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_第1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_第2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_第3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_第4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同仁回小備課教師:王耘說明本教案包括以下內容:學生根本情況本冊教學內容本冊教學進度本學期活動課方案教學具體措施本學期教學情況總評課時教學設計備課要做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特別要注重學生學法的設計。凡任課教師,必須超前一周進行備課,教案編寫后必須經年級組長或教務主任簽字前方可實施。本教學設計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務處評定成績后存入本人業務檔案。一、學生根本情況〔一〕年級班級人數其中男女回漢少先隊員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一〔1〕一〔2〕一〔3〕一〔4〕二、本冊教學內容本冊教學內容是:紅燈停,綠燈行、春天來了、音樂中的動物、我們多快樂、五十六朵花、月兒彎彎、本學期活動課方案時間活動內容要求1、3月日律動?快樂小舞曲?能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隨音樂進行律動。2、4月日欣賞?跳圓舞曲的小貓?仔細聆聽樂曲,感受樂曲音樂形象,通過欣賞,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3、5月日歌表演?保護小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從歌曲中感受團結的力量。4、6月日欣賞?小白船??搖籃曲??小星星變奏曲? 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安靜地聆聽音樂的習慣,感受音樂情緒,并能隨音樂參與表演。五、教學具體措施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學習資料,更好地發揮教材的作用。2、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教學加法口訣,從編兒歌再編口訣,降低口訣的難度。3、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日記,通過尋找其中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5、在具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思考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動腦筋鉆研問題的興趣,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開發智力上有促進作用。審批意見:審查者〔簽字〕年月日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進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容課時一開學準備2二唱歌?紅眼睛、綠眼睛?2三唱歌?對不起,沒關系?。童謠:做個好娃娃2四唱歌:?小螞蟻?。表演唱:小胖胖2五欣賞:?春之歌?。唱歌:?小雨沙沙沙?。2六學樂器:響板和碰鈴。欣賞:?春天音樂會?2七唱歌:?綠樹姑娘??小動物唱歌?。2八歌表演:?娃哈哈?。讀童謠:?找朋友?。2九唱歌:<詠鵝>。欣賞:<大象>2十歌表演:<跳圓舞曲的小貓>。學樂器:三角鐵和鈴鼓。2十一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2十二唱歌:<誰唱歌>。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2十三欣賞:?玩具兵進行曲?唱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2十四唱歌:<多快樂呀多幸福>欣賞:鼓和玩具2十五讀童謠:玩具進行曲。欣賞:快樂的羅梭。2十六唱歌:<其多列>、<勇敢的鄂倫春>。2十七唱歌:<乃約乃>。欣賞:苗家樂2十八欣賞:小白船、搖籃曲。唱歌?小小的船?2十九復習2第一單元紅燈停綠燈行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唱?紅眼睛綠眼睛?,做到能心里默唱歌曲。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2、了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為標準。3、能在心里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教學過程: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學校的?2、聽音樂,做游戲。3、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二、看圖標,做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理默唱。1、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紙牌,舉紅燈時,教師在心里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時,同學們默唱或放聲唱。2、看圖標,選擇大聲唱或心里默唱。三、請學生自己設計圖標,推薦給同學們做游戲。四、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認識四分休止符,有節奏地念兒歌?做個好娃娃?。教學目標:1、感受和認識四分休止符。2、按節奏念兒歌。3、演奏打擊樂器。教學過程:一、復習?紅燈停綠燈行?游戲。二、學念兒歌。1、教師一拍一拍有節奏地出示綠牌、紅牌,指導學生看見綠牌念“ga〞,看到紅牌念“m〞,模仿鴨子叫出聲或不叫出聲。如:綠紅綠紅綠綠綠紅gamgamgagagam2、請學生將鴨子的聲音換成其他動物的叫聲,如青蛙、小雞、豬、貓等,繼續按教師的節奏發聲或不發聲。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奏地出示紅牌或綠牌。4、學生跟著教師學念兒歌。三、認識四分休止符。1、音樂中的聲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兩拍×-,音樂中的靜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現在用×代替綠牌,用0代替紅牌,看著節奏譜,念兒歌。四、打擊樂器表演。五、教后反思第三課時教學內容:?對不起沒關系?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譜的形式,初步學會唱歌曲,并能唱準切分音符。2、運用分角色演唱以及看簡單的節奏譜說唱“沒關系〞的方式,激發對歌唱活動的興趣。3、理解歌詞意義,懂得主動說“對不起、沒關系〞。活動準備:?對不起沒關系?的節奏譜、歌詞圖片。活動過程:一、初步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歌曲?對不起沒關系?〔一〕學念歌詞。今天,潘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名字叫?對不起,沒關系?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聽故事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1、教師說唱一遍歌詞,邊說邊在節奏譜下出示相應的小圖片。〔1〕故事里面有誰?在干什么?