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_第1頁
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_第2頁
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_第3頁
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_第4頁
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機器人產業研究-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手術機器人行業概覽:醫療產業的革命性產品手術機器人是一種精密的醫療設備,借助微創傷手術及相關基礎技術的發

展而發明,被用于在狹小的手術部位實現人類能力范圍以外的精準手術器

械操控。手術機器人通常由手術控制臺、配備機械臂的手術車及視像系統組成。外

科醫生坐在手術控制臺,觀看由放臵在患者體內腔鏡傳輸的手術部位三維

影像,并操控機械臂、手術器械及腔鏡的移動。機械臂模擬人類的手臂,

為外科醫生提供一系列模擬人體手腕的動作,同時過濾人手本身的震顫。機器人微創傷手術優勢突出,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手術機器人的歷史: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手術機器人的歷史始于

1985

創建的

PUMA560,該機器人可更精準地進行神經外科活檢。2000

年,

IntuitiveSurgicalInc.開發的達芬奇手術系統獲

FDA批準。該系統最初用

于治療前列腺癌,并已越來越多地用于心臟瓣膜修復及婦科手術。達芬奇

手術系統經過幾代升級后,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腔鏡手術機器人。除

腔鏡外,其他術式的手術機器人于

2010

年代開始迅速涌現,如脊柱、關

節臵換及泛血管手術的手術機器人。未來,隨著人工智能、人機交互技術

5G通訊的進步,手術機器人有望擴展到更多的外科專業并實現更高的

手術精準度、靈敏度及智能遠程控制。手術機器人的分類: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手術機器人現在主要用于腔鏡手

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泛血管手術機器人、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

和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

5

個快速增長的外科領域。機器人微創傷手術相比傳統手術具備明顯優勢:減少手術傷口、術后恢復快及較少術后并發癥。與開放手術的大切口

相比,病人在機器人微創傷手術中一般僅有一個或幾個小切口,切口

用來放入手術器械。因此,手術能以精準及微創傷的方式完成。這也

將大幅減少失血及術后并發癥的風險,例如感染及黏連,使得病人更

快康復。靈活的機械臂與高度復雜的手術兼容。手術機器人通常配備一個或多

個高自由度的機械臂。通過電腦算法處理,機械臂將外科醫生雙手的

活動復制成為人體內相應的儀器細微運動。這使得外科醫生能夠在較

小的手術空間內流暢及精準地移動手術器械,這在高難度手術中不可

或缺。手術的精準度及手術結果的穩定性。與傳統微創傷手術的二維圖像不

同,由手術機器人提供的三維高清圖像使手術領域有自然視覺景深。

數字變焦功能亦使外科醫生能夠流暢地放大視野,從而促進精準的組織識別及組織層次區分。手術機器人通過計算機算法自動過濾外科醫

生手部固有的震顫。此功能使外科醫生更容易遠程控制手術器械,并

降低不慎橫切組織的風險。降低外科醫生疲憊及縮短學習曲線。通過手術機器人具有震顫過濾、

三維高清圖像及高靈活度的特點,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時更為方便且疲

憊度降低。與在傳統微創傷手術中手眼協調受到影響相比,機器人微

創傷手術允許外科醫生直觀地操作器械。該等功能亦縮短外科醫生的

學習曲線,使手術機器人更便于在開放手術或傳統微創傷手術方面經

驗有限的外科醫生使用。手術機器人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降低了外科

醫生因長期不適及疲憊而遭受職業病的可能性。減少輻射暴露。在一些開放手術及傳統微創傷手術,外科醫生必須獲

取一系列的

X光片以確認植入物的正確放臵位臵。手術機器人一般帶

有可指示植入物放臵位臵的光學導航系統,可大幅減少手術中所需要

X光片數量。這將減少外科醫生、病人及其他手術室員工的輻射暴

露。手術機器人的手術來源分為三個部分:系統、耗材及服務。系統:手術機器人本身,包括硬件和軟件。企業以一次性的價格向醫

院出售手術機器人;耗材:手術過程中與機器人配套使用的器械,例如鑷子、剪刀及無菌

保護罩等,持續性地向醫院出售;服務:與手術機器人銷售相關的服務,例如維修和其他售后服務等。短期以設備銷售為主,長期耗材將成為主要收入來源。2020

年國內手術機

器人市場銷售中系統占據

55.8%,耗材占據

38.2%;但同年美國市場系統

收入僅占

25.3%,耗材占

57.7%。行業初期,由于國內目前機器人手術量

未達到一定規模,企業收入仍以機器人本身的銷售為主,預計未來將逐步

向美國市場的收入結構靠攏,長期耗材將成為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快速成長,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預期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繼續快速增長,并于

2026

年達到

336

億美元,自

2020

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26.2%。美國目前為全球最大的手術機器人市場。歐

盟為手術機器人的第二大市場,于

2020

年的市場規模為

18

億美元,占全

球市場的

21.4%。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增長潛力巨大。盡管中國的

患者人數龐大且可能需要使用手術機器人進行的常規微創傷手術數量眾多,

但中國

2020

年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僅為

4.25

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

5.1%,明顯低于美國及歐盟市場。預期未來國內手術機器人市場將以

44.3%

的復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于

2026

年達到

38.40

億美元。我們認為,國內手術機器人行業未來有望加速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

面:1)國家對高端醫療器械技術發展的政策支持;2)地方醫保對手術機

器人的逐步覆蓋;3)國產手術機器人產品的接連上市。政策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手術機器人成為國家重點發展領域近年來,政府制定了眾多政策鼓勵手術機器人等高端醫療器械發展與創新。

國家發改委在《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實施意

見》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手術機器人、醫學影像、遠程診療等高端醫療

設備,逐步實現設備智能化、生活智慧化。手術機器人作為改變未來手術

治療方式的關鍵產品,預計未來將持續受到國家的政策鼓勵與支持,尤其

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有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機器人輔助手術逐步納入地方醫保,患者費用承擔壓力有望大幅降低目前國內機器人輔助手術費用較為昂貴。以腔鏡手術機器人為例,國內銷

售量最大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采購價格超過

2000

萬元,此外醫院和患者

還需要承擔配套的手術專用耗材和機器維護的成本,單次手術費用相比傳

統腹腔鏡手術高出

3

萬元左右。手術費用較為昂貴是當前制約機器人輔助

手術推廣的關鍵原因之一。2021

年部分地區相繼將機器人輔助手術納入醫保報銷。上海市將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納入乙類醫保:2021

4

月,上海醫保

局發布《關于部分新增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