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7單元教學設計舉例“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和區別”教學設計1.探究一詞多義古詩文中的多義詞非常普遍,在積累基礎上,梳理這些詞話的多個零散義項之間的關聯,提高對詞義的準確理解能力。學習情境:學生按照課本范例,分組展示梳理歸納的一詞多義現象。從古到今,詞義不是一成不變的。詞義的演變不是突然變異,而是慢慢引申發展的,且有自己的演變規律。對于詞義發展變化的現象,以前古詩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會做歸納梳理,如對古文中一詞多義的梳理、古今異義詞的梳理等。組織學生按照課本范例分組展示自己梳理歸納的一詞多義。[范例]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絕:橫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陶淵明《桃花源記》)絕:僻遠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吳均《與朱元思書》)絕:獨一無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絕:阻斷,隔絕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春望》)絕:極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張岱《湖心亭看雪》)絕:斷絕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信:誠信,守信愿陛下親之信之(諸葛亮《出師表》)信:信任,相信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信:確實,的確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白居易《琵琶行》)信:任憑,隨意[學生活動示例]暴兇惡殘酷的伐無道,誅暴秦(司馬遷《陳涉世家》)急驟,猛烈豈能為暴漲攜之去(紀昀《河中石獸》)突然屠暴起(蒲松齡《狼》)同“曝”,曬干雖有槁暴(《荀子·勸學》)通通到,到達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范仲淹《岳陽樓記》)通行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暢達,順暢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通曉,懂得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韓愈《馬說》)全面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韓愈《師說》)學生梳理出來的一詞多義實例會很豐富,但也會有交叉有重復,老師的點評和組織很重要,應鼓勵學生自主積累梳理,更應鼓勵學生利用多媒介的技術來輔助搜集,提高文言知識積累梳理的效率。活動1:引導學生閱讀本單元“學習資源”中的《語言的演變》一文,梳理“資料選編(2)”中詞義引申的示例,梳理一個詞語中多個義項之間的關系。然后從課文歸納的示例中,選擇若干個一詞多義,討論詞語本義引申出其他義項的現象。活動2:在對單元學習資源梳理的基礎上,根據課本范例,組織學生從所學過的古詩文中分組進行梳理,并討論,探究詞義通過本義引申發展有哪些規律。[學生活動示例](1)兵本義指武器例: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引申為拿武器的人,就是士兵例:一老河兵聞之(紀昀《河中石獸》)也引申為很多戰士,就是軍隊例: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也引申為軍隊交戰,就是戰爭例: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2)亡本義指逃跑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引申為失去例:亡羊補牢再引申為死亡、滅亡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3)書本義是寫例: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引申為裝訂成冊的著作例:無從致書以觀(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也引申為用以陳述對政事的見解的文體例: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鄒忌諷齊王納諫》)也引申為書信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4)聞本義是聽見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桃花源記》)引申為聽說、知道例: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陶淵明《桃花源記》)由聽說、知道引申為接受例: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由聽說引申為傳布例:能謗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特指向君主報告例:聞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又由聽說引申為有名、著稱例: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5)名本義是名字例: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引申為取名例: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也引申為名聲例:死即舉大名耳(司馬遷《陳涉世家》)由名聲引申為出名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通過這樣的討論探究,學生對于詞語多個義項之間的關系會有很多認識,比如詞義的包容關系,詞義的分化,在特定語境下引申等詞義演變發展的規律,就更容易準確理解詞語在特定語境下的準確詞義。活動3:組織學生梳理文言試題中的相關語段,探究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如何根據這些規律去準確辨析詞義。[學生活動示例](1)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詩之善,則稱之不置。(王引之《汪容甫先生行狀》)[明確]句子中的“置”本義是放、擺、擱,引申為“設置”還有“購買”的意思。但是在這里都不太貼切,所以從本義引申,根據語境推斷應該是“放棄”之意。(2)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宋史·曾公亮傳》)[明確]句子中的“虔”字本義是恭敬,這里應該指恭敬地對待;“處”的本義是居住的地方,引申為存在、置身等。“之”指代前文必使人主親臨這件事,所在“處”在這里引申為處理、對待的意思,聯系起來可翻譯成:“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有前面學習任務的梳理活動作鋪墊,學生在閱讀課內外文言文的過程中,就能培養學生準確理解詞義的語境意識,以及隨時進行詞語積累梳理的良好語言習慣。組織學生以語言札記的方式記錄自己探究總結出的詞義引申規律,在班級進行交流;也可以選擇一些具體的語言情境進行拓展訓練。2.把握古今詞義的異同詞義的發展演變造成了一詞多義的現象,梳理古今詞義發展演變的幾種常見現象,有助于在閱讀中準確理解詞義。學習情境:組織學生閱讀“學習資源”,梳理詞義發展演變的幾種常見現象。在此基礎上,討論單元學習活動范例中的詞語古今意義有什么不同,再根據學習資源中《語言的演變》一文提供的語言知識,梳理這些詞義演變屬于哪一類。[學生活動示例]菜:古代稱呼可作菜食的草本植物總稱;現在包括能作副食品的植物,還包括經過烹調可以下飯下酒的蛋品、魚、肉等。河:古代專指黃河;現指天然或者人工的水道。瓦:古代指用土燒成的器物;現在指所有鋪屋頂用的建筑材料。臭:古代指氣味;現專指難聞氣味。禽:古代指獸的總名,還是“擒”的本字;現在多指鳥類。走:古代指跑,疾行;現在指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的動作。去:古代指離開;現在指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走狗:古代本指獵狗;現在多比喻受人豢養而幫助作惡的人,諂媚的人或阿諛奉承的人。舅姑:古代指公婆;現在舅指母親的兄弟,姑指父親的姐妹。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現在多指結婚后的男子。鉤心斗角:古代指宮室建筑結構的精巧工致;現多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閉門造車:古代指按照統一規格,即使關起門來制造車輛,使用起來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合;現在比喻脫離實際,只憑主觀辦事。