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短歌行》同步練習+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短歌行》同步練習+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短歌行》同步練習+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短歌行》同步練習+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短歌行》同步練習+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短歌行》同步練習基礎知識【知識梳理】一、字詞積累1.字音譬如(pì)

青青子衿(jīn)

呦呦(yōuyōu)

何時可掇(duō)度阡(qiān)契(qì)闊談?(yàn)

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2.通假字契闊談?:“

?

”通“宴”,宴會3.古今異義人生幾何

古義:多少

今義:幾何學的簡稱4.詞類活用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鼓瑟吹笙:名詞用作動詞,彈奏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使動用法,使……歸5.特殊句式何以解憂:賓語前置句,“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二、詩歌鑒賞1.用典適當用典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①“青青子衿”——《詩經·鄭風·子衿》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里詩人化用詩意,比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②“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賢才若來投奔于己,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③“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韓詩外傳》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復傾訴了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為完成統一大業而不遺余力的真誠態度。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管子.形解》海納百川,誠心納英才,希望接納的人才越多越好。用典的主要作用:品評歷史,借古論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跡;引發聯想,創新意境;簡潔精練,內涵豐富用典的形式:化前人語句。點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將前人語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話寫出。明用歷史故事。在引用歷史故事時,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這是明用。暗用歷史故事。比明用隱蔽,因為沒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難以一眼看出。如果知道所用的歷史故事,便能讀懂詩詞;反之,便要大傷腦筋了。反用歷史故事。明用和暗用歷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歷史故事,則是反用其意。2.比興①“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月喻指賢才并起興,表達賢才難得而憂慮不絕的心情。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以此起興流露出詩人唯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③“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并以此起興,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3.意象(1)酒在詩歌中“酒”一般被用來表達憂愁思緒,因而有了“借酒澆愁”一說,曹操借酒表達的是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2)朝露詩人將人生短暫比喻成“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3)明月在古典詩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別緒,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賢才,“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時才能得到,因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自檢自測】1、下列加點漢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B.笙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答案】A【解析】B契合(qì)C哺育(bǔ)D呦呦(yōu)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準確的一項是()A.慨當以慷當以:應當可以。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掇:拾取、摘取。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禮遇。D.繞樹三匝

