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6課散文二篇教案(一)一內容解讀1.《永久的生命》從標題看,作者寫作意圖非常明確,即熱情地歌頌永久的生命。但課文寫法是先抑后揚,由一個較低的起點,漸入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久”是課文論說的重點。課文共5段,每段都有一個中心句。第1段的中心句是“過去了的時間永不再回來”。作者以三十歲時人們的變化為例,感嘆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說人們“非常可憐”。這一段看似論調悲觀,與標題相去甚遠,但這是在為后面的“揚”蓄勢。第2—4段正面論說“永久的生命”這一話題。第2段“人們卻不應該為此感到悲觀”,第3段“感謝生命的奇跡,它分開來是暫時,合起來卻是永久”,第4段“我的伙伴們,我們的心應該感到舒暢”,是各段的中心句。這些段落圍繞一個總的中心,從不同的方面展開,傳達文章的主要觀點。第2段以小草和小牛犢為例,論說生命的神奇,是從外在現象來說;第3段論說生命本體的流轉,以代詞“它”來稱呼生命,將其具體化,是著眼于生命的內部特征;第4段轉到議論現實,批判暴君,贊美永久的生命。第5段以一個精練的句子收束全文,令人印象深刻。2.《我為什么而活著》課文的結構比較清晰,為“總—分—總”結構。第1段直抒胸臆,總結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動力——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愛情雖屬于個人情感領域,但它是人與人之間最深刻、最美的聯系。將追求知識與同情人類苦難列為生活的主要目標則體現了作者的大我意識。第一段的兩句話,是全文的總起,其中第二句較難理解,要結合下文才能更好地明白其含義。第2—4段是分述,是對上述三種人生追求的詳細解釋,即“我”為什么會以此作為人生的主要動力。追求愛情是因為愛情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可以使人擺脫孤寂,可以讓人領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知識則可以增進人們對自然、科學和人類自身的了解,滿足人類的求知欲,使人類的精神更加充實、眼界更加開闊,并且這種探求本身也能造福人類,給人帶來無窮的樂趣。這二者都是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東西。此外,作者認為減輕痛苦,特別是減輕人類的苦難也是促使他活下去的動力之一。正是因為有那么多的苦難——饑餓的孩子、被壓迫被折磨者、孤苦無依的老人以及充滿孤獨、貧困和痛苦的整個世界的存在,所以作者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減輕它們,盡管常常失敗,并為此而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作者依然癡心不改,愿意為此繼續奮斗。對這一點,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生價值,是作者大我意識與博愛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文章主題思想的閃光之處。最后一段可以看作是作者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他認為自己這樣活是值得的,有意義的,與開頭相呼應。二技法總結《永久的生命》感受真實,說服力強。作者在文中講述自己對生命的親身體驗,非常真實,在此基礎上對生命永久不朽的意義做出闡述,有很強的說服力。《我為什么而活著》1.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闡明自己活著的理由。作者認為,他活著的三個理由或三個目標是:第一,對愛情的渴望;第二,對知識的追求;第三,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層闡述,條理清晰。2.用詞準確,飽含深情。例如,作者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三種感情——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三主題概括《永久的生命》開篇感嘆個人生命的短暫,進而歌頌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從悲觀中發掘希望,在柔弱中尋覓剛強。文章揭示出個體的生命是柔弱卑微的,但就整個自然來說,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感謝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熱情回報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從“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三個方面簡述了作者為什么而活著。全文既充滿理性的光輝,又有激動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的博大情懷和崇高人格。1.作家作品嚴文井(1915—2005),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今屬武漢)人,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和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等。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作家。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論教育》《西方哲學史》等。2.文體知識議論性散文議論性散文以說理為主,也被稱為“哲理散文”或“哲學散文”,許多隨筆、雜感都屬于議論性散文。議論性散文的寫作目的主要不是讓讀者獲得某種理性的概念,而是通過富有哲理、帶有感情的敘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供給讀者一個廣闊的思考和聯想的空間。與以寫人、寫景、敘事、抒情為主的散文相比,議論性散文的特點很明確:它以說理為目的,議論是它的骨干。其他類型的散文也會傳達某種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并不以說理為目的;其他類型的散文也發議論,但通常只是為了點明題旨。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一樣都要求觀點鮮明、思路清晰,但是一般不像議論文那樣直接議論說理,也不講究論證方法、強調邏輯推理的嚴密性,而往往將議論與敘述、描寫、抒情結合在一起,以求讓讀者領悟哲理。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興味(xìng)洗滌(dí)卑微(bēi)土壤(rǎng)牛犢(dú)茸毛(róng)消shì(逝)繁殖(zhí)diāo(凋)謝颶風(jù)遏制(è)瀕臨(bīn)深淵(yuān)俯瞰(kàn)星chén(辰)2.解釋下列詞語。(1)瀕臨:緊接,臨近。(2)俯瞰:俯視。(3)蔓延:像蔓草一樣向周圍擴展。(4)凋謝:(草木花葉)脫落。教學案例第一課時永久的生命【教學目標】1.理清課文思路,體會哲理性散文的特點,理解作者觀點。2.通過批注探尋作者的思想境界,領會生命的人文內涵,學習文章欲揚先抑的寫法。3.賞析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生命觀,探尋作者的思想境界。【教學難點】在閱讀中領會生命的人文內涵,品味語言。【教學過程】一閑話“生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賦得古草原送別》,相信每個同學都會背,這首詩歌頌的是誰的生命?(學生:小草的生命。)那么在詩人的眼中,小草的生命是短暫的還是永久的?(學生:永久的。)你認為生命是永久的還是短暫的呢?請舉例回答。(學生思考一分鐘,自由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作家嚴文井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6課《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永久的生命》。二朗讀“生命”播放朗讀音頻,請同學們閉上眼,靜下心來聆聽。1.