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患者護理研究6000字【論文】》_第1頁
《產后抑郁患者護理研究6000字【論文】》_第2頁
《產后抑郁患者護理研究6000字【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產后抑郁患者心理護理措施研究目錄TOC\o"1-2"\h\u31083摘要 16222前言 2274421起病原因 2171651.1心理因素 2277361.2生理因素 3139651.3遺傳因素 3152641.4其他因素 380652臨床表現 402.1情緒低落 4188982.2食欲下降 4151982.3脾氣暴躁 417652..4失眠多夢 4236132.5其他行為 4110363抑郁發作的分類 4117084治療要點 411094.1自我調節 483374.2親人的支持 5310934.3加強心理疏導 5319824.4藥物治療 5172225護理措施 5195625.1飲食護理 5289665.2藥物護理 511325.3心理護理 5164795.4生活護理 6319086健康教育 6171917小結 623192參考文獻 6摘要關于婦科中較為常見的產后抑郁,是屬于抑郁障礙的一種表現。當產婦在生完寶寶后常會因缺乏安全感而悲傷哭泣,又常會因擔心多慮而膽小害怕。據張英波的的研究指出,以上這些情況的發生極有可能是因為產婦的內分泌系統出現了一定的障礙,而更為嚴重的是,倘若在后期的心理護理干預中采取不當措施的話,產婦還極有可能會出現絕望心理,甚至是導致自殺的慘劇發生[1]。故而筆者認為,就產后抑郁這一問題而言,更多的還是需要產婦的自我調節。隨著如今二胎政策的實施,我國高齡產婦的數量也在不斷上漲,生活的壓力和心理的壓力對于母親這個角色而言使命感越來越大增大,據此,筆者擬通過查閱參考資料以及文獻的方式,以期來探尋出一套關于產婦產后抑郁心理的變化情況,筆者希望通過本次臨床經驗結合參考文獻的方式能盡最大的努力,幫助產后抑郁的患者將其抑郁程度有效的控制或降至最低。關鍵詞:抑郁障礙;自我調節;社會心理壓力;內分泌系統;心理護理前言但凡提起產后抑郁,人們更多的都會覺得是因為整個家庭對產婦的關心不夠,又或者認為產婦估計是在生產后因更加重視孩子故而疑神疑鬼最后造成的產后抑郁。但是經筆者查閱資料后認為其實不然。早在2018年,《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上就曾有一篇關于產后抑郁的報道,該報道的作者張海霞指出,產婦之所以會出現抑郁狀態,很有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內分泌系統在作怪[2]。為了進一步研究該理論,以及該理論背后的護理方式方法,筆者將結合平時課堂所學的知識以及自己在實習期間所吸收的臨床經驗,經總結歸納后再結合部分參考文獻和閱讀資料進行整合,本文旨在探尋出關于產后抑郁的起因、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由于產后抑郁同一般普通人的抑郁癥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且主要表現也是情緒低落和多慮害怕,甚至還會出現自殺的想法或者做法,因此這無論是對于產婦自身,亦或是寶寶,甚至是家庭和社會而言,都是一個十分沉痛的問題。為此,本文期望通過對于該病癥的論述進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針對產后抑郁護理和健康教育的干預措施。1起病原因產后抑郁是產后時期出現的抑郁癥狀,這對女性及其后代甚至家人都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據汪霞一篇關于《產后抑郁患者心理狀態分析》的報道指出,產后抑郁的造成因素是是由遺傳基因、依戀風格、童年欺負性生活經歷和激素水平的而引發所致[3]。其所涉及的腦區和神經網絡,則主要集中在前額葉皮層、扣帶回、杏仁核和海馬等腦區及相應神經網絡。并且,張艷也曾指出,就據此癥狀,我國在未來應探索出一套綜合的預測模型,并借助男性伴侶的對照試驗和基于大腦可塑性特征的干預模式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4]。據此,筆者特整理部分影響因素羅列如下,以期具有一定借鑒價值。1.1心理因素1.1.1自身心理因素產婦生產過程中所受到的疼痛,比如分娩時所遇到的緊張危急情況,產后的疲勞,產后恢復期的恢復階段等,都會產生不適應癥狀。