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畫鑼鼓先胸齊白石的推陳出新_第1頁
先畫鑼鼓先胸齊白石的推陳出新_第2頁
先畫鑼鼓先胸齊白石的推陳出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先畫鑼鼓先胸齊白石的推陳出新

白石的繪畫主題非常廣泛。水生動植物,如魚、海龜、龜、青蛙和蝦,通常通過繪畫加以描繪。這是最著名的。他曾自矜地說:“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只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淡,此三變也。”齊白石畫的是河蝦。河蝦分青蝦與白蝦兩種,青蝦色深青,白蝦無色透明。齊白石最初畫的是青蝦,后來專意于畫白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形神俱備,栩栩如生。他的蝦畫得好,首先是對蝦的生理特征、生活形態極為熟悉。他少年時代在鄉間,仔細觀察過溪流里的蝦,還經常捕蝦、釣蝦。他在一幅《菖蒲蘆蝦》中,題詩曰:“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為餌釣蘆蝦。今朝畫此頭全白,記得菖蒲是此花。”詩后還加上注解:“余少時嘗以棉花為餌釣大蝦,蝦足鉗其餌,釣絲起,蝦隨釣絲起出水,鉗猶不解。只顧一食,忘其登岸矣。”齊白石六十歲以前畫蝦主要是摹古,古人多畫一蝦,他也如此,后來才畫群蝦,筆墨上超過了古人。當時他在蝦畫上題曰:“即朱雪個畫蝦,不見有此古拙。”朱雪個即八大山人朱耷。六十二歲后,齊白石在畫案上置一大碗,長期蓄養長臂蝦數個,得閑便觀察蝦的形狀、蝦游水的姿勢,還常用筆桿觸動它們,默記其跳躍的鮮活之態。老人六十六歲時,畫蝦已經大進,用筆用墨的變化很多,蝦已十分生動。“蝦的身軀已有質感,頭、胸部前端有了堅硬感,表現了蝦的硬殼。腹部節與節若聯若斷,中部拱起,好像也能蠕動了。蝦的長臂鉗也分出三節,最前端的一節較粗,更顯有力。前腿已伸直,不再彎曲,后腿已由十只減少為八只。蝦須也稍有了彎曲變化。蝦與蝦也有了濃淡的不同區別。”(胡佩衡、胡橐:《齊白石畫法與欣賞》)幾年后,齊白石畫蝦又有了改進,蝦眼用兩墨點稍外橫,腹部小腿減少為六只,頭胸部分淡墨上加一筆濃墨。這一筆濃墨不但加重了蝦的重量,而且更襯托出白蝦軀干的透明,齊白石認為這一筆濃墨,是他最為成功的創造。“白石老人在七十歲后,畫蝦已經定形。從七十歲到八十歲,只是在用筆、用墨上又精益求精了。八十歲以后的蝦,才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齊白石畫法與欣賞》)田冰、春寒所著《齊白石軼事》一書中,談到齊白石畫蝦摸索出一套前無古人的奇特畫法:“先畫軀干,從頭、胸入手。一支羊毫提筆,筆尖上蘸過淡墨,用小勺往筆的根部注入數滴清水,橫斜著中鋒一筆,上尖下粗,用力一頓,就畫出了蝦的圓柱體。在圓柱體下面平行稍向外的部分,再加中鋒一筆,使之和上一筆構成蝦的腳,再有偏鋒各半筆,畫成蝦的頭部兩片成‘戟’狀的薄硬殼。接下來,用不再蘸墨的原筆,畫出蝦的腹部和尾部。就這樣,在筆墨的濃淡、水分的多少,以及筆墨落在紙上自然滲透化的特殊效果中,一只只形體準確、軀體透明而富有彈力的蝦,便呼之欲出了。”齊白石在七十八歲時,胡佩衡請他畫一幅蝦,畫好后他用玩笑的口吻題款:“予年七十八矣,人謂只能畫蝦,冤哉!”這是反話正說,表達的是他畫蝦出神入化才博得世人的喜愛與贊嘆。在《齊白石詩集》中,有不少詠其畫蝦的詩。其一:“塘里無魚蝦自奇,也從荷葉戰東西。寫生我懶求形似,不厭聲名到老低。”其二:“苦把流光換畫禪,工夫深處漸天然。等閑我被魚蝦誤,負卻龍泉五百年。”第一首,齊白石強調的是他的創作原則: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應在似與不似之間。第二首,齊白石敘說的是他在畫蝦上勤奮努力,矢志精進,在繼承傳統、師法自然的同時,銳意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齊白石“吾畫蝦幾十年始得其神”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我們窮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一個神圣的目標時,成功也就勢在必然。