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對文化擴散的傳播與影響
回顧人類的傳播史,信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歷史性的推動作用,信息技術的革命都會帶來傳播的巨大變革。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聯網成為了全球最大、最流行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它打破了民族、國土、文化、風俗的疆界,使得不同國家的信息、文化、商品等頻繁交流,并呈現逐漸融合的姿態。從而導致了傳播的根本性改變。網絡傳播就是這個現代信息革命的產物,它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知識的組織、傳遞和獲取,給人類的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使用,網絡傳播與傳統傳播相比,更加快捷、方便,提供的文化類型也更加多樣。人們可以足不出戶查看各種資料,豐富自身文化素養,提高學術思想。他能為文化藝術的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同時,為人們展示藝術創造才能提供了新的場所。以往的文化傳播更注重的是書籍、繪畫等實體文化。可是很多文化卻是難以言表,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讓讀者切身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用切身經歷來進行文化的體驗、共享。信息多元化是網絡傳播的優勢之一,在網絡信息中可以使用多種多媒體技術,給讀者帶來感官吸引。促進不同文化形式的發展。一、促進文化共享二、促進文化交流
地域、種族的不同,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產生,文化表現的是一個種族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人們在接收外來文化的同時,會進行思考、比較,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融入本土文化之中。網絡傳播與傳統文化傳播的不同之處在于,人們不單是被動地接收外來文化,而是可以雙向互動的,在接受的同時,也可以向外發送本土文化。同時網絡傳播也有交互性這一特點,這就保證了人們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促使了對外來文化的更好理解,不至于出現將外來文化一棒打死的困局。三、促進文化全球化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緊密,“文化全球化”也便順應而生。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形成,“地球村”已不在是空中樓閣不切實的理想狀態,而是已經切實發生的事情。“全球化”打破了傳統的國土疆界,文化壁壘,讓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也使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對抗更加持久,從而豐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網絡傳播的優勢在于方便快捷,有時效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周期,增加了文化傳播的頻率,縮小了文化差異,使文化更好地融合、交流。
網絡傳播與以往媒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隱蔽性,網絡文化傳播的審核制度并不嚴,只要有人將信息發布到互聯網上,互聯網就擔當起了傳播的媒介,這就導致了互聯網上信息的良莠不齊。虛假信息、色情、暴力等不勝枚舉,人們在接受網絡傳播文化的同時也會接觸到這些糟粕,這會削弱網絡傳播的效果。網絡文化的受眾,不僅是成年人,也有很多的未成年人,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又沒有受到信息保護,所以網絡文化的糟粕會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不良網絡文化的影響
在人們關注網絡的同時,也將人們鎖在了電腦旁,人們會下意識的忽略外面的真實社會。導致一些人沉迷于虛假網絡,引發各種問題。網絡傳播的一切依靠的是互聯網、電腦,在加深網絡虛擬的交往過程的同時,也會忽略顯示社會中人與人交往的默契程度,與人疏遠,導致內心空虛。依據心理學的研究,當人們沒有多少時間也沒有多少興趣從事交往和自發性活動,失去了許多進行社會比較和社會適應的機會時,必然引起直接社會交往的減少,導致社會心理的分離二、外來文化對于本土文化的沖擊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到來,網絡傳播對于文化的交流確實是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便利,但是同時也對本土文化帶來了沖擊。而本土文化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是一個民族的精粹。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融合,而可以說是文化上的侵略。全球化的文化交融首先需要提供的是外在基礎———科學技術,在技術上、經濟上有著豐厚建樹的國家,將本國文化對外發布,影響其他的文化。顯而易見、發達國家地區是傳播的中心,占據著文化傳播的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在傳遞著他們的思想系統,對于本土文化向發達地區的輸送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形勢下對于本土文化的保護刻不容緩。
