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1頁
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2頁
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3頁
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4頁
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05月中國礦業大學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16人(江蘇)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I卷一.客觀題庫(共350題)1.假設“如果張楠和林楓不是志愿者,那么楊梅是志愿者”是前提,“林楓是志愿者”為結論。

若要以上結論成立,需要補充的前提是:

A.張楠是志愿者

B.楊梅不是志愿者

C.楊梅和張楠都是志愿者

D.楊梅和張楠都不是志愿者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題干結論所需的前提,其涉及“如果……那么……”這一關聯詞,則可以結合假言命題的推理規則進行解題。題干的前提:張楠和林楓不是志愿者→楊梅是志愿者。題干的結論:林楓是志愿者。

要得出“林楓是志愿者”的結論,需要滿足“楊梅不是志愿者”,則根據“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的推理規則,可以得出“或者張楠是志愿者,或者林楓是志愿者”。

要得出“林楓是志愿者”,也就是要肯定上面的相容選言命題中的一個選言肢,則需要否定另外的選言肢,即需要滿足“張楠不是志愿者”。

對比選項,可知D項是需要補充的前提。其他三項均不能確保題干結論必然成立。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林楓是志愿者。

論據:如果張楠和林楓不是志愿者,那么楊梅是志愿者。可以翻譯為:?張楠且?林楓→楊梅。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不明確項。張楠是志愿者是對論據“且關系”的否定,否定“且關系”一支,不能得到另一支為真,因此不能得到林楓是不是志愿者,不屬于前提。

B項:不明確項。楊梅不是志愿者是對論據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楊梅→張楠或林楓,能得到張楠是志愿者或林楓是志愿者,但是不確定林楓一定是志愿者,不屬于前提。

C項:不明確項。張楠是志愿者是對論據的否前,根據“否前得不出必然結論”,不能得到林楓是志愿者;同時楊梅是志愿者是對論據的肯后,根據“肯后得不出必然結論”,得不出林楓是志愿者,不屬于前提。

D項:建立聯系。楊梅不是志愿者是對論據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張楠或林楓是志愿者,同時張楠不是志愿者,根據“否定肯定式”,否定“或關系”的一支,必然得到另一支,可得林楓一定是志愿者,屬于前提。

因此,選擇D選項。2.自1999年,人類在哥倫比亞西南部發現彩毛腿蜂鳥不久之后,彩毛腿蜂鳥的數量急劇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入極危級別。所以人類的捕殺導致彩毛腿蜂鳥瀕臨滅絕。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能夠對上述結論提出最大的質疑?(

A.由于人類的砍伐,每年平均有適合彩毛腿蜂鳥的棲息地消失掉

B.彩毛腿蜂鳥的翅膀微黑,腳呈粉紅色,非常可愛

C.人類在發現彩毛腿蜂鳥后,向其棲息地引進了其他物種

D.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記載的都是瀕臨滅絕的生物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人類的捕殺導致彩毛腿蜂鳥瀕臨滅絕;

論據:人類在哥倫比亞西南部發現彩毛腿蜂鳥不久后,彩毛腿蜂鳥的數量急劇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入極危級別。

本題論點說的是彩毛腿蜂鳥滅絕的原因,優先考慮因果導致和他因削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討論的是人類的砍伐導致彩毛腿蜂鳥棲息地的消失,會影響彩毛腿蜂鳥的生存,說明不是人類的捕殺導致彩毛腿蜂鳥的瀕臨滅絕,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屬于他因削弱,可以削弱,當選;

B項:該項說的是彩毛腿蜂鳥的外形特點,與其瀕臨滅絕的原因無關,屬于無關項,無法削弱,排除;

C項:該項說的是人類發現彩毛腿蜂鳥后,向其棲息地引進了其他物種,沒有明確說明其他物種對彩毛腿蜂鳥的影響,屬于不明確選項,無法削弱,排除;

D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記載都是瀕臨滅絕的生物,這是已經成立的事實,與彩毛腿蜂鳥瀕臨滅絕的原因無關,屬于無關項,無法削弱,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3.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填入問號內,使其具有一定的規律。(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元素組成相似,優先考慮樣式規律。觀察發現,第一組圖中,前兩個圖形去同存異得到圖三;第二組圖遵循此規律,?處圖形由前兩個圖形去同存異得到,只有C項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C。4.為了降低春運期間的票販子和買票難現象,鐵路部門從2011年開始試點推行火車票實名購買,但是春運買票難現象依然存在,火車票實名制并不能給購買者增加一張火車票,因而推行火車票實名制購買沒太大意義。

下列哪個選項能反駁上述觀點?

A.火車票實名制購買,不增加購票費用

B.火車票實名制購買有利于社會治安

C.每年的春運旅客人數都呈增長的趨勢

D.火車票實名制購買,可以保證車票資源的分配公平,公正,公開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反駁”,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推行火車票實名制購買沒太大意義。

論據:鐵路部門從2011年開始試點推行火車票實名購買,但是春運買票難現象依然存在,火車票實名制并不能給購買者增加一張火車票。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實名制購買不會增加購票費用,與推行實名制是否有意義,是否能解決買票難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實名制購買有利于社會治安,與推行實名制是否有意義,是否能解決買票難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不明確項。該項說的是春運旅客人數都呈增長趨勢,但旅客人數增長是否是因為實名制后都能夠買到火車票引起的并不明確,不具有削弱作用。

D項:增加反向論據。該項指出火車票實名制購買,可以保證車票資源的分配公平,說明推行火車票實名制購買是有意義的,可以解決買票難的問題,質疑了論點,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

5.20世紀90年代,有人________傳統書信將被新興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們驚奇地發現,傳統的紙質書信依然健康發展,與電子通信方式________,在當下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坦言