〔“我和小剛在一起做游戲。〞〕〔2〕他們做游戲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他絆倒在地〕〔3〕我急忙扶起他的時候說了句什么話?〔我急忙扶起他說聲對不起〕〔4〕我說了“對不起〞,他應該怎么說呢?〔他笑著對我說沒關系〕2、師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詞。3、解決切分音符:覺得哪里念起來比擬難的?4、完整念:老師念輕點,你們念響點,把把難的地方都念對。〔二〕學唱歌曲。1、教師將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聽教師完整的唱一遍。2、教師與學生一起學唱歌曲。3、解決難點。4、再次齊唱一遍: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難唱的地方全部唱準確。5、再次唱,老師退位。二、分角色演唱。1、師幼選擇要歌唱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演唱。〔1〕歌曲中有哪兩位小朋友?你們想扮演誰?〔2〕師幼嘗試著分角色演唱。2、學生分角色演唱。3、學生互換角色進行演唱。三、理解“對不起、沒關系〞的意義,嘗試看節奏譜說唱“沒關系〞。1、提問: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別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馬上說:“對不起〞,你會怎么說?為什么要說沒關系呢?2、小結:原來“對不起〞“沒關系〞是一句禮貌用語,它們可以讓發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變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們主動說“對不起沒關系〞3、出示相應的節奏譜:這句“沒關系沒關系〞怎么唱?4、學生嘗試著演唱。〔1〕用拍手的形式掌握節奏。〔2〕說唱“沒關系〞5、教師扮演“我〞,學生扮演小剛,最后演唱一遍分析?對不起,沒關系?這首歌曲,我認為它向孩子們主要傳達的就是伙伴間主動說:“對不起〞、“沒關系〞這兩個禮貌用語的作用與好處。在活動中,我首先運用圖譜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歌曲內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運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貫穿始出示寫有“對不起、沒關系〞的字條的方法,使幼兒加深對歌曲中“對不起〞“沒關系〞這兩個中心詞的印象。最后,在熟悉歌曲的根底上,通過簡單談話,讓幼兒感受“對不起、沒關系〞這個禮貌用語的作用,并通過嘗試看簡單的節奏譜說唱“沒關系〞,增加歌唱活動的樂趣。四、教后反思第四課時教學內容:學唱?小螞蟻?,跳邀請舞。P6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小螞蟻?。2、邊唱歌曲,邊跳邀請舞。教學過程:一、復習?小胖胖?二、聽教師演唱歌曲?小螞蟻?1、教師提問:小螞蟻有什么特征?2、教師唱歌曲?小螞蟻?,學生根據歌詞答復,歌曲贊揚了小螞蟻什么?3、教師演唱歌曲,學生用動作表演。三、跟教師學唱歌曲。四、跳邀請舞。五、教后反思:第五課時教學內容:學唱?小胖胖?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小胖胖?。2、自行設計表演動作。3、了解領唱與齊唱這兩種演唱形式。教學過程:一、復習歌曲?紅燈停綠燈行?二、教師演唱歌曲?小胖胖?1、教師演唱,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對小胖胖的行為做出判斷,舉紅牌或綠牌。2、教師將歌曲中“領唱〞與“齊唱〞兩局部兩種的聲音演唱,并同時表演兩個不同的角色。學生判斷歌曲中有幾個人物?3、教師演唱,學生分兩組分別表演表達者與聽眾兩個不同的角色。三、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演唱。1、學生跟教師學唱歌曲。2、學生一邊演唱一邊自行設計表演動作。四、領唱與齊唱。1、教師唱“領唱〞局部,學生唱“齊唱〞局部。2、學生唱“領唱〞局部,教師唱“齊唱〞局部。3、學生以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領唱、齊唱,或對唱等。五:教后反思:第二單元春天來了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歌曲?小雨沙沙?、沙錘。教學目標:1、學會歌曲?小雨沙沙?。2、能說出沙錘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3、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教學過程:1、用教科書上的插圖引入歌曲?小雨沙沙?的教學。2、聽歌曲?小雨沙沙?的錄音一遍。3、教師范唱一遍。4、讓學生跟著老師模唱曲譜。5、教師朗讀歌詞,并講解歌詞內容。6、用聽唱發教唱歌詞。7、教使用琴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8、學生完整地齊唱歌詞。9、讓學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兩個樂句,并涂上相同的顏色。10、出示沙錘實物,讓學生認識沙錘,并演示沙錘的根本演奏方法。11、用教科書上的插圖提示沙錘強弱的演奏方法。12、用沙垂為歌曲伴奏,可在歌詞“小雨沙沙沙〞處加上八分音符節奏型的沙錘演奏。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聽賞管弦樂曲?春天悄悄來臨?。2、活動?春光好?。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2、通過音樂活動?春光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3、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協作精神和創造能力。教學過程:1、播放管弦樂曲?春天悄悄來臨?。2、讓學生為歌曲命名。3、告訴學生曲名。4、再播放一遍此曲,同時播放有關春天來臨萬物復蘇,冰雪消融的音像資料。5、啟發學生用語言、動作、圖片等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6、用課本上的插圖引入音樂活動?春光好?。7、介紹有關“春游〞、“春耕〞的常識。8、自由討論,如何用聲音、語言、動作來表現“春游〞和“春耕〞。9、結合課本上的插圖畫面,鼓勵學生創編以“春游〞、“春耕〞為主體的音樂游戲。10、用聲音、語言、動作等來表現“春游〞和“春耕〞游戲中的情節。教后反思: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1、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2、歌曲?云?。3、附點二分音符。教學目標:1、學會歌曲?云?。2、認識附點二分音符。3、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教學過程:1、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2、聽歌曲?云?的錄音一遍。3、教師范唱一遍。4、讓學生跟著老師模唱曲譜。5、用聽唱法教唱歌詞。6、教師用琴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7、在理解歌詞內容的根底上,要求學生隨著歌聲即興做動作。8、用課本中的插圖認識附點二分音符。9、教師出示節奏卡片圖:×--××××-×××-10、教師用課本插圖上的動物叫聲師范讀出上述節奏型。11、自由選擇動物的叫聲,邊拍手邊讀出上述節奏型。12、要求學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點二分音符。教后反思:第四課時教學內容:?柳樹姑娘?目標:

1.學習歌曲?柳樹姑娘?,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并能區分、比擬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

2.聆聽歌曲?柳樹姑娘?,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與風格。教學過程:

一、學習表演?柳樹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為導入:柳樹的枝條,像什么?這首歌曲的擬人化的手法把柳樹比作姑娘,枝條就是她長長的辮子,風兒一吹,甩進池塘,洗洗干凈,多么漂亮。這樣的風景你能想像嗎?這樣環境美不美?

2.聆聽錄音范唱。

設問:這首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

3.講解附點四分音符:

(1)這樣的節奏我們唱過,你能舉出唱過的歌名嗎?

(2)“×?〞這個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點,在樂理上我們稱為附點四分音符,它與四分音符的區別就多了一附點,為了強調這附點,所以在名稱上把附點放在前面稱附點四分音符。我們學一下模仿蟬的叫聲“知.了〞所以蟬又名“知了〞。“知了〞的鳴叫就是帶附點的。

4.再聽錄音范唱,大家看著歌譜輕輕跟唱曲調。

5.先學唱第一聲部的前8小節曲調。

(1)設問:這8小節的曲調的節奏有一個規律你發現了嗎?

(2)我們一齊拍打一下它的節奏。慢速度地把音符唱著試試。

6.請自學后8小節。

7.完整把第一聲部曲調唱好。

8.又一道水鄉的風景線。

二、聽辨練習:附點四分音符

1.從聽覺上穩固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并與四分音符的區別比照。

2.從視覺上通過涂色找到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區別。

三、學習音樂知識:附點四分音符教學根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鳴叫聲中學習附點。

2.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從實踐中掌握。

(1)圖解:

(2)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比擬。

(3)從過去唱過的歌曲中找附點四分音符,如上節課?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并從唱曲調中熟悉附點四分音符。

(4)結合?柳樹姑娘?的實踐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5)名稱的由來:強調附點,所以把附點放在前面。

(6)附點的時值:增加原音符時值的一半。

四、學習音樂知識:頓音記號

1.在結合?柳樹姑娘?的學唱中進行。

2.順帶了解頓音記號的作用即可。教后反思:

第五課時教學內容:1、聽賞童聲齊唱?春天音樂會?2、用打擊樂器表現?春天音樂會?。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2、培養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3、用人聲以及打擊樂器來表現?春天音樂會?,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以及音樂表現能力。教學過程:1、復習歌曲?云?,并背唱該曲。2、用課本上的插圖引入童聲齊唱?春天音樂會?的欣賞教學。3、教師朗讀歌詞。4、學生朗讀歌詞。5、教師結合歌詞講解春天的自然常識。6、完整聽賞?春天音樂會?。7、啟發學生用人聲以及各種打擊樂器來表現春雨、春風、春雷春雨來臨時的景象。8、復聽?春天音樂會?,并用打擊樂器為之伴奏。9、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教后反思:第三單元音樂中的動物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歌曲?小動物在唱歌?。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生活中的聲音,進一步理解第一冊中聲音的長短,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聲音有強弱。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f和p,并能夠正確運用到音樂之中。教學過程:1、教師提前在黑板上貼上各種動物的圖片。2、教師可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兩組插圖,并模仿他們的聲音。3、教師讓學生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能表示聲音的強弱?4、認識f和p:〔1〕教師引導學生對老虎和小貓的叫聲進行比照:誰的叫聲大?誰的叫聲小?〔2〕在音樂中聲音大用f表示強,聲音小用p表示弱。5、學習歌曲?小動物唱歌?〔1〕教師范唱〔2〕跟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3〕教師分句教唱。在演唱中,可以模仿所聽的動物的典型動作。〔4〕創編歌詞:請你將貓和狗的叫聲,換成你喜愛的動物的叫聲,并大聲領唱。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2、歌表演:小動物唱歌。教學目標:進一步理解、感受聲音的強弱,能正確地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過歌表演活動,開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學過程:1、教師出示大鼓和鈴鼓,請學生敲擊這兩種樂器,感受樂器的聲音力度:誰發出的聲音強?誰發出的聲音弱?2、在音樂中“強〞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3、復習歌曲?小動物唱歌?4、引導學生注意發現歌譜中出現的“f〞和“p〞,解釋含義,并請同學們正確地運用到歌曲演唱之中。5、拿出你繪制出的頭飾,粘在老師準備好的空白的頭飾上,戴在頭上參加歌表演活動。形式上可齊唱、可領唱,可創編歌詞演唱。教后反思: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學習歌曲:?詠鵝?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2、通過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體會樂曲的情緒——歡快活潑。教學過程:一、活動:“古詩大賽〞。二、在同學們會背誦的古詩中,有哪些是描寫動物的詩?三、學習歌曲?詠鵝?。1、有誰會背誦這首詩?請背誦給大家聽。2、教師為學生講解歌詞的含義。3、學生大聲朗誦歌詞,體會詩意。4、教師范唱。5、學生跟錄音學唱歌曲。四、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1、初聽樂曲:你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除了小狗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2、再聽樂曲:主任于小狗在做什么?他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3、比照這兩首樂曲的情緒:?詠鵝?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口哨與小狗?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教后反思:

第四課時教學內容:復習歌曲?詠鵝?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教學目標:1、復習歌曲?詠鵝?,要求學生能熟練背唱。2、通過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體會音樂中描繪小毛驢的情緒——俏皮、淘氣,體會音樂旋律的起伏與描述小毛驢爬山坡的情景之間的關系。3、鼓勵學生選用雙響筒或響板為樂曲配伴奏,有條件的可以寫出簡單的節奏譜。教學過程: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1〕教師范唱。〔2〕教師分句教唱歌曲。〔3〕學生完整演唱歌曲,體會樂曲的情緒。學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線演唱,了解旋律描述小毛驢氣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4〕請你為歌曲伴奏:提供打擊樂——雙響筒和響板。請學生分組討論選擇什么樂器?為什么?表現什么?怎樣敲擊?2、復習歌曲?詠鵝?你能背唱著首歌曲嗎?教后反思::

第五課時教學內容:欣賞樂曲?快樂的小熊貓?教學目標: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感受為主,啟發學生感知樂曲所描繪的不同音樂內容,為插圖排順序。教時可以開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將音樂變成古詩講給大家聽。教學過程:1、觀看動畫片?熊貓百貨商店?2、初聽全曲:感受樂曲的情緒。3、分段欣賞:〔1〕你聽到了什么?是誰在叫?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2〕誰出現了?它在干什么?〔3〕森林里的動物們在做什么?〔4〕這段音樂描述了小熊貓在做什么?4、完整欣賞全曲,并為插圖排列順序。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嗎?6、隨著音樂即興表演。教后反思: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誰唱歌?P23教學目標:1、能整齊地演唱歌曲?動物說話?,并能嘗試運用歌聲和體態語言表達歌曲情緒和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2、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音樂,培養學生對音響的探索興趣。3、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教學難點:分辨不同的聲音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農場參觀聽聽都有哪些小動物來歡送我們了?2、歌曲中都有誰呢?你能模仿它的聲音嗎?3、跟老師學習即興動作表演:〔小雞、小鴨、小馬、小狗……〕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1、在農場里,小動物們紛紛表演節目,歡送大家的到來,聽小雞來了2、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小雞說話〞3、聽范唱后提問:剛剛小雞是怎樣說的?〔幫助記憶歌詞〕4、跟琴聽唱第一段“小雞說話〞注意在旋律中有間奏的地方,請小朋友模仿該動物的動作。5、提問:小鴨是怎么說話的,帶著學生朗讀第二段歌詞,引導學生講出與第一段的區別:小雞→嘰嘰嘰

小鴨→嘎嘎嘎6、你還能模仿哪個小動物的聲音?能給大家唱唱嗎?〔創編歌詞〕7、運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并根據歌詞創編不同的律動加以表現。8、教師唱上句,學生接唱下一句9、小組討論演唱形式:你還可以運用什么樣的形式來演唱這首歌曲呢?如:小組唱、獨唱等等。三、音樂欣賞:?聽,誰在唱歌?1、仔細聆聽〔培養好的傾聽習慣〕2、說說都有誰的聲音?3、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4、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四、跟著音樂學一學,做一做:五、在快樂音樂聲中結束本次活動。教后反思:

第四單元我們多快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快樂小舞曲?P26教學目標:1、能流利的演唱歌曲?快樂小舞曲?。2、能積極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3、能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學習的快樂和與人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演唱?快樂小舞曲?教

