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思與修養文氣論是中國古代文章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經過歷代文章家、文論家的積淀蓄聚,使得傳統文氣論的內涵豐富,理論精深。時至當今,它依然是寶貴的思想資源,對寫作活動富有指導作用和啟發意義。一、學寫文章,需要“因性以習才”文氣論指出,對文章作者而言,存在有才與無才的差異,才大與才小的差異,敏捷與遲鈍的差異,以及表達中個性、風格諸多因素的差異。曹丕說的“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引氣不齊,巧拙有素”,劉勰說的“人之稟才,遲速異分”,都說明了寫作主體在氣性上的差別。對氣性差異的討論,不僅具有認識意義,而且具有實踐意義。如果說曹丕的文氣論只說明了天資秉賦的差異的話,那么劉勰的文氣論則進而討論了因材施教的問題。《文心雕龍》討論天資秉賦,為的是因人致宜。在劉勰看來,正因其人“性各異稟”,“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因此要“因性以習才”。這一點,可以看作是文氣論在研討天資秉賦問題上獲得的重大成果。因為,承認天資秉賦的存在固然是重要的,但僅承認它并無實質的意義。實質的意義在于根據天資秉賦的差異而因材施教,因性習才。因材施教,因性習才,就要從天資與后天學習兩方面來看待文章的寫作。一個作者“學有深淺,習有雅鄭”,這不足為怪。問題在于,作者需要“學慎始習”、“因性以練才”、“酌理以富才”。盡量天賦不同,但勤可補拙,“夫學業在勤,功庸弗怠,故有錐股自厲,和熊以苦之”,在掌握學問上,用功是大有必要的。當然,也不能過分地苦學苦思,因為過分的勤苦會傷神害體。劉勰告訴人們:“若夫器分有限,智用無涯,或慚鳧企鶴,瀝辭鐫思:于是精氣內銷,有似尾閭之波;神志外傷,同乎牛山之木。”這里是說,人的才分有一定的限度,而智力的運用卻不受限制,有的人就像不滿于鴨腿之短,而羨慕鶴腿之長,在寫作中一字一字地挖空心思;于是精氣消損于內,有如海水永不停止地外泄;神思損傷于外,像牛山上的草木被砍得精光;最好的做法是“適分胸臆,非牽課才外也”,隨作者個人的心意表達出來,而不是于作者才性之外去強求。特別值得人們注意的是,文氣論還討論了寫作的年齡特征:“凡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志盛者思銳以勝勞,氣衰者慮密以傷神。斯實中人之常資,歲時之大較也?!贝蠓睬嗌倌暾J識不深而志氣旺盛,老年人則認識力強而氣血衰弱;志氣旺盛的人,思考敏銳而經得起勞累;氣血衰弱的人,思考周密卻損傷精神,這是一般人的資質,不同年齡的人的大概情況。這就提醒人們,不只要根據自己的天性、特長來學習和寫作,還要根據年齡特征從事文章的構思和表達。二、氣盛,方可帶來“文勝”傳統文氣論告訴人們,在養氣問題上,首先需要解決“正氣”的培養。就是說,修養才識,完善人格,陶冶精神,涵養情性,是文章寫作的思想前提和心理基礎。正氣的培育就是培根固本,因為只有氣正、氣盛,才能有文思順暢,文脈通貫,文風健爽,文言適宜。從劉勰的“氣盛而辭斷”,到韓愈的“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從李翱的“義深則意遠,意遠則理辯,理辯則氣直,氣直則辭盛,辭盛則文工”,到方孝孺的“氣盛則辭達”,都要求弘發正氣,拓源培本。文勝者,或為充沛的感情,或為激蕩的才思,或為統貫的思緒,或為嚴密的邏輯,形成奔放舒展的文脈走勢。就一般情況而言,作者的情緒在興會淋漓、勢不可遏的狀態下,閉塞、“卡殼”的現象多不發生。即使出現阻礙,也會被強有力的氣勢所沖擊而茅塞頓開。從表面上看,氣勢是一種語言的沖擊力,但這種沖擊力來自人的精神世界,本質是精神氣質通過語言要素表現出來的說服、感染力量,是文章生命力的綜合表現。在“氣正”的基礎上,進而需要解決的是“氣和”的問題?!昂蛯嵣铩笔莻鹘y氣論的重要的思想。達不到“和”,那么“氣”就難以“生”出活力。因此,“和氣”,就是“生發”之氣。充盈、郁勃、有力的“正氣”,需要達到和諧的境界。“調暢其氣”,就是要調適到和諧境界?!昂汀笔且环N整體的圓融、通識和有序,表現為協調的有生命的機體,“正氣”通貫于這個有機的生命體之間。有和諧精神,寫出來的文章也就有可能達到和諧境界。文章的和諧,是多樣性、豐富性乃至對立性協調的結果。文論家講得非常清楚,“異音相從謂之和”,“凡詩之道以和為正”。文章是天地精神的體現,天地精神中存在陰陽二氣的對立與互涵,對立與互涵造成了有機的和諧狀態??梢?,氣勢其實是一種奔涌的文脈,包括嚴謹的思路,充沛的感情,統貫的思路,流暢的語言,和諧的語調,等等。三、陶養文思,需要內養與外閱的互動文氣如此重要,那么如何養氣呢?養氣包括了諸多問題,如德性修養問題,知識貯備問題,見識磨礪問題,藝術風格問題,語言表達問題,格調風骨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可歸結為內養與外閱,或稱之為靜養與動養。所謂內養,指的是養生、養神。養生就生理而言,而養神就心理而言。古人把“氣”概念引入養生理論中。