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ABC資料_第1頁
急救常識ABC資料_第2頁
急救常識ABC資料_第3頁
急救常識ABC資料_第4頁
急救常識ABC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的內容確切的講,呼吸通路應包括整個呼吸系統。鼻腔(包括口腔)是呼吸系統的大門,咽喉是氣管和食管的叉路口,氣體和食物在此分道揚鑣,各奔前程。再往下是喉,然后是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從咽喉到氣管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以引起呼吸停止。氣管連同它無數細微的分支,像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在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樹。它是一棵根向上、樹枝朝下的“空心樹”。左右支氣管,像這棵樹的兩個大樹枝,經過幾級分支到末端,則成為肺泡。肺泡是無數個像葡萄珠一樣的空泡,組成了肺臟。肺泡與細微的支氣管相通,是直接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充滿氣體的肺泡,使肺臟柔軟而富彈性。肺泡與肺泡之間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與毛細血管緊密相接,壁上有微小的孔隙,可使氣體交換來去自由。如果將肺泡攤開,它競有籃球場那樣大。所以氧氣可自如的進入肺泡,由肺泡入毛細血管;組織細胞呼出的一氧化碳,從毛細血管到達肺泡。(2)對呼吸系統的認識呼吸系統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我們稱之為“吐故納新”。肺臟經過“吐故納新”后,血液攜帶著新鮮氧氣流遍全身,供應細胞的需要,

進行極其重要的生命活動。(3)對呼吸過程的認識在正常時,人的呼吸是主動的吸氣,即空氣由鼻(也可由口)腔進入氣道,胸廓擴張,空氣進入肺內,完成吸氣。吸氣停止后,胸廓由擴張恢復原位,即胸廓縮小,肺內空氣被動地由呼吸道排出體外,形成呼氣。由于呼吸道的暢通無阻,吸氣、呼氣,規則節律地進行,保證氧氣源源不斷地進入體內參與參與血液循環,供給組織細胞的需要;同時,組織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廢氣二氧化碳,也由呼吸道及時排出。3.影響呼吸道通暢的危險因素(1)嬰幼兒氣管異物梗阻1-5歲的嬰幼兒,氣管與食道交叉處的會軟骨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因此,在進食同時,說話、哭笑、打鬧、嬉戲,嘴里正待下咽的飲食容易進入氣管,這種氣管異物引起呼吸道梗阻。常見的氣管異物有花生米、黃豆、玉米等。近年來,“果凍”之類食品市場銷售十分普通,兒童喜食,因此而致氣管異物者屢見不鮮。由于果凍一旦堵塞,比黃豆等異物更難于取出,故有“軟木塞”之稱,危險性大。此外,硬幣、紐扣、像章等也見誤入氣道,引起梗塞。(2)中老年人氣管異物梗阻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中老年人在飲食過程中,發生因食物導致“氣管異物”的情況,在世界各國明顯增加?,F在普通認為是引起呼吸道梗阻常見的原因。大量資料證明,老年人(65歲以上)發生氣管異物已明顯超過以往認為高發年齡0-4歲的嬰幼兒。老年人易發生氣管異物的原因是,由于吞咽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在進食一些大塊食物,如雞塊、排骨、面包、點心時,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過猛和“一心二用”,可造成食物卡在喉訓誤入氣管。(3)嘔吐物梗阻常見腦出血等昏病人,易發生嘔吐,嘔吐物容易誤入氣管。溺水時,常發生嘔吐,使嘔吐物進入氣管引起梗阻。1.