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_第1頁
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_第2頁
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_第3頁
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_第4頁
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方法與管理第1頁/共41頁第三講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辦法與管理化學品危險性類別及分類程序化學品危險性類別的劃分及其標志混合物危險性分類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管理企業對化學品危險性分類的責任化學品危險性分類的操作步驟第2頁/共41頁3.1化學品危險性類別及分類程序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必要性我國危險化學品分類體系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13690-92)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

(GB6944-2005)

《危險貨物品名表》

(GB12268-2005)備注:《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通則》GB13690-2009(2010.05.01實施)

第3頁/共41頁3.1化學品危險性類別及分類程序《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第1類爆炸品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3類易燃液體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6類有毒品第7類放射性物品第8類腐蝕品第4頁/共41頁《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2005:第1類爆炸品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3類易燃液體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6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類放射性物品第8類腐蝕品第9類雜類第5頁/共41頁3.1化學品危險性類別及分類程序確定某種化學品是否為危險化學品,一般可按照下列程序:對于現有的化學品,可以對照《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90)和《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兩個標準,確定其危險性類別和項別;對于新的化學品,可首先檢索文獻,利用文獻數據進行危險性初步評估,然后進行針對性實驗,對于沒有文獻資料的,需要進行全面的物化性質、毒性、燃爆、環境方面的試驗,然后依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和《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86)兩個標準進行分類。試驗方法和項目參照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進行。第6頁/共41頁3.1化學品危險性類別及分類程序

危險品

檢索有關理爆炸品化、燃爆和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毒性數據易燃液體依據危險化易燃固體、化學品分類的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學判據確定是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品否為危險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進行健康危腐蝕品害和物理危害的試驗非危險品

第7頁/共41頁3.2化學品危險性類別的劃分及其標志爆炸品本類化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摩擦、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劇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的物品。如:疊氮鈉、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第8頁/共41頁爆炸品的主要特性敏感性、不穩定性受熱、撞擊、摩擦、遇明火等易發生爆炸。殉爆當炸藥爆炸時,能引起位于一定距離之外的炸藥也發生爆炸,這種現象稱為殉爆。殉爆發生的原因是沖擊波的傳播作用,距離越近沖擊波強度越大。

第9頁/共41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本類化學品系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并應符合下述兩種情況之一者:1.臨界溫度低于50C°時,或在50C°時,其蒸氣壓力大于294kPa的壓縮或液化氣體;2.溫度在21.1C°時,氣體的絕對壓力大于275kPa的壓縮氣體;或在54.4C°,氣體的絕對壓力大于715kPa的壓縮氣體;或在37.8C°時,雷德蒸氣壓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氣體或加壓溶解氣體。本類物品當受熱、撞擊或強烈震動時,容器內壓會急劇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導致氣瓶閥門松動漏氣,釀成火災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質分為以下三項:第10頁/共41頁易燃氣體,如: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不燃氣體(無毒、不燃氣體包括助燃氣體)如:壓縮空氣、氮氣等。有毒氣體(毒性指標同第六類)如:一氧化氮、氯氣、氨等。第11頁/共41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的特性可壓縮性壓力增大,體積縮小。臨界溫度高于常溫的氣體:氯氣、氨氣、二氧化硫;臨界溫度低于常溫的氣體:氫氣、氧氣、一氧化碳等。膨脹性氣體受高溫后,分子熱運動加劇,體積增大。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氫氣、甲烷、天然氣)毒性、窒息性和腐蝕性(溴化氫、氮氣、惰性氣體、氯化氫)

第12頁/共41頁易燃液體

指易燃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險性已列入其他類別的液體。閉杯閃點等于或低于61C°。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閃點分為以下三項:低閃點液體閃點<-18C°

