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_第1頁
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_第2頁
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_第3頁
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_第4頁
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自然與心靈作文導寫

在你感到寂寞無助的時候,你可以去大自然中,你可以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上面,感覺生命無處不在,感覺上帝就在我們身邊。

------電影<<茜茜公主>>

第1頁/共34頁話題作文寫作“自然與心靈”【話題材料】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陶淵明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閑適淡遠;王維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找到了靜謐空靈;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朦朧之美中偷得了片刻的寧靜與歡愉;李樂薇在“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里建構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陳毅在“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意象里表達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特有情懷;毛澤東在“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爛漫畫卷里表現出革命家的睿智與豪放……

大自然不但是我們的生存空間,而且是我們精神寄托的伊甸園。

請以“自然與心靈”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第2頁/共34頁【寫作導引】

一.審題

要寫好話題作文,必須先審視話題及材料,明確寫作重心,準確立意。從所給的話題“自然與心靈”來看,這是一個關系型的話題作文。從所給的話題材料來看,題中的“心靈”指的是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所以,本話題應闡述“自然”與“人的感受”之間的關系。寫這個話題,如果在“保護自然”方面立意是不妥當的,應當注意它與“人與自然”的話題的差異。

第3頁/共34頁【寫作導引】二.構思

這則話題材料,較適合寫成抒情或敘事散文,可選取歷代文人崇尚自然、陶冶性情的事例構思行文,表達自然給予人的心靈啟悟;也可通過事件的敘述如寫一次海邊日出,一場大雪,林間的一次散步所帶給你的心靈的感受。如果借王維、陶淵明等人的事例故事新編,或借自己與古人如謝靈運等對話的方式寫作,則是較新穎一些的寫法。但無論怎樣構思行文,文章都要側重寫出“心靈對自然的感受”。材料說的是“自然”對“心靈”的影響,如果運用逆向思維的寫作方式,寫“心靈”反過來影響“自然”,那又是一種創(chuàng)新了。第4頁/共34頁【寫作導引】三.具體要求

第一,在立意上要寫出二者之間的聯系,如“自然塑造心靈”、“心靈寄托于自然”、“自然心靈要和諧統(tǒng)一”等等;第二,在表現手法上,要以描寫和抒情為主,如果有記敘和議論,也要服從和服務于前者;第三,體裁上最適宜寫成“借景(物)抒情”類的散文;第四,內容充實,要注意避免“有情無景”的無病呻吟和“有景無情”的技巧賣弄,景物特點與人的情思要能對應,要做到“情景交融”;第五,要從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景物;第六,學會使用分論點,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第七,切忌大段抄材料或者對材料進行擴寫.第5頁/共34頁【立意解說精彩語段】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這句詩廣為流傳。關心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共同的“愛好”,也是今天人類的生活追求。千里翰海、萬頃荒原、巍巍高山、莽莽蒼穹,大自然以它的青春、活力總是在熏染著、啟迪著、暗示著人們,給人以旺盛的、健朗的生命活力,給人以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給人以冬春相繼的樂觀信念……

自然是人類的精神依托,人類在自然之中或尋求心靈的慰藉,或尋求生命的啟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山水間,大自然與那一個個易感的心靈共同構成了洞穿歷史長河的審美生命、藝術生命。大自然,是人們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藝術之泉。

第6頁/共34頁花已眠,人未眠聆聽花開的聲音于無聲處聽驚雷一山一水總關情靠近你,溫暖我心我和自然有個約會山水有約,心情不老在我們無路可走時詩意的棲居自然,心靈的畫筆自然,精神的后花園自然,心靈的港灣自然,心靈的雞湯【精彩標題】第7頁/共34頁一山一水總關情

泰山巍峨,燃起久仰的豪邁;赤壁多嬌,卷起失落的心潮;鵲橋星云,承載了人生多少離合悲歡;渭城朝雨,詮釋著人間無數相依和不舍.山高水長,山清水秀,怎不讓人情滿于山,心溢四海.

