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優秀課件6-人教課標版_第1頁
馬嵬優秀課件6-人教課標版_第2頁
馬嵬優秀課件6-人教課標版_第3頁
馬嵬優秀課件6-人教課標版_第4頁
馬嵬優秀課件6-人教課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嵬(其二)李商隱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小的時候正是武則天主政的時候。他初登上帝位時,勵精求治,使得唐王朝國力強盛,經濟文化發展到了頂峰,(著名詩人高適、岑參、王維特別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開元年代。)史稱“開元盛世”。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自以為天下太平,變得驕傲怠惰,追求起享樂生活。51歲時,奪兒媳楊玉環。整天尋歡作樂,懶得上朝,用人不當,國內腐敗空虛,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馬嵬之變

公元756年初夏,安祿山大軍逼近長安,繼而潼關失守,長安城岌岌可危。在一個陰雨連綿的黎明,唐玄宗攜楊貴妃、宰相楊國忠、太子李亨以及諸皇親國戚、心腹宦官,離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長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馬嵬驛時,護駕軍士砍殺了禍國殃民的楊國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處決楊貴妃。唐玄宗以怎樣的心情下令縊死楊貴妃,旁人無法體會,但之后他便讓出了皇位,晚年則在難以消解的悔恨憂愁中度過,直到死去。

楊貴妃背景簡介

李商隱恩師令狐楚仙逝,他送靈回京至馬嵬,遠望雜亂的長著灌木叢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黃土,給人一種枯敗蒼涼之感的馬嵬坡,有感而吟《長恨歌》。一邊的七師哥于是激義山道:“驢背上吟詩,頗有情味,何不以《馬嵬》為題,吟詠一首呢?”李商隱于是吟《馬嵬》(其一)(其二)兩首詩,借古諷今,以唐明皇時期馬嵬事件的藩鎮之亂諷刺當時甘露之變的宦官專權。因此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甘露之變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27歲的唐文宗在大明官紫宸殿和李訓等人,試圖誅滅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隨以觀露為名,將仇士良騙至禁衛軍的后院欲行刺,后與以仇士良為帶邊的宦官集團發生了激烈沖突,結果李訓、王涯、舒元輿、王璠、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株連甚眾。史稱“甘露之變”。李商隱名句集錦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關于詠史詩

詠史詩以史為鑒,多抒發興亡之慨。詠史之作,東漢的班固首開其端,但止于敘述史實,平實無華。至晉朝左思《詠史》、陶淵明《詠荊軻》之類,始借題發揮,寄寓懷抱。唐代詩人,如杜甫、劉禹錫等人,則多把詠史與詠懷古跡結合起來,擴大了詩的境界。

安史亂后,唐王朝由極盛走向衰敗,李商隱對玄宗的失政特別感到痛心,諷刺也特別尖銳。李商隱的詠史詩,主要寫南朝和隋朝覆滅舊事及唐朝國家戰亂。題解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

)故事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馬嵬(其二)

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注意字音字形

更(gèng)九州宵柝(tuò)曉籌(chóu)四紀為(wéi)參照注釋賞析全詩一首聯中用典,玄宗聽術士說楊貴妃在仙山上還記著“世世為夫婦”的誓言,有何用意?二頷聯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三頸聯運用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意思?四尾聯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海外空聞還有一個九州,來生為夫婦的盟誓能否實現,亦渺茫難期,今生的夫婦緣分已經斷絕了。【徒聞:空聞,沒有根據的傳聞。卜:預料】首聯中用典,玄宗聽術士說楊貴妃在仙山上還記著“世世為夫婦”的誓言,有何用意?諷刺唐玄宗癡心妄想。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空聽軍中傳來夜巡的梆子聲,不再有人傳唱報曉。【虎旅:跟隨唐玄宗赴蜀的禁衛軍。宵柝:夜間巡邏時用的梆子。雞人報曉:漢代制度宮中不養雞,而用人傳唱報曉。雞人:宮中掌握時間的衛士。籌:更籌、敲擊報時用的竹簽。這里代指時間。】頷聯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反襯手法。①“雞人報曉籌”反襯“虎旅傳宵柝”,“虎旅傳宵柝”的逃難生活很不安適。②想起“雞人報曉籌”,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安樂。③“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幻滅。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一天,軍隊發生嘩變,停留不前,當時在七夕之夜還曾嘲笑牽牛織女。【此日:指事變發生那天。駐馬:指軍隊發生嘩變,停留不前。當時:指李楊在幾年前的七夕訂立盟誓,愿“世世為夫婦”。笑牽牛:唐玄宗和楊貴妃認為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次,自己則可永世相守,因此“笑牽牛”。】頸聯運用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意思?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此日”即楊貴妃的死日襯托唐玄宗“當時”七夕與楊貴妃“密相誓心”。同時,“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出二者的因果關系。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玄宗,到頭來保不住自己的寵妃,反而不如民間夫婦能夠白頭偕老。【莫愁:古時洛陽女子。南朝樂府歌辭《河東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極寫莫愁婚姻的美滿。】尾聯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尾聯也包含強烈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寵妃,一方面是普通百姓能保住妻子莫愁。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需要用許多探索才能做出全面回答,用這種疑問作結,豐富了批判內容。整體梳理本詩寫得回環往復,一唱三嘆,意味深長。首聯從海外說起,氣勢磅礴,筆力千鈞。詩人用“徒聞”二字將招魂一事輕輕帶過,實際上是否定了這種虛妄之說。接著,詩人又宕開一筆,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如當頭棒喝,發人深省。第二、三兩聯都是從對比角度來寫李楊愛情悲劇的。馬嵬之后,唐玄宗聽到的只是軍旅梆聲,再也享受不到專人報曉服務了。現實的情景是軍隊嘩變,當年“笑牽牛”的樂事都成為悲痛。詩的最后一聯點明題旨:為何貴為天子卻保不住自己的寵妃,反而連平常百姓家的幸福也沒有呢?這一反問含蓄卻很有力,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致使國家動蕩、人民離亂的歷史悲劇。《馬嵬(其二)》對唐玄宗與楊貴妃既有犀利的諷刺,又有同情哀憐。同時是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以唐玄宗時的藩鎮之亂諷作者當時甘露之變的宦官專權。玄宗之悲

馬嵬之變荒淫誤國,無盡感嘆作者之嘆主旨思想

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玩物喪志”。藝術技巧一、倒敘手法

先說唐玄宗“招魂之舉”的荒唐,再追述馬嵬之變后的凄涼,最后點出問題的實質,可謂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五、六兩句也用倒敘:“當時七夕笑牽牛”事發在前,反而后說;“此日六軍同駐馬”事發在后,反而先說。二、對比襯托,暗諷1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2一個人的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