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角形面積教學反思(5篇)《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是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根底上進展的,在教學時,上課的前一天我布置了預習作業:1.剪一剪,每人剪一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我把學生分為四組,一組的同學每人剪一對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二組每人剪一對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三組每人剪一對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四組每人剪一對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拼一拼,將剪好的兩個三角形拼一拼,能否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3.觀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有怎樣的關系?4.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怎樣表示?
課的開頭,我先檢查學生的預學狀況,提問:誰知道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生紛紛舉手答復,接著,我又問:你是怎知道的?多數學生臉上一片茫然,于是帶著疑問,學生走進了課堂。
課堂中,我開展了學生動手活動,活動一:我讓學生分組展現課前剪拼的圖形,一組同學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二組同學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三組同學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四組同學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通過學生展現,不難發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也屬于特別的平行四邊形),接著,我引導學生觀看發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而且,其中的一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接著我進展其次個活動:我讓一組和三組,二組和四組的同學,每人交換自己手上其中的一個三角形,看看,交換后的兩個三角形能否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很快發覺,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緣由很簡潔,兩個外形不同三角形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就是說,必需是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最終我進展第三活動:我讓一組的同學拿出一個三角形和二組的同學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作比擬,三組的同學拿出你的一個三角形和四組同學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作比擬,看看你的三角形面積是不是他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學生很快做出正確推斷,不是。那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學生很納悶,于是,我讓學生四人小組共同探討,不一會兒,有的學生就發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我的三角形和他那個平行四邊形不是等底等高的,所以我的三角形的面積不是他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于是,同學們得出結論:等底等高(或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強調:等底等高。
這節課下來,我覺得我教的很輕松,學生學的很開心。回憶整個堂課,我覺察學生真正是課堂的仆人,教師真正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的學習是積極的、主動地,而不是被動的。猛然間,我意識到這樣的精彩課堂來源于我將課前預習落到了實處,學生從課前預學到參加課堂活動,他們經受了對新學問的發覺,對問題的思索,對結論的概括。同時,教師細心指導,生生溝通,展現他們對學問的理解和熟悉,教師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梳理學生預學中的的盲點。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課堂效果良好。由此可見,學生課前預學至關重要,課前預學為落實學生成為課堂的的仆人供應了保障。學生課前預學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和根底,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梁和紐帶。學生參加課前預學不但對新學問有了肯定的了解,而且奇怪心促使學生對新學問進一步思索、探究、發覺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帶著懷疑走進課堂。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仆人。這樣的課堂何樂而不為?
《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篇二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去參觀了王伯伯的養蝦池,熟悉了平行四邊形,學習了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學生答復: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誰能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呢?(學生答復,教師總結)。今日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張爺爺家的養蟹池吧。(課件出示情景圖),依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1號蟹池的面積是多少?……)一號蟹池的外形是一個什么圖形?(三角形)那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一)操作引入
1、提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我們能不能像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樣也設法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教師為大家預備了許多三角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試著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生小組爭論,師巡察指導)。
2、匯報溝通:不同方法的小組到前面演示,邊拼邊講。(師選擇三種圖形貼到黑板上)。
(二)公式推導
1、咱班同學真了不起,小小的三角形竟然拼出了這么多的圖形。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呢?(長方形)。那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長×寬)。師在黑板上所貼長方形下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黃顏色三角形的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三角形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3、長方形的長與這個三角形的底是什么關系?板書
4、長方形的”寬與這個三角形的高是什么關系?板書
5、那這個三角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生答,師在長方形面積公式下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6、是不是全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都是它所拼成圖形的一半呢?
7、操作驗證(學生小組完成)
結論: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正方形面積的一半。
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8、推導公式:生答:通過試驗我們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它所拼成圖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三、拓展練習
剛剛大家的表現特別棒,自己就總結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那么依據公式,誰來說一下,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需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
1、下面我們就將1號蟹池的面積計算一下吧。課件。(生解答,溝通)
2、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快又精確。課件。生獨立解答,全班溝通。
3、課件出示:一個沒有標出底和高的三角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測量底和高),做書上第31頁練習2。
4、課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對錯。生用手勢推斷,并說明理由。
5、聰慧小屋:平行線中的三個三角形,哪個面積大?生爭論溝通,說明理由。(一樣大,由于它們等底等高)。
四、課堂小結
出示學習材料,學生閱讀后談感想。體會祖國的古代科學家得了不起,2023多年前就推導出了這個公式。今日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討論也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說明同學們也很聰慧,信任將來你們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發覺,到那時你們的名字也將載如史冊,大家有信念嗎?
1、你從這節課學到了哪些學問?
