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標準是根據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84)城設字第12號4通知的要求,為了適應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區建筑標準設計協作組辦公室會同國家氣象局北京氣象中心氣候資料室共同編制。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了建筑、氣象、城建等專業部門及各有關規范編制組的意見;通過對6個城鎮的試編工作,確定了編制原則、成果表現形式、全國城鎮定點與氣象參數的項目內容;在征求意見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然后修改成本稿。我國城鎮較多,各專業需求的氣象參數項目較廣,限于當前條件,本標準僅選取了20個9城鎮,每個城鎮列出55項常用的氣象參數及氣候特征分析,供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中使用。為使各有關標準規范的數值統一起見,本標準中的“最熱月14時平均溫度、相對濕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風速”、“日平均氣溫W5℃的日數及度日數等”及“冬、夏季太陽輻射強度”系來源于《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送審稿)、《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及《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程》等。本標準共分三章,五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參數的分類及其應用、參數的統計方法與標準及全國城鎮參數定點示意圖、參數表等。第一章總則第1.0條.1為滿足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以及城鎮小區規劃設計的需要而提供統一的建筑氣象參數,特制訂本標準。第1.0條.2本標準中所選用的參數系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氣象參數。在編制有關規劃、設計等文件時所用的氣象參數,已列入本標準的應以本標準為準。其他未列入本標準中的各專業專用的參數,仍應按各專業的有關規范執行。第1.0條.3本標準按城鎮定點提供氣象參數。其地名以經國務院批準的截至198年5底的行政區劃資料所列為準。第條本標準所列的參數是根據各城鎮氣象臺站年( 5年? 年)氣象記錄資料編制的。不足30年記錄者,按實有記錄資料整理編制。第二章建筑氣象參數標準的分類及其應用第一節建筑氣象參數項目分類第2.1條.1本標準按各定點城鎮分別列出了各類建筑氣象參數:大氣壓、干球溫度、相對濕度、降水、風、日照、冬夏季太陽輻射強度、地溫、凍土及天氣現象等10類55項(見附錄二、三),并給出當地的“氣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風玫瑰圖”。第2.1條.2“氣候特征分析”扼要敘述該點的主要氣候特點,為設計、施工人員提供必要的氣候背景,其中有關數據亦可直接引用。第2.1條.3全年及冬、夏季風玫瑰圖給出了各風向的年、季平均頻率分布。第2.1條.4“太陽輻射強度”除附錄三所列的城鎮外,其他城鎮可采用當地已有的數據或參照附錄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第二節各項參數的引用第2.2條.1本標準所列各項氣象參數可供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直接引用。第2.2條.2引用參數時應注意建設地點與擬引用數據的氣象臺站的距離、地形等因素對數值的影響。一、地勢平坦的區域.建設地點與擬引用數據的氣象臺站水平距離在5 以內,海拔高度差在 以內時可以直接引用。2.超過上款數值時,則應使用與建設地點相鄰的二個以上氣象臺站(含本標準未列入的臺站)的氣象資料,按內插法取值(內插法可視情況采用直線內插或平面內插)。二、地勢崎嶇的區域氣候受山脈的走向、總體高度、長度、地形形態(山頂、河谷、盆地、山坡)、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響,地方性差異較大,選取參數值時宜依據鄰近臺站(含本標準未列入的臺站)的長年代資料和工程現場的觀測數據對比取值,或與當地氣象部門共同商定。第三章氣象參數的統計方法與標準第一節統計方法第3.1條.1歷年值的統計歷年即逐年、每年。歷年值是指統計氣象資料時,針對所用記錄年代中的每一年求得的不同時段(年、月、日)的統計值(平均值、總量、極值)。一、平均值1.日平均值:由每日三次(或四次)定時觀測值的和,除以觀測次數所得的商。2.月(旬)平均值:某月(旬)逐日平均值的和,除以月(旬)內所含的日數所得的商。3.年平均值:逐月平均值的和,除以12所得的商。二、總量1.日總量:一日內某要素的累計值。2.月總量:某月逐日日總量的總和。3.年總量:逐月月總量的總和。三、極值1.日極值:一日內出現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2.月極值:某月逐日日極值之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3.年極值:逐月月極值之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第3.1條.2累年值的統計累年即多年。