在碧綠的草地,你會不由自主地躺下,偎依在大地的懷里,萬愁勾銷;在清晨的阡陌,心情伴著陽光鳥鳴平靜,思緒隨著朝霧小路曼延……

心流,流入嫵媚的阿諾河,流入可人的伊甸園.這里有芳草萋萋,這里有落英繽紛.可以描繪心曠神怡,可以勾畫柔情似水.無須掛畫,這里就是一幅人間巨畫,名叫-----自然.第8頁/共34頁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獨立寒秋,毛澤東臨眺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感“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之慷慨。他從萬類霜天中汲取革命力量,奮斗激情。秋風蕭瑟,魏武揮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壯觀.他于雄渾天地之間,寄托一統(tǒng)天下的胸懷。秋菊遍長安,黃巢長驅而入,意氣風發(fā),提筆便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豪邁。他于爛漫花海中,盡顯草莽英雄本色。天地有大美而無言,無言之間,又孕育了多少美麗人生.第9頁/共34頁“烏臺”之案,蘇軾冤情滿懷,仕途失意,謫居黃州,寄情山水。赤壁的風,拂江而過,赤壁的月,徘徊于斗牛之間。昔日的古戰(zhàn)場沉淀了胸中的悶,心中的恨,他在古赤壁打了一場勝仗,戰(zhàn)勝了政敵,也戰(zhàn)勝了自我。“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正是這“造物者之無盡藏”,蕩滌了塵世污濁,洗刷了心中積怨。江天永恒,風月無邊,大自然博大寬廣的胸懷,讓詩人擁有了沉靜,平和,豁達.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蘇子一游,情留赤壁,又有多少遷客騷人,思接萬物,心寄自然。第10頁/共34頁

一山一水總關情.陶淵明的東籬之菊給人閑適恬淡,王右軍之松間明月給人靜謐空靈,朱自清的月下荷塘給人寧靜歡愉。自然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也給了我們情感的天地,心靈的歸宿.

一山一水總關情。壯麗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燃起心中熊熊烈火;凄怨如滿地黃花、梧桐細雨,勾起心中纏綿憂郁;柔美如康河柔波、康橋榆陰,裝飾心中美妙遐想。情與景的交融,心與自然交匯,便是山水關情的至美。一山一水總關情。

第11頁/共34頁【范文示例】

不一樣的桃紅柳綠

披一身輕衣,凌波渡月般漫步青苗,沾一身玉露,飛過秋千去。

是誰展開一匹黃沙萬丈的布,繪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是誰拔劍起舞,在茫茫戈壁灘上刻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空靈?是誰在長煙落日的孤城上,用一管羌笛吹出了將軍的白發(fā)、征夫男兒不肯輕易下彈的淚?……

不知名的人兒,能不能告訴我沙洲冷、孤雁鳴中你是怎樣的心情?為何你要背過身,只給我一個滄桑的背影,讓漫天的風沙遮住我的眼睛?

是誰在那西樓之上,面對著“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是誰在那風又飄飄、雨又瀟瀟中長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是誰在西風中埋怨“人比黃花瘦”?是誰在癡癡的問著“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是誰在“暮靄沉沉楚天闊”下的蘭舟之上,喃喃自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縹縹渺渺地傳來,不知何人所奏的凄婉琵琶聲: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唱不完的酒,待到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終比西湖瘦。

第12頁/共34頁

不知名的人兒,能不能告訴我,繁華如夢的江南中的你,該是什么心情?為何你要轉過身,用一管鵝黃的竹笛在杏花竹影里直吹到天明?

你們都應是憂愁的,對么?你們的心都在疼,在流淚,對么?可不可以暫時放一下你們的憂和愁,跟我來一下?

看:那梅花已有飄零意,楊柳將垂裊娜枝,桃杏仿佛露胭脂。你們?yōu)槭裁床恍Γ@里可是“別有天地非人間”呀?你終于開口了:幾番風雨,無限心情!

無限心情?我微微的點頭。離開吧!我也有我的心情,我也要找我心靈的安身之所。是誰在紛紛揚揚的落花中,把詞語中的月亮舉的更彎?那重重疊疊的鶯聲燕語擠進了誰的耳廓?這是春天的村莊,沒有凋落的心事,沒有受過傷的紙鳶,沒有詩人的憂傷,只有一溪桃花紅似火,半江煙水碧羅明。我把雙足浸在落花流水中,輕輕的唱,慢慢的哼:

春花開了秋月清,冬陽落了夏蟲鳴,誰在歌唱誰在聽?誰喊著自然誰在應?……

簡評:文章緊緊扣合話題的寫作要求,采用步步追問的方式,較深刻地表現了主題,情感充沛,立意深刻。作者閱讀面廣,知識面寬,在文中盡情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使得文章內容豐富,品味高,夠分量。語言凝練暢達,富有韻味,給人美感,體現出作者超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第13頁/共34頁感悟自然

