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申報中級工程師地測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論文)淺談威信縣爛坳子煤礦地質條件申報人:劉貴靈申報人單位:威信縣爛坳子煤礦申報專業:地測二○一三年六月十八日淺談威信縣爛坳子煤礦地質條件[摘要]本文介紹了威信縣爛坳子煤礦礦區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情況,在井巷布局及開采設計中,掌握區域內地質條件,更有利于安全生產,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生存發展環境。[關鍵詞]煤礦地質條件1礦區地理位置威信縣爛坳子煤礦屬于“六證”齊全的合法礦井,位于威信縣城90°方向,直線距離約12km。地處云南省威信縣雙河鄉境內。東經:105°10′59″-105°13′11″,北緯:27°49′45″-27°50′23″。2礦區地質概況礦區內地層自下而上為:上二疊統龍潭組(P2l)、長興組(P2c);下三疊統卡以頭組(T1k)、飛仙關組(T1f區域上主體構造位于石坎向斜北翼東段(威信段),地層走向總體上呈東西方向展布,為一朝南傾斜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27~48°,地層產狀相對穩定,區內無大的斷層分布,含煤地層為P2地層,地層層序正常,小型褶曲不發育,構造屬簡單類型。礦區自上而下含煤層9層,長興組(P2c)與龍潭組(P2I)含煤地層總厚度166m,煤層總厚2.03-16.75m,含煤系數為1.22-10.09%。礦區內可采煤層C5、C9煤層,2.1地形地貌區內屬中山地貌,山勢東西綿延,總體地貌為中間高、兩邊低,中部為東西向分水嶺,南北兩側為條狀山脊與次級沖溝相間排列,最高點位于礦區西部的山頂上,標高1656m,最低侵蝕基準面位于礦區南東4號、5號拐點附近的沖溝中,海拔高程1136m,相對高差達520m,一般標高在13502.3地表水系區內季節性地表溪流較發育,均屬金沙江水系的上流支流。地表較大的水體為成近東西向分布的黃家灣溝,黃家灣溝從礦區南部外圍流出,向東匯入赤水河,屬長江水系。黃家灣溝流最小流量為1.25L/s,最大流量為60L/s。2.4氣象礦區屬高原性南溫帶山地季風氣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為霜凍期,全年平均降水量最小757.6mm,最大1220.7mm,平均1060mm,日最大降雨量為68.0mm。5~11月份為雨季,雨季降水量可達984.56mm,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蒸發量為937.3mm。區內最低氣溫為2.5區域地震情況該區為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區,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3區域地質大地構造位置礦區所處大地構造位置屬揚子準地臺(Ⅰ),滇東臺褶帶(Ⅰ3)滇東北臺褶束(Ⅰ32),石坎向斜北翼東段(威信段)(圖2-1)。3.1區域地層區域內地層由老至新出露有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及第四系地層。其中寒武系至奧陶系的各組地層展布在背斜核部,侏羅系地層分布于向斜軸部,二疊系及三疊系展布于背向斜兩翼,第四系地層零星分布于河流兩岸及山間凹地與山麓地帶。各地層單位的主要巖柱、厚度特征列表(2-1)簡述如下:表2-1區域地層簡表(由新至老)地層單位巖性簡述地層分布厚度(m)界系統地層名稱代號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統Q河流沖積層、坡積層、殘積層及崩塌層。不整合河谷及緩坡帶0~30中生界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J3紫紅色泥巖、鈣質泥巖、細砂巖夾泥灰巖。含淡水瓣鰓類化石。于新莊向斜軸部大面積分布。0~>442中統遂寧組J2褐灰色、灰紫色細~中粒砂巖及紫紅色泥巖及頁巖。500~1055沙溪廟組鮮紅色粉砂質鐵質粘土巖、粘土質粉砂巖與灰色復雜砂巖、頂部為灰綠色粘土巖夾灰黑色含油頁巖。226~328三疊系下統下祿豐組J1暗紫紅色砂質泥巖、粉砂巖、細粒砂巖及底礫巖。假整合89~151上統須家河組T3X灰色細~中粒巖屑砂巖夾砂質頁巖和煤線。上部偶夾極不穩定的薄煤(0.4~2.2m)。細~中底礫巖,分選差,棱角狀。假整合分布于新莊向斜南北兩翼。351~388中統雷口坡組T2l上部為淺灰色、深灰色灰巖及白云巖。中部為雜色砂泥巖。下部為灰色石灰巖,含泥質灰巖。310~442T2l灰色、黃綠、紫紅、灰色薄層狀頁巖、白云巖、泥質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組成。