并駕齊驅

B.預言

并行不悖

C.斷言

相向而行

D.妄言

背道而馳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后文的“將”可知,文段強調是對未來發展情況的一種預測性言論。A項“坦言”指坦率地說,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預言”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測;C項“斷言”指十分肯定地說,均符合文意。D項“妄言”指謊言、謬說,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前文講新興的通訊方式可能取代傳統書信,然后用“然而”轉折,故該空強調的是傳統書信事實上沒有被取代,即二者同時發展。B項“并行不悖”指同時進行,不相沖突,符合文意。C項“相向而行”指迎面行走,面對面地走,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根據文意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表推斷,可首先排除A、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成語含義,選擇與句意最契合的一項。第一空,由“20世紀90年代”“將”可知,應填入一個表推測、預估的詞語。“坦言”指坦率地說,詞義不符合,排除A。“妄言”指隨便地說,亂說。貶義色彩過重,20世紀90年代的預測是依據當時人的判斷,并非隨口亂說,排除D。B項“預言”、C項“斷言”都可表推測,符合文意。

第二空,“并行不悖”指同時實行,并不沖突;“相向而行”一般指兩人面對面地走。根據文段可知,紙質書信與電子通信兩種方式是同時存在的,“并行不悖”更恰當,排除C。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轉折關聯詞“然而”可知前后語義相反,前文提到“傳統書信將被新興的通信方式取代”,可知橫線處表達傳統書信不會被取代,兩者可以同時存在,C項“相向而行”表示面對面的朝對方方向行進,D項“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這兩項均與文段表示的兩者共存的意思不相符,排除。

第一空,根據文段中“將”可知,橫線處表達對于未來事件發表言論,B項“預言”指對未來將發生的事情的預測,填入文段語義合適;A項“坦言”則不能準確表示出是對將來事情的預測,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中學語文試題6.以下關于我國科技史,不正確的是(

)。

A.1965年,我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的是《春秋》

C.我國古代最初采用的計算工具是算籌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是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對日食現象作出的科學解釋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我國科技。

A項正確,結晶牛胰島素是牛的胰島素結晶。我國科學家于1958年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最終在1965年9月17日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B項正確,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確切的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這是世界第一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

C項正確,算籌是中國古代用來記數、列式和進行各種數與式演算的一種工具,又稱為抄籌、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類的自然物,以后逐漸發展成為專門的計算工具。它是我國古代最早采用的計算工具。

D項錯誤,“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出自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靈憲》,這是他對月食做出的科學解釋。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7.下列事件排序比較合理的一項是(

)。

①她走過來問:“你是通過王阿姨的介紹來相親的嗎?”

②她笑著說:“沒人安排相親,我只是找個借口和你搭訕。”

③他一個人坐在咖啡店,一邊看書一邊等著約好的朋友。

④他抬頭打量一下她,正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忙說:“是的。”

⑤他和她戀愛了,結婚那天,他坦白當時自己不是去相親的。

A.①-③-④-⑤-②

B.③-①-④-②-⑤

C.③-①-④-⑤-②

D.①-③-②-④-⑤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時間順序。

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著“一對新婚戀人認識”的過程。邏輯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②和⑤,一個是解釋,一個是應對解釋,故事件⑤在②之前,排除B項、D項。

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選項。

根據第一步得到的結果可以判斷只有A、C項符合,事件①和事件④應該是緊挨著,一問一答,①在④之前,排除A項。

故正確答案為C。8.與“一鳴驚人”這一成語故事有關的歷史人物是(

)。

A.楚懷王

B.齊宣王

C.梁惠王

D.楚莊王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國歷史。

D項正確,楚莊王少年即位,朝政混亂,為了穩定形勢,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實則暗地里辨識忠奸,等待時機。人問之,曰:“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楚莊王選賢任能,在邲之戰中戰勝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故正確答案為D。9.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成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③④,②⑤⑥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題干均由多個圖形組合而成,結構存在共性,優先考慮靜態位置。

第二步,根據規律進行分組。

觀察題干,圖形①②⑤中圓與直線圖形相交;圖形③④⑥中圓與直線圖形相切,分為兩組。

因此,選擇C選項。

10.讀書∶知識

A.鍛煉∶健康

B.戀愛∶伴侶

C.工作∶報酬

D.天賦∶能力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通過“讀書”獲取“知識”,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且“讀書”是動詞,“知識”是抽象的。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通過“鍛煉”獲得“健康”,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且“鍛煉”是動詞,“健康”是抽象的,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戀愛”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伴侶”是具象的名詞,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C項:通過“工作”獲得“報酬”,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但“報酬”是具象的名詞,排除;

D項:“天賦”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11.下列關于顏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多數單色光可以分解為紅、綠、黃三種基色光

B.夏天穿深色衣服覺得熱,是因為深色布料透氣性差

C.紅光的波長大于綠光,因而紅光的穿透性更強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盒廢紙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第二步

在可見光中紅光的頻率比綠光小,波長長,更容易繞過云層等物體發生衍射現象,所以紅光比綠光的穿透性強。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三基色是指紅、綠、藍三色,絕大多數單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紅、綠、藍三種色光,不是紅、綠、黃。A項錯誤。

B項:從物理上講黑色吸收太陽光線,而白色反射太陽光線,夏天穿深色衣服比較吸熱,而不是因為深色布料透氣性差。B項錯誤。

D項:“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不包括廢紙。D項錯誤。

12.桶中裝有一定量的液體,液體體積為桶容量的40%,現向桶中繼續加入16升同一液體后,液體體積為原來的1.5倍,則該桶的容量為(

)升。

A.20

B.40

C.60

D.80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設桶中最初裝有的液體量為x升,根據題意列等式:x+16=1.5x,解得:x=32升。由于液體體積為桶容量的40%,則該桶的容量為升。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

第二步,設液體原來體積為2x升,那么可列方程:2x+16=2x×1.5,解得x=16,你那么液體原來體積為32,桶的容積為32÷40%=80(升)。

因此,選擇D選項。13.死緩是介于無期徒刑與死刑立即執行之間的一種獨立刑種。(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死刑分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和死刑立即執行,是最為嚴厲的主刑。死緩不是一種獨立的刑種,而是死刑的一種執行方式。

