的關系,那時的君臣關系更像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那時的“跪”沒有低下的含義,而是一種恭敬虔誠的表現。椅子出現之后,“跪”的意義與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臨下,臣民們則跪拜在地上,這種禮節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國人,使國人潛移默化地奴顏婢膝起來,進而更加強化了國人心中皇權至上的意識。⑤可能有人奇怪,歐洲人也“跪”,為什么沒有出現奴化的現象呢?因為歐洲人的禮儀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雙膝跪下,對任何人都不用雙膝跪下,就算見了本國的君主,也只是單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國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禮儀,不光用于君臣之間,還廣泛用于下級與上級之間、百姓與官員之間。可見,“跪”在我國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現后,這種不平等性就逐漸顯現出來,強化了國人的奴化心理。⑥總之,從我國歷史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像椅子這樣不起眼的簡單發明,還是像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樣的大發明,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影響了我們的文化。其實,發明原本就是一種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身邊的發明越來越多,它們也在無形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文化,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有刪改)9.通觀全文,作者認為椅子的出現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分條作答。(3分)答:10.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請簡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答:11.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其分寫的部分能否調換順序?請結合原文分析作答。(3分)答:12.作者認為“發明原本就是一種影響”,請你就此聯系現實生活舉例加以說明。(4分)答:【參考答案】9.(3分)①對房屋建筑結構及其內部布局產生的影響;②對人們生活習俗改變的影響;③對國人心中皇權意識的強化。(一點1分,共3分。語意相近即可)10.(2分)將椅子出現前后人們“跪”這種行為的內涵進行比較(1分),突出其變化,強調了椅子的出現對國人心理的影響(1分)。(語意相近即可)11.(3分)不能,因為分寫部分的內容采用了邏輯順序(1分),作者先說椅子的出現對房屋的建筑結構所產生的影響,再說到對人們生活習俗和心理的影響(1分),這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說明順序(1分)。(只有判斷,無闡釋不給分。語意相近即可)12.(4分)(能明確提出觀點給1分,能圍繞觀點舉例并準確闡釋給2分,語言通暢給1分)參考示例:網絡聊天軟件的發明,促進了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比如像QQ聊天這樣的交流方式,從形式上直接縮短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距離,使人們的聯系更為廣泛,視野更為開闊,這些都必然影響著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推動著文化的發展。(2012四川成都)城市綠墻宋淑運①中國與外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圍墻。邁出國門,瀏覽包括某些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國一樣的圍墻。在國外,一些城市所謂的“圍墻”更多的是生機盎然的“綠色圍墻”。所謂“綠色圍墻”,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或鋼筋水泥“砌墻”。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墻”。在巴西,綠色圍墻是用空心磚砌成的,磚上附有樹膠和肥料,再種上草籽,小草便從里面長出來,綠滿墻面。這種植物墻,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可以減少噪聲和空氣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亞是1960年才建立起來的新首都,幾乎毫無歷史價值可言,1987年卻被聯合國定為“人類文化遺產”,這除了構思奇巧的三權廣場、布局新穎的城市風格外,還因為該城突出綠化,人與環境和諧共存,成了現代化新城的典范。③澳大利亞1927年建都堪培拉時,明確規定公私建筑都不許構筑非植物墻。今日堪培拉除了總理府保留一道圍墻外,整座城市不見第二道圍墻。機關團體為了掩蔽辦公場所,便以參天的合歡樹、桉樹等筑起一道道綠色圍墻。各國使館都引進本國特有花木,精心編織綠色籬墻,讓路人感覺如在游覽各國植物園。④走進新加坡,只見樹木蔥蘢、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圍墻樣的建筑。這個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國家,300萬國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園中。新加坡法律規定,有花園的住宅不允許筑圍墻,讓花木供路人欣賞,可予減繳房地產稅;住宅樓須距馬路15米以上,綠地應占65%,建筑面積占35%。為此,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從1971年開始大種其樹,大鋪草坪,連天橋、候車棚、電線桿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環抱在綠色之中。⑤非洲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滿,1979年決定遷都到內陸的阿布賈,遷都伊始,政府就頒布取締圍墻令。今日的阿布賈磚石圍墻絕跡,綠樹成陰,視野開闊,到處是萬紫千紅的花草、樹墻、藤蘿墻。