具:教學用琴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

1.導入:師:同學們,大森林里住著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動物,你能說一說,都有哪些小動物嗎?生:小兔子、小貓。二、教唱1.初聽:你能聽出歌曲中有哪些小動物嗎?2.再聽:聽完這首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3.聽老師范唱,請同學們在心里跟著默唱。4.教師彈伴奏,學生輕聲練習歌詞。5.學生演唱第一段歌詞。6.請能干的學生單獨演唱并評價。7.聽伴奏,將第二段歌詞帶入練習。8.演唱第二段歌詞。9.整演唱歌曲。三、創編1.合作編創:與好伙伴一起合作編創舞蹈。2.展示:三到四組。3.請創編最好的一組做小老師,將動作教給全班同學。四、情感滲透。師:同學們,請你們說一說自己最快樂的時候師:與你前后左右的伙伴們一起分享這份快樂。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目標:1、學會歌曲,能夠歡快、愉悅的演唱,培養學生樂觀活潑的情感2、學會歌唱表演,培養學生動作協調性,能跟著音樂有表情的進行律動3、初步訓練學生歌詞創作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重點、難點: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進行簡單的歌詞創作教具安排:多每媒體課件、錄音機、錄音帶、頭飾假設干教學過程:一、律動學生(聽著背景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動進教室〔教師同時進行表演〕師:小朋友,今天啊老師收到從國外寄來的一封邀請信.是小洋娃娃邀請我們二1班的小朋友去參加她的Party,讓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吧.二、音樂游戲:“猜一猜,學一學〞1.師:“哎~走得好累哦。我們休息一會!..小朋友快看哪,前面怎么有好多小動物啊?〞2.播放音樂片段A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小動物來了,為什么?生:因為音樂聽上去速度快,活潑……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現嗎?3.播放音樂片段B師:“仔細聽!這個又是誰來了呢?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用動作把你聽到的小動物表現出來嗎?〔學生自由想像:大象、老虎、獅子……〕師:“你為什么覺得是這種動物呢?〞〔學生:因為音樂很沉重,速度慢……〕三、音樂游戲:模仿動物律動(背景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師:“小動物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出發去洋娃娃家吧〞學生模仿動物的動作熟悉歌曲旋律四、學唱歌曲1、看課件,聽歌曲師:“洋娃娃家到了.聽,她們家好熱鬧哦,洋娃娃在干嗎呢?〞〔播放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課件〕師提問〔1〕你聽到了什么?〔2〕你感覺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句歌詞感覺的?〔生:很快樂,很活潑……〕2.用“la〞〞beng〞進行模唱旋律師:讓我們也來學學洋娃娃用〞la〞來感受一下快樂的心情吧師:再來學學小熊用〞beng〞來感受一下快樂的心情吧3、按節奏歌詞接龍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生:他們在跳圓圈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師:小熊小熊點點頭呀,點點頭呀,一二一。生:小洋娃娃笑起來呀,笑呀笑呀,哈哈哈。師:“喜歡這首歌嗎?這其實是一首外國兒歌。歌曲的名字叫做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學一下好嗎?〞〔生:好〕〔聽唱法學習〕〔多媒體出示〕洋娃娃:“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們伴唱嗎?〞〔學生邊看錄像邊演唱歌曲〕〔多媒體出示〕小熊:“嗯,唱得不錯,不過能不能唱的再好一點呢?〞師:“小熊鼓勵我們把歌唱的再好一點,大家能不能做到?〞〔生:能〕師:“我們可一定要讓小熊滿意哦。〞〔老師幫助學生找出唱的缺乏的地方,糾正錯誤,再演唱一遍〕五、創編歌表演小熊:“這次唱的太棒了。〞“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跳舞嗎?〞〔生:愿意〕師:“那么我們先來想一想洋娃娃是怎么跳的?〞〔學生進行討論并進行練習〕師:“小熊又是怎么跳的呢?〞〔同上〕師:“好,現在我們小朋友自己找一個小舞伴,分配好角色,和洋娃娃、小熊一起跳起來吧!〞〔老師請一位同學同時進行表演〕六、深化創作師:“剛剛小朋友們跳得開不開心呀?〞〔生:開心〕師:“小動物他們看到我們跳的這么開心,他們呀也想來跳,大家愿意他們一起來參加嗎?〞〔生:愿意〕師:“那,老師先請小鴨來和洋娃娃跳舞。〞〔示范性創作:洋娃娃和小鴨跳舞,跳呀跳呀,ggg他們在跳圓圈舞呀,跳呀跳呀,ggg小鴨小鴨點點頭呀,點點頭呀,ggg小洋娃娃笑起來呀,笑呀笑呀,哈哈哈。〕〔請學生把改好的歌曲演唱一遍〕〔提示學生要把原來的歌詞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動物名,如果這樣動物的叫聲可以模仿的話,可以把原來一二一的地方改成動物的叫聲〕師:“小朋友你們想請誰來跳舞呢?請你和你的小舞伴來表演一下好嗎?〞〔請三對學生進行討論然后進行表演,給予一定的鼓勵表揚〕師:“好,現在讓小動物們和洋娃娃一起跳起來吧!〞〔學生進行集體表演〕七、小結師:“小動物們很感謝我們小朋友動腦筋編了那么多的歌詞和表演動作,可是,天漸漸黑了,洋娃娃要休息了,小動物也要回家了,讓我們唱著自己編的歌,跳著自己編的舞跟他們說聲再見吧。〞〔學生唱著歌,和自己的小舞伴拉著手,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教后反思:第三課時教學內容:?多快樂呀多幸福呀?教學目標:

1、通過聽賞?節日舞曲?、?多快樂呀多幸福呀?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賞音樂的習慣。

2、在聽賞音樂時,能初步做到與歌曲、樂曲情感相互配合,并作出適當的反映。

3、對藏族的風土人情及音樂感興趣

教學過程:

——復習歌曲?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請你隨著音樂來表演

——聽賞?節日舞曲?

——邊聽邊想:你能聽出?節日舞曲?中模仿隊鼓敲擊的聲音嗎?

——生邊聽邊想

——生模仿

——聽賞?多快樂呀多幸福呀?

——邊聽邊想:你聽得出嗩吶的聲音嗎?

——請你模仿嗩吶來跟著音樂做一做動作

——老師向學生介紹嗩吶

——學生隨著老師音樂自由地模仿吹奏嗩吶、喇叭的姿態并輕聲演唱歌曲。

——師生辭別!教后反思:

第五單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其多列?教學目標:1、學習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2、用學過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其多列?伴奏。教學重點:學習并背唱歌曲教學難點:把握歌曲節奏特點并為歌曲伴奏。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課件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師: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麗的花朵在祖國的大花園中競相開放,現在我們就來一起欣賞幾朵美麗的小花吧!〔播放課件〕。師: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迎著風,披著陽光向我們走來了。〔播放歌曲范唱〕二、新歌學唱師:哈尼族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啊?生答復〔略〕你們在家都做過哪些勞動啊?如:洗衣服、掃地、擦玻璃、拖地、切菜等。讓學生隨著?其多列?的音樂做勞動的動作。師:那么讓我們再隨著大屏幕看一看哈尼族的小朋友真的也像同學們一樣在勞動嗎?〔設計意圖通過畫面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歌詞,為學生記住歌詞奠定根底〕師:請同學們看著歌片再聽一遍,可以輕聲跟著一起哼唱。師:同學在這首歌曲中你還有什么不明白或是不認識的詞語嗎?〔教師向學生解釋不懂的詞語〕師:“其多列〞是哈尼語,它的意思是“快來〞,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請你們也來唱一唱這一句,招呼你的小伙伴。〔教師彈奏第一樂句的伴奏音樂〕師:小伙伴們要出發了,他們要去哪里,做什么啊?〔隨琴輕唱第一句〕師:小朋友們還需要帶什么工具嗎?〔隨琴輕唱第二句〕師:請小朋友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師:有了學習第一段的根底,老師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學會第二段,請同座位的同學合作試著唱一唱。〔隨琴輕聲唱歌曲第二段〕歌曲難點處理:第三段中的“花紋〞的“花〞字,一個字占了兩個音,所以老師,彈琴學生跟琴練唱“衣服上的花紋〞這一句。師:請小朋友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三、用學過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師:為了讓這首歌的情緒更加歡快,請同學們用我們學過的打擊樂器為歌曲設計伴奏吧。〔找個別同學到臺前表演〕師:下面我們完整地把這首歌曲表演一遍,請所有的同學做好準備!四、游戲師:這首歌曲同學們學會了,現在我們就一起聽聽音樂做一個游戲吧!〔教師講解游戲規那么〕播放歌曲?云?、?柳樹姑娘?、?小紅帽?學生輕聲哼唱。請學生答復小花應插到哪一個花瓶中。五、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哈尼族的?其多列?,又在民族音樂藝術的大花園中采集了一朵美麗的花,希望大家課下收集一下我國優秀的少數民族兒童音樂作品唱一唱。同學們,再見!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欣賞?快樂的羅嗦?教學目標:1.聽辯樂曲的情緒。2、隨著音樂律動。教學過程:一、模唱練習1=F2/4553|553|3551|332|1332|126|6216|116||1.跟著老師分樂句用“la〞模唱。2.學生用“la〞完整模唱。二、欣賞?快樂的羅嗦?1.問:這首樂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欣賞第一遍)?2.聽一聽模唱練習在這首樂曲中出現了幾次(欣賞第二遍)?3.感受第二局部的情緒(欣賞第三遍)。4.欣賞第四遍,請你按照樂曲歡快、抒情、歡快的情緒在第三個格中涂上相應的顏色。5.隨音樂律動(欣賞第五遍)。6.介紹彈撥樂知識。三、課下活動:請同學們查找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資料。教后反思:第三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2.了解有關鄂倫春民族的簡單知識。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請同學們介紹查找的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知識,老師小結補充。二、教師范唱。要求:學生能安靜地聆聽,并能對老師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評價。三、學唱歌曲1.有節奏地朗讀歌詞。2.跟著老師學唱歌曲。3.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4.請同桌同學互相為對方演唱一遍并記憶歌詞。5.分小組演唱,其他同學評價;也可由一位學生代表獨唱。四、練習用線連一連,請同學們不僅從曲調上區分?乃喲乃?與?勇敢的鄂倫春?的不同,還可以從服裝上區分。五、課下活動請同學們查找有關傈僳族的相關資料。教后反思:第四課時教學內容:?保護小羊?

目標:

1.能根據歌曲內容自編自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2.分辨簡單的節奏型并正確的打擊節奏。

3.學習歌曲?保護小羊?,創編動作自由歌舞。

重點:運用藝術的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難點:正確的打擊節奏型,了解其中的不同點。

教學準備:動物圖片,節奏卡片,教學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師生禮儀

1.師生問好。

2.復習歌曲?音階歌?、?兩只老虎?、?小老鼠,上燈臺?。

二、導入

1.猜謎語:年紀不算大,胡子一大把,愛吃青青草,總是喊媽媽?〔小羊〕。

2.請小朋友們說說小羊的形象。分享一些關于“羊〞的成語故事,聽同學講,說說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3.“今天林老師也準備了一個故事,想聽嗎?〞,〔想〕“那就請你認真聽好了,因為故事可不會白聽的,過會兒林老師可是有任務要請小朋友們完成的。〞

三、聽故事,學表演

1.教師講保護小羊的故事,并出示動物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一天,一群小羊上山岡吃草……它們快樂的唱起了歌。〞〔播放歌曲?保護小羊?〕

2.給歌曲起個好聽的名字。〔保護小羊〕

3.“小朋友們真棒,我們愿意和小羊一起來唱這首歌嗎?〞〔愿意〕“那就請你把書翻到42頁。〞

4.學習歌曲?保護小羊?。

a.跟著老師按照節奏讀歌詞。

b.聽老師范唱,找哪幾句歌曲的旋律是根本相同的。

c.學唱歌曲。

d.創編歌詞唱一唱。

四、演一演

1.“剛聽故事之前林老師說有任務的,還記得嗎?〞〔記得〕“就是我想請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誰來?我看誰最勇敢?〞

2.學生表演時,教師打擊節奏。

3.表演結束,拍手表揚。

4.“細心的小朋友一定記得,剛剛林老師在四個小動物出場的時候用小鼓打擊了四條不一樣的節奏,你們能聽出這四條節奏,分別是給這四個小動物中誰的?〞〔配對〕

〔出示節奏卡片和動物的卡片〕

X

-∣X

-∣

大象

X

X∣X

X∣

狗熊

X

XX∣X

XX∣

小獵狗

XX

XX∣XX

XX∣

小刺猬

5.打擊節奏時注意強弱規律。在根本能聽出是哪條節奏以后,請個別學生來打小鼓,其他學生猜是哪條節奏,在猜出來以后用動作表演出這個小動物。

五、歌曲表演唱

1.“小朋友們剛剛學小動物的動作學的可真好,你能把這些動作加進歌曲里邊唱邊表演嗎?〞〔學生表演唱,可以請個別表演的好的小朋友上來帶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