2、你認為計算三角形面積需要留意什么?
三、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長×寬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面積=底×高÷2三角形面積=底×高÷2三角形面積=底×高÷2
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經受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看、比擬,進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索方法在討論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育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
3、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在轉化中發覺內在聯系及推導說理。
教、學具預備:多媒體課件,紅領巾,學具(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若干個)。工具(直尺、剪刀)。
設計思路: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多媒體課件復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復習舊知時,單憑教師枯燥的提問,很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學一開頭,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動態地將舊學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感染學生,為學習新學問作好鋪墊。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假如只有教師的講解、演示,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把握新知。因此,在教學中,我力求打破傳統教學以傳授學問為中心的弊端,細心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發揮多媒體的功能,通過“變色”、“閃耀”、“聲音”等手段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加深學生對新學問的理解,激活學生的制造思維,把握學習方法,培育學生的學習力量。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表達新課程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創境引新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點擊課件)
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電腦動態演示割拼的轉化過程。
形成板書:
轉化找關系推導
學生看大屏幕,
口答:s=ah
學生口述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教師這里有一樣東西,你想知道嗎?(出示紅領巾)紅領巾是什么外形的?要知道做這條紅領巾需要用多大的布,該怎么辦?
三角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教師和大家一起討論、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生可能會說:求出它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
合作溝通1、談話啟思。
我們能不能利用前面學過的方法來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呢?想一想,用任意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圖形,下面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學具拼一拼、擺一擺,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
2、操作探究。
(1)四人小組合作進展操作、探究。
(2)小組匯報、溝通、展現。
學生可能會拼出以下列圖形:
(3)課件演示拼出的各種圖形。
(4)設疑:
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
通過操作,誰能告知教師,什么樣的兩個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你能不能很快的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教師有一種方法,能很快的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想學嗎?
電腦演示轉化的動態過程。
(5)找關系。
師: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課件出示:
a.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b.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c.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6)匯報
在學生答復的根底上師用電腦演示。
(7)嘗試推導說理。
師:依據你們的發覺,你能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在學生的匯報中形成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底×高
=底×高÷2
師:假如用s表示面積,a、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樣表示公式?
完善板書:s=ah÷2
學生口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生: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學生操作,感到不是很簡單。
學生觀看轉化過程。
嘗試旋轉、平移的方法。
小組爭論溝通。
小組派代表發言。
學生爭論后答復,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推導的?
學生發言。
學生齊說:s=ah÷2
3、探究用一個三角形進展割補轉化推導。
師:我們在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運用了割補法,你能不能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下面我們來觀看電腦上是怎樣操作的?(點擊課件)
師:同學們若有興趣,課后可以連續探究不同的割補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匯報溝通。
學生觀看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過程。
三、實踐應用
拓展提高
1、(出示紅領巾)這下你會計算這條紅領巾的面積嗎?計算它的面積要知道什么條件?
你能估量一下它的底有多長嗎?(課件出示紅領巾)
一條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看圖計算面積。
3、你熟悉這些道路交通標志嗎?誰來說說。
(課件出示)
師:我們學校處在交通繁忙的三*路口,車輛較多。為了同學們的安全,交警叔叔想用鐵皮做這樣兩個標志牌,(點擊課件)
你來幫他們算算需要多少鐵皮?