故表述錯誤。14.一個團隊研究了從年輕老鼠血液中分離出來的因子CDF11,其已被證實可讓心臟再生。他們發現,該因子還能增強年邁老鼠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進大腦中神經細胞的生長。另一小組則報道稱,年輕血液甚至是無細胞的血漿會增強正在衰老中的老鼠的空間記憶。

根據這段文字,我們可以推測:

A.血液決定了心臟的再生

B.血液或許真能讓人返老還童

C.再生血液與人關系密切

D.因子CDF11具有再生功能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為細節判斷題,將選項和原文對應即可。

A項,“決定”表述太絕對,原文只是說“……,其已被證實可讓心臟再生”,而且“血液”一詞偷換概念,原文說的是“血液中分離出來的因子CDF11”,排除。

B項,血液中的因子CDF11可以讓心臟再生,還能增強年邁老鼠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進大腦中神經細胞的生長。年輕血液甚至使無細胞的血漿會增強正在衰老中的老鼠的空間記憶。故血液或許真能讓人返老還童,B項可以推測出。

C項,“再生血液”、“人”在原文中均未出現,應排除。

D項,不是因子CDF11具有再生功能,而是因子CDF11可讓心臟再生,故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出處】中國科學報《2014,這些科技成就舉世矚目》15.我國民法是調整(

)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A.特定主體

B.一般主體

C.平等主體

D.財產主體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民法總則》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因此,選擇C選項。

①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包括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②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分成營利法人(以取得利潤并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非營利法人(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特別法人第九十六條(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③非法人組織:是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非法人組織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

16.國際經濟大環境如此_____,貿然進行投資選擇,風險不言而喻。巴菲特說過:“錢就如同呼吸一樣,需24小時運作。”在資產價格出現泡沫、政策方向不甚明朗、經濟結構面臨劇烈轉變的時候,都應該讓錢來次_____,以控制風險,靜觀趨勢走向。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撲朔迷離深呼吸

B.形勢險峻急轉彎

C.虛無縹緲穩著陸

D.兇多吉少硬著陸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環境”。C

項“虛無縹緲”形容空虛渺茫,體現出若有若無、比較虛幻之意,如虛無縹緲的傳說,但國際大環境不是虛幻的,而是現實存在的,故搭配不當,排除;D

項“兇多吉少”多指根據某種跡象估計到事態的發展趨勢極為不妙,不能用來形容環境,搭配不當,排除C、D

兩項。

第二空,搭配“錢”,對應前文“錢就如同呼吸一樣”,可知A

項“深呼吸”符合“呼吸”語境,當選。B

項“急轉彎”與“開車”形成對應,與文意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7.下列常見的心理現象與成語對應錯誤的是:

A.暈輪效應——愛屋及烏

B.首因效應——一鼓作氣

C.門檻效應——得寸進尺

D.從眾效應——人云亦云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答此題需要熟悉基本的心理學常識。行測考試中的常識判斷涉及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但都是考綱要求的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重在考查考生的平時積累和廣泛涉獵。常考的心理現象還有鯰魚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刻板效應、破窗效應、投射效應、墨菲定律等。A項對應正確。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是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一旦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B項對應錯誤。首因效應,也稱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為主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一鼓作氣”指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顯然,首因效應和一鼓作氣的意思不對應。

C項對應正確。門檻效應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得寸進尺指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滿足。

D項對應正確。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人云亦云指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形容沒有主見。

故本題選B。18.公路建設項目設計和施工,應當符合依法(

)的要求。

A.保護環境

B.保護文物古跡

C.保護生物多樣性

D.防止水土流失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其他。

根據《公路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應當符合依法保護環境、保護文物古跡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

故正確答案為ABD。19.0,1,1,2,3,6,9,18,(

),63

A.18

B.24

C.36

D.54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多重數列。

第二步,數列有八項,考慮兩兩分組。(0,1)、(1,2)、(3,6)、(9,18)、【(

),63】,組內加和得1、3、9、27、(

)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下一項為27×3=81,則所求項為81-63=18。

因此,選擇A選項。

20.指南針

對于

相當于

對于

計時

A.磁針;農歷

B.沙漏;方位

C.航海;鐘表

D.磁場;星相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磁針”是“指南針”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農歷”是一種歷法,歷法是制定時間順序的法則,和“計時”屬于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指南針”和“沙漏”都是工具,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方位”和“計時”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指南針”可以用于“航海”,“鐘表”可以用于“計時”,二者均是工具與功能之間的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指南針”依靠“磁場”發揮作用,而“星相”和“計時”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21.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眾是人口的大多數。()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因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根本原因是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

故表述錯誤。22.所有工作都是有報酬的,而任何有報酬的工作都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因此,公益勞動不是工作。

如果上述論證的成立,必須以下列哪項為前提?

A.公益勞動不可以用金錢衡量

B.有報酬的工作不是公益勞動

C.公益勞動是沒有報酬的工作

D.一切有報酬的工作都是工作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公益勞動不是工作。

論據:①工作→報酬,②報酬→金錢衡量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建立聯系。①②遞推可得③“工作→金錢衡量”,“?金錢衡量”是對③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工作”,即“公益勞動不是工作”,建立了論據和論點的聯系,具有加強作用。

B項:增加論據。“有報酬的工作不是公益勞動”換位可得“公益勞動不是有報酬工作”,是對①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公益勞動不是工作”,具有加強作用。

C項:增加論據。“公益勞動不是有報酬的工作”是對①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公益勞動不是工作”,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未提到公益勞動,論題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強度比較。

A項的推理將題干的論據和論點串聯起來,而B、C項沒有涉及“金錢衡量”這一論據,故選擇A更合理。

因此,選擇A選項。

23.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

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不同,優先考慮屬性類或數量類。圖2是常考的一筆畫圖形,考慮筆畫數。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律。

所給圖形均為一筆畫圖形,故問號處需延續此規律,填入一個一筆畫圖形,只有A項符合。

因此,選擇A選項。

24.明末科學家宋應星編著的(

),總結了明代農業、手工業技術的成就,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齊民要術》

B.《天工開物》

C.《甘石星經》

D.《永樂大典》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項正確。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A項錯誤。

