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利息與利率教學課件_第1頁
第三章-利息與利率教學課件_第2頁
第三章-利息與利率教學課件_第3頁
第三章-利息與利率教學課件_第4頁
第三章-利息與利率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利息與利息率利息利息率利率的決定利率的作用《貨幣銀行學》1一、利息定義借貸資本循環過程(雙重支出與雙重回流)

G-G’-W···P···W’-G’-G’資本使用權的讓渡,即G——G資本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是資本的增值過程,即G——W——P——W’——G’貨幣本金和利息的回流,即G’——G’利息的多種表述形式上看:借款人支付給貸款人的報酬數量上看:借款人支付給貸款人超過本金的部分本質上看:是借款人分割給貸款人的部分利潤2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合理性的認識柏拉圖:利息會養成人們利己和貪婪之心,因而應該禁止放款收息行為。亞里士多德:為利息是以貨幣生出更多的貨幣,是違反自然的,因而不應該存在。阿奎那一是把所有權與使用權不能分開的物品出借而獲取利息,相當于重復出賣同一件物品,這違反了正義二是貨幣真正的用處是與普通商品一樣在交換中被消費,不可能也不應該帶來利息三是因為時間是上帝賜與的,是公共的財產,以時間因素作為利息的原因是不可接受的。3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貨幣報酬論:配第的地租派生理論(《賦稅論》)貨幣持有者可以用其貨幣購置土地或出借于人,既然購置土地后可以出租土地以取得租金收入,那么出借貨幣自然也應該取得一定的報酬,因此利息是由地租所引出的派生形態。至于利息的多少,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在本金安全絕無問題的條件下,這一報酬至少要等于用借到的貨幣購置土地后所能產生的地租,這就是所謂“單純的自然利息”;另一部分是在本金安全難以保證的條件下,所追加的保險費。洛克的貨幣分布不均理論(《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后果》)土地具有土地本身的價格和土地服務的價格,貨幣也具有本身的價值和貨幣的服務價格。雖然貨幣不能生產任何東西,但商品買賣卻離不開它,所以借用貨幣就必須支付一定的服務價格。洛克進一步分析了利息作為服務價格的原因是貨幣分布不均,正是貨幣分布的不均衡,一些愿意從事生產和貿易活動但無貨幣的人就必須借入貨幣并加以運用,由此產生收益,并為此必須支付服務價格。4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資本租金論:巴本提出利息是資本租金的觀點(《貿易論》)人們借入貨幣是為了購買實物資本,因而借入的不是簡單的貨幣,而是憑借這些貨幣所能購買的實物資本,因此利息不是對貨幣支付的,而是對實物資本支付的。巴本還很自然地得出了利率是由實物資本供求關系所決定的結論,這也對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利率決定理論起了決定性的影響。諾思(《貿易論》)貨幣的借貸看成是實物資本的借貸,而利息是由于資本的余缺產生的,可供生產和貿易的資本掌握在沒有興趣進行生產和貿易的人手中,他們愿意將資本出借給愿意從事生產和貿易活動的人,并從中收取利息。但他獨特的貢獻在于對利率決定的分析。他明確地提出利率是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從而直接創立了利率的借貸資本供求學說。