4、推斷。
(1)、一個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積就是16平方厘米。()
(2)、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肯定相等。()
(3)、兩個三角形肯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
5、課下請同學們找一個三角形的實物進展測量,計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估量底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一人板演。做完后集體訂正。
學生口述列式。
通過圖3知道要用對應的底和高計算面積。
學生說說自己熟悉交通標志。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溝通。可能消失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一:s=ah÷2
=7.8×9÷2
=35.1
35.1×2=70.2(平方分米)
方法二:s=ah
=7.8×9
=70.2(平方分米)
學生推斷,并說明理由。
四、評價體驗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肯定有話想對同學們說,你最想說什么?(點擊課件)
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教學反思: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景。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創設情景,能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教學情景創設的好,能調動學生的奇怪心,又能為學生供應生動逼真、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顏色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完全熟悉了三角形的特征及把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根底上學習的,其推導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有相像之處。因此,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網搜尋并下載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課件,通過多媒體展現給學生。這樣即吸引了學生的留意力,又激發了學生探究新學問的欲望,同時又使學生明確了探究目標與方向。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參加學問的形成過程。
數學學問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加,自主探究,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學問。本節課,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利用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拼一拼、一擺、移一移等方法將兩個三角形拼成各種圖形。在此根底上,讓學生發覺只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但學生不會用旋轉、拼移的方法。這時,我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將兩個完全一樣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能很快的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特別直觀形象的展現轉化過程,學生在奇怪的氣氛中把握旋轉、平移的方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并再次觀看多媒體課件,發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三角形的內在聯系,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幫忙學生深刻理解新學問,到達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割補法是學習幾何學問很重要的方法。在推導平行四邊行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已初步把握了割補法。本節課中,當學生用旋轉、平移的方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后,我又設計讓學生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一環節由于學生的力量和學問水平有限,對于割補法有肯定的困難,因此,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直觀地呈現幾種割補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力量,提高學生的推理力量。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學生應用新學問的力量。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意趣味性和層次性外,更注意現實性。本節課的練習除了圍繞重點設計根本練習穩固新學問外,還設計了培育學生創新意識及實踐力量的練習題。為了節省教學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練習題是必不行少的。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熟悉道路交通警示標志,并計算兩塊一樣標志牌面積的課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對學生進展了交通安全教育。
總之,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對學生主體性進展、思維力量的培育具有獨特的優勢,教學中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幫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情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教學過程,發揮了最正確的教學效應,從而鼓勵學生去探究、去發覺、去制造。
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2、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問題。
3、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外形無關,與底和高有關,會運用面積公式求三角形面積。
4、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進展動手操作、觀看、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種力量,并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并把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法與學法:教法:演示講解、指導實踐。
學法: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教學預備:三角形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佩戴著艷麗的紅領巾,高快樂興地來到學校學習新的學問,那你知道做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料呢?(不知道)我們佩戴的紅領巾是什么外形的?(三角形),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三角形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給學生供應現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學習活動之中。
二、探究新知
1、復習關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
師: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是怎么推導的?
師:我們是先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運用學過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找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系,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今日這節課,我們連續用轉化的數學思想來探究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設計意圖]抓住新舊學問的生長點進展復習,檢驗學生對已有學問的把握狀況和轉化思想的理解狀況,建立起新舊學問的聯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2、第一次操作實踐
師:好,那怎樣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所學過的圖形呢?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的各種三角形,兩人一組想一想,拼一拼。(教師巡回指導)
3、溝通反應
師:同學們都拼好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拼的?
生:我用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我這也有兩個直角三角形,可是拼不成,為什么?你有什么發覺?
生:要用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來拼。
師:你拼時怎么知道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呢?
生:把兩個三角形重合就知道了。
師:對,要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來拼。
師:還有不同的拼法嗎?
生: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匯報并且溝通拼法,明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看看這幾種拼法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呢?仔細觀看,同桌相互說說。
4、其次次操作實踐
師:說的真好,剛剛同學們把兩個外形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拼組,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也就把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和我們剛學過的平行四過形面積計算聯系起來了,下面我們再次合作,依據你們轉化的圖形,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生爭論溝通)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前面的拼擺操作,探究三角形與拼成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推導的?
生匯報
師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你們的發覺太棒了!下面請同學再認真觀看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三角形的高看看有什么發覺?
師:我們把這種相等的關系叫等底等高。
師:那么三角形的底乘以三角形的高求出的是什么?
生:與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為什么除以2呢?
生:由于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師:大家同意嗎?無論什么樣的三角形,它的面積都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計算,所以我們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高÷2
師:誰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師板書s=ah÷2(生齊讀)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師: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我們可以便利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教師這里有一條紅領巾,求它的面積,你需要知道什么條件?你能估測一下這條底邊有多長嗎?(100厘米)
師:(出示課件)它的高是33厘米,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設計意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穩固新知,培育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感受數學的價值。
(2)我們常常見到類似的標志的標志牌(課件出示),你知道這個標志牌的面積嗎?誰口算一下。
3×4÷2=6(平方分米)
2.5×4.8÷2=6(平方分米)
師:都是這樣做的嗎?為什么不用2.5分米?
假如這條底邊是4.8分米(課件出示)還可以怎樣列式。(2.5×4.8÷2)
師:通過這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園流動漁具管理辦法
- 春節車票報銷管理辦法
- 北京裝修押金管理辦法
- 公司舊房分配管理辦法
- 公開掛牌收款管理辦法
- “萬名教師訪萬戶”活動成效評估報告
- AIGC賦能制造業生產力的技術路徑與實踐研究
- 汽車零部件失效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 制定隊員管理辦法好處
- 杭州寵物遺體管理辦法
- 水泥場地改造方案(3篇)
- 資材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 既有建筑節能綜合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工程管理基礎知識考試試卷及答案
- 礦山生態修復方案
- 2024年江西省公安廳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真題
- 聯想銷售人員管理制度
- 貴州2023年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T∕ZZB 2752-2022 聚合級苯乙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