C項:《甘石星經》是一部天文學專著,甘經、石經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書于戰國時期。《甘石星經》是兩書的合稱,作者為當時的齊國人甘德和魏國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兩書合稱《甘石星經》。C項錯誤。

D項:《永樂大典》編撰于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后命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后皇帝親自撰寫序言并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D項錯誤。

25.最新研究發現,幾千萬年前一支長有罕見怪異特征的哺乳動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ecrolestes。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然而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完全滅絕。這便是“拉扎勒斯效應”的一個典型例子,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

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符的是:

A.Necrolestes是1億多年前某哺乳動物的孑遺

B.一直以來人類對Necrolestes的存在均不知情

C.Necrolestes的實際生活時間出人意料的長久

D.被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可能被“重新發現”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信息的理解與推斷。抓住選項中的觀點,根據文段中對應內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由“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完全滅絕”可知,說法正確。

B項,由“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可知,人類對Necrolestes是有一定認識的,說法錯誤。

C項,由“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可知,說法正確。

D項,Necrolestes是某種被認為滅絕的生物的孑遺,由此可知D項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通讀原文,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D項均對應“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ecrolestes”以及“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完全滅絕”可知,Necrolestes是至少生活在1億年前的哺乳動物并且又被發現,A項、D項說法均符合文意。B項對應“最新研究發現……”“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說明人類對Necrolestes的存在是知情的,B項“均不知情”不符合文意。C項對應最后一句話“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根據文中“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一句可知,人們已經知道該生物的存在,只是認知錯誤。B項表述過于絕對,與原文不符。A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原文可知,Necrolestes是“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的,且“Necrolestes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完全滅絕”,可見這種“某哺乳動物”至少生活于1億多年前,Necrolestes是這種哺乳動物的孑遺;C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這便是‘拉扎勒斯效應’的一個典型例子,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一句可知;D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原文,“某哺乳動物”原本被認定已經完全滅絕,而現在發現Necrolestes是其孑遺且仍舊存活,故被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可能被重新發現。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出處】《罕見史前哺乳動物地下存活4500萬年》26.5b66c

A.d77r8

B.8p99t

C.6ebbf

D.s74qq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給出一串數字和字母混合的字符,可以尋找相同字符的位置關系,明確其排列規律,再和選項對比得出答案。根據題干第三位、第四位是相同數字,可排除A、C、D。故本題選B。27.隋唐時期的三彩陶器,標志著彩釉陶器的橫空出世,同時也開啟了中國陶器與西域的交流。襟懷寬廣的大唐盛世,借鑒了中亞、南亞諸國的金銀器造型及工藝,豐富了中國壺具的型制與裝飾語言。長沙窯的盤口壺、廣口壺,還有更具代表性的執壺等名聲顯赫的中國陶瓷,則通過陸上、海上兩條途徑實現了西至阿拉伯與歐洲、非洲,東到日本、朝鮮及東南亞諸國的商品與文化輸出,并深刻影響了這些國家民眾的生活方式。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A.唐代文化藝術交流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

B.陶器發展的歷程閃現著文化交流的光輝

C.唐代陶器吸收國外工藝并向全世界輸出

D.陶制壺具的輸出影響當地居民生活方式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并列結構,介紹了我國陶器在發展過程中與他國的文化交流,正確答案必須包含“陶器”“交流”這兩個關鍵詞。文段首先指出唐三彩開啟了中國陶器與西域的交流,唐代陶器借鑒了中亞、南亞諸國的金銀器造型及工藝,豐富了中國壺具的型制與裝飾語言。然后介紹了長沙窯的盤口壺、廣口壺等中國陶器,通過陸上、海上兩條途徑對其他國家進行了商品與文化輸出。由此可知,文段論述了中國陶器對他國文化的吸收和文化的輸出,即文化交流。只有B項體現了這種相互的文化交流,當選。

A項脫離“陶器”這一關鍵詞。C項局限于“唐代陶器”,文段說的是“中國陶器”。D項只體現了文化的輸出,沒有體現對他國文化的吸收。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隋唐的三彩陶器開啟了中國陶器與西域的交流,接著闡述大唐盛世在陶器方面與外國交流的情況:一方面借鑒中亞、南亞諸國的金銀器造型及工藝,豐富中國壺具的型制與裝飾語言;一方面通過“長沙窯的盤口壺、廣口壺,還有更具代表性的執壺等名聲顯赫的中國陶瓷”對外進行“商品與文化輸出”,對外國民眾生活方式產生影響。文段結構為“分—分”,文段的關鍵信息有“陶器”“交流”“借鑒”“輸出”,概括起來就是陶器的發展體現了文化交流。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全面概括。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為并列結構,介紹了我國陶瓷在發展過程中與他國的文化交流。首句介紹了隋唐時期的陶器,開啟了中國陶器與西域的交流,后文闡述了長沙陶瓷通過不同方式實現文化輸出。B項準確地概括了文段的主要意思;A項沒有提到“陶器”,偏離文段重點;C項未體現出“文化交流”這層含義,且“唐代”只是文段提及的一個朝代,范圍縮小,“向全世界輸出”表述過于絕對,文段只是提到了幾個國家;D項只體現了陶器輸出帶來的一個影響,不是文段重點。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壺,優雅的歷史弧度》28.

