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_第1頁
【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_第2頁
【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_第3頁
【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_第4頁
【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解析】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

一、填空題。

1.通過觀察可知,蟋蟀的耳朵長在的內側,蒼蠅的眼睛是眼。

2.如果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上分別標有12.5×、40×,那么物體圖像將被放大倍。

3.科學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就是它們的“鼻子”。

4.用顯微鏡觀察到蠶豆葉表皮細胞上有許多,那是植物進行蒸騰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結構。

5.把一張透明的塑料紙鋪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紙上滴一滴水珠(直徑約5mm),雙手平拿著塑料紙,透過水珠看報紙上的字(如圖所示)是(選填“縮小”或“放大”)的。

二、判斷題。

6.放大鏡不但能將物體放大,而且還能讓我們觀察到一些平時看不見的細節。

7.透明的玻璃球也有放大物體的作用。

8.冰也能制成放大鏡。

9.一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是無限的。

10.通過調節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可以增加目鏡中標本圖像的亮度。

11.放大鏡的凸度與放大倍數沒有關系。

12.自然界中很多物質都是晶體結構,許多晶體結構用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只有借助放大鏡、顯微鏡才能看到。

13.口腔上皮細胞具有保護和分泌的功能。

14.我們平常吃的蘑菇是微生物。

15.自然界中所有的固體物質都是晶體。

三、選擇題。

16.倍數大的放大鏡,其視野()。

A.大B.小C.一樣

17.()發明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A.列文虎克B.牛頓C.培根

18.蚜蟲的天敵是()。

A.蝴蝶B.蜻蜓C.草蛉鍾霧

19.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圖像移到視野上都,移動玻片的方向應該是向()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

20.()是植物表皮上的兩個細胞之間起保衛作用的開孔。

A.氣孔B.葉綠體C.細胞D.葉脈

21.下列各種物質不具有晶體結構的是()。

A.食鹽B.雪花C.玻璃D.味精

22.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

A.鄧稼先B.錢三強C.童第周D.袁隆平

23.下列選項中,不能用來培養微生物的是()。

A.干草B.池塘里的水C.鹽水D.魚缸里的水

24.下面選項不能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是()。

A.昆蟲的復眼B.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

C.不同昆蟲的觸角不同D.洋蔥的表皮細胞

25.觀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

A.用小勺把水倒在載玻片上

B.用滴管把水滴在載玻片上

C.用滴管把水滴在載物臺上

26.把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b.準備兩個放大鏡

c.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d.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A.bdcaB.bacdC.bcdaD.abcd

27.下圖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制作玻片標本的過程示意圖,制作過程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四、解答題

28.小明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時,碰到了2個難題,請你幫他找出錯誤所在,并改正。

(1)從目鏡里往下看,發現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

(2)玻片標本已經放在載物臺上,而且標本對著通光孔的上都,從目鏡里卻只能看到亮圈,看不到洋蔥內表皮的細胞。

五、實驗題

29.顯微鏡下的觀察和一般的觀察不同,這對觀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必須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觀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標本,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請將合適的器材填在橫線上。

載玻片蓋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紙鑷子

(1)先用把洋蔥切開。

(2)在一塊干凈的載玻片的上都用滴一滴。

(3)用刀片在洋蔥內表皮輕輕劃“#”字,用輕輕撕取內表皮。

(4)將撕下的內表皮置于載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將傾斜著慢慢蓋到洋蔥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氣泡。

(5)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并把玻片微微傾斜,用從另一端將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標本制作完畢。

30.(1)在圖中標出相應部分:載物臺、目鏡、反光鏡、物鏡、調節旋鈕。

(2)這臺顯微鏡的目鏡上標有10×,物鏡上標有40×,則這臺顯微鏡觀察到的物體將被放大倍。

(3)如果實驗中需要調節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那么我們的眼睛應該注視(選填“物鏡”或“目鏡”)。

(4)你在目鏡中觀察到的物體圖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將圖像移到上都,你認為應該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動。