更有甚者,比如說有產婦整天都不洗頭也會因此影響心情,甚至還會開始胡思亂想,比如該產婦會想到自己的老公會不會因為自己不洗頭而嫌棄自己,進而開始拿自己跟假想敵做對比之類。類似以上這樣的幻想案例情況不勝枚舉,本文在此就以2018年沈歡在臺州市黃巖區婦幼保健院做的調查進行深入分析。該調查實驗截選的是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整整一年內該院收治的800例住院分娩、足月、產后6周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并以此調查研究對象產后的抑郁狀況。在這次實驗中,沈歡通過采用產后抑郁表評價并對其產后抑郁狀況相關影響因素加以調查與分析,最后通過調查發現,該院初產婦產后抑郁者為70例占整體比例的8.75%。并且,沈歡還對初產婦產后抑郁影響的單因素逐條進行劃分,具體為文化程度、職業、居住狀況、年齡、意外妊娠、產科并發癥、分娩方式、新生兒性別、產后睡眠狀況、夫妻關系等,其中P<0.05具體統計學意義。而在實驗中,沈歡還借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文化程度、意外妊娠、新生兒性別、分娩方式、產科并發癥皆為初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的高危影響因素。因此,自身心理因素是臨床產科醫生亟需引起重視的關鍵問題,故而唯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預方可促進母嬰健康成長[5]。1.1.2社會心理因素分析完產婦自身的心理因素,筆者認為夫妻關系的好壞,還有婆媳關系的好壞也都會決定產婦的情緒。而一些產婦會因為生了孩子之后就暫時失去工作,或者是被調配了工作,甚至是在調配崗位時失去工作,其生理因素都會由于工作的變化從而感受到社會給予的壓力,甚至出現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心理。筆者在本院實習期間,也看見不少產婦因社會傳統思想“重男輕女”之類的封建思想最終影響到自身的情緒。1.2生理因素1.2.1產后形態變化由于產婦產后的肚子依然是隆起的,剖腹產的暫時不能下床走路,這也會對孕婦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負擔,從而多慮,并且選擇用哭來表達情緒,并陷入一種錯亂或者對自己失去自信的心理及生理變化。1.2.2內分泌系統激素變化據2019年馬依熱·麥麥提亞森的論文指出,雌激素及其受體在產后抑郁(PPD)發展機制中有重要作用[6]。而參與PPD發生的雌激素及雌激素受體相關因素眾多、作用途徑復雜,故而,本文對雌激素及其受體在PPD發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進行論述,據于文倩就《產后抑郁癥患者的影響觀察》中曾著重闡明,雌激素與神經遞質間(主要包括谷氨酸能神經系統、多巴胺、γ-氨基丁酸、5-羥色膠)的交互作用、雌激素a受體、β受體及核受體與PPD發生的關系,以及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性(DNA片段長度、DNA重復序列及單孩苷酸多態性)在PPD發生和發展中都會有所作用[8]。由此筆者得出,內分泌系統的激素變化的確也會導致產婦抑郁心理的產生。1.3遺傳因素至于遺傳因素,則主要是因為精神方面,但凡家庭中有精神病史,也是產后抑郁的重要因素。這也是對產婦在無形中的一種壓力。1.4其他因素正如前文所述,現今我國高齡產婦不在少數,該群體也是產后抑郁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該群體對生產前的顧慮和對生產后的不確定性都會感到緊張焦慮和害怕。而至于孕期的家庭暴力,也是引發產后抑郁的因素之一。習秋霞在通過進行多方對比后認為,在生產后家人對嬰兒的過分關注會讓孕婦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并認為在生產前對她的好都是因為孩子,或者認為生產后自己就失去了價值[9]。2臨床表現由于本文主要論述的是護理干預對于產婦抑郁的影響,故而關于臨床表現,筆者在此簡要介紹一二即可,后文也不再贅述。2.1情緒低落這種情緒低落是持續性的,困倦,胡思亂想,愛哭還多疑,重者甚至有想自殺的想法。這樣的情緒低落不是一天兩天,會因為一些小事感傷。很難調動其積極性。