氣管異物梗阻的急救發生氣管異物后,病人會突然出現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嘔吐,聲音嘶啞,無法完整、清楚的表達想要說的話,呼吸困難。由于異物吸入氣管后,病人感到極度的不適,常常情不自禁的以一手呈“V”字狀,緊貼于頸部,苦不堪言,這是一種典型的特有體征。此時,病人在張口時,可聽到異物沖擊聲,并隨呼吸困難聲音加重。當較大的展品物堵住喉部、氣管處,病人因缺氧嚴重臉色,尤其嘴辱發紺,氣喘加重,很快陷入呼吸停止。兒童發生氣管異物時,呼吸困難,哭鬧加劇,其他癥狀如上所述。海姆立克急救法:該法的原理是在人的兩肺下端,殘留著一部分氣體,如果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使殘留氣體形成一股強烈氣流,該股氣流長驅直入氣管,就可將堵塞住氣管、咽喉部的異物驅除,從而達到排出氣管異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的作用。2.開放氣道在進行口對口吹氣的人工呼吸前,必須要維持氣道通暢,即開放氣道。這樣,氣體才能自由出入,從而達到口對口吹氣的目的。絕不要輕視維持氣道通暢——開放氣道的重要作用。幾十年來,心肺復蘇在吹氣上的成功,有賴于這個前奏進行得好;吹氣失敗,是缺少了這個前奏,或前奏奏的不好。在急救現場,救護人員滿頭大汗的吹氣,或用簡易人工呼吸器規則的按捏球囊,由于氣道沒有開放,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氣根本沒有吹進去;用手捏的球囊的氣,根本沒有壓進去。事實上,在搶救生命的“黃金時刻”中,重要的、救命的人工呼吸,只是形式上的,因體位等原因造成的硬塞,使呼吸被完全中斷,寶貴的搶救時機被形式上的吹氣操作所耽誤,而沒有任何救命意義。開放氣道具體操作:口對口吹氣,就是口對口人工呼吸。當病人呼吸停止,心跳也隨之停止或還有微弱的跳動時,用人工的方法幫助病人進行呼吸活動,達到氣體交換的目的??趯诖禋獬S玫男呐K猝死、氣管異物堵塞、溺水、觸電、煤氣中毒、縊死等呼吸停止的現場。20世紀60年代之前,人工呼吸大多采用間接壓迫肺臟的方法,如仰臥壓胸、俯臥壓背人工呼吸法,因效果差,現已不用。20世紀70年代,國內外大力推廣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法。事實證明,這種方法簡單易學,效果可靠??趯诖禋馇埃紫纫_放氣道,這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是維持呼吸道通暢,氣體自由出入的保障。方法是使病人頭部后仰,如仰頭舉頦、抬頸壓額,這樣使咽喉部、氣道在一條水平線上,易吹進氣去;同時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涕、嘔吐物,使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口對口吸出阻塞的痰和異物,解開病人的

領帶、衣扣。仰頭舉頦法:救護人一手下壓病人額部使頭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頜骨下方,將頦訓向上抬起,成人頭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頜角與耳垂間連線同地面垂直為度。嬰兒頭部稍加后仰即可。急救B的含義及內容1.B的含義B是英文26個字母的第二個字母,它是我們通常說的ABC中的最基礎、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事實上,急救A與B是緊密相連的內容,只有在急救A前提下,也就是說只有在呼吸道暢通、保證氣道開放的情況下,才能實施急救B。如果說急救A的意義是掃清呼吸道的障礙,急救B的意義就是實施CPR中呼吸的復蘇。急救B是CPR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有重要的救命意義。呼吸的英文是Breath,呼吸與生命息息相關。從伴隨嬰兒第一聲啼哭開始,呼吸自始至終與生命相連,直至生命最后一瞬間。當危重急癥,意外突發事件導致呼吸驟停時,及時的對病人進行呼吸復蘇,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體對氧氣的需要很高,尤其是嬌嫩的腦組織和辛勤勞動的心臟肌肉,無時無刻都需要有充足的含氧血液的供應。