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第6單元生態環境的保護
S=------------------------------------------------------
屆1課時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學與自上化??林明,化
課程學習目標
1,簡述全球人口增長過程,描述我國的人口現狀與發展前景。
2.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說明人口增長過快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
過程牛步化?導學?良化
課程導學建議
課程重點: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課程難點: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教學建議:建議教師將人口增長與種群數?增長類型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分析人口的增長,生物種群的增長并非完全適合人口
的增長。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可結合教材上“人口增長與開墾土地之間關系”概念圖與農村、城市環境的變化來推理分析。
皿識記憶與理解
第一層級疆華區?不力不講
知識體系梳理
一、我國的人口現狀與前景
1.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對①坯建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處理好人口增長和②坯全期的關系更為
重要。
2.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全面推進了計劃生育工作。1982年,我國將計劃生育確定為一項③基空迪。2001年,我國頒
布了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從而把⑤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3.由于⑥人口基數大,我國人口仍將在較長時期內持續增長。
二、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人口增長往往促使人們過度利用⑦耕邂和開墾出更多的⑧里里。除了需要根食等各種農產品以外,人類還有多種物質和⑨
精神需求。
2.無論局部地區,還是全國乃至全球,人口的環境容納量都是Q邈的。人口眾多對于我國的?生變坯攜已經產生了沉重的
壓力。
3.我國在控制?任鞋的同時,還加大保護資源和?曬的力度,如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防治沙淇化;監控、
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強?生還拄捱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以及推進?生婁農業。
4識何4化?用UX化
)基礎學習交流
1.有人說,整個地球已經“人滿為患”;也有人說,人口膨脹已經使地球超載,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說出你同意或反對的理由。
答案:實際情況是,地球上有些地區已經達到或接近“人滿為患”的程度,而不能說整個地球因人口膨脹而超載了。這是因為從
整體上看,全球總人口尚未達到全球能夠承載的總人口(對于地球的人口承被能力,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部門尚無一致的估算,已
有的估算數字為75億至500億)。
2.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的情況嗎?
答案: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所以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有適用于人口增長情況的一面。但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別發
達和善于思維的大腦,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動地調控人口增長以及能動地改造和保護自然的本領等等。所以,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
不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的情況。
3.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答案:(1)人均耕地減少,糧食需求增加。
(2)自然資源被大■消耗。
(3)環境污染加劇等。
61冬思維探究與創新
第一層級底導學區?不議不計
技1tAlt化?系熊付化
K點理點探究
知識點一:我國的人口現狀與前景
1.請分析教材P118的曲線圖,說出我國的人口現狀是什么?為什么?
答案:我國的人口現狀是近幾百年來我國人口明顯增多。原因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社會政治穩定和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
改善,加之一度對人口再生產規律認職不清,使人口出生率高速增長,由1949年的5.4億增加到2000年的12.95億。
2.我國的人口發展目標是什么?
答案:(1)2010年,人口總數(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要控制在13.6億以內。
(2)2020年,人口總數要控制在14.5億以內。
(3)21世紀中葉,人口總數達到峰值(15億左右)以后,將開始嫌慢下降。
(4)我國人口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
3.為什么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
答案:由于我國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壽命延長,使人口年齡結構中的幼年個體數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個體數相
對增長。
知識總結
(1)我國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數量(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優生優育);(2)我國的人口現狀: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情況得到了
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目前已經進入了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3)我國的人口前景:人口基數大,人口仍
將在較長的時期內持續增長;(4)我國人口發展的目標:2010年人口總數(不包括港澳臺)控制在13.6億以內;2020年人口總數(不
包括港澳臺)控制在14.5億以內;21世紀中葉人口總數達到峰值(接近15億)。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請完成下面有關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概念圖。
人口增*
2.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途徑有哪些?