2.小結:小朋友們可真是一個表演家,不僅能歌唱,還能舞蹈,希望你們能在音樂的陪伴中快樂的成長。

3.師生禮儀,結束下課。教后反思:第五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乃喲乃?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乃喲乃?。2.跟著老師模唱歌譜。3.了解有關土家族的簡單知識。4.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這首歌曲。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教師可簡單介紹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飾、聚居地、生活習慣等民族風情。二、范唱:三、學唱歌曲1.教師范唱或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記憶涂了顏色的小節。2.教師范唱,請學生在有顏色的小節處拍手;教師范唱,學生在此小節處設計其他動作。3.學生跟著教師分樂句模唱歌詞數遍。4.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5.請一位同學領唱、其他學生齊唱涂色的小節。6.學生跟著教師模唱歌譜,學生重點記憶涂色小節。四、課下活動:請同學們回家試著找可以發出do、mi、sol三個音的物體演奏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復習?乃喲乃?。2.欣賞?杵歌?。教學目標:1.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喲乃?。’2.欣賞?杵歌?。教學過程:一、復習?乃喲乃?1.齊唱歌曲。2.請學生獨唱歌曲。二、請同學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喲乃?。三、請同學們用其他“樂器〞演奏?乃喲乃?。,四、欣賞?杵歌?。1.請問學們介紹有關高山族的知識。2.欣賞?杵歌?。3.隨歌曲?杵歌?做舂米的動作。教后反思:第六單元月兒彎彎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表演?小小的船?2欣賞?小白船?教學目標1、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又表情的邊唱邊表演?小小的船?。2、喜歡聽兒童歌曲、能隨歌聲展開想象,并用身體動作來表現。3、愿意與他人合作參與表演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4、能隨三拍子的音樂節奏,用動作或拍擊物體做出比擬正確的反響,能用色彩表現歌聲的優美和歡樂情緒。教學重點通過本課與月亮、太陽有關作品的聽賞、演唱,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與他人合作,隨樂進行即興表演,享受音樂給生活帶來的樂趣。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頭飾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二、新課教學〔一〕、導入師:小朋友,你們學過?小小的船?這篇課文嗎?誰來為我們背一背。請一個學生上臺背誦。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背誦,老師配旋律。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今天,老師就要教你們來唱一唱?小小的船?。〔二〕、老師范唱,引導學生用“拍手拍肩拍肩〞等身體動作來體會三拍子的感覺。〔三〕、隨琴用“lu〞模唱旋律。〔四〕、隨琴用“la〞模唱旋律。〔五〕、分句教唱歌詞。〔六〕、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七〕、用固定節奏型為歌曲伴奏。〔多媒體〕1=E

3/4535│3-2│1

63│2--│535│3-2│163│1--│碰鈴

x――│x――│x――│x――│x――│x――│x――│x――│〔拍手〕沙錘

0xx│0

xx│0

xx│0xx│0

xx│0xx│0xx│0xx│〔拍肩〕323│116│153│2――│323│565│3-2│163│1――‖x――│x――│x――│x――│x――│x――│x――│x――│x――‖〔拍手〕0xx│0xx│0xx│0xx│0