你可曾在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后看蜻蜓的飛翔?你可曾于某個寒冷的冬季清晨眺望巍峨的遠山?那你又是否曾恍惚間感到飛翔的蜻蜓突然變得非常沉靜,而冷靜的群山卻在一瞬間放射無限的活力?于是,我們得到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風景,這就是只有用心靈才觀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輕易地超越現實。其實,只要用心感悟,我們就定會相信夾竹桃也能跳舞,鳳尾蝶也會歌唱。初春去郊外踏青,滿目稚嫩的新綠“遙看近卻無”。想起孩提時,我們樂于與每一株植物交談,看見一株嫩嫩的小草就仿佛覺得一個嬰兒在成長。我想,那就是因為孩提時的我們有著無比純凈的心靈,可以不含任何雜念地感受每一個生命,閉上眼就能感受到春天的大地在萌動,無數綠色的草芽簌簌的破土而出。世界上還能有哪一路聲音比這更令人心醉呢?秋日的校園落葉鋪滿了小徑,在上面一路走去,沙沙的摩擦聲在腳下響起。我聽著,一如聽到了“葉落歸根”的欣慰的歡呼。不由想起曾聽老農說起,莊稼成熟的時候,他們能在田里聽到谷穗壓彎稈子時輕微卻滿溢著喜悅的“啪啪”聲。第14頁/共34頁

有一年盛夏,我跟爸爸到嘉峪關。在那里,真正震撼了我們的,不是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城樓,而是那仿佛漫延了整個世界的漫漫黃沙。天高土厚,眼前的沙海翻滾著,仿佛經歷著千萬年滄海桑田的變換。站在無邊的沙海邊緣,我仿佛看到了沙們神奇的幻舞,聽到沙們厚重的低吟。他們有廣袤之地的粗獷與不修邊幅,他們有大西北所特有的萬種風情,每一張面孔都無比奇異又無比自然,我感到目眩,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現在想來,用眼看到的固然實實在在,但用心感悟到的奇景豈非更多了些真誠?于是我開始明白,無論我們生活在哪里,無論我們擁有過怎樣的人生歷程,我們都一樣懂得感悟自然并熱愛欣賞自然。這是人類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神奇本領,雖然有些人至今還不曾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在我們的生命中,正是因為有了善于感受自然的心靈,才使得我們了解了“美妙”、“奇跡”、“珍惜”的含義。

簡評:文章一開始就連用幾個問句提示出了“自然與心靈”之間的關系,只有用心靈才觀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輕易地超越現實。文章中心內容以初春去郊外踏青、秋日在校園的落葉上行走、盛夏在嘉峪關看黃沙三方面來具體闡述用“善于感受的心靈”感受到的別樣的風景。文章最后又加以總結,再次強調“在我們生命中,正是因為有善于感受自然的心靈,才使得我們了解了‘美妙’、‘奇跡’、‘珍惜’的含義”。本文綜合多種修辭,描物摹形,語言生動形象。第15頁/共34頁春江花月夜

一江春水,一地菊花,一彎明月,是自然,對人的饋贈,美了人的眼,更美了人的心。

江上吟唱

赤壁之邊,江水之上,蘇軾乘一葉扁舟,飄游于江水之上,沒有世俗的繁雜,沒有鬧市的喧嘩,唯有江水汨汨流動,流在江中,流在蘇子的心中,滋潤了蘇軾那顆煩燥已久的心。看江水之平靜,覺自身之渺小,不再慨嘆仕途坎坷,人生短暫,即使一生碌碌無為,那有什么關系?只要生命曾經存在過,自己曾經生活過。任時光流逝,歲月變遷,山間明月長伴左右,又何必在意人生的得失呢?在江上,蘇軾獲得了寧靜的心靈,樂觀與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永伴他左右,終開一代豪放先河。

菊中放歌

滿園的菊花,恰如金絲繡球,有如白蘭吐蕊,雖美麗而不妖冶,雖婀娜而不自矜,明凈質樸的美得以真實的展現,恰如這采菊之人一樣,陶淵明,從菊花美麗神韻之中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既然誤落塵網中,那就守拙歸園,讓菊常伴左右。一切功名利祿,世俗紛爭都如過眼云煙,只有菊花最真實。長于南山之下,開于東籬之側,淡淡的美中釋放出無窮的人生哲學,聞著菊香,陶淵明學會了悠遠,看著菊放,他懂得了閑適。第16頁/共34頁月下舉杯

月,清清冷冷,泛著淡淡的光暈,掛在天際,朦朧迷離,令人難以揣測。此時的月,在李白的眼中,不再遙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賜金放還的寂寞情懷在迷離的月色中得到了充分的安慰。雖沒有友人相伴,雖惆悵失意那也不要緊,邀得月兒來做伴,拉到影兒來陪酒,在無盡的幻想之中,與月暢飲,同影碰杯,悠哉無比!月色的至美賦予了李白豁達的情懷,心中恰如清波一般,只容下這柔柔的月色,他在月的浪漫與豁達中演繹出絕美的詩圣樂章。

