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07 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_第1頁
中考地理07 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_第2頁
中考地理07 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_第3頁
中考地理07 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_第4頁
中考地理07 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共16頁■2000■2000(1)圖中4O0N線穿越亞洲和,穿過的地形類型以為主,東西跨經度約180。,自然環境差異顯著,下圖是沿線部分地區自西向東夏季的典型景觀照片,造成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塔里木茁地內黑古高原華:!浮像(2)4OoN沿線西部沿海地區是世界上無花果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下圖中最適宜種植無花果的氣候類型也(填字母),該氣候類型的氣候特征氣溫/宅降水世/毫米氣溫/遲陳水雖/壹氷弋溫嚴C降zKttr毫米軸亠20-1040020010047200-氣溫/宅降水世/毫米氣溫/遲陳水雖/壹氷弋溫嚴C降zKttr毫米軸亠20-1040020010047200-100-桑科分帝習性無建果初\熱帯和蠱帶地區喜址,不耐寒、嘛十早.平降術城400一盹環并抑制色素筑淀(3)阿拉爾農墾區位于(地形區)東側,海拔高度的范圍為,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補給而成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綠洲,也是我國最大的長絨棉(喜光熱)生產基地。阿拉爾農墾區種植長絨棉的有利自然條件(選擇填空)①晴天多,光照強②深居內陸,地勢低平③灌溉水源充足④勞動力充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華北平原是重要的冬小麥產區,冬小麥在秋季播種,次年的夏季收獲,春季進入幼苗旺盛生長期,需水量較大。華北平原某地氣象數據夏李秋李13°C23弋代日均彘低乞溫代1代1ST-1弋平均降水量93mTH372mm166mmfilrnm平均鞏述3.4/秒1.5荒/■秒2救/■葫2.8/秒(4)春旱是影響冬小麥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讀表,從氣溫、降水、風速等角度說明該地發生春旱的主要原因。TOC\o"1-5"\h\z(2020?綏化學業考)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中國位于()A.東亞B.西亞C.南亞D.中亞(2020?綏化學業考)亞洲地勢起伏很大,其特點突出表現為()A.東南高,西北低B.中部高,四周低C.西高東低D.南北縱列分布(2020?營口學業考)關于亞洲位置和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亞洲北臨大西洋白令海峽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2020?重慶萬州學業考)亞洲幅員遼闊,國家眾多,下面關于亞洲敘述正確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恒河、長江等大河均自東向西注入大西洋中國、印度是亞洲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日本經濟落后,技術水平低(2020?遼陽學業考)亞洲具有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類型,主要是因為()A.地形復雜多樣B.東西跨經度多C.季風氣候顯著D.南北跨緯度廣(2020?連云港學業考)下圖為甲、乙三角洲位置示意圖,圖12為四種氣候類型統計圖。讀圖回答6-8題。6.甲、乙三角洲所屬氣候類型是()A.①B.②C.6.甲、乙三角洲所屬氣候類型是()A.①B.②C.③D.④甲、乙三角洲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A.小麥B.黃麻A.小麥B.黃麻C.水稻D.油棕影響甲、乙三角洲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洪澇⑤干旱⑥寒潮A.①④B.②③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洪澇⑤干旱⑥寒潮A.①④B.②③C.④⑤D.④⑥(2020?江蘇連云港中考)下圖為甲、乙三角洲位置示意圖,下圖為四種氣候類型統計圖。讀圖完成9-11題。1S10-lift阪兩i題。1S10-lift阪兩i輕>9D.D.④D.油棕甲、乙三角洲所屬氣候類型是()A.①B.②C.③甲、乙三角洲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A.小麥B.黃麻C.水稻影響甲、乙三角洲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洪澇⑤干旱⑥寒潮A.①④B.②③C.④⑤D.④⑥(2020?常德學業考)閱讀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拒仍押*q伍曰a坤族率!<ru癥ra處巾鳶弋於inni口鮎命上&1114口MtQ站①溝帙固甘廝U貳圖中可以看出亞歐大陸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此氣候條件~下的植被主要有森林、和荒漠。圖中阿姆斯特丹年降水量779.5mm,但緯度相近的烏蘭烏德年降水量卻只有258mm,形成兩地降水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北京一月均溫-4.3°C,而新加坡一月均溫卻達25.8°C,兩地一月溫差達到C,造成此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曼谷所在國家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參考答案考點沖關【答案】1.B【解析】1.關于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崎嶇不平;地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四周,除注入太平洋外,還有注入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性分布廣,東部、東南部和南部的季風氣候顯著,故選B。【答案】2.C【解析】2.關于亞洲的說法,亞洲北、東、南三面分別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部與歐洲陸地相連,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故選c。【答案】3.B【解析】3.亞洲地勢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流入海洋,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有印度河、恒河、薩爾溫江等;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大河有黃河、長江、湄公河,故選B。