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堂上如何運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歷史課堂上如何運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歷史課堂上如何運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歷史課堂上如何運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歷史課堂上如何運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課堂上怎樣利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伎倆鄭林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1/41研討內容什么是教學伎倆?>傳統教學伎倆與多媒體有何區分?>怎樣利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伎倆?>2/41一、什么是教學伎倆?教學伎倆是教學中師生相互傳遞信息工具、媒體或設備。王煥勛:《實用教育大辭典》3/41課堂教學中有哪些教學伎倆?口頭語言講授;印刷教材和其它文字資料;黑板、粉筆;實物、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幻燈、錄放機、電視機等電子視聽設備;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網絡技術。4/41什么是傳統教學伎倆?5/41教學伎倆五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口頭語言第二階段:文字和書籍第三階段:印刷教材第四階段:電子視聽設備第五階段:多媒體網絡技術。6/41什么是傳統教學伎倆?歷史上形成、流傳至今仍在使用教學伎倆。7/41傳統教學伎倆口頭語言講述;印刷教材和其它文字資料;(黑板、粉筆?)當代教學伎倆多媒體計算機、軟件、網絡投影等組成設備。<8/41二、傳統教學伎倆與多媒體有何區分?什么是多媒體?9/41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等各種媒體經過計算機進行數字化采集、加工處理、存放和傳輸技術。10/41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特點:能使各種信息建立邏輯聯絡,集成為一個系統并含有交互性。11/41傳統伎倆與多媒體技術區分傳統教學伎倆單一單位時間信息量小傳輸速度慢多媒體復合單位時間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12/41研討傳統伎倆與多媒體技術哪種教學效果好?<13/41三、怎樣利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伎倆?1.教學伎倆基本功效>2.教學伎倆在歷史學習中作用>3.兩種教學伎倆配合使用>4.多媒體利用中要注意問題>5.案例分析>14/411.教學伎倆基本功效展現、傳遞歷史信息15/41展現、傳遞信息形式視覺信息文字圖片實物視頻聽覺信息口頭語言音頻視覺信息載體書籍、黑板、多媒體印刷品、多媒體文物、模型等多媒體聽覺信息載體教師、學生多媒體<16/412.教學伎倆在歷史學習中作用中學生學習歷史過程感知史實,形成歷史表象;提煉本質,形成歷史概念;思維活動,構建概念體系。17/41什么是歷史概念歷史概念是從詳細史實中抽象出來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最本質認識。

18/41概念形成示例歷史事件、現象、人物生活在距今一萬多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域原始人類。體質特征、生活情況唐太宗統治早期繁榮政治經濟局面歷史概念北京人貞觀之治19/41歷史概念體系縱向概念系列和橫向概念系列組成概念網絡。20/41縱向概念系列反應歷史先后遞進時序聯絡和繼承發展邏輯聯絡概念系列。朝代更替:夏、商、周······社會階級改變:氏族貴族、奴隸主、地主、資產階級。氏族平民、奴隸、農民、無產階級。地方制度演變:分封制、郡縣制、州府制、行省制。21/41橫向概念系列較大類概念包含一系列較小種概念。比如資產階級革命作為類概念,包含著中國和世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種概念。22/41同一國家、同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含有因果聯絡概念。比如“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塘沽協定”、“抗日民主運動興起”、“一二九運動”、“瓦窯堡會議”、“西安事變”等。23/41教學伎倆在歷史學習中作用教學過程需要信息類使用伎倆形成歷史表象文字、圖片、實物、音像講授、印刷品直觀教具、多媒體形成歷史概念口頭或書面語言講授、板書構建概念體系口頭或書面語言講授、板書24/41講授敘述歷史過程;描繪歷史細節;講解典章制度;分析原因、影響;引導學生思維。25/41印刷材料展現歷史資料片斷。26/41板書控制教學進度;展示教學進程和知識結構。27/41多媒體控制教學進度;展示教學進程和知識結構;展現生動形象史實;展現歷史資料片斷。<28/413.兩種伎倆配合使用以板書為主設計以多媒體為主設計多媒體與講授關系29/41以板書為主設計板書控制教學進度;展示教學進程和知識結構。多媒體展現生動形象史實;展現歷史資料片斷。不展現一節課知識結構30/41佛教在西漢末年經中亞傳入中國內地;東漢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后在洛陽建白馬寺弘揚佛法。31/41民族主義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國家,敢有為石敬瑭、吳三桂之所為者,天下共擊之。——《孫中山全集》第一卷

民權主義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組成之。制訂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孫中山全集》第一卷民生主義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全部;其革命后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于國家,為國民所共享。——《中國同盟會革命策略》32/41以多媒體為主設計多媒體展示教學進程和知識結構;展現生動形象史實;展現歷史資料片斷。板書講述過程中出現一些特殊字、詞,專門術語不展現一節課知識結構33/41教學過程引入新課一、加強對西藏管轄二、設置臺灣府三、三征噶爾丹和平定回部叛亂四、清朝前期疆域34/41多媒體與講授關系多媒體展示教學進程和知識結構;展現生動形象史實;展現歷史資料片斷。講授講清楚歷史知識間關系講出圖片、音像背后故事提煉資料中信息35/41中國民主革命歷程1894年,建立興中會19,成立同盟會1905——19,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振興中華黃花崗烈士陵園英勇不屈黃花崗起義戰士秋瑾林覺民36/41多媒體展現信息需要用講授闡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