動畫大片《功夫熊貓》大家應該都有感覺,影片的人物設定,背景設定和故事情節,都無疑在反映著中國的古代社會,有著中華民族的特點,然而誰也不會說這是中國的動畫。因為在影片中人物的語言風格,動作風格等都透漏出濃濃的美國風格。這就是外來民族文化賦予本土化特點的一個文化成功案例。所以本土文化只要有了本民族的獨特特點,即使融入了外來文化,對于本土文化也是有益無害的。
還有電影《阿凡達》,一經上映就在全球熱播。片中美輪美奐的“哈利路亞山”讓人驚嘆,猶如夢中仙境,飄浮在空中的巨石如同海上的冰山在緩慢的移動。它們的邊緣都是陡峭的巖壁,不過巖石上長滿了植物,甚至還有瀑布流下。巨石與巨石有時也會碰撞,產生更多的碎塊……片中夢幻般的“懸浮山”——“哈利路亞山”的實景原型來自于張家界,引起了網友和媒體以及國內各大風景區的廣泛關注。而隨后,張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更名為《阿凡達》“哈利路亞山”。這也可算得上是外來文化侵蝕本土文化的典型案例。淺析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以張家界地區為例
旅游業作為無煙產業,也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朝陽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新的綜合性行業,有帶動其他產業部門發展,改善國民經濟結構的作用,在促進對外開放、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均表現出強大的產業關聯特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我國人們的一種大眾的生活方式。一、促進收入增長
隨著張家界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初步培育了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張家界在山岳型旅游目的地中已躋身國內一流景區之列,成為一個國際知名旅游地,旅游接待人次總體呈持續增長態勢。據數據統計,即使是在遭受百年難遇的冰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的2008年,其游客接待量仍達到1679.1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3.49億元,其中境外游客105.85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2億美元。其年接待人數已經是全國最多的旅游地之一。同時,張家界市接待的游客客源分布的圈層結構越來越廣泛,實現了客源地結構多元化,并成為國內外最具影響的旅游目的地。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在張家界市旅游業的推動下,初步形成了以傳統服務業為主體的旅游體系。隨著國內外大量游客的到來,帶動了旅游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張家界市的旅游接待設施由最初的簡陋、供不應求,開始形成一定規模,并向高檔次、規范化發展。截止2008年,張家界市僅星級飯店就有57家,其中三星級飯店最多,達38家,房間數為3872間,可提供床位7751張。四星級飯店5家,五星級飯店1家,床位數達3190張。2007年,注冊于張家界市專營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的旅行社分別有55家、17家。旅游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但基本上都屬于傳統服務業體系。三、引致基礎產業發展
由于旅游產業的大力發展,對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的要求逐漸加深,基本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發展的配套體系。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高等級公路由少到多;鐵路站場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提升,列車直達大中城市達100多個;航空交通快速發展,荷花機場航線不斷增多,目前累計開通輛航線53條,國際2條,地區2條,國內直達城市達49個,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的需求。此外,圍繞旅游發展,張家界近年來在旅游金融、郵政、通訊、商業、管理、治安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配套體系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四、就業貢獻
旅游業提供就業的機會非常多樣化的旅游業的就業貢獻反映在直接就業貢獻和間接就業貢獻兩個方面。首先分析張家界市的直接就業貢獻,2009年度中,交通運輸存儲業、住宿和餐飲業是旅游就業的主要區域,分別吸收就業人口8720人和23253人,分別占就業總人口的1.2%和3.2%,而狹義的旅游業、文化體育娛樂業、批發零售業對旅游就業的貢獻不是很明顯,分別占總就業人口的0.4%、0.3%、0.2%,由此得到旅游業的直接就業貢獻為38512人,占總就業人口的5.3%。這說明每一百個人中有5個人因為旅游業而獲得工作機會。
