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地網光纜線路建設2006年7月1/15/20231
主要內容一.概述二.光纖種類三.光纜種類四.本地網光纜線路建設五.管道建設1/15/20232一.概述1/15/20233光纖通信是以激光光波作為信號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纖通信具有傳輸頻帶寬、傳輸衰耗小、信號串擾弱、抗電磁干擾等優點。已占據傳輸網的主導地位。1/15/20234二.光纖種類1/15/202351、按照光纖的材料分類
分為石英光纖和全塑光纖。目前通信用光纖絕大多數是石英光纖。全塑光纖制造成本低、損耗大,適用于較短長度的應用,如室內計算機聯網和船舶內的通信等。2、按照傳輸的模式分布分類
光波是一種電磁波。模式實質上是電磁場的一種場結構分布形式。模式不同,其場型結構不同。根據光纖中傳輸模式數量,光纖可分為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多模光纖:在一定的工作波長上,有多個模式在光纖中傳輸。主要用在數據通信局域網(LAN)、接入網的引入光纜和室內軟光纜。
單模光纖:只能傳輸一種模式的光纖。單模光纖只能傳輸基模,不存在模式間時延,帶寬比多模光纖大得多。適用于大容量、長距離通信。1/15/202363、按照光纖剖面折射率分布分類
分為階躍型光纖和漸變型光纖。目前使用的多模光纖為漸變型光纖。單模光纖以階躍型光纖為主。4、按照ITU-T(國際電信聯盟)建議分類分為(1)G.651光纖-漸變型多模光纖。(2)G.652光纖-普通單模光纖或1310nm性能最佳單模光纖,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光纖。
G.652光纖進一步分子類:
1/15/20237(3)G.653光纖-色散位移光纖。將最小色散點從1310nm位移到1550nm,實現1550nm處最小衰減和零色散波長一致。適用于長距離、單信道、高速率系統。在中國電信京九廣干線上有過采用。但由于在1550nm附近的低色散;若采用波分復用系統,造成嚴重的四波混頻效應,干擾嚴重而無法運行。現在工程中基本上不再使用。(4)G.654光纖-1550nm性能最佳單模光纖、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零色散波長在1310nm附近,截止波長驛道了較長波長,在1550nm波長處衰減極小(0.18dB/km)。價格昂貴,主要應用在無中繼的海纜系統中。(5)G.655光纖-非零色散位移光纖。是專門為密集波分復用傳輸系統設計和制造的光纖。
G.655光纖進一步劃分子類:1/15/20238(6)G.656光纖-用于寬帶傳輸的非零色散光纖。適用于DWDM系統S+C+L波段應用的新型光纖,即在
S+C+L波段為非零色散的光纖。
S波段:波長1480-1528nm;C波段:1528-1565nm;L波段:1565-1625nm。1/15/20239三.光纜種類
(一)光纜分類
(二)光纜型號命名
1/15/202310使用環境分類敷設方式分類纜芯結構分類(一)光纜分類1/15/202311按光纖形態分類:光纖帶光纜,光纖束光纜,分離光纖光纜。1/15/202312
工程上對于光纜的分類,一般是根據敷設方式分類,即水底光纜、直埋光纜、管道光纜、架空光纜等。(二)光纜型號命名根據通信行業標準YD/T908-2000,進行光纜的命名。光纜型號由型式和規格兩部分組成。
IⅡⅢⅣⅤ加強構件分類結構特征護套外護層1/15/2023131.型式(1)分類代號
GY-通信用室(野)外光纜,(常用)
GM-通信用移動光纜,
GJ-通信用室(局)內光纜,
GS-通信用設備內光纜,
GH-通信用海底光纜,
GT-通信用特殊光纜。(2)加強構件的代號加強構件只護套以內或嵌入護套中用于增強光纜抗拉力的構件。(無符號)-金屬加強構件,F-非金屬加強構件。1/15/202314(3)纜芯和光纜的派生結構特征的代號光纜結構特征應表示出纜芯的主要類型和光纜的派生結構。當光纜型式有幾個特征需要注明時,可用組合代號表示,其組合代號按下列相應的各代號自上而下的順序排列。
D-光纖帶結構,
(無符號)-光纖松套被覆結構,
J-光纖緊套被覆結構,
(無符號)-層絞結構,
G-骨架槽結構,
X-纜中心管(被覆結構),
T-油膏填充時結構,(常用)
1/15/202315
(無符號)-干式阻水結構,
R-充氣式結構,
C-自承式結構,
B-扁平結構,
Z-阻燃。(常用)(4)護套代號
Y:聚乙烯護套,(常用)
V:聚氯乙稀護套,
U:聚氯乙稀護套
A:鋁-聚乙烯護套(簡稱A護套),(常用)
S:鋼-聚乙烯護套(簡稱S護套),(常用)
W:夾帶平行鋼絲的鋼-聚乙烯護套(簡稱W護套),
L:鋁護套,
G:鋼護套,