答案:(1)控制人口增長。
(2)加大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力度。
(3)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以及推廣生態農業。
知識總結
(1)無論局部地區,還是全國乃至全球,人口的環境容納?都是有限的。
(2)我國人口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較高的生育率和逐漸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1?落差”,從而使人口增長加快。人口基
數過大也是原因之一。
(3)大部分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由飛速增長的人口造成的。人口增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資源,不論是石油、礦物等不可再生
資源,還是魚類、森林這樣的可再生資源都會遭遇更大的壓力,并需要農業生產出更多的食物。同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帶來許
多環境污染問題。
方?篋力化?健力具體化
思維拓展應用
例1下列關于人口數量動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決定人口數量變化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出生率是預測未來人口動態的主要依據
C.人口數量問題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礎,又有其社會制約因素
D.人口數量的變化規律與自然界種群數量的消長規律相符合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種群數量的變化與種群特征的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個種群,它同樣具有
種群的特征,這些特征都可以影響種群的數■變化、性別比例和年齡組成,都可以影響未來種群的密度,但是它們對種群密度的影
響最終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來體現的。由于種種因素的干擾,預測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必能實現,特別是人類自身的出生
率,與該國冢或地區的人口政策及人們的生育觀念有關。預測種群未來發展趨勢的是年齡組成。對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起決定
性作用的因素是當時的出生率、死亡率和遷移率。
【答案】C
技坊歸納
學習中把握以下關鍵點:①計劃生育的直接目的一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②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生物種群消長規
律有適用于人口增長情況的一面;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一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不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④我國人口發展的最
終目標一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
例2下列關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敘述中,學送的是()。
A.人口增長,導致人均耕地減少,植被進一步被破壞
B.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的燃料和礦物資源,亂采濫伐現象更加嚴重
C.人口增長,精神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D.不管人口如何增長,都在生態環境能承受的危圍之內
【解析】人口增長需要糧食等各種農產品增加,人均耕地面積減少,需要更多的水、森林、草原、燃料和礦物等多種自然資
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間。人口增長對精神的需求也增加。但人口的環境容納■是有限的,人口眾多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已產生了
沉重的壓力。
【答案】D
技能應用與拓展
第三層堤園學區?不練不講
39(曾心化?曹危4t4化
基礎智能檢測
1.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基本國策是()o
A.優生優育B.實行移民政策
C.計劃生育D.降低出生率,適當提高死亡率
【解析】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基本國策是計劃生育。優生措施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
系血親禁止結婚”);b.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預防遺傳病發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適年齡為24~29
歲);d.產前診斷。
【答案】C
2.我國的人口問題尤為突出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B.人口基數小,增長速度快
C.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慢
D.人口基數小,增長速度慢
【解析】中國人口基數大,故盡管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的速度仍然很快。
【答案】A
3.下列關于我國人口增長與環境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A.我國現有的人口已經超過了我國自然環境的人口環境容納量
B.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各種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增長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
C.因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增長過快消耗的大■自然資源并不影響生態環境
D.人口快速增長有利于解決我國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解析】我國現有的人口并沒有超過我國自然環境的人口環境容納量。隨著人口的增長,會帶來相應的環境問題,如人均生
存空間的減少、土地資源壓力、水資源壓力、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
【答案】B
4.統計資料表明,進入20世紀后,每年至少有一種鳥類或哺我動物從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迅速增長B.動物災害
C.天敵過多D.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解析】人為因素是野生動物減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①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由于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
利用,如森林的過量砍伐、草原過度放牧及開墾、圍湖造田及所謂的對荒山野地的開發,導致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遭到嚴重
破壞而真正成了“無家可歸②掠奪式的開發利用,主要指亂捕濫獵及亂采濫伐。③環境污染,主要指“三廢”的污染。④外來物種
的入侵,由于外來物種往往無天敵限制其發展,對原有物種的生存帶來威脅。
【答案】D
材料^臭化?樨U3元他
全新視角拓展
5.下圖是以19907997年世界人口、糧食、資源、污染變化量為依據繪制的20世紀及未來50年曲線圖,請回答:
190019502OX)2050(第)
(1)導致自然資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
(2)造成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是o
(3)導致一定時間人均糧食迅速減少的原因是。
(4)人口到一定時間也減少,是由于o
(5)從模型曲線上看出,為了人類的根本利益,應
當。
【解析】環境的容納能力是有限度的,過度的人口增長就需要大量的糧食,就使得大面積的森林和草地被開墾成田,同時人口
的增長也導致了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增加,如煤礦等燃料的開采量也增加了,并加快了環境的污染,所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糧食、資
源、污染的問題,應該從人口方面下手,否則治標不治本。
【答案】(1)人口的迅速增加,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2)森林草地被用來開墾糧田和人口增加導致的人為污染(3)人口的迅
速增加(4)環境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長受到糧食和資源的限制(5)退耕還林還草、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實行可持續發展.