匝:遍。【答案】B【解析】A項,沒有實義;C項,問候,探望;D項,周,圈。3.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D.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答案】B【解析】B項古今義相同,指顏色。A項古義,多少;今義,一門學科。C項古義,光明、明亮;今義,表示顯然如此或確實(下文意思往往轉折)。D項古義,只;今義,但是,表轉折。4.下列加點的詞語不是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我有嘉賓,鼓瑟吹笙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D.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答案】D【解析】A項形容詞作動詞。B項名詞作動詞。C項名詞作狀語。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漢樂府民歌《長歌行》詩中“東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詩句,來表現詩人的彷徨之情。(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句寫詩人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感嘆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詩人在酒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難遣,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歡迎賢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詩人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不甚欣喜。(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賢才而不得,點明了憂愁不斷的原因。(6)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答案】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4)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5)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拓展延伸】曹操經典名言:1、生于亂世是為不幸,但如能變亂為治,豈非不幸中之大幸!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3、欲取勝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敗之地!4、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5、秋風蕭瑟,洪波涌起。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7、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乘時之變化,可比世之英雄!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9、以螻蟻之里而撼泰山,何其愚也。1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隱機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拓展提升【關于典故】高考古詩歌鑒賞中的典故題可分三步作答:第一步,找到典故來源。第二步,辨明用典形式,搞清作者與典故的關系。第三步,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對點練習:《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辛棄疾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答案】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后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比興手法】比興源于《詩經》,是中國詩歌傳統的表現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找出文章中的比興句子,并分析其作用。①“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月喻指賢才并起興,表達賢才難得而憂慮不絕的心情。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以此起興流露出詩人唯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③“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并以此起興,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對比閱讀】對比閱讀《短歌行》與《龜雖壽》,思考后面的問題。《龜雖壽》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這兩首詩的主旨有何異同?①這兩首詩均表達了人生短暫,年華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業之意。②《短歌行》表達詩人求賢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實現一統天下的宏偉抱負;《龜雖壽》則表現了詩人自強不息、老而彌堅的豪邁氣魄和積極進取精神。(2)這兩首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異同?①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比興手法,《短歌行》以“明月”“烏鵲”“山”“海”等作比;《龜雖壽》則以“神龜”“騰蛇”“老驥”等作比。②除比興手法外,《短歌行》大量用典;《龜雖壽》則托物言志,詩人以老驥自比,表達了積極進取的精神。【拓展閱讀與鑒賞】《蒿里行》曹操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①。初期會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②,刻璽于北方③。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注)①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②淮南弟稱號:指袁術在淮南壽春自立為帝。③刻璽于北方:指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項是()A.“蒿里行”為漢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本為當時人們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寫時事。蒿里,指死人所處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孟津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關東諸將起兵討伐董卓,在孟津會師。C.詩人稱諸將為“義士”,帶兵討伐“群兇”,指出“乃心在咸陽”,意在恢復漢祚,抒發了詩人對諸將的欽佩、敬仰之情。D.“勢利”句到“刻璽”句寫關東諸將各為自己的利益而爭,發展到自相殘殺的程度,最后點明他們稱帝的野心,可謂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答案】C項。“意在恢復漢祚,抒發了詩人對諸將的欽佩、敬仰之情”錯。詩中用極凝練的語言將關東之師從聚合到離散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是客觀敘述,選項曲解文意。2.鐘嶸評曹操之詩:“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請結合本詩的“悲涼之句”分析詩人的情感。【答案】①憎憤。“義士”“討”“群兇”這些詞語用反諷的手法表明詩人對諸將的厭惡,對袁紹、袁術兄弟借匡扶漢室之名,行爭霸天下之實給予揭露,并對由此造成的戰亂感到憎憤。②失望。聯軍內部矛盾重重,自相殘殺,力量渙散,由此詩人對諸將感到失望。③同情。詩人對因戰亂而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給予同情。通讀全詩,可將其分為三層,前4句為第一層,中間6句為第二層,最后6句為第三層,這三層分別抒發了詩人的憤懣之情、失望之情和對百姓的同情。解答時分別對每一層的情感概括分析即可。3.在《短歌行》中曹操抒發了人生短短的憂嘆,詩人的這一情感與本詩的哪些詩句存在關聯?請簡要分析。【答案】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肝腸寸斷,渴望建功立業、消除百姓苦難而不得,因而發出人生苦短的憂嘆。這一點從《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等詩句中可以得到佐證。《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發了人生短短的憂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結合作品的創作時代,與本詩“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所描繪的滿山遍野堆滿了白骨,千里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的景象存在關聯。詩人想到這些慘痛的事實,簡直肝腸欲裂,悲痛萬分。表現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解答本題,應注意分析《短歌行》中人生苦短的憂嘆這一情感所產生的原因,再結合本詩的具體詩句做分析。《卻東西門行》曹操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何時反故鄉!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全詩沒有華麗的詞句,也少有愁苦類的主觀色彩的詞語,但樸實之語,也收到了動人心魄的效果。B.“鴻雁”萬里遠征,形單影只,不管是“食南稻”還是“復北翔”,都只能依從節令的變化。C.“轉蓬”即飛蓬,詩中的“轉蓬”經歷“萬歲”卻不能歸于故土,其時間的漫長感非常強烈。D.“戎馬”兩句寫出了征人馬不解鞍,甲不離身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之情。E.詩歌雖充滿悲涼的情調,但悲涼中不會顯得過于柔綿,“故鄉安可忘”回蕩著沉郁剛健之氣。【答案】BDB項,“形單影只”錯誤。從詩中來看,“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鴻雁萬里遠征,與同類結伴而行,相濡以沫。處于寂寞凄涼的環境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