其次,研究張家界的間接就業貢獻,旅游產業的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產業的關聯性,旅游業間接就業貢獻可以反映旅游產業的這一特點。計算結果表明,張家界市市2009年旅游業通過各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間接吸納就業29794人,占總就業人口的4.1%。由此可以看出,張家界旅游業對張家界市就業人口的直接貢獻和間接貢獻合計為旅游業對就業的完全貢獻度為9.4%,也就是說,在張家界市內每一百個就業人員中就業9個是因為旅游業的直接或間接影響而參加就業。以上數據意味著,旅游業對于張家界緩解就業壓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張家界地區為例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隨著近年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旅游人數成倍增長給張家界帶來了可觀的旅游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旅游業促進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繁榮的背后也隱藏著危機。一方面由于接待游客需要,另外一方面則是由于當地居民急于摘掉多年貧窮的帽子,從而導致了景區內擴建、亂建旅游設施。黃金周期間旅游者大規模地集中進入旅游區域,不但增加了旅游交通的壓力,而且加速了旅游資源的消耗,惡化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給旅游地區的生態環境及其生態安全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人類活動一旦超容量運載,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一、水體污染程度加重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水體主要來源于金鞭溪。聯合國世界遺產高級顧問曾對金鞭溪水清澈、植被保存完好而驚嘆。可是近些年,由于旅游超負荷運作,金鞭溪水質遭到了嚴重污染。1998年,森林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處以黃牌警告,當地政府部門開始重視污染的嚴重性,組織人員將部分設施拆遷,建造污水處理設施,這才使水體的污染程度有所改善。二、土壤硬度加大,微生物含量降低
基于張家界森林公園特殊的地理環境,游道一般建立在深山峽谷之中,游客所及的視野范圍有限,許多游客觀光時無意識的越出軌道,踐踏土壤。游道附近的植被被踩死,游道外緣土壤硬度變大,土壤容重增加,水分含量降低。游客對土壤的踐踏程度影響范圍主要發生在距游道外緣2m的土壤范圍內。這些板塊不但破壞了景區的美觀,而且導致了土壤硝化作用的增強,增加了水土流失的可能,嚴重時將威脅游道的安全性,給游客的活動造成了諸多安全隱患。三、空氣質量的污染
旅游活動對于公園空氣質量的影響還表現在煙塵的污染方面。人體對各種污染物氣體的忍受有一個最大的濃度閾值。超過此值,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在公園大氣污染日變化中,以游客用餐的高峰期的7時、13時、19時的大氣污染程度最為嚴重。公園內雖有處理設施,但因設施簡單,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超標12倍,達到嚴重污染程度。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公園接待區的大氣質量呈逐漸惡化的趨勢,尤以旅游接待集中的地區污染情況最為嚴重。四、景觀的破壞
為了適應游客需求,經營者和管理者在景區內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新的游道等基礎設施,如游道、索道、服務點、觀景點、旅游交通公路等。這種行為人嚴重破壞了景區原有的自然美和生態美,使得區域內的景觀片段化、破碎化,對游客的觀光活動埋下了許多不安全的隱患。另外,游客攀折花木、隨意在樹木上刻畫,對公園內的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五、動植物習性的改變
在景區中,物種資源豐富,高等植物達3000余種,比整個歐洲還多出一倍以上。有關專家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為“亞熱帶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從相關的評估因子來看,旅游活動影響了植物種子的傳播,許多植物資源種類和數量日趨減少。旅游對草本和灌木的影響程度最大,對喬木影響次之。許多植物改變了原有的光、熱、水分等條件,生物群落結構相應地在發生改變。許多喜陰的植物逐漸消失,被喜陽的植物替代。森林公園被譽為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博物館,有華南虎、靈貓、獼猴、大鯢、水獺、穿山甲等國家級野生動物。旅游開發后,公園內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力學與智能制造工藝重點基礎知識點
- 材料疲勞裂紋擴展數據處理原理重點基礎知識點
- 集合概念的實際應用試題及答案
- 常見火災事故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學知識點梳理與試題及答案匯編
- 低壓室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發展戰略與市場預測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火災撲滅瞬間應急預案(3篇)
- 計算機程序設計入門考試題及答案
- 2025軟考網絡運營管理試題及答案
- 秦漢時期的服裝
- 麥凱66表格(完全版)
- 危險品運輸事故的應急處理
- 少女乙女的戀愛革命全中文攻略
- 生鮮倉庫管理制度
- 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
- 南京醫科大學招聘考試《綜合能力測試》真題及答案
- 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公開課一等獎市賽課獲獎課件
- “財政大腦”系統集成項目需求
- 二次元影像測量儀作業指導書
- GB/T 679-2002化學試劑乙醇(9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