Q:鉛護套。1/15/202316(5)外護套代號當有外護層時,它可包括墊層、鎧裝層和外護套的某些部分和全部,其代號用兩組數字表示(墊層不需表示),第一組表示鎧裝層,可以是一位或兩位數字;第二組表示外被層或護套,應是一位數字。1/15/202317代號鎧裝層0無鎧裝層2繞包雙鋼帶3單細圓鋼絲33雙細圓鋼絲4單粗圓鋼絲44雙粗圓鋼絲5皺紋鋼帶鎧裝層代號常用常用常用1/15/202318代號外被層或外套代號1纖維外被2聚氯乙稀套3聚乙烯套4聚乙烯套加覆尼龍套5聚乙烯保護管外被層或外套代號用于直埋防白蟻光纜常用1/15/2023192.規格(1)規格組成的格式光纜的規格是由光纖和導電芯線的有關規格組成。規格組成的格式:I光纖的規格Ⅱ+導電芯線的規格注:由于本地網光纜中無導線,因此導電芯線的規格可以不予考慮。1/15/202320(2)光纖規格的構成光纖的規格由光纖數和光纖類別組成。若同一根光纖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規格(光纖數和類別)的光纖時,中間應用“+”號聯接。
a)光纖數的代號光纖數的代號用光纜中同類別光纖的實際有效數目的數字表示。
b)光纖類別的代號采用光纖產品的分類代號表示,即用大寫A表示多模光纖,大寫B表示單模光纖,在以數字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種類型光纖。1/15/202321單模光纖分類代號名稱材料B1.1非色散位移型二氧化硅B1.2截止波長位移型B2色散位移型B3色散平坦型B4非零色散位移型注:“B1.1”可簡化為“B1”。本地網中常用的24芯管道光纜的命名:GYTA24B1。1/15/202322常用光纜的結構和命名:
纜芯多采用層絞式松套管結構。36芯及其以下芯數的光纜,每根松套管內不多于6根光纖且為偶數;36芯以上芯數的光纜,每根松套管內宜為6、8、12根光纖,且為偶數。北京康寧光纜有限公司只生產中心束管式光纜。
1/15/202323中心束管式光纜(當芯數大于12芯時,光纖束以纏扎的紗線顏色區分)1/15/202324中心束管式光纜PE護套鋼絲光纖束阻水材料松套管1/15/202325由于光纜外護套普遍采用黑色聚乙烯護套,施工過程中的外皮磨損,使得上的標志很難看清;附掛的標志牌容易脫落或丟失。針對上述情況,部分廠家在護套上沿軸向嵌入彩色色條,以區分不同的光纜;在合建的管道中更能體現優點。帶色條護套1/15/202326色條1/15/202327光纖識別為了便于識別,光纖和松套管均采用全色譜。(1)管道光纜(GYTA):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通信用室外光纜。也可用于架空敷設。序號123456789101112顏色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外護套復合鋁帶松套管光纖纖膏中心加強芯包帶纜膏1/15/202328(2)架空光纜(GYTS):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鋼-聚乙烯粘接護套通信用室外光纜。由于GYTS光纜的機械強度較GYTA光纜大,野外架空段落建議采用此種纜型,對于抗槍擊或松鼠啃咬,效果較好。非金屬加強芯架空光纜(GYFTY):非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聚乙烯護套通信用室外光纜。用于受強電影響的段落,如平行與超高壓輸電線路、或平行于電氣化鐵路的桿路。外護套復合鋼帶松套管光纖纖膏中心加強芯包帶纜膏GYFTYGYTS1/15/202329(3)直埋光纜
直埋光纜(GYTA53):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縱包皺紋鋼帶鎧裝、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纜。用于普通直埋段落。
1/15/202330MDPE外護套(2.0mm)松套管(2.0mm)磷化鋼絲(2.1mm)無紡布包帶涂塑鋁帶(0.25mm)纜芯填充油膏涂塑鋼帶(0.25mm)MDPE內護套(1.0mm)直埋光纜:GYTA531/15/202331非金屬加強芯直埋光纜(GYFTA53):非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縱包皺紋鋼帶鎧裝、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纜。用于強電影響段落或雷擊嚴重的段落。