心神空靜即是從心理到生理的調養形式。空靜則氣不亂,氣不亂則血脈順和,血脈順和則元神凝聚。從養生角度出發,虛懷靜處有利于身體健康,因為祛除世事紛爭帶來的浮躁,洗滌私心欲望的種種塵埃,使身體的氣息、血液、溫度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段男牡颀垺分械摹扒搴推湫?,調暢其氣”,就身心兩方面而言。養氣,需要注重大化流行意義上的生命律動,也要注重自覺的心理調整與修養。作者須通過洗雪心神,摒除外物的牽累,使心境澄明,神清氣旺,以曠遠博大的情懷,細致入微的體味,從容自適的感知,在靜穆的觀照中,歸依于生命本體的樸實純真,尋求富有情趣的境界和語言表達。所謂外閱,主要指擴大閱歷,增長見識,了解世事,積累材料。這被古人概括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段男牡颀垺分械摹叭裟松搅指奕?,實文思之奧府”,“將贍才力,務在博見”,便是針對外界的見聞、感悟、實踐而言,可以看是“外閱”的形象注釋。蘇轍論文時兼言內養和外閱。他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說:“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彼J為孟子的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是其“善養吾浩然之氣”的結果;而“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蘇轍在這里將以孟子為代表的道德修養觀與以司馬遷為代表的社會閱歷觀相提并論,打破了一家獨尊的格局,指出除道德修養之外,增廣社會閱歷以開闊胸襟也是養氣的重要途徑。周覽山川,交游豪俊,便可以得江山、時尚之助。內養與外閱從不同的界域增進作者的修養,二者需要有機地協調與互動。這是傳統文氣論重要的理論建樹。四、文氣論在網絡時代的意義現代網絡寫作的世俗性和平民化,演繹出媚俗和濫情傾向,不少文章缺乏人文關懷,缺乏精神向度,顯得氣弱格卑,情靡法疏。面對這種情況,重溫傳統文氣論,不乏現實意義。網絡容量大,易發表,就像擺在馬路邊的公共黑板,誰都可以在上面信筆涂鴉。這樣,不少作者在語言上缺乏推敲打磨,手法上顯得自由隨意。特別是在各種功利性目的驅動下,網絡作者利用電腦處理文本的便捷功能,隨意擴張,快速組合,導致文章缺乏深度,更談不上氣韻。紛繁復雜的信息迅捷流動,使作者趨于浮躁,難以保持寧靜心態和入微感思。寫手們常常是“只求過手,不求通神”,文氣問題已被摒棄。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絡世界中,傳統的虛靜理論已成為遙遠的記憶,悲天憫人的情懷,寧靜致遠的心境,已變為無法與現實對接的夢幻。同時,智能機器的出現使得現代人已部分地退出寫作主體的位置。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已研制出能寫小說的電腦軟件系統,可以寫出短小的作品。這種作品的機械性生產和復制,使以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文學創作喪失了靈魂和氣韻。這樣的寫作活動,不過是板塊式組合,不會有多少活的血肉魂魄。人的生命精神受到沖擊,灌注情感的生氣和靈悟,日漸變成干癟的符號。因其如此,對網絡文章而言,傳統文氣論是治病的良藥。文氣論提倡以寧靜的心靈觀照生命情調,講究調神暢志以求文章富有生氣,強調文傳正道以求達到益人補世的功效。明代人胡承諾《繹志》中說:“世亦有聞見雖博,終身不得益者,好侈之心與欲速之心為之害耳?!边@就否定了求多、求快而無益的文章?!梆B氣”對于任何時代、任何文體的寫作,都有普遍的適應性。文氣論重道德精神和社會價值,重整體修養、全面提高的思路,對于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總經理聘書合同協議
- 商場裝修管理協議書范本
- 商場接手轉讓店鋪合同協議
- 2025簽訂合同注意事項范文
- 歌曲合同協議
- 快遞進村合同協議書范本
- 正規視頻制作合同協議
- 2025煤炭合作開發合同范本
- 商場商鋪出售合同協議
- 商業介紹費合同協議
- 汛期道路運輸培訓課件
-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第3版微課張錢斌課后參考答案
- 民兵組織整頓業務培訓
- 土地整理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 物業公共建筑設施維護保養操作指引
- 硬件研發工程師生涯人物訪談報告
- 網絡傳播法規(自考14339)復習必備題庫(含答案)
- Django 3 Web應用開發實戰(下篇)
- 學會感恩說課課件
- 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考試復習題庫(筆試、面試題)
- 箱涵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