六、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31.美麗的雪花

雪花是由空氣中的塵埃引起水分子層層凝結而形成的。盡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邊形,但是細心觀察,我們卻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有的雪花晶體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體纖細修長,有的雪花晶體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體帶著精致的枝杈。雪花的結構取決于雪花晶體穿越高空大氣層時經歷的溫度、水汽及氣流的變化情況。

(1)雪花是由()集合而成的。

A.雪花晶體B.雨水C.塵埃

(2)雪花的結構取決于()。

A.雪花晶體穿越高空大氣層時下落的速度

B.雪花晶體穿越高空大氣層時經歷的溫度、水汽及氣流的變化情況

C.雪花晶體穿越高空大氣層時遇到的空氣阻力

(3)雪花晶體的形狀是()。

A.四邊形B.三角形C.六邊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足;復

【知識點】昆蟲

【解析】【解答】蟋蟀與其他動物不同,其耳部長在足的內側,所以我們在蟋蟀的一側傳出聲音時,可能蟋蟀的聽力就會下降;蒼蠅的眼睛屬于復眼。

【分析】復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復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變異很大,雄性甲殼蟲的復眼僅由圓形小眼組成。

2.【答案】500

【知識點】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物鏡和目鏡倍數的乘積。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

3.【答案】觸角

【知識點】昆蟲

【解析】【解答】昆蟲的觸角位于昆蟲的頭部,觸角就是昆蟲的鼻子。

【分析】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覺器官,主要起嗅覺和觸覺作用,有的還有聽覺作用,可以幫助昆蟲進行通訊聯絡、尋覓異性、尋找食物和選擇產卵場所等活動。

4.【答案】氣孔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解答】蠶豆葉的表皮細胞上有許多氣孔,氣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結構。

【分析】氣孔,葉、莖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許多小的開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結構。氣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體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葉表皮上,在幼莖、花瓣上也可見到,但多數沉水植物則沒有。氣孔在碳同化、呼吸、蒸騰作用等氣體代謝中,成為空氣和水蒸氣的通路,其通過量是由保衛細胞的開閉作用來調節,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5.【答案】放大

【知識點】凸透鏡

【解析】【解答】小水珠具有凸透鏡的結構,可以放大物體。

【分析】凸透鏡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可以匯聚光線,具有放大物體的作用。

6.【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平時看不到的細節。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放大鏡的作用和特點。

7.【答案】(1)正確

【知識點】凸透鏡

【解析】【解答】像放大鏡這樣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透明結構都屬于凸透鏡,具有放大的作用。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結構和作用。

8.【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冰也是透明的物體,當將冰制造成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時,冰就變成了放大鏡。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結構。

9.【答案】(1)錯誤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一個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倍數是有限的。所以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分析】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倍數與鏡片的厚度有關,鏡片不可能無限厚,那么放大鏡就不能將物體無限放大。

10.【答案】(1)正確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中反光鏡的作用是調節光線,使鏡中的圖像更亮。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結構的作用。

11.【答案】(1)錯誤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的凸度與放大倍數有關。所以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分析】影響放大鏡放大倍數的因素是凸度,放大鏡的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數就越大。

12.【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固體物質都是由晶體構成的,但是有些結構十分微小,只能借助顯微鏡來觀察。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則和晶體形態。

13.【答案】(1)正確

【知識點】生物細胞

【解析】【解答】口腔上皮細胞屬于一種上皮細胞,具有保護和分泌的功能。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上皮細胞是位于皮膚或腔道表層的細胞??谇簧掀ぜ毎且环N上皮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扁平、多邊形的,形狀不很規則。人的口腔頂壁前部為硬腭,后部為軟腭,兩側壁為頰部??谇桓鞅诙加叙つじ采w??谇簧掀ぜ毎饕植荚诳谇粌蓚阮a部。

14.【答案】(1)正確

【知識點】孢子植物

【解析】【解答】蘑菇屬于真菌,真菌是微生物的一種。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15.【答案】(1)錯誤

【知識點】晶體

【解析】【解答】固體物質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

【分析】有規則幾何外形的是晶體;無規則幾何外形的是非晶體。

16.【答案】B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放大的倍數越大,放大鏡中的視野就越小。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具有放大物體的功能。

17.【答案】C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英國學者培根在清晨的露水中,發現透過小水滴看到的物體被放大了,由此受到了啟發,發明了可以放大物體的凸透鏡。C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發現史。