1/15/202332MDPE外護套(2.0mm)松套管(2.0mm)非金屬加強構件無紡布包帶涂塑鋁帶(0.25mm)纜芯填充油膏涂塑鋼帶(0.25mm)MDPE內護套(1.0mm)非金屬加強芯直埋光纜:GYFTA531/15/202333加強型直埋光纜(GYTA33):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單細圓鋼絲鎧裝、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纜,且允許長期張力為4000N、短期張力為10000N。用于坡度在30°以上且距離較長的山坡地段。松套管光纖光纖油膏光纜油膏包帶及扎紗復合鋁帶外護套內護套中心加強芯中護套鎧裝鋼絲1/15/202334(4)水底光纜水底光纜(2t)(GYTA333):金屬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雙細圓鋼絲鎧裝、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纜,且允許長期張力為10000N、短期張力為20000N。用于河床及岸灘穩定、流速不大但河面寬度大于150米的一般河流或季節性河流。水底光纜(4t)(GYTA333):金屬重型加強構件、松套層絞填充式、鋁-聚乙烯粘接護套、雙細圓鋼絲鎧裝、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纜,且允許長期張力為20000N、短期張力為40000N。用于河床及岸灘不太穩定、流速大于3m/s或主要通航河道等的河流。
1/15/202335水底光纜1/15/202336(5)阻燃光纜(GYTZA):同管道光纜結構,但使用阻燃材料代替聚乙烯外護層。聚乙烯護層遇火易燃、滴落會造成火災隱患;阻燃聚氯乙稀護層在火災中易釋放大量黑色、有毒煙氣。現采用的阻燃光纜是無鹵阻燃光纜,遇火不延燃;一般使用在地市級以上局站的進局段落,長度不小于500m。
阻燃外護套復合鋁帶松套管光纖纖膏中心加強芯包帶纜膏1/15/202337(6)防蟻光纜防蟻直埋光纜(GYTA54):同直埋光纜且增加一層尼龍12護層,其厚度應≥0.5mm。防蟻加強型直埋光纜(GYTA34):同直埋加強型光纜且增加一層尼龍12護層,其厚度應≥0.5mm。1/15/202338(7)自承式光纜自承式光纜易扭絞,安裝、加固及預留較難處理,光纜受力時光纖有應變,故暫不推薦。1/15/2023393.光纜的機械強度(1)短期張力光纜中所有光纖在短期張力作用時的延伸率應不大于0.15%,光纖無殘余應變,無殘余附加衰減;光纜應無明顯殘余應變。
光纜允許張力表光纜類型允許張力(N)長期短期管道光纜(GYTA)、非金屬加強芯架空光纜(GYFTY)和阻燃光纜(GYTZA)600每公里光纜重量,但不小于1500架空光纜(GYTS)、直埋光纜(GYTA53)、非金屬直埋光纜(GYFTA53)和防蟻直埋光纜(GYTA54)10003000加強型直埋光纜(GYTA33)和加強型防蟻光纜(GYTA34)400010000水線光纜(2t)(GYTA333)1000020000水線光纜(4t)(GYTA333)20000400001/15/202340
光纜允許側壓力表光纜類型允許側壓力(N/100mm)長期短期管道光纜(GYTA)、非金屬加強芯架空光纜(GYFTY)和阻燃光纜(GYTZA)3001000架空光纜(GYTS)、直埋光纜(GYTA53)、非金屬直埋光纜(GYFTA53)和防蟻直埋光纜(GYTA54)10003000加強型直埋光纜(GYTA33)和加強型防蟻光纜(GYTA34)30005000水線光纜(2t)(GYTA333)30005000水線光纜(4t)(GYTA333)50008000(2)光纜允許側壓力1/15/202341(3)光纜允許的彎曲半徑受力時(敷設中):光纜外徑的20倍(對加強型直埋光纜、水底光纜為25倍),不受力時(敷設后固定):光纜外徑10倍(對加強型直埋光纜、水底光纜為15倍)。1/15/2023424.光纜的標準:1)YD/T901-2001核心網用光纜-層絞式通信用室外光纜,2)YD/T769-2003核心網用光纜-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纜。1/15/202343四.本地網線路建設1/15/202344城區光纜由于市政部門的要求,一般以管道敷設方式為主。野外段落,由于投資、建設工期等條件限制,一般以架空方式敷設為主。架空方式較直埋和管道方式,具有投資小、施工工期短、受水患影響小、便于故障定位和維護搶修、光纜增容方便等優點。但在最低溫度低于-30℃的地區,經常遭受強風暴或沙暴的地段,不宜采用架空方式。1.標準規范(1)本地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YD5137-2005,(2)本地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5138-2005。1/15/2023452.架空光纜路由選定原則(1)將光纜線路的安全、穩定、可靠放在首位,盡量避開環境條件復雜與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地區。(2)架空光纜線路路由宜盡量選取最短捷的直線路徑,減少大的角桿。