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_第1頁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_第2頁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_第3頁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_第4頁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第一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教案(提綱)《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講義第一章語法概說一、什么是語法二、語法分析和語法單位三、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四、語法體系五、漢語語法的特點1、漢語缺乏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2、漢語注重意合3、漢語的詞類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對應4、漢語的句子構造規則與詞組構造規則基本一致5、漢語的主語和謂語可以理解為話題——陳述第二章詞和詞類第一節詞類概說一、詞類劃分的標準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張志公“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十二類: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二、識別詞類的方法1、根據劃分詞類的標準:語法功能(1)組合功能(2)句法功能(3)類別功能2、識別的竅門:記小類(1)名詞(2)代詞(3)動詞(4)形容詞(5)數詞(6)量詞(7)介詞(8)副詞(9)連詞(10)助詞(11)嘆詞(12)象聲詞三、詞類的教學分布1、構成語法點出現在教材中2、構成表達式出現3、分布在句子當中四、詞的兼類1、名、形兼類2、形、動兼類3、名、動兼類第二節名詞和時間方位表達法一、時間表達法漢語的時間表達與印歐語的區別:1、時點和時段(1)時點詞①鐘點詞②日期③某些時間詞④某些詞組(2)時段詞①時間詞②詞組(3)時段詞中的“個”①必須用“個”②可用可不用“個”③一定不用“個”2、時間表達法(1)漢語中能表達時間的詞(2)時點和時段在句子中的功能①動作、事件發生在什么時間②動作持續的時間③表示不定時間④表示動作發生在過去、現在、將來3、注意事項(1)怎么分析時間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2)時間詞和介詞“在”的問題(3)區別同譯詞①點、點種、時②刻、刻鐘、分、分鐘、秒、秒種③“號”和“日”(4)“前后”和“左右”跟時間詞搭配的問題二、方位、處所表達法1、方位詞2、處所詞3、名詞和方位詞的組合規則4、方位處所表示法(1)作主語(2)作狀語(3)作補語第三節數詞和讀數法一、數詞的分類二、整數的讀法1、“萬”以下數字稱數法2、“零”和“半”3、“二”和“兩”三、小數、分數的讀法四、倍數的讀法五、序數的讀法1、“第”的用法2、號碼讀法六、概數表示法1、相鄰數字的并列2、“幾”和“多”3、表概數的詞語第四節量詞的語義特征一、量詞和名詞在語義上的聯系“把”:“張”:“條”:“塊”:二、量詞和動詞在語義上的聯系“次”:“趟”:“遍”:“下”:“頓”:“場”“番”:三、量詞的多義性和交叉性四、量詞的色彩1、感情色彩2、語體色彩3、語感五、辨析近義量詞六、量詞教學的設想1、量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2、量詞的不同階段的教學14(1)初級階段:(2)中高級階段:第五節代詞的活用一、人稱代詞的活用二、疑問代詞的活用1、泛指2、虛指3、任指三、指示代詞的活用第六節能愿動詞一、能愿動詞的語法特征二、能愿動詞的詞義分析1、能愿動詞的一詞多義“能”:“會”:“可以”:“要”2、能愿動詞的詞義交叉(1)表擅長(2)表可能(3)表意愿三、能愿動詞的肯定與否定第七節副詞和介詞一、虛詞的教學分布概況二、副詞和介詞的再分類1、副詞再分類2、介詞再分類三、副詞組合中的特殊現象1、副詞修飾名詞、數量詞2、副詞和否定詞的位置3、某些副詞修飾“動/形”后影響了“動/形”的語法功能四、副詞和介詞的使用條件五、歸納虛詞語法意義的方法1、把同義、近義的詞放在一起比較2、把說明同一方面的虛詞進行比較3、把意義相對的詞進行比較4、把用虛詞的句子,抽掉虛詞后比較六、分析虛詞偏誤的方法第八節離合詞一、離合詞概述二、離合詞的語法特點1、中間可以插入其他(多種)成分2、大多數離合詞不能帶賓語3、離合詞帶補語時要重復動詞4、離合詞的重疊方式是AAB5、離合詞可以受程度副詞的修飾6、有的離合詞可以倒序三、離合詞的教學方法第三章詞的組合一、短語概述二、短語的類別1、短語的結構類別2、短語的功能類別第四章句子和句子成分第一節主—謂中的主語和謂語一、句法成分概述二、漢語中的主語和謂語可以