18.【答案】C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下的所有成員。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等。C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蚜蟲的特點以及蚜蟲的天敵。

19.【答案】A

【知識點】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

【解析】【解答】由于顯微鏡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所以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像移動到上都,應該將物體往右上角移動。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的成像特點。

20.【答案】A

【知識點】生物細胞

【解析】【解答】植物兩個細胞之間起保護作用的開口是氣孔。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氣孔是葉、莖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許多小的開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結構。氣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體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葉表皮上,在幼莖、花瓣上也可見到,但多數沉水植物則沒有。氣孔在碳同化、呼吸、蒸騰作用等氣體代謝中,成為空氣和水蒸氣的通路,其通過量是由保衛細胞的開閉作用來調節,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1.【答案】C

【知識點】晶體

【解析】【解答】A.食鹽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B.雪花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C.玻璃不具有晶體結構,符合題意;

D.味精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則和晶體形態。

22.【答案】D

【知識點】農業

【解析】【解答】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大大提高水稻的產量,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23.【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解答】A.干草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B.池塘里的水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C.鹽水不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符合題意;

D.魚缸里的水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微生物適宜的生長環境。

24.【答案】D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A.昆蟲的復眼可以利用放大鏡來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B.蟋蟀的“耳朵”可以利用放大鏡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C.昆蟲的觸角可以利用放大鏡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D.洋蔥的表皮細胞體積微小,不能借助放大鏡觀察到,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顯微鏡比放大鏡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數,可以觀察到細胞結構。

25.【答案】B

【知識點】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解答】觀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用滴管將水滴在載玻片上,這樣可以使微生物保持活性,還不會運動過快影響觀察效果。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利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時的正確操作。

26.【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制作簡易顯微鏡的步驟是:準備兩個放大鏡;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找到最清晰物像的距離;將此距離固定。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方法。

27.【答案】A

【知識點】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解析】【解答】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步驟是:將洋蔥洗凈切下一塊;在洋蔥的內表皮刮幾下,刮出薄片;將薄片放在玻片上,滴幾滴清水。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蔥表皮細胞的制作步驟。

28.【答案】(1)解:錯誤:反光鏡沒有調整改正:調節反光鏡,直到能從目鏡里看到一個亮的光圈

(2)解:錯誤:沒有調節準焦螺旋改正:調整準焦螺旋,將鏡筒慢慢升起或降下,直到標本出現在視野里為止

【知識點】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上的反光鏡的作用是調節光線,使視野變得明亮;當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時,應該調節準焦螺旋,知道細胞出現在視野中。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各結構的作用。

29.【答案】(1)小刀

(2)滴管;清水

(3)鑷子

(4)蓋玻片

(5)碘酒;吸水紙

【知識點】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解析】【解答】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不能直接將洋蔥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應該將內表皮細胞做成玻片再放到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時各工具的作用。

30.【答案】(1)

(2)400

(3)物鏡

(4)左上方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從上到下的結構分別是: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臺和反光鏡;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目鏡和物鏡的乘積;顯微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分析】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31.【答案】(1)A

(2)B

(3)C

【知識點】晶體

【解析】【解答】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則和晶體形態。雪花具有晶體的特征,所以雪花屬于晶體。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晶體的定義和特點。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自動生成1/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科學六下第一單元過關檢測密卷(B卷)微小世界

一、填空題。

1.通過觀察可知,蟋蟀的耳朵長在的內側,蒼蠅的眼睛是眼。

【答案】足;復

【知識點】昆蟲

【解析】【解答】蟋蟀與其他動物不同,其耳部長在足的內側,所以我們在蟋蟀的一側傳出聲音時,可能蟋蟀的聽力就會下降;蒼蠅的眼睛屬于復眼。

【分析】復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復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變異很大,雄性甲殼蟲的復眼僅由圓形小眼組成。

2.如果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上分別標有12.5×、40×,那么物體圖像將被放大倍。

【答案】500

【知識點】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物鏡和目鏡倍數的乘積。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