⑥中國筑圍墻已有幾千年歷史,中國圍墻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對開放的世界,我們只有沖破圍墻重地,以綠墻代替磚墻,才能與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主流趨勢相符合。(節選自《環球城市風行綠墻》有刪改)9.從全文看,“綠色圍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請用兩個詞概括回答。(2分)答:10.文章第③段畫線處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分)答:11.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樣的說明效果?(3分)答:12.你認為這給我們城市綠化建設最有借鑒意義的一點是什么?請結合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實際,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答:【參考答案】9.(2分)美化環保(2分)。(一點1分,語意相近即可)10.(3分)舉例子(1分)。真實、具體地說明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在城市建設中修筑綠色圍墻的實施情況,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分)(意思相近即可)11.(3分)“只”起限制范圍的作用(1分),在句中強調了新加坡人對城市環境綠化已達成共識(2分)。(語意相近即可)12.(4分)參考角度:(1)城市綠化建設應該納入政府行為的范疇;(2)只有讓普通大眾都具有了城市綠化的意識,才可能真正實現城市的綠化;(3)只有從環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設,才能真正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4)建筑城市綠墻是世界城市建設的主流趨勢。參考示例(略)(觀點明確計2分,聯系現實談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計2分)(2011四川成都)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馮云①面對環境的惡化,科學家都鼓勵人們過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跡,碳足跡表示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的碳耗費量,是測量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一種指標。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個經常坐飛機出行的人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因為飛機飛行會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跡是因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普通的瓶裝水,會因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帶來第二碳足跡。碳足跡越大,說明你對全球變暖所要負的責任越大。碳足跡越小,說明你對環境的保護做出的貢獻越大。③就個人而言,每個人可以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盡量減低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例如,少開一天車,少吃一頓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開一盞燈等等,都可以減少碳足跡;甚至用餐做菜時選擇烹飪方式也可以減少碳足跡。以土豆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鍋煮的要多,而用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爐做土豆就是一種更好的低碳生活。④另外,棉布衣服與化纖衣服,爬樓梯與坐電梯,走路與開車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應當選擇棉布衣服。在家居用電上,使用風電或水電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碳排放會比使用熱電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車在同距離時碳排放量較少,應大力推廣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⑤盡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們不時會進入高碳生活。這時就應當對自己的高碳生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這種補償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們可以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生產)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過高,則可以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目的。可以說,碳中和就是人們對自己高碳生活的補償。⑥因此,人類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為。(摘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12期,有刪改)9.本文圍繞“低碳生活處處可為”談了哪幾個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答:10.“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為什么連用兩個“更多的”?(2分)答:11.第③段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12.從全文看,文章主要內容是介紹“低碳生活”,但為什么還要談“高碳生活”?(3分)答:【參考答案】9、(3分)談了三個方面:(1)從碳足跡談什么是低碳生活;(2)個人日常生活可以減少碳排量,選擇低碳生活;(3)面對高碳生活應利用碳中和進行補償,降低碳排放。