特別應該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S”彎,以增加桿路的穩固性。相反方向轉角的角桿不得相鄰,中間應有直線桿過渡。“S”彎增加過渡桿過渡桿1/15/202346(3)架空光纜線路路由應盡量沿靠主要公路,并順路取直,以便于施工和維護。(4)架空光纜桿路應避開高壓強電線的危險影響區和雷擊區。(5)架空光纜線路路由穿越林區時應盡量少的砍伐樹木。(7)光纜進入城市的通信局站時,應結合城市的建設規劃確定具體路由及敷設方式。(8)光纜線路的保護方式,應根據現場的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并需考慮經濟合理性。1/15/202347(9)架空光纜路由不宜選擇在下列處所:
a)易燃易爆地區、飛機場、發電廠、變電站、主要火車站、重要橋梁、渡口和其他軍事設施附近;
b)洪水沖淹區、低洼易澇區、沼澤和淤泥地帶,以及嚴重化學腐蝕地區;
c)森林、經濟林、崇山峻嶺、大風口及嚴重冰凌地區;
d)水庫(包括計劃修建的水庫)及采礦區;
e)射擊場及其他等對通信有影響的地區。1/15/2023483.桿路轉角的表示1)角度:α、β-直觀αβ2)角深(米)-通常按50米邊長定義按50米邊長定義的角深按30米邊長定義的角深1/15/2023494.負荷區的確定由于架空線路因纜線上的冰凌、風速影響等,會增加線路的負載;因此不同負荷區采用不同的建筑強度要求,以保證線路安全、穩固和經濟合理。負荷區的劃分,以當地平均十年出現的最大冰凌厚度(纜線上的)、風速和最低氣溫等氣象條件。1/15/202350架空光纜可用于輕、中負荷區地區。對于重負荷區、超重負荷區、氣溫低于-30℃、經常遭受臺風襲擊的地區,不宜采用架空方式。1/15/2023515.桿線器材(1)安全系數安全系數指器材的強度極限與由于負荷而產生的最大應力的比值。主要器材名稱最小安全系數標準桿檔和長桿檔飛線跨越鋼筋混凝土電桿2.02.5拉線2.53.0正吊線3.03.5付吊線2.02.5鋼材制品2.02.01/15/202352(2)電桿新設桿路應采用環形鋼筋混凝土電桿,電桿的結構應為錐形體,錐度為1/75。桿長(m):6、6.5、7、7.5、8、8.5、9、10、11、12、13、15。
考慮到光纜的增容,架空線路的桿長最小為7m,根據地形起伏配置不同桿長電桿。電桿的生產標準:
環形鋼筋混凝土電桿GB396-1994,環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GB/T4623-1994
1/15/202353(3)鍍鋅鋼絞線鍍鋅鋼絞線由多根單股鋼絲組成(一般為7根),與多股鋼絲繩相比,其所用鋼絲多為普通碳素鋼,鋼絲均鍍鋅,但不扭轉,故彎曲性能指標較低,柔軟性能比鋼絲繩差;因此鍍鋅鋼絞線僅適用于承受一般靜負荷,如吊線和拉線等處采用,不能用于承受動荷載如起重等場合,也不能用在經常捆扎的地方,彎曲較大和扭轉的場所。1/15/202354吊線拉線1/15/202355吊線光纜接頭盒架空光纜1/15/202356掛鉤絕緣子吊線返回防雷1/15/202357鍍鋅鋼絞線規格表
1/15/2023586.桿路建筑1)電桿埋深桿長(m)埋深(m)普通土硬土水田、濕地石質7.01.31.21.41.07.51.31.21.41.08.01.51.41.61.28.5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81.611.01.81.81.91.812.02.12.02.22.0注:1.上表適用于中、輕負荷區電桿洞深,在重、超重負荷區電桿洞深應按上表的規定加0.1米。
2.測量方法以斜坡洞的下沿為測量參照物。
3.回土必須分層(30cm)夯實,培土高出地面15-20cm,雜草、稀泥、凍結夾雪的土塊、大石塊不得填入洞內;市區地段應回土夯實,恢復路面。
1/15/2023591/15/2023602)桿根裝置架空桿路常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使電桿動搖、傾斜、拔出或沉陷,除了采用拉線或撐桿等措施加固外,還需采用桿根裝置(固根裝置),以提高電桿的穩定程度,保證架空桿路的安全。
1/15/202361水泥電桿桿根裝置應用混凝土卡盤,以“U”字形抱箍固定。直線桿路:①一般線路應裝在線路的一側,但相鄰桿均設桿根裝置時,應交叉裝設;②桿距不等時應裝在長桿檔側;③多風地區應裝在電桿受風較多側。角桿、終端桿的桿根裝置:①單裝置應裝在拉線方向的反側,與拉線相互垂直。②雙裝置的下裝置應裝在電桿的拉線側,上裝置應裝在拉線的反側,上、下裝置必須與拉線相互垂直。1/15/2023623)豎立電桿應達到下列標準直線線路的電桿位置應在線路路由的中心線上。電桿中心線與路由中心線左右偏差應不大于50mm;電桿本身應上下垂直。角桿應在線路轉角點內移。水泥電桿的內移值為100~150mm。因地形限制或裝撐木的角桿可不內移。終端桿豎立后應向拉線側傾斜100~200mm。1/15/2023634)電桿編號桿號應寫在桿路面向道路一側,編號以一個中繼段從光纜A端開始,向B端依次編序桿號。一根電桿編一個桿號,字高10cm,最低字或桿號牌應離地面約2.5米。1/15/2023647.拉線、撐桿及地錨拉線是桿路穩定的重要因素。與吊線垂直方向的拉線稱橫向拉線,如防風拉線、角桿拉線等;在吊線反方向(180度)的拉線稱縱向拉線,如終端桿拉線等。拉線的“距/高”比一般取為1,特殊情況下亦不可小于0.75。