人體是沒有倉庫貯存氧氣的,也就是說,沒有備用氧氣可以使用。血液中一點點氧氣,僅夠維持心臟跳動幾次所用,腦中的氧氣僅夠使用十多秒鐘。所以,一旦呼吸停止,氧氣的供應隨告中斷。醫學家們早就證明,呼吸停止,氧供應中斷超過4分鐘,腦細胞即受損傷;超過10分鐘,腦組織的損傷嚴重,幾乎不可恢復。所以,在現場遇到呼吸停止的病人,應盡快的用人工的方法,即用口對口吹氣方法,幫助病人維持呼吸,這樣才能恢復其自主呼吸,從而挽救生命。2.“B”的內容“B”的內容即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趯诖禋獾募本确ㄓ薪?0年的歷史。1958年,美國的彼得。沙法醫生等人,通過研究助產士應用口對口呼吸來復蘇新生兒,而重新發現了這項技術,確認了口對口吹氣遠比以前應用的“壓式”人工呼吸(如仰臥壓胸、俯臥壓背等)要好。追溯歷史,最早的口對口吹氣的應用見于圣經。我國漢代的張仲景的著述中也有此描述。但科學的、規范的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是彼得。沙法教授提出的現代心肺復蘇術中的口對口吹氣??趯诖禋馊斯ず粑櫭剂x就是救護人與被救人,嘴對嘴吹氣。由于鼻腔是呼吸道的重要的首途,所以口對鼻吹氣也具同樣功效,屬于口對口吹氣的內容。使用各種簡易的器材,如一次性呼吸面罩、S通氣管等,也是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中經常使用的。為了避免救護有與病人口鼻的直接接觸,以及使吹氣效果更為理想,各種相關的口對口吹氣產品應運而生,近年來更是有所增加。至于醫療急救部門使用的簡易人工呼吸器,氣管插管下的各種人工呼吸機等,均是為吏有效的進行心肺復蘇。急救B在行動1.病人所處的環境及所取體位病人所處的環境應空氣清新、流通。如周圍環境危險,像房屋倒塌、失火現場有毒氣、異常氣體等,應盡快離開。病人應就地仰臥在床上(背后墊靠硬物)或平整地面等處。2.急救操作步驟吹氣方法:保持氣道的開放,救護人深吸一口氣,用壓額之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病人鼻孔,雙唇將病人嘴包嚴,再進行口對口吹氣。每吹氣一次后,放開捏鼻孔之手,使其將氣呼出。另外,救護人側轉頭,吸入新鮮空氣,并觀察病人胸部起伏,再行第二次吹氣。也可對病人鼻孔吹氣,即口對鼻吹氣,吹氣時將嘴閉嚴。嬰幼兒可采用口對口、口對鼻吹氣。救護者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氣后病人胸廓略有隆起伏為宜,成人約800-1200毫升。如吹氣后不見胸廓隆起,則可能是吹氣力量太小,或呼吸道有阻塞,應采取相應措施糾正。吹氣時也可在唇間覆蓋一塊干凈紗布再進行吹氣。有條件者,可應用簡易呼吸面罩,或口對口吹氣呼吸面罩,或S通氣管等,避免與病人的嘴直接接觸。3.簡易呼吸面罩近年來,國際上為使口對口吹氣方法更易在社區推廣,普及,消除人們(救護人)因與病人的嘴直接接觸而產生的種種顧慮,故推出了一次性使用的簡易呼吸面罩等物品。急救C的含義及內容C的含義:“C”是英文26個字母和第三個字母,也是急救ABC中最基礎、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急救A和急救B,它們主要是針對呼吸,是為維持呼吸道通暢、有效進行人工呼吸而設計的急救程序。南而急救C,則是針對剛剛驟停的心臟,所采用的人工幫助心臟跳動,以維持血液循環在體內的進行,從而達到恢復心跳的重要急救方法。眾所周知,心臟的跳動、血液循環的不中斷,是生命存在的征象。循環的英文是Circulation,用第一個字母“C”作為搶救措施的代表,是十分恰當的。急救C是針對中斷的血液循環所采取的急救措施。為了使讀者對“C”是針對停跳的心臟、中斷的血液循環而實施急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先了解一下人體血液循環的基礎生理知識。心血管系統是由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組成的。