【答案】4.D【解析】4.亞洲地形類型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亞洲的河流從中間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故選D。【答案】5.A【解析】5.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由于亞洲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的西部北緯40°-60°大陸西岸。所以亞洲缺少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故選A。【答案】6.C7.D8.C【解析】6.西亞主要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中亞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兩地降水稀少,人口稀少。北亞緯度高,故其氣溫相對較低,人口稀少。東亞、東南亞、南亞氣候濕潤,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故選C。因為160°E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它穿過亞洲東部,故其主要位于東半球,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故選D。D地區位于阿拉伯半島,主要人種屬于白色人種,民族屬于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故選C。【答案】9.A【解析】9.從圖片得知,金字塔位于非洲,長城位于東亞的中國,大金塔位于東南亞的緬甸。泰姬陵位于南亞的印度,故選A。【答案】10.B11.C【解析】10.從圖中可知,亞洲的經度大致是26°E一170°W,緯度大致是11°S—81°N,緯度范圍廣,經度跨度大;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②④不符題意,故選B。東亞瀕臨太平洋,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季風氣候顯著,糧食有小麥和玉米等,食品多樣;西亞地區,是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征炎熱少雨,大多是阿拉伯人,大多是白色人種;中亞地區,地處內陸,全年降水少,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發展的是灌溉農業;北亞的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干燥,為了防寒保暖.民居墻壁厚。故C符合題意。【答案】12.D【解析】12.關于亞洲地形、河流的說法,亞洲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亞洲河流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亞洲面積大,中部地勢高,是很多大江大河大發源地;圖中甲是位于亞洲東部的太平洋,乙是位于亞洲北部的北冰洋,丙是位于亞洲南部的印度洋,故選D。【答案】13.B【解析】13.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故A錯誤;喜馬拉雅山脈海拔世界最高,故B正確;里海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故C錯誤;中國是世界人口總數最多的國家,印度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二,故D錯誤;依據題意,故選B。【答案】14.(1)歐洲高原(高原、平原/高原、盆地)海陸分布(水分/降水)(2)B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干燥(3)帕米爾高原1000-2000米B(4)春季氣溫回升,降水量較少,風速較大,蒸發量較大,作物生長需水量較大,易發生春旱。【解析】14.(1)讀圖可知,圖中40°N線穿越亞洲和歐洲,沿線穿過的地形類型以高原為主,圖中沿線自西向東距海越來越近,降水越來越多,景觀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分布。(2)根據無花果的生長條件可知,圖中B最適宜種植無花果,該氣候類型具有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特征。(3)讀圖可知,阿拉爾農墾區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側,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間,棉花喜歡光照充足,水源充足的生長環境,故①③符合;故選:B。(4)讀圖分析可知,華北平原春季氣溫回升,降水量較少,風速較大,蒸發量較大,作物生長需水量較大,易發生春旱。直通中考【答案】1.A【解析】1.本題考查亞洲分區。按地理區域,把亞洲劃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及東南亞六個區域,中國位于東亞。【答案】2.B【解析】2.本題考查亞洲地勢。亞洲地勢起伏大,且中部高,四周低。【答案】3.C【解析】3.本題考查亞洲的概況亞洲北臨北冰洋。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答案】4.C【解析】4.本題考查亞洲的人口、地形區、河流和國家。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恒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長江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日本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答案】5.D【解析】5.亞洲地域遼闊,地跨熱、溫、寒三帶帶,氣候復雜多樣。【答案】6.B,7.C8.C【解析】6.由圖可知,甲、乙兩地位于亞洲南部,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種植。黃麻、油棕屬于經濟作物。甲乙兩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容易受到旱災和澇災的影響。【答案】9.B10.C11.C【解析】9.由圖可知,甲、乙兩地位于亞洲南部,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種植。黃麻、油棕屬于經濟作物。甲乙兩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容易受到旱災和澇災的影響。【答案】12.(1)溫帶大陸性氣候草原(2)海陸位置(或距海遠近)30.1緯度差異(緯度高低不同或緯度因素或地球形狀)(3)水稻【解析】12.本題考查亞歐大陸上的氣候、植被、氣候的影響因素、農作物分布等。第(1)題,由圖中可以看出亞歐大陸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降水少,氣候干旱,此氣候條件下的植被主要有森林、草原和荒漠。第(2)題,圖中阿姆斯特丹位于歐洲西部,受到來自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