撐桿:在無法裝設拉線的地點,可改用撐桿進行桿路的平衡。在采用撐桿時還應考慮電桿受撐桿支撐處的抗彎力。角深超過6m(轉角14℃)時,電桿強度應比一般桿增加一級,并應使角深不超過10米(轉角24℃)。撐桿的距高比一般采用0.6。1/15/202365高距1/15/202366撐桿高距1/15/2023671)拉線上把、中把拉線上把:也稱拉線的上部裝設,拉線再電桿上固定的方式。采用另纏法、夾板法、卡固法。拉線中把:也稱拉線的中部裝設,拉線與地錨鋼柄連接時的纏扎方法。采用另纏法(不容易遭到人為破壞)。在線路靠近路邊或村鎮時,需套紅白相間、醒目且可反光的保護管,起到警示左右。(最近有報道,鄭州市區有騎摩托車人員因掛到拉線而喪命的事件)1/15/202368拉線上把(卡固法)光纜保護管1/15/202369拉線中把1/15/202370同時,為避免雷擊或電力線以外漏電順吊線、通過拉線而傷人,拉線在靠近高壓電力設施及熱鬧市區、村落、道路應加裝絕緣子。絕緣子朝上的拉線上部長度應適量,但絕緣子距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在2米以上,拉線絕緣子的扎固規格應符合下圖要求。1/15/202371拉線上把另纏法拉線上把另纏法規格1/15/202372拉線上把夾板法1/15/202373拉線上把卡固法規格1/15/2023742)拉線規格的選用1/15/2023753)拉線地錨1/15/2023764)抗風桿、防凌桿的設置抗風桿設置雙方拉線,
防凌桿設置四方拉線,1/15/202377四方拉線1/15/2023788.吊線
1)吊線程式及適用桿距吊線程式有7/2.2、7/2.6、
7/3.0三種鋼絞線,常采用7/2.2、7/3.0兩種。負荷區桿距表負荷區中負荷區重負荷區超重負荷區適用桿距7/2.2吊線100米65米45米7/3.0吊線101~150米66~100米46~80米1/15/202379當桿距超過上表范圍時,采用正、付吊線跨越裝置,其中正吊線程式為7/2.2,付吊線為7/3.0。
拉線光纜付吊線正吊線夾板(茶托拉板)1/15/202380付吊線正吊線1/15/2023812)吊線的面向城區架空桿路上第一條吊線一般應設在背向街心的電桿一面,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放在靠街心的電桿一面。野外第一條吊線宜放在面向交通線的一面。如原有桿路上已有一條吊線時,增設的吊線宜放在電桿的另一側;分層架設吊線時,與原有吊線的間距應為15~20cm。吊線應安裝在電桿的同一面,不得反復交越電桿。
吊線電桿電桿吊線1/15/2023823)吊線安裝
a)安裝要求吊線用吊線抱箍和三眼單槽夾板與電桿固定結合,吊線夾板距桿頂的距離應不小于50cm,特殊情況下不得小于25厘米。吊線在電桿上的裝設位置:光纜吊線在電桿上的裝設位置,應保證架掛光纜后,在最高溫度或最大負載時光纜對地面的凈距符合規范的隔距要求。吊線終端桿及角深大于15米的角桿應做終結。在任何情況下,新設吊線在一檔內最多只能有一個接頭。
1/15/2023831/15/2023841/15/2023851/15/202386三眼單槽夾板鋼絞線光纜接頭盒(單端進出光纜)1/15/202387b)吊線輔助裝置角桿輔助裝置:角深在10-15米時,應加裝角桿輔助裝置。1/15/202388仰俯角輔助裝置:吊線坡度變更大于桿距的20%時,吊線應加裝仰俯角輔助裝置。仰角輔助裝置1/15/202389俯角輔助裝置1/15/202390c)吊線替換、配置及接續可用截面較大的鋼絞線替換截面較小的鋼絞線,但不得用截面較小的鋼絞線替換截面較大的鋼絞線;吊線接續兩端可選用鋼絞線卡子、夾板或另纏法,但兩端必須用同一種方法處理,吊線接續規格應符合下圖要求。在任何情況下,新設吊線在一檔內最多只能有一個接頭。