xx│0xx│0xx│0xx│0xx‖〔拍肩〕一局部學生演唱,一局部學生律動,一局部學生伴奏。三、歌表演〔一〕、讓學生討論需要用一些什么道具。〔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扮演小船、星星、槳、帆等。〔三〕、分組討論,隨樂表演。〔四〕、表演的形式可多樣,或個人、或小組、或全班表演。〔五〕、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有情境,最有創意。四、邊唱歌,邊表演,邊伴奏。五、結束課業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安定情緒二、復習舊歌?小小的船?要求:1、根據前奏整齊的起唱。2、有表情的邊唱邊律動。三、新課教學〔一〕、聽賞?小白船?1、導入:上節課,我們學唱了歌曲?小小的船?,這節課,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歌曲?小白船?,想一想這兩首歌曲給你的感覺是一樣的嗎?2、初聽全曲。〔多媒體〕1〕、提問:欣賞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2〕、感受童聲獨唱的優美音色。3、復聽全曲。〔多媒體〕邊欣賞邊用“拍手拍肩拍肩〞感受三拍子的特點。〔二〕、聽賞?太陽起床,我也起床?1、初聽全曲〔多媒體〕感受童聲獨唱圓潤、清脆明亮的音色。2、復聽全曲〔多媒體〕提問:這首歌曲又讓你想到了什么?〔三〕、色彩表現1、師:你在聽?小白船?這首歌曲時,想到了什么顏色?2、師:你在聽?太陽起床,我也起床?這首歌曲時,想到了什么顏色?3、請學生用彩筆在課本上涂上顏色。4、小結:綠色、藍色可以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紅色、橙色可以表現活潑、歡快的音樂。〔四〕、請學生邊聽音樂,邊用彩筆在紙上畫出所想到的畫面。教后反思:第三課時教學內容:1、欣賞?小星星變奏曲?2、學唱歌曲:閃爍的小星3、律動表演教學目標:1、學生能根據音樂做出適宜的情緒反映,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麗與奇妙。2、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大方;能較準確的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3、能用自然的聲音整齊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過律動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教學難點:學唱歌曲并表演教學手段:簡單課件教學過程:討論式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同學們:在晴朗的夏夜里,每當你們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同學發言〕小結:是啊,夜空非常的美麗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師就帶你們進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參觀瀏覽,好嗎?〔好〕那我們怎樣去呢?〔坐飛機、坐飛船、坐火箭……〕準備好了嗎?〔好了〕,現在出發啦!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飛吧。〔動作不統一〕我們來到了夜空中了,快睜大眼睛看看,夜空中有什么呢?〔星星、月亮、衛星……〕二、新歌教學(音樂實踐,啟發想象)1、A、誰能說一說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樣子的?〔一閃一閃的、亮晶晶的、發光的……〕B、誰能用動作學學星星發光的樣子?〔手臂伸直,五指分開,抖動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規律伸掌〕2、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同學們可以隨著音樂學學閃爍的星星3、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現在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跟琴分句聽唱兩遍,接龍唱一遍〕4、小朋友們真棒,學得這么快,你能跟著伴奏演唱這首歌嗎?〔提示:同學閉上眼睛想一想,夜空中星星閃爍,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注意表現出夜晚的氣氛〕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游覽了夜空,認識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其實夜空中的神奇和奧秘還多得很呢!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總有一天,我們真的會在天空中飛呢!播放樂曲?摘星星?教后反思:第四課時教學內容:歌曲?請你唱個歌吧?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歌曲,認識頓音記號,了解其作用,并準確運用到歌曲演唱中。2、學生能夠用歡快的情緒、輕松而富于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教學重點:正確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教學難點:認識并掌握頓音記號的作用與唱法。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發聲練習:?拍手唱歌笑呵呵??郊游?二、走進春天1、導入:小朋友,剛剛我們用非常輕快的歌聲演唱了?郊游?,那么你們喜歡郊游嗎?哦,喜歡在什么季節出去交游呢?2、學生自由答復。3、師: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在春天或者秋天出去郊游,小朋友想一想,春季去郊外游玩,你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色呢?你能用身體的動作來告訴我們嗎?4、師請學生律動表現春天。5、全體學生聽音樂律動。〔放伴奏音樂〕三、學唱杜鵑1、師模仿小鳥叫“咕咕、咕咕〞。2、學生答復是什么小鳥的叫聲:布谷鳥。3、介紹布谷鳥:剛剛老師模仿的小鳥叫杜鵑,也就是我們小朋友猜到的布谷鳥,因為它的叫聲很有特點,“咕咕咕咕〞,好似在提醒農民伯伯趕快播種谷子了,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布谷鳥,很有趣。杜鵑是一種,聽到它的叫聲,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在這樣美麗的春天,怎么能缺少了小杜鵑的身影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4、學生模仿杜鵑叫聲“咕咕咕咕〞。5、師:小杜鵑有特色的叫聲吸引了音樂家,我們的音樂家創作了音樂旋律來表現小杜鵑,我們聽聽,像不像?6、師彈奏兩條旋律。7、提問:請你再聽一遍,聽到最像的地方舉手告訴張老師。8、師再次彈奏旋律學生區分并舉手表示。9、出示樂句,分析旋律中的音符:音名2、1、5和一個休止符。10、學生學唱歌譜。11、提問:那么我們能不能唱的時候表現出小杜鵑清脆而有彈性的叫聲呢?小朋友你能唱出來嗎?12、學生按要求唱歌譜13、介紹頓音記號。14、學生練習頓音記號。15、學生用“咕咕〞唱詞。16、師:非常好,音樂家表現的小杜鵑好似叫了兩次,這兩次的叫聲相同嗎?是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對,一句聲音位置高,一句聲音位置低。17、聽音游戲:現在老師來和你們做個游戲,老師再來把這兩句表現小杜鵑的旋律彈一遍。如果你聽到的是叫聲是比擬較高的,就請你把小翅膀飛到頭頂,如果聽到低的叫聲,請你停好小翅膀在身后。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準確聽出來。18、學生聽音樂區分上下再次唱譜。四、歌曲學習1、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現杜鵑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的情緒怎樣,是幾拍子的?2、學生聽音樂辨節拍并答復:三拍子的。3、學生模仿鳥飛的動作感受三拍子韻律。4、提問:你聽到熟悉的旋律了嗎,小杜鵑有沒有為我們唱歌?5、出示樂句:這兩句就是小杜鵑的歌聲,我們讀一讀歌詞。6、學生讀兩句歌詞,并學唱歌詞。7、出示歌詞:學生讀一讀完整的歌詞。8、提出要求:歌譜中還有兩句歌詞還沒有填上,請小朋友來把這些歌詞準確的填進去。9、學生讀前兩句歌詞,思考用選擇第幾句旋律更能表現我們邀請小杜鵑唱歌時的迫切心情?10、出示完整歌譜:學生再讀歌詞,指導學生讀出感情。11、學生唱歌曲。12、糾正學生缺乏之處,學生改正。13、學生唱出歌曲歡快的情緒。14、游戲?頑皮的杜鵑?:請女孩子躲在男孩子身后,后兩句杜鵑唱歌時請女孩探出頭來演唱。五、結束課業師生再見教后反思:第五課時教學內容:?粉刷匠?教學目標:1.能夠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2.能律動表演歌曲,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