理解為話題和陳述三、主謂詞組對組織句子的影響四、主、謂的語義關系1、主語對謂語來說是什么角色2、謂語有四種第二節述—賓中的賓語一、句法分析中注意與其他成分的區別1、數量賓語和數量補語2、主謂結構作賓語和雙賓語二、關于雙賓語三、形容詞帶賓語四、述賓之間的語義關系第三節定—中中的定語一、“的”的用法1、名詞2、代詞3、形容詞4、動詞5、數量詞6、短語結構二、多項定語的位置三、定語的語義指向1、主語前的定語的語義指向2、賓語前的定語的語義指向第四節狀—中中的狀語一、“地”的用法1、副詞2、形容詞3、介詞詞組4、其他詞組5、時間處所二、多項狀語的位置三、狀語的語義指向第五節述—補中的補語一、對外漢語教學體系的八類補語二、趨向補語1、范圍2、趨向補語對動詞的選擇3、趨向補語的立足點4、趨向補語的賓語的位置5、趨向補語的意義三、結果補語1、結果補語的意義2、結果補語的語義分析3、結果補語形式上的特點四、程度補語1、程度補語的語義類型2、程度補語的否定式3、程度補語的幾種形式五、可能補語1、可能補語的形式2、可能補語的意義3、可能補語與“能”的區別4、可能補語肯定式與否定式使用頻率5、特殊的可能補語六、時量補語1、時量補語的基本意義2、時量補語的用法3、時量補語的否定式和疑問式七、動量補語八、數量補語和介賓補語1、數量補語2、介賓補語第五章句型和句類一、句型:單句、復句;主謂句、非主謂句;聯合復句、偏正復句;二、句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第六章句式一、“把”字句二、“被”字句三、連動句四、兼語句五、存現句六、比較句七、“連”字句第七章復句第二篇:對外漢語語法教案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案——《成功需要多長時間》一、教學對象本教案的教學對象大約學習了一個學期的漢語,掌握的漢語詞匯在400個左右。二、教學內容“漢語綜合課”是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技能課中的主干課,也叫核心課、精讀課。“漢語綜合課”以講解教授漢語語言知識為主要教學任務。1.由“V了”句型,引申講解“了”的兩個用法。2.掌握“V去”表示的語法意義并能熟練運用。3.歸納結果補語4.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如果······就······”句型。三、教學目標1.能夠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2.能夠根據模擬的語境,使用不同的結果補語。四、教學方法1.復習舊課時采用“聽寫生詞—聽課文錄音—提問課文內容—學生復述課文”等步驟讓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一步鞏固。2.語法講解根據語法點難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領悟其內涵。可以利用、創造情景,行為動作演示,使用圖片和多種教具等方式,并讓學生大量模仿練習熟悉語法點的使用,最后需要對語法點進行簡單的總結歸納,讓學生加深印象。五、教學過程(2課時)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課文中及課后練習中涉及的相對重要的語言點,并使之能根據不同語境熟練應用。(一)“得了”→“V了”引入:根據課堂情境,有些同學正在吃早飯,有些同學已經吃過早飯了,給出兩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爸钡挠梅ㄒ郧耙呀泴W過。“我吃著早飯。”——“我吃了早飯?!苯忉專旱谝粋€句子中“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正在吃早飯,不是吃過了,也不是沒吃;第二個句子中的“了”放在動詞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吃”這個動作發生在過去。造句:(提供情境,讓學生造句)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昨天學(習)了生詞。昨天晚上我們學校有人開演唱會,你們去了嗎?——我們昨天看了演唱會。引申:“了”的另一種用法,放在句末表示變化,變化是指這個句子表達的事情希望對方當做個新情況,得到足夠重視。例1A今天他自己做作業了?!郧岸际浅瓌e人的,現在自己做,(是否該獎勵他?)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業?!焯於甲约鹤鲎鳂I,今天做作業這件事他已經完成。例2A我看了晚會。B我看晚會了。C我看了晚會了。A句中,前提是,說話前我沒有看晚會,表達的是“看晚會”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這本書,他做了作業。B句前提不一樣,也許我之前不打算看晚會,從來不看,現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會”這件事是個新的情況,說話人帶有希望聽話人注意到這個新情況的心態,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對方:下次晚會我們一起去看吧。