129~282地層單位巖性簡述地層分布厚度(m)界系統地層名稱代號中生界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T1j上、下部為灰色灰巖、泥質灰巖,具蟲跡化石。中部為雜色砂泥巖。220~356飛仙關組T1上部為紫紅色砂泥巖,偶夾灰巖薄層。下部為灰綠色砂泥巖,頂部為灰色泥灰巖、鮞粒狀灰巖。分布于新莊向斜南北兩翼。340~560古生界二疊系上統長興組龍潭組P2P2長興組以灰色泥質巖為主夾薄層生物灰巖及薄層煤。龍潭組以灰、深灰色砂泥巖為主,夾薄煤,上部偶夾生物灰巖。假整合22~56(P2c28~180(P2l玄武巖組P2β灰綠色、暗綠色致密玄武巖,杏仁狀玄武巖。頂部夾紫色凝灰巖。假整合主要分布于北部落木柔~新街背斜及南部瓦石背斜南北兩翼。0~65下統茅口組P1淺、深灰色石英巖、生物灰巖。頂部含燧石結核,含腕足類化石。125~364棲霞組P1q深灰色,中上部夾白色灰巖。含珊瑚、腕足類及蜓類化石。143~208梁山組P1灰、灰黑色頁巖、炭質巖夾砂巖及煤線、鋁土巖等。假整合0~34志留系上統S2上部灰綠色鈣質粉砂巖,下部灰綠色頁巖夾1~3層紫紅色頁巖。0~266下統S1上部灰色細砂巖夾灰巖。下部為砂質頁巖、黑色頁巖,含筆石、腕足類、珊瑚及三葉蟲化石。0~372奧陶系上統O3灰黑色、黑色鈣質泥巖、泥質灰巖、鈣質砂巖,富含筆石等化石。位于落木柔~新街背斜及瓦石背斜近軸部。0~30中統O2灰色、深灰色龜裂紋灰巖,偶見筆石、直角石化石。0~66下統O1上部為結晶灰巖、瘤狀灰巖夾頁巖。下部為結晶生物灰巖、灰巖。中部為灰白色細粒砂巖石英砂巖,含三葉蟲、筆石化石。0~426寒武系上中統婁山關群ε2-3上部為深灰色泥質白云巖、白云巖,含燧石結核。中下部為淺灰色結晶白云巖、角礫狀白云巖,含海林禽化石。位于背斜軸部,出露不全。>7133.4區域構造從區域地層層序及接觸關系看:區域內自下古生代到中生代,多次出現假整合沉積間斷,反映地殼以升降活動為主。區域褶皺及斷裂活動應在中生代以后的喜山強烈構造運動期形成。區域內背斜構造北翼陡,形態相對緊密,向斜形態寬緩,除洛旺—新莊向斜為長軸褶皺外,其它向、背斜皆為短軸褶皺。褶皺軸部偶有走向壓扭性斷裂存在,并有稀少的北東向壓扭性斷裂與其斜交,斷裂構造總體不發育。區域內石坎向斜的構造復雜程度屬中等類型。(詳見插圖2-3-1)。3.5巖漿巖區內巖漿活動主要以二疊系基性巖漿的噴溢作用為主,形成了較為廣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巖。巖性主要為灰綠色塊狀,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巖,局部夾紅色凝灰巖,全區厚10~99.11m,與下茅口組灰巖地層呈假整合接觸,對煤層、煤質無影響。主要出露于礦區邊界以北西范圍。巖漿活動對煤層、煤質無無影響。4礦區地質地層礦區內出露的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下二疊統茅口組(P1m);上二疊統峨嵋山玄武巖組(P2β)、龍潭組(P2l)、長興組(P2c);下三疊統卡以頭組(T1k)、飛仙關組(T1f①.下二疊統茅口組(P1m主要出露于北部及其外圍一帶,為一套海相碳酸鹽沉積,全區厚125~364m②.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巖組(P2β):主要出露于礦區的北部邊緣,全區厚0~65m,本礦區一般厚40m③.龍潭組(P2l為礦區的主要含煤地層,上自主要可采煤層C5頂板,下至峨嵋玄武巖組頂界,全區厚93~144m,一般厚約121m,巖性以灰色、淺灰色薄至中厚層狀的泥巖、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夾煤層為主,局部間夾細粒砂巖、炭質泥巖;顯小型交錯層理與水平層理;一般含煤為3~10層,其頂部C5、下部C9煤層為全區主要可采煤層。該組地層富含植物碎片化石及菱鐵質結核;底部層位為淺灰、灰白色含~富含黃鐵礦、高嶺石化凝灰質鋁土巖,細膩光滑,為含煤層位,厚2.87~11.15m,是劃分龍潭組(P2l)與玄武巖組(P2④.長興組(P2c該組為礦區次要含煤地層,上界自卡以頭組底界下界至C5煤層頂板,全區厚36~59m,一般厚45m。巖性主要為深灰色薄至中厚層狀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質灰巖、煤或炭質泥巖為主,局部間夾薄層狀深灰色粉砂巖條帶;顯水平互層、韻律層理及少量微波狀或小型交錯層理。共含煤1~3層,該組無一層可采煤層。全組地層富含植物碎片化石、腕足類與瓣鰓類動物碎屑化石及大量黃鐵礦晶粒。本組地層最大的特點是在中部普遍夾有灰—深灰色泥質灰巖2~4層,單層厚0.5~7.8m,呈貝殼狀斷口,富含Derbyiasp,Araxathyrissp,QinglonyiaZhongyingensisLiao,Neochonetesconvexa⑤.