粉墨登場:古代指化裝上臺演戲;現在多借指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道貌岸然:古代形容外貌嚴肅正經;現在多形容外貌嚴肅正經,實際上內心險惡,含貶義。有“學習資源”的幫助,學生不難梳理出其中詞義演變常見的幾種現象,比如詞義擴大、詞義縮小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進行下面幾組學習任務。活動1:組織學生根據梳理出的詞義演變規律,對自己積累的文言詞語重新進行分類梳理,在班級交流展示。[學生活動示例](1)詞義范圍的擴大:閉:本來專指用門閂插門,如“故外戶而不閉”(《大道之行也》)。后來泛指各種閉合的動作或狀態,如“閉眼”“閉嘴”等。騎:本來專指騎馬。后來泛指跨坐,對象不限于馬,如“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睡:本來專指坐著打瞌睡。《說文·目部》:“睡,坐寐也。”《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見商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秦孝公大概對商鞅說的那一套不感興趣,所以總是打瞌睡,如果理解成秦孝公時時躺下來睡大覺,從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歐陽修《秋聲賦》中“童子莫對,垂頭而睡”的“睡”也是坐著打瞌睡的意思。后來的“睡”詞義擴大了,不僅指打瞌睡,躺著或者其他方式的睡覺都可以稱“睡”。如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詞義范圍的縮小:宮:本來是房屋的通稱,如“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秦漢以后專指帝王居所。金:本來是各類金屬(及其制品)的通稱,如“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現在專指金子、黃金。(3)詞義發生轉移湯:本義是熱水,如“媵人持湯沃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現在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或烹調后汁兒特別多的副食。飯:本義是吃飯,如“飯疏食,飲水”(《論語·述而》),又如“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現在是名詞,指煮熟的谷類食品,也特指大米飯,也指每天定時吃的食物(如“早飯”“晚飯”等)。厭:本義是滿足,如“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短歌行》)。現在多指厭惡。顏色:本義是面容、面色,如“暮去朝來顏色故”(白居易《琵琶行》)。現在多指色彩。(4)詞義的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卑鄙:本指身份低微、見識短淺,為中性詞,如“先帝不以臣卑部”(諸葛亮《出師表》)。現在多指(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為貶義詞。爪牙:本指動物的尖爪利牙,為中性詞,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后引申為勇士、武臣,或形容勇武,為褒義詞。現在多指黨羽、幫兇,為貶義詞。3.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學習情境:組織學生根據教材范例,討論古今詞語同形義不同的語言現象。今齊地方千里(地,土地;方,方圓。)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痛,痛心;恨,遺憾。)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不要;論,說。)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因,于是;為,寫。)古代單音節詞居多,現代以雙音詞為主,導致出現這種特殊的古今異義現象,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碰到此類詞語,容易以今律古而望文生義。現代常用的成語,有時也會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完成下面幾組學習任務。活動1:組織學生搜集日常語言生活中因望文生義而引起誤用的成語,進行交流展示,探究成語誤用的常見原因。[學生活動示例]現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局長。在語文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逐漸改正了文不加點的毛病。時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來詞時,追求時髦,嘩眾取寵,令人費解。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稱,只能讓人貽笑大方。學生通過梳理自己學習過程中運用成語的范例,就很容易發現成語使用中望文生義的錯誤,提高準確辨析成語的能力。活動2:組織學生梳理一些具體的語言情境(課文中的或課外的),討論如何準確運用成語。[學生活動示例1]中國園林集中了建筑、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的精華,在世界造園藝術中__________(別出心裁/獨樹一幟)。中國園林在造園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設計,這樣不但節約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園學上稱為“__________(因地制宜/師法自然)”。園林以山水為主體,水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岡峻嶺之別。園林四周有墻垣,景物藏之于內。大園中往往還包有小園,如頤和園的諧趣園、北海的靜心齋等。這些小園是園中精華所在,宜靜觀盤桓。園林多運用對比和襯托等手法,使景物曲折多變。頤和園前山為華麗的建筑群,后山卻是蒼翠的自然景物,兩者給人不同的感覺,卻__________(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北海團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參差散植,疏密有致,布置得妥帖宜人,松柏的姿態與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稱,掩映成趣,蒼翠虬枝與紅墻碧瓦構成一幅極好的畫面。不同的季節,園林呈現不同的風光。北宋畫家郭熙說:“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造園者多少參用了這些畫理。[學生活動示例2]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大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北京九中高二4月月考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財務管理與稅收政策測試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早教活動教案設計與實施流程
- 志愿消防隊員的消防培訓
- TIA病情觀察及護理
- 2025年審計師從業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收集
- 2025年家庭經濟咨詢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觀音堂初級中學2025年英語八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學2025年七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網絡行為分析-第1篇-洞察及研究
- 修理工安全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職業資格考試2025年試題及答案
- 園林綠化工高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社會招聘16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析集合
- 2025年一年級語文1-8單元期末考試復習基礎知識點默寫清單(有答案)
- 2025年重癥醫學科ICU護理質量控制計劃
- 校園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泥漿消納協議書
- 機場口語面試題及答案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智能交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