C句出現兩個“了”,就同時有完成和變化的含義。(二)V去(掉)表示受事因為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消失。例:1.他辭去了大學的工作。(現在,工作沒有了)2.他檫去臉上的汗,繼續向上爬。(臉上本來有汗,現在沒有了)動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寣W生造句。引申:“V+補語(結果補語)”完聽完畫完做完吃完見看見聽見到看到聽到買到找到得到著找著買著點著睡著去/掉辭去花去擦去洗去脫去懂看懂聽懂走飛走偷走借走拿走成變成畫成切成選取其中幾個,做適當講解。然后帶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四1.對不起,我寫錯了,把你的名字寫()西瓜了。2.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一聽就聽()了。3.快點兒,寫()了作業我們去看電影。4.你睡()了嗎?(三)只要······就······(ASlongas)引入:只要上課鈴響了,我們就上課。(只要下課鈴響了,我們就下課。)只要大家好好學習,就能學好漢語。只要A就B,A表示一種條件,B是一種結果。(給出語境,讓學生造句)大家根據抽簽來決定誰表演?!灰榈搅藬底趾?,就要上臺表演。大家準備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氣怎么樣。——只要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使用該句型)你喜歡看電影嗎?——我能學好漢語嗎?——你喜歡吃什么?我給你做。——六、教學反思本課語法點不多,不難理解,無需過多解釋,重點在于操練的部分。課上應注重對語法點的反復練習,假設各種不同情境,采用各種形式,務必使學生課上能積極參與進來。第三篇:對外漢語教學之語法教學教案對外漢語語法教案設計一、教學情況1、所用教材: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語言技能類漢語教程第一冊(下)楊寄洲主編2、教授對象:人文系一年級學生3、課程類型:語法4、教學時間:一課時5、參考資料: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語言技能類漢語教程第一冊(下)楊寄洲主編二、教學目標通過本次語法學習,使學生深入理解語氣助詞“了”,時量補語的用法和區別,能夠正確使用語法點,規范漢語學習用語的準確性與精確度。三、教學方法使用簡單的漢語及基本的英語作為媒介語,盡量使學生能夠聽懂和理解語法的講解,使語法教學順利展開。語言盡量幽默,肢體動作表達到位,盡可能安排足夠的時間講解練習,鞏固學習。四、教學重點及難點1、“了”作為語氣助詞的用法及語氣助詞“了”在表示動作的完成時的用法。2、時量補語的用法。五、教學過程時量補語指的是表達動作或狀態持續的時間。詢問時要說:“多長時間?”例如:“一會兒、一分鐘、一刻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半天、一天、一個星期、半個月、一個月、半年、一年等。1動詞不帶賓語時,主語+動+時量補語1)、他【在清邁】工作﹤了﹥兩年。(他是主語,工作是動語,兩年是時量補語,起補充說明工作持續的時間長度的作用)2)、他【在越南】生活﹤了﹥5個月。(他是主語,生活是動語,5個月是時量補語,起補充說明生活這個動作持續的長度的作用)3)、我【每天都堅持】鍛煉一個小時。(我是主語,鍛煉是動語,一個小時是時量補語,起補充說明鍛煉的時間長度的作用)2動詞帶賓語(或動詞是離合詞)時,要重復動詞,主語+動語+賓語+動語+(了)+時量補語1)、他(主語)游(動語)泳(賓語)游(動語)了一個下午(時量補語)。2)、他(主)學(動)漢語(賓)學(動)了兩個多月了(時量補語)。3)、我(主)睡(動)覺(賓)睡(動)了八個小時(時量補語)。3賓語是人稱代詞,賓語+時量補語1)、我等了你(賓)一個下午。2)、我養雞(賓)十五年了4賓語不是人稱代詞時,動詞+時量補語+賓語(和賓語之間可加“的”)1)、A、你看了多長時間的電視?B、我看(動)了三個小時(時量補語)(的)電視(賓語)。2)、A、你學了幾年的漢語?B、我學(動)了一年(時量補語)(的)漢語(賓)。5動詞后邊有了,句末還有了,表示動作仍在進行。1)、他學了一年漢語。(可能不學了)他學了一年漢語了。(現在還可能在學)2)、他在北京住了兩年。(現在不在北京住了)他在北京住了兩年了。(現在還在北京?。?鞏固練習)朗讀下面短文并指出文中一共出現多少個時量補語。我來泰國七個多月了,覺得清邁的天氣很好,人也很熱情。跟泰國人相處了幾個月,我發現自己的泰語進步了很多,每天的生活也安排的很充實。平時每天上完三個小時的課,我就會去圖書館看一個下午的書,到了下午五點就去體育館跳一個半小時的健美操,之后回宿舍休息半個鐘頭,再去洗澡。晚上看了兩個小時電視就去睡覺。這樣的生活舒服了。我想在這里多住幾個月,可是媽媽說:“七個多月見不到女兒的面了,很想念”。所以為了見到媽媽,我只能提前回國了。寫五個帶時量補語的句子,分別按照以上5個語法點的內容書寫。