如乙醚(閃點為-45C°)乙醛(閃點為-38C°)等;中閃點液體-18<=閃點<23C°

如:苯(閃點為-11C°)乙醇(閃點為12C°)等;高閃點液體23C°<=閃點<=61C°

如:丁醇(閃點為35C°)氯苯(閃點為28C°)等。第13頁/共41頁易燃液體的特性易揮發性易流動擴散性受熱膨脹性帶電性(汽油、苯、甲苯、液態烷烴等)毒害性(1-氯-1,1,3-丁二烯、2-氯丙烯、3-氯丙烯、丙烯醛)第14頁/共41頁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本類物品易于引起和促進火災,按其燃燒特性分為以下三項:1.易燃固體: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如:紅磷、硫磺等;2.自燃物品: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于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鋁等;3.遇濕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爆炸。如:鈉、鉀等。第15頁/共41頁易燃固體的特性易燃性(紅磷、硫磺、萘、安全火柴;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可分散性與可氧化性(硅粉、錳粉、鈦粉等)熱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聯苯等)自燃物品的特性極易氧化(黃磷、硫化亞鐵、硫化鈉、烷基鋁、油棉紗等)易分解(硝化纖維片基、種子餅等)遇濕易燃物品的特性遇濕易燃性(金屬鈉、金屬鉀、鋁粉、金屬氫化物、碳化鈣、磷化鋅等)第16頁/共41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本類物品具有強氧化性,易引起燃燒、爆炸。本類物品按其組成分為以下二項:1.氧化劑指處于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氣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無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為敏感,如:過氧化鈉、高錳酸鉀等;2.有機過氧化物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鍵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如: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甲乙酮等。第17頁/共41頁氧化劑的特性強氧化性(高氯酸鹽、高錳酸鹽、硝酸鹽等)與易燃、可燃物混合,極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藥、氯酸鉀與硫磺)助燃性在火場中增大火勢易分解受熱、撞擊、摩擦、震動極易分解(如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二叔丁醇、過氧化甲乙酮等)第18頁/共41頁有毒品系指進入肌體后,累計達一定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體指標:經口:LD50<=500mg/kg(固體)

LD50<=2000mg/kg(液體)經皮(24h接觸):LD50<=1000mg/kg

吸入:LC50<=10mg/L(粉塵、煙霧)該類也可被分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項(GB6944),有毒品如:氰化鈉、氰化鉀、砷酸鹽、農藥、酚類、氯化鋇、硫酸二甲酯等。

GB13690將有毒品根據毒性高低分為:劇毒品、有毒品、有害品。第19頁/共41頁有毒品分三級:劇毒品經口:LD50<=5mg/kg

經皮:LD50<=40mg/kg

粉塵、煙霧或蒸氣吸入1小時:LC50<=0.5mg/L有毒品經口:5mg/kg<LD50<=50mg/kg

經皮:40mg/kg<LD50<=200mg/kg

粉塵、煙霧或蒸氣吸入1小時:0.5mg/L<LC50<=2mg/L有害品固體經口:50mg/kg<LD50<=500mg/kg

液體經口:50mg/kg<LD50<=2000mg/kg

經皮:200mg/kg<LD50<=1000mg/kg

粉塵、煙霧或蒸氣吸入1小時:2mg/L<LC50<=10mg/L第20頁/共41頁危險特性1.有毒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也越大。2.毒物在空氣中的濃度與揮發度有直接的關系,在一定時間內毒物的揮發性越大,空氣中毒物濃度就越高,危險性也越大。3.固體毒物的顆粒越小,越易吸入人體,也易被吸收,越易引起中毒。4.某些毒物對人體不同器官有選擇性和蓄積性的損害。毒物毒性大小與其化學結構或組成有關。第21頁/共41頁劇毒化學品倉庫管理人員必須做到“四無一保”和嚴格遵守“五雙”制度:“四無一保”即無被盜、無事故、無丟失、無違章、保安全。“五雙”制度即:雙人收發、雙人使用、雙人運輸、雙人雙鎖、雙本帳。(其他購買、儲存、使用、運輸等管理規定,堅持規范化管理、嚴禁混存、混運。)第22頁/共41頁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細分為一級放射性物品、二級放射性物品和三級放射性物品。如金屬鈾、六氟化鈾、金屬釷等。第23頁/共41頁腐蝕品

腐蝕品是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并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C°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率超過6.25mm/年的固體或液體。該類按化學性質分為三項:酸性腐蝕品如:硫酸、硝酸、鹽酸等;堿性腐蝕品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乙醇鈉等;其它腐蝕品如:亞氯酸鈉溶液、氯化銅、氯化鋅等。第24頁/共41頁腐蝕品的特性強烈的腐蝕性(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氧化性:如濃硫酸、硝酸、氯磺酸等都是氧化性很強的物質,與還原劑接觸易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量。遇水發熱性:多種腐蝕物質遇水會放出大量的熱,造成液體四處飛濺、灼傷人體。毒害性:許多腐蝕物質不僅本身毒性大,而且易于揮發出有毒蒸氣,如SO3、HF等。腐蝕物質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進入肺部、食道等會引起表皮細胞組織發生破壞作用而造成灼傷。灼傷后常引起炎癥,甚至造成死亡。固體腐蝕物質燃燒性:有些腐蝕品不僅本身可燃。而且能揮發出易燃蒸氣。第25頁/共41頁3.3混合物危險性分類混合物危險性分類毒性大小?1/(LD50)mix= Σ(p/LD50