5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風險補償論(《商業性質概論》)坎蒂隆認為利息源于貨幣貸出者所要承擔的風險的觀點。風險來自于借入者的誠信、生產經營狀況、利潤的高低及生活費用等,因而利息的高低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借入者的迫切程度與貪婪之心。現代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托賓也持這種觀點,并將風險概念運用到貨幣需求理論中,形成了有效資產組合理論。產業利潤說(《國富論》)亞當斯密認為資本是出借人貸出取息的資財。這些資財既可以用于生產以提供利潤,也可以用于直接的生活消費以維持勞動者的生命,但主要用于資本主義的工農業生產。這表明斯密所定義的資本是產業資本。出借人貸出資財所獲得的利息也就業產業利潤的一部分。這樣,斯密就摒棄了重商主義者和重農主義者以商業資本和農業資本為一般資本的狹隘認識,從整個國民經濟出發,深入論述了包括工業資本、農業資本等在內的產業資本的性質。6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資本生產力論(《政治經濟學概論》)薩伊認為借貸資本的利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風險性利息,二是純利息。風險性利息是資金貸出者承擔風險的報酬,不能說明利息的本質;而純利息是源于資本像自然力一樣具有生產力,兩種生產力結合在一起促進生產,那么借款人借入資本進行生產,其生產出的價值的一部分就要用于支付資本生產力的報酬。近一百年后,克拉克在1899年出版的《財富的分配:一種關于工資、利息和利潤的學說》中更加深入地分析了資本生產力問題。節欲論(《政治經濟學大綱》)西尼爾認為商品的價值由生產成本決定,而生產成本是由生產所必需的勞動和資本構成。“資本家在獲得生產資料和流動資料時,要犧牲個人的消費,更確切地說,要犧牲這種消費所給予他的享樂和滿足”。因此,“利潤的定義是節制的報酬”。資本來源于儲蓄,儲蓄來源于節欲,因此利息的本質是給予節欲者的報酬。7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時差論(《資本實證論》)龐巴維克認為,利息產生于現在物品與未來物品的時差價值。在他看來,現在物品的價值通常要高于同種同量的將來物品的價值,因此,人們都愿意以較多的將來物品來換取較少的現在物品。其間的差額就是利息。也就是說,利息產生于人們對現在物品的評價大于對同類同量的將來物品的評價,也即產生于人們因“時差”而發生的主觀評價上的差異。人性不耐論(《貨幣的購買力》)費雪認為,利息是對“人性不耐”的報酬,它產生于現在物品與將來物品相交換時的貼水,是由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所共同決定的。所謂主觀因素就是社會公眾對現在物品的時間偏好,即“人性不耐”;而所謂的客觀因素則是指投資機會。費雪進一步分析出,大多數人偏好現在物品,但也有人偏好未來物品而愿意讓渡一部分現在物品,其條件是必須取得一定的補貼或報酬,即取得利息。同時,也有人可能愿意支付利息,從而以較多的未來收入換取較少的現在收入。兩者的差額就是利息。8一、利息西方經濟學對利息來源的認識流動性偏好論(《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靈活性偏好也叫流動性偏好,是時間偏好的具體表現之一,是指人們出于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愿意保留流動性資產尤其是貨幣的偏好,這種偏好隨著收入的不斷上升而有歷史性的增強,那么當人們將貨幣貸放出去時,利息就是“在一特定時期內,人們放棄貨幣周轉靈活性的報酬”。9一、利息利息的計算方法單利計算法:I=P?r?nS=P?(1+r?n)復利計算法:S=P?(1+r)n

