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浮技術及其與生化處理的配合朱沛炳氣浮技術氣浮設備簡介氣浮技術與生物處理氣浮法凈水是將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氣泡與在水中懸浮的顆粒粘附,形成水-氣-顆粒三相混合體系,顆粒粘附上氣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層,從水中分離出去。氣浮概念去除范圍工業應用1.去除靠自然沉淀難去除的懸浮物2.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含藻類的低溫低濁水3.濃縮活性污泥效果好于沉淀法氣浮法對于石油工業或煤氣發生站的乳化油類,毛紡工業洗毛廢水中的羊毛脂和洗滌劑,食品加工中的油脂,洗煤車間的細煤粉,以及相對密度接近于1的固體顆粒,如造紙工業中的紙漿,纖維工業中的細小纖維等處理效果良好第一章氣浮技術第一節氣浮技術簡介氣浮法通常作為對含油污水隔油后的補充處理,即為二級生物處理之前的預處理。污水中固體顆粒粒度很細小,顆粒本身及其形成的絮體密度接近或低于水、很難用沉淀法實現固液分離時,可以利用氣浮法。氣浮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活性污泥的濃縮,有的氣浮法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雜質為主要目的,或是作為二級生物處理的預處理、保證生物處理進水水質的相對穩定,或是放在二級生物處理之后作為二級生物處理的深度處理、確保排放出水水質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第一章氣浮技術幾個氣浮+生化處理工藝第一節氣浮技術的作用第一章氣浮技術第一節氣浮技術的定位污水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物理化學生物方法氣浮池屬于物理處理法中的重力分離法。氣浮可作為一級處理除去膠體顆粒和懸浮顆粒氣浮法可以有效地應用于生物處理中的污泥污泥濃縮氣浮可作為三級處理來使水質達標。第二章氣浮設備簡介第一節加壓溶氣氣浮1.氣浮池的有效水深通常為2.0~2.5m,一般以單格寬度不超過10m,長度不超過15m為宜。廢水在反應池中的停留時間與混凝劑種類、投加量、反應形式等因素有關,一般為5~15min。為避免打碎絮體,廢水經擋板底部進入氣浮接觸室時的流速應小于0.1m/s。廢水在接觸室中的上升流速一般為10~20mm/s,停留時間應大于60s。2.加壓水泵,按壓力流量選泵,此外設計空氣量按25%過量處理,保證氣浮效果。溶氣罐,由填料特性、填料層高度、罐內液位高、布水方式選擇。溫度空氣供給設備及液位自動控制設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溶氣水減壓設備,減壓閥已經很少用,多用溶氣釋放器。第二節淺層氣浮第二章氣浮設備簡介溶氣泵應選用壓力較高的多級泵,其工作壓力為0.4~0.6MPa。
溶氣罐為壓力溶氣設備,設計工作壓力一般為0.6MPa,溶氣罐定都應設安全閥。氣浮池有效水深0.5~0.6m,圓形
2.
接觸室上升流速下端取20mm/s,上端取5~10mm/s。水量接觸時間1~1.5min。
接觸室上升流速下端取20mm/s,上端取5~10mm/s。水量接觸時間1~1.5min。分離區表面負荷3~5m3/(m2·h),水力停留時間12~16min。
淺層氣浮原水泵溶氣水泵管道混合器溶氣釋放器排渣回用PAC加藥泵PAM加藥泵接車間清水管浮渣回用及處理溶氣管空壓機原水第二章氣浮設備簡介第二節淺層氣浮淺層氣浮運行流程圖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第二章氣浮設備簡介第三節渦凹氣浮停留時間15~20min、表面負荷5~10m3/(m2·h)、池中工作水深不大于2.0m,池子長寬比不小于4。渦凹氣浮裝置結構a、曝氣段b、氣浮段c、沉淀排泥部分d、刮渣機e、浮渣收集和排泄系統f、溢流出水系統渦凹氣浮裝置主要技術參數a、曝氣機可采用1-6個b、處理能力:5-500m3/hc、曝氣機主軸轉速:1450r/mind、刮泥機速度:5.16-25.8/min第二章氣浮設備簡介第四節設計計算氣浮所需空氣量計算氣浮所需空氣量計算1.當有試驗資料時,氣浮所需空氣量可用下述公式計算:式中:
qv:氣浮池設計水量,m3/h;R′:試驗條件下的回流比,%;ac:試驗條件下的釋氣量,L/m3;
Φ:水溫校正系數,取1.1-1.32.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根據氣固比(A/S)進行估算,計算式如下:式中:A/S:氣固比一般為0.005-0.006,如剩余污泥氣浮濃縮時,氣固比采用0.03-0.04;ca某溫度下的空氣溶解度;f:壓力為p時,水中的空氣溶解系數,0.5:0.8(通常0.5);P0:表壓,kPa;qvR:加壓水回流量,m3/h;qv:設計水量,m3/h;ρSi:入流廢水的懸浮固體濃度,mg/L。溶氣罐計算溶氣罐直徑Dd選定過流密度I后,溶氣罐直徑按下式計算:
對于空罐I選用1000-2000m3/(m2·d),對填料罐I選用2500-5000m3/(m2·d)。溶氣罐高h:式中:
h1-罐頂、底封頭高度(根據罐直徑而定),m;h2-布水區高度,一般取0.2-0.3m;h3-貯水區高度,一般取1.0m;h4-填料層高度,當采用階梯環時,可取1.0-1.3m。池體表面積計算接觸池的表面積Ac及分離室表面積選定接觸室中水流的上升流速vc后,按下式計算:
氣浮池的凈容積V按下式計算:對矩形池子分離室的長寬比一般取1:1-2:1。同時以池內停留時間(t)進行校核,一般要求t為10-20min。AB作為后續處理技術,代替傳統的二沉池CD作為濃縮處理技術,代替濃縮池E第三章氣浮技術與生物處理第一節氣浮的作用作為單項主體處理技術作為預處理技術作為深度處理技術與生化處理無關氣浮法1.預處理單元采用氣浮工藝,可實現大于50%的COD去除率,大大降低生化系統的處理負荷。2.氣浮可以分離地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藻類及微絮凝體。3.氣浮法幾乎能全部去除懸浮固體形成的BOD,而對溶解性固體形成的BOD幾乎沒有效果。生化處理1.生化處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厭氧生物處理,但是,對于厭氧生物處理,氣浮法會降低其處理效果,所以厭氧處理前置氣浮只應用于一些特殊廢水。2.空氣氣浮和氮氣氣浮對廢水中油、COD和總酚的去除效果性能幾乎沒有差別,但是空氣氣浮會使廢水的可生化性變差,而氮氣氣浮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第三章氣浮技術與生物處理第二節氣浮+生化處理工藝氣浮可置于活性污泥法之前作為預處理工藝。使用條件:當原水COD高不宜生化處理、原水酸化度高易發生污泥膨脹或者原水中存在容易導致污泥膨脹的離子時,宜采用氣浮+傳統活性污泥法。該方法廣泛應用于印染廢水、豆制品廢水、紡織廢水、制革廢水等廢水的處理上。第三章氣浮技術與生物處理第三節氣浮+生化處理工藝工程實例:北京市某豆制品公司以生產豆腐、豆漿為主,日排放廢水量為1000~2400m3,主要污染物濃度和設計進水水質指標及排放標準見表1,出水要求達到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307—2005)中的二級標準。根據水質特點以及簡化運行管理的要求,本項目采用帶生物選擇器的改良活性污泥法為主體處理工藝,同時通過水力篩聯合氣浮的強化預處理手段保證工藝運行的穩定性。設計概述:粗格柵和水力篩對廢水中較大的固形物以及豆渣等顆粒物有效去除;調節池預曝氣防止廢水過度酸化和沉渣上浮;混凝氣浮去除大部分的懸浮物和細顆粒物。針對混合廢水平均COD不高(2000~3000mg/L),大部分污染物可通過強化預處理去除的特點,本工程采用改良的活性污泥法作為主體工藝。本工程在生化處理系統后還設置了后氣浮單元作為備用設施,在預處理或生化系統運行不正常時開啟,保證最終出水達標排放。第三章氣浮技術與生物處理第三節氣浮+生化處理工藝1.工藝流程:2.設計概述:目前廢水量約為96m3/d,將來生產線擴大后日排放量為200m3/d。水質波動大,廢水中油類、懸浮物及有機物濃度高,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后水質要求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廢水首先通過調節池均化水質水量,然后進入混凝絮凝及氣浮池。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集訓服務合同協議書
- 停車場轉租合同協議書
- 酒店居住安全協議書
- 解除拆遷補償協議書
- 非婚撫養孩子協議書
- 邯鄲學院就業協議書
- 轉讓食堂攤位協議書
- 閑置校舍轉讓協議書
- 茶桌轉讓合同協議書
- 訂單木耳采購協議書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課件
- 村干部測試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課件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中考二診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預收貨款協議合同
- 北京開放大學2025年《企業統計》形考作業3答案
- 2025年大數據分析師職業技能測試卷:數據倉庫設計與數據建模實戰試題匯編
- 2025屆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南京市七下期中英語試卷 (試卷版)
- 國有企業雙重目標導向與雙軌治理機制的研究進展及前景展望
- 浙江省寧波市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考與選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寧波二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