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_第1頁
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_第2頁
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_第3頁
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_第4頁
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61頁。優選第十二講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當前2頁,總共61頁。文學形象文學形象指讀者在閱讀文學言語系統過程中,經過想象和聯想而在頭腦中喚起的具體可感的動人的生活圖景。文學形象理想形態三種:再現型文學中的典型表現型文學中的意境象征型文學中的意象

當前3頁,總共61頁。一、典型1.典型論的發展:三個階段(1)類型說:17世紀以前強調典型的普遍性和類型化,如青年、老年性格,戲劇中的英雄小丑之類,強調共性,亞里士多德、賀拉斯、布瓦洛等。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沒有個人只有集體和群體等社會身份。(2)個性典型觀:始自文藝復興,終至18世紀,強調人物的個性和區分性特征,如萊辛、歌德、黑格爾、別林斯基等。(3)馬克思主義的典型觀:19世紀80年代末至今恩格斯致敏?考茨基的信“對于這兩種環境中的人物,你都用你平素的鮮明的個性描寫給刻劃出來了;每個人都是典型,而又有明確的個性,正如黑格爾老人所說的‘這一個’,而且應當是這個樣子。”當前4頁,總共61頁。典型論在中國的傳播典型論于“五四”后傳入中國“階級典型說”(典型的共性即階級性)蔡儀“共性與個性統一說”何其芳“共名說”姚雪垠“個性出典型”李澤厚“必然與偶然聯系說當前5頁,總共61頁。2.典型人物的美學特征典型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是文學言語系統中顯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人物性格。典型主要指敘事類作品,主要指人物。黑格爾“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當前6頁,總共61頁。2.典型人物的美學特征(1)個別性與普遍性的統一別林斯基“在典型里,是兩個極端——普遍與特殊——的有機融合的成功。”個別性指個體區別于其他人物的基本特征,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中體現出來的理想愿望、人生態度、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心理特點等多種素質的綜合體。金圣嘆評《水滸傳》“《水滸》所敘,敘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同一類人物也“定是兩個人,定不是一個人”,林沖和武松的不同。“魯達粗魯是性急,史進粗魯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魯是蠻,武松粗魯是豪杰不受羈勒,阮小七粗魯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魯是氣質不好。”當前7頁,總共61頁。(1)個別性與普遍性的統一典型人物的普遍性指典型人物身上給予讀者的某些本質意味的生活內容,人物所負載的人生態度、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等現實和歷史關系的總和。美國的威廉·萊伊爾:“魯迅塑造的阿Q這個典型人物,不僅中國有,其實美國也有,全世界各處都有。阿Q的精神勝利法,有不少人身上都有反映。我的太太有時就說我是阿Q……”個性與普遍性是辯證統一的,不是生硬的捏合個性人物不是“時代精神的單純傳聲筒”。當前8頁,總共61頁。2.典型人物的美學特征(2)豐富性與主導性的統一藝術是深刻豐富的,生活有時比藝術更豐富。魯迅評《紅樓夢》“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奸險狠毒,聰明能干,有魄力,嫉妒、好強。典型人物應該有一個主導性的特征: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堂吉訶德的天真與空想、老葛朗臺的貪吝,阿Q的精神勝利法等。當前9頁,總共61頁。2.典型人物的美學特征(3)獨創性與深刻性的統一典型人物應該是“這一個”獨創性與細節教材中將“藝術魅力”解釋為“生命的魅力”和“靈魂的深度”