1/15/2023919.架空光纜敷設(1)光纜接頭重疊長度一般不小于20米。(2)光纜每隔20桿檔(1000米左右)作10米預留,光纜引上(下)應在桿上作8米預留,預留光纜采用預留架固定在電桿上。(3)布放架空光纜應在每根桿上作伸縮彎,伸縮彎在電桿兩側的掛鉤間下垂250mm,光纜用長度不小于40cm的縱剖聚乙烯管保護。(4)光纜掛鉤的間距應為500mm±30mm;光纜在電桿兩次的第一只掛鉤應各距電桿250mm±20mm。掛鉤程式的選用掛鉤程式光纜外徑(mm)2512以下3518以下1/15/202392光纜在桿上伸縮彎示意圖1/15/202393預留架一避雷線(通過拉線接地)伸縮彎1/15/202394預留架二(正面)1/15/202395預留架二(背面)1/15/202396(5)接頭盒安裝架空光纜接頭盒接頭盒安裝示意圖1/15/202397接頭盒(兩端進出光纜)1/15/202398接頭盒(一端進出光纜)1/15/2023996)局內光纜敷設成端處的光纜金屬構件(金屬加強芯和金屬護層應可靠連通)與ODF機架絕緣后,用RVVZ1Kvx35mm2銅芯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焊接引出,接至至電力室或機房內防雷保護地線上。局內光纜的布放應整齊美觀,爬梯及走線架上的光纜應綁扎牢固,光纜在垂直上升段綁扎點間隔應不大于1m。局內光纜在每樓層間、光纜拐點及直線段每隔5米均應掛置標識牌。局內光纜預留部分,盤圈綁扎在進線室鐵件上。局內光纜敷設完成后,對于光纜進線穿越的樓板洞、墻洞需用防火材料封堵。
為防止局前人孔和進局管道中的積水進入電纜進線室,進局管道口的所有空閑管孔和已經穿放光/電纜的管孔應采取有效的堵塞措施,避免滲漏。1/15/2023100進線室光纜進線孔封堵1/15/2023101進線室光纜穿墻洞封堵1/15/20231027)防強電光纜的金屬構件在ODF架上接防雷地線。各盤光纜間的金屬護層、鎧裝、加強芯等金屬構件在接頭處電氣斷開,將強電影響的積累段長限制在單盤光纜的制造長度以內。架空光纜與電力線交越時,應采用絕緣管保護吊線。絕緣管長度按電力線寬度兩端各延長2米。市區人行道上的架空桿路距電力線較近時,應在拉線上加裝蛋型絕緣子,加裝位置應距地面2米以上。在靠近交流電氣化鐵路和高壓電力線的地段,進行光纜施工或檢修時,應將光纜內的金屬構件臨時接地,以保證人身安全。
1/15/20231038)防雷光纜金屬構件在接頭處電氣斷開,不做接地。架空光纜吊線每隔1公里加裝絕緣子,電氣斷開;光纜內金屬構件在接頭處電氣斷開。在每根有拉線的電桿(拉線需加裝絕緣子的電桿除外)將避雷線、吊線與拉線電氣連通,這種分散接地方式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架空光纜應在下列電桿上裝設避雷線:終端桿、引入桿以及接近局站或介入電纜的5根電桿。角深大于1米的角桿,過河線跨越桿、分線桿、試線桿、超過桿長12米的電桿,山坡頂上的電桿。
避雷線的地下延伸部分(4.0mm鋼線)應埋在離地面700mm以下。1/15/20231041/15/2023105有預留避雷線穿釘的水泥電桿避雷線的安裝1/15/2023106無預留避雷線穿釘的水泥電桿避雷線的安裝1/15/20231071/15/2023108吊線每隔1000米利用接地體接地一次。接地體采用2.5米長50×50×5mm角鋼,連接采用40×4mm扁鋼,引上線采用7/2.2鋼絞線,采用地線夾板與吊線固定在一起,與接地體接觸處采用螺絲固定(涂瀝青防腐)。另外,為降低光纜吊線的接地電阻,同時利用拉線做接地線(村莊附近及過往人員有可能觸及的拉線除外)。1/15/2023109接地體示意圖1/15/20231101/15/20231111/15/2023112四.架空光纜驗收標準1/15/20231131.驗收標準(1)施工圖設計,(2)本地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YD5137-2005,(3)本地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5138-2005。2.驗收內容(1)光纜路由是否安全、合理,(2)桿路、光纜的安裝工藝是否符合設計、規范,(3)中繼段光纜指標是否合格。1/15/20231143.光纜接續中繼段內同一條光纖接頭損耗的雙向平均值應不大于0.08dB/個。
(目前常用工程標準)1/15/20231154.中繼段光纜驗收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指標1中繼段光纜最大衰減(1310nm)dB0.36×中繼段長度+0.08×接頭數2中繼段光纜最大衰減(1550nm)dB0.22×中繼段長度+0.08×接頭數1/15/2023116五.管道工程1/15/20231171.規范(1)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范YD5007-2003,(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YD5103-2003,(3)通信管道和電纜通道工程施工監理暫行規定YD5072-1998,(4)通信電纜配線管道圖集YD5062-1998。(5)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塊組群圖集YDJ-101。1/15/20231182.通信管道材料及選擇(1)主要材料:水泥管塊、硬質或半硬質聚乙烯(或聚氯乙稀)塑料管及鋼管等。