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泵。動脈將心臟排出的血液送往全身,營養組織細胞。動脈血(除肺動脈外)內血氧含量高,呈鮮紅色。動脈又分為大、中、小動脈,管壁由收縮性較強的平滑肌纖維組成,可以協調心臟將血液輸送到毛細血管網。靜脈收集來自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的血液,并送回心臟。靜脈也分為大、中、小靜脈。靜脈血(除肺靜脈外)含二氧化碳較多,呈暗紅色,靜脈血靠靜脈瓣和肌肉收縮的作用,自下而上回流。毛細血管處于動脈,靜脈之間,管壁薄,管徑小,遍布全身,是微循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物質和氣體交換的場所。維持全身血液川流不息的主要動力,源自心臟的正常工作。心臟有規律也收縮時,血液被擠向動脈到全身,在舒張時,血液又匯集至心臟。2.“C”的內容“C”的內容即胸外心臟擠壓,也可以通俗地與呼吸急救相對應地稱為“人工心跳”。胸外心臟擠壓,顧名思義就是在體外對心臟區域部位的胸郭施加壓力,從而達到使心臟工作,維持血液循環的急救方法。人們可能會問,在體外對心臟區域部位的胸廓施加壓力,能達到血液在周身流動嗎?19世紀,就有人在狗身上進行過這種急救方法,并獲得成功,但當時人們還不大相信,胸外心臟擠壓能使人恢復血液循環,所以這種方法未能在醫學界引起重視。在口對口吹氣的急救方法獲得成功后,應用胸外心臟擠壓而使人的循環恢復的急救法,顯然是在十分有利科學的背景下,為人們所接受、為社會所重視的。世界上,有一些重大事件似乎是戲劇性的。在彼得沙法和考思醫生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中,他們二人口對口吹氣與胸外心臟擠壓聯合使用的合理性達成了共識。現代急救醫學中最重要、最基礎的、最核心的技術,心臟復蘇技術就這樣產生了。時間是1960年?!癈”的基本內容就是徒手胸外心臟擠壓術。在有條件的地方,舅專業救護車、急診室、醫院、診所環境下,可以采用一些器械,如心臟泵、心肺復蘇機等。但其原理仍不外乎迫使心臟擠壓出血液,維持血液循環;或者讓胸腔負壓增高,使靜脈血回流至心臟,維持血液循環。急救C在行動1.病人所處環境及所取體位病人所處的環境應空氣清新、流通。如周圍環境危險,像房倒屋塌、有毒氣體等,應急速離開。病人可就地仰臥在硬板床、平整地面上。必須是“背靠硬處”。特別要指出的是,有些救護者往往因“救人心切”,將病人放在彈簧床上、棕床或沙發上,“背著軟處”進行心臟擠壓,會嚴重影響擠壓效果。2.胸外心臟擠壓操作步驟救護人站(或跑)在病人一側,對擠壓部位進行定位。擠壓部位進行定位。擠壓部位是胸骨下1/2處。救護有用觸摸頸動脈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病人的一側肋弓下緣(靠近救護人),向上滑行到兩側肋弓的匯合點,然后用中指定位于下切跡處,食指與中指并攏;另一手掌根平放并緊靠在另一手食指旁,掌根的長軸與胸骨的長軸重合,再將定位手的掌根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兩手掌根重疊,手指相扣,手心翹起離開胸壁。筆者提出并大力推薦的方法是:將手的中指對著病人頸部下方的凹陷處(相當于天突穴位),手掌貼在胸郭的正中,手掌的根部正好在胸骨下1/2處,即擠壓的部位。另一手壓在此手上,兩手掌根重疊,手指相扣,手心起,離開胸壁,兩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擠壓,借助救護人體重(上半身)的力量,有節奏地進行擠壓,使胸郭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復進行,每分鐘擠壓80-90次。應該注意的是,進行擠壓時不是用整個手掌施壓,而是手掌的根部用力,并局限在胸骨下段,不可范圍過大,以免壓斷肋骨,刺傷心肺,或擴展到肝脾致破裂損傷。當胸外心臟擠壓有效時,可摸到脈搏的搏動,尤其是頸動脈搏動,隨擠壓節律出現。若病人的心跳已恢復,表明心復蘇成功,可停止進行心臟擠壓。對兒童進行心臟擠壓時,救護人只用一手,擠壓部位與成人相同。嬰幼兒只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