蘇軾江上漫游領悟了曠達,陶淵明菊中放歌懂得了閑適,李白月下舉杯釋放了浪漫,自然美景處處皆是,它是上帝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既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又美化了我們的心靈。要有一雙善于捕捉的眼睛,常懷一顆熱愛生活的愛心,那自然就是心靈的后花園,會讓心靈得到最美的升華。

一江春水,一地菊花,一彎明月……第17頁/共34頁

范文

柔柔的風,甜甜的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當淡淡的春意開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來,隨心所欲地信手涂抹著新綠的時候,春天的第一場雨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可愛的人間。淅淅瀝瀝,猶如斷線的珍珠,牽動著我的心弦。

霏霏細雨,絲絲縷縷。獨自漫步河邊的小徑,風兒拂面而來,夾雜著調皮的雨點,吹散我愁亂的思緒。好像出籠的鳥兒,我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愛撫——母親般的溫柔,母親般的呵護。我呼吸著大自然的氣息,微微濕潤的泥土醞釀著花的味道,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經過春雨的洗禮,河畔不知名的野花竟也有了一種攝人心魄的誘惑力,猶如含淚少女的嬌羞,超凡脫俗,亭亭玉立,恐怕連那花中之王牡丹也要遜色三分。

第18頁/共34頁

微風迎面,那河邊的楊柳都吟出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明的絮,每絲飛絮都是柳的一株分號;滿天飛舞的柳絮,被調皮的雨點兒騎在脖子上,飄落在水面上盡情嬉戲……

魚兒也耐不住寂寞,你追我趕,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暢游。折下一枝柳條,逗逗那快活的魚兒,魚兒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東西嚇壞了,劃起一道美麗的弧線,一條大魚“撲通”一聲跳起又迅速落入水中,把一塊明鏡打得支離破碎。我忍不住笑了。

看看花,看看樹,再看看那可愛的魚兒、無拘無束的流云,天地間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心曠神怡。此時的我也猶如天地間的一個精靈,天地間的一切都屬于我。

第19頁/共34頁

萬類春天競自由!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也努力地展示真實的自我。我想起李樂薇在《我的空中樓閣》中說的一句話:“大自然是一幅天然的巨畫。”的確,大自然的美是無窮無盡的,而每一個人,只不過是這幅巨畫上的一點色彩罷了。

既然世界這么美好,那么我們有何理由不去用心感受它呢?繁忙的工作,緊張的節(jié)奏,在我們整日為事業(yè)拚搏、為生活奔走的忙碌之后,是否也應該多走近大自然,去領略大自然無窮無盡的美呢?

涼涼的雨絲拉回了我的思緒。感謝大自然,感謝它賜予我們如此的美景,感謝它給予我們生命的啟迪。

想到這,我不再抱怨世事的繁瑣,我仿佛看到絢麗的彩虹在向我招手。

站在風中,任憑那溫柔的雨兒不斷地落下,甜甜的……

第20頁/共34頁

涉江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題記

屈原的眉頭鎖得很緊。

滔滔的江水不停地在他的腳下轟鳴,擊得巖邊的亂石搖搖欲墜。陰霾的空中偶爾掠過一兩只飛鳥,幾聲怪叫在黯淡的光線里彌久不散。

屈原的心里,也是這般烏云密布。

漁父的腳步聲漸行漸遠,然而他臨走時沉重的嘆息聲還兀自在屈原耳邊縈繞不絕。“難道真的是我錯了嗎?”屈原有些茫然地望著江面,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面龐:楚懷王,鄭袖,宋玉……或威嚴或陰沉或奸滑,都不住地對他冷笑。“舉世混濁,舉世混濁……”他喃喃地低語著,“難道我真的該同流合污嗎?”

第21頁/共34頁

屈原失神地踱著步子,目光無意間落在了一叢青翠的湘妃竹上。他伸手輕撫著竹竿,陶醉在竹葉摩擦的“沙沙”聲中。那細碎而有節(jié)奏的聲音讓他的思緒不禁飛向了那久違了的宮廷生活,那些演奏著《山鬼》、《湘夫人》、《湘君》……的綺麗場面仿佛歷歷在目。歌舞升平,那些優(yōu)美的辭句都是自己的心血所凝呵!難道,真的就這樣放棄嗎?!屈原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突然,“啪嗒”一聲,無情的江水終于沖下了一塊碎石,勝利地轟鳴前行。屈原愣住了,雖然只是這樣的一小塊,但是終于還是沖下來了,不是嗎?他默然地看著江水翻滾,心中抑制不住地波濤起伏,“是啊,我雖然只能擊下一塊小石頭,可是還會有人擊下第二塊,第三塊……江水啊,江水,它是從不會遷就什么的,它只是它,前行,前行,追逐自己的目標而不會為其它事物左右。”