A.2

B.4

C.6

D.8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觀察數陣前兩項可知,,,所以。

故正確答案為D。29.一些太空專家指出,太空站和探測飛船很可能帶回太空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間內可能已經變種變形,如果它們回到地球并逃過被銷毀的命運,肯定會對人類構成威脅。有報道說,和平號太空站就曾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變種真菌,它們若與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的金屬、玻璃和塑膠的細菌混合,足以對人類構成致命的威脅。

對本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地球環境正處于太空變種真菌的威脅之下

B.人類的太空活動可能導致太空微生物傳至地球

C.隨著人類太空活動的增多,太空垃圾已影響人類生活

D.太空變種真菌將是人類最致命的威脅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文段“太空站和探測飛船很可能……如果它們回到球……肯定會對人類構成威脅”,缺少前提條件“如果它們回到地球”,排除A項。B項對應“太空站和探測飛船很可能帶回太空微生物”,符合文意且都為不確定表述,正確。C項“太空垃圾”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D項“將是人類最致命的威脅”對應“足以對人類構成致命的威脅”,加重語氣,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30.價值規律調節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的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可能會伴隨著資源的浪費。(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價值規律知識。

第二步,價值規律調節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因為:(1)商品生產者根據商品價格的變動來調整資源配置,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分別自發進行的,不能恰好地達到供求平衡,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2)價值規律對社會資源配置的調節,是一種事后的調節,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社會資源的浪費。(3)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作用,往往使商品生產者從追逐私人局部利益的短期行為出發,只愿意生產價高利大和見效快的產品,不愿意投資于公用事業、基礎設施、基礎工業等項目,因而不利于社會資源的中長期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優化。

因此,本題正確。

31.小輝想除去衛生間瓷磚上的鐵銹痕跡,在用清水洗滌之前,她從家中選擇了一種最合適的物質對鐵銹進行處理,這種物質是:

A.食鹽水

B.汽油

C.米酒

D.白醋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鐵銹的主要成因是鐵金屬在雜質碳的存在下,與環境中的水分和氧氣反應,鐵金屬便會生銹,即氧化鐵。氧化鐵具有穩定性,溶于鹽酸、稀硫酸生成鐵鹽。家庭中去鐵銹一般最好選擇白醋,原理是白醋中的醋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Fe3+和水。并且有色醋因其含有比白醋更多的色素等食品添加劑,而這些食品添加劑則很有可能在溶液中產生大量離子,根據電化學原理可知:富含離子的溶液能促進鐵制品的吸氧腐蝕,加速鐵制品的氧化(生銹)。

因此,選擇D選項。

32.根據文意,下列選項中,

不是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

A.改善公共衛生

B.接種有效疫苗

C.控制人口數量

D.革新工業飼養方式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第一段“通過公共衛生、疫苗接種和抗菌治療”可知,A項“改善公共衛生”、B項“接種有效疫苗”均為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排除。

根據篇章最后一段“很多病毒學家呼吁……一種新的飼養動物的方法”可知,D項“革新工業飼養方式”為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排除。

C項“控制人口數量”文段未提及,不是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和B項對應文章首段“人類壽命的延長,完全是因為對傳染性疾病的控制——通過公共衛生、疫苗接種和抗菌治療”,由此可知“改善公共衛生”“接種有效疫苗”是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排除A項和B項。D項對應文章最后一段“事實上,很多病毒學家呼吁必須找到一種新的飼養動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擁擠地放置于巨大的工業化農場”,由此可知“革新工業飼養方式”是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排除D項。C項“控制人口數量”無中生有。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章細節內容的判斷。解答本題,首先需要我們快速瀏覽選項,找到本題的出題點——第1段、最后1段,然后通過對照原文與選項得出答案。由文章第1段的“完全是因為對傳染性疾病的控制——通過公共衛生、疫苗接種和抗菌治療”可知,A、B兩項均屬于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C項“控制人口數量”在文中并未提及。由文章最后一段“事實上,很多病毒學家呼吁必須找到一種新的飼養動物的方法,而不是將其放置于如此擁擠的巨大工業化農場”可知,D項屬于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式。故本題選C。33.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監督越來越直接、有力,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動越來越透明,這說明我國公民(

)。

A.管理國家大事的方式越來越直接

B.參與民主決策的形式趨于多樣化

C.參與民主監督的渠道越來越多

D.可以通過政治參與制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管理。

A項錯誤,我國公民并非直接參與國家管理,而是通過各種渠道間接參與政府決策,從而管理國家。

B項錯誤,民主決策是人民當家作主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體現和要求,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保障人民群眾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參與決策。題干中強調的是民主監督,而非民主決策,與題干無關。

C項錯誤,雖然互聯網的出現帶來的網絡監督是一種新的民主監督的渠道,但題干強調的并非網絡監督方式的出現,而是網絡監督的方式越來越有力,故該說法錯誤。

D項正確,政治參與指普通的公民通過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府的決定,和與政府活動相關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為。政治參與手段有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互聯網監督拓寬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公民可以通過政治參與影響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政治生活。

故正確答案為D。34.按照調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將調查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

)是為領導部門了解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而進行的調查。

A.定性調查

B.基礎調查

C.深度調查

D.專項調查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作答。根據題干“領導部門了解……基本情況”“掌握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可知該調查應該屬于基礎調查。A項錯誤。定性調查通常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取得有關定性資料的一種調查方法,比如用來考察消費者的態度、感覺、動機、反應,或者用來了解問題的性質以及發展的方向。

B項正確。基礎調查是為領導部門了解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而進行的調查。

D項錯誤。專項調查是一種統計調查,它是為了某一特定目的,專門組織的一種搜集特定資料的統計調查。其形式主要是問卷調查、電話調查、媒介調查、走訪調查、發表調查、座談等。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調查類型。

第二步,“了解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的調查”是基礎性的調查。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定性調查是指從定性的角度進行的調查。深度調查是在完成了基礎的調查后,進行的深化的調查。專項調查是具有目的性的、專項性的調查。根據題目,了解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的調查是基礎性的調查。

故正確答案為B。35.夾心層是指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即不符合廉租房條件但又沒有錢買經濟適用房的群體,以及沒資格買經濟適用房但又買不起商品房的群體。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最有可能屬于夾心層的是(

)。

A.小胡的母親想買一處躍層房,而老婆卻想買另一處景觀房,小胡夾在中間受氣

B.張教授沒買過房,他認為買房不如租房,租房不如借房

C.小程認為與其將錢拿去買房不如用來創業,因此他雖然創業賺了錢,仍然租房住

D.公司剛招進來的小李、小王和小劉為了節省房租,合住在公司的一間臨時倉庫里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不符合廉租房條件但又沒有錢買經濟適用房的群體”、“沒資格買經濟適用房但又買不起商品房的群體”。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小胡一家是在猶豫買什么樣的房子,具有購房能力,不符合“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張教授只是表達了對于買房的看法,并沒提到他是否具有能力購房,不符合“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小程認為有錢買房不如創業,他有錢仍選擇租房,是具有能力購房但不想買房,不符合“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小李、小王和小劉為了節省房租合住在臨時倉庫,符合“游離在政府保障和市場之外的無能力購房的群體”,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6.下列情形在北宋時期的汴梁不可能發生的是:

A.有來自波斯的商人經商

B.民眾在綢緞莊買彩綢錦帛

C.蹴鞠運動深受民眾歡迎

D.民眾的餐桌上出現了花生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正確,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唐宋時期來華的外商眾多,其中阿拉伯商人最為活躍。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與中國相鄰近的波斯的“胡商”,他們從陸上絲路攜帶著香料和珍寶來到涼州、長安,然后深入到洛陽、成都以及長江流域。

B項正確,北宋時期商業發達,民眾是有可能在綢緞莊購買彩綢錦帛的。

C項正確,“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游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蹴鞠。

D項錯誤,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后,16世紀后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并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故北宋時期民眾的餐桌上不可能出現花生。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37.某公司現有6箱不同的水果,安排三個配送員送到A、B、C三個不同的倉儲點,其中A地1箱,B地2箱,C地3箱,問配送方式有:

A.60種

B.180種

C.360種

D.420種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

第二步,A地1箱,有=6(種)方式,B地2箱,有=10(種)方式,C地3箱有=1(種)方式,三個配送員分別去三個不同的倉儲點,有=6(種)方式,那么一共有6×10×1×6=360(種)方式。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6箱不同的水果由三名配送員分別送到A、B、C三地,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先分6箱水果,從6箱水果中選擇1箱送到A地,從剩余5箱水果中選擇2箱送到B地,剩余3箱送到C地;第二步,將三名配送員安排到A、B、C三地。6箱不同的水果由三名配送員分別送到A、B、C三地,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將6箱不同的水果分到三地,從6箱水果中選擇1箱送到A地,有種;從剩余5箱水果中選擇2箱送到B地,有種;剩余3箱送到C地,有1種。第二步,將三名配送員安排到A、B、C三地,共有種安排方式。

分步用乘法原理,則共有××1×=360種配送方式。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根據分步原理,選擇一個配送員給A地送1箱的情況數為:種;選擇一個剩下的配送員給B地送2箱的情況數為:種;最后剩下的一個配送員將剩下的3箱送給C地,情況數為1種,分步用乘法,則所求情況數為種。

故正確答案為C。38.京滬鐵路線路呈南北走向,是中國鐵路網中南北走向的大動脈之一,其跨越的水系不包括(

)。

A.松花江

B.黃河

C.淮河

D.長江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地理國情。

京滬鐵路縱貫了北京、河北、天津、山東、安徽、江蘇、上海7省市。京滬鐵路連接了京津唐工業基地和滬寧杭工業基地。它途徑的主要地形區有華北平原、山東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跨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不包括松花江。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39.如該企業按方案(1)一次性購買4本書,則可能出現的付款金額數有多少種?

A.4

B.6

C.8

D.10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其他雜題中的策略制定。

第二步,分類討論:

(1)4本甲書:3本原價購買、1本7折購買,即6×3+6×0.7,有1種付款金額;

(2)3本甲書、1本乙書:①3本甲書原價購買,1本乙書7折購買,即6×3+4.5×0.7;②2本甲書、1本乙書原價購買,1本甲書7折購買,即6×2+4.5+6×0.7,有2種付款金額;

(3)2本甲書、2本乙書:①2本甲書、1本乙書原價購買,1本乙書7折購買,即6×2+4.5+4.5×0.7;②1本甲書、2本乙書原價購買,1本甲書7折購買,即6+4.5×2+6×0.7,有2種付款金額;

(4)1本甲書、3本乙書:①1本甲書、2本乙書原價購買,1本乙書7折購買,即6+4.5×2+4.5×0.7;②3本乙書原價購買,1本甲書7折購買,即4.5×3+6×0.7,有2種付款金額;

(5)4本乙書:3本原價購買、1本7折購買,即4.5×3+4.5×0.7,有1種付款金額。

第三步,分類用加法,且每種付款方式金額互不相同,所以共有1+2+2+2+1=8(種)。

因此,選擇C選項。

40.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完后的廢電池應該集中回收處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C.“綠色食品”指顏色為綠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白色粉塵造成的污染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A項正確,用完后的廢電池如果隨意丟棄,會污染土壤和水,所以應該集中回收處理。

B項錯誤,任何物質都是由一定的化學物質構成的,天然果汁中也會含有一定的化學物質。

C項錯誤,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當然,有一些顏色為綠色的食品(如蔬菜類)也是綠色食品。

D項錯誤,“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

故正確答案為A。41.兩工廠各加工480件產品,甲工廠每天比乙工廠多加工4件,完成任務所需時間比乙工廠少10天。設甲工廠每天加工產品x件,則x滿足的方程為:

A.

B.

C.

D.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由甲每天比乙多加工4件可知,乙每天加工(x-4)件。由各加工480個,甲比乙少10天得。

因此,選擇C選項。42.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某市決定自2018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本市所有天然水城實施禁漁。為將該信息廣而告之、并讓廣大市民遵守,該市政府應使用的文種是(

)。

A.通告

B.決定

C.通知

D.意見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正確,通告適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B項錯誤,決定適用于對重要事項做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決定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重在處置,獎功罰過。通常涉及到給予榮譽稱號;給予處分等。

C項錯誤,通知適用于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D項錯誤,意見適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意見的行文具有多樣性。

故正確答案為A。43.下列有關需求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對消費者需求量影響最大的是消費者的偏好

B.奢侈品的需求較富有彈性,而低檔商品的需求較缺乏彈性

C.替代商品的價格越高,數量越少,消費者對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D.互補商品的價格越高,數量越少,消費者購買本商品的數量就越少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錯誤,消費者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需求量,但并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價格。A項說法錯誤。