(每點1分,要點概括恰當即可)10、(2分)兩個“更多的”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它強調了與生產棉布衣服相比,生產化纖衣服將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說明了生活中通過選擇衣服也可以選擇低碳生活。(語意相近即可)11、(4分)運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的方法(2分)。運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說明了生活中個人是可以選擇低碳生活的(1分);運用作比較的方法,讓人們更具體,更明確地知道了那一種烹飪方式更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們在生活中有效地選擇低碳生活(1分)(語意相近即可)12、(3分)①高碳生活是無法回避的,必須正視,因此寫高碳生活是對前面低碳生活內容的補充,使文章內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過補償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談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強對“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這一認識的理解。(1分)(語意相近即可)(2010四川成都)城市視覺污染程鑫①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和視覺污染等。過去,人們只對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噪音污染進行了預防、治理和評介工作,對視覺污染并未予以重視。②所謂城市視覺污染,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觀、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諧、園林雕塑無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現象通過視覺給人造成的不快,從而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和危害。③城市不僅是人們為滿足自身需要進行創造活動的物質環境,而且也是人們為滿足心理需要并具有審美要求的創造物。美觀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規劃布局、和諧的色彩、典雅的園林雕塑藝術,都會令人賞心悅目,并使人們工作、學習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就會給人們的視覺造成污染。例如,有的城市住宅樓的門窗像調色盤一樣顏色雜亂,涂有廣告的公共汽車不但過于刺眼,而且給本來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煩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煩躁。心理學家認為,色彩對人的思維、行為、舉止、情緒、感覺和生理變化都有強烈的控制與調節作用。要是人們長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諧的環境中,心情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從而導致健康水平下降。這就是視覺污染給人帶來的損失。④黑格爾曾說過:“如果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筑,那么建筑則是凝固的音樂。”事實上,城市建筑的美感,確實能像音樂一般陶冶人的身心。從美學意義上講,城市園林雕塑是靜的舞蹈、史的碑碣、生活的濃縮、理想的延伸。如果園林雕塑講究藝術,會促使人去思考、奮進,它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視覺污染,影響人們的生活。總之,如果城市建筑雜亂,不美觀,必將使人產生不愉快,長期這樣,必將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這就是視覺污染帶來的危害。⑤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的連續展現,這個展現是否和諧,對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就十分和諧、合理,它有著瑰麗多姿的建筑和別具匠心的藝術構思,是一座設計新穎、布局井然、設備完善和具有現代化交通設施的新型城市,給人愉悅之惑。如果一座城市的規劃布局不合理,沒有一個總體和諧的設計,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和諧,那么,人們長期生活在這種不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身心健康將會受到直接影響,這也是視覺污染帶來的危害。⑥在一個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壞,對人們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像行為、儀表等,都屬這一范疇。如果人們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將通過視覺給人帶來不快,從而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要在城市中營造一種清潔、安全、和睦的社會環境和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⑦綜上所述,對于城市視覺污染給人帶來的影響,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注意預防和治理,按“美的規律”建設城市,規劃城市,力求使城市總體規劃布局達到一種和諧的美。(本文有刪改)12.本文扣住城市視覺污染,著重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3分)答:13.作者認為,應預防和治理城市視覺污染,并按“美的規律”來建設城市。從文章看,應從哪些方面預防和治理視覺污染?請概括說明。(3分)答:14.“這個展現是否和諧,對人的視覺也有一定影響。”“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壞,對人們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這兩個句子都用了“一定”這個詞,在句中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答:15.“視覺污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請從你的生活中,舉一個視覺污染的例子,并作簡要說明。