)i

LD50、LC50

估算數據1/(

LC50)mix=Σ(x/LC50)i混合物是否具有燃燒試驗根據GB13690-92、GB6944

爆炸危險性?分類標準確定危險性類別通過燃燒爆炸危險性試驗取得數據

n:危害組分總數x:第i種有害組分的摩爾分數

p:組分的重量百分數第26頁/共41頁混合物危險性分類急性毒性計算舉例

蒸氣吸入急性毒性已知NO、NO2的LD50(4小時,大鼠吸入)分別為1068mg/m3和126mg/m3,若NO中含10%(體積比)的NO2,求該混合物的LC50。解:

1/(LC50)mix=90/100*1/1068+10/100*1/126=1.636*10-3

LC50=611.2mg/kg

經口急性毒性已知4-甲酚、2-甲酚的LD50(大鼠經口)分別為207mg/kg和121mg/kg,若4-甲酚中含5%的2-甲酚,求該混合物的LD50。解:

1/(LD50)mix=95/100*1/207+5/100*1/121=5.003*10-3

LD50=199.9mg/kg第27頁/共41頁3.4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管理一.《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5條)第七條登記中心應履行下列職責:(五)組織對新化學品進行危險性評估,對未分類的化學品統一進行危險性分類。第十三條登記單位應在《危險化學品名錄》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辦理危險化學品登記手續。對危險性不明的化學品,生產單位應在本辦法實施之日起1年內,委托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專業技術機構對其危險性進行鑒別和評估,持鑒別和評估報告辦理登記手續。第28頁/共41頁3.4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管理一.《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5條)對新化學品,生產單位應在新化學品投產前1年內,委托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專業技術機構對其危險性進行鑒別和評估,持鑒別和評估報告辦理登記手續。第十四條生產單位應登記的內容為:(四)新化學品和危險性不明化學品的危險性鑒別和評估報告。第29頁/共41頁一.《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5條)第十七條生產單位辦理登記時,應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登記辦公室報送以下主要材料:(三)危險性不明化學品或新化學品的危險性鑒別、分類和評估報告各3份。第十九條登記單位履行下列義務:(三)對本單位生產的危險性不明化學品或新化學品進行危險性鑒別、分類和評估。第30頁/共41頁二、《170號國際公約》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3條)第六條分類制度1.應由主管當局,或經主管當局批準或認可的機構,根據國家或國際標準,建立適當的制度和專門標準,對所有化學品按其固有的安全和衛生方面的危險特性,進行評價分類,以確定該化學品是否為危險品。2.包括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品的混合物,危害特性根據其組分的固有危險來確定。3.有關運輸問題,分類制度和標準應考慮聯合國關于危險品運輸的建議書。4.分類制度及其實施應逐步推廣。第31頁/共41頁二、《170號國際公約》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3條)

第九條供貨人的責任1.化學品供貨人,無論是制造商,進口商或批發商,均應保證:(a)根據第六條或下列第三款,對生產和經銷的化學品在充分了解其特性并對現有資料進行查詢的基礎上,進行危險性分類和危險性評估;(b)根據第七條第1款對生產和經銷的化學品進行標識以表明其特性;(c)根據第七條第2款對生產和經銷的化學品加貼標簽;第32頁/共41頁二、《170號國際公約》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3條)(d)根據第八條第3款為生產和經銷的危險化學品編制安全技術說明書(CSDS),并提供給用戶。2.危險化學品的供貨人應保證,一旦有了新的安全衛生資料,應根據國家法規和標準修訂化學品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CSDS),并及時提供給用戶。3.提供還未分類(根據第六條)的化學品的供貨人,應查詢現有資料,依據其特性對該化學品識別、評價,以確定是否為危險化學品。第33頁/共41頁二、《170號國際公約》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3條)第十條識別

3.雇主應保證所使用的化學品都是根據第六條進行了分類、或根據第九條第3款進行了鑒別和評價、根據第七條的要求加貼了標簽或作了標識的化學品,同時在使用之前,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4.雇主應參照化學品安全說明書(CSDS),對作業場所中使用危險化學品編制一個使用須知,以供有關的工人和代表隨時查閱。第34頁/共41頁三.《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對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的有關規定(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