典型是對社會人生的發現,是參照,是燭照自我的心靈之光。當前10頁,總共61頁。別林斯基每一個典型對于讀者都是似曾相識的不相識者,你不必說:這是一個具有壯闊靈魂、強烈情欲、淵博智慧,但理性偏狹的人,他愛妻子愛到瘋狂的程度,只要有一點不忠貞之嫌,就會用手去扼死她——你可以簡短扼要地說:這就是奧賽羅!你不必說:這是一個深刻懂得人的使命和生活的目的,努力為善,但喪失了靈魂的活力,做不成一件好事,由于感到自己的無力而痛苦著的人——你可以說:這是哈姆雷特!當前11頁,總共61頁。3.典型環境(1)什么是典型環境環境是環繞人物形成其性格、促使其行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總和,包括人物活動和生存的具體環境,也包括相對抽象和虛擬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典型環境是充分地體現了現實關系真實風貌的人物生活環境,包括以具體獨特的個別性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現實關系總情勢的大環境,也包括由這種歷史環境形成的個人生活的具體環境。典型環境強調與典型人物性格形成的現實關聯。當前12頁,總共61頁。3.典型環境(2)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系恩格斯《致瑪·哈克奈斯》1888年:“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當前13頁,總共61頁。(2)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系典型環境影響人物性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生成人物性格,藍色文明和黃色文明;特定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影響,拉斯蒂涅,從一個外省的優秀青年到投機家。性格影響和改變環境:人定勝天,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改革小說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當前14頁,總共61頁。4.典型化典型化是作家通過對生活素材進行藝術加工,創造出既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又具有較大概括性的典型形象的方法和過程。典型化即人物形象的個性化和概括化過程,具體方法:(1)集中合成法:魯迅:“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有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當前15頁,總共61頁。(1)集中合成法周遐壽《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孔乙己主要是綜合了現實生活中的破落子弟“孟夫子”和魯迅本家中的一個落魄讀書人“四七”而成的:孔乙己的愛喝酒、竊書的情節緣自“孟夫子”;而穿長衫則源自“四七”。高爾基:“假如一個作家能從二十個到五十個,以至幾百個小店鋪老板、官吏、工人中每個人身上,把他們最有代表性的階級特點、習慣、嗜好、姿勢、信仰和談吐等等抽取出來,再把它們綜合在一個小店鋪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這個作家就能用這種手法創造出‘典型’來。”當前16頁,總共61頁。4.典型化(2)原型加工法原型加工法是以生活中某一位實有的人物為基礎,通過突出特點塑造而成。魯迅:“專用一個人,言談舉動,不必說了,連細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樣,也不加改變”。巴金《家》中的“覺新”以自己的大哥為原型,司湯達《紅與黑》中的于連,原型是出身低微而才華出眾的青年裴爾特,屠格涅夫《木木》中的蓋拉斯的原型則是看門啞巴安德烈。報告文學中是典型人物嗎?當前17頁,總共61頁。二、意境1.意境理論發展(1)萌芽期:《周易》的言、象、意漢代《詩大序》的詩言志,賦、比、興的表現手法(2)發展期:魏晉至唐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鐘嶸《詩品序》“滋味說”,“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當前18頁,總共61頁。王昌齡《詩格》“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司空圖的四外說:“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當前19頁,總共61頁。1.意境理論發展(3)成熟期:宋至清宋代梅堯臣:“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清代王夫之:“情景交融”王國維:以意境作為評價標準

“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之佳者,無不如是。元曲亦然。”“境界”與“意境”:“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當前20頁,總共61頁。王夫之《姜齋詩話》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當前21頁,總共61頁。意境文學意境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情與景內蘊、韻味、空間當前22頁,總共61頁。2.意境的審美特征三個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和韻味無窮。

(1)情景交融:朱光潛《詩論》:“情景相和而且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這便是詩的境界。”情趣意象化和意象情趣化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當前23頁,總共61頁。(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三種不同類型:

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顯示,而僅僅借助逼真的畫面去間接表達,從而更顯得情深意濃。

第二,情中見景式,即直接寫情,不用寫景而景卻歷歷在目。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與寫景達到渾然一體。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當前24頁,總共61頁。2.意境的審美特征(2)虛實相生:實境指景、物、境,又稱“真境”、“事境”、“物境”等虛境指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又稱“神境”、“情境”、“靈境”等。宋代梅堯臣:“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

當前25頁,總共61頁。謝榛《四溟詩話》韋應物:“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居易:“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當前26頁,總共61頁。2.意境的審美特征(3)韻味無窮。“韻味”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風格、語言和體勢等因素共同構成的較為持久的美感效果。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從直觀感想的摹寫,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啟示,可以有三層次。”當前27頁,總共61頁。3.意境的分類(1)審美風格清·劉熙載《藝概》“花鳥纏綿,云雷奮發,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詩不出此四境。”明麗、崇高、凄清、靜穆王國維“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當前28頁,總共61頁。3.意境的分類(2)情感表現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元好問《穎亭留別》]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當前29頁,總共61頁。4.意境的創造方法虛實結合劉熙載《藝概》“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情、理為虛,景、境為實。