a)水泥管塊:技術成熟、價格低廉,被廣泛用在城區的主干和配線管道建設上。
b)塑料管道:施工方便,已廣泛使用。通信用塑料管的材料主要有兩種,聚氯乙稀(PVC-U)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聚氯乙烯管的耐低溫性不如聚乙烯。塑料管道的規范①地下通信管道用硬聚氯乙烯(PVC-U)多孔管YD/T1324-2004,②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YD/T841-1996。1/15/2023119塑料管道結構
1/15/2023120硅芯管-市內管道較少采用1/15/2023121柵格管1/15/2023122梅花管1/15/2023123(2)管材選擇塑料結構靈活,具有強度高、耐壓抗沖擊,內壁光滑,摩擦阻力小,連接方便、接頭密封好、無滲漏,重量輕,彎曲性好,易于避開障礙物等優點。但價格遠高于相同容量的水泥管塊。對于管孔數大于12孔的管道,為節省投資宜采用6孔水泥管塊建設,6-12孔可采用塑料管道或水泥管道,6孔以下以采用塑料管道為宜。另外,管材選用還需結合原有管道的程式及維護習慣確定。1/15/20231243.管道規模容量(1)對聯通、移動等不考慮用戶線的電信企業,對其主干道及主要街道,特大型省會城市可建6-8孔塑料管道,地市及以下城市一般建4孔管道,其中三孔為Φ110mmPVC塑料管,一孔為五孔或七孔梅花型PE塑料管;一般街道建2-3孔,其中1-2孔為Φ110mmPVC塑料管,1孔為五孔或七孔梅花型PE塑料管。(2)對于城市新區管道規劃,需統一考慮電信、網通、聯通、移動、鐵通、廣電等各運營商聯合建設管道的情況,可結合上述原則協商解決。若某一運營商需要量很大,宜與其他運營商分建不同人(手)孔。1/15/2023125
對于合建管道、合設人、手孔,在人、手孔和竣工圖要標明管孔的歸屬單位;尤其是在人、手孔中,建議在管道修建時,在孔壁上固定標識管孔歸屬單位的金屬銘牌,避免各單位在穿纜時出現錯誤。1/15/2023126移動聯通網通移動聯通廣電銘牌1/15/20231274.人(手)孔規格(1)人孔大小人孔的大小應根據終期管群容量大小選定。1/15/2023128(2)人孔型式人孔型式根據人孔在管線上所處的位置選用。1/15/2023129小號直通型人孔1/15/2023130小號15度斜通型人孔1/15/2023131小號三通型人孔1/15/2023132小號四通型人孔1/15/20231335.管道埋設深度1)管道埋深(管頂至路面的距離),滿足下表進入人孔處的管道基礎頂部距人孔基礎頂部不少于400mm,管道頂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凈距不得小于300mm。
2)管道深度不能達到上述要求的深度時,需要做水泥包封、加水泥蓋板、鍍鋅鋼管保護等,且管道頂部距路面不得小于0.3m。
1/15/2023134
6.管道彎曲及段長(1)管道段長由人孔位置確定。在直線路由上,管道段長宜在100m-120m之間,其中水泥管道的段長最大不超過150m,塑料管道可適當延長,高等級公路上的段長最大不得超過250m。(2)每段管道應按直線敷設。如遇道路彎曲或需繞越地上、地下障礙物,且在彎曲點設置人孔而管道段又太短時,可建彎管道。彎曲管道的段長應小于直線管道最大允許段長。(3)水泥彎管道的曲率半徑應不小于36m。彎管道中心夾角宜盡量小,以減小光纜敷設時的側壓力。(4)塑料彎管道管材只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嚴禁加熱彎曲,彎曲半徑不小于15m,彎曲段長不超過150m。彎曲管道塑料管接口處應做360°混凝土包封,包封長2m,厚度100mm。(5)同一段管道不應有反向彎曲(即“S”形彎)或彎曲部分的中心夾角大于90°的彎管道(即“U”管形彎)。1/15/20231357.管道安裝(1)管道地基水泥管道及塑料管道均應考慮管道地基,管道地基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a)天然地基是指不經人工加固即可直接進行管道建筑的地基。若土壤是穩定土壤,地下水位在基坑以下,土壤承載能力不小于2倍荷重時可采用天然地基。b)人工地基是指在不穩定地基上建筑管道時,由于不穩定土壤緊密度差,必須經人加固后才能建管道的地基。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碎石加固法、表層夯實法、換土法、木樁加固法、砂樁加固法等方法。1/15/2023136(2)管道基礎管道基礎是管道與地基的中間媒介,可以把管道荷重均勻地傳布到地基中去,并能擴散管道的荷重從而減小地基土上的壓力負載。管道基礎分為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和灰土基礎三種。水泥管本身抗折強度小,接口強度更低,為保證管道敷設后長期使用質量,水泥管道一般用混凝土基礎。