3運用時量補語寫一段小短文,要求句子中帶時量補語不少于7個。(120XX內)五、總結語法是連詞成句,表達句意的紐帶。只有學好語法,我們才能正確掌握語言的表達,才算真正學好一問外語。雖然語法的學習過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但卻是必不可是的。決不能因為語法很難掌握,就對語法產生畏懼。我們要堅定學習的決心,努力加強語法的學習與訓練,腳踏實地的學好中文,學好語法。六、布置作業:復習本章內容并完成課后練習,同學之間要運用所學的語法點,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把理論學習上升到實踐中。第四篇:對外漢語語法教案語法微格教學教案課程名稱:中級漢語語法課使用教材:《漢語教學法研修教程》、《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教學對象:成人中級班授課學時:15分鐘一、教學目的1、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認識“只有??才”與“只要??就”之間的差異;2、通過例句分析與練習,使學生學會運用這兩組關聯詞二、教學要求1、要求能區分“只有??才”、“只要??就”兩組關聯詞;2、要求能運用這兩組關聯詞造句;三、教學重點和難點(一)“只有??才”中的“只有”后接的條件與“只要??就”中的“只要”后接的條件不同;(二)不同語境下,二者表達的意思不同。五、教學過程1、“只有??才”的講解(1)解釋“只有??才”的含義。“只有??才”表示條件唯一。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即“才”后面的內容要實現就必須做到“只有”的條件,且條件往往是唯一的。也就是說“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樣)”。(2)舉出例句“小明只有刻苦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分析例句“強調‘刻苦學習’是唯一的條件,除此之外,別的條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績’”。(3)列出更多例句并齊讀句子。(4)做“補充句子”的練習。每做完一題,齊讀句子。2、“只要??就”的講解(1)解釋“只要??就”的含義。表示條件非唯一。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條件?!爸灰眲t強調的是必要條件,即“就”后面的內容要實現,“只要”的條件是必備之一,但不是唯一。也就是“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樣)”。(2)舉出例句“小明(只要)刻苦學習,(就)會取得好成績”。分析例句“強調的是做到了‘刻苦學習’就滿足了‘取得好成績’的條件。也就是說,當小明做到了‘刻苦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必然的。”(3)列出更多例句并齊讀句子。(4)做練習選擇“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每完成一個句子,朗讀句子一遍。3、語境講解(老師問學生“從數學應用題中學習語文知識,有沒有信心”,學生回答)(1)出題目:小明從家到學校步行約需15分鐘,騎自行車約需8分鐘,爸爸開車送約需4分鐘,離上課還有10分鐘,小明該怎么辦(2)給1分鐘時間讓學生討論用“只要??就??”“只有??才??”以及題目中提到的交通工具造一個句子來幫助小明(3)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答案(4)請學生選擇“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5)老師對題目作出修改:把“離上課還有10分鐘”改為“離上課還有5分鐘”,請學生選擇“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6)總結選擇這兩組關聯詞填空不能離開語境(7)學生朗讀一遍句子六、布置作業。1.復習本課堂學過的內容;2.用“只有??才”和“只要??就”造句;第五篇:對外漢語教學40基本語法和教案基本語法項目(40項)主語—謂語—賓語我學習漢語定語、狀語、補語我的朋友學習漢語他認真地學習漢語他學得很好1.用疑問代詞的疑問句:他是誰?/這是什么書?/你去哪兒?/怎么去?2.正反疑問句:1.你是不是中國人?/你去不去商店?/你忙不忙?2.你是中國人不是?/你有沒有詞典?/你有詞典沒有?3.用“還是”的選擇疑問句:你喝咖啡還是啤酒?/你去商店還是(去)書店?注意區別:A還是B?//A或者B4.定語:1.的+名詞:這是我的書,那是他的筆。(領屬關系)2.不用“的”:這是中文書。/他是漢語老師。(說明性質)他是我爸爸。/那是我們學校。(親屬或單位)3.動詞?的+名詞:這是我買的書。/看電影的人很多5.狀語:1.副詞作狀語:我常去商店。2.雙音節形容詞作狀語(常用“地”):他高興地說:“……”。3.單音節形容詞作狀語(不用“地”):你快走!/我要多聽多說。