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_第1頁
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_第2頁
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_第3頁
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_第4頁
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治療的GMFM評價【摘要】目的研究小兒腦癱運動評估量表(GMFM)對外部性腦積水患兒運動發育遲緩粗大運動功能及早期干預的療效評價。方法30例頭顱CT診斷為EH的運動發育遲緩兒,4~6個月19例,~9個月11例。采取中西醫神經康復和早期干預治療方案干預治療3個月及使用神經營養劑。治療前后粗大運動功能采用GMFM評價。結果4~6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位結合平衡反射方面具有顯著療效。~9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結合平衡反射、四點位及跪爬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兩組總評分在治療前后差異亦有顯著性。結論GMFM不僅能反映EH運動發育遲緩的客觀指標,而且能夠評估早期干預治療運動功能的改善。

【關鍵詞】運動發育遲緩小兒腦癱運動評估量表早期干預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earlyinterferingtreatmenttohypoevolutisminmotordevelopmentpediatricpatientswithexternalhydiocephalus(EH).MethodsTherewere30EHpediatricpatientsdiagnosedbyCTscan,amongthem,9were4-6monthsold,11were-9mouthold.TheintegratedChinese-westernmedicaltreatmentandearlystageinterferingtreatmenttogetherwithneurotrophywereappliedtotreatfor3months.The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wasusedtoevaluatethegrossmotorfunction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ResutlsPediatricpatientsingroupof4-6monthsoldimprovedsignificantlyinbalancereflectionbetweenrecumbentpositionandrolling、sittingpositions.Whilein-9Mgroup,theyimprovedsignificantlyinbalancereflectionbetweenconnectionofrecumbentpositionandrolling、sittingpositions,fouro‘clockpositionandcreepingwithknees.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inscoring.ConclusionsGMFMisnotonlyanindextoreflectthehypoevolutisminmotordevelopment,butcouldbeusedtoevaluatetheimprovementofmotorfunctionafterearlyinterferingtreatment.

【Keywords】Hypoevolutisminmotordevelopment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Earlyinterferingtreatment

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對本院門診的30例頭部CT診斷為外部性腦積水的運動發育遲緩兒,進行了3個月的早期干預治療,采用GMFM評估運動發育遲緩的粗大運動功能及早期干預后粗大運動功能的改善情況,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30例頭部CT診斷為外部性腦積水的運動發育遲緩兒,男21例,女9例;初診年齡個月,其中4~6個月19例,~9個月11例。圍產期高危因素:9例有圍產期窒息史,4例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3例早產,2例孕早期有先兆流產和藥物保胎史。30例患兒就診原因主要為:運動能力差,其中軟弱無力反應低下7例,全身僵硬強直2例。伴神經精神行為異常22例,主要表現為反應差、激惹、易驚叫、驚跳、肢體震顫、追視差、睡眠障礙或頭圍增大快。30例頭部CT均為外部性腦積水,其中4例胼胝體發育不良,2例透明隔腔生成,2例腦發育不良。30例均有肌張力異常,其中肌張力增高6例、降低24例。腦電圖輕度異常11例、中度1例。聽覺誘發電位異常7例。

方法

粗大運動功能評估方法和診斷標準采用GMFM評價,共80項運動指標,順序分為5個功能區:a仰臥、俯臥位結合翻身、原始反射殘存及直立反射建立;b坐結合平衡反射;c四點位、跪結合爬;d站;e走、跑、攀登。每一項指標根據完成程度評分,完全不能做為0分;完成動作10%為1分;10%~99%為2分;99%以上為3分;神經反射結合仍殘存或未出現的月齡評分。最后評分結果取2項:(1)功能區得分為患兒功能區項目總分/各功能區系數×100(各功能區系數分別為51、60、42、37、72);(2)總評分,每一功能區得分相加除以檢查功能區總數。本組EH患兒因年齡小和運動發育遲緩,在于預前后e功能區項目總分均為0分,即功能得分均為0分,總評分按照a、b、c、d四個功能區得分相加除以4計算。