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當前30頁,總共61頁。柯巖《漫談兒童詩》“意境就是文學典型化原則在詩歌創作中的具體運用。所謂‘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謂‘境’就是詩人所描繪的客觀事物。當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事物結合起來,做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寓理于境,借境達理,創造出一個既可捉摸,又可感覺,既不同于生活原型,感情原型,又可感可信,神形兼備的,用極凝練、準確、優美的語言表達不盡之意,不盡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藝術境界。”當前31頁,總共61頁。三、意象(image)

1.多義的意象艾布拉姆斯:“意象是現代文學批評中最常見,也是最含糊的術語”。英國《現代評論術語詞典》:意象“是一個靈活得令人困惑的術語,任何由文學語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語言,暗喻,象征都可以稱為意象,當一個概念被泛化得什么都是時,就意味著什么都不是”。當前32頁,總共61頁。1.多義的意象(1)心理意象:指在知覺基礎上形成的呈現于腦際的感性形象

,相當于一般所說的“表象”。(2)內心意象:指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意向性設計圖像。唐代王昌齡《詩格》的“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司空圖《詩品·縝密》的“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當前33頁,總共61頁。1.多義的意象(3)泛化意象:指文藝作品中一切藝術形象的泛稱,即廣義的“形象”,“XX詩歌意象的象征內涵”。(4)觀念意象指一種特殊的表意性藝術形象,作為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與典型、意境相對。卡夫卡《變形記》里人異化為甲蟲,揭示了作家對人類的現實境遇的憂思。當前34頁,總共61頁。2.意象溯源意象是中國首創的一個審美范疇。意象的古義指用來表達某種抽象觀念或哲理的藝術形象,即表意之象。《周易·系辭》:“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意”即“天下之賾(只有圣人才能見到的幽深至理)。“意象”作為概念最早出自漢代王充的《論衡·亂龍》,“夫畫布為熊麋之象,名布列侯,禮貴意象,示義取名也。”黑格爾: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最古老的藝術幾乎都是象征。中國的龍、鳳、鼎、文身、面具。當前35頁,總共61頁。3.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哲理性:是審美意象的本質特征,指形象往往表達某種抽象觀念或哲理。卡夫卡:“我總是企圖傳播某種不可言傳的東西,解釋某種難以解釋的事情”。葉燮《原詩》“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詩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詩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會意象之表,而理與事無不燦然于前者也”。當前36頁,總共61頁。波德萊爾《天鵝》一只從籠中逃出的天鵝,把嘴向一條干涸的小溪伸去。它心里懷念著故鄉的美麗的湖泊,說道:“水啊,你何時才流?雷啊,你何時才響?”這不幸的怪物幾次伸長抽搐的脖子,望著無情的天空,向上帝吐出它的詛咒。天鵝有如懷抱理想尋找家園的現代人,為自由而發出了對上帝的詛咒。當前37頁,總共61頁。3.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征(2)象征性:是審美意象的表現特征,指審美意象總是以其直接呈現的感性事物去暗示更廣泛和普遍的意義。黑格爾:“象征無論就它的概念來說,還是就它在歷史上出現的次第來說,都是藝術的開始。”“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現于感性觀照的一種現成的外在事物,對這種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來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種較廣泛較普遍的意義來看。因此,我們在象征里應該分出兩個因素,第一是意義,其次是這意義的表現。意義就是一種觀念或對象,不管它的內容是什么,表現是一種感性存在或一種形象。”