B項正確,需求彈性是衡量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如果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大,可以說這種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反之,該物品的需求缺乏彈性。根據經驗,必需品傾向于需求缺乏彈性,而奢侈品傾向于需求富有彈性;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彈性。

C項正確,所謂替代品,是指使用價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來滿足人們同一需要的商品,一般來說,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間某一種商品的價格提高,消費者就會把其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減少,反之亦然。

D項正確,互補品,是指使用價值上必須互相補充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商品,比如汽車和汽油、家用電器和電等。在互補商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需求量降低,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隨之降低。

故正確答案為A。44.①凡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便是很好的教科書

②能培育人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素養,凈化人的靈魂,給人以力量、智慧和愉悅

③早在先秦時代就有《詩經》的四言體和《楚辭》的騷體,爾后不斷發展出各種體裁,到五四時期出現自由詩

④我國有“詩國”的美稱,詩歌起源之早,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之精湛,對社會生活影響之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見的

⑤無論是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還是言志詩、愛情詩、哲理詩

⑥詩歌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⑥①⑤②④③

B.④③⑥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⑥③④①⑤②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從選項所給的首句入手不能破題,觀察題干語句,由④和③暗含的時間順序可知,④③相連,排除D;然后從②所缺的主語入手,確定①②相連,排除A、C。首先觀察題干語句,由④“我國有‘詩國’的美稱,詩歌起源之早”和③“早在先秦時代……到五四時期出現……”暗含的時間順序可知,兩句的順序為④③,排除D。然后分析其他語句,分析發現②的“能培育人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素養……”是對①“教科書”的進一步闡釋,故①②應相連,排除A、C。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判斷首句。④指出我國有“詩國”之稱,并說明我國詩歌在多個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⑥指出詩歌在我國文化藝術中的重要地位,難以確定首句。觀察原文信息,⑤中有周遍條件關聯詞“無論”,表示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會產生同樣的結果,與①中的“……便是”邏輯關系一致,⑤①適合捆綁。答案鎖定B選項。

第二步,驗證B項。④③⑥對我國詩歌的影響和歷史淵源進行說明;⑤①指出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詩歌,只要具有人文精神,都是好的教科書;②補充說明作為“很好的教科書”,詩歌帶來的積極作用。全文語義通順連貫。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從選項入手,判斷首句。分析④⑥兩句,④句在論述我國詩歌的情況,⑥句指出詩歌在我國的地位。不好確定首句。觀察可知,⑤句提到“無論”,即可以通過關聯詞捆綁解題。結合選項觀察,⑤句后接①句或者②句,①句出現“凡是······便是”相當于“都”,因此⑤①可以捆綁。鎖定答案為B。

將B項代入驗證,邏輯通順。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充滿人文精神的“詩經”》45.本案中,M縣人民政府為了張某的利益,要求強行將甲公司“收編”到Q公司的行為,從行政訴訟法的角度,最適宜認定為()。

A.超越職權

B.違反法定程序

C.濫用職權

D.適用法律法規錯誤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濫用職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隨意干預和控制他人及法人、組織,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超越職權是指超越權限或權力范圍。可見,本題中M縣人民政府的強行收編行為應屬于濫用職權。所以,C項正確,AB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C。46.最近,一直偏好于“中國制造”的西方消費者也面臨著物美價廉時代的終結。路透社報道,一個美國零售業高管表示,人民幣升值、初級商品價格提高以及中國工人薪資上漲,都提高了中國產品的制造成本。由于中國基礎設施和就業隊伍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所以不會有大批企業撤出中國,而這將導致西方消費者要花更多的錢來購買服裝和電子商品等。

以上文字主要分析的是:

A.西方消費者喜歡中國產品的原因

B.中國產品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

C.中國產品占領國際市場的原因

D.西方消費者必須接受中國產品漲價的原因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總分結構,提出觀點—原因1—原因2。文段主要分析了西方消費者必須接受中國產品漲價的兩個原因:一方面,中國產品的制造成本上漲,導致產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中國基礎設施和就業隊伍已有一定規模,不會有大批企業撤出中國。D項表述符合文段主旨,當選。

A、C兩項在文中沒有提及,屬無中生有,B項只是文段的一部分內容,比較片面。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闡明“一直偏好于‘中國制造’的西方消費者也面臨著物美價廉時代的終結”,第二句分析了原因,最后一句用結論詞“導致”引出“西方消費者要花更多的錢來購買服裝和電子商品等”,重申了第一句話的觀點。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需要綜合首尾句得出文段重點,即西方消費者需要接受中國商品漲價的事實。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D選項。47.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產生的勞動法律事實是(

)。

A.合法行為

B.合法行為與事件

C.事件

D.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理學。

勞動法律事實是勞動法律規范規定的,能夠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勞動法律事實主要包括行為和事件兩種。勞動法律行為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做出的具有法律后果的行為,因此,產生勞動法律關系的勞動法律行為只能是勞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合法行為。

故正確答案為B。48.為什么你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你聽過那么多心理學原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年?新年計劃總是失敗的死穴在哪?________,復雜問題的終極答案往往簡單,我把答案總結為四個字:承諾行動!

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化繁為簡

B.知行合一

C.知易行難

D.大道至簡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說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空格后面緊接著說到復雜的問題往往很簡單。那么空格處應該體現的意思是很多大的道理往往可以很簡單。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化繁為簡”指越是復雜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去化解,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體現不出道理這一層含義,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要合一,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知易行難”指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大道至簡”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49.變道∶超車

A.爬坡∶換檔

B.停車∶緩行

C.提速∶加油

D.剎車∶避險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變道”可能是為了“超車”,二者屬于或然目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換檔”可能是為了“爬坡”,二者屬于或然目的對應,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B項:“停車”與“緩行”是車輛行駛的兩種狀態,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

C項:“加油”可能是為了“提速”,二者屬于或然目的對應,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D項:“剎車”可能是為了“避險”,二者屬于或然目的對應,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50.教育:方法

A.重力:向下

B.公文:格式

C.回聲:悠長

D.太陽:光明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教育與方法之間為偏正結構,教育的方法。可造句示例:用教育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重力與向下非偏正結構,而是主謂結構,重力是向下的,排除;