增加保護環境的力度
總結評價與反思
思學區?不怎不復
易“113化?圖”jtM化
思維導圖構建
學習系it化成果具4化
學習體聆分享
固學案
c基標齡甯
1.下列關于世界人口增長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0
A.人口增長有利于人類自身的發展,不必加以控制
B.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數?增多,有利于持續發展
C.生物圈的承載能力有限,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D.生物圈可以承載80億人,目前沒有必要控制人口
【解析】人口增長會引發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影響人類自身的發展,生物圈的承載能力有限,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答案】C
2.到2050年,按16億人均年消費糧食600千克計算,中國共需糧食9.6億噸,需要每公頃產糧13.5噸,也就是說,到2050年中國
糧食單產同現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這個事實說明()。
A.達到這些指標是相當困難的
B.控制人口和保護耕地,對中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C.2050年中國糧食單產將會同步提高
D.2050年中國糧食需要大量進口
【解析】人口的增長會對糧食等各種資源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長以及合理保護耕地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途
徑,對中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答案】B
3.下圖所示為四個不同國家在相同的時間內人口種群大小與每英畝土地糧食產量的關系(實線為種群大小,虛線為糧食產?/英畝)。
清問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哪一個國家能生存得最長久(
較?
攵
和
府
食
神
科
產k
■
群
根*
(
大
大(
英
英
4小
官
畝
)
較
食
和
府
產
種
利
群
身?
大
大(
英
小
不
畝
)
【解析】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人口的增長與糧食產量保持協調發展的國家生存得最長久。
【答案】B
4.現在世界上面臨的五大問題是:人口膨脹、資源短缺、能源危機、糧食不足、環境污染。要解決這五大問題,關鍵是要解決
()。
A.糧食問題B.人口問題
C.環境問題D.資源問題
【解析】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多,資源消耗增多,環境污染加劇。
【答案】B
5.環境質?下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是()。
A.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B.農業生產的進步
C.人口的過度增長D.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
【解析】眾多的人口對于生態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答案】C
6.下列關于人口問題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世界各國都普遍存在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B.人口增長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劇增長集中于發達國家
D.人口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解析】劇增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不斷擴大的需求,會使人口與資源及環境之間的關系嚴重失調。
【答案】D
7.據統計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9%,然而人口數量仍增加了127萬,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A.嚴格的人口政策B.性別比例失調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解析】人口數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所決定,而此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19%,表明死亡率大于出生
率,所以人口的增長是由于遷入率大于遷出率所致。
【答案】D
&下表表示我國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的變化。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o
年份出生率自然增長率
1970年33.43%25.83%o
2002年12.86%6.5%
A.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
B.我國人口基數變小
C.我國人口年齡組成發生變化
D.我國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調
【解析】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是因為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面推行了計劃生育工作。
【答案】A
9.實施西部大開發,要切實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從生態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必須首先解決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
(2)“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學原理是為了提高生態系統的能力,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關鍵是保護。
(3)近來北京等地頻繁出現“沙塵暴”和“泥雨:其主要原因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地區的森林等植被遭破壞。這說明森林等植被
在、保持水土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樣性的進一步喪失,這是因為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自動調節能力_____o
(5)西部耕地同樣要做好除草、治蟲等工作,從能量流動的角度看,除草、治蟲的目的
是o治蟲措施中大量噴施化學殺蟲劑會污染和破壞環境,控制使用化學
殺蟲劑的方法:一是用替代化學殺蟲劑,二是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將^轉入農作物,培育新的抗蟲作物品種。
(6)西部地區的日夜溫差比沿海地區的日夜溫差大,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區缺_____,沙石的比熱小。
【解析】要關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如資源、能源、環境等,并善于從學科的角度分析各學科知識在這些實際問題中
的應用,努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1)水(2)自我調節植被(3)防風固沙(4)減弱(5)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更多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生物殺蟲劑抗蟲基因(6)水
C基本B■電甯
10.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取食營養級較高的生物
B.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保證糧食穩產
C.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D.大力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解析】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必須保持可持續發展。A項取食營養級較高的生物,能量消耗較多。B項化學農藥
的使用會導致環境污染,而且長期使用某種化學農藥也會導致害蟲的耐藥性增強。C項能實現無廢棄物生產,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D項濕地面積大量減少,會導致蓄洪防旱等功能減弱。
【答案】C
11.梅托斯(Meadows)于1970年提出的一個“人口膨脹一自然資源耗竭一環境污染-模型(如下圖)。根據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下含
導致發生的是()。
A.土地資源利用過度,因而不能繼續加以使用,導致糧食產量下降
B.自然資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發生嚴重枯竭,工業產品的產■也隨之下降
C.環境污染嚴重,進一步加速了作物的減產,人口大■死亡乃至停止增長
D.人口膨脹、自然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呈現惡性循環,最后導致地球毀滅
【解析】雖然人口膨脹、自然資源耗蝎和環境污染呈現惡性循環,但是由于人類可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終毀
滅。
【答案】D
12.我國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幺韓非子》中記載「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財富
寡?!睂@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人口越多,國家綜合實力越強
B.如果不抑制人口增長,將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C.人口增長得越快,表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越快
D.人口越多,創造的財富越多,人民的生活條件越好
【解析】人口增長對糧食、自然資源、生存空間等需求增多。
【答案】B
13.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科學、有效的途徑是()?