當前38頁,總共61頁。喬伊斯《尤利西斯》的象征主要人物三個:斯蒂芬、布魯姆、莫莉兒子(藝術家)、父親(廣告推銷員)、母親(肉欲主義者)神話象征:兒子忒勒馬科斯、奧德修斯、妻子珀涅羅珀。布魯姆的推銷之旅與奧德修斯的漂泊意指現代人的精神無所憑依,莫莉象征現代人無限膨脹的欲望,尋找精神之父的斯蒂芬作為理想的承擔者,象征著精神探索的艱難。當前39頁,總共61頁。3.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征(3)荒誕性:指審美意象呈現出外形上的愈出愈奇或生活邏輯上的不可思議特征。荒誕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特征。(4)抽象性:是審美意象的思維特征,審美意象的創造和鑒賞要求抽象思維的參與。為思想尋找“客觀對應物”當前40頁,總共61頁。3.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征(5)多義性和歧解性:求解性(現代藝術需要解釋,一是多義二是知識的專門化,詩人為詩人寫詩而非為大眾)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馬拉美:讀詩即猜謎,詩是個謎宮。“詩無達詁”。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卡夫卡的城堡、托馬斯·品欽1973年《萬有引力之虹》中的“火箭”。當前41頁,總共61頁。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春風”是實指還是隱喻皇帝的恩澤,抑或是指離愁別緒呢?李商隱、李賀的詩當前42頁,總共61頁。當前43頁,總共61頁。當前44頁,總共61頁。4.審美意象的分類(1)寓言式意象:指通過故事直接顯示特定哲理或觀念并以此為主旨的審美意象。情節性海明威《老人與海》尤奈斯庫《禿頭歌女》當前45頁,總共61頁。4.審美意象的分類(2)符號式意象指不具情節性但能直接暗示和象征某些哲理或觀念的整體意象和單個意象。符號式意象兩類:抽象型和具象型。抽象型符號式意象如埃及金字塔、十字架、S形等;具象型符號式意象如中國的龍鳳圖像、聞一多“死水”、郭沫若的“天狗”等。當前46頁,總共61頁。5.意象的創造方法意象應合明代學者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夫意象應曰合,意象乖曰離,是故乾坤之卦,體天地之撰,意象盡矣。”黑格爾《美學》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要義一般就在于意義與形象的聯系和密切吻合”。“意象應合”是象征型文學創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象征型文學的藝術成就也往往體現在是否創造了象能盡意的具有哲理性的意象,而其最常用的手法便是象征。意在象外當前47頁,總共61頁。典型、意境、意象典型重人、意境重景(境)、意象重意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知、情、意(志)典型指向現實,是對生活的濃縮,是對普遍規律的揭示;意境指向情,是對獨特的情感氛圍的暗示;意象強調哲理,是對社會生活本質的揭示。當前48頁,總共61頁。意象主義(imagism)與意境在地鐵車站(InastationofMetro)龐德(EzraPound1885-1973)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一般地顯現: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

“一個意象是在一剎那里呈現理智和感情的復合物”“在人的一生中,奉獻出一個意象比寫出長篇累牘的大部頭著作更為有益”。當前49頁,總共61頁。關于大海的意象登臨碣石,以觀滄海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當前50頁,總共61頁。致大海(舒婷)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贊嘆

大海的夕陽

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還由海風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灘上留下的足跡

多少次向天邊揚起的風帆

都被海濤秘密

秘密地埋葬當前51頁,總共61頁。致大海(舒婷)有過咒罵,有過悲傷

有過贊美,有過榮光

大海——變幻的生活

生活——洶涌的海洋

哪兒是兒時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戀并肩的蹤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濤

能把記憶滌平

還有些貝殼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當前52頁,總共61頁。致大海(舒婷)也許漩渦眨著危險的眼

也許暴風張開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斷送

無數純潔的夢

也還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風雨中

疾飛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樣冷靜

冷夜的山巖死一般嚴峻

從海岸的山巖

多么寂寞我的影

從黃昏到夜闌

多么驕傲我的心“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裝的咆哮

任你是虛偽的平靜

任你掠走過去的一切

一切的過去……

這個世界

有沉淪的痛苦

也有蘇醒的歡欣當前53頁,總共61頁。你見過大海(韓東,1983)

你見過大海

你想象過

大海

你想象過大海

然后見到它

就是這樣

你見過了大海

并想象過它

可你不是

一個水手

就是這樣

你想象過大海

你見過大海

也許你還喜歡大海

頂多是這樣

你見過大海

你也想象過大海

你不情愿

讓海水給淹死

就是這樣

人人都這樣當前54頁,總共61頁。杜尚《L.H.O.O.Q.》1919當前55頁,總共61頁。致大海(普希金,戈寶權譯)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

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憂郁的怨訴,

好象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

我最后一次在傾聽

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當前56頁,總共61頁。致大海(普希金,戈寶權譯)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時常沿著你的岸旁,

一個人靜悄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