2.2食欲下降也會有不想吃東西的時候,尤其在月子期特別需要營養的時候,很需要得到補充,飯量很小,胃口差。2.3脾氣暴躁容易對人發脾氣因為一些小事。并且會感覺很疲憊甚至會有肋間疼痛發生。這種情緒暴躁一定要多加關注,否則發展成暴力傾向可能會傷及到小孩。2..4失眠多夢有很多產后抑郁的患者會夜間做噩夢,入睡困難。愛早起,早起的患者可能是一天之中心情最為低落的時候。2.5其他行為產后抑郁有時還會有自殺的傾向,甚至做出傷害孩子的行為。3抑郁發作的分類按照畢敏的觀點,可大致將產婦的抑郁發作分類如下:輕性抑郁癥、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復發性抑郁癥、復發性抑郁癥目前為輕抑郁、復發性抑郁癥目前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復發性抑郁癥目前為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10]。由于該論述涉及到大量藥物治療方法,因此筆者在此不做過多展開,后文皆會有所體現。4治療要點4.1自我調節因為大部分的產婦在產后出現抑郁和情緒低落等變化的時候她們是自知的,所以她們主動需求幫助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可是因為體內激素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她們自己有時候也是不受控制狀態。所以說自我調節就變的特別的重要,可通過對產婦的心理調節,對她的心理做出分析和判斷,開導并且指出積極樂觀的心態,通過傾訴她們自己內心也能感應到變化。2019年,趙會云和張美琴在《全科護理》上發表的文獻認為,懷孕和生產過程本身就很漫長。而生產的整個過程產婦的心理變化也是很大,所以要消除心理障礙也要找到根源,從根源處入手,消除心結,平復和穩定她的心情。另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的費力氣和出血也會給孕婦帶來恐懼和害怕的心理,從而使孕婦更加的加重對生產的陰影[11]。4.2親人的支持家里人的關懷至關重要,產后抑郁患者會覺得照顧嬰兒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情,有可能在分娩之前沒有做足撫養小孩的心理準備。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里人的陪伴和理解,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筆者認為,在我們身邊從來都不會有人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在這個時候如果家里人還覺得是無理取鬧的話,就更加引發產婦低落多慮的情緒了。4.3加強心理疏導按照王文靜之前的觀點指出,在心理障礙面前,疏導的作用至關重要。將孕婦不好的情緒和消極的心態轉移或者發泄出來,引導她正確的觀點對待自己的孩子,正確的對待周圍事物[12]。4.4藥物治療前文提到的畢敏曾指出,必要時,是可以采取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來治療的,但用藥一定要遵醫囑處理,不能夠盲目的服用。一般抗抑郁的藥物使用一種藥物6-8周還沒有效果的時候是可以考慮換藥的?;颊叩闹委熢瓌t和方案都是個體化的。5護理措施5.1飲食護理筆者曾在《養生保健指南》中看見過一篇文章,其中談論到要多食用富含鉀離子的食物,比如說香蕉、綠色蔬菜以及堅果類食品,這些食品富含的鉀離子都有助于產婦情緒的穩定[13]。此外,就關于香蕉而言,據夏素梅在《中國保健營養》的文章中記載,香蕉有一種生物堿的物質,可以使人提升信心而且會使人感到振奮[14]。另外,西方有學者論證,多吃維生素C也是抵抗壓力的好辦法。對于有情緒難以進食的產婦,可以選擇她偏愛的食物,不要過于辛辣刺激,給她喝半流食,或者做一些能夠挑起食欲的食物。給予高熱量和蛋白的食物。這個時期的飲食不僅關系到產婦的恢復,還關系到孩子的營養[15]。5.2藥物護理在產后抑郁患者的護理中,藥物護理不是首要選擇,一般在心理治療沒有作用和效果的時候才會選擇用藥,因為藥物本身對產后抑郁的患者有一定的影響,這也會影響到孩子。一般產后抑郁和一般抑郁癥患者用藥要考慮到自身身體條件弱,和嬰兒哺乳的情況。5.3心理護理要理解產婦心理,尋問或者引導她吐露心聲,情緒低落的時候還可以聽聽音樂。