正思索著,隨風飄來了一陣清淡的香氣。屈原不禁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俯下身去愛憐地撫摸著芳芷,自語道:“我怎么會把你忘了呢?我說過我是喜愛你的。我立志高潔,追求德行,我居然差一點就忘了……”

第22頁/共34頁

屈原立起身來,劍眉星目間流露出的,不再是困惑,而是幾許堅毅。天邊的烏云,已有一些消散了。蒼穹下屈原再一次露出溫和的笑意。“這世間的萬物自有其運行的軌道。”屈原笑著這么想,“我就應該這樣。”他的身影,終于消失在蒼茫的江波之上。

那不再彷徨不再猶豫的身影,找到了他精神的依托。天地,是最美麗的永恒的歸宿。

點評:本文通過自然的江水、巖石、芳芷、烏云等一系列物象促發(fā)人物心靈的變化升華,將屈原的生平事跡和心路歷程用“自然與心靈”一線貫串,使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一代詩魂的浪漫情懷和高潔追求,給現代人以深沉的啟迪,很好地體現了“自然和心靈”的辯證關系,心靈源于自然,自然凈化、升華心靈。

第23頁/共34頁千年之旅,千年一嘆

我是一名旅者,從千年的歷史一路走來,與千年名士高歌暢飲,欣賞千年兩岸不絕的如畫風景。

我在“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中找尋到春的驚喜;我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躲避夏的燥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讓我欣賞到秋的斑斕;“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使我驚嘆冬的壯闊。

自然帶給我的不只是四季,自然的點點滴滴都讓我怦然心動。“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濕綾綃”是雨的杰作;“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雪的驚喜。那山風,呼嘯而來,在心底掀起漣漪。我抬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第24頁/共34頁

千年旅途的塵埃并未污濁我的心靈。我與陶翁攜手,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閑適淡遠;我與竹林七賢共享放達忘我的林下之風;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yōu)美意境中,我找到了精神歸宿;在“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我構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我的心靈如同一面澄凈的鏡子,倒映著自然的如畫風景。然而,當我邁入現代,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灰。那高聳的大樓代替了郁郁森林,那煩雜車鳴代替了聲聲鳥鳴。早已不見“青草池塘處處蛙”,那東流的一江污水讓我不忍再看;早已不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肆虐的沙塵早已覆蓋碧草。是誰將那煙囟直插入云霄,讓我看不見天空的蔚藍?是誰將垃圾隨處亂丟,讓我邁不出前進的步伐?第25頁/共34頁

所謂的現代文明一點點吞噬了自然的安寧,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藍天,雙耳聽不到鳥鳴,我們的心靈蒙上塵埃,發(fā)出沉重的嘆息。

日本的攝影家東山魁夷曾說:“一個國家的風景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素質。”我多想再與李白共飲醉明月;我多想與東坡倚仗聽江聲;我多想再與朱自清漫步月下荷塘;我多想再與林徽因共賞“人間四月天”……

千年的旅途只剩下一聲嘆息:誰能還我美麗的自然,潔凈的心靈?第26頁/共34頁我們的作品第27頁/共34頁

沒有一座山能永守青翠的恒久,沒有一條河能延續(xù)亙古不變的涓流。不曾沒想過將來,至少應珍惜擁有的現在。-----覃芮

小橋流水的江南滋養(yǎng)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風沙飛揚的邊塞孕育了“北風卷地百草折”的豪放,大自然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思想,浸潤著我們的心靈。------孔曉玲

去自然中去尋找心靈深處的寄托,尋找寄托中的那份真實,尋找真實中的那份燦爛與輝煌,再把這種燦爛與輝煌鐫刻再自己的心靈之上。

---孔曉玲第28頁/共34頁給心靈涂上大自然的綠-----向快樂出發(fā),讓自己更懂得怎樣做回自己,追尋依舊等候的夢想。--------鄧鵬我望著這時火燒的云朵,在靜謐中定格,定格在這沒有塵雜與喧囂的地方,我知道那里才是我心靈的安樂所---我的心靈原野,心靈成長的地方。------周賢曾幾何時,我淡忘了青翠的快樂,記憶中青草的氣息也將悄悄散去,快樂如青草……海子融入了自然,找回了面朝大海的春暖花開的味道,東坡的袖衫潤濕了赤壁瀟灑的風

-------邱峰第29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