下三疊統卡以頭組(T1k):該組地層出露于礦區北部邊緣及其外圍一帶,全區厚100.00~151.00m,一般厚127m下部:全區厚61.82~83.90m,一般厚70m。巖性以灰黃色、黃綠色、紫灰色中至厚層狀含鈣泥質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細砂巖組成,局部間夾灰綠色中厚層狀的粉砂巖條帶,顯水平層理;巖石粒度由上至下呈粗~細的韻律變化規律;其下部地層含少量瓣鰓類動物化石;底部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的灰巖,厚約1~7m,全區較穩定、特征明顯,是劃分卡以頭組(T1k)與長興組(P2上部厚24.16~67.17m,一般厚45m。巖性以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巖、鮞狀灰巖,夾灰紫色粉砂巖組成。所含灰巖由東向西逐漸變薄,其東部為一套純灰巖組成,西邊為一套灰巖和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組成。底部為灰—淺灰色中厚層狀淀晶鮞狀灰巖,具縫合線構造,層位穩定,厚度1.19~2該組地層與卡以頭組第一段呈過渡接觸。⑥.飛仙關組(T1f該組為紫紅色細碎屑砂泥巖為主,為干旱氣候條件下的淺海沉積,地層較厚達252~430m,平均厚341m,全區較穩定,出露于礦區南部外圍。自下而上共分為三段,現分別說明如下:1)第一段(T1f1以紫紅色、紫色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為主。中上部夾厚層狀粉砂巖。下部夾灰綠色粉砂巖細條帶,具波狀或脈狀層理,含少量斑點狀鈣質結核及瓣鰓類動物化石。地層厚53~92m,平均厚74m,厚度變化規律不明顯。2)第二段(T1f2底部為灰綠色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巖或砂質泥巖,含豐富瓣鰓類及海豆芽化石,為與下伏T1f1分段標志。下部為紫灰及灰綠色中厚層狀粉砂巖或長石石英細砂巖,厚5~25m中上部以紫灰色粉砂質泥巖為主,間夾中厚—厚層狀泥質粉砂巖,前者常夾灰綠色鈣質粉砂巖細條帶。地層厚56~90m,平均78m,厚度變化規律不明顯。3)第三段(T1f3底部為灰綠色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巖或砂質泥巖,含腕足類化石,厚6~10m,為與下伏T1f2分段標志。中部為紫灰色砂質泥巖與灰綠色鈣質粉砂巖條帶狀互層并偶夾灰白色泥質灰巖條帶或薄層,并富含小個體瓣鰓類化石。上部為紫灰與紫紅色、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巖及粉砂巖,垂向剖面上普遍為反粒序結構,砂巖體一般厚20~30m本段厚61~111m,平均96m。⑦.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礦區溝谷、坡地。為褐色、褐紅色、雜色坡積、殘積、沖積、洪積物及耕植土組成,巖石較松散,主要為砂巖風化產物,按其成因分為坡積、殘積和沖積層,地層厚0~30m,一般厚12m。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4.1礦區地質構造礦區位于石坎向斜北翼東段(威信段),地層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蜜蜂教學課件下載平臺
- 小學教學反思課件
- 肌理相關美術教學課件
- 《爭吵》教學課件
- 【三明】2025年福建三明市三元區南部衛生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課件單詞配音教學
- 新年跳舞活動方案
- 新作文創新大賽活動方案
- 無障礙設施專項活動方案
- 新冠來了我不怕活動方案
- 福建省廈門市廈門一中2024年數學高一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康復評定學》期末考試試題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清華附中物理八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和治療課件
- 草原法培訓課件
- JTG 3432-2024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 《腦膜瘤ct表現》課件
- 邊緣計算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課件
- 小升初個人簡歷模板下載
- 學歷(學位)更改呈報審批表
- 生產建設項目土壤流失量測算導則計算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