累年值是指統計氣象資料時,針對整個記錄年代求得的不同時段(年、月、日)的統計值(平均值、總量、極值)。一、平均值1.月平均值:歷年月平均值(總量、總數)的和,除以年數所得的商。2.年平均值:歷年年平均值(總量、總數)的和,除以年數所得的商。二、極值1.月極值:歷年月極值中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2.年極值:歷年年極值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第二節大氣壓第3.2條.1年平均大氣壓歷年年平均氣壓的平均值。第3.2條.2夏季平均大氣壓累年6、7、8三個月的月平均氣壓的平均值。第3.2條.3冬季平均大氣壓累年12、1、2三個月的月平均氣壓的平均值。第三節干球溫度第3.3條.1全年年平均干球溫度歷年年平均干球溫度的平均值。第3.3條.2干球溫度年較差累年最熱月月平均干球溫度減去累年最冷月月平均干球溫度所得的差值。第3.3條.3干球溫度全年平均日較差累年年平均最高干球溫度與累年年平均最低干球溫度之差。第3.3條.4極端最高干球溫度累年各月極端最高干球溫度中的最高值。第3.3條.5極端最低干球溫度累年各月極端最低干球溫度中的最低值。第3.3條.6最熱月月平均干球溫度累年各月月平均干球溫度中的最高值。第3第3.條7條最熱月14時平均干球溫度歷年最熱月14時平均干球溫度的平均值。第3.3條.8最冷月月平均干球溫度累年各月月平均干球溫度中的最低值。第條日平均氣溫W5℃的初終日期、日數、度日數及平均溫度。一、日平均氣溫W5℃的初終日期及日數:以累年逐旬平均干球溫度內插得出干球溫度W5℃的起止日期,及其間的日數。二、度日數:上款的起止日期之間各天日平均干球溫度與室溫18℃之間溫差值的總和。三、平均溫度:起止日期之間的日平均溫度。第四節相對濕度第3.4條.1最熱月月平均相對濕度累年各月平均氣溫中最高值出現月份的平均相對濕度。第3.4條.2最熱月14時平均相對濕度歷年最熱月14時平均相對濕度的平均值。第3.4條.3最冷月月平均相對濕度累年各月平均氣溫中最低值出現月份的平均相對濕度。第五節降水第3.5.條1平均年總降水量歷年年降水總量的平均值。第3.5.條2一日最大降水量歷年一日最大降水量數列中的最大值。第3.5.條3最大積雪深度及其對應密度歷年最大積雪深度數列中的最大值及出現此雪深時所測的積雪密度。第六節風第3.6條.1風速一、全年平均風速:歷年年平均風速的平均值。二、夏季平均風速:累年6、7、8三個月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三、冬季平均風速:累年12、1、2三個月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四、年一遇最大風速:對歷年1分鐘平均最大風速數列采用極值I型分布配置曲線后,根據曲線確定的重現期為30年的最大風速。如無10分鐘平均最大風速時,可將歷年不同高度定時觀測的2分鐘平均最大風速換算成離地1高、1鐘平均最大風速。第3.6條.2風向一、年(月)最多風向及其頻率:累年全年(某月)平均各風向頻率中的最大值及其相應的風向。二、全年最小風頻:累年年平均各風向頻率中的最小值及其相應的風向。三、全年及冬、夏季風玫瑰圖:年、季16個方位的風向頻率構成的封閉折線圖。第七節日照第3.7條.1年(月)日照時數歷年年(月)實有日照時數的平均值。第3.7條.2年(月)日照百分率歷年年(月)實有日照時數占可照時數的百分比的平均值。第3.7條.3冬季日照時數累年12、1、2三個月月平均日照時數之和(即參數表中第37項三個數據之和)。第3.7.條4冬季日照百分率累年12、1、2三個月月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即參數表中第38項三個數據的平均值)。第3.7.條5冬至日、大寒日正午入射角冬至日、大寒日中午12時的太陽高度角。第八節冬、夏季太陽輻射強度第3.8.條1冬季太陽輻射強度取各地采暖期的累年(1、2、3、4、10、11、12月)各月平均總輻射和平均直射輻射總量,通過計算分別列出各月南、北、西(東)垂直面及水平面逐時(當地太陽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及晝夜平均值。第3.8.條2夏季太陽輻射強度取各地歷年7月份最大的總輻射、直射輻射日總量的平均值,通過計算分別列出南、北、西(東)各垂直面及水平面上逐時(當地太陽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及晝夜平均值。第九節地溫第3.9條.1某深度的月平均地溫歷年某深度月平均地溫的平均值。第十節凍土第3.10條.1最大凍土深度歷年凍土深度最大值中的最大值。第3.10條.2某深度土壤的凍結、解凍日期歷年某深度土壤凍結、解凍日期的平均日期。第十一節天氣現象第3.11.條1大風日數一、全年大風日數:歷年大風(風速217m/s或風力28級)日數的平均值。二、最多(最少)年大風日數:歷年大風日數序列中的最大(最小)值。第3.11.條2年(月)積雪日數及初終期歷年地面積雪日數的平均值,以及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之間出現積雪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的平均日期。第3.11.條3年(月)降雪日數及初終期歷年年(月)降雪總日數的平均值(某日出現降雪即作為降雪日計),以及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之間出現降雪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的平均日期。第3.11.條4全年雷暴日數歷年出現雷暴總日數的平均值(聞雷聲即作為雷暴日計)。第3.11.條5年(月)冰雹日數歷年年(月)冰雹總日數的平均值(凡有降雹現象之日即作為冰雹日計)。第3.11.條6年(月)沙暴日數歷年年(月)出現沙暴總日數的平均值(某日出現沙暴水平能見度不足1 艮即作為沙暴日計)。第3.11.條7年(月)霧日日數歷年年(月)霧日總數的平均值(某日出現水平能見度不足1 的霧的現象即作為霧日計)。第3.11.條8年(月)雨凇日數歷年年(月)雨凇總日數的平均值(某日出現雨凇現象即為雨凇日計)。第3.11.條9年(月)霧凇日數歷年年(月)霧凇總日數的平均值(某日出現霧凇現象即作為霧凇日計)。附錄一建筑氣象參數全國城鎮定點示意圖及附表附錄一附表