3.科學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就是它們的“鼻子”。

【答案】觸角

【知識點】昆蟲

【解析】【解答】昆蟲的觸角位于昆蟲的頭部,觸角就是昆蟲的鼻子。

【分析】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覺器官,主要起嗅覺和觸覺作用,有的還有聽覺作用,可以幫助昆蟲進行通訊聯絡、尋覓異性、尋找食物和選擇產卵場所等活動。

4.用顯微鏡觀察到蠶豆葉表皮細胞上有許多,那是植物進行蒸騰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結構。

【答案】氣孔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解答】蠶豆葉的表皮細胞上有許多氣孔,氣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結構。

【分析】氣孔,葉、莖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許多小的開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結構。氣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體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葉表皮上,在幼莖、花瓣上也可見到,但多數沉水植物則沒有。氣孔在碳同化、呼吸、蒸騰作用等氣體代謝中,成為空氣和水蒸氣的通路,其通過量是由保衛細胞的開閉作用來調節,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5.把一張透明的塑料紙鋪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紙上滴一滴水珠(直徑約5mm),雙手平拿著塑料紙,透過水珠看報紙上的字(如圖所示)是(選填“縮小”或“放大”)的。

【答案】放大

【知識點】凸透鏡

【解析】【解答】小水珠具有凸透鏡的結構,可以放大物體。

【分析】凸透鏡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可以匯聚光線,具有放大物體的作用。

二、判斷題。

6.放大鏡不但能將物體放大,而且還能讓我們觀察到一些平時看不見的細節。

【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平時看不到的細節。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放大鏡的作用和特點。

7.透明的玻璃球也有放大物體的作用。

【答案】(1)正確

【知識點】凸透鏡

【解析】【解答】像放大鏡這樣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透明結構都屬于凸透鏡,具有放大的作用。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結構和作用。

8.冰也能制成放大鏡。

【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冰也是透明的物體,當將冰制造成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時,冰就變成了放大鏡。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結構。

9.一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是無限的。

【答案】(1)錯誤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一個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倍數是有限的。所以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分析】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倍數與鏡片的厚度有關,鏡片不可能無限厚,那么放大鏡就不能將物體無限放大。

10.通過調節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可以增加目鏡中標本圖像的亮度。

【答案】(1)正確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中反光鏡的作用是調節光線,使鏡中的圖像更亮。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結構的作用。

11.放大鏡的凸度與放大倍數沒有關系。

【答案】(1)錯誤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的凸度與放大倍數有關。所以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分析】影響放大鏡放大倍數的因素是凸度,放大鏡的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數就越大。

12.自然界中很多物質都是晶體結構,許多晶體結構用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只有借助放大鏡、顯微鏡才能看到。

【答案】(1)正確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固體物質都是由晶體構成的,但是有些結構十分微小,只能借助顯微鏡來觀察。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則和晶體形態。

13.口腔上皮細胞具有保護和分泌的功能。

【答案】(1)正確

【知識點】生物細胞

【解析】【解答】口腔上皮細胞屬于一種上皮細胞,具有保護和分泌的功能。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上皮細胞是位于皮膚或腔道表層的細胞。口腔上皮細胞是一種上皮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扁平、多邊形的,形狀不很規則。人的口腔頂壁前部為硬腭,后部為軟腭,兩側壁為頰部。口腔各壁都有黏膜覆蓋。口腔上皮細胞主要分布在口腔兩側頰部。

14.我們平常吃的蘑菇是微生物。

【答案】(1)正確

【知識點】孢子植物

【解析】【解答】蘑菇屬于真菌,真菌是微生物的一種。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15.自然界中所有的固體物質都是晶體。

【答案】(1)錯誤

【知識點】晶體

【解析】【解答】固體物質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

【分析】有規則幾何外形的是晶體;無規則幾何外形的是非晶體。

三、選擇題。

16.倍數大的放大鏡,其視野()。

A.大B.小C.一樣

【答案】B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放大鏡放大的倍數越大,放大鏡中的視野就越小。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具有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具有放大物體的功能。

17.()發明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A.列文虎克B.牛頓C.培根

【答案】C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英國學者培根在清晨的露水中,發現透過小水滴看到的物體被放大了,由此受到了啟發,發明了可以放大物體的凸透鏡。C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的發現史。