(3分)答:【參考答案】12.(3分)著重說明了城市視覺污染的危害。或:建設美觀的城市視覺形象的重要性。(基本意思相近且表達清楚計3分,不夠準確酌情扣分)13.(3分)應從城市色彩、城市建筑(含園林雕塑)、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或“形象面貌”)、居民精神面貌等幾個方面加以預防和治理。(答對四個計3分,答錯一個扣1分,直到扣完為止)14.(3分)不能刪。(1分)因為句中加了“一定”二字,讓讀者對“視覺污染”的范圍和程度更明確,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1分)如果去掉,前面所談的效果就會減弱。(1分)(說明:所答理由只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意思相近即可計分)。15.(3分)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所答要點符合題干要求即可。舉例恰當且符合“視覺污染”的特點計1分,簡要說明計2分)(2006年四川成都中考試題)人類的手①手,這個詞聽起來極其普通,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到。然而,你是否知道:手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特有的一部分肢體,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擁有的。通常我們把手腕以下部分稱為手。手可分為手掌、手指兩部分,由手腕與臂相連,在關節允許范圍內可以伸曲自如。具體來說,手掌由掌心、掌背、掌側和掌根組成,手指則由指節、指肚、指甲和指尖組成,皮下布滿了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以指尖處最為豐富。一般只有手背上長細毛。②切不必說其他動物,就拿與人類最相似、同屬靈長類的猿猴、猩猩來說吧,雖有人手的形狀,但一般不能完全伸直五指,且表面覆蓋了一層長毛,運用時也不如人手靈活。與其她動物相比,人手手指間的蹼明顯退化,因此人手也更顯美觀。人與猿猴在握拳時也有很大不同;人的大拇指可扣在拳外側,而猿猴的拇指卻只能握在掌心……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為什么存在如此的差異呢?從起源來看,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是由四肢著地行走變為雙腿直立的,手在這時便由上肢轉化,從而實現了手與腳的分離。其間的漫長歲月中,通過人類的勞動,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手。這種與動物的差異是人類的勞動也進化造成的。③正因為人手有著和其他動物截然不同的特點,因此也決定了它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從功能上看,人手能夠制造各種工具和進行勞動生產,這一點是科學家們公認的人與動物的最大的本質區別。又如:人手能夠勝任極其繁雜細致的工作,如雕刻、刺繡、繪畫、演奏等。再如手指的靈巧表現在使用筷子進餐;手的觸覺是極其靈敏的,它可以感覺到不同的物體的溫度。總之,手的功能是難以盡述的,簡直可以說無所不能了——當然這有些夸張,但也可以說明手的功能之多。④手是這樣靈巧,這樣奇妙,難怪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對它進行研究。某些高明的醫生還可以從一個人的手和指甲來判斷病情。道理并不深奧,眾所周知,要是手心冰冷,指甲發青,那一定病得不輕,所以說手也能在一定程度表現出一個人的生理情況。⑤科學家們還發現世界上每個人的指紋都不同,根據這一原理,對公安局的工作幫助不小。⑥人類的勞動創造了手,而人類又用手創造了今天的燦爛文明,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否認,手是偉大的!手象征著開拓精神,這種精神是人類得以繁榮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我們正應該努力發揚這種精神。12、第①自然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A、人手的構成B、人手的功能C、手是其他動物所不能擁有的D、手具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13、下面對人類的手與動物的“手”存在很大差異的原因解說準確的是A、人類的手與動物的手的差異是因為漫長歲月演變而來的B、人類的手與動物的手的差異是因為人類的勞動和進化造成的C、人類的手與動物的差異是因為人的大拇指不斷地進化而形成的D、人類的手與動物的手的差異是因為人類長期勞動帶來的14、下面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選文第②段說明的內容照應了第①自然段“手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特有的一部分肢體,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擁有的”這句話。B、科學家認為,人與動物最大的本質區別是人手能夠制造各種工具和進行勞動生產C、第③自然段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主要是為了說明人手的功能之多,具有其他動物不可比擬的優點。D、人手是靈巧的,作用很多,高明的醫生可以借助人手來判斷各種病情,幫助醫治很多疾病。15、如果給本文加一個標題,最恰當的是A、手的功能B、人手與動物手C、人類的手D、動物手的特點【參考答案】12、A13、B14、D15、C(2005年四川成都中考試題)受人青睞的綠色食品①當你去超級市場采購時,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奶粉、茶葉、咖啡、果脯、飲料等的包裝袋(盒)上都印有同樣的圖案--太陽底下的兩片綠葉輕托著一枚綠芽,這就是“綠色食品”的標識圖案,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綠色食品”。②你也許會感到奇怪,綠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綠色的蔬菜、水果嗎?怎么連奶粉、飲料之類也成了綠色食品?其實,綠色食品是指完全、營養、無污染類食品。那綠色食品的標識圖案告訴我們,綠色食品出自純凈、無污染的環境,能給我們帶來勃勃的生命力。③綠色食品為什么受人青睞呢?這要從環境污染說起。④環境污染問題是困擾全人類的重大問題,它使人類生存受到了威脅。因為人的食物結構中,大多數食物來自田野里的農作物和禽肉魚蛋等,如果動植物的生長環境受到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