4.形容詞前有程度副詞(一般要用“地”):他們很認真地學習。5.介詞短語作狀語:我在中國學習。/我在他那兒看電視。/我從美國來。/我跟中國老師學漢語。/我給他寫信。/你往前走/我對他說6.存現句:處所+動詞+名詞1.表示存在:墻上有(掛著)一幅畫。2.表示出現:前邊來了一個人。3.表示消失:停車場上開走了一輛車。7.動態助詞“了”:動詞+了(“了”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書店,他沒有去書店。(過去:動作已經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飯去書店。(將來:動作1完成后會出現動作2)3.每天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平時:動作1完成后出現動作2)8.語氣助詞“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經發生):1.現在他去書店買書了。2.昨天你去書店了沒有?(正反問)9.語氣助詞“了”(二):名詞/形容詞/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變化):1.春天了,天氣暖和了。2.他現在是大學生了,可以獨立生活了。10.表示很快會發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新年快到了。/汽車快要開了。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國了。(“快要”前不能用時間詞語)11.動態助詞“了”+數量詞+語氣助詞“了”(可能繼續,或不再繼續):1.現在,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我還要學一年。(還要繼續)2.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以后不學了。(不再繼續)12.動態助詞“著”:動詞+著(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1.外邊下著雨,刮著風。(動作的持續)2.教室里的窗開著,門關著。(狀態的持續)13.動態助詞“過”:動詞+過(表示過去的經歷):1.我去過日本,沒有去過美國。2.正反問:你去過北京沒有?14.表示動作的進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著呢”:他在看書(呢)。/他正看書呢。/他看書呢。/外邊(在/正)下著雨(呢)。15.連動句(有兩個以上的動詞):昨天他去書店買了一本書。(“了”在最后一個動詞的后面)16.兼語句:第一個動詞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請、讓、叫”等:A請/讓/叫B+動詞我請他來。/老師讓學生寫作文。/爸爸叫兒子去買東西。17.簡單趨向補語:動詞后有賓語,趨向補語是“來/去”:1.賓語是處所詞語:動詞+處所詞語+來/去(“來、去”在最后)。明天他回北京來。//剛才他進圖書館去了。2.賓語是事物詞語,有兩種形式:*表示完成:動詞+來/去+事物詞語。昨天我借來一本書。//他拿去了那支筆。*表示要求:動詞+事物詞語+來/去??腿艘呀泚砹?,你快倒茶來!18.復合趨向補語:動詞+上、下、進、出、回、過、起+來/去1.賓語是處所詞語,“來、去”也在最后。他走回家去了。//他站起身來2.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有數量詞,一般有兩種形式:他拿出來(了)一本書。//他拿出(了)一本書來。3.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沒有數量詞:他拿出書來(了)。4.表示要求:你拿出書來!動詞:懂、見、完、到、開、上、給、在、成19.結果補語:動詞+<形容詞:對、錯、好、清楚20XX能補語(表示能力或可能):動詞+得/不+結果補語/趨向補語:1.能力:這本書我看得懂//這個字我總是寫不對2.可能:他們明天回得來,我們明天回不來。禁止:你病了,不能出去。/我知道這件事,但是不能說出來。比較<沒辦法:外邊在下雨,我沒有傘,出不去。/我知道,但是說不出來。21.程度補語:動詞+得/不+形容詞(說明“怎么樣”)1.動詞后沒有賓語:他學漢語,他學得很好。2.動詞后有賓語的三種形式:他學漢語學得很好。(重復動詞)漢語他學得很好。(賓語提前)他漢語學得很好。(賓語提前)22.時量補語:動詞+時量補語(表示動作持續多長時間):1.持續性動詞有三種形式:我學漢語學了一年。(重復動詞)我學了一年(的)漢語。(動詞+時間+賓語)漢語≒我學了一年。(賓語提前)2.非持續性動詞的形式:他離開中國一年了。(動詞+賓語+時間)3.賓語是人稱代詞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鐘。/我等了他十分鐘。4.副詞或能愿動詞放在重復的動詞前:我學漢語只(要)學一年。23.動量補語:動詞+動量詞“次、遍、下”:1.動詞+動量詞+事物賓語:我看了一次電影。/他看了一遍課文。2.動詞+人稱代詞賓語+動量詞:昨天,我找了他三次。