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_第1頁
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_第2頁
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_第3頁
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把握詞中意象的特征,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力量目標

學習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手法。

3、情感目標

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思路:

整首詞的學習以“讀”、“感”為主,老師引導同學通過對意象特征的整體把握從而更好的深化探尋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把握詞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品嘗鑒賞:

1、讀詩悟情(是什么):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朗讀語調

概括全文的情感

2、追尋愁因:(為什么)了解李煜

3、愁情表達:(怎么樣/方法技巧)

(1)品嘗意象

(2)賞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小結:

二、聯想比較:

(1)都是東流水,試比較《虞美人》的結句與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中的“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表情達意有什么不同。

(2)都是末路王侯,同是絕命詞,《垓下歌》與《虞美人》的風格有何不同

三、“愁”句集錦:

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味道在心頭。

2、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很多愁。

3、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成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4、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

四、遷移運用:

1、仿按例子,自擬一個描寫對象,寫一組句子,要求所寫句子使用夸張、比方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這滿山遍野的桃花,開得熱火朝天,驚天動地,是一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把青春揮灑得淋漓盡致。

2、片段練習:

以“李煜,我想對你說”為題

一、關于李煜:

1李煜能詩文、善書畫、通音律,尤以詞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男女戀情,風格柔靡。后期則描寫了思鄉之情,亡國之恨以及對從前生活的懷念,表現出深厚的感傷心情,在題材與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寫艷主的窠臼。相傳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詞,李煜被宋太宗賜酒毒死,所以本詞也就成了他的絕命詞。

二、關于詞的學問:

1、詞興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種和樂可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2,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可分為上下兩段,叫“片”或“闕”

2、詞牌名:虞美人: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周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后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后人敬佩美人虞姬節烈可嘉,創制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虞美人”因以漸漸成為詞牌名

三、前人評價:

1前人憑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主。”的確,作為“好聲色而不恤國政”的亡國之君,李后主的確可悲可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章的確難尋其右……

2唐圭璋《李后主評傳》指出:"他身為國主,富貴繁華到了極點;而身經亡國,繁華消歇,不堪回首,悲傷也到了極點。正由于他一人經過這種極端的悲樂,遂使他在文學上的收成,也非常光榮而宏大。在歡快的詞里,我們觀察一朵朵漂亮之花;在悲傷的詞里,我們觀察一縷縷的血痕淚痕。"

3王國維《人間詞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四、相關連接:

(1)垓下歌

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家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金陵酒肆留別(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虞美人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內容。

②體會情感并學習詞人化抽象為形象的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

品嘗李煜詩詞所蘊含的真摯情感。

【教學設想】

①多媒體教學,創設情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

②采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同學真正參加課堂,激發學習詩詞的興趣;反復誦讀,深化體會詞情并當堂成誦。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講一個故事,一個哀痛凄婉的故事。(配樂)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個有著雙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詞人,后人評價他“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為君王”。因而我們這樣稱呼他——薄命君王,絕代詞人。作為一個詞人,李煜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今日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南唐后主的內心世界。

二、誦讀感悟

1、同學集體朗讀

2、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比較評價。

3、老師范讀,并作誦讀指導。

(1)、留意把握節奏

(2)、找出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3)、重讀能表現詞人內傷心苦的詞語。如: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

幾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調。

4、、要求同學再讀

三、整體感知

1、問: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詞?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

明確:表現一個亡國之君對故國的深切思念和無限愁恨。

2、從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詞人的故國之思?

明確:(1)、“小樓昨夜又東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東風自故國吹來,春水向家鄉流去。)

(2)、“往事知多少”(錦衣玉食的生活,后宮如云的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平安感)

(3)、“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列舉寫月的詩詞,領悟月的意象,“思想懷人”的沉淀意義)

四、精讀細品

1、一首詞要讀出意味,必需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這首詞哪個字可概括情感呢?

(同學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同學爭論并回答,老師小結板書)

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3、這層層疊疊、鋪天蓋地的“愁”接踵而至,詞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同學回答,老師小結)

明確:(1)、用春花秋月表現憂愁(以樂景襯哀情)。

(2)、今昔對比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

(3)、以發問加重愁情。

(4)、用比方使抽象的愁形象化。

這一點影響了后代很多文人。如: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很多愁。”(愁有了重量)

“遍人間苦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的車兒如何載得起?”(愁有了體積)

“休問離愁輕重,向著馬背兒馱也馱不動。”(將愁移到了馬背上)

五、拓展遷移

在李煜的創作中,浸染著這種泣血之愁的詞作還許多,就下面這首詞,找出你喜愛的句子,并說說喜愛的緣由。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簡單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課堂小結:

王國維說李煜的詞是“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的確,我們感受到了他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