18.蚜蟲的天敵是()。

A.蝴蝶B.蜻蜓C.草蛉鍾霧

【答案】C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下的所有成員。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等。C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蚜蟲的特點以及蚜蟲的天敵。

19.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圖像移到視野上都,移動玻片的方向應該是向()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

【答案】A

【知識點】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

【解析】【解答】由于顯微鏡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所以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像移動到上都,應該將物體往右上角移動。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的成像特點。

20.()是植物表皮上的兩個細胞之間起保衛作用的開孔。

A.氣孔B.葉綠體C.細胞D.葉脈

【答案】A

【知識點】生物細胞

【解析】【解答】植物兩個細胞之間起保護作用的開口是氣孔。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氣孔是葉、莖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許多小的開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結構。氣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體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葉表皮上,在幼莖、花瓣上也可見到,但多數沉水植物則沒有。氣孔在碳同化、呼吸、蒸騰作用等氣體代謝中,成為空氣和水蒸氣的通路,其通過量是由保衛細胞的開閉作用來調節,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1.下列各種物質不具有晶體結構的是()。

A.食鹽B.雪花C.玻璃D.味精

【答案】C

【知識點】晶體

【解析】【解答】A.食鹽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B.雪花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C.玻璃不具有晶體結構,符合題意;

D.味精具有晶體結構,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則和晶體形態。

22.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

A.鄧稼先B.錢三強C.童第周D.袁隆平

【答案】D

【知識點】農業

【解析】【解答】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大大提高水稻的產量,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23.下列選項中,不能用來培養微生物的是()。

A.干草B.池塘里的水C.鹽水D.魚缸里的水

【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解答】A.干草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B.池塘里的水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C.鹽水不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符合題意;

D.魚缸里的水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微生物適宜的生長環境。

24.下面選項不能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是()。

A.昆蟲的復眼B.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

C.不同昆蟲的觸角不同D.洋蔥的表皮細胞

【答案】D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解答】A.昆蟲的復眼可以利用放大鏡來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B.蟋蟀的“耳朵”可以利用放大鏡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C.昆蟲的觸角可以利用放大鏡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D.洋蔥的表皮細胞體積微小,不能借助放大鏡觀察到,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顯微鏡比放大鏡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數,可以觀察到細胞結構。

25.觀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

A.用小勺把水倒在載玻片上

B.用滴管把水滴在載玻片上

C.用滴管把水滴在載物臺上

【答案】B

【知識點】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解答】觀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用滴管將水滴在載玻片上,這樣可以使微生物保持活性,還不會運動過快影響觀察效果。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利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時的正確操作。

26.把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b.準備兩個放大鏡

c.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d.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A.bdcaB.bacdC.bcdaD.abcd

【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制作簡易顯微鏡的步驟是:準備兩個放大鏡;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找到最清晰物像的距離;將此距離固定。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方法。

27.下圖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制作玻片標本的過程示意圖,制作過程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答案】A

【知識點】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解析】【解答】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步驟是:將洋蔥洗凈切下一塊;在洋蔥的內表皮刮幾下,刮出薄片;將薄片放在玻片上,滴幾滴清水。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蔥表皮細胞的制作步驟。

四、解答題

28.小明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時,碰到了2個難題,請你幫他找出錯誤所在,并改正。

(1)從目鏡里往下看,發現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

(2)玻片標本已經放在載物臺上,而且標本對著通光孔的上都,從目鏡里卻只能看到亮圈,看不到洋蔥內表皮的細胞。

【答案】(1)解:錯誤:反光鏡沒有調整改正:調節反光鏡,直到能從目鏡里看到一個亮的光圈

(2)解:錯誤:沒有調節準焦螺旋改正:調整準焦螺旋,將鏡筒慢慢升起或降下,直到標本出現在視野里為止

【知識點】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解答】顯微鏡上的反光鏡的作用是調節光線,使視野變得明亮;當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時,應該調節準焦螺旋,知道細胞出現在視野中。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各結構的作用。

五、實驗題

29.顯微鏡下的觀察和一般的觀察不同,這對觀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必須薄而透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