B項:公文的格式,二詞之間為偏正結構。可造句示例:用公文的格式來寫這篇文章,當選;

C項:回聲是悠長的,二者為主謂結構,排除;

D項:太陽是光明的,二者為主謂結構,或者是屬性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關系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51.甲、乙兩列直達高鐵同時從C、D兩站出發,勻速相向而行,兩車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行駛120千米,相遇后甲車經過96分鐘到達D站,乙車經過150分鐘到達C站。問C、D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A.400

B.450

C.540

D.1080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相遇追及類。

第二步,兩車相遇甲乙兩車所走的時間相等,整個過程中甲、乙速度不變,所以它們的時間比也不變,設相遇時甲、乙走了t分鐘,甲96分鐘走過的路程和乙t分鐘走過的路程相等,則甲乙的速度比=t∶96①,乙150分鐘走過的路程和甲t分鐘走過的路程相等,則甲乙的速度比=150∶t②,根據①②可得t=120分鐘,則甲乙的速度比=5∶4,可設甲的速度為5x,乙的速度為4x,可列方程:(5x-4x)×120=120,解得x=1(千米/分鐘),甲的速度為5千米/分鐘,乙的速度為4千米/分鐘,則C、D兩站相距=(5+4)×120=1080(千米)。

因此,選擇D選項。

相遇距離=(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時間

52.某公司有五個銷售部門,甲、乙、丙、丁、戊,他們的年銷售額之間的關系為:丙沒有丁高,甲沒有乙高,戊高于丁,而乙不如丙高。

請問,哪個部門的年銷售額最高?

A.甲

B.乙

C.丁

D.戊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具有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根據題干已知信息,可將五個銷售部門的年銷售額做如下排列:丙≤丁,甲≤乙,戊>丁,乙≤丙,根據大于的傳遞性得到,甲≤乙≤丙≤丁<戊。故年銷售額最高的是戊。

因此,選擇D選項。

53.歌唱∶藝術(

A.搶劫∶犯罪

B.六小齡童∶孫悟空

C.歷史∶世界史

D.升職∶權力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歌唱是一種藝術形式,二者為對應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搶劫是一種犯罪形式,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六小齡童扮演過孫悟空,二者是演員與角色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世界史是歷史的一種,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升職之后可能擁有權力,二者是一種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54.我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下列屬于以弱勝強戰役的是(

)。

A.邯鄲之戰

B.長平之戰

C.涿鹿之戰

D.官渡之戰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A項錯誤,邯鄲之戰是秦國與魏、趙、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雙方兵力相當,均為六十萬,此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后,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

B項錯誤,長平之戰是秦國軍隊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當時秦軍約六十萬兵力,趙軍約四十五萬,最后以趙軍的失敗告終,故長平之戰是一次以多勝少的戰役。

C項錯誤,涿鹿之戰相傳是中國遠古時代黃帝與炎帝兩部族聯合同蚩尤部族為了爭奪適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爭,雙方兵力相當,最終以炎黃華夏團結的勝利而告終。

D項正確,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

故正確答案為D。55.根據所給圖形的既有規律,選出一個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相同,優先考慮位置類。但黑塊無明顯位置變化規律,考慮數黑塊的個數。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律。

題干所給四幅圖形整體觀察,第一行黑塊之和為7,第二行黑塊之和為7,第三行黑塊之和為6,問號處填入D項之后可使每行黑塊總個數一致,都為8。

因此,選擇D選項。

56.直升機的起飛原理是:

A.垂直起飛

B.短距離滑行

C.長距離滑行

D.垂直與滑行均可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第二步,直升機起飛原理為:直升機發動機驅動旋翼提供升力(和風扇的原理一樣),把直升機舉托在空中,主發動機同時也輸出動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槳,通過調整小螺旋槳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槳產生的不同轉速下的反作用力。通過稱為“傾斜盤”的機構可以改變直升飛機的旋翼的槳葉角,從而實現旋翼周期變距,以此改變旋翼旋轉平面不同位置的升力來實現改變直升機的飛行姿態,再以升力方向變化改變飛行方向。同時,直升機升空后發動機是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轉速下,控制直升機的上升和下降是通過調整旋翼的總距來得到不同的總升力的,因此直升機實現了垂直起飛及降落。所以,直升機的起飛原理是垂直起飛。A項正確,BCD項屬于干擾項,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一般來說,民航飛機和戰斗機都采用滑行起降。飛機多大速度都可以滑行,超過抬輪速度也可以滑行。不過,我國民航一般執行下列政策:(最大滑行速度)直線滑行:30海里每小時,約等于55公里每小時。轉彎及擁擠停機坪:10海里每小時,約等于19公里每小時。

57.專家:軍人

A.冠軍:學生

B.鼓手:鍵盤手

C.社會:自然

D.蔬菜:種植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有的專家是軍人,有的專家不是軍人,有的軍人是專家,有的軍人不是專家,二者為交叉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有的冠軍是學生,有的冠軍不是學生,有的學生是冠軍,有的學生不是冠軍,二者為交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鼓手和鍵盤手都是樂隊成員,二者為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社會和自然屬于不同的范疇,二者不是交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種植蔬菜為動賓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58.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句子是:

A.科普傳播與推廣,應避免力道不足和用力過猛

B.給科研成果恰當的通俗化解讀,有可能也有必要

C.癌癥治療的新發現,都會引來公眾的熱切關注

D.搶得輿論傳播的先機,才能避免真相被“變形”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橫線處所填句子位于該段首句,是對后文內容的總結概括。后文提出觀點,道理可能簡單但發現的過程艱難,接著提出科學研究要向公眾講清楚,最后由反證強調科研成果通俗解讀力度要適當,對應B項。A、C、D三項均沒有提到科研成果解讀這一文段談論的核心話題,與后文銜接不當,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科學傳播別走樣》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意料之外的巨大反響”指上文“……研究成果,經由‘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通俗解讀,被普通人廣泛知曉,反響強烈,如石擊水”,也就是研究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