鼓勵病人主動訴說內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隱私權。詢問產婦對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實際體驗,鼓勵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頻率和對分娩的感受。與此同時,據楊惠芳一篇文章曾有提及,在了解產婦對嬰兒的態度后,對嬰兒有無混亂、失望或憤怒情緒,可以從產婦的傾訴中了解其作為一個新母親的感受。而對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病人,則應鼓勵病人訴說其異常的感知和思維[16]。除此之外,筆者認為作為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和產婦溝通時也要注意技巧和方法,比如使其訴說出心中所想,能夠讓我們更一步的了解她的內心。還可以幫助她們去建立積極樂觀的人際關系接觸網,要鼓勵病人,不能夠對她們批評或者限制。針對高齡產婦我們應該消除她對孩子的顧慮,和生產后對于孩子的自責或者自卑情緒。5.4生活護理最后一點,在生活上要格外注意睡眠紊亂失眠的癥狀,在睡眠環境上可以選擇光線柔和的房間,有過激行為或者自殺傾向明顯的產婦為了保證安全要有親人陪同在一個房間入睡,避免她自己單獨在一個屋子發生意外事件。在產后恢復期月子餐要吃好,不要因為她沒有食欲就放任她不吃。6健康教育首先家庭應該給產婦營造一種輕松、舒適、溫馨的家庭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更有利于好心情的培養。遠離身邊的負面情緒,如果身體允許或者恢復的好,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產后抑郁是一種非短期的一種狀態,不能急于求成。轉移她的注意力,培養其他愛好,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可愛的孩子身上。提起之前喜歡的活動的興趣,如文娛,適當的體育運動,業余的一些愛好。仔細認真的關注是不是有自殺的想法和意圖,這樣可以很好的預防產后抑郁患者發生意外事件,確保病人的安全。如果她出現了那些突然的明顯的情緒變化,說話做事變的不自然了,這種情況也要重視起來,產后抑郁和其他抑郁癥患者的共同點其實很多,產后抑郁患者也會出現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或減退的現象。我認為都是屬于危險行為的一種征兆。甚至有寫遺書的行為出現。對于之前有工作但是生產之后就要在家里帶小孩的產婦,我們應該轉移她們的注意力,不要讓她進入消極自卑的狀態。讓她們明白這只是一個社會角色的轉換,并不要在心里認為這是社會對她們的一種拋棄。在社會上有很多角色需要扮演,而你需要增加一個媽媽的角色?,F在大多數的產婦在產后都會有一段時間因為心理壓力以及精神壓力的情況,在產后的一段時期,產婦或多或少都會發生抑郁的問題,在這個時期,產婦的家人要更多的陪伴和關心產婦,避免讓產婦做出一些過激的事,因為有些抑郁情緒有可能被刻意掩蓋,那時她們不想被人發現的表現,往往比有自知力想要尋求幫助或改變的患者更危險。7小結產后抑郁現在發生的概率變高,離不開社會對女性角色需求的變化,更離不開家庭環境對一個產婦的影響。通過患者本身對心理障礙的調節,逐漸擺脫情緒低落的狀態是最好的結果,否則發展成不受控制的自責甚至自殺是非常危險的。希望社會能夠更加關注產后抑郁的這種心理障礙,這對每個人、每個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無疑是有益處的。也希望更多人關注心理健康,創造真正有幸福感的生活。參考文獻[1]張英波.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03(006):P.128-128.[2]張海霞.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006(009):115-115.[3]汪霞.產后抑郁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及心理護理[J].現代職業教育,2018(10).[4]張艷,汪小轉,雷莎莉,等.產后抑郁患者再孕期間的心理護理[J].西部中醫藥,2018,31(02):128-130.[5]沈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