塑料管道在可不做混凝土基礎,可用濕的中砂或粗砂作基礎或在接續處做混凝土包封。遇土質差,有流沙或淤泥且溝底滲水量較大的地方,管溝底需做80mm厚150#混凝土基礎;土質較好但有地下水時,要在溝底鋪一層10cm碎石粉夯實,再鋪10cm沙子夯實。1/15/20231377.人(手)孔建設(1)人(手)孔基礎人(手)孔坑開挖后需夯實,施工前應建混凝土基礎,手孔及小號人孔基礎厚度為120mm,中大號人孔基礎厚度為150mm,混凝土標號均為150#。(遇到土壤松軟或地下水位較高時,還應增設碴石地基和采用鋼筋混凝土基礎。)1/15/2023138(2)人(手)孔安裝要求人(手)孔四壁要抹平,表面要平整、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要求人(手)孔砌體必須垂直,砌體頂部四角應水平一致;砌體的形狀,尺寸應符合圖紙要求;井內喇叭口應設在人(手)孔的中央,喇叭口平滑,對齊;人(手)井壁上的管孔位置應水平居中,管口應與喇叭口平,人孔井底離最低管孔最少應大于400mm,手孔井底離最低管孔最少應大于240mm。人(手)孔口圈及手孔蓋板采用人行道與車行道區別使用。
1/15/20231398.管道鋪設要求
(1)混凝土管道鋪設要求水泥管道安裝在管道基礎上,水泥管道與基礎間用不小于15mm砂漿固定,砂漿寬度超出管道寬度每側20mm并以八字抹平。安裝多列水泥管塊的管道時,行間管塊用不小于15mm厚的砂漿連接。
(2)塑料管道鋪設要求塑料管的接續宜采用承插法或雙承插法使套管與連接管緊密粘合,不得出現漏水現象。多孔塑料管接續采用廠家提供的專用接續件,嚴禁將不同規格型號的管材進行對接。1/15/2023140塑料管的組群管間縫隙宜為10~15毫米,接續管頭必須錯開,每隔2~3米可設襯墊物(不得使用鋼筋)的支撐或綁扎一次,并保證管群的整體形狀統一,進入人(手)孔窗口部分其形狀仍應一致。(3)鋼管管道鋪設要求鋼管管道接續采用管箍法,并應符合以下規定:
a)兩根鋼管應分別旋入管箍長度的1/3以上,兩端管口應銼成坡邊。
b)使用有縫管時,應將管縫置于上面。
c)嚴禁將不等徑鋼管接續使用。
1/15/20231419.回填土通信管道的回填土,應在管道或人(手)孔按施工順序完成施工內容,并經24小時養護和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進行。回填土前,應先清除溝(坑)內的遺留木料、草簾等雜物。溝(坑)內如有積水和淤泥,必須排除后方可進行回填土。
1/15/202314210.管道防水、防強電、防雷管道防水措施有防水砂漿抹面、油氈防水法、玻璃布防水法三類。管道建設防強電應滿足施工及驗收規范中與電力電纜的隔距要求。對于管道防雷目前尚無具體措施,對于野外管道本設計擬采用排流線法防雷,布放原則如下:(1)在雷暴日大于20的地區,按土壤電阻率確定敷設排流線地段,土壤電阻率ρ10為100以上時布放一條。(2)防雷線使用Φ6mm鍍鋅鐵線,敷設在管道上方30cm處。排流線連續敷設地段應不小于1km,人(手)孔處不應斷開。其接續應采用焊接,遇有頂管施工的保護鋼管時,應與鋼管焊接。1/15/2023143管道中光纜遭雷擊現場1/15/2023144遭雷擊損毀的管道中光纜1/15/2023145遭雷擊損毀的管道中接頭盒1/15/20231467.管道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監會警示函管理辦法
- 試驗共享平臺管理辦法
- 財務系統操作管理辦法
- 財政往來專戶管理辦法
- 財政票據銷毀管理辦法
- 財政貨幣投放管理辦法
- 貨物進出單據管理辦法
- 貨車轉運車次管理辦法
- 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補充
- 車輛維修公司管理辦法
- 2025年中國普通聚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上海市重點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編制指南2025
- 2025央國企AI+數智化轉型研究報告
- 倉儲部標簽管理制度
- 數字化情報資源管理-洞察闡釋
- 電氣自動化 霓虹燈廣告屏的PLC控制設計
- 穿透式管理模式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與探索
- 車庫門維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E類)公共衛生管理》試卷真題及解析
- 三市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管理狀況剖析與優化策略探究
- 風機吊裝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