省級行政單位地區級市縣級市附注省級行政單位地區級市縣級市附注行政單位合計行政單位合計行政單位合計行政單位合計北京市黑龍江天津市省哈爾濱市齊齊哈爾綏芬河市嫩江縣河北省石家莊市唐山市市雙鴨山市大慶市邢臺市牡丹江市漠河鄉保定市張家口佳木斯市伊春市黑河市直轄市市承德市秦皇島市—-11-1—t嘉陰縣南京市連云港市鐵力縣滄州市臨汾市徐州市太原市上海市常州市南通市大同市陽泉市江蘇省淮安市揚州市山西省長治市呼和浩二連浩特市海拉爾市直轄市直轄市鹽城市蘇州市泰州市特市東烏珠穆杭州市包頭市沁旗寧波市烏海市錫林浩特溫州市赤峰市市衢州市通遼市東勝市合肥市杭錦后旗蕪湖市內蒙古自集寧市蚌埠市治區安慶市銅陵市沈陽市大連市福州市鞍山市廈門市本溪市丹東市錦州市浙江省莆田市三明市(盱江鎮)營口市南昌市阜新市景德鎮市九江市(貴溪縣長春市圖們市新余市雄石鎮)
省級行政單位地區級市縣級市附注省級行政單位地區級市縣級市附注行政單合行政單合行政單位合行政單合位計位計計位計
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日照市信陽市南陽市南邱市三門峽市恩施市(墾利)(江陵)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慶市自貢市渡口市瀘州市樂山市綿陽市貴陽市六盤水市昆明市東川市拉薩市西安市寶雞市銅川市蘭州市金昌市白銀市天水市西寧市銀川市石咀山市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西昌市甘孜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遵義市個舊市大理市景洪縣昭通市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日喀則縣昌都縣林芝縣那曲縣(鐘多鎮)(水城鎮)(允景洪)(大研鎮)(普拉)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濰坊市煙臺市濟寧市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焦作市安陽市濮陽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
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2]序號城市名稱月份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哈爾濱月月
月月月月月沈陽月月月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2]續表序號城市名稱月份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
沈陽月月烏魯木齊月月月月月月
西月寧月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2]續表序號城市名稱月份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西寧月月月月蘭州月月月
月月西安月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2]續表序號城市名稱月份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西安月月呼和浩特月月月
月月續表月月序號城市名稱月份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北京月月月
全國主要城市夏季太陽輻射強度表[/]序號城市名稱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南寧廣州福州貴陽長沙北京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附錄三全國主要城市冬季太陽輻射強度表[/2]續表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
朝向當地太陽時日總量晝夜平均名稱鄭州上海武漢西安重慶杭州南京120(0000(2121211151南1510101111212:125(1510515111人15昌11150510111111502111151011150512(11111 02215115020:20:2150511201015合月肥11511511101012512511111151251001151511110252110010()1000521212J25附錄四??名詞解釋一、春、夏、秋、冬四季:本標準以陽歷?5月為春季,?月為夏季,?11月為秋季,12月?翌年2月為冬季。但其中“氣候特征分析”部分采取了候(五日)平均氣溫<10℃的時期為冬季,>22℃的時期為夏季,介于10?22℃的時期為春季或秋季。二、海洋性氣候:在海洋上和沿海地區,由于受海洋的影響,形成的一種溫和濕潤的氣候,其主要特征是夏季涼爽,冬季較溫和,秋溫高于春溫,氣溫的年、日較差都小;全年濕度大,多云霧,年降水多且各季分配較均勻。三、大陸性氣候:在遠離海洋的大陸內部形成的一種氣候。