治療

采用中西醫神經康復和早期干預治療方案干預治療3個月及使用神經營養劑。物理運動療法和作業治療為:根據運動落后的水平設定訓練目標和糾正異常姿勢及反射,誘導正確姿勢反射及調節肌張力,設計游戲作業活動,克服協調性的肌張力低下、痙攣強直、不隨意運動及改善和預防運動功能障礙,使患兒獲得動作能力。訓練5~10次/d,15min/次。嬰兒體操及按摩:指導家長每天給運動發育遲緩患兒做感覺輸入刺激體操和按摩,15min/次,2次/d。傳統醫學療法:采用G-6805治療儀,選用上、下肢和軀干穴位電刺激和針炙或穴位按壓。2~3次/周。神經營養劑:腦氨泰和L-賴氨酸口服,靜脈腦多肽滴注。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統計軟件,配對t檢驗。

2結果

4~6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位結合平衡反射方面具有顯著療效。~9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結合平衡反射、四點位及跪爬方面有顯著療效。兩組總評分在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表1運動發育遲緩兒治療前后各功能區得分比較(略)

3討論

1歲以內的嬰兒發育主要是粗大運動功能的發育,主要指大肌肉活動及其平衡協調能力,包括:抬頭、坐、爬、站、走、跑、跳各種姿態和能力;軀干、四肢和頭部的平衡和協調能力。額葉運動前區的損傷可導致中樞性的運動協調功能異常,出現運動技能發育遲緩;早期干預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發育,改善大腦血運;年齡越小這一時期神經系統處于高度發育階段,神經細胞分化、神經纖維及髓鞘形成加速進行,如給予足夠營養及運動、感覺刺激,可促進腦細胞發育。外部性腦積水(EH)最早由Dandy于1917年提出,是一種年齡依賴性、自限性的疾病。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對小兒的神經、精神行為有一定的影響。麥堅凝[1]對EH患兒進行了1年6個月的定期隨訪,發現運動發育遲緩者占63%,認為對EH所致的運動發育遲緩患兒從嬰兒早期開始定期評估和進行早期干預治療,對促進正常的感覺運動發展,預防與運動發育遲緩相關的發育障礙是很重要的[2]。

《小兒腦癱運動評估量表》[3]是1989年美國的Russell制定的。本研究利用該量表對本組患兒兩個年齡段早期干預治療前后群體評價比較,以期以量化形式顯示1歲以內的EH嬰兒運動發育遲緩粗大運動功能各方面變化,評估早期干預的療效。本組資料經過90d綜合治療,在臥位和翻身、坐結合平衡反射方面顯示出顯著效果,這也是本療效方面的特點,對患兒軀干肌群協調及本體平衡方面改善迅速,同時提示該量表有很高的靈敏度。90d后,量化對比顯示,4~6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位結合平衡反射方面具有顯著療效。~9個月組治療前后在臥位和翻身、坐位結合平衡反射、四點位及跪爬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兩組總評分在治療前后差異亦有顯著性。說明3個月治療中各種有效誘導了正常的運動發育,抑制了不正常的姿勢反射,使錐體束,錐體外系及小腦功能得以協調與恢復。

GMFM在個體水平的評估有更具體的實用性。80項運動指標評分給出了EH運動發育遲緩兒運動功能狀況的個體化描述并量化記錄,據此可以制定最適宜且比較細致的早期干預措施。本研究提示GMFM不僅是評價EH運動發育遲緩的量化指標,而且能夠評估早期干預后粗大運動功能的改善情況。證實了GMFM不僅適用于腦性癱瘓,對于EH運動發育遲緩兒同樣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在治療中定期評價使其運動功能變化有動態的反映,對哪些運動功能已建立鞏固,哪些還需促通或抑制,量化記錄比單純文字記錄更為直觀和客觀,在康復治療小組間及成員間的協作中也有了一個更簡潔明了的共同依據。GMFM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并易于操作,使小兒運動發育遲緩的治療效果更提高一步。同時定期量化評估無疑會增加醫患之間的協調配合,幫助家庭建立早期干預治療的信心。患兒在某一指標,某一功能區的進步,必然是一種對家長的激勵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希望。這樣有利于小兒運動發育遲緩早期干預工作更好地進行,有利于小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麥堅凝,梁小嫻.外部性腦積水對幼兒言語發育的影響.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101~102.

2麥堅凝,何馨,梁小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