I=S-P現值與終值/貼現值終值S=P?(1+r)n現值

P=S/(1+r)n

10一、利息1626年PeterMinuit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出價是24美元。假設印第安人把這筆錢投資于年收益6%的某項投資。到目前價值多少?單利:24×[1+6%(2019-1626)]=571.2美元!!!復利:24×(1+6%)(2019-1626)=99183639918.39美元!!!11二、利息率利率的定義借貸資本增殖程度的衡量指標—I/P利率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12二、利息率利率的形式劃分標志分類備注物價變動率名義利率(rn):未剔除實際利率(rr):剔除rn=rr+p;rr=rn-p:資產選擇/貨幣供求融資期限長期利率:1年以內(含1年)短期利率:1年以上期間內變動固定利率:浮動利率:浮動依據/浮動頻率指數化:保值貼補率形成與決定市場利率:資金供求+風險收益官/公定利率:貨幣/金融管理當局利率管制嚴格程度:金融自由化的標志之一標準之上下一般利率:一般標準放貸/吸存優惠利率:低貸/高存利率政策扶持:老少邊窮僑匯外幣存款產生順序貸款利率;存款利率;證券利率存貸利差:銀行利潤來源13二、利息率利率體系層次

構成

備注中央銀行利率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金融機構在央行存款利率調節和主導作用(基準利率)商業銀行利率存款利率;貸款利率;金融債券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傳遞中介市場利率民間借貸利率;債券利率利率體系的基礎14二、利息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調整表(2019年3月17日/2019年12月23日)城鄉居民和單位存款活期存款0.720.720.36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個月1.801.981.71半年2.252.431.98一年2.522.792.25二年3.063.332.79三年3.693.963.33各項貸款六個月5.585.674.86一年6.126.395.31一至三年6.306.575.46三至五年6.486.755.76五年以上6.847.115.9415三、利率的決定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以剩余價值在貨幣資本家與職能資本家之間的分割作為起點。貨幣的資本性是利息產生的直接原因,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是利息產生的經濟基礎,因而利息是貨幣資本家從產業資本家那里分割出來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利息量的多少取決于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于平均利潤率,而平均利潤率是由產業內和不同產業間的職能資本家之間競爭形成的。因此,利率的變化范圍是介于零與平均利潤率之間,利息率的高低取決于兩類資本家對利潤分割的結果。利率與普通商品的市場價格一樣,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16三、利率的決定凱恩斯主義出現之前的實際利率理論:利率的變化取決于投資流量與儲蓄流量的均衡:投資不變,儲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儲蓄不變,投資增加,則有均衡利率的上升。17三、利率的決定凱恩斯的理論:利率決定于貨幣供求數量,而貨幣需求量又取決于人們的流動性偏好:流動性的偏好強,愿意持有貨幣,當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18三、利率的決定可貸資金論:借貸資金需求來自某期間投資流量和該期間人們希望保有的貨幣余額;借貸資金供給則來自于同一期間的儲蓄流量和該期間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條件為:19三、利率的決定個別利率水平的決定市場利率平均水平市場供求狀況借方的資本邊際效率貸方估計的風險程度雙方討價還價的能力20三、利率的決定社會平均利率水平的決定社會平均利潤率資金供求社會再生產所處周期物價水平國家政策、法律規定和歷史傳統國際利率水平國際間協議21三、利率的作用對微觀主體的作用對于借方而言(成本約束機制)加強經營管理不得濫用資金對于貸方而言(收益激勵機制)取得收益,增加資金來源衡量風險程度宏觀經濟中利率作用有利于聚集社會閑散資金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有利于調節信貸規模有利于貨幣流通調節有利于平衡國際收支22三、利率的作用利率發揮作用的條件商品化、貨幣化、信用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主體基礎傳導機制(系統)利率市場化23附:我國的利率管理體制一、我國的利率管理體制改革(一)利率管理體制利率的管理原則是根據經濟規律和國家貨幣政策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對利率水平、體系和管理方法進行的組織與控制。利率管理權限的劃分,主要指利率制定權、執行權、管理權和浮動權在各級利率管理組織之間的劃分。利率管理的形式是指對利率管理形式的分類。一種常用方法是根據利率管理權力的分散程度劃分為集中管理型、分散管理型和綜合型三種。24(二)我國利率管理體制改革1.計劃經濟下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體制2.有計劃商品經濟下統分結合的利率管理體制3.市場經濟下多層次的利率管理體制25二、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一)利率市場化的含義一是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二是中央銀行通過間接調控方式影響市場利率。26(二)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背景與目標1.背景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貨幣系統的資金價格即利率在客觀上有了市場化的要求。金融宏觀調控需要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入世貿組織后,與其將來被動地接受市場利率,還不如主動地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2.目標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貨幣市場利率為市場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形成機制。27(三)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1)2019年6月開放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2019年6月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2)2019年3月改革再貼現利率及貼現利率的生成機制,放開了貼現和再貼現利率;9月放開了政策性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的利率。(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