①合理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②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③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作物產量④開
荒辟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⑤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具有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種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據題干信息:要實現農業的1?可持續發展",故不能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化肥使用過多會帶來土壤板結、環境污染
等不利影響;若長期使用農藥,由于農藥選擇了具有抗藥性的害蟲,將出現害蟲種群抗藥性增強難以控制、害蟲的天敵被毒死等問
題。另外,開辟荒地、圍湖造田等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答案】B
14.下圖是長江中下游某地區生態網絡圖.據圖回答問題。
(1)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上圖方格中。
A.流域蓄水能力降低B.圍湖造田
C.水土流失D.旱澇增多
(2)為保障本地區農業良性發展,目前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計劃生育,控制人口
B.發展鄉鎮企業,增加農民收入
C.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擴大水域和綠地面積
D.保護和擴大耕地
【解析】砍伐森林將直接導致水土流失;擴大耕地,國湖造田將導致流域蓄水能力降低,最終將導致旱澇增多;為保障本地區農
業良性發展,目前應采取的措施是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擴大水域和綠地面積。
【答案】⑴
林ICH萬潮―k
BRAK
|生活東??下降H-a-HD1—
(2)C
c:技屬中緣
15.人們使用含三丁基錫、三苯基錫等有機錫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著生長,但近
年來的研究發現油漆中的有機錫可驛放入海,對多種生物造成毒害。有關該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請回答:
(1)較低濃度的有機錫能抑制軟體動物品性個體的雌性激素合成,這些雌性個體的繁殖功能有何變化?。小
鼠在食用含較高劑?三丁基錫的食物后胸腺萎縮.請推測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各有何變化?O
該污染物通過的富集可能對魚類、鳥類甚至人類造成危害。
(2)有機錫污染導致某海域一種魚的年齡組成發生改變(如下圖),請預測該種群數量的變化趨
勢。。
■幼年口成斗口老年
(3)某海域受有機錫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種軟體動物的生物量顯著下降,個別物種消亡,而沙蠶等多毛綱動物變為優勢類群。這
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結果。
(4)以上資料表明,如果有機錫長期污染將會導致下降,從而降低生態系統的<,
【解析】此題目涉及生物的生殖、免疫、生物富集作用、種群的年齡組成與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生態系統穩定性等相關
知識。胸腺是T細胞成熟的場所。在細胞免疫中,T細胞是主要的功能細胞。體液免疫中,部分抗原(蛋白質類胸腺依賴性抗原)
在直接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時,還需要相應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信號刺激。因此,鼠在胸腺奏縮后,其細
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會下降。該污染物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可能對魚類、鳥類甚至人類造成危害。(2)污染后該種魚的年齡
組成呈衰退型,種群數量將趨于減少。(3)題中所述是在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水平研究的結
果。(4)以上資料表明,如果有機錫長期污染將會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從而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答案】(1)繁殖功能下降細胞免疫以及體液免疫能力下降食物鏈(2)由增長型變成衰退型,種群數量下降(3)群落
(4)生物多樣性抵抗力穩定性
第2課時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學習*上化??彈陰?化
課程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全球性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
2.說出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3.評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
4.舉例說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和意義。
H?*/化?導學觀總化
課程導學建設
課程重點: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和意義。
課程難點: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和意義。
教學建議:本課時的教學可以從主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入手,啟發學生思考:“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飛船,
地球上所有的生靈搭載在這艘飛船上,結伴而行,體顯著同一生命旅程,沒有可以??康母蹫?,沒有可以遷居的綠洲?!庇纱艘鑫?/p>
們的家園正面臨著威脅的話題。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大多數是與工業發展有直接關系的。因此,教師要啟發學生辯證地分析發
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01知識記憶與理解
第一層級.1r.