請同學們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請同學毛遂自薦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從字音、停頓、感情等方面評價。(重點字音)3.請找出你最有感觸的句子,說一說你的理解。(可結合自身實際)三探究“生命”1.獨立思考:初步感知內容。通過前面多形式的朗讀,你對文章的內容產生了哪些疑問呢?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問我答”的形式考考你的同學,你指名提問,對方作答。①第1段末尾寫道:“我們都非常可憐!”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過去了的日子永不會再回來,你的力量是那樣小,對生命上的事不能做主。②第2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比喻生命自身的偉大:生命能夠不絕地創造新的生命。③閱讀第3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贊美生命?因為它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著,蔓延著,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2.小組討論:結合旁批理解課文。同學們都知道,自讀課文的學習離不開旁批,相信同學們在自讀的時候就有在思考旁批中的問題,你獨立解決了嗎?你還能不能加上其他的旁批?下面請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交流學習。展示學習任務:a.四個小組分別品讀第1—4段,第5段一起品讀。b.以“你問我答”的形式考考其他小組。提示:可從字詞、句子、結構、人物和思想方面入手。①第1段為什么從時光一去不復返,個人生命有限寫起?作者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從很多消極悲觀的現象寫起,表面看與標題相去甚遠,但這是伏筆,先“抑”,為后面的“揚”蓄勢。②怎樣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小草雖然卑微而柔弱,但是每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后,它們依然一根根從土壤里鉆出來,一萬年前是這樣,一萬年以后也是這樣;小牛犢也像小草一樣永遠延續下去。所以從外在現象來說,生命自身是不朽的。③第3段“分開來”“合起來”分別指什么?“分開來”:個體生命。“合起來”:所有的個體組成的生命長河。④第4段中“生命在那些終于要凋謝的花朵里永存”,這樣表達是否矛盾?不矛盾。“凋謝”指的是生命結束、消亡,結合語句“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可以看出,生命雖然消亡了,但是生命里留下了許多可貴的精神、思想,這些精神、思想將跟隨著生命永遠流傳下去。⑤怎樣理解“凋謝和不朽混為一體,這就是奇跡”這句話?“凋謝”不只是一個生命的終止,更是一個生命的開始,生命就是這樣做到了“自身”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凋謝”與“不朽”、“暫時”與“永久”互相促成,構成了一個“奇跡”。3.全班齊讀課文。四感悟“生命”1.拓展讀:陶淵明的《雜詩》。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2.小練筆:請大家寫一寫對生命(或生活)新的認識與思考。要求:舉出生動具體的事例+哲理性總結,寫一篇200字的小短文。第二課時我為什么而活著【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結構,體會羅素隨筆簡潔而又富有哲理的特點。2.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對人生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寫作能力。3.查找資料了解羅素的生平及其積極崇高的人生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觀,對“我為什么而活著”這個命題產生自己的思考。【教學難點】在閱讀中品味本文語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帶有的理性色彩。【教學過程】一話“活著”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篇哲理性散文《永久的生命》,理解了生命的內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篇散文《我為什么而活著》。(板書)請大家想想這十幾年流逝的歲月,用心思考一下,你為什么而活著?(學生沉思1分鐘,自由回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羅素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二讀“活著”1.自由讀。“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這不是我說的,是愛因斯坦說的。①羅素,何許人也?課前我讓同學們查找了羅素的相關資料,下面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羅素。(成就方面)②羅素有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呢?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慢慢解開疑團。2.請同學毛遂自薦朗讀,其他同學從字音、停頓、感情等方面評價。3.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領會羅素的思想。三思“活著”1.獨立思考:初步感知內容。通過前面多形式的朗讀,你對文章的內容產生了哪些疑問?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問我答”的形式考考你的同學,你指名提問,對方作答。①羅素究竟是為什么而活著?②羅素為什么渴望愛情呢?③羅素尋求哪些知識?④作者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表現在哪里?⑤這篇哲理性散文是按什么結構來寫的?2.小組討論:把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結合旁批理解課文。展示學習任務:a.四個小組分別品讀第1—4段,全班一起品讀第5段。b.以“你問我答”的形式考考其他小組的品讀結果。提示:可從字詞、句子、結構、人物和思想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掛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水療桌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有色金屬回收行業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評估規劃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暈車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和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無齒取石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煤礦公司團建活動方案
- 燕趙佳緣聯誼活動方案
- 愛國宣傳活動方案
- 愛家公司團建活動方案
- 愛心宣言活動方案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大概念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
- 2024年中國甘肅省能源行業調查報告
- 中國聚丙烯酰胺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
- 小學STEM教育中的創新實驗室建設
- 空調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技術方案)
- 2024年廣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逐題解析)
- 23J916-1:住宅排氣道(一)
- 中國服裝史(完整版)
- 物業服務中心架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