24.用“比”字句表示比較:1.A(不)比B+形容詞:我比他高。/我不比他高。2.A比B更/還+形容詞/心理類動詞(喜歡、覺得??):形容詞:我很高,他比我更/還高。心理類:我喜歡鍛煉,他比我更/還喜歡鍛煉。3.A比B+形容詞+數量//一點/一些//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一點/一些//得多/多了。4.A比B早/晚//多/少+動詞+數量:我比他早來五分鐘。/我比他多學了三篇課文。5.A比B+動詞+程度補語,有兩種形式:我比他來得早(一點/一些//得多/多了)。我來得比他早(一點/一些//得多/多了)。25.用“A跟B(不)一樣+(形容詞)”表示比較:我跟他(不)一樣高。26.用“A有(沒有)B這么/那么+形容詞”表示比較:他有我這么高。/我沒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這么)高嗎?27.“把”字句:1.形式:主語+把+賓語+動詞+其他成分2.語義:說明移動、變化、產生的結果我關了門——我把門關了。3.動詞+“了”、“結果補語”、“趨向補語”、“賓語”等,不能用可能補語。我把門關了。/我把作業做完了。/你把箱子拿上來。/你把這本書給他。不能說:今天,我把這書看得完。4.賓語一般是確指的、雙方都知道的:你把這本書(*一本書)給他。5.能愿動詞/否定詞/時間副詞在“把”的前邊:我要(沒)(已經)把這本書給他。6.動詞后有結果補語“在、到、給、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我把汽車停在學校門口。/我把汽車停到學校門口。/我把筆還給老師。我把這本英文書翻譯成中文。/王老師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28.被動句:1.“被”字句:主語+被/讓/叫+賓語+動詞+其他成分我的詞典被(他)借走了。(有時施事可以不出現)我的詞典被人借走了。(有時用“人”,表示不易或無法說明的施事者)2.意義上的被動句(無標志):信寫好了。//練習做完了。29.“是的”:1.強調已經發生的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等:他是昨天來的。/他是從北京來的。/他是坐飛機來的。2.表示態度、觀點:你打人是不對的//我認為這樣做是有道理的。30.動詞重疊:1.還沒有發生,單音節動詞之間可用“一”:這個問題,我要想(一)想。2.已經完成,單/雙音節動詞之間要用“了”: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想。3.雙音節動詞之間不能用“一”:這個問題,我們要研究(*一)研究。4.表示“正在”的意思,動詞不能重疊:他正在聽(*聽聽)音樂。31.形容詞重疊:1.單音節:AA//雙音節:ABAB2.重疊的形容詞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干干凈凈的(*很干干凈凈)。3.單/雙音節形容詞重疊作定語,或單獨作謂語,后邊要用“的”:一雙大大的眼睛/一個干干凈凈的房間/他的臉紅紅的/他們都高高興興的。32.概數:“多”:數詞后是“0”:多+量詞:三十多斤數詞是“1~9”:量詞+多:三斤多33.“就”和“才”的區別:1.“就”表示早、快:學校八點上課,他七點半就來了。2.“才”表示晚、慢:學校八點上課,他八點半才來。34.“又”和“再”的區別:1.表示“過去”重復用“又”:他前天來了,昨天又來了。2.表示“將來”重復用“再”:今天我來了,明天我要再來。(還要來)3.表示“有規律”地重復:明天又是星期天了。//明天他又要來。35.“有一點兒”和“一點兒”的區別:1.有一點兒+形容詞(有“不如意”的意思):這本書很好,可是有一點兒貴。2.有一點兒+動詞:他們想去公園,我也有一點兒想去。3.動詞+一點兒(賓語):我會說一點兒漢語。4.形容詞+一點兒(比較):昨天20XX今天(比昨天)冷一點兒。36.越越:1.主語相同:風越刮越大。2.主語不同:老師越說,我越不明白。37.越來越:1.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2.我越來越喜歡音樂了。(心理、認知類動詞)38.一就(第一個動作發生后,第二個動作馬上發生):1.主語相同:我一下課就回家。2.主語不同:老師一說,我就明白了。39.定語的順序:名詞/代詞+指示代詞+數量詞組+修飾性形容詞/名詞+中心語爸爸這兩個好朋友…。公司那三個重要的部門…。你這四本漢語詞典…。她那五件漂亮的絲綢衣服…。40.狀語的順序:時間+處所+范圍+程度+情態/方式+介詞詞組+動/形我們昨天在家里都很高興地給他打了電話。我們前天在學校只十分簡單地跟他談了談。他們都對我很熱情。*關聯詞語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一就不是而是連都(也)既然就即使也無論(不管)都(也)備課1.對教學對象與材料的分析(1)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語言技能、已學知識(2)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