草泥鄉里蟹橫行《紅樓夢》第三十回,菊花詩會結束了,大家興致勃勃地來品嘗熱螃蟹,賈寶玉說:“今日持螯賞桂,亦不可無詩。我已吟成,誰還敢做呢?”說畢,便吟出一首七律:“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猶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詩中的“無腸”亦是蟹的別稱。蟹橫行的姿儀,古人早就注意到這個特點。《埤雅》說:“蟹橫行,故謂之‘桀步’。”唐人皮日休在《詠蟹》中寫道:“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元人楊顯之的《臨江驛萬湘秋雨》也有這樣的詩句:“看你橫行到幾時。”吃蟹在古詩中稱作“持螯”,典出《世說新語·任誕》:“畢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而吃蟹的黃金時間是秋后,因為“九月團臍十月尖”,九月母蟹有黃,十月公蟹才有膏,而這時候菊花也開了,所謂“持螯餐菊”,別有風味。蟹之美味,細論起來,江蟹勝于海蟹,湖蟹勝于江蟹。湖蟹最佳者,為太湖之“太湖蟹”,陽澄湖之“大閘蟹”,吳江汾湖之“紫須蟹”,昆山蔚洲之“蔚遲蟹”,常熟潭塘之“金爪蟹”,此中以“紫須蟹”最為人稱道。古人畫蟹,無非二法,一工一寫。就大寫意而言,到了齊白石手上,才真正達到一種妙境。古人以水墨大寫意畫蟹,蟹殼凸凹的感覺不明顯,也畫不出蟹腿又扁又圓的印象,以及蟹身蟹腿上的細絨毛。齊白石畫蟹,先用濕墨連著三筆畫出頭胸,便有了凸凹的意味,然后畫鉗,再畫腿,最后以濃墨點睛。除眼睛和鉗之外,他都用中扁鋒,下筆有力。尤其是畫蟹腿,運筆爽快、挺拔,節與節筆斷意連,水墨的稍稍洇開,體現出蟹腿上有細絨毛的感覺。他生于農家,曾親自去捉蟹,故對蟹有十分透徹的了解。他在一幅《石與蟹》的畫上題曰:“余寄萍堂后,石側有井,井上余地,平鋪秋苔,苔綠錯雜,嘗有肥蟹橫行其上。余細視之,蟹行其足一舉一踐,其足雖多,不亂規矩,世人之畫此者不能知。”他喜歡畫蟹的橫行姿勢,并通過題款來抒發他特有的情感。1944年,即日寇投降的前一年,他已預感到敵人的日暮途窮,作了一幅水墨蟹畫,題了一首詩:“處處草泥鄉,行到何方好!去歲見君多,今歲見君少。”老人的題蟹詩,往往帶有貶義,或喻之為仇敵,或喻之為專橫者,或喻之為少廉無恥者。如:“老年畫法沒來由,別有西風筆底秋。滄海揚塵洞庭涸,看君行到幾時休。”“多足乘潮何處投,草泥鄉里合勾留。秋風行出殘蒲界,自信無腸一輩羞。”《白石老人自述》中的1946年,“十月,南京方面來人,請我南下一游,是坐飛機去的,我的第四子良遲和夏文珠同行,先到南京,中華全國美術會舉行了我的作品展覽;后到上海,也舉行了一次展覽”。這兩次個人美展,都十分轟動,觀者如潮。各方要人、名人、友人,爭相設宴款待,令齊白石應接不暇。田冰、春寒所著《齊白石軼事》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齊白石在上海辦美展時,收到偽浙滬警備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的請柬。迫于無奈,齊白石只好前去赴會。“宣鐵吾生日那天,車轔轔,馬蕭蕭,縉紳、顯宦、貴婦、名媛,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祝壽大廳里,燈火輝煌,觥籌交錯,好不熱鬧。宣鐵吾欲借助風雅抬高自己身價,親自陪同齊白石步入首席。”當主持人請齊白石講話時,齊白石稱自己不善辭令,就講個笑話吧。其內容為:很久以前,松江府一帶有一位著名畫家,因游玩誤入了兩江總督花園,被仆役捉住,這天正是總督大人壽誕。總督聞知,親自為畫家松綁,并請到首席落座。總督在客氣一番后,指著席上的松江名菜鱸魚,出上聯“鱸魚四腮,獨占松江一府”,請畫家對下聯。畫家指著席上的螃蟹,大聲說:“下聯是:螃蟹八足,橫行天下九州。”頓令總督面紅耳赤。接著,聽出了齊白石話外有音的宣鐵吾,仍厚著臉皮請齊白石在宴間乘興揮毫。齊白石料定他們會這樣做的,沒有推辭就走到了畫案前。齊白石稱硯池里墨太少,要求宣鐵吾親自磨墨,以表示主客俱歡。宣鐵吾只好照辦。然后齊白石握大筆縱橫馳騁,興致勃勃作起畫來。“齊白石筆走龍蛇地畫了半個時辰,宣紙上,既沒有流出象征多福的東海水,也沒有長出象征長壽的南山松,甚至連一只象征吉祥的喜鵲也沒有。活動在他(宣鐵吾)面前的,是一只斗大的水墨螃蟹。那家伙鐵甲如磐,利爪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