?識**化?系統中4化
知識體系植理
一、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1.生態環境問題具有①全逑隹,需要全人類的關注與合作。
2.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②臭氧層破壞、酸雨、③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④生物多
樣性銳減等。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⑤甦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⑥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
了生物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⑦道迅迤、間接價值和直接價值。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保護類型
a.就地保護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旦經殿旦及風景名勝區等,是對生物多樣性⑨量有致的保護。
b.易地保護指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在⑩處進行專門保護。如建立植物園、動物園及?幽迪物繁育中心等,為行將
滅絕的物種提供最后的生存機會。
c.其他措施:如建立精子庫和種子庫等,利用生物技術對瀕危物種的?蔓區進行保護。利用人工授精、組織培養和?胚胎移
地等生物技術,加強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
(2)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座至式拽開發利用,但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而是提倡?
適時地合理開發和利用。
三、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必然選擇
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幾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旦也望生生魚的持
久而協調的發展。
2.實現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曬型我,建立起人口、環境、科技和資源消費之間的協調與平衡。
“以何?化?同量化
基礎學習交漉
1.臭氧層有什么作用?
答案:臭氧層好像一個巨大的過濾網,可以吸收和濾掉太陽光中有害的紫外線,有效地保護地球生物的生存。
2.什么是酸雨?
答案:酸雨是指因空氣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通常認為大氣降水與二氧化碳氣體平衡時的酸度PH5.6為降水天然酸度,并將
其作為判斷是否酸化的標準,當降水的pH低于5.6時,降水即稱為酸雨。
3.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人們的應對措施是什么?
答案:植被破壞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過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壞;有益動物大量減少,病蟲害頻發,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防護林被破壞。危害:出現沙塵暴、氣候異常等。應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護現有草原;退耕還林、還草;大量營造防護
林,以林護草。
思維猱究與創新
導學區?不議不濟
技他系角化?系穌個也化
K點睡點探究
知識點一: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1.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有哪些?
答案: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
樣性銳減。
2.大氣污染的三種類型比較如下,嘗試完成表中內容。
項目濕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
化石燃料的大
人類活動中產
?燃燒、①化石燃料的大■燃
形成生的氮氧化物
面枳的減少,導燒,導致大氣中③
原因
致大氣中②和氮的氧化物增多
增多
增多
水體⑥______;影響
導致人類
全球氣候動物的⑦;飭
⑧
危害⑤________;海者植物的葉和芽;腐
等疾病:農作物
平面上升蝕建筑物和金屬材
減產
料
減少化石燃料
減少化石燃料的燃減少氮氧化物
防治的燃燒;開發新
燒;使用脫硫煤;開發和氯北思的排
措施裝源;大力推廣
新能源;植樹造林放
植樹造林
答案:①植被②CO2③S02④氟氯短⑤變暖⑥酸化⑦生長發育⑧皮膚癌、白內障
3.如何理解水體富營養化產生的原因及后果?
答案:水體富營養化產生的原因:如下圖所示。
工業廉4?、生活與水、農田排水
匯J裳
池城、潮泊、得灣(號中N、P等”及九*■看番)
篋具植"、浮,生物大量冬枝主皂片
七[亡
金臭和物、浮瘠生物遺體
『生物案-£』^豺~1夕
現化氮、甲就手有耳物質
1I
魚案、其他水£生物無亡
I
水華或冷潮
引起的后果:水華(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發生在海洋中)。
知識總結
注意區分各類污染引起的原因或結果。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溫室效應,氟利昂等排放——臭氧層破壞,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核污染一放射病和癌癥發病率增加,汽車、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一酸雨,大量使用農藥一土壤和水
污染,等等。
知識點二:保護生物多樣性
1.什么是生物多樣性?它包括哪些內容?應該從哪些層次上進行保護?
答案:(1)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
生物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3)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在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3個層次上采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有哪些?
答案:(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的,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
的價值。
(2)間接價值:參與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調節生態平衡。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持作用,濕地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方
面的作用。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它的直接價值。
(3)潛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的價值,存在的基因庫相信將來一定有用。
3.生物多樣性銳減的原因是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春季幼兒園特色活動開展計劃
- 教育培訓核心制度自查報告及整改措施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詳解
- 2025年春季幼兒園綜合能力提升計劃
- 護理操作崗位晉升考核計劃
- 中國小班體格鍛煉標準計劃
- 2025屆豫西名校物理高一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未登記不動產抵押合同效力分析
- 護理安全志愿服務措施
- 新教育之夢與教育公平的心得體會
- 風機吊裝培訓
- 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野外駐訓安全注意事項
- 墊片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4連續性腎替代治療下抗菌藥物劑量調整專家共識解析
-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解釋
- 設備更換申請書
- 2025年2月考勤表(含2025年日歷表)
- 公共設施設備日常巡查記錄表
- JGJT46-202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條文解讀
- 稅務局個人所得稅業務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