其主要特征是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溫高于秋溫,氣溫的年、日較差大;全年濕度小,云霧少;年降水不多且集中于夏季。四、季風氣候:季風(大范圍的盛行風向隨著季節的交替有顯著變化的風)盛行地區的一種氣候。夏季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冬季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強烈,在我國則是夏季濕熱,冬季干冷。五、寒潮:大范圍的強冷空氣活動。中央氣象臺規定:“凡24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最低溫度達5℃以下者叫做寒潮”。六、梅雨:初夏季節在江淮流域出現的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這是由于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長期在江淮流域交綏所致。七、氣旋:氣流以反時針方向(北半球)流入中心氣壓較低地區的大氣渦旋。按產生地命名,如溫帶氣旋、熱帶氣旋等。受氣旋影響時常有云、雨、大風天氣出現。八、臺風: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帶氣旋,其中心附近的海面(或地面)最大風力達8級以上。臺風襲擊的地區常有狂風、暴雨,沿海岸地帶常有高潮、巨浪。九、龍卷風:一種小直徑的強烈旋風。在旋風范圍內空氣旋轉極快。常發生在夏季酷熱天氣,出現時由積雨云底部伸出來云柱或倒立云錐(漏斗云),其尖端如達地面,陸地上的樹木、房屋、莊稼會被席卷而去,若在水面則會卷水上升如柱。十、雷暴:大氣中伴有雷聲的放電現象。強雷暴有時會毀壞建筑物。十一、沙暴:強風將大量的砂粒、塵土猛烈地卷入空中的現象。出現時,黃砂滾滾,遮天蔽日,使陽光昏暗,天空呈現土黃色。十二、冰雹:球形,圓錐形或形體不規則的冰塊,具有相互交替的透明與不透明層次,直徑大小不一,常見的為5?50m多降自升降氣流特別強的積雨云。十三、雨淞:一種在樹干、樹枝、電線桿、電線、灌木林、草與其他近地物體上凝集的透明或混濁的冰體降水。形狀多樣,外表光滑間有隆起。雨淞在垂直或水平面上均能形成,它是當近地物體的迎風面遇到過冷卻(溫度在0℃以下)的雨、毛毛雨滴時,在物體表面凍結而成的,或者是長期嚴寒后降雨,雨滴遇到近地物體的極冷的表面凍結成的。十四、霧淞:嚴冬季節中出現的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過冷卻霧滴直接冰結在物體上所形成的乳白色冰晶物,它常呈毛茸茸的針狀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狀,多附在電線、樹枝等細長物體的迎風面上,十五、洪澇:由于河流或其他水體中的水溢出或由于排水不暢而使水積累在通常不受水淹的地區。十六、干旱:長期不降水或降水顯著減少而使一地呈現缺水的現象。十七、逆溫: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大氣中有逆溫的一層叫逆溫層;常能阻止層內或層下空氣上升。十八、氣壓:在氣壓表的設置高度上,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由于大氣的重量所產生的壓力。其數值等于從單位底面積向上,一直到大氣外界的垂直氣柱的重量。十九、氣溫:空氣溫度,用干球溫度表在暴露于空中但又不受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二十、最高(低)氣溫:一日之中出現的氣溫最高(低)值、用特制的最高(低)溫度表測得。二十一、極端最高(低)氣溫:一年(月)之中逐日最高(低)氣溫記錄中的最高(低)值。二十二、水汽壓:大氣中水蒸汽所具有的分壓力。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它不能超過某一極限值,達到此極限值時即稱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或最大水汽壓。二十三、相對濕度:常溫下,空氣中實有的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相應的飽和水汽壓之比,以百分率表示,體現空氣接近飽和狀態的程度。二十四、風速:空氣在單位時間內流動的距離。二十五、定時最大風速:無每日風速自記曲線時,從每日定時觀測風速(2分鐘平均)中挑取的最大值。二十六、最大風速:從每日風速自記曲線中挑取的一段任意十分鐘平均風速的最大值。二十七、極大風速:每日風速自記曲線中,風速跡線的最高點所對應的風速值。二十八、風向:風吹來的風向,氣象上常用十六個方位和靜風表示,即北(),東北偏北(),東北(),東北偏東()東(),東南偏東()E東南(),東南偏南(),南(),西南偏南( ),西南(W,西南偏西( )西(),西北偏西( )W西北(W,西北偏北()和靜風(,風速<0.m)。二十九、風向頻率:一年(月)中,某方位風向的出現次數占各風向出現總次數的百分比。三十、降水量:一段時間內,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后)降水,未經蒸發,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三十一、降水日數:一年(月)內,日降水量20.1mm的